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真兇漸現


    二人說著話,腳下已是少室山的三十六峰。夜下的少室山,猶如一大朵盛開的蓮花,等著張道陵和龍兒前來賞玩。他們先來到連天峰峰頂,登高遠眺,群峰侍立,峰壑開綻,淩嶒參差,大有“一覽眾山小”之氣勢。張道陵借著月色,辨明了禦寨峰的位置,當下帶著龍兒,踏空而行,不一會便來到禦寨峰西,那個儲滿清水,人稱“小飲馬池”大水池子前。


    張道陵讓龍兒先下去查看,自己則在外麵放哨,山上山下一片寂靜,看不到一個人影。但張道陵想起那個神不知鬼不覺的家夥,雖然已經過去了三千年,心中仍然充滿了警惕。


    過了一個時辰,龍兒才上來,怒氣衝衝地道:“張大哥,我將每一寸地方都找過了,裏麵四周石壁上,都長滿了綠苔,滑溜溜的,裏麵除了些石頭外,什麽也沒有。”


    張道陵感歎道:“三千多年過去了,這裏水從來沒幹過,自然會長滿了青苔。那好,你在水下盯著點,我下去看看。”說完念著避水訣,進入到大水池子中。


    他人一入水,便取出黑雕的羽毛,借著上麵發出的光芒,仔細打量眼前的一切。這個大水池子方方正正,長寬約有五丈,而深達十來丈,怪不得能存有這麽多水。張道陵一麵一麵地仔細查看著每一處地方,他將自己想想象成大禹,心想我若是大禹,將那息壤之陰藏在這裏,必然會找一個隱蔽且又堅固的地方所在。


    有了這個想法,他便在裏麵尋找起來,但確實如龍兒所說,這裏麵除了綠苔,便是些石頭,根本沒有別的東西可見。就連水中常見魚蝦,在這裏也沒有發現一隻。想來是因為這水中寒冷的原因罷。


    他一想到水冷,忽然想起,此處水冷,會不會和當年曾經放置過息壤之陰有關呢。對了,那大柏樹不是說過,那家夥曾經將息壤之陰放在它身上一會,就將它凍了個大洞。聖姑說那息壤之陰未被封印,但是陰氣卻專攻陽盛的地方。看來當年大禹所放的位置,須得從憑息壤之陰的這個特點來尋找。


    想到這裏,張道陵再一次打量這個巨大的水櫃,心想這水櫃形狀,像是被人開的。難道是大禹用斧子開出來的不成。若是大禹所開,那他開水櫃的目的,會是什麽呢?


    想到這裏,他再次打量腳下,心想這大禹挖這麽深,那息壤之陰,會不會被藏在最底下麵呢。


    他來到水下,再次查看腳下的青苔,發現這一片的青苔與別處的顏色不太一樣。青苔長得較白,一看就是這裏的營養有些不良所致。


    張道陵心想此處位處西北,正好能見東南方向的陽光,但是青苔長的並不好,沒準這裏就是大禹放息壤之陰的地方。有了這個想法,張道陵在四下仔細查看,見顏色發白的青苔形成了一個以西北角為頂點,範圍近半丈的三角區域。


    張道陵用手在這片區域依次敲打,但是讓他失望的是,壁上傳出的聲音均是一樣的,並沒有空洞存在的聲音。


    他來到西北角處時,手突然陷了進去,所處的地方,連青苔都沒有,摸來竟然是一個凹進去的小坑。張道陵仔細打量,見這石坑也就一尺長寬,深也就半尺。但是內壁上全是石頭,沒有長有一絲的青苔。手摸著的感覺,也比別處要涼。


    這時,龍兒也忍不住潛入水中,來看張道陵有沒有發現什麽。她見到張道陵正彎腰下摸,奇道:“張大哥,你找到什麽了嗎?”


