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見證人
那日天公真人與張道陵定下三陣賭輸贏之後,便同人公真人一同下了邙山。人公真人對天公真人道:“大師兄,大將軍臨行前,讓我邀你前去相聚,眼下可去他那裏?”
天公真人道:“先不去了,你先隨我迴到道觀中去,有些事情,還要安排一下。”
當下他們迴到邙山道觀,見眾官兵和手下的道人們還在此把守,人公真人擺手讓眾人散了,隻留下幾個心腹道人在外麵伺候,他們則進了臨時蓋好的房屋當中。
等天公真人坐下,人公真人見四下無人,低聲問天公真人道:“大師兄,以你之能,為何不在邙山將張道陵他們抓住或是殺了,他們現在已知道太後之病與我們有關了,單憑賭約約束,若是他們不守秘密,豈不是會壞了我們大事。”
天公真人冷笑道:“殺不得。若是將他們殺了,他們的魂魄必會泄密,引來天庭關注,與我們大事不妙。再說,那個女孩能抵抗天雷,到底是何來頭,咱們尚不知,一切不可魯莽行事。”
“可是,就是不殺他們,為何不將他們抓住,關起來,等咱們尋到漢朝三神器,再放他們不遲啊。”
“哎,我總告訴你遇到事情要三思而行,可你卻總不照辦,總是那麽心急氣燥。”
人公真人見天公真人不悅,忙躬身道:“請大師兄指點。”
“哎,我來問你,我施展貓鬼之法時,被那妖邪所乘,險些丟命,這妖邪是何方妖怪,你可查清了嗎?”
“啊?不是那個女子嗎?”
“哎,你也不動動腦筋,張道陵他們一心想救太後,那妖邪如和他們是一夥的,那他們不就早找到太後的殘魂了。”
“哦,大師兄指點的對,小弟明白了。”
“所以,謀天下之事,千萬不可魯莽。如今我等在明處,更是暗箭難防。所以對陣之事,勝故為好,若是輸了,也不是壞事。這樣我等可由明轉暗,以靜待動。”
“大師兄,依我看,那妖邪既然不是那白衣女子,那必是宮中以前人種下的巫法,招來的孽魂。”
“嗯,你能想到此節,還算不錯。要知道我施展的貓鬼之法,雖算不上仙術,但也是在凡世間一等一的法術。可這妖邪能貓鬼之魂中奪走太後的一魂一魄,並且沒留下一絲痕跡,若不是成仙成精之輩,就是有妖術的孽魂。我雖有恩師所傳的大法,不懼他們,可是要施展大法,會被天地所知,會引來上天幹涉,那樣子的話會壞了大事。所以我等要以得到漢朝鎮國神器為第一要務,不得到那三件鎮國神器,那這大漢江山氣數就是未盡,我等切不可逆天行事。”
“小弟明白了。”
“那好,你迴宮後,可將打賭一事報與朝廷,請皇帝、大將軍他們做為對陣時的見證人。”
“哦,大師兄,此事還要讓朝廷知曉?”
“不錯,咱們定了三陣賭輸贏,沒有證人,又有何意義。”
“可是,大哥,”那人公真一著急,連大師兄也不叫了,急道,“萬一咱們輸了,豈不讓朝廷笑話。”
“被笑話又算什麽!當年韓信不一樣被人嘲笑嗎?我算來算去,若與張道陵對陣輸了,可知是自己的修為水平不高,還需苦修,正好能靜下心來修煉。這裏隻要留下老二在安帝手下辦事,不愁將來能繼續把控朝廷。”
“到時侯用不用通知二師兄來?”
