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相見歡
張道陵出了黃河,一路疾行,天色剛黑,便迴到了邙山。上到半山坡,便遠遠地看見自己的屋子燈火通明,不由地心下奇怪,暗道自己這兩個徒弟怎麽不知道天黑了要小心才是,畢竟此時金蟬仍是詐死求生,若是被人發覺,還是不妙。
他加快腳步,離得近了,隱隱聽見裏麵說話聲音,偶或還有王、趙二人的笑聲。心想這裏人煙稀少,如此熱鬧豈不引來注意,心中更是不快。
等他來到屋前,見屋門大開,那王長正出來站在門檻上向外眺望,一眼看見張道陵,大喜道:“師父迴來了,師父迴來了。”
張道陵麵色一覺,剛要發作,就見門內又走出一人,隻見她身著淺綠色銀紋繡花的上衣,下襲白玉蘭的長裙,迎風而立,正笑吟吟地望著自己。
“龍兒?”張道陵一見此人,不由地脫口而出,他呆立當前,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龍兒見了笑道:“張道長,張大哥,別來無恙啊!”
張道陵這才反應過來,又揉了揉眼,這才確信是她。又驚又喜地道:“你、你怎麽出來的,怎麽找到這裏的?我可是剛從黃河那裏來的。”
龍兒笑道:“張大哥,先進來說話吧,屋內還有你想見的呢!”
張道陵聽了,忙隨著龍兒進了屋來,待他進得屋內,卻見金蟬正盤膝而坐,手上輕輕抱著一物,用目光示意自己過來。小白在他身旁,正激動地望著張道陵,卻是說不出話來。待他走近,一眼看見金蟬手上,正抱著一個小耗子,不是小黑是誰。
張道陵一看,大喜過望,張口要大叫,卻被龍兒一隻玉手將口掩住,悄聲道:“別嚇著她,她身體有些虛,我給她催了眠,得明早醒了就好了!”
張道陵這才醒悟過來,輕手輕腳地來到金蟬身邊,卻見金蟬和小白都已是雙眼充滿的喜悅的淚水。金蟬口角抖動,欲言又止。張道陵知他心意,能手輕輕地拍拍他的肩膀,低下頭來仔細看小黑。
但見小黑身子倦成一團,小腦袋鑽到自己的懷中,一條長長的小尾巴將自己圈上,正唿唿地大睡。
張道陵聽它唿吸平暢,伸手輕輕地在小黑身上撫摸了一番,感到小黑的小心髒跳動雖然虛弱,但卻也甚有規律,這才放下心來。迴過頭來,心中有無數疑問,想問龍兒,卻見眼前麗人容顏光彩耀目,麗質天成,明豔不可方物,又不知該從何說起。
龍兒知他心思,笑著低聲道:“張大哥,咱們到那屋待著,我與你細說。”
張道陵點點頭,便與龍兒來到另一間屋子。這間屋子本是王、趙二人居住,但他們自龍兒尋來後,又通過小黑與金蟬相認,他二人也不知道如何待客,隻是將另一間屋子收拾的幹幹淨淨,心想等師父來了再說。
龍兒進了屋中,與張道陵分別落座,這才細細道來當日分開後的情景。
原來自張道陵與九曲夫人一同由那殿中木門處墜入深淵之後,那木門便又緊緊閉上,等龍兒醒了過來,已過一天時辰,等她打開那木門,卻發現外麵已是石牆,她用盡辦法,也打不開了。
龍兒在裏麵等了三天,見始終無張道陵和九曲夫人的消息,心急如焚,又無計可施。她急得直哭,又出了殿在外麵尋了一番,也是沒有一點蹤跡可尋。最後心想,不如從自水泉中出去,尋找嫂子,她來過這裏,一定會有法子救張道陵的。
她自水中潛下,順著水流一路前行,曲曲折折地行了一程,等到頭上現出光亮,她忽然被一股急流衝進一個漩渦當中,水勢之急,竟然將她裹在漩渦當中。
龍兒天性會水,她定睛一看,見這漩渦仍是由水中一顆明珠產生。於是將身形一動,逆流而進,一手將那顆珠子摘在手中。
說來也怪,自打明珠入手,這水勢一下子一下子變得溫柔起來,不再旋轉,反麵隻是輕輕地圍著龍兒流動,有如一條溫順的腰帶。
龍兒四下看了看,見自己身處在一個方形的石室當中,方形石室中三麵牆上有洞,自己出來時的那眼洞兩側的牆壁中間,各有一個圓形的石洞,形狀與自己進來時的石洞一模一樣。但見一股激流從對麵石壁的石洞中急衝而出,在方形石室中旋轉成一個漩渦,隨即又從別外一個石洞中流出。
龍兒順著水流,先潛到水流出的石洞中觀看,但見裏麵顯得更加明亮,當下一頭潛了進去,在水流的帶動下,慢慢地來到光亮之處,卻見水流流出山洞之處,一片光明,透過水流,外麵隱隱地是一個花團錦簇的山穀。
龍兒見了,心中雖喜,但沒有馬上出去,反而止步不前,又返身而迴,再一次迴到來時的路,一直來到那水泉處,卻發現水麵已凝結成冰,就如同她和張道陵過水關時那裏的冰一樣,雖然隻是薄薄的一層,但她拚盡全力,也打不開。龍兒隔著冰層,望著外麵,盼望能等到張道陵現身。然而隨著時間流逝,冰也越結越厚,漸漸地形成冰坨,再也望不到外麵情況。
龍兒知道從這裏是等不到張道陵了,隻得失望而歸。重又來到方形石室,逆流前行,她越往裏走,水流越涼越急,她奮力前行,行到最後,見一座冰川攔住,再無前行之路。
此時龍兒手中的明珠,忽然大亮,映得冰川有如一座玉山般晶瑩剔透,龍兒借著珠光,忽見冰川底部依稀有字跡,於是潛到下麵細看,見上麵刻著幾行娟秀的字跡,寫的是:“龍兒吾妹,見此字時,吾已魂飛魄散,從此三界中再無吾身。吾妹當為吾慶乎。切為吾悲。吾那日與妹別後,單身前往黃河河府,與汝兄見於玄天之洞。此洞仍是河府之秘,隻有河伯與我知之。然則當日一別,再見無期,千言萬語,唯有刻字於此,盼上天垂憐,得以我妹睹字於此,此生無憾也。
張姓道陵,一介道人,天姿聰穎、宅心仁厚。未經玄天洞而尋至此穀中,為當世第一人,其前途不可限量。然則此人因友人身陷囹圄之災,棄前程於不顧,毅然而別,已與此穀無緣,令人為之感歎。吾已托他將頭上金釵還與汝兄,妹若能與他相遇,必得助他,吾心亦慰矣!
