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明知山有虎
一行人先趕迴耿安氏家,見春兒仍在酣睡,當下將春兒弄醒。春兒一覺醒來,見到玉蘭,便喜滋滋地告訴小姐,她夢到觀音菩薩了。
玉蘭聽了,笑著囑咐她道,此番尋菩薩之地,大有益處,現在太後病情大好,迴府後自己還要賞她。但此事不可與任何人講,否則出了事,一切唯她是問。
春兒聞聽自己在這睡了一覺就立了功,高興還來不及,自然是點頭不迭。
玉蘭見事情辦妥,當下先送春兒迴府,隨即迴宮,至於給鄭眾的藥丸,張道陵已很快就弄了出來,交與了玉蘭後。
張道陵則又趕迴到那個小樹林裏,與王趙二人見了麵。他們將小江子從轎中弄出,將他放在水泉旁後,這才將小江子弄醒後,對還睡眼惺忪的小江子道:“你這小子,怎麽到這就睡過去了,喊了半天才醒。可嚇死我了。”
小江子用手揉著眼,隻覺得頭還有些昏沉,一時也記不清當初的事了。張道陵又道:“你讓我帶你來這打清水,這都過半天了,你醒了,我可得走了。”
小江子這才明白過來,忙謝了張道陵。來到水泉邊,見這水確實幹淨,忙打了水,趕緊迴宮。他本是心中忐忑,生怕自己這麽長時間才打了水,還不知是不是什麽小河彎的水,肯定會被責罵的。
可那知他進了宮中,見了玉蘭,卻得玉蘭誇獎,說他這水打的好,還道已與鄭公公說了,留他在這幹活。小江子大喜,領了玉蘭的賞賜,高興地在此安身來。
張道陵帶著王長趙升二人,迴到耿安氏家後,便與龍兒金蟬在屋中商量尋找太後之魂一事,眾人商量了一番,仍是想不出如何找太後之魂的方法,最後還是聽了金蟬的建議,今夜還是先去查看人公真人等人行蹤,先想法子救小黑。
張道領將外麵衣物除掉,隻著濟水神贈的那件道袍,又從懷中取出那根黑雕所贈的羽毛,看了半刻,想起九曲夫人的叮囑,才又放入懷中。
他想起今夜前去,兇多吉少,還是得有件防身之物才好。想到這裏,讓王長將將那夜自光武帝陵中帶來的那把寶劍拿出來。這劍王長已用龍兒給的銀子買了個劍鞘配上。
張道陵手持寶劍,見劍雖古樸,但劍鋒依舊鋒利。心想可帶著此劍,用來割開困住小黑的繩索。
龍兒本想化裝成普通人,陪著他一道去,卻被張道陵阻止,隻讓她在暗中跟隨,擇機相救小黑。
金蟬聽了,急道:“張大哥,那我幹什麽呀?我不能總是在家中待著,讓你們卻去冒險啊!”
張道陵笑道:“我和龍兒若是見事不妙,立馬迴來想別的法子。你剛剛又為太後獻了血,就在家安心養傷,小白你在家陪著金蟬,等著我們的好消息就是了.”
金蟬急道:“可是,那國師法術高強,你們去冒險,我,我,……”
龍兒笑道:“放心吧,金蟬小師父,我們打不過就跑。”
小白聽了,卻很堅定地道:“金蟬大哥,你放心吧,我對張大哥和龍兒姐都有信心,有他們在,什麽事都能解決的。咱們要是跟著去,他們還要分心掂記咱們。”
金蟬聽了,隻得點頭同意。他想自己除了念佛之外,別無一術。救太後也好,救小黑也罷,全指靠張道陵諸人,自己的作用連小白都比不上。
張道陵知他心思,走過來摟住金蟬肩膀,溫聲道:“兄弟,經曆這麽多事,你沒發覺嗎?咱們幾個,個有個的作用,隻有靠我們大家同心合力,才能度過劫難。我們此番去,不過是經曆些小風小雨罷了,等將來我們還要陪你去尋三位菩薩,那才叫乘風破浪呢!”
張道陵的豪氣感染在屋中諸人,龍兒聽了也是意氣風發,道:“金蟬小師父,張大哥與我在黃河洞中遇險無數,但我們都闖過來了。不管這次人公真人設下什麽陷阱,藏著什麽陰謀詭計,縱是龍潭虎穴,我們也要將小黑救出來。”
金蟬眼中充滿熱淚,他用力地點點頭,道:“好,那張大哥,龍兒,你們多保重,我在家中等你們和小黑平安迴來。阿彌陀佛,菩薩保佑!”
