第223章啟母石
此次再來,仍是張道陵第三次來太室山。第一次來時,因受人襲擊,他們沒有停留。第二次來,又是在夜間,僅去了主峰峻極峰南玉柱峰南麓的“雞卵洞”,也沒多轉。此次再來,正是白天,可以邊行邊觀賞四周山景。
遠遠看雲,峻極峰高聳入雲,山前雨霧繚繞,有如仙境。因此時四下無人,張道陵為了趕時間,也為了防止有妖偷襲,索性走起捷徑,一行人隻用了一柱香的功夫,便到了峻極峰峰頂。
眾人來到峰頂,登高遠眺,但見西有少室群峰侍立,南有玉柱等山相拱,前有潁水奔流,北望黃河如帶。倚石俯瞰,腳下峰壑開綻,淩嶒參差,大有“一覽眾山小”之氣勢。
張道陵按呂常所說,先指著東邊一座山峰道:“東邊這山叫春震峰,呂大人說它在太室山正東,為春龍乘陽之意,該方向為震,故以春震命名。”說完又指著最南邊的一座山峰道,“這山應是黃蓋峰,因山峰頂有黃雲,故得此名。”最後又指著西方道,“那裏一裏遠的山峰,就是萬歲峰了,啟母石所在的地方了,一會咱們就去那。”
小黑奇道:“這黃蓋山峰頂上,一點黃雲也沒有啊!全是白雲啊。”
龍兒笑道:“我們龍神行雲布雨,除了白雲,就是烏雲,可沒弄過什麽黃雲。”
玉蘭聽了,掩口笑道:“張大哥,想來這山峰與萬歲峰一樣,也是底下人為了奉承武帝,才會有此名。”
“不錯,你們看這座山,呂大人說這山叫玉人峰,據說當年武帝於峰上得玉人,高五寸,色甚光潤,隻可惜後再無此遇。估計這玉人也許是被人故意放的,否則早不早,晚不晚地,偏巧在武帝登山,就被他遇到了呢。而且武帝為了求長生不死,派人四處尋仙問道,遠到海外。若是此處多有仙遇,像遇聖峰、青童峰、會仙峰等峰都有仙人出沒的話,他又何必舍近求遠呢。”張道陵肯定地道。
“可是那遇聖峰,不是說武帝登此山時遇仙人,告訴他這山上有石菖蒲,一寸九節,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石菖蒲是真的啊!這事怎麽說呢?”小黑有些想不明白,出言問道。
“嗬嗬,石菖蒲是咱們親眼所見,但是否與武帝有關,就難說了。像石菖蒲如此仙物,雖是被那黃鼠狼精得到,而且還是未長成九節的成品,就已經是千年不遇的事了。又豈能像那仙人所說,像采食普通山果那樣,常來采摘?”張道陵反問道。
小黑一想也是這個理,想了想又問道:“那玉人峰的玉人是有人為了討好武帝放的,可是還有個玉女峰呢,呂大人不是說,因這峰北石如玉女而得名,難道這石也是人弄的嗎?”
“這個難說。”張道陵想了想道,“不過呂大人說此山現在還有此石,一會咱們去看看便知。”
“好啊!”小黑聽了,急的馬上就要去,鑽進懷中,便催張道陵走。
張道陵笑道:“不急,咱們先到萬歲峰去,拜祭啟母石。”說完讓金蟬玉蘭上了竹筐,挑著二人,向萬歲峰而去。
等他們來到萬歲峰下,遠遠便看見矗立著一塊巨大的石頭,石高有三丈,圍近二十丈。張道陵將眾人放下,先讓龍兒去四周偵察了一番,見此地安全,這才帶著眾人走近觀看。
隻見這巨石分為兩部分,南麵部分直立,上大下小,北麵橫躺地上,大小有一間屋子大小。張道陵轉到北麵的巨石,見正如呂常所說,石下方裂下一塊。
這時小黑問道:“張大哥,這兩塊石頭,哪塊是‘啟母石’啊?”