當日我與汝兄相會於玄天洞內,話不投機,汝兄一目瞎因吾而起,情字誤人,妹當謹慎。
水中明珠,仍為濟水鎮河之寶,妹可取而收之,到冰川之頂習得使用之法,便可暫代濟水之神位,在此守護門戶,待上仙前來後,盡心服侍,上仙必奏準天庭,封吾妹為濟水之神,到時三災之禍可免,妹又是初世真身,九世成仙可期,切記切記。
嗚唿哀哉,為人為仙,究難知情為何物,生死已難相許,不如引身一快,痛哉快哉!宓絕筆。”
龍兒眼含熱淚,將字讀完,已是泣不成聲。她再讀了一遍,這才對著字跡恭恭敬敬地拜了三拜。等她拜完,那明珠光亮閃了三閃,冰川上字跡已化了去。
龍兒手持明珠,心想我才不想當什麽濟水神呢,在這裏麵當一輩子門神,有什麽好的。當下決定不去看使用之法。再一次來到那方形石室,見來時的石洞口,已經被冰層堵死,看來從玄天洞到這裏的路已不通,要想找到張道陵,隻能另尋他徑了。她當下從那光亮處一躍而出,隨著水流落到一個湖中。
她人一出來,站在瀑布之上,四下張望,見腳下湖水,綠的如同一棵綠寶石,中間開了一朵白色的花朵,不斷開合。湖水外麵圍繞著一個山穀。穀中東南西北盡是懸崖峭壁,仰望高崖,白雲封穀,穀呈壇形,口小肚大,她出來的那條瀑布有如銀龍入海,直入湖的中央,湖水在瀑布的衝擊之下,水流翻騰,泛起無數個水花,
現在雖是初冬季節,但穀內地上長滿青草綠樹,處處花團錦簇,草叢中開滿鮮花,樹上長滿果實,春花秋實,在此穀中交相掩映,果然是一個人間仙境。
龍兒因與張道陵分別,也不知他下落,到此地又得知了濟水神已沒,心情甚是悲傷。也無心欣賞此處光景,心想這山穀便是張大哥曾說過他到的地方了。想當時我讓他帶我來此地找嫂子,他卻隻是支吾,原來是嫂子一事他都清楚的很,怕我傷心,沒告訴我罷了。哎!想到這裏,她長歎了一口氣,原本在她心中,最親之人就是嫂子,如今得知嫂子去了,但覺天地之大,竟無一個依靠之人,不知不覺間,已將與她共患難的張道陵排在哥哥之前了。至於當她被關在陰陽二氣瓶中時,曾日夜盼望能來救她的西海三太子,卻在她腦海中連一絲波瀾都未起。
她來在穀中走了一圈,沒見到什麽仙長,心想我要去找張大哥,嫂子的話,我可不聽了。哼,要不是那仙長讓我嫂子為他看門,嫂子已怎會不去找我,有我在,她也不會死。想到這裏,龍兒心中生氣,掏出那顆明珠,一甩手將它擲在大石一側的草叢之中,心想誰愛要誰要吧,反正我是不當此神。
那知明珠一入草中,裏麵傳來了一聲“哎呦”。嚇了龍兒一跳,當即起身,上草叢中查看。
卻見裏麵除了花草,並無異物。當下大驚,喝道:“什麽人,是神是鬼,給本姑娘出來。”
這時隻聽有個聲音道:“小姐姐,我剛身上傷好點,你就拿這個子珠砸我。”話聲說完,一個渾身雪白,鼻尖尾梢略帶黑毛的小耗子現出身來,正倒在地上捂著肚子說道。
龍兒一見,也是一驚,喝道:“你是耗子精?想不到這穀中竟然還有妖精?”
“誰是妖精啊?”這小耗子聽了很是生氣,不由地反問道:“妖精怎麽了,就憑你隨便砸嗎?”
原來這小耗子正是小黑,此時已距她進穀,過了十日,她身上傷勢漸好,雖不能大動,可身旁有棵極細葉的綠草,忽然開出一個如苔米般的小花,發出陣陣清香。小黑聞了,猜得這草必是菩提所說的隱身草,且喜這草就在她的嘴邊,當下勉強移動腦袋,用嘴咬著連花帶葉地吃進了腳子。等她吃完草,依菩提所說,將那天花亂墜,地湧金蓮念了一遍,卻沒感覺到有何異狀,仍是四爪俱在,並沒有消失。
小黑心想,莫不成是隻有外人才看不見我,我自己仍能看到自己不成。可自己孤身在此,穀中沒有一個生物,也沒法子找來辨認。她此番移動,已是費了全身之力,便躺下來休息。
這時聽到龍兒前來,她不知是敵是友,便念了隱身咒,在草中靜臥,以看動靜。那知龍兒信手將明珠扔出去,正砸在小黑身上,隻痛得她“哎呦”一聲,被龍兒發覺。
小黑畢竟是孩子氣,見龍兒喝問,便現了身,卻沒想到龍兒這樣子說話,正是氣惱,問完前麵兩句,不等龍兒因答,又追問道:“你是什麽人?敢在此穀中亂闖?”
龍兒一聽,也有些不好意思,但聞聽小黑這麽問她,而且口氣竟將此穀視同她家,不由地笑道:“小耗子個不大,口氣不小啊。我嫂子仍是此穀中濟水之神,怎麽能說是亂闖呢?我看你才是從那個石頭縫裏胡亂鑽進來的吧?”
