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做客嵩陽城
張道陵一行人為了趕時間,見太室山內外人煙稀少,於是便借著山勢,踏空快行。一路上居高臨下,但見太室山勝景多在山陽,綿亙橫闊,高聳如立。正麵仰望,渾淪端正,如巨龍盤臥,抱首長眠之態。近看則嶺壑開綻,入則峭壁參差。南多懸崖,北多峻嶺,東多斷嶠,西多重嶂。
一路行來,小黑不停地吸著外麵的空氣,從中找尋那胖禿頭的味道。但是讓她氣惱的是,從那潭水走到現在,小黑始終沒有聞那胖禿頭的味道,隻氣的小黑四爪齊撓,卻又無可奈何。
張道陵一邊安慰小黑,一邊極目四望,但見在茫茫群山中,要找尋一個人,當真如大海撈針一般。
龍兒在麵後跟著,也有些泄氣,問張道陵道:“張大哥,若是那個禿頭藏在那個山洞中不出來的話,那咱們可不好找了。我想他必是知道咱們要找他的臭味,這才到水中洗了個澡,將臭味洗去了。”
張道陵聽了,點點頭道:“龍兒說的有道理。既然如此,那咱們就換個思路來找。”
“怎麽換個思路。”龍兒聽了奇道。
“我問你,那黑臉大漢說這胖禿子每逢初一十五的就上太室山來,你猜猜應是為何而來?”
“這個嗎?”龍兒微一沉吟道,“張大哥,修真之人,要想修行進展順利,最需要的是吸天地之靈氣,采日月之精華。初一月最虧而陽盛,十五月最圓而陰盛,所以這兩天,是吐納修行的最好日子。張大哥,你的意思是說,這胖禿子要是個刺蝟精的話,它一定是到太室山,求它師父指點修行來了。”
“不錯,那胖禿子既然讓手下看守去往太室山的道路,自然是免得有人打擾他修行。”
“那我明白了,要是這樣子的話,他在吐納修行的時候,一定會找最高處,對月運功的。那咱們就找那最高峰就是了。我看前麵那座山峰差不多就是最高峰了。走,咱們上去瞧瞧。”
“不急。”張道陵忙製止了龍兒,低聲道,“現在是二月初二,時機不對。咱們先在四處打探好地形,心中有數了再來。咱們現在身在明處,他在暗處,我看一時是找不到他的。不如將地形山勢了解清楚了,抓個時機再來,給他來個出其不意,由咱們掌握時機,眼下先趕迴嵩陽城,和金蟬他們會合,免得他們擔心。”
“好的。”龍兒也低聲應道。當下他們又隨山脊東行了三十多裏,直到一座山峰處,見山下有一個水潭,向東再無山峰,這才原路返迴。
嵩陽縣城在太室山正南方向三十多裏方向,因來去縣城的路上,行人漸多,張道陵和龍兒不便施術,便順著官路而行。
到了縣城,天色還未黑,他們在小黑的鼻子引導下,不費力氣地就找到了金蟬他們所在的傳舍。
這座傳舍仍是官方所建,門庭一看就官氣十足,院外站滿了官差守衛。這時龍兒又變成村姑的樣子,跟在張道陵後麵。
那看門的官差一看張道陵的樣子,忙上前恭敬地詢問。一聽果然是張道陵,忙向後麵的人一揮手,有人便飛快地進去報信了。
過不多時,鄧府大管家鄧安、潁川太守朱寵和嵩陽縣令呂常以及金蟬迎了出來。
朱寵笑著道:“我適才還與大管家說呢,張道長可別不賞金麵。可大管家說了,有金蟬小師父在,張道長必來,讓我放心。想不到說著張道長就來了。當真是我等不勝之喜啊!”