“不用他來,他這條暗線,先留著就是了。對了,那玉蘭姑娘有些古怪,你就與大將軍說,玉蘭姑娘日夜服侍太後,對太後病情最為了解,這三陣賭輸贏,贏者可繼續為太後看病,所以再加上她,一同作為見證人。”
“是。對了,大師兄,若是大將軍執意前來看你,可否讓他來。”
“大將軍人不錯,就定明天讓他來吧,我還要在此靜思對陣之事,你走吧,有事我會用飛鷹傳書與你。”
“是,”人公真人恭恭敬敬地告辭離去,迴轉皇宮。他先找到大將軍,一同向安帝稟報了今日之事。
聽了人公真人的敘述,安帝心中不悅,心想天公真人他們既然已將那妖邪用天雷擊傷,為何不將其徹底消滅,反而與張道陵打了賭。哼,看來他們師兄弟也不可靠,此事還得征詢一下黃巾真人。
人公真人引天雷,滅了宮中藏匿的妖邪消息,就像長了翅膀一樣,傳到了玉蘭的耳朵。玉蘭聞聽,心中憂愁無比,她雖未親眼得見,但想來前去救小黑之人,不是張道陵,就是龍兒。一想到張道陵他們生死未卜,心中難受極了,可又無計可施,隻能默念菩薩保佑。
到了傍晚,她從鄭眾那裏得到確切消息,說是人公真人的師兄天公真人也來了,他二人抓住了前些天來宮中作亂,驚嚇皇帝的那名妖女。但是後來那曾經揭過皇榜的那個張道陵也來了,要保護那妖女。天公真人看在同是道門中人的份上,同意與張道陵在半個月後,還在邙山那新修的道觀中,與他對陣等等。又雲那天公真人如何如何厲害,連皇帝都驚動了,親自到邙山看望,隻是那天公真人架子太大,連大將軍請他前來看太後之病,他也隻是說待對完陣後再說。
玉蘭聽了,這才將心略放下一些,可那知此波未平,一波又起,自打天公真人來了之後,這安帝的驚嚇之病竟然是完全好了,他又開始頻繁地前來探視太後,又是脈脈含情的樣子地望著自己。
玉蘭心中對他是無比厭煩,可又無法不見。好在安帝還是為上次龍兒嚇他一事心有餘悸,倒也沒有再請玉蘭陪他用膳。
就在昨天一大早,大將軍陪著人公真人來看太後,走時人公真人對玉蘭道,後天與張道陵對陣時,要請皇帝,大將軍和玉蘭作為見證人。
玉蘭聽了無比驚詫,大將軍也是麵帶驚奇之色,可人公真人卻笑著解釋道,他師兄曾與張道陵交談過,那張道陵為他不能給太後治病而耿耿於懷,是以決定,若是與張道陵對陣輸了,則主動隱居,太後之病,交由張道陵負責。考慮到玉蘭姑娘日夜服待太後,對太後之病最為了解,是以決定要玉蘭姑娘也為見證人,還請玉蘭姑娘不要推辭。
玉蘭心知此事事關重要,決不會是人公真人說的這麽簡單,她心中也惦記張道陵他們,見大將軍已同意了,她便裝作勉強同意。
二人走了,玉蘭思索了一番,仍是理不出頭緒。這些天來,太後的病情一直穩定,但想起張道陵所說,要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內找到太後的一魂一魄,否則太後之命,就難保了。可眼下已過去了十七天,也不知龍兒傷勢如何。加上明後兩天,就隻剩下一個月了。這天下之大,張大哥他們要到哪裏去找太後的魂魄呢?