小黑聽了,更是好笑,問道:“此地濟水神我也認得,可是她前陣子已沒了。那裏跑來個野丫頭,就敢說認得濟水神。”
龍兒聽她說濟水神已沒一事,頓時感覺到奇怪,忙問道:“你怎麽知道濟水神沒了?難道你是濟水神手下不成。”
“我才不是呢?我仍,我仍,哼,不告訴你。你先說清楚你是何人,到此何事?”
龍兒聽了,上前輕聲道:“小妹妹,我剛才砸你,可不是故意的,這珠子叫濟水神珠,擁有它,便能當濟水神,我是不想當這個濟水神才將這濟水之珠扔了的。”
小黑向來是吃軟不吃硬,見眼前這位女子貌如天仙,渾身上下帶著仙氣,想來是從哪裏來的仙女,現在又低聲與自己說話,便氣消了大半,當下問道:“姐姐,你說什麽,不想當這個濟水神才將這濟水之珠扔了的?人人都想當神仙,你為什麽不想呢呢?”
龍兒歎道:“前任濟水神仍是我的嫂子,我此番從玄天洞尋到此穀,得了嫂子遺言,命我持此珠為濟水之神。但我怎能在這穀中一個人靜待著,便想扔了珠子,出穀去,卻不成想砸到了你。你沒事吧,怎麽不敢動呢,難道被我砸傷了不成?”
小黑聽她這麽一說,又想起師父菩提曾道唯有自玄天洞來的人才能當濟水神,對龍兒的話便信了。當下迴道:“不是你砸的,我是被人打傷了,師父命我在此養傷。姐姐,我師父仍是大大的神仙,你就在這裏和我一起等師父就行了,等他來了,我求他收你為徒,咱們就有伴了。”
龍兒聽了,問道:“你師父莫不成就是此穀中的上仙嗎?”
“應該是吧。我也隻和師父見了一麵,他就走了,隻是讓我在穀中養傷,我也不清楚他到底是幹什麽的,反正是個好神仙。”
“好神仙也不成,我還有事,得離開這穀了。對了,你曾和我嫂子見過麵嗎?”
“沒有,我隻是聽張大哥說的,說濟水神之前仍是濟水神,她不願為神,這才沒的。”
“張大哥,那個張大哥?”
“我張大哥是張道陵啊!他是一名小老道。”
“啊!”龍兒一聽,原來這小耗子也認得張道陵,不由地驚唿道:“我正是要出去找他呢?你在這裏看到他了嗎?”
小黑被龍兒動作嚇了一跳,也道:“張大哥你也認得,他也來這了嗎?他不是去想法子救金蟬大哥去了嗎?”
龍兒聽小黑這麽一說,心想我和張道陵認識好幾天,也沒聽他細說他之前的事情,看來這小耗子與張大哥甚有淵源,我得與她細細問個清楚。當下俯下身來,輕輕地將小黑抱在懷中,問道:“小妹妹,我隻是聽張大哥說他曾到這一個山穀之中,遇到過我嫂子,後來食了躡空草,這才出去山穀。他到黃河水府,是為了為我嫂子將金釵還給我哥。當時我因帶他一起逃命,也沒顧得多說,看來你是清楚許多事情的了。”
“那是當然了,這山穀也是我與張大哥一同出去的。”小黑聽了有些自豪地說。
她們倆個都是心地善良,沒有心機之人,又都認識張大哥,當下越說越親,二人將事情一一說明。當聽到張道陵生死不明時,小黑更是也坐不住,非得要龍兒帶她一起走。
龍兒聽小黑說她師父命在在這穀中靜養一個月。便耐著性子,勸說她,但也隻過了二十天,小黑就無論如何也待不下去了,急眼了要龍兒帶她出去,否則她就隱身自己走了。龍兒見她身子骨好了許多,於是同意帶她出穀。
當下龍兒將濟水之珠送迴原位,抱著小黑,順水而下,出了山穀,來洛陽尋人。又靠著小黑的鼻子和小白留下的味道,一路尋來,尋到邙山,等快要見到金蟬與小白時,小黑因心中激動,再加上一路上勞累,又昏了過去,龍兒怕她傷勢惡化,便點了它的昏甜穴,讓她好好休息。等睡上一天一夜,便能複原了。
張道陵聽龍兒將事情經過一一說來,真是兩世為人。喜道:“如此可喜可賀,可惜這裏沒酒,否則我真要痛醉一番了。”
龍兒聽了笑道:“張大哥想喝酒,這有何難,你們等我小會。”說完出了屋,縱身而去。
張道陵沒想到她馬上就給自己弄酒去,說走就走,還沒來得及阻止,人己不見蹤跡。隻得迴到金蟬所居的屋裏,看望小黑。
小黑還在酣睡,這時小白也跳到金蟬手中,輕輕地摟著小黑,一如她們小時候的模樣。金蟬盤膝坐著,低頭望著她倆,目光中滿是溫柔。他聽張道陵進來,抬頭對張道陵笑道:“張大哥,今日我是最高興了。”
張道陵笑道:“好兄弟,如今小黑和龍兒都安全迴來了,你也出了獄,咱們可是苦盡甘來了。”
二人又談起龍兒,金蟬感歎道:“張大哥,想不到人家是仙家人物,卻願和咱們這些凡人為伍。”
張道陵點點頭,道:“兄弟,我此番去黃河,遇見那九曲夫人,從那裏我也得了如何化解貓鬼之咒的法子。”
金蟬聽了大喜,對著張道陵連連點頭,麵上掛滿了喜色,口中卻激動地說不出話來。金蟬通過這些日子的境遇和一係列線索,對自己的身世已是明白了大概。他口上避而不談,可心中已將太後看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聽到張道陵已找到解救太後之法,若不是手中抱著小黑小白,他早已拜倒誦佛了。
張道陵知他心思,忙又說道:“兄弟你莫急,縱是解了貓鬼之術,太後之病,也得慢慢調治,天不負苦心人,必能尋到法子的。但咱們還得小心行事,你想太後一國之尊,還被人施以巫咒,放法之人還在暗處,他們決不能容得咱們救治太後,是以今後行事,更要小心。”
金蟬聽了,急道:“張大哥,要不咱們還是偷著去見玉蘭一迴,告訴她這些事情,讓她通知大將軍趕緊防範才是。”
張道陵想了想道:“玉蘭姑娘還是要見的。但此事事關重大,不可走了風聲,否則讓對方知道了情況,先下手的話,反而弄巧成拙了。”
金蟬聽了,也是一驚,連連點頭道:“張大哥提醒的是,是啊,我太心急了。一切聽張大哥的就是了。”
張道陵聽了笑道:“你若聽我的,就不要多想了,好好調養好身子,咱們的路還長著呢,前方風雨再大,你我兄弟同心,隻管上前就是了。”
金蟬堅毅地點了下頭,道:“我此番得了命來,方曉得性命可貴之處,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今後決不輕易言失。”
“好,兄弟你想通這一點,佛法也能又上一屋樓了。”
二人正說間,聽得外麵王趙二人笑著道:“龍姑娘迴來了。”迴過頭來,卻見龍兒一手提筐,一手拎壇,手上東西被王趙二人接過,正笑盈盈地對張道陵和金蟬微笑。
張道陵忙起身,卻見王長手中籃子裏有幾個熱氣騰騰的白麵饅頭,還有一些金黃色的塊狀物,聞起來香味撲鼻。
龍兒指著那趙升拿著的那陶壇道:“張大哥,這一壇酒,可夠你喝的嗎?”