張道陵見人家如此熱情相待,也有些不好意思。忙上前謝道:“小道山野之人,性情疏懶,不道之處,請諸位大人見諒。”
“哎!道長說的哪裏話,您仙駕連朝廷都難見一麵,我等今日得見,可真是三生有幸啊!來,來,快裏麵請。”說著簇擁著張道陵和龍兒,進了客舍裏麵的客廳。待坐定,又請了玉蘭出來相見。
眾人敘了會話,呂常便請眾人入席,但見一大桌子素菜,琳琅滿目。呂常還為玉蘭龍兒等人在內屋設了一桌,由自己的夫人親自作陪。
張道陵走了大半天,腹中也是餓了,也不客氣,放開肚子便吃。還喝了好幾杯眾人的敬酒。
等吃飽喝足,眾人仍是陪著張道陵和金蟬說話。張道陵見眾人如此盛情,隻得對朱寵再次表示感謝,再三明言,他們此次出行,仍是辦些私事,不用官府操心。玉蘭也私下與鄧安說了,讓他迴去稟報大將軍放心。
一夜無話,到了第二日。朱寵鄧安等人前來辭行,隻留下呂常在此盡地主之誼。
吃過早飯,張道陵等人在房中閑聊,向玉蘭、金蟬介紹了昨天在山中發生事,並說打算今晚再上山暗中找尋那胖禿子。這時隻聽玉蘭道:“張大哥,昨天晚上呂知縣夫人托我一件事求你。”
“什麽事?”張道陵聽了笑道,“玉蘭姑娘,你講就是了。”
“是這樣子,呂縣令有一位女兒,三年前不知染上了何病,一覺醒來,便開始萎靡不振,而且誰也不認識,不是胡言亂語,就是倒床睡覺。到了今年,病情更重,現已經臥床不起,請了多少名醫,也沒看出病因。他們聽說你妙手迴春,想求你給看看,可是又聽說連當朝太後都請不動你,又不敢出言相求,我見他們實在是發愁,便出言安慰她們,答應替他們求你為孩子看病。”
“哈哈,原來是這事。怪不得我看那呂常麵上帶有抑鬱之色,原來為此。這有什麽難的,我這就去給他們看看。這呂知縣也是,直言就是了,何必這樣客氣呢!”
“張大哥,你有所不知。自打你為太後治好病後,事成之後,不愛朝廷賞賜,甚至連皇帝想見都沒見,就是帶金蟬等人走了嗎。於是世人便認你為神醫,是不肯隨便與人看病的。何況昨天有朱大人在,呂知縣想必也是知道此層,沒敢出言相求的。”
張道陵聽了點頭認同。他想了想道:“救人要緊,那咱們別的事先放一放,你們在此等我,我這就去。”
“張大哥,我也和看看去。”龍兒聽了,在一旁說道。
張道陵一想,病人是個女孩子,讓龍兒去,有些事辦的也方便一些。當下笑道:“你去是行,不過隻能一直變著臉,不能露餡。”
“好的,沒問題。”龍兒見張道陵竟然同意了,當下大喜。
“那我也去。”小黑聽了,這種熱鬧自己怎能不去。卻被張道陵白了一眼道:“你給我老老實實地在這裏陪著玉蘭她們。今晚上還要上山帶著你去呢。”
小黑聽張道陵這樣說,這才不敢多說,撅著嘴跳到玉蘭身旁。
眾人商量完畢,張道陵正準備動身,卻聽外麵說呂知縣求見。張道陵忙出來相見,隻聽呂知縣告訴,說是昨天攔路的那個黑臉大漢昨晚也來投案了。
張道陵聽了笑道:“這小子看來是浪子迴頭了。”
“是啊!我等已將這夥人收押了起來,我昨夜連夜審問了,這夥人平常也就是打個小劫,常到附近的莊裏偷雞搶鵝,並沒有圖財害命,劫財劫色。這一次,他們的頭,一個禿胖子,非要他們出手,搶三個女孩,可卻是頭一次動手,就栽倒張道長手裏了。”
張道陵聽了,對呂常道:“大人審問的還要全麵些,不要放過一個壞人,也不要冤枉一個好人。”
“是,是。下官謹記張道長囑咐。”繼而他又讚道,“張道長雖然是世外高人,但卻宅心仁厚,有我儒家濟世救人之心。當真是讓下官佩服之至。哎,這夥人是最近三年才開始為害這裏的,下官也曾多次派人去緝查他們,可是他們甚是狡猾,一有動靜就潛入山林,我等無能,一直沒抓到他們。這次多虧了張道長出手教訓了他們,我們這才能抓到他們,否則他們還不知道要為害這裏多少年了。”說著呂常起身,對著張道陵深施一禮。
張道陵忙上前攔住,笑道:“大人過獎了。貧道也就是手腳利索點,將他們收拾了。不過首惡給跑了,貧道打算在這裏待上幾日,等抓住那個禿胖子再走。”
呂常聽了大喜,連聲稱謝道:“有道長相助,下官代嵩陽百姓,感激不盡。”
“哎!隻要大人心中有民,貧道就知足了。”
“一定,一定。”呂常連聲保證。
張道陵見這人為官不錯,對他也是心有好感。當下又道:“呂大人,我昨聽玉蘭姑娘說,你家千金有些不舒服?”