張道陵指著北部的那塊道:“一看你就沒認真聽呂大人說,這塊就是。”
小黑隨著眾人仔細地看了好幾遍,也沒看出什麽奇異之處,不由地撅著口道:“這石頭和我們見到過的石頭沒什麽不同啊!隻不過是大點罷了。我看啊!這石頭和那些山一樣,也是當地人編的。”
玉蘭聽了正色道:“小黑,不管是傳說也好,真事也罷。就憑塗山嬌是鯀聖的兒媳,咱們就要拜上這石一拜,方不負此行。”
金蟬聽了,也點頭道:“玉蘭姑娘說的對,咱們雖然不清楚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麽事。但要寧可信其有,才對得起聖人之心。”
眾人聽了,當下由張道陵帶著,對著石頭恭恭敬敬地施禮參拜。等一切進行完畢,張道陵望著這塊大石,見上麵顏色以黑為主,也有少量的灰白色夾雜其中,上麵還稀稀疏疏地分布著透明的材質,他心中想起九曲夫人所說,暗想一個偉大的女人,竟然死在這裏,不由地感慨萬分,他幾次張開了口,俱是欲言又止,不知這些事,應不應該告訴眾人。
龍兒見了,奇怪地問道:“張大哥,你想說什麽呀?怎麽跟啞巴似的,淨張嘴,不出聲呀?你不會讓龜大哥傳上了吧?”
張道陵臉一紅,吱唔道:“沒,沒什麽。”
“沒事,那咱們現在去哪啊?”龍兒問道。
張道陵心想若是按九曲夫人所說,那塗山嬌就因為知曉了大禹所用息壤的秘密,這才被大禹用息壤化成石頭的話。那大禹就任憑自己的妻子所化的石頭立在此地,任憑風吹雨打而不管嗎?何況九曲夫人既然告訴我此事,那她必來過此地,尋找過當年留下的蛛絲馬跡。但是她隻知道鯀留下的最後一粒息壤化為孟門山。卻不知孟門山隻是息壤之形,而息壤之精,卻分為陰陽。如今息壤之陽已在我手中,但是那息壤之陰卻如大海撈針一樣,毫無線索可尋。我們是想到羽山尋找,但是今日來到此地,正是九曲夫人二位表姑待過的地方,應好好尋找一番。
但是他又轉念一想,此行有金蟬和玉蘭,他們沒有任何本事,這山上若是有妖怪暗中偷襲的話,傷了他們,可是不妙,不如趁著天亮,帶他們再隨便走走,全了玉蘭祭拜聖人的心願後,先帶玉蘭去東海尋親,等將他們安置好了,自己再同龍兒來此探尋。想到這裏,他對眾人笑著問道:“這太室山也有三十六峰,如今咱們剛走了兩處。在天黑前,咱們再轉幾處,你們來定,想到那裏看看。”
玉蘭聽了道:“我隻是想到這些聖人的遺跡之處祭拜下,可是這裏除了少室山的連天峰,和這裏,還有別的去的地方嗎?”
一直靜默不語的金蟬,聽玉蘭這樣說,接口道:“我聽呂大人說,除了這少室山和啟母石外,剩下的主要是關於武帝來此的典故了。”
龍兒道:“像那些武帝去過的山峰,我是一個也不想去。”
“不去武帝去過的地方。”張道陵聽了龍兒的話,一邊重複,一邊迴道:“那還有東麵的春震峰,西北的子晉峰,那些都是武帝沒去過的。對了,那北麵的玄龜峰,山形如龜,且多墨石,取北方玄武之義。故名北玄龜峰。離這裏最近,要不咱們到那去看看。”
“一個龜山有什麽好看的。還不如去那個什麽子晉峰呢,看看那裏有沒有什麽仙跡。不過話說迴來,這裏都有妖精了,那裏還會有什麽神仙呢。”龍兒聽了撇嘴道。
小黑道:“張大哥,你不是說有個玉女峰,那裏石頭長的像仙女,一會咱們上那裏去看看吧。”
張道陵一拍頭,笑道:“哎呀!瞧我這記性,把這話給忘了。”
玉蘭聽了道:“小黑提醒的對,我記得呂大人說過,在嵩山玉女峰上,有七個大篆字,人莫能識,咱們正好去看看。”