說話間,趙升已將壇上泥封打開,一股酒香頓時溢了出來。張道陵提鼻子聞了聞,奇道:“是杜康嗎?”
龍兒聽了笑道:“張大哥好鼻子,這可是我跑到虞城給你打迴來的。”
趙升聽了砸嘴道:龍姑娘,這一小會你就跑了一百多裏地。
“是啊!遠倒是不遠,可又得打好酒,又得找些好吃的素菜,可是費了些周折。”
“這個是?”張道陵指著那些切成小塊的東西問道。
“這是我從北門一個老太婆那買的。聽賣酒的介紹,說她那裏的豆腐好吃,和肉一個味,還是素菜。我想你們都吃素,便過去買,可惜我來晚了,隻剩下這些豆腐幹了,她說這叫五香豆幹,極好吃的,我便給包圓了,扔給她一塊銀子,她說我給的錢太多,她找不開,非要白送給我豆幹。”
“你哪來的錢啊!”
“我用身上的一顆珠子,在城裏一個當鋪換的。對了。”龍兒說著從懷中取出一錠金子、兩錠銀子和一把碎銀子,放在桌子上,道:“他們還真大方,一顆小珠子換了不少東西呢,我可不要這些沉玩意,給你們吧。”
張道陵歎道:“你不是凡人,可不知世上之人,最愛金錢。你那珠子,不知被他們賺了多少呢。”
龍兒聽了,更是奇怪,道:“張大哥,金蟬小師父,那你們要珠子嗎?海裏有的是啊!”
張道陵知她不懂得人間之事,心想還是不懂得的好。於是笑道:“金蟬小師父就喜誦佛,別無他好,我雖不愛財,可愛喝口。這酒味可把我的酒蟲子釣出來了。”
眾人聽了,一齊大笑。王長、趙升二人一齊動手,將食物擺好,取來碗筷,準備用餐。金蟬又開始先念起佛經,眾人皆尊重他的舉動,也不作聲,等他念完之後,這才一起吃飯。
龍兒本就不習慣吃人間飯菜,隻是淺淺地吃了兩口,便放下碗筷,接過小黑,一邊喂著小白,一邊看著他們吃飯。
王、趙二人見眼前一個從未見到過的美女在旁,更是緊張,吃了兩口,便說要到外麵放風,拿著飯菜出去吃了。金蟬低頭默默而吃,並無異狀。張道陵則是一副毫不在乎的樣子,先是倒滿了一碗酒,一仰而盡。歎了一聲“好酒!好酒啊!”他嚐了一口豆幹,咦了一聲,說道:“這個好吃。金蟬兄弟,你來嚐嚐。”
金蟬本不想吃,可張道陵又叫他,一時間猶豫著沒有下筷。龍兒在一旁看到,笑著道:“金蟬小師父,你放心好了,那個老太婆與我說,這些東西都是用豆子做的,沒有葷腥之物。她還對我說,這多虧了一個小和尚告訴了她法子,她才會做的。”
聽到這裏,金蟬不由地問道:“是一個滿頭白發,麵容慈祥的老婦人嗎?”
“是啊?”龍兒聽了不解地道,“你怎麽知道的?”
張道陵一聽,便明白了,笑著道:“還用問嗎?那個小和尚想來就是金蟬兄弟了。”
金蟬聽了,有些不好意思,靦腆地笑了笑,道:“我從將軍府學來法子,碰見她,便告訴了她。”
“是這樣子的,真是好人有好報,那你快吃吧!這豆幹沒花錢,看來就是為你準備的。”
“沒花錢?”張、金二人齊聲問道。
“是啊!那老婆婆見我來買,也不知為何,竟然眼眶有些紅,說什麽也不要我的錢,我當然不幹了,扔下銀子就走,走時還聽她對我喊,明天還要為我做些五香豆片和豆腐,叫我去取呢!”
張道陵聽了,問金蟬道:“這老婦人莫不是前兩個月賣水的那位?”
“是她,張大哥。”
“金蟬,我在卦上看,她要找到自己的女兒,須得你助一臂之力,想來你教她這製做豆腐之法,或能成全她呀!”
龍兒聽了,不解其意,於是張道陵邊喝邊說,將事情說了一遍。龍兒聽了,想到自己身世,也是感慨,歎道:“想不到人間也有和我一樣的人啊!”