張道陵用力拍了拍金蟬肩膀,道:“一定的,放心吧。”當下與龍兒別了金蟬小白,叮囑了王、趙二人,謝了耿安氏,便悄然出門,直奔邙山而去。
張道陵來到邙山,見通往道觀的路上已被官兵戒嚴,張道陵隻得來到無人處,與龍兒相見。
龍兒見眼前情況,當下決定自己到四處轉轉,若是有水源則隱身混進去。張道陵一想也隻得如此。便讓她先行離開,自己則思索如何混進去。
不多時,路上又來了一隊人馬,行到山坡處,因山路難走,索性下馬前行。張道陵眼力甚好,一看為首的是鄭眾,當下隱到一邊,待眾人一過,便施展躡空術不遠不近地跟在後麵,等眾人過關卡時,張道陵落在最後跟著。看守的眾官兵以為他是與前麵的人同來,來的人卻誤以為他是人公真人手下在此守護的道人,是以雙方誰也沒有理會他,讓張道陵大搖大擺地跟著眾人進了道觀。
張道陵隨著隊伍,來到道觀中,見當中大坑,被人搭好了帳篷,將大坑蓋得嚴嚴,隻在最中間伸出了一根鐵柱,鐵柱最上麵還被黑布罩了個物件,看不好裏麵情況。帳篷北麵則搭了一座約有三丈多高的高台,高台左右插著十來麵各色旗子。
帳篷南麵已建好一座臨時的房屋,大將軍率著文武百官,在高台下呈扇形分立,最外麵則站著護衛和人公真人的弟子們。
張道陵見狀,找了個不起眼的角落,和眾道人站在一起,眾道人個個雙眼望向高台處,竟然是誰也沒有搭理張道陵。
張道陵憑著自己的好眼力,向前望去,見高台下麵,隊伍最前麵站著人公真人,他穿著一身黑色道袍,穆然而立。
高台台頂上放一張桌子,桌上有一個香爐,爐中香煙靄靄。兩邊有兩隻燭台,高台上風比地麵上大多了,但是這燭火雖然不停閃爍,卻從不熄滅。香爐邊靠著一個金牌,牌上鐫的是各式各樣的符號。桌子左右和對麵各有三個大缸,上麵都注著滿缸清水,水上浮著楊柳枝。每缸上的楊柳枝上都托著一麵鐵牌,牌上也寫有各式符文。每一個水缸邊立兩個道士各垂手而立伺候著。
張道陵眼見鄭眾見了大將軍,與他低聲耳語了幾句,大將軍本來有些陰鬱的臉色忽然換了一臉喜色,走到人公真人前,與他低聲交談。
張道陵心知必是鄭眾來報太後病情的喜訊。又見人公真人又說了幾句,大將軍與蔡倫、李閏、鄭眾等人不住點頭。
人公真人說畢,一擺手,便順著一條木梯,走上高台立定。旁邊有一個小道士,捧了幾張黃布書就的符文和一柄桃木劍,一起遞與人公真人。
人公真人手執桃木劍,念聲咒語,將一道符文在燭上燒了,然後拿起香爐邊的那枚金牌向身後揮去,身後的兩名個道士則從水缸當的楊柳枝上拿過一個鐵牌相迎,兩者相擊,發出“當”的一聲令牌響,過了片刻,眾人隻覺得頭上光線暗了下來,抬頭隻見那空中雲霧遮滿,心中無不稱奇。
那國師再次仗桃木劍,念著咒、燒了符,再一次令牌向左打將下去,左麵的兩名道人也是舉起鐵牌相迎,也隨著一聲令牌響,眾人隻覺一陣旋風風貼地吹來,打著圈繞著前麵的帳篷,隻將地麵的砂土都卷了起來,頃刻漫天黃沙,吹得眾人雙眼難睜,縱是奮力睜開,眼前也是一片混沌,不見前麵景物。
那風吹了一陣,最後竟然轉到鐵柱之上,圍著那黑布罩著的物件旋轉。這時那國師已將頭發散開,腳踏玄步,再次仗寶劍念著咒燒了符,又一次將金色令牌向右打將下去,隨著一聲令牌響,風停霧散,卻見人公真人和台上的人都已下得台來。
眾人剛剛緩過神來,都迫不及待地當口唿吸,睜開眼再看時,見剛才那股旋風,已將將柱子頂端的黑布掀開,露出裏麵物件,竟然是一個籠子,裏麵隱隱還有一物。
張道陵始終目不轉睛地盯著人公真人的舉動,見他所施之法,自已從未聽過,就連寶琴所贈的那本書上也未提到過。心想這人公真人果然有些法術。眼見黑布被風吹開,隨著閃電之光,他隱隱地看見籠子裏麵有一白色小點。張道陵隻覺得腦中一片空白,心想原來人公真人在此作法,定是想引我們救小黑,沒準他還要安下的別的圈套,就等我們來鑽呢!
