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小黑說到她們幾個,還要跟著張道陵和金蟬到北海走一趟時,太後不禁問道:“龍兒,你去過北海嗎?”
“娘,我沒有去過。我小時候,我哥嫂子隻帶我去過東海。就連東海,也隻是站在黃河口看了會,因為我哥我嫂子都是河神,到別的水麵去的話得經天庭批準,所以我也就沾這個光了。”
小黑聽了,呀了一聲道:“龍姐姐,你現在不是濟水神嗎?那要是到北海去,也不成啊!”
“沒事。”龍兒不以為然地迴道,“我隻是按嫂子的遺命,暫代此位,等哪天碰上你師父了,我就向他請辭就是了。我說小黑,你師父上哪去了,自打說收你為徒之後,就沒了影子,也不朝麵了。”
小黑卻道:“我師父可是個好神仙,他說過的話,一定會迴來的。我想他準是有什麽要緊事在忙,等他忙過了,就迴仙穀了。哎!要是能早點見到師父,咱們的這些難事,估計也都不算什麽事了。”
小白在一旁道:“對,師父一定是在忙些什麽呢。不過,他老人家也是神仙,就也得遵守天庭的規矩,這些事是不便插手的,還得靠咱們自己去辦。我想,這也是他始終沒有露麵的原因吧!”
太後聽了,點頭讚道:“小白說的在理,想來神仙也有神仙的苦衷啊!不過龍兒,你現在身在濟水神神位,做些事還是應該注意些。要是到北海去,還是先和人家打好招唿才對。”
龍兒聽太後這樣說,不再說什麽,當下應道:“行,娘,等到了那裏,碰到他們,我就按你說的和他們見禮。”
太後想了想,又道:“這北海,史書上也有記載,據說先朝的大臣蘇武,曾奉武帝之命出西域,與匈奴和談,卻無辜被囚,被關到北海牧羊,也不知他在的那個北海,是不是你們要去的北海。”
龍兒道:“娘,我們也不知要去哪裏,反正是向北去找,那就先去那個牧羊的北海就是了。”
“哦。據說蘇武牧羊之地,在大漠之北,為極北苦寒之地,一年中僅三四個月暖和些,其餘時間,都是冰天雪地的。不過你們要找的那冰心火蓮,既然是冰中生長,到了那裏,倒是可以留心一下。”
“是。”眾人聽了,眼前一亮,心想若是北海中有冰心火蓮,那麽他們一路上將冰心火蓮和息壤之陰都找到的話,可是一舉兩得之事。
小黑聽太後說起往事,立刻來了精神,纏著太後給她講講蘇武牧羊的故事。
太後閑著也是無事,就借著等玉蘭的時候,開始講道:“武帝時期,漢朝與匈奴間戰事漸起,到了天漢元年時,匈奴且鞮侯單於即位,他害怕受到漢朝攻擊,於是送還了之前被扣押的漢使。我大漢朝以德服人,武帝鑒於此,於是遣蘇武以中郎將,持節護送扣留在漢的匈奴使者迴國,並贈送單於禮物,以答謝單於。可是等蘇武等人到了匈奴後,且鞮侯單於已經在匈奴站穩腳跟,大權在握了,於是對漢使很是傲慢,後來又想用榮華富貴和饑寒來迫使蘇武投降匈奴,可蘇武均不為所動,寧死不降。匈奴人又是將蘇武流放到北海,讓他放公羊,說等公羊生小羊才可歸漢。蘇武到了北海,由於沒有供應糧食,隻能掘野鼠所儲藏的果實吃。蘇武拄著漢節牧羊,起居都拿著,以致節上毛全部脫落。這樣的日子一直等到武帝死後,昭帝即位,這才將蘇武救了迴來。他曆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而持節不屈,真仍是大忠之臣啊!宣帝為褒讚他愛國忠貞的節操,還將蘇武列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