張道陵不願她傷心,當下又喚來王長、趙升陪他喝酒。三人越喝越是來勁,竟將滿滿一壇都喝了個幹幹淨淨,三人喝的酩酊大醉,倒在西屋,唿唿大睡。
(本章完)
張道陵出了黃河,一路疾行,天色剛黑,便迴到了邙山。上到半山坡,便遠遠地看見自己的屋子燈火通明,不由地心下奇怪,暗道自己這兩個徒弟怎麽不知道天黑了要小心才是,畢竟此時金蟬仍是詐死求生,若是被人發覺,還是不妙。
他加快腳步,離得近了,隱隱聽見裏麵說話聲音,偶或還有王、趙二人的笑聲。心想這裏人煙稀少,如此熱鬧豈不引來注意,心中更是不快。
等他來到屋前,見屋門大開,那王長正出來站在門檻上向外眺望,一眼看見張道陵,大喜道:“師父迴來了,師父迴來了。”
張道陵麵色一覺,剛要發作,就見門內又走出一人,隻見她身著淺綠色銀紋繡花的上衣,下襲白玉蘭的長裙,迎風而立,正笑吟吟地望著自己。
“龍兒?”張道陵一見此人,不由地脫口而出,他呆立當前,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龍兒見了笑道:“張道長,張大哥,別來無恙啊!”
張道陵這才反應過來,又揉了揉眼,這才確信是她。又驚又喜地道:“你、你怎麽出來的,怎麽找到這裏的?我可是剛從黃河那裏來的。”
龍兒笑道:“張大哥,先進來說話吧,屋內還有你想見的呢!”
張道陵聽了,忙隨著龍兒進了屋來,待他進得屋內,卻見金蟬正盤膝而坐,手上輕輕抱著一物,用目光示意自己過來。小白在他身旁,正激動地望著張道陵,卻是說不出話來。待他走近,一眼看見金蟬手上,正抱著一個小耗子,不是小黑是誰。
張道陵一看,大喜過望,張口要大叫,卻被龍兒一隻玉手將口掩住,悄聲道:“別嚇著她,她身體有些虛,我給她催了眠,得明早醒了就好了!”
張道陵這才醒悟過來,輕手輕腳地來到金蟬身邊,卻見金蟬和小白都已是雙眼充滿的喜悅的淚水。金蟬口角抖動,欲言又止。張道陵知他心意,能手輕輕地拍拍他的肩膀,低下頭來仔細看小黑。
但見小黑身子倦成一團,小腦袋鑽到自己的懷中,一條長長的小尾巴將自己圈上,正唿唿地大睡。
張道陵聽它唿吸平暢,伸手輕輕地在小黑身上撫摸了一番,感到小黑的小心髒跳動雖然虛弱,但卻也甚有規律,這才放下心來。迴過頭來,心中有無數疑問,想問龍兒,卻見眼前麗人容顏光彩耀目,麗質天成,明豔不可方物,又不知該從何說起。
龍兒知他心思,笑著低聲道:“張大哥,咱們到那屋待著,我與你細說。”
張道陵點點頭,便與龍兒來到另一間屋子。這間屋子本是王、趙二人居住,但他們自龍兒尋來後,又通過小黑與金蟬相認,他二人也不知道如何待客,隻是將另一間屋子收拾的幹幹淨淨,心想等師父來了再說。
龍兒進了屋中,與張道陵分別落座,這才細細道來當日分開後的情景。
原來自張道陵與九曲夫人一同由那殿中木門處墜入深淵之後,那木門便又緊緊閉上,等龍兒醒了過來,已過一天時辰,等她打開那木門,卻發現外麵已是石牆,她用盡辦法,也打不開了。
龍兒在裏麵等了三天,見始終無張道陵和九曲夫人的消息,心急如焚,又無計可施。她急得直哭,又出了殿在外麵尋了一番,也是沒有一點蹤跡可尋。最後心想,不如從自水泉中出去,尋找嫂子,她來過這裏,一定會有法子救張道陵的。
她自水中潛下,順著水流一路前行,曲曲折折地行了一程,等到頭上現出光亮,她忽然被一股急流衝進一個漩渦當中,水勢之急,竟然將她裹在漩渦當中。
龍兒天性會水,她定睛一看,見這漩渦仍是由水中一顆明珠產生。於是將身形一動,逆流而進,一手將那顆珠子摘在手中。
說來也怪,自打明珠入手,這水勢一下子一下子變得溫柔起來,不再旋轉,反麵隻是輕輕地圍著龍兒流動,有如一條溫順的腰帶。
龍兒四下看了看,見自己身處在一個方形的石室當中,方形石室中三麵牆上有洞,自己出來時的那眼洞兩側的牆壁中間,各有一個圓形的石洞,形狀與自己進來時的石洞一模一樣。但見一股激流從對麵石壁的石洞中急衝而出,在方形石室中旋轉成一個漩渦,隨即又從別外一個石洞中流出。
龍兒順著水流,先潛到水流出的石洞中觀看,但見裏麵顯得更加明亮,當下一頭潛了進去,在水流的帶動下,慢慢地來到光亮之處,卻見水流流出山洞之處,一片光明,透過水流,外麵隱隱地是一個花團錦簇的山穀。
龍兒見了,心中雖喜,但沒有馬上出去,反而止步不前,又返身而迴,再一次迴到來時的路,一直來到那水泉處,卻發現水麵已凝結成冰,就如同她和張道陵過水關時那裏的冰一樣,雖然隻是薄薄的一層,但她拚盡全力,也打不開。龍兒隔著冰層,望著外麵,盼望能等到張道陵現身。然而隨著時間流逝,冰也越結越厚,漸漸地形成冰坨,再也望不到外麵情況。
龍兒知道從這裏是等不到張道陵了,隻得失望而歸。重又來到方形石室,逆流前行,她越往裏走,水流越涼越急,她奮力前行,行到最後,見一座冰川攔住,再無前行之路。
此時龍兒手中的明珠,忽然大亮,映得冰川有如一座玉山般晶瑩剔透,龍兒借著珠光,忽見冰川底部依稀有字跡,於是潛到下麵細看,見上麵刻著幾行娟秀的字跡,寫的是:“龍兒吾妹,見此字時,吾已魂飛魄散,從此三界中再無吾身。吾妹當為吾慶乎。切為吾悲。吾那日與妹別後,單身前往黃河河府,與汝兄見於玄天之洞。此洞仍是河府之秘,隻有河伯與我知之。然則當日一別,再見無期,千言萬語,唯有刻字於此,盼上天垂憐,得以我妹睹字於此,此生無憾也。
張姓道陵,一介道人,天姿聰穎、宅心仁厚。未經玄天洞而尋至此穀中,為當世第一人,其前途不可限量。然則此人因友人身陷囹圄之災,棄前程於不顧,毅然而別,已與此穀無緣,令人為之感歎。吾已托他將頭上金釵還與汝兄,妹若能與他相遇,必得助他,吾心亦慰矣!