張道陵聽了笑道:“好,那咱們現在就去玉女峰。其實來時咱們就從它身旁邊過著。離這也不遠,咱們邊走邊玩,也用不了多少時間。”眾人聽了,均是讚同,上了筐,由張道陵挑著,順山勢向玉女峰而去。
(本章完)
此次再來,仍是張道陵第三次來太室山。第一次來時,因受人襲擊,他們沒有停留。第二次來,又是在夜間,僅去了主峰峻極峰南玉柱峰南麓的“雞卵洞”,也沒多轉。此次再來,正是白天,可以邊行邊觀賞四周山景。
遠遠看雲,峻極峰高聳入雲,山前雨霧繚繞,有如仙境。因此時四下無人,張道陵為了趕時間,也為了防止有妖偷襲,索性走起捷徑,一行人隻用了一柱香的功夫,便到了峻極峰峰頂。
眾人來到峰頂,登高遠眺,但見西有少室群峰侍立,南有玉柱等山相拱,前有潁水奔流,北望黃河如帶。倚石俯瞰,腳下峰壑開綻,淩嶒參差,大有“一覽眾山小”之氣勢。
張道陵按呂常所說,先指著東邊一座山峰道:“東邊這山叫春震峰,呂大人說它在太室山正東,為春龍乘陽之意,該方向為震,故以春震命名。”說完又指著最南邊的一座山峰道,“這山應是黃蓋峰,因山峰頂有黃雲,故得此名。”最後又指著西方道,“那裏一裏遠的山峰,就是萬歲峰了,啟母石所在的地方了,一會咱們就去那。”
小黑奇道:“這黃蓋山峰頂上,一點黃雲也沒有啊!全是白雲啊。”
龍兒笑道:“我們龍神行雲布雨,除了白雲,就是烏雲,可沒弄過什麽黃雲。”
玉蘭聽了,掩口笑道:“張大哥,想來這山峰與萬歲峰一樣,也是底下人為了奉承武帝,才會有此名。”
“不錯,你們看這座山,呂大人說這山叫玉人峰,據說當年武帝於峰上得玉人,高五寸,色甚光潤,隻可惜後再無此遇。估計這玉人也許是被人故意放的,否則早不早,晚不晚地,偏巧在武帝登山,就被他遇到了呢。而且武帝為了求長生不死,派人四處尋仙問道,遠到海外。若是此處多有仙遇,像遇聖峰、青童峰、會仙峰等峰都有仙人出沒的話,他又何必舍近求遠呢。”張道陵肯定地道。
“可是那遇聖峰,不是說武帝登此山時遇仙人,告訴他這山上有石菖蒲,一寸九節,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石菖蒲是真的啊!這事怎麽說呢?”小黑有些想不明白,出言問道。
“嗬嗬,石菖蒲是咱們親眼所見,但是否與武帝有關,就難說了。像石菖蒲如此仙物,雖是被那黃鼠狼精得到,而且還是未長成九節的成品,就已經是千年不遇的事了。又豈能像那仙人所說,像采食普通山果那樣,常來采摘?”張道陵反問道。
小黑一想也是這個理,想了想又問道:“那玉人峰的玉人是有人為了討好武帝放的,可是還有個玉女峰呢,呂大人不是說,因這峰北石如玉女而得名,難道這石也是人弄的嗎?”
“這個難說。”張道陵想了想道,“不過呂大人說此山現在還有此石,一會咱們去看看便知。”
“好啊!”小黑聽了,急的馬上就要去,鑽進懷中,便催張道陵走。
張道陵笑道:“不急,咱們先到萬歲峰去,拜祭啟母石。”說完讓金蟬玉蘭上了竹筐,挑著二人,向萬歲峰而去。
等他們來到萬歲峰下,遠遠便看見矗立著一塊巨大的石頭,石高有三丈,圍近二十丈。張道陵將眾人放下,先讓龍兒去四周偵察了一番,見此地安全,這才帶著眾人走近觀看。
隻見這巨石分為兩部分,南麵部分直立,上大下小,北麵橫躺地上,大小有一間屋子大小。張道陵轉到北麵的巨石,見正如呂常所說,石下方裂下一塊。
這時小黑問道:“張大哥,這兩塊石頭,哪塊是‘啟母石’啊?”