太後將故事說完,小黑猶自沒聽夠,傻傻地問道:“娘,那蘇武在北海放公羊,到底公羊下小羊了沒有。”
此言一出,太後啞然失笑,摟著小黑道:“傻孩子,那有公羊下小羊的事,那是匈奴為難蘇武才想的法子。”
眾女聽了,也一起笑了起來。太後笑完,指著已經收拾好東西的玉蘭道:“蘭兒,我想起來了,我朝感蘇武之功,曾在城南洛水河處建了一座北海祠,望祭北海神。龍兒她們行動不便,你就代她們去拜祭北海神,也算是替龍兒向北海神打個招唿。時間不早了,趕緊讓鄭眾準備祭品去。”
“是,太後。”玉蘭當下出來通知了鄭眾。鄭眾聞聽是太後的旨意,哪裏敢怠慢。當下陪著玉蘭,隻帶了幾個心腹之人,便裝前往城南北海祠。
北海祠,建在洛陽城外,雖臨著洛水,但卻處於一個極偏僻的小山坡之上。因地處荒僻之地,眾人來到祠前,卻見祠堂甚是破落。正門由兩塊破木板擋著,一道破損的磚牆圍著裏麵三間磚房。房子和牆上的好磚都不在了,想來因這裏無人看管,被附近的人取走了。
祠堂外,長有兩株大柏樹,樹身傲然挺立,向天空伸出如傘的綠蓋,給這裏投下了一絲陰涼。在草木掩映之間,三間磚房用殘垣敗瓦,勉強支撐著原來的模樣。玉蘭眼尖,仍然一眼看到堂前掛的半塊殘匾上,殘留著兩個“北海”的金字。
鄭眾見了,眉頭一皺,低聲問玉蘭道:“玉蘭姑娘,太後可是讓到這裏來。”
“是的。”玉蘭已確定此地便是北海祠。當下對鄭眾道,“鄭公公,你讓人將祭品送進去吧,一會我一個人進去祭拜一番。”
“可是,姑娘,這房子太殘破了,不如你就在院中祭拜一番如何。等我安排人給這裏重新翻蓋好,再來好好地祭拜。”
“那有勞鄭公公費心了。不過今日我既然來了,就得心誠些,還是先進去一趟。”玉蘭語氣雖然溫柔,但卻很是堅定。
鄭眾見玉蘭態度堅決,隻得自己親自到祠堂裏先查看了一番。但見裏麵隻有一張破桌支地堂前,桌上擺著一個黑臉龍王的木雕。曆經的年月久了,雕像也已破損不堪。除了這桌子和神像或許是沾了神光,無人敢動外,三間屋內再無一物。鄭眾當下吩咐手下人將屋內外打掃一遍,又觀察了房子情況,確定一時還倒不了,這才請玉蘭進屋。
玉蘭進入房中,便示意鄭眾等人退下。鄭眾雖然有些不放心,但這些日子他經的事太多了,對本來相關熟悉的玉蘭也產生了一絲神秘之感,想了想,還是引著人退到院外把守。
玉蘭將兩扇已經對不上的破門輕輕地合上,將祭品擺好,點香插好,便一下子跪倒在鄭眾命人鋪在地上的一個蒲團之上,低聲誦道:“北海神在上,小女子玉蘭敬祝北海神萬壽無韁。”