這時隻見人公真人又一次念著咒、燒了符,再用桃木劍向上一指,天空中那團雲霧已凝聚成一團黑濃的烏雲,停在高台台頂,有如一黑傘,將高台罩在下麵。
人公真人大聲道:“這隻妖鼠,竟敢為害皇宮,饒它不得,今日貧道要引天雷,將它毀了,免得它再次為害人間。”
聽到這裏,張道陵險些昏倒,他剛要縱身而出,去救小黑時,隻聽一聲嬌喝,一道白影自空中飛速趕來,瞬間已來到鐵柱之上,身子俯在籠子之上,準備打開籠子,救走小黑。
張道陵見龍兒趕到,心中一緩,忙隱住身形,準備暗中接應。可就在此時,人公真人大喝一聲,用劍一指籠子,高台上的烏去突然間有一道閃電一閃而過,隻一瞬間,已將眾人眼晃得如瞎了一般,隨後又是一聲霹靂,聲如地裂山崩,膽子小的,已是一下子摔倒在地。那閃電如金蛇入世,紅綃出海,自烏雲中盤旋而下,一下子打到那白色身影之上。但見那白影晃了晃,身形複又跳起,瞬間向東北方逸去,消失不見。鐵柱上籠子,裏麵已經空空如也,那隻小鼠已沒了蹤跡。
與此同時,帳篷中間也突然破開,一道黑影也帳篷中躍出,急速衝出道觀,向東北方追去。
(本章完)
一行人先趕迴耿安氏家,見春兒仍在酣睡,當下將春兒弄醒。春兒一覺醒來,見到玉蘭,便喜滋滋地告訴小姐,她夢到觀音菩薩了。
玉蘭聽了,笑著囑咐她道,此番尋菩薩之地,大有益處,現在太後病情大好,迴府後自己還要賞她。但此事不可與任何人講,否則出了事,一切唯她是問。
春兒聞聽自己在這睡了一覺就立了功,高興還來不及,自然是點頭不迭。
玉蘭見事情辦妥,當下先送春兒迴府,隨即迴宮,至於給鄭眾的藥丸,張道陵已很快就弄了出來,交與了玉蘭後。
張道陵則又趕迴到那個小樹林裏,與王趙二人見了麵。他們將小江子從轎中弄出,將他放在水泉旁後,這才將小江子弄醒後,對還睡眼惺忪的小江子道:“你這小子,怎麽到這就睡過去了,喊了半天才醒。可嚇死我了。”
小江子用手揉著眼,隻覺得頭還有些昏沉,一時也記不清當初的事了。張道陵又道:“你讓我帶你來這打清水,這都過半天了,你醒了,我可得走了。”
小江子這才明白過來,忙謝了張道陵。來到水泉邊,見這水確實幹淨,忙打了水,趕緊迴宮。他本是心中忐忑,生怕自己這麽長時間才打了水,還不知是不是什麽小河彎的水,肯定會被責罵的。
可那知他進了宮中,見了玉蘭,卻得玉蘭誇獎,說他這水打的好,還道已與鄭公公說了,留他在這幹活。小江子大喜,領了玉蘭的賞賜,高興地在此安身來。
張道陵帶著王長趙升二人,迴到耿安氏家後,便與龍兒金蟬在屋中商量尋找太後之魂一事,眾人商量了一番,仍是想不出如何找太後之魂的方法,最後還是聽了金蟬的建議,今夜還是先去查看人公真人等人行蹤,先想法子救小黑。
張道領將外麵衣物除掉,隻著濟水神贈的那件道袍,又從懷中取出那根黑雕所贈的羽毛,看了半刻,想起九曲夫人的叮囑,才又放入懷中。
他想起今夜前去,兇多吉少,還是得有件防身之物才好。想到這裏,讓王長將將那夜自光武帝陵中帶來的那把寶劍拿出來。這劍王長已用龍兒給的銀子買了個劍鞘配上。
張道陵手持寶劍,見劍雖古樸,但劍鋒依舊鋒利。心想可帶著此劍,用來割開困住小黑的繩索。
龍兒本想化裝成普通人,陪著他一道去,卻被張道陵阻止,隻讓她在暗中跟隨,擇機相救小黑。
金蟬聽了,急道:“張大哥,那我幹什麽呀?我不能總是在家中待著,讓你們卻去冒險啊!”