還有兩天,就到對陣之日,也不知道張道陵他們迴來了沒有。以張道陵和金蟬的性格,他們決不會臨陣脫逃。可是龍兒受了傷,僅憑張大哥和金蟬,如何能對付得了天公真人師兄弟呢?玉蘭一念及此,難免心中焦慮,心神難安。
如此過了一日,這天傍晚,天氣陰沉,眼見又要下雪。玉蘭服待太後吃過飯,隻為太後念了一部金剛經,太後就麵帶微笑地入睡了。殿內溫暖如春,玉蘭將太後被子又蓋了蓋,這才起身,來到外殿,打算到外麵去看雪。
眾人聞聽,又是勸阻一番,但玉蘭卻是執意要出去。隻得將她裹和嚴嚴實實,這才由幾個太監陪著,出了殿,來到附近的一個花園當中,看漫天飛雪。
兩名太監,一左一右,各撐著一把油傘,疊著放在玉蘭頭上,防雪花打濕她的衣服。玉蘭見滿園已鋪了一層薄雪,秋天裏盛開的菊花,均是成了枯枝敗葉,雖然頂著雪,但仍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遠處的天空,被一片片灰白色的濃雲遮了個嚴嚴實實,將天空遮擋的暗淡無光。漫天的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在她的身邊飛舞著,嬉鬧著,打扮著這個並不幹淨的世界。
西風瓊花吹,落雪人獨立。她望著漫天的飛雪,心中不由地暗想,這晶瑩的雪花,到底是從哪裏來的呢?是天宮中飄零的瓊花,還是月宮搖曳的桂葉,它開的如此美麗,為何不肯讓人手持細看呢?唯瞬間,方永恆,或許這才是它最美的地方。雪花又是那樣的冰清玉潔,卻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但是若有人想將它占有,那它寧可毀滅,也不予人。想到這裏,玉蘭不由地癡了。
“玉蘭姑娘,天這麽冷,你怎麽在這裏?”一聲蒼老的聲音傳來,將玉蘭喚迴神來,迴頭看去,卻是鄭眾急匆匆地走來。
他嗬斥了兩個打傘的太監,便急急地道:“玉蘭姑娘,皇帝、大將軍和人公真人在德陽殿開會,通知你也去。哎!這群奴才,真是不中用,連個勸人都不勸,你身子金貴,怎能受得了這寒風。”
“公公,我沒事的,出來看會雪,人反到精神了些。”玉蘭迴道。
聽玉蘭這樣說,鄭眾方停止了嗬斥,扶著玉蘭前去德陽殿,以防玉蘭因路滑摔倒。
玉蘭望著這個白發蒼蒼的老人,他已經快七十歲了,還在這裏小心翼翼地生活。心想我總是感歎自己是命苦之人,可是比我命苦的人多了去了。看來無論是命好命壞之人,生在世間,均有不如意之事。倒不如移居佛門,再不問世事,方得解脫。
德陽殿中,燈火透明,溫暖如春。安帝當而坐,他左手坐著天公真人,下首則坐著人公真人,大將軍則坐在安帝右首,見玉蘭進來,安帝竟然起步相迎,慌的玉蘭趕緊跪下請安。
安帝忙將玉蘭攙起,拉著玉蘭的手,笑著指天公真人道:“玉蘭,這位是國師的師兄,天公真人,仍是一位世外高人。”
玉蘭聽了,忙上前拜見,借機擺脫安帝的糾纏。
那黑衣道人隻是微微點了點頭,並不出聲。倒是人公真人伸手將她攔住,笑著讓她不要客氣。玉蘭這才站到大將軍後麵,屏氣凝神地站在那裏,一副目觀鼻,鼻觀心的樣子。
大將軍迴頭對玉蘭嚴肅地道:“蘭兒,昨天國師已與你說了,要你去當見證人,但詳細如何做,還是要今晚議定,所以今晚之事,你要仔細聽,不可馬虎半點。”
“是。”玉蘭輕輕答道。
當下,由人公真人將後天諸事安排,一一說了,最後道:“貧道師兄弟抖膽請陛下親自見證此事,為得就是要行事光明磊落,不落同道修行中人話柄,損了我們聲名。我等與張道陵各出二陣,組成四陣,寫於紙上,再揉成團,藏入一密閉的木箱當中,後天再由陛下、大將軍和玉蘭姑娘從中抽出三個紙球來,再按紙團上所寫的陣法對陣。誰輸誰贏,請陛下、大將軍和玉蘭姑娘秉公裁定。”
玉蘭仔細聽了,期間她望向人公真人時,見那天公真人麵色平靜如水,始終不語。等到人公真人說完,這才抬起頭來,雙目睜開,但感覺他目光如電,看人時隻感覺被刺一般,甚是不舒服。