當日我與汝兄相會於玄天洞內,話不投機,汝兄一目瞎因吾而起,情字誤人,妹當謹慎。
水中明珠,仍為濟水鎮河之寶,妹可取而收之,到冰川之頂習得使用之法,便可暫代濟水之神位,在此守護門戶,待上仙前來後,盡心服侍,上仙必奏準天庭,封吾妹為濟水之神,到時三災之禍可免,妹又是初世真身,九世成仙可期,切記切記。
嗚唿哀哉,為人為仙,究難知情為何物,生死已難相許,不如引身一快,痛哉快哉!宓絕筆。”
龍兒眼含熱淚,將字讀完,已是泣不成聲。她再讀了一遍,這才對著字跡恭恭敬敬地拜了三拜。等她拜完,那明珠光亮閃了三閃,冰川上字跡已化了去。
龍兒手持明珠,心想我才不想當什麽濟水神呢,在這裏麵當一輩子門神,有什麽好的。當下決定不去看使用之法。再一次來到那方形石室,見來時的石洞口,已經被冰層堵死,看來從玄天洞到這裏的路已不通,要想找到張道陵,隻能另尋他徑了。她當下從那光亮處一躍而出,隨著水流落到一個湖中。
她人一出來,站在瀑布之上,四下張望,見腳下湖水,綠的如同一棵綠寶石,中間開了一朵白色的花朵,不斷開合。湖水外麵圍繞著一個山穀。穀中東南西北盡是懸崖峭壁,仰望高崖,白雲封穀,穀呈壇形,口小肚大,她出來的那條瀑布有如銀龍入海,直入湖的中央,湖水在瀑布的衝擊之下,水流翻騰,泛起無數個水花,
現在雖是初冬季節,但穀內地上長滿青草綠樹,處處花團錦簇,草叢中開滿鮮花,樹上長滿果實,春花秋實,在此穀中交相掩映,果然是一個人間仙境。
龍兒因與張道陵分別,也不知他下落,到此地又得知了濟水神已沒,心情甚是悲傷。也無心欣賞此處光景,心想這山穀便是張大哥曾說過他到的地方了。想當時我讓他帶我來此地找嫂子,他卻隻是支吾,原來是嫂子一事他都清楚的很,怕我傷心,沒告訴我罷了。哎!想到這裏,她長歎了一口氣,原本在她心中,最親之人就是嫂子,如今得知嫂子去了,但覺天地之大,竟無一個依靠之人,不知不覺間,已將與她共患難的張道陵排在哥哥之前了。至於當她被關在陰陽二氣瓶中時,曾日夜盼望能來救她的西海三太子,卻在她腦海中連一絲波瀾都未起。
她來在穀中走了一圈,沒見到什麽仙長,心想我要去找張大哥,嫂子的話,我可不聽了。哼,要不是那仙長讓我嫂子為他看門,嫂子已怎會不去找我,有我在,她也不會死。想到這裏,龍兒心中生氣,掏出那顆明珠,一甩手將它擲在大石一側的草叢之中,心想誰愛要誰要吧,反正我是不當此神。
那知明珠一入草中,裏麵傳來了一聲“哎呦”。嚇了龍兒一跳,當即起身,上草叢中查看。
卻見裏麵除了花草,並無異物。當下大驚,喝道:“什麽人,是神是鬼,給本姑娘出來。”
這時隻聽有個聲音道:“小姐姐,我剛身上傷好點,你就拿這個子珠砸我。”話聲說完,一個渾身雪白,鼻尖尾梢略帶黑毛的小耗子現出身來,正倒在地上捂著肚子說道。
龍兒一見,也是一驚,喝道:“你是耗子精?想不到這穀中竟然還有妖精?”
“誰是妖精啊?”這小耗子聽了很是生氣,不由地反問道:“妖精怎麽了,就憑你隨便砸嗎?”
原來這小耗子正是小黑,此時已距她進穀,過了十日,她身上傷勢漸好,雖不能大動,可身旁有棵極細葉的綠草,忽然開出一個如苔米般的小花,發出陣陣清香。小黑聞了,猜得這草必是菩提所說的隱身草,且喜這草就在她的嘴邊,當下勉強移動腦袋,用嘴咬著連花帶葉地吃進了腳子。等她吃完草,依菩提所說,將那天花亂墜,地湧金蓮念了一遍,卻沒感覺到有何異狀,仍是四爪俱在,並沒有消失。
小黑心想,莫不成是隻有外人才看不見我,我自己仍能看到自己不成。可自己孤身在此,穀中沒有一個生物,也沒法子找來辨認。她此番移動,已是費了全身之力,便躺下來休息。
這時聽到龍兒前來,她不知是敵是友,便念了隱身咒,在草中靜臥,以看動靜。那知龍兒信手將明珠扔出去,正砸在小黑身上,隻痛得她“哎呦”一聲,被龍兒發覺。
小黑畢竟是孩子氣,見龍兒喝問,便現了身,卻沒想到龍兒這樣子說話,正是氣惱,問完前麵兩句,不等龍兒因答,又追問道:“你是什麽人?敢在此穀中亂闖?”
龍兒一聽,也有些不好意思,但聞聽小黑這麽問她,而且口氣竟將此穀視同她家,不由地笑道:“小耗子個不大,口氣不小啊。我嫂子仍是此穀中濟水之神,怎麽能說是亂闖呢?我看你才是從那個石頭縫裏胡亂鑽進來的吧?”