張道陵笑道:“我和龍兒若是見事不妙,立馬迴來想別的法子。你剛剛又為太後獻了血,就在家安心養傷,小白你在家陪著金蟬,等著我們的好消息就是了.”
金蟬急道:“可是,那國師法術高強,你們去冒險,我,我,……”
龍兒笑道:“放心吧,金蟬小師父,我們打不過就跑。”
小白聽了,卻很堅定地道:“金蟬大哥,你放心吧,我對張大哥和龍兒姐都有信心,有他們在,什麽事都能解決的。咱們要是跟著去,他們還要分心掂記咱們。”
金蟬聽了,隻得點頭同意。他想自己除了念佛之外,別無一術。救太後也好,救小黑也罷,全指靠張道陵諸人,自己的作用連小白都比不上。
張道陵知他心思,走過來摟住金蟬肩膀,溫聲道:“兄弟,經曆這麽多事,你沒發覺嗎?咱們幾個,個有個的作用,隻有靠我們大家同心合力,才能度過劫難。我們此番去,不過是經曆些小風小雨罷了,等將來我們還要陪你去尋三位菩薩,那才叫乘風破浪呢!”
張道陵的豪氣感染在屋中諸人,龍兒聽了也是意氣風發,道:“金蟬小師父,張大哥與我在黃河洞中遇險無數,但我們都闖過來了。不管這次人公真人設下什麽陷阱,藏著什麽陰謀詭計,縱是龍潭虎穴,我們也要將小黑救出來。”
金蟬眼中充滿熱淚,他用力地點點頭,道:“好,那張大哥,龍兒,你們多保重,我在家中等你們和小黑平安迴來。阿彌陀佛,菩薩保佑!”
張道陵用力拍了拍金蟬肩膀,道:“一定的,放心吧。”當下與龍兒別了金蟬小白,叮囑了王、趙二人,謝了耿安氏,便悄然出門,直奔邙山而去。
張道陵來到邙山,見通往道觀的路上已被官兵戒嚴,張道陵隻得來到無人處,與龍兒相見。
龍兒見眼前情況,當下決定自己到四處轉轉,若是有水源則隱身混進去。張道陵一想也隻得如此。便讓她先行離開,自己則思索如何混進去。
不多時,路上又來了一隊人馬,行到山坡處,因山路難走,索性下馬前行。張道陵眼力甚好,一看為首的是鄭眾,當下隱到一邊,待眾人一過,便施展躡空術不遠不近地跟在後麵,等眾人過關卡時,張道陵落在最後跟著。看守的眾官兵以為他是與前麵的人同來,來的人卻誤以為他是人公真人手下在此守護的道人,是以雙方誰也沒有理會他,讓張道陵大搖大擺地跟著眾人進了道觀。
張道陵隨著隊伍,來到道觀中,見當中大坑,被人搭好了帳篷,將大坑蓋得嚴嚴,隻在最中間伸出了一根鐵柱,鐵柱最上麵還被黑布罩了個物件,看不好裏麵情況。帳篷北麵則搭了一座約有三丈多高的高台,高台左右插著十來麵各色旗子。
帳篷南麵已建好一座臨時的房屋,大將軍率著文武百官,在高台下呈扇形分立,最外麵則站著護衛和人公真人的弟子們。
張道陵見狀,找了個不起眼的角落,和眾道人站在一起,眾道人個個雙眼望向高台處,竟然是誰也沒有搭理張道陵。
張道陵憑著自己的好眼力,向前望去,見高台下麵,隊伍最前麵站著人公真人,他穿著一身黑色道袍,穆然而立。
高台台頂上放一張桌子,桌上有一個香爐,爐中香煙靄靄。兩邊有兩隻燭台,高台上風比地麵上大多了,但是這燭火雖然不停閃爍,卻從不熄滅。香爐邊靠著一個金牌,牌上鐫的是各式各樣的符號。桌子左右和對麵各有三個大缸,上麵都注著滿缸清水,水上浮著楊柳枝。每缸上的楊柳枝上都托著一麵鐵牌,牌上也寫有各式符文。每一個水缸邊立兩個道士各垂手而立伺候著。