隻聽天公真人道:“愚師兄弟不才,得朝廷和陛下信任,前來為宮中除祛妖邪。但是十來天前,那名神秘的白衣女子,竟然敢以身抗雷,其功夫甚為了得。我後天所布陣法,一是要證明我門修真功夫,二來也是要看看張道陵身後,還藏著何方妖孽,到時候我等就可將他們一網打盡,為陛下,為朝廷永絕後患。”
玉蘭聽到這裏,方明白天公真人的真下用意,心如墜冰窖一般,臉色也變得十分蒼白。安帝一眼瞧見,不由關心地道:“玉蘭,你莫不是冷吧?坐朕這裏來,這裏暖和。”
“多謝陛下,我不冷,適才賞了下雪,外麵的雪好大好好看,一時在外麵多待了會,不過現在好多了。”
“哦。”安帝本還想再說,可見那天公真人兩道目光如炬,先是在玉蘭臉上看了看,又望了望他,雖沒說話,卻也讓安帝將話硬生生地咽了迴去。
人公真人見了,笑道:“不妨,一會貧道給姑娘送些冷香丸,能禦風寒,姑娘吃了,睡上一覺就好了。”
玉蘭稱了謝,她見眾人均在議她,忙轉移話題,對大將軍道:“義父,蘭兒女兒身,給此重任,怕是不能承擔吧。”
大將軍還未迴話,卻聽安帝道:”“蘭不要擔心,以天公真人和國師之能,你就到當那裏去看熱鬧就是了。”
大將軍聽了,微一皺眉,心想如此國家大事,怎麽能視如兒戲呢?皇帝畢竟還是年少。當下清了清嗓子道:“天公真人,國師,對方到底有多少人,咱們一時還摸不清仔細,後天若是皇帝禦駕親臨,若是二位與張道陵等人對陣時,有其他妖邪暗中搗亂,對皇帝不利,可不得不防啊?”
安帝聞聽,登時將色心去了,忙問道:“國師,大將軍所言極是,朕去那裏,由誰來護駕啊?”
人公真人聽了,嗬嗬笑道:“陛下放心,我師兄早已想到了這點,為陛下、大將軍及玉蘭姑娘準備了三個護身符,到時無論鬼怪,都近不得身,請陛下放心就是。”
“唔。”安帝聽了,猶自不放心,低頭不語。
這時那一直不說話的天公真人忽道:“若是貧道師兄弟鎮不住的妖邪,陛下在那裏,都是一樣。”
安帝聽天公真人如此說話,感覺有些刺耳,心中惱道:你這臭道士擺什麽架子,哼,要不是朕手下的黃巾真人因施展法術,損了功力,朕要你何用。你等連太後得的何病都看不出來,還自詡沒有鎮不了的妖邪。他心中雖是這麽想,可卻不敢說出來,抬眼望身大將軍,大將軍見安帝臉色,已知其意,在一旁笑道:“有天公真人這話,下官也就放心了,到時候我再加人手護在外麵,以防萬一就是了。”
天公真人聽了,搖頭道:“我與張道陵所賭三陣,隻能由三位見證人親眼觀陣,所謂天機不可泄露,是以其餘人等,一律不可臨陣。”天公真人說的斬釘截鐵,沒有一絲迴旋餘地。
眾人聽了麵麵相覷,大將軍望向安帝,問道:“陛下,依陛下之見,如此可行?”
安帝見事已至此,隻得將牙一咬,道:“既然天公真人說了,朕便依了。不過既然要閑雜人等不得近內,明日就辛苦大將軍一趟,先將邙山道觀外安排妥當。”
“臣遵旨。”大將軍忙應道。
天公真人又道:“後天打賭對陣一事,還請三位見證人公平對待,不可循私。我等若是不濟,自當退隱,我師弟所擔任的國師一位,也當讓於勝者。”
大將軍聽了,不由奇道:“天公真人何出此言,你二位是朝廷倚仗,怎可輕易言退。”
天公真人搖了搖頭,道:“貧道等本就是閑雲野鶴,性愛青山。今入凡間,仍是報朝廷知遇之情。但對於太後之病,我師兄弟水平有限,不能令太後痊愈,實在汗顏。我等若是落敗,則決不戀棧。”
大將軍忙道:“天公真人太客氣了,若是有人公真人前來,太後之病,早不堪設想,太後能有今日之安,國師功勞第一。”
天公真人仍是搖頭,道:“大將軍不必多說,我意已決,就看後天的對陣情況了。”
安帝笑道:“天公真人太過自謙了。那張道陵是國師手下敗將,又焉能勝得了天公真人。也罷,此事朕應了就是。反正朕決不會相信國師會輸的。”
安帝如此一說,天公真人這次倒是點頭稱是,眾人又說了會話,便辭駕而去。
(本章完)
那日天公真人與張道陵定下三陣賭輸贏之後,便同人公真人一同下了邙山。人公真人對天公真人道:“大師兄,大將軍臨行前,讓我邀你前去相聚,眼下可去他那裏?”