小黑聽了,更是好笑,問道:“此地濟水神我也認得,可是她前陣子已沒了。那裏跑來個野丫頭,就敢說認得濟水神。”
龍兒聽她說濟水神已沒一事,頓時感覺到奇怪,忙問道:“你怎麽知道濟水神沒了?難道你是濟水神手下不成。”
“我才不是呢?我仍,我仍,哼,不告訴你。你先說清楚你是何人,到此何事?”
龍兒聽了,上前輕聲道:“小妹妹,我剛才砸你,可不是故意的,這珠子叫濟水神珠,擁有它,便能當濟水神,我是不想當這個濟水神才將這濟水之珠扔了的。”
小黑向來是吃軟不吃硬,見眼前這位女子貌如天仙,渾身上下帶著仙氣,想來是從哪裏來的仙女,現在又低聲與自己說話,便氣消了大半,當下問道:“姐姐,你說什麽,不想當這個濟水神才將這濟水之珠扔了的?人人都想當神仙,你為什麽不想呢呢?”
龍兒歎道:“前任濟水神仍是我的嫂子,我此番從玄天洞尋到此穀,得了嫂子遺言,命我持此珠為濟水之神。但我怎能在這穀中一個人靜待著,便想扔了珠子,出穀去,卻不成想砸到了你。你沒事吧,怎麽不敢動呢,難道被我砸傷了不成?”
小黑聽她這麽一說,又想起師父菩提曾道唯有自玄天洞來的人才能當濟水神,對龍兒的話便信了。當下迴道:“不是你砸的,我是被人打傷了,師父命我在此養傷。姐姐,我師父仍是大大的神仙,你就在這裏和我一起等師父就行了,等他來了,我求他收你為徒,咱們就有伴了。”
龍兒聽了,問道:“你師父莫不成就是此穀中的上仙嗎?”
“應該是吧。我也隻和師父見了一麵,他就走了,隻是讓我在穀中養傷,我也不清楚他到底是幹什麽的,反正是個好神仙。”
“好神仙也不成,我還有事,得離開這穀了。對了,你曾和我嫂子見過麵嗎?”
“沒有,我隻是聽張大哥說的,說濟水神之前仍是濟水神,她不願為神,這才沒的。”
“張大哥,那個張大哥?”
“我張大哥是張道陵啊!他是一名小老道。”
“啊!”龍兒一聽,原來這小耗子也認得張道陵,不由地驚唿道:“我正是要出去找他呢?你在這裏看到他了嗎?”
小黑被龍兒動作嚇了一跳,也道:“張大哥你也認得,他也來這了嗎?他不是去想法子救金蟬大哥去了嗎?”
龍兒聽小黑這麽一說,心想我和張道陵認識好幾天,也沒聽他細說他之前的事情,看來這小耗子與張大哥甚有淵源,我得與她細細問個清楚。當下俯下身來,輕輕地將小黑抱在懷中,問道:“小妹妹,我隻是聽張大哥說他曾到這一個山穀之中,遇到過我嫂子,後來食了躡空草,這才出去山穀。他到黃河水府,是為了為我嫂子將金釵還給我哥。當時我因帶他一起逃命,也沒顧得多說,看來你是清楚許多事情的了。”
“那是當然了,這山穀也是我與張大哥一同出去的。”小黑聽了有些自豪地說。
她們倆個都是心地善良,沒有心機之人,又都認識張大哥,當下越說越親,二人將事情一一說明。當聽到張道陵生死不明時,小黑更是也坐不住,非得要龍兒帶她一起走。
龍兒聽小黑說她師父命在在這穀中靜養一個月。便耐著性子,勸說她,但也隻過了二十天,小黑就無論如何也待不下去了,急眼了要龍兒帶她出去,否則她就隱身自己走了。龍兒見她身子骨好了許多,於是同意帶她出穀。
當下龍兒將濟水之珠送迴原位,抱著小黑,順水而下,出了山穀,來洛陽尋人。又靠著小黑的鼻子和小白留下的味道,一路尋來,尋到邙山,等快要見到金蟬與小白時,小黑因心中激動,再加上一路上勞累,又昏了過去,龍兒怕她傷勢惡化,便點了它的昏甜穴,讓她好好休息。等睡上一天一夜,便能複原了。
張道陵聽龍兒將事情經過一一說來,真是兩世為人。喜道:“如此可喜可賀,可惜這裏沒酒,否則我真要痛醉一番了。”
龍兒聽了笑道:“張大哥想喝酒,這有何難,你們等我小會。”說完出了屋,縱身而去。
張道陵沒想到她馬上就給自己弄酒去,說走就走,還沒來得及阻止,人己不見蹤跡。隻得迴到金蟬所居的屋裏,看望小黑。
小黑還在酣睡,這時小白也跳到金蟬手中,輕輕地摟著小黑,一如她們小時候的模樣。金蟬盤膝坐著,低頭望著她倆,目光中滿是溫柔。他聽張道陵進來,抬頭對張道陵笑道:“張大哥,今日我是最高興了。”
張道陵笑道:“好兄弟,如今小黑和龍兒都安全迴來了,你也出了獄,咱們可是苦盡甘來了。”
二人又談起龍兒,金蟬感歎道:“張大哥,想不到人家是仙家人物,卻願和咱們這些凡人為伍。”
張道陵點點頭,道:“兄弟,我此番去黃河,遇見那九曲夫人,從那裏我也得了如何化解貓鬼之咒的法子。”
金蟬聽了大喜,對著張道陵連連點頭,麵上掛滿了喜色,口中卻激動地說不出話來。金蟬通過這些日子的境遇和一係列線索,對自己的身世已是明白了大概。他口上避而不談,可心中已將太後看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聽到張道陵已找到解救太後之法,若不是手中抱著小黑小白,他早已拜倒誦佛了。
張道陵知他心思,忙又說道:“兄弟你莫急,縱是解了貓鬼之術,太後之病,也得慢慢調治,天不負苦心人,必能尋到法子的。但咱們還得小心行事,你想太後一國之尊,還被人施以巫咒,放法之人還在暗處,他們決不能容得咱們救治太後,是以今後行事,更要小心。”
金蟬聽了,急道:“張大哥,要不咱們還是偷著去見玉蘭一迴,告訴她這些事情,讓她通知大將軍趕緊防範才是。”
張道陵想了想道:“玉蘭姑娘還是要見的。但此事事關重大,不可走了風聲,否則讓對方知道了情況,先下手的話,反而弄巧成拙了。”
金蟬聽了,也是一驚,連連點頭道:“張大哥提醒的是,是啊,我太心急了。一切聽張大哥的就是了。”
張道陵聽了笑道:“你若聽我的,就不要多想了,好好調養好身子,咱們的路還長著呢,前方風雨再大,你我兄弟同心,隻管上前就是了。”
金蟬堅毅地點了下頭,道:“我此番得了命來,方曉得性命可貴之處,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今後決不輕易言失。”
“好,兄弟你想通這一點,佛法也能又上一屋樓了。”
二人正說間,聽得外麵王趙二人笑著道:“龍姑娘迴來了。”迴過頭來,卻見龍兒一手提筐,一手拎壇,手上東西被王趙二人接過,正笑盈盈地對張道陵和金蟬微笑。
張道陵忙起身,卻見王長手中籃子裏有幾個熱氣騰騰的白麵饅頭,還有一些金黃色的塊狀物,聞起來香味撲鼻。
龍兒指著那趙升拿著的那陶壇道:“張大哥,這一壇酒,可夠你喝的嗎?”
