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歇龍石的傳說


    因是白天,他們二人並未在空中直線行進,隻是借著山勢,腳不沾地地沿山前行,龍兒嫌張道陵走的慢,伸手拉著他,如同拽著他一般,在地麵上急行。


    行到天黑,他們這才借著夜光,辨明方向,在空中直線前行。張道陵本來還擔心如此行走,若是被神靈發現,惹不必要的麻煩。可龍兒執意如此,隻得隨她。


    如此行了一夜,竟然沒有任何神靈相阻。張道陵心下暗暗稱奇,與龍兒一說,龍兒卻道:“想來必是因為上次報了你張道陵的大名,將諸神吏都嚇住了,再沒人敢管你了。”


    張道陵也不知上次之事,是為何來。難道是因為自己大鬧城隍廟,嚇住了他們不成。二人邊走邊說,說話間,張道陵見腳下已是五峰高聳,忙讓龍兒放慢腳步,仔細打量。


    明月未墜,東方卻已放青。張道陵仔細一看,見下麵正是五台山。當下引著龍兒,向靈鷲山處尋去。


    張道陵記憶力超人,雖然隻是金蟬帶他們來過一迴,他已將此地地形深深記在腦中。在他的帶領下,不一會,他們便已站到大孚靈鷲寺山門之前。


    小黑用鼻子聞了聞,對張道陵道:“張大哥,他們好像不在這裏了,我聞他們幾個的味都不濃了。”


    張道陵笑道:“小黑,是不是你最近在仙穀中老吃好的把鼻子聞味的本事給忘了?”


    龍兒笑道:“不能吧,小黑你這鼻子,可是靈的很。要沒你這鼻子,張大哥估計還被關著呢。”


    “哼,就是,那他還不樂意帶我出來呢!”小黑聽了,不忘損張道陵一句。她性子急,恨不得馬上就竄進去看金蟬他們,可是卻還歪著小腦袋問道,“張大哥,咱們敲門等著?還是我先進去找他們。”


    張道陵望了望天色,道:“天快亮了,咱們再等會吧。”


    小黑無奈,隻得聽話,但是她又將鼻子朝山下聞了聞,卻又道:“張大哥,我怎麽聞著他們的味道,山下比山上還濃些,你確定金蟬大哥是住在山上嗎?”


    張道陵一怔,說道:“他的僧房是在寺中,但是山下也有寺院,裏麵還有個塔,難道他們是到下麵去了。”


    龍兒聽了,笑道:“反正也是等著,要不咱們下去看看。”


    張道陵聽了,一想也是,當下帶著她們,來到山下。但見一圈磚牆圍著成一個院子,他們來到南門,小黑又嗅了嗅鼻子,奇道:“怎麽這裏他們的味道也不是太濃啊!”


    張道陵一聽,忙道:“天亮了,我看我還是打聽一下吧。”說完他來到門前,剛要上前敲門,隻聽院門一響,一個和尚走了出來。


    張道陵一見,認得此人,正是當日金蟬來他們來此時的,一個名叫圓能的和尚。當下駐步笑道:“圓能師父,貧道張道陵。”


    圓能不成想一開門,這麽早門人外就站著個人,先是怔了怔,這才反應過來,歡喜著連聲叫道:“啊!啊!張道長,張道長來了。來,來,裏麵請。”


    張道陵笑著擺了擺手,問道:“圓能師父,請問金蟬小師父可在裏麵?”


    圓能聽了,不解道:“金蟬師叔,他不是和你的二位弟子一起走了嗎?你不知道啊?”


    “噢,貧道從別處趕來,正是想接著他們,難道是走岔了。怎麽金蟬也和他們一起走了?”