天公真人道:“先不去了,你先隨我迴到道觀中去,有些事情,還要安排一下。”
當下他們迴到邙山道觀,見眾官兵和手下的道人們還在此把守,人公真人擺手讓眾人散了,隻留下幾個心腹道人在外麵伺候,他們則進了臨時蓋好的房屋當中。
等天公真人坐下,人公真人見四下無人,低聲問天公真人道:“大師兄,以你之能,為何不在邙山將張道陵他們抓住或是殺了,他們現在已知道太後之病與我們有關了,單憑賭約約束,若是他們不守秘密,豈不是會壞了我們大事。”
天公真人冷笑道:“殺不得。若是將他們殺了,他們的魂魄必會泄密,引來天庭關注,與我們大事不妙。再說,那個女孩能抵抗天雷,到底是何來頭,咱們尚不知,一切不可魯莽行事。”
“可是,就是不殺他們,為何不將他們抓住,關起來,等咱們尋到漢朝三神器,再放他們不遲啊。”
“哎,我總告訴你遇到事情要三思而行,可你卻總不照辦,總是那麽心急氣燥。”
人公真人見天公真人不悅,忙躬身道:“請大師兄指點。”
“哎,我來問你,我施展貓鬼之法時,被那妖邪所乘,險些丟命,這妖邪是何方妖怪,你可查清了嗎?”
“啊?不是那個女子嗎?”
“哎,你也不動動腦筋,張道陵他們一心想救太後,那妖邪如和他們是一夥的,那他們不就早找到太後的殘魂了。”
“哦,大師兄指點的對,小弟明白了。”
“所以,謀天下之事,千萬不可魯莽。如今我等在明處,更是暗箭難防。所以對陣之事,勝故為好,若是輸了,也不是壞事。這樣我等可由明轉暗,以靜待動。”
“大師兄,依我看,那妖邪既然不是那白衣女子,那必是宮中以前人種下的巫法,招來的孽魂。”
“嗯,你能想到此節,還算不錯。要知道我施展的貓鬼之法,雖算不上仙術,但也是在凡世間一等一的法術。可這妖邪能貓鬼之魂中奪走太後的一魂一魄,並且沒留下一絲痕跡,若不是成仙成精之輩,就是有妖術的孽魂。我雖有恩師所傳的大法,不懼他們,可是要施展大法,會被天地所知,會引來上天幹涉,那樣子的話會壞了大事。所以我等要以得到漢朝鎮國神器為第一要務,不得到那三件鎮國神器,那這大漢江山氣數就是未盡,我等切不可逆天行事。”
“小弟明白了。”
“那好,你迴宮後,可將打賭一事報與朝廷,請皇帝、大將軍他們做為對陣時的見證人。”
“哦,大師兄,此事還要讓朝廷知曉?”
“不錯,咱們定了三陣賭輸贏,沒有證人,又有何意義。”
“可是,大哥,”那人公真一著急,連大師兄也不叫了,急道,“萬一咱們輸了,豈不讓朝廷笑話。”
“被笑話又算什麽!當年韓信不一樣被人嘲笑嗎?我算來算去,若與張道陵對陣輸了,可知是自己的修為水平不高,還需苦修,正好能靜下心來修煉。這裏隻要留下老二在安帝手下辦事,不愁將來能繼續把控朝廷。”
“到時侯用不用通知二師兄來?”