說話間,趙升已將壇上泥封打開,一股酒香頓時溢了出來。張道陵提鼻子聞了聞,奇道:“是杜康嗎?”
龍兒聽了笑道:“張大哥好鼻子,這可是我跑到虞城給你打迴來的。”
趙升聽了砸嘴道:龍姑娘,這一小會你就跑了一百多裏地。
“是啊!遠倒是不遠,可又得打好酒,又得找些好吃的素菜,可是費了些周折。”
“這個是?”張道陵指著那些切成小塊的東西問道。
“這是我從北門一個老太婆那買的。聽賣酒的介紹,說她那裏的豆腐好吃,和肉一個味,還是素菜。我想你們都吃素,便過去買,可惜我來晚了,隻剩下這些豆腐幹了,她說這叫五香豆幹,極好吃的,我便給包圓了,扔給她一塊銀子,她說我給的錢太多,她找不開,非要白送給我豆幹。”
“你哪來的錢啊!”
“我用身上的一顆珠子,在城裏一個當鋪換的。對了。”龍兒說著從懷中取出一錠金子、兩錠銀子和一把碎銀子,放在桌子上,道:“他們還真大方,一顆小珠子換了不少東西呢,我可不要這些沉玩意,給你們吧。”
張道陵歎道:“你不是凡人,可不知世上之人,最愛金錢。你那珠子,不知被他們賺了多少呢。”
龍兒聽了,更是奇怪,道:“張大哥,金蟬小師父,那你們要珠子嗎?海裏有的是啊!”
張道陵知她不懂得人間之事,心想還是不懂得的好。於是笑道:“金蟬小師父就喜誦佛,別無他好,我雖不愛財,可愛喝口。這酒味可把我的酒蟲子釣出來了。”
眾人聽了,一齊大笑。王長、趙升二人一齊動手,將食物擺好,取來碗筷,準備用餐。金蟬又開始先念起佛經,眾人皆尊重他的舉動,也不作聲,等他念完之後,這才一起吃飯。
龍兒本就不習慣吃人間飯菜,隻是淺淺地吃了兩口,便放下碗筷,接過小黑,一邊喂著小白,一邊看著他們吃飯。
王、趙二人見眼前一個從未見到過的美女在旁,更是緊張,吃了兩口,便說要到外麵放風,拿著飯菜出去吃了。金蟬低頭默默而吃,並無異狀。張道陵則是一副毫不在乎的樣子,先是倒滿了一碗酒,一仰而盡。歎了一聲“好酒!好酒啊!”他嚐了一口豆幹,咦了一聲,說道:“這個好吃。金蟬兄弟,你來嚐嚐。”
金蟬本不想吃,可張道陵又叫他,一時間猶豫著沒有下筷。龍兒在一旁看到,笑著道:“金蟬小師父,你放心好了,那個老太婆與我說,這些東西都是用豆子做的,沒有葷腥之物。她還對我說,這多虧了一個小和尚告訴了她法子,她才會做的。”
聽到這裏,金蟬不由地問道:“是一個滿頭白發,麵容慈祥的老婦人嗎?”
“是啊?”龍兒聽了不解地道,“你怎麽知道的?”
張道陵一聽,便明白了,笑著道:“還用問嗎?那個小和尚想來就是金蟬兄弟了。”
金蟬聽了,有些不好意思,靦腆地笑了笑,道:“我從將軍府學來法子,碰見她,便告訴了她。”
“是這樣子的,真是好人有好報,那你快吃吧!這豆幹沒花錢,看來就是為你準備的。”
“沒花錢?”張、金二人齊聲問道。
“是啊!那老婆婆見我來買,也不知為何,竟然眼眶有些紅,說什麽也不要我的錢,我當然不幹了,扔下銀子就走,走時還聽她對我喊,明天還要為我做些五香豆片和豆腐,叫我去取呢!”
張道陵聽了,問金蟬道:“這老婦人莫不是前兩個月賣水的那位?”
“是她,張大哥。”
“金蟬,我在卦上看,她要找到自己的女兒,須得你助一臂之力,想來你教她這製做豆腐之法,或能成全她呀!”
龍兒聽了,不解其意,於是張道陵邊喝邊說,將事情說了一遍。龍兒聽了,想到自己身世,也是感慨,歎道:“想不到人間也有和我一樣的人啊!”
張道陵不願她傷心,當下又喚來王長、趙升陪他喝酒。三人越喝越是來勁,竟將滿滿一壇都喝了個幹幹淨淨,三人喝的酩酊大醉,倒在西屋,唿唿大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