    張道陵苦笑道:“我摸到了一個小石坑,但是裏麵什麽也沒有。”


    龍兒歎道:“哦,那個小石坑啊!我也看到了,我還向下挖著,裏麵很硬,挖不動的,你就不用費力氣了。”


    張道陵搖頭道:“我沒挖它,隻是摸摸看。龍兒,你發現沒有,隻有這小石坑中,沒長綠苔。”


    “哦,是嗎?我還真沒注意到。”


    “我想,這裏沒有長綠苔,有可能是大禹將息壤之陰放在這裏的緣故。”


    “嗯?”龍兒聽了,有些不明白。


    張道陵解釋道:“咱們剛才不是聽到大柏樹兄說過了嗎,它說它身上的那個洞,是被一個東西凍傷的。”


    “哦,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說,這石坑中,不長綠苔,也是因為被凍的。”


    “不錯。我現在摸此處,仍比別的地方涼上幾分。想來那息壤之陰,仍是天下至陰的東西,身上帶的那種寒意,雖不極涼,但卻持久。咱們再看這小石坑四周的地麵上,雖然也長有綠苔,但比起更遠的地方的綠苔,長得是十分的弱小,肯定與這有關。”


    龍兒聽了。連連點頭,但隨即又問道:“張大哥,那就算是這裏放的息壤之陰,可是也被那家夥偷走了,咱們到此,還能什麽呢?”


    張道陵道:“我現在想,當時的情景,如果能複原一下的話,或許能找到一些線索。有了,龍兒,你可會製冷之術。”


    龍兒笑道道:“張大哥,你可找對人了。我以前光學過這個法子,但沒有法力去做。不過這迴有了濟水珠後,我用珠子療治我被雷擊的傷勢時,已經學會用了。你說,怎麽辦吧!”


    張道陵聞聽大喜,笑道:“那好極了,我是想你能不能製做一塊涼的東西,就如那息壤之陰,也放在這小石坑中,模仿當時的情景。”


    龍兒聽了得意地笑道:“那可是舉手之勞,你躲開看好吧!”說完祭出濟水神珠,口中念念有詞,然後吐出一口白氣,白氣入水,形成無數個氣泡,圍著濟水珠旋轉,隨著轉動,氣泡都附到濟水珠上不見,而濟水珠晶瑩的表麵上,隨之凝上了一層白霜。


    龍兒用手一指,神珠便在龍兒的驅使下,輕輕地落入小石坑中。過了片刻,小石坑中的水,便開始凝結成冰,包裹著濟水神珠,形成了一個冰坨。


    龍兒見了,微笑著望向張道陵,詢問他的指示。張道陵盯著看了會,自言自語道:“想來那息壤之陰的寒意是遇熱才會釋放,這裏的水,如果總是一個溫度,息壤之陰是不發出陰寒之氣的。但是看這水下的青苔,這個三角區域卻明顯是被凍過,想來是大禹怕聖物被偷,用法在這塊區域用冰封上了。龍兒,你再發下力,將冰層凍到覆蓋這一片微顯白色的綠苔上。


    龍兒聽了,點點頭,繼續發功。隨著她發功,濟水珠越來越寒冷,四周的冰也越來越厚,到後來,一塊三角形的冰塊,將一丈寬的顏色發白的綠苔全部都覆蓋了下來。就在這時,一個讓他們倆都意想不到的現象出現了。


    隨著三角形的錐形冰塊的形成,在它傾斜表麵上,最後出現了一層凹坑,形狀如一個動物,但見它俯在冰麵上,有頭有尾,四肢分別趴在身邊,在它身後,還有條長長的尾巴,竟然有它身子那樣長。


    龍兒見了,驚道:“張大哥,這是怎麽迴事?”


    張道陵歎道:“龍兒,你還不明白嗎?這就是那個偷走息壤之陰和聖姑娘娘東西的家夥。它當時來偷息壤之陰時,也是麵對這樣一塊大冰。它俯在上麵,用身體將冰融化,取走了息壤之陰。息壤之陰被偷走後,冰也就化了,但是受息壤之陰的影響,這裏留下了痕跡,終於被我們發現了。”


    龍兒聽了,又喜又怒,望著冰上這個動物形狀,恨恨地道:“也不知這是個什麽怪物?將息壤之陰偷走,害得聖姑娘娘這麽慘!”


    “到現在,咱們將事情弄得差不多了,一定是那家夥從這裏偷走了息壤之陰,又到大將軍柏樹下取走了聖姑埋在那裏