“不用他來,他這條暗線,先留著就是了。對了,那玉蘭姑娘有些古怪,你就與大將軍說,玉蘭姑娘日夜服侍太後,對太後病情最為了解,這三陣賭輸贏,贏者可繼續為太後看病,所以再加上她,一同作為見證人。”
“是。對了,大師兄,若是大將軍執意前來看你,可否讓他來。”
“大將軍人不錯,就定明天讓他來吧,我還要在此靜思對陣之事,你走吧,有事我會用飛鷹傳書與你。”
“是,”人公真人恭恭敬敬地告辭離去,迴轉皇宮。他先找到大將軍,一同向安帝稟報了今日之事。
聽了人公真人的敘述,安帝心中不悅,心想天公真人他們既然已將那妖邪用天雷擊傷,為何不將其徹底消滅,反而與張道陵打了賭。哼,看來他們師兄弟也不可靠,此事還得征詢一下黃巾真人。
人公真人引天雷,滅了宮中藏匿的妖邪消息,就像長了翅膀一樣,傳到了玉蘭的耳朵。玉蘭聞聽,心中憂愁無比,她雖未親眼得見,但想來前去救小黑之人,不是張道陵,就是龍兒。一想到張道陵他們生死未卜,心中難受極了,可又無計可施,隻能默念菩薩保佑。
到了傍晚,她從鄭眾那裏得到確切消息,說是人公真人的師兄天公真人也來了,他二人抓住了前些天來宮中作亂,驚嚇皇帝的那名妖女。但是後來那曾經揭過皇榜的那個張道陵也來了,要保護那妖女。天公真人看在同是道門中人的份上,同意與張道陵在半個月後,還在邙山那新修的道觀中,與他對陣等等。又雲那天公真人如何如何厲害,連皇帝都驚動了,親自到邙山看望,隻是那天公真人架子太大,連大將軍請他前來看太後之病,他也隻是說待對完陣後再說。
玉蘭聽了,這才將心略放下一些,可那知此波未平,一波又起,自打天公真人來了之後,這安帝的驚嚇之病竟然是完全好了,他又開始頻繁地前來探視太後,又是脈脈含情的樣子地望著自己。
玉蘭心中對他是無比厭煩,可又無法不見。好在安帝還是為上次龍兒嚇他一事心有餘悸,倒也沒有再請玉蘭陪他用膳。
就在昨天一大早,大將軍陪著人公真人來看太後,走時人公真人對玉蘭道,後天與張道陵對陣時,要請皇帝,大將軍和玉蘭作為見證人。
玉蘭聽了無比驚詫,大將軍也是麵帶驚奇之色,可人公真人卻笑著解釋道,他師兄曾與張道陵交談過,那張道陵為他不能給太後治病而耿耿於懷,是以決定,若是與張道陵對陣輸了,則主動隱居,太後之病,交由張道陵負責。考慮到玉蘭姑娘日夜服待太後,對太後之病最為了解,是以決定要玉蘭姑娘也為見證人,還請玉蘭姑娘不要推辭。
玉蘭心知此事事關重要,決不會是人公真人說的這麽簡單,她心中也惦記張道陵他們,見大將軍已同意了,她便裝作勉強同意。
二人走了,玉蘭思索了一番,仍是理不出頭緒。這些天來,太後的病情一直穩定,但想起張道陵所說,要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內找到太後的一魂一魄,否則太後之命,就難保了。可眼下已過去了十七天,也不知龍兒傷勢如何。加上明後兩天,就隻剩下一個月了。這天下之大,張大哥他們要到哪裏去找太後的魂魄呢?