    “是啊!王、趙二位道長要迴去,我家方丈讓金蟬小師叔陪他們一起迴去,說是讓小師叔到外麵曆練,他們今天早上吃過飯就走了。”


    “是這樣子啊,怪不得我們道上沒碰到。那好,我這就去找他們。”說完,張道陵施了一禮,便要告辭。


    圓能忙請張道陵留步,連聲道:“弘祥奉師父之命,前幾天就下山準備齋飯,救濟山下的貧苦百姓,這裏由我看家,二位請香香房中稍候,我這就去稟報師父,師父聞聽張道長來了,必然不勝之喜。”


    但張道陵追趕金蟬之心如箭哪裏裏肯在此耽擱,當下謝了圓能,便與龍兒一道離去。


    圓能見此次來的又是一個美女,顯然不是上次來的那個,但容色之美,絕不在上次來的那位姑娘之下,尤其是龍兒臨走前,對他的挽留還點頭笑了一笑,以示謝意,這一笑如春花盛放,將圓能和尚看的如癡如醉,心中更是嘖嘖稱奇,心想這天底下最漂亮的女子,怎麽都和張道長、金蟬小師父認識呢?


    他一邊想,一邊癡癡地望著張道陵和龍兒消失的地方發呆,多年的潛心修行,就在龍兒走時的迴眸一笑中,化為烏有了。


    張道陵領著龍兒,走過轉角,見四下無人,二人便縱起身形,順著來路急速追去,小黑則伸著小腦袋,在張道陵懷外不停地嗅來嗅去,讓他們循味而追,果然,不到兩個時辰,追到一個小鎮時,就找到他們。


    王長趙升陪著金蟬,踏上迴家之路,他們見金蟬麵色有些憔悴,雖然心急,但也隻是陪著金蟬慢行。沒想到正行走在一條無人行的土道上時就被張道陵他們追上。


    眾人相見,無不大喜,小白和小黑更是二鼠相抱,在眾人身上來迴亂竄亂跑,最後全來到金蟬手上,這才老實起來。


    張道陵與金蟬互說了來意,這才望向王長趙升。這二人見師父來了,心中均是惴惴不安,可見張道陵望了他們倆兩眼,見二人均是風塵仆仆的樣子,隻是笑了笑,吩咐他們二人,先慢慢前行,到前麵村子尋個結實的扁擔和四個筐,他則背著金蟬再上一迴五台山。


    王趙二人見師父並沒有生氣,心中大喜,當下欣然答應。


    金蟬聽張道陵還要再上五台山頂,不由地奇道:“張大哥,你不是去過了嗎。怎麽還要去五台山?”


    張道陵笑道:“是龍兒姑娘要去。她想到中台頂上看看那個歇龍石。”


    金蟬一聽,明白龍兒仍是龍身,自然會對這石頭感興趣。當下道:“那好,我地方熟,正好帶著去你們倆去。”


    他話一說完,小白和小黑也異口同聲地道:“我們也沒去過呢,我們也要去。”


    張道陵笑道:“自然是咱們都去。”說著接過小白,伸手在它額上摸了摸,見並無異樣,這才放心。


    小白道:“張大哥,我到金蟬大哥這裏,病就好了。”


    “是啊?”龍兒聽了,笑道,“小白是想你金蟬大哥想的吧!”


    小白聽了,當時就跳到龍兒懷中,卻撓她的胳肢窩,隻癢得龍兒不住地求饒。


    張道陵見了,笑著止道:“就別鬧了,現在天亮,不便施法,來,我先背著金蟬前走,龍兒你在後麵跟著。”


    聽張道陵這樣說,小白立刻老實了,鑽入龍兒懷中,小黑更是也跳到龍兒手中,顯然是想好看風景。


    張道陵見了,笑著搖搖頭,轉身背起金蟬,說了聲咱們走,便躡空而起,龍兒在後麵跟隨,在金蟬的指點下,直向中台而去。


    此時山腳下的積雪已化了大半,但自山腰向上,仍是白雪皚皚,在冬日的陽光照耀下,一片銀裝素裹。


    龍兒自空中遠遠望去,見那中台山地形狀如雄獅,但是台頂卻是一片平坦,猶如壘土之台。她跟著張道陵自空中輕輕巧巧地來到翠岩峰台頂,站在台頂,臨崖遠望,但見東麵大地平坦,為一片平原,而其餘三麵,則是群山逶迤,當中點綴著村落人家,有如低頭欣賞一大盆景般。