呂常一聽,臉上現出又驚又喜之色,忙躬身道:“張道長,下官小女,不知得了什麽病,請了不少名醫,也都束手無策,下官隻有一女,還請張道長垂憐,救救小女。”
張道陵聽了笑道:“大人不必客氣,咱們這就去看看。”
呂常聽了,感動之極,一邊拭淚,一邊道:“有張道長在,小女有救了。”當下帶著張道陵和龍兒,離開了傳舍,直奔縣衙。
(本章完)
張道陵一行人為了趕時間,見太室山內外人煙稀少,於是便借著山勢,踏空快行。一路上居高臨下,但見太室山勝景多在山陽,綿亙橫闊,高聳如立。正麵仰望,渾淪端正,如巨龍盤臥,抱首長眠之態。近看則嶺壑開綻,入則峭壁參差。南多懸崖,北多峻嶺,東多斷嶠,西多重嶂。
一路行來,小黑不停地吸著外麵的空氣,從中找尋那胖禿頭的味道。但是讓她氣惱的是,從那潭水走到現在,小黑始終沒有聞那胖禿頭的味道,隻氣的小黑四爪齊撓,卻又無可奈何。
張道陵一邊安慰小黑,一邊極目四望,但見在茫茫群山中,要找尋一個人,當真如大海撈針一般。
龍兒在麵後跟著,也有些泄氣,問張道陵道:“張大哥,若是那個禿頭藏在那個山洞中不出來的話,那咱們可不好找了。我想他必是知道咱們要找他的臭味,這才到水中洗了個澡,將臭味洗去了。”
張道陵聽了,點點頭道:“龍兒說的有道理。既然如此,那咱們就換個思路來找。”
“怎麽換個思路。”龍兒聽了奇道。
“我問你,那黑臉大漢說這胖禿子每逢初一十五的就上太室山來,你猜猜應是為何而來?”
“這個嗎?”龍兒微一沉吟道,“張大哥,修真之人,要想修行進展順利,最需要的是吸天地之靈氣,采日月之精華。初一月最虧而陽盛,十五月最圓而陰盛,所以這兩天,是吐納修行的最好日子。張大哥,你的意思是說,這胖禿子要是個刺蝟精的話,它一定是到太室山,求它師父指點修行來了。”
“不錯,那胖禿子既然讓手下看守去往太室山的道路,自然是免得有人打擾他修行。”
“那我明白了,要是這樣子的話,他在吐納修行的時候,一定會找最高處,對月運功的。那咱們就找那最高峰就是了。我看前麵那座山峰差不多就是最高峰了。走,咱們上去瞧瞧。”
“不急。”張道陵忙製止了龍兒,低聲道,“現在是二月初二,時機不對。咱們先在四處打探好地形,心中有數了再來。咱們現在身在明處,他在暗處,我看一時是找不到他的。不如將地形山勢了解清楚了,抓個時機再來,給他來個出其不意,由咱們掌握時機,眼下先趕迴嵩陽城,和金蟬他們會合,免得他們擔心。”
“好的。”龍兒也低聲應道。當下他們又隨山脊東行了三十多裏,直到一座山峰處,見山下有一個水潭,向東再無山峰,這才原路返迴。
嵩陽縣城在太室山正南方向三十多裏方向,因來去縣城的路上,行人漸多,張道陵和龍兒不便施術,便順著官路而行。
到了縣城,天色還未黑,他們在小黑的鼻子引導下,不費力氣地就找到了金蟬他們所在的傳舍。
這座傳舍仍是官方所建,門庭一看就官氣十足,院外站滿了官差守衛。這時龍兒又變成村姑的樣子,跟在張道陵後麵。
那看門的官差一看張道陵的樣子,忙上前恭敬地詢問。一聽果然是張道陵,忙向後麵的人一揮手,有人便飛快地進去報信了。
過不多時,鄧府大管家鄧安、潁川太守朱寵和嵩陽縣令呂常以及金蟬迎了出來。
朱寵笑著道:“我適才還與大管家說呢,張道長可別不賞金麵。可大管家說了,有金蟬小師父在,張道長必來,讓我放心。想不到說著張道長就來了。當真是我等不勝之喜啊!”