還有兩天,就到對陣之日,也不知道張道陵他們迴來了沒有。以張道陵和金蟬的性格,他們決不會臨陣脫逃。可是龍兒受了傷,僅憑張大哥和金蟬,如何能對付得了天公真人師兄弟呢?玉蘭一念及此,難免心中焦慮,心神難安。
如此過了一日,這天傍晚,天氣陰沉,眼見又要下雪。玉蘭服待太後吃過飯,隻為太後念了一部金剛經,太後就麵帶微笑地入睡了。殿內溫暖如春,玉蘭將太後被子又蓋了蓋,這才起身,來到外殿,打算到外麵去看雪。
眾人聞聽,又是勸阻一番,但玉蘭卻是執意要出去。隻得將她裹和嚴嚴實實,這才由幾個太監陪著,出了殿,來到附近的一個花園當中,看漫天飛雪。
兩名太監,一左一右,各撐著一把油傘,疊著放在玉蘭頭上,防雪花打濕她的衣服。玉蘭見滿園已鋪了一層薄雪,秋天裏盛開的菊花,均是成了枯枝敗葉,雖然頂著雪,但仍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遠處的天空,被一片片灰白色的濃雲遮了個嚴嚴實實,將天空遮擋的暗淡無光。漫天的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在她的身邊飛舞著,嬉鬧著,打扮著這個並不幹淨的世界。
西風瓊花吹,落雪人獨立。她望著漫天的飛雪,心中不由地暗想,這晶瑩的雪花,到底是從哪裏來的呢?是天宮中飄零的瓊花,還是月宮搖曳的桂葉,它開的如此美麗,為何不肯讓人手持細看呢?唯瞬間,方永恆,或許這才是它最美的地方。雪花又是那樣的冰清玉潔,卻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但是若有人想將它占有,那它寧可毀滅,也不予人。想到這裏,玉蘭不由地癡了。
“玉蘭姑娘,天這麽冷,你怎麽在這裏?”一聲蒼老的聲音傳來,將玉蘭喚迴神來,迴頭看去,卻是鄭眾急匆匆地走來。
他嗬斥了兩個打傘的太監,便急急地道:“玉蘭姑娘,皇帝、大將軍和人公真人在德陽殿開會,通知你也去。哎!這群奴才,真是不中用,連個勸人都不勸,你身子金貴,怎能受得了這寒風。”
“公公,我沒事的,出來看會雪,人反到精神了些。”玉蘭迴道。
聽玉蘭這樣說,鄭眾方停止了嗬斥,扶著玉蘭前去德陽殿,以防玉蘭因路滑摔倒。
玉蘭望著這個白發蒼蒼的老人,他已經快七十歲了,還在這裏小心翼翼地生活。心想我總是感歎自己是命苦之人,可是比我命苦的人多了去了。看來無論是命好命壞之人,生在世間,均有不如意之事。倒不如移居佛門,再不問世事,方得解脫。
德陽殿中,燈火透明,溫暖如春。安帝當而坐,他左手坐著天公真人,下首則坐著人公真人,大將軍則坐在安帝右首,見玉蘭進來,安帝竟然起步相迎,慌的玉蘭趕緊跪下請安。
安帝忙將玉蘭攙起,拉著玉蘭的手,笑著指天公真人道:“玉蘭,這位是國師的師兄,天公真人,仍是一位世外高人。”
玉蘭聽了,忙上前拜見,借機擺脫安帝的糾纏。
那黑衣道人隻是微微點了點頭,並不出聲。倒是人公真人伸手將她攔住,笑著讓她不要客氣。玉蘭這才站到大將軍後麵,屏氣凝神地站在那裏,一副目觀鼻,鼻觀心的樣子。
大將軍迴頭對玉蘭嚴肅地道:“蘭兒,昨天國師已與你說了,要你去當見證人,但詳細如何做,還是要今晚議定,所以今晚之事,你要仔細聽,不可馬虎半點。”
“是。”玉蘭輕輕答道。
當下,由人公真人將後天諸事安排,一一說了,最後道:“貧道師兄弟抖膽請陛下親自見證此事,為得就是要行事光明磊落,不落同道修行中人話柄,損了我們聲名。我等與張道陵各出二陣,組成四陣,寫於紙上,再揉成團,藏入一密閉的木箱當中,後天再由陛下、大將軍和玉蘭姑娘從中抽出三個紙球來,再按紙團上所寫的陣法對陣。誰輸誰贏,請陛下、大將軍和玉蘭姑娘秉公裁定。”
玉蘭仔細聽了,期間她望向人公真人時,見那天公真人麵色平靜如水,始終不語。等到人公真人說完,這才抬起頭來,雙目睜開,但感覺他目光如電,看人時隻感覺被刺一般,甚是不舒服。