    紅日當空,龍兒俯視台下風景,打量一番,不由地暗讚此地山勢之奇。小黑小白見見腳下之地一片白雪,也忍不住自她懷中跳到地上,在雪地上追逐打鬧,隻見兩隻小雪球在雪地上打滾,若不是動,誰又能看出她們倆個來。


    金蟬此時也從張道陵背上下來,他見了,低聲對二鼠道:“別鬧了,快過來,地上雪涼。”二鼠一聽,忙跳到他手上。金蟬用口將她們身上的雪吹掉,這才指著前麵道:“過了這山坡,左首處,便是龍翻石。”


    龍兒聽了,忙快走幾步,當先過了山坡,但見眼前巨石堆積,有的如立象,有的似臥牛,或許是因許多巨石的表麵上,存著苔蘚留下的綠色痕跡,是以上麵的雪在陽光照耀下,已經全部化掉了。一塊塊巨石俱呈灰白色、個個棱角分明,反射著冬日的光輝,望上去熠熠生輝,明亮燦然。


    金蟬在後麵介紹道:“這些石頭就是龍翻石,盛夏農曆六、七月登上台頂,滿目碧翠生輝,特別在雨過天晴之後,石麵望去碧綠青翠,仿佛是一塊塊翡翠,因此中台又得名翠岩峰。”


    小黑聽了,忍不住問道:“金蟬大哥,我聽張大哥說,這裏是東海龍王的那五個龍子將山頂給削平的,就是為了來這找到一塊什麽石頭?”


    金蟬聽了,笑道:“是有這麽一個傳說,說是這峰頂的眾多巨石中,裏麵有一塊是文殊菩薩從東海老龍王那裏取來歇龍石。傳說原來這裏氣候酷熱難當,文殊菩薩為解當地百姓之苦,特意到東海尋了一塊清涼寶石——‘歇龍石’,改變了這裏的氣候,五峰山也從此改名叫作清涼山了。而這清涼寶石原本是龍王的五個兒子驅暑歇涼之物,龍王的五個兒子於是追到五峰山討還。他們為了要討迴‘歇龍石’,於是在山頂上揮舞龍爪,亂翻亂挖,直把五座陡峭如劍的山峰削成五座平台。最後他們全都來到中台,圍住文殊菩薩,要他交出‘歇龍石’。文殊菩薩於是與他們念經說法,結果龍王的五個兒子的文殊菩薩的點化下,心悅誠服,不但不要‘歇龍石’了,還將另外四台上,被他們削成的亂石,全都運到這裏來了。”


    “那他們後來哪裏裏去了?”龍兒聽了,忙問道。


    金蟬想了想道:“據說文殊菩薩降服了他們後,讓他們分別住在五座台頂護法,這裏也被當地人喚作五台山。”


    “我知道了,他們幾個想來和我一樣,也成這裏的看門人了。”龍兒聽了,點頭說道。


    張道陵聽了,也忍不住說道:“龍兒,你可別小看這看門人,其實隻要能以已之身,濟世度人,無論幹什麽,都是功德啊!”


    金蟬聽了,雙手合什,誦了聲阿彌陀佛,善哉善哉!點頭讚道:“張大哥,你這話說的大有禪意啊!”


    龍兒聽了,卻反駁道:“我不想修什麽功德。我隻想在這世上,快快樂樂地過這一生,不傷人,也不讓人欺負就行。”


    張道陵歎道:“你這想法,我也有過,但是世上事十有八九,不遂人願。獨善其身,僅一個獨字,就得放下諸多,當然也包括快樂。記得有一首詩寫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可是這閑事,所指為何?難道隻要事不關己,便是閑事嗎?”