張道陵見人家如此熱情相待,也有些不好意思。忙上前謝道:“小道山野之人,性情疏懶,不道之處,請諸位大人見諒。”
“哎!道長說的哪裏話,您仙駕連朝廷都難見一麵,我等今日得見,可真是三生有幸啊!來,來,快裏麵請。”說著簇擁著張道陵和龍兒,進了客舍裏麵的客廳。待坐定,又請了玉蘭出來相見。
眾人敘了會話,呂常便請眾人入席,但見一大桌子素菜,琳琅滿目。呂常還為玉蘭龍兒等人在內屋設了一桌,由自己的夫人親自作陪。
張道陵走了大半天,腹中也是餓了,也不客氣,放開肚子便吃。還喝了好幾杯眾人的敬酒。
等吃飽喝足,眾人仍是陪著張道陵和金蟬說話。張道陵見眾人如此盛情,隻得對朱寵再次表示感謝,再三明言,他們此次出行,仍是辦些私事,不用官府操心。玉蘭也私下與鄧安說了,讓他迴去稟報大將軍放心。
一夜無話,到了第二日。朱寵鄧安等人前來辭行,隻留下呂常在此盡地主之誼。
吃過早飯,張道陵等人在房中閑聊,向玉蘭、金蟬介紹了昨天在山中發生事,並說打算今晚再上山暗中找尋那胖禿子。這時隻聽玉蘭道:“張大哥,昨天晚上呂知縣夫人托我一件事求你。”
“什麽事?”張道陵聽了笑道,“玉蘭姑娘,你講就是了。”
“是這樣子,呂縣令有一位女兒,三年前不知染上了何病,一覺醒來,便開始萎靡不振,而且誰也不認識,不是胡言亂語,就是倒床睡覺。到了今年,病情更重,現已經臥床不起,請了多少名醫,也沒看出病因。他們聽說你妙手迴春,想求你給看看,可是又聽說連當朝太後都請不動你,又不敢出言相求,我見他們實在是發愁,便出言安慰她們,答應替他們求你為孩子看病。”
“哈哈,原來是這事。怪不得我看那呂常麵上帶有抑鬱之色,原來為此。這有什麽難的,我這就去給他們看看。這呂知縣也是,直言就是了,何必這樣客氣呢!”
“張大哥,你有所不知。自打你為太後治好病後,事成之後,不愛朝廷賞賜,甚至連皇帝想見都沒見,就是帶金蟬等人走了嗎。於是世人便認你為神醫,是不肯隨便與人看病的。何況昨天有朱大人在,呂知縣想必也是知道此層,沒敢出言相求的。”
張道陵聽了點頭認同。他想了想道:“救人要緊,那咱們別的事先放一放,你們在此等我,我這就去。”
“張大哥,我也和看看去。”龍兒聽了,在一旁說道。
張道陵一想,病人是個女孩子,讓龍兒去,有些事辦的也方便一些。當下笑道:“你去是行,不過隻能一直變著臉,不能露餡。”
“好的,沒問題。”龍兒見張道陵竟然同意了,當下大喜。
“那我也去。”小黑聽了,這種熱鬧自己怎能不去。卻被張道陵白了一眼道:“你給我老老實實地在這裏陪著玉蘭她們。今晚上還要上山帶著你去呢。”
小黑聽張道陵這樣說,這才不敢多說,撅著嘴跳到玉蘭身旁。
眾人商量完畢,張道陵正準備動身,卻聽外麵說呂知縣求見。張道陵忙出來相見,隻聽呂知縣告訴,說是昨天攔路的那個黑臉大漢昨晚也來投案了。
張道陵聽了笑道:“這小子看來是浪子迴頭了。”
“是啊!我等已將這夥人收押了起來,我昨夜連夜審問了,這夥人平常也就是打個小劫,常到附近的莊裏偷雞搶鵝,並沒有圖財害命,劫財劫色。這一次,他們的頭,一個禿胖子,非要他們出手,搶三個女孩,可卻是頭一次動手,就栽倒張道長手裏了。”
張道陵聽了,對呂常道:“大人審問的還要全麵些,不要放過一個壞人,也不要冤枉一個好人。”
“是,是。下官謹記張道長囑咐。”繼而他又讚道,“張道長雖然是世外高人,但卻宅心仁厚,有我儒家濟世救人之心。當真是讓下官佩服之至。哎,這夥人是最近三年才開始為害這裏的,下官也曾多次派人去緝查他們,可是他們甚是狡猾,一有動靜就潛入山林,我等無能,一直沒抓到他們。這次多虧了張道長出手教訓了他們,我們這才能抓到他們,否則他們還不知道要為害這裏多少年了。”說著呂常起身,對著張道陵深施一禮。
張道陵忙上前攔住,笑道:“大人過獎了。貧道也就是手腳利索點,將他們收拾了。不過首惡給跑了,貧道打算在這裏待上幾日,等抓住那個禿胖子再走。”
呂常聽了大喜,連聲稱謝道:“有道長相助,下官代嵩陽百姓,感激不盡。”
“哎!隻要大人心中有民,貧道就知足了。”
“一定,一定。”呂常連聲保證。
張道陵見這人為官不錯,對他也是心有好感。當下又道:“呂大人,我昨聽玉蘭姑娘說,你家千金有些不舒服?”
呂常一聽,臉上現出又驚又喜之色,忙躬身道:“張道長,下官小女,不知得了什麽病,請了不少名醫,也都束手無策,下官隻有一女,還請張道長垂憐,救救小女。”
張道陵聽了笑道:“大人不必客氣,咱們這就去看看。”
呂常聽了,感動之極,一邊拭淚,一邊道:“有張道長在,小女有救了。”當下帶著張道陵和龍兒,離開了傳舍,直奔縣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