張道陵眼見鄭眾見了大將軍,與他低聲耳語了幾句,大將軍本來有些陰鬱的臉色忽然換了一臉喜色,走到人公真人前,與他低聲交談。
張道陵心知必是鄭眾來報太後病情的喜訊。又見人公真人又說了幾句,大將軍與蔡倫、李閏、鄭眾等人不住點頭。
人公真人說畢,一擺手,便順著一條木梯,走上高台立定。旁邊有一個小道士,捧了幾張黃布書就的符文和一柄桃木劍,一起遞與人公真人。
人公真人手執桃木劍,念聲咒語,將一道符文在燭上燒了,然後拿起香爐邊的那枚金牌向身後揮去,身後的兩名個道士則從水缸當的楊柳枝上拿過一個鐵牌相迎,兩者相擊,發出“當”的一聲令牌響,過了片刻,眾人隻覺得頭上光線暗了下來,抬頭隻見那空中雲霧遮滿,心中無不稱奇。
那國師再次仗桃木劍,念著咒、燒了符,再一次令牌向左打將下去,左麵的兩名道人也是舉起鐵牌相迎,也隨著一聲令牌響,眾人隻覺一陣旋風風貼地吹來,打著圈繞著前麵的帳篷,隻將地麵的砂土都卷了起來,頃刻漫天黃沙,吹得眾人雙眼難睜,縱是奮力睜開,眼前也是一片混沌,不見前麵景物。
那風吹了一陣,最後竟然轉到鐵柱之上,圍著那黑布罩著的物件旋轉。這時那國師已將頭發散開,腳踏玄步,再次仗寶劍念著咒燒了符,又一次將金色令牌向右打將下去,隨著一聲令牌響,風停霧散,卻見人公真人和台上的人都已下得台來。
眾人剛剛緩過神來,都迫不及待地當口唿吸,睜開眼再看時,見剛才那股旋風,已將將柱子頂端的黑布掀開,露出裏麵物件,竟然是一個籠子,裏麵隱隱還有一物。
張道陵始終目不轉睛地盯著人公真人的舉動,見他所施之法,自已從未聽過,就連寶琴所贈的那本書上也未提到過。心想這人公真人果然有些法術。眼見黑布被風吹開,隨著閃電之光,他隱隱地看見籠子裏麵有一白色小點。張道陵隻覺得腦中一片空白,心想原來人公真人在此作法,定是想引我們救小黑,沒準他還要安下的別的圈套,就等我們來鑽呢!
這時隻見人公真人又一次念著咒、燒了符,再用桃木劍向上一指,天空中那團雲霧已凝聚成一團黑濃的烏雲,停在高台台頂,有如一黑傘,將高台罩在下麵。
人公真人大聲道:“這隻妖鼠,竟敢為害皇宮,饒它不得,今日貧道要引天雷,將它毀了,免得它再次為害人間。”
聽到這裏,張道陵險些昏倒,他剛要縱身而出,去救小黑時,隻聽一聲嬌喝,一道白影自空中飛速趕來,瞬間已來到鐵柱之上,身子俯在籠子之上,準備打開籠子,救走小黑。
張道陵見龍兒趕到,心中一緩,忙隱住身形,準備暗中接應。可就在此時,人公真人大喝一聲,用劍一指籠子,高台上的烏去突然間有一道閃電一閃而過,隻一瞬間,已將眾人眼晃得如瞎了一般,隨後又是一聲霹靂,聲如地裂山崩,膽子小的,已是一下子摔倒在地。那閃電如金蛇入世,紅綃出海,自烏雲中盤旋而下,一下子打到那白色身影之上。但見那白影晃了晃,身形複又跳起,瞬間向東北方逸去,消失不見。鐵柱上籠子,裏麵已經空空如也,那隻小鼠已沒了蹤跡。
與此同時,帳篷中間也突然破開,一道黑影也帳篷中躍出,急速衝出道觀,向東北方追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