隻聽天公真人道:“愚師兄弟不才,得朝廷和陛下信任,前來為宮中除祛妖邪。但是十來天前,那名神秘的白衣女子,竟然敢以身抗雷,其功夫甚為了得。我後天所布陣法,一是要證明我門修真功夫,二來也是要看看張道陵身後,還藏著何方妖孽,到時候我等就可將他們一網打盡,為陛下,為朝廷永絕後患。”
玉蘭聽到這裏,方明白天公真人的真下用意,心如墜冰窖一般,臉色也變得十分蒼白。安帝一眼瞧見,不由關心地道:“玉蘭,你莫不是冷吧?坐朕這裏來,這裏暖和。”
“多謝陛下,我不冷,適才賞了下雪,外麵的雪好大好好看,一時在外麵多待了會,不過現在好多了。”
“哦。”安帝本還想再說,可見那天公真人兩道目光如炬,先是在玉蘭臉上看了看,又望了望他,雖沒說話,卻也讓安帝將話硬生生地咽了迴去。
人公真人見了,笑道:“不妨,一會貧道給姑娘送些冷香丸,能禦風寒,姑娘吃了,睡上一覺就好了。”
玉蘭稱了謝,她見眾人均在議她,忙轉移話題,對大將軍道:“義父,蘭兒女兒身,給此重任,怕是不能承擔吧。”
大將軍還未迴話,卻聽安帝道:”“蘭不要擔心,以天公真人和國師之能,你就到當那裏去看熱鬧就是了。”
大將軍聽了,微一皺眉,心想如此國家大事,怎麽能視如兒戲呢?皇帝畢竟還是年少。當下清了清嗓子道:“天公真人,國師,對方到底有多少人,咱們一時還摸不清仔細,後天若是皇帝禦駕親臨,若是二位與張道陵等人對陣時,有其他妖邪暗中搗亂,對皇帝不利,可不得不防啊?”
安帝聞聽,登時將色心去了,忙問道:“國師,大將軍所言極是,朕去那裏,由誰來護駕啊?”
人公真人聽了,嗬嗬笑道:“陛下放心,我師兄早已想到了這點,為陛下、大將軍及玉蘭姑娘準備了三個護身符,到時無論鬼怪,都近不得身,請陛下放心就是。”
“唔。”安帝聽了,猶自不放心,低頭不語。
這時那一直不說話的天公真人忽道:“若是貧道師兄弟鎮不住的妖邪,陛下在那裏,都是一樣。”
安帝聽天公真人如此說話,感覺有些刺耳,心中惱道:你這臭道士擺什麽架子,哼,要不是朕手下的黃巾真人因施展法術,損了功力,朕要你何用。你等連太後得的何病都看不出來,還自詡沒有鎮不了的妖邪。他心中雖是這麽想,可卻不敢說出來,抬眼望身大將軍,大將軍見安帝臉色,已知其意,在一旁笑道:“有天公真人這話,下官也就放心了,到時候我再加人手護在外麵,以防萬一就是了。”
天公真人聽了,搖頭道:“我與張道陵所賭三陣,隻能由三位見證人親眼觀陣,所謂天機不可泄露,是以其餘人等,一律不可臨陣。”天公真人說的斬釘截鐵,沒有一絲迴旋餘地。
眾人聽了麵麵相覷,大將軍望向安帝,問道:“陛下,依陛下之見,如此可行?”
安帝見事已至此,隻得將牙一咬,道:“既然天公真人說了,朕便依了。不過既然要閑雜人等不得近內,明日就辛苦大將軍一趟,先將邙山道觀外安排妥當。”
“臣遵旨。”大將軍忙應道。
天公真人又道:“後天打賭對陣一事,還請三位見證人公平對待,不可循私。我等若是不濟,自當退隱,我師弟所擔任的國師一位,也當讓於勝者。”
大將軍聽了,不由奇道:“天公真人何出此言,你二位是朝廷倚仗,怎可輕易言退。”
天公真人搖了搖頭,道:“貧道等本就是閑雲野鶴,性愛青山。今入凡間,仍是報朝廷知遇之情。但對於太後之病,我師兄弟水平有限,不能令太後痊愈,實在汗顏。我等若是落敗,則決不戀棧。”
大將軍忙道:“天公真人太客氣了,若是有人公真人前來,太後之病,早不堪設想,太後能有今日之安,國師功勞第一。”
天公真人仍是搖頭,道:“大將軍不必多說,我意已決,就看後天的對陣情況了。”
安帝笑道:“天公真人太過自謙了。那張道陵是國師手下敗將,又焉能勝得了天公真人。也罷,此事朕應了就是。反正朕決不會相信國師會輸的。”
安帝如此一說,天公真人這次倒是點頭稱是,眾人又說了會話,便辭駕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