她話剛說完,一股涼風自門窗外吹進屋來,隻吹得三柱香紅頭大旺,升起的嫋嫋清煙一下子消失不見。
玉蘭見了,一點也不害怕,反而用又大了一點聲音禱告道:“求北海神保佑,保佑龍兒和張大哥能早點找到冰心火蓮;保佑我們能早點找到那聖物,完成聖人心願;保佑太後能早點和金蟬大哥相見且無恙。玉蘭求北海神您老人家大慈大悲,隻要能實現玉蘭這三個願望,玉蘭雖死無憾。”
她說完一頭磕在地上,一口氣連磕了九個響頭,這才作罷。地麵鋪得青磚,畢竟也年老失修了,竟然被玉蘭磕得出了裂紋。
玉蘭拜完後,抬起頭來,竟然有些恍惚,她感覺額頭有些痛暈,伸手一摸,額頭上竟然破了皮,滲出血來。
玉蘭也不在意,伸手觸地,想要站起之時,突然看見桌下還有一塊青石,上麵也沾滿了灰塵。想來鄭眾他們派人打掃時,忽略了這塊石頭。
玉蘭見了,輕輕地將石頭上麵的灰塵吹淨,用手帕將石頭又擦得幹幹淨淨,但見石麵光滑,質地潔白細膩。
玉蘭做完此事,起身收拾一下,所幸此次出來,為遮人眼目,玉蘭特意帶著帽子頭巾,她用頭巾處理了下額頭,帶好帽子,這才出了北海祠,與鄭眾一同迴宮複命。
等玉蘭迴到宮中,天色漸黑。太後見一切安排妥當,也不挽留。當下便讓龍兒和小黑一同隨玉蘭出宮迴府,隻留下小白與她作伴。眾人與太後灑淚而別,玉蘭又到大將軍府與大將軍夫婦道了別,隻說是奉太後之命,尋張道陵去,為太後配些好的丹藥。
大將軍夫婦自打太後病好之後,對張道陵已奉如神明,他們知道玉蘭與張道陵等人交情極深,還為此高興不已。眾人待到夜深,在大將軍的安排下出了城,玉蘭仍由龍兒背著,借著夜色,半飛半行地迴王屋山去了。
龍兒她們剛走,第二日中午,王長趙升就迴到了王屋山,二人聽聞龍兒去了洛陽,皆是感歎路上沒有碰到她們。
張道陵和金蟬與他們二人坐在一起,邊說邊聊,直到天黑。四個人擠在一間屋內,開始入睡。不成想半夜時分,聽得有人叫門。
王長出去一看,卻是小黑,後麵還跟著龍兒和玉蘭。幾個人忙起身相迎,安排她們進屋休息。
天亮後,眾人再次相見,正巧大龜也前來。彼此寒暄一番,便圍坐在一起,說起事情來。
“娘,我沒有去過。我小時候,我哥嫂子隻帶我去過東海。就連東海,也隻是站在黃河口看了會,因為我哥我嫂子都是河神,到別的水麵去的話得經天庭批準,所以我也就沾這個光了。”
小黑聽了,呀了一聲道:“龍姐姐,你現在不是濟水神嗎?那要是到北海去,也不成啊!”
“沒事。”龍兒不以為然地迴道,“我隻是按嫂子的遺命,暫代此位,等哪天碰上你師父了,我就向他請辭就是了。我說小黑,你師父上哪去了,自打說收你為徒之後,就沒了影子,也不朝麵了。”
小黑卻道:“我師父可是個好神仙,他說過的話,一定會迴來的。我想他準是有什麽要緊事在忙,等他忙過了,就迴仙穀了。哎!要是能早點見到師父,咱們的這些難事,估計也都不算什麽事了。”
小白在一旁道:“對,師父一定是在忙些什麽呢。不過,他老人家也是神仙,就也得遵守天庭的規矩,這些事是不便插手的,還得靠咱們自己去辦。我想,這也是他始終沒有露麵的原因吧!”