張道陵指著北部的那塊道:“一看你就沒認真聽呂大人說,這塊就是。”
小黑隨著眾人仔細地看了好幾遍,也沒看出什麽奇異之處,不由地撅著口道:“這石頭和我們見到過的石頭沒什麽不同啊!隻不過是大點罷了。我看啊!這石頭和那些山一樣,也是當地人編的。”
玉蘭聽了正色道:“小黑,不管是傳說也好,真事也罷。就憑塗山嬌是鯀聖的兒媳,咱們就要拜上這石一拜,方不負此行。”
金蟬聽了,也點頭道:“玉蘭姑娘說的對,咱們雖然不清楚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麽事。但要寧可信其有,才對得起聖人之心。”
眾人聽了,當下由張道陵帶著,對著石頭恭恭敬敬地施禮參拜。等一切進行完畢,張道陵望著這塊大石,見上麵顏色以黑為主,也有少量的灰白色夾雜其中,上麵還稀稀疏疏地分布著透明的材質,他心中想起九曲夫人所說,暗想一個偉大的女人,竟然死在這裏,不由地感慨萬分,他幾次張開了口,俱是欲言又止,不知這些事,應不應該告訴眾人。
龍兒見了,奇怪地問道:“張大哥,你想說什麽呀?怎麽跟啞巴似的,淨張嘴,不出聲呀?你不會讓龜大哥傳上了吧?”
張道陵臉一紅,吱唔道:“沒,沒什麽。”
“沒事,那咱們現在去哪啊?”龍兒問道。
張道陵心想若是按九曲夫人所說,那塗山嬌就因為知曉了大禹所用息壤的秘密,這才被大禹用息壤化成石頭的話。那大禹就任憑自己的妻子所化的石頭立在此地,任憑風吹雨打而不管嗎?何況九曲夫人既然告訴我此事,那她必來過此地,尋找過當年留下的蛛絲馬跡。但是她隻知道鯀留下的最後一粒息壤化為孟門山。卻不知孟門山隻是息壤之形,而息壤之精,卻分為陰陽。如今息壤之陽已在我手中,但是那息壤之陰卻如大海撈針一樣,毫無線索可尋。我們是想到羽山尋找,但是今日來到此地,正是九曲夫人二位表姑待過的地方,應好好尋找一番。
但是他又轉念一想,此行有金蟬和玉蘭,他們沒有任何本事,這山上若是有妖怪暗中偷襲的話,傷了他們,可是不妙,不如趁著天亮,帶他們再隨便走走,全了玉蘭祭拜聖人的心願後,先帶玉蘭去東海尋親,等將他們安置好了,自己再同龍兒來此探尋。想到這裏,他對眾人笑著問道:“這太室山也有三十六峰,如今咱們剛走了兩處。在天黑前,咱們再轉幾處,你們來定,想到那裏看看。”
玉蘭聽了道:“我隻是想到這些聖人的遺跡之處祭拜下,可是這裏除了少室山的連天峰,和這裏,還有別的去的地方嗎?”
一直靜默不語的金蟬,聽玉蘭這樣說,接口道:“我聽呂大人說,除了這少室山和啟母石外,剩下的主要是關於武帝來此的典故了。”
龍兒道:“像那些武帝去過的山峰,我是一個也不想去。”
“不去武帝去過的地方。”張道陵聽了龍兒的話,一邊重複,一邊迴道:“那還有東麵的春震峰,西北的子晉峰,那些都是武帝沒去過的。對了,那北麵的玄龜峰,山形如龜,且多墨石,取北方玄武之義。故名北玄龜峰。離這裏最近,要不咱們到那去看看。”
“一個龜山有什麽好看的。還不如去那個什麽子晉峰呢,看看那裏有沒有什麽仙跡。不過話說迴來,這裏都有妖精了,那裏還會有什麽神仙呢。”龍兒聽了撇嘴道。
小黑道:“張大哥,你不是說有個玉女峰,那裏石頭長的像仙女,一會咱們上那裏去看看吧。”
張道陵一拍頭,笑道:“哎呀!瞧我這記性,把這話給忘了。”
玉蘭聽了道:“小黑提醒的對,我記得呂大人說過,在嵩山玉女峰上,有七個大篆字,人莫能識,咱們正好去看看。”
張道陵聽了笑道:“好,那咱們現在就去玉女峰。其實來時咱們就從它身旁邊過著。離這也不遠,咱們邊走邊玩,也用不了多少時間。”眾人聽了,均是讚同,上了筐,由張道陵挑著,順山勢向玉女峰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