    龍兒聽了,默默不語,眾人聽了,也皆是無語。


    龍兒雖然覺得張道陵說的有些道理,但也並不十分認可。她一時想不出如何反駁,當下伸手放在一塊大石,輕輕撫摸,見這大石入手冰冷,又尋了幾塊,入手感覺都是十分冰涼,便道:“金蟬小師父,這‘歇龍石’,沒說被文殊菩薩放在那裏吧?”


    “這個嘛,因為隻是傳說,關於這“歇龍石”,我聽人們說就混在這些石頭中,不過也沒有人核實過。”


    龍兒聽了,在山頂走了一圈,迴來道:“哦,按說此石名“歇龍石”,自應是冬暖夏涼才對,我摸著,這些石頭,全是冰涼的,想來“歇龍石”就是個傳說而已。”


    小黑在一旁聽了,又自金蟬手下跳下,在石塊中四處亂鑽,過了一會,鑽出來叫道:“是啊!都是涼的,全都是涼的。”


    張道陵見它的模樣,又好氣又好笑,笑道:“那也不見得,既然“歇龍石”又喚作清涼寶石,或許它隻是冷,而不會暖和。”


    小黑聽了,張口啊了一聲,又鑽到石頭中去了。


    龍兒見了叫道:“小黑,你又鑽進去幹啥?”


    小黑在裏麵叫道:“我下去找找,看哪那塊最涼,沒準就是。”


    張道陵笑道:“你快別亂忙了,這冰天雪地的,怎麽比涼,若是到了夏天,才好比較。”


    小黑一想也是,隻得又鑽出來,抖了抖身上的雪,就被龍兒一把抱過。小黑一點也沒感覺到冷,隻是叫道:“這些下麵的石頭,都是一般的涼,沒有什麽特別涼的。龍姐姐,咱們找這塊石頭幹什麽用啊!你也想在上麵歇腳嗎?”


    龍兒笑道:“不是的。我是想如果能找到那塊歇龍石的話,那麽在五台山上護法的那五位龍子,累了也會到此休息。那樣子的話或許能發現線索,得以拜見他們。若是能通過他們得以求見文殊菩薩,不就可以求菩薩指點我,如何救得我哥。”


    眾人聽了,得以知道龍兒的一片苦心,當下便在山頭,四下翻看每一塊石頭,想從中找到些不同之處,得以發現歇龍石。


    眾人找了一番,仍是一無所獲,龍兒見了,苦笑了一聲,叫道:“張大哥,金蟬小師父,小白小黑,咱們別找了,還是迴去吧。我看這裏是沒有的,或許這隻是個傳說罷了。”


    小黑聽了,也附和道:“我看也是。否則金蟬大哥在這裏成天念佛拜菩薩,為何從沒見到過文殊菩薩呢?”


    金蟬聽了,搖頭道:“念佛是修行,但是若是一心想借此見佛,便著了相,菩絕決不見的。”


    小黑聽了更是不服,笑道:“金蟬大哥,我師父我算是見了兩次麵了,第一次是為了救被毒蛇咬傷的我姐,第二次是為了救我。他老人家,可不管你著不著相的,隻要你有危難,他老人家就會現身相救。我看呐,上仙可比你們成天念的佛強多了。”


    金蟬聽了,正色道:“佛度有緣人,但是佛救不了要入輪迴之人。我們出家人,修的是心,而不是這身臭皮囊。”


    張道陵在一旁邊聽了,心中一震,心想聽他們一僧一鼠爭論,這佛道之修,終是有所區別啊!


    小白見金蟬麵色凝重,當下衝小黑使了個眼色,示意她不要多說了。自己則打岔道:“金蟬大哥,你不是說過,這北台上有個龍王廟嗎?要不咱們到那裏再去看看,給他上上香,或許他能顯靈呢!”


    金蟬一想,小白說了在理,當下道:“龍姑娘,這北台離中台不遠,咱們過去瞧瞧。”


    龍兒聽了,猶豫了一下,點頭同意。一行人當下向北踏空而去。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百度西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佳言雋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佳言雋語並收藏百度西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