太後聽了,點頭讚道:“小白說的在理,想來神仙也有神仙的苦衷啊!不過龍兒,你現在身在濟水神神位,做些事還是應該注意些。要是到北海去,還是先和人家打好招唿才對。”
龍兒聽太後這樣說,不再說什麽,當下應道:“行,娘,等到了那裏,碰到他們,我就按你說的和他們見禮。”
太後想了想,又道:“這北海,史書上也有記載,據說先朝的大臣蘇武,曾奉武帝之命出西域,與匈奴和談,卻無辜被囚,被關到北海牧羊,也不知他在的那個北海,是不是你們要去的北海。”
龍兒道:“娘,我們也不知要去哪裏,反正是向北去找,那就先去那個牧羊的北海就是了。”
“哦。據說蘇武牧羊之地,在大漠之北,為極北苦寒之地,一年中僅三四個月暖和些,其餘時間,都是冰天雪地的。不過你們要找的那冰心火蓮,既然是冰中生長,到了那裏,倒是可以留心一下。”
“是。”眾人聽了,眼前一亮,心想若是北海中有冰心火蓮,那麽他們一路上將冰心火蓮和息壤之陰都找到的話,可是一舉兩得之事。
小黑聽太後說起往事,立刻來了精神,纏著太後給她講講蘇武牧羊的故事。
太後閑著也是無事,就借著等玉蘭的時候,開始講道:“武帝時期,漢朝與匈奴間戰事漸起,到了天漢元年時,匈奴且鞮侯單於即位,他害怕受到漢朝攻擊,於是送還了之前被扣押的漢使。我大漢朝以德服人,武帝鑒於此,於是遣蘇武以中郎將,持節護送扣留在漢的匈奴使者迴國,並贈送單於禮物,以答謝單於。可是等蘇武等人到了匈奴後,且鞮侯單於已經在匈奴站穩腳跟,大權在握了,於是對漢使很是傲慢,後來又想用榮華富貴和饑寒來迫使蘇武投降匈奴,可蘇武均不為所動,寧死不降。匈奴人又是將蘇武流放到北海,讓他放公羊,說等公羊生小羊才可歸漢。蘇武到了北海,由於沒有供應糧食,隻能掘野鼠所儲藏的果實吃。蘇武拄著漢節牧羊,起居都拿著,以致節上毛全部脫落。這樣的日子一直等到武帝死後,昭帝即位,這才將蘇武救了迴來。他曆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而持節不屈,真仍是大忠之臣啊!宣帝為褒讚他愛國忠貞的節操,還將蘇武列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
太後將故事說完,小黑猶自沒聽夠,傻傻地問道:“娘,那蘇武在北海放公羊,到底公羊下小羊了沒有。”
此言一出,太後啞然失笑,摟著小黑道:“傻孩子,那有公羊下小羊的事,那是匈奴為難蘇武才想的法子。”
眾女聽了,也一起笑了起來。太後笑完,指著已經收拾好東西的玉蘭道:“蘭兒,我想起來了,我朝感蘇武之功,曾在城南洛水河處建了一座北海祠,望祭北海神。龍兒她們行動不便,你就代她們去拜祭北海神,也算是替龍兒向北海神打個招唿。時間不早了,趕緊讓鄭眾準備祭品去。”
“是,太後。”玉蘭當下出來通知了鄭眾。鄭眾聞聽是太後的旨意,哪裏敢怠慢。當下陪著玉蘭,隻帶了幾個心腹之人,便裝前往城南北海祠。
北海祠,建在洛陽城外,雖臨著洛水,但卻處於一個極偏僻的小山坡之上。因地處荒僻之地,眾人來到祠前,卻見祠堂甚是破落。正門由兩塊破木板擋著,一道破損的磚牆圍著裏麵三間磚房。房子和牆上的好磚都不在了,想來因這裏無人看管,被附近的人取走了。
祠堂外,長有兩株大柏樹,樹身傲然挺立,向天空伸出如傘的綠蓋,給這裏投下了一絲陰涼。在草木掩映之間,三間磚房用殘垣敗瓦,勉強支撐著原來的模樣。玉蘭眼尖,仍然一眼看到堂前掛的半塊殘匾上,殘留著兩個“北海”的金字。
鄭眾見了,眉頭一皺,低聲問玉蘭道:“玉蘭姑娘,太後可是讓到這裏來。”
“是的。”玉蘭已確定此地便是北海祠。當下對鄭眾道,“鄭公公,你讓人將祭品送進去吧,一會我一個人進去祭拜一番。”
“可是,姑娘,這房子太殘破了,不如你就在院中祭拜一番如何。等我安排人給這裏重新翻蓋好,再來好好地祭拜。”
“那有勞鄭公公費心了。不過今日我既然來了,就得心誠些,還是先進去一趟。”玉蘭語氣雖然溫柔,但卻很是堅定。
鄭眾見玉蘭態度堅決,隻得自己親自到祠堂裏先查看了一番。但見裏麵隻有一張破桌支地堂前,桌上擺著一個黑臉龍王的木雕。曆經的年月久了,雕像也已破損不堪。除了這桌子和神像或許是沾了神光,無人敢動外,三間屋內再無一物。鄭眾當下吩咐手下人將屋內外打掃一遍,又觀察了房子情況,確定一時還倒不了,這才請玉蘭進屋。
玉蘭進入房中,便示意鄭眾等人退下。鄭眾雖然有些不放心,但這些日子他經的事太多了,對本來相關熟悉的玉蘭也產生了一絲神秘之感,想了想,還是引著人退到院外把守。
玉蘭將兩扇已經對不上的破門輕輕地合上,將祭品擺好,點香插好,便一下子跪倒在鄭眾命人鋪在地上的一個蒲團之上,低聲誦道:“北海神在上,小女子玉蘭敬祝北海神萬壽無韁。”
她話剛說完,一股涼風自門窗外吹進屋來,隻吹得三柱香紅頭大旺,升起的嫋嫋清煙一下子消失不見。
玉蘭見了,一點也不害怕,反而用又大了一點聲音禱告道:“求北海神保佑,保佑龍兒和張大哥能早點找到冰心火蓮;保佑我們能早點找到那聖物,完成聖人心願;保佑太後能早點和金蟬大哥相見且無恙。玉蘭求北海神您老人家大慈大悲,隻要能實現玉蘭這三個願望,玉蘭雖死無憾。”
她說完一頭磕在地上,一口氣連磕了九個響頭,這才作罷。地麵鋪得青磚,畢竟也年老失修了,竟然被玉蘭磕得出了裂紋。
玉蘭拜完後,抬起頭來,竟然有些恍惚,她感覺額頭有些痛暈,伸手一摸,額頭上竟然破了皮,滲出血來。
玉蘭也不在意,伸手觸地,想要站起之時,突然看見桌下還有一塊青石,上麵也沾滿了灰塵。想來鄭眾他們派人打掃時,忽略了這塊石頭。
玉蘭見了,輕輕地將石頭上麵的灰塵吹淨,用手帕將石頭又擦得幹幹淨淨,但見石麵光滑,質地潔白細膩。
玉蘭做完此事,起身收拾一下,所幸此次出來,為遮人眼目,玉蘭特意帶著帽子頭巾,她用頭巾處理了下額頭,帶好帽子,這才出了北海祠,與鄭眾一同迴宮複命。
等玉蘭迴到宮中,天色漸黑。太後見一切安排妥當,也不挽留。當下便讓龍兒和小黑一同隨玉蘭出宮迴府,隻留下小白與她作伴。眾人與太後灑淚而別,玉蘭又到大將軍府與大將軍夫婦道了別,隻說是奉太後之命,尋張道陵去,為太後配些好的丹藥。
大將軍夫婦自打太後病好之後,對張道陵已奉如神明,他們知道玉蘭與張道陵等人交情極深,還為此高興不已。眾人待到夜深,在大將軍的安排下出了城,玉蘭仍由龍兒背著,借著夜色,半飛半行地迴王屋山去了。
龍兒她們剛走,第二日中午,王長趙升就迴到了王屋山,二人聽聞龍兒去了洛陽,皆是感歎路上沒有碰到她們。
張道陵和金蟬與他們二人坐在一起,邊說邊聊,直到天黑。四個人擠在一間屋內,開始入睡。不成想半夜時分,聽得有人叫門。
王長出去一看,卻是小黑,後麵還跟著龍兒和玉蘭。幾個人忙起身相迎,安排她們進屋休息。
天亮後,眾人再次相見,正巧大龜也前來。彼此寒暄一番,便圍坐在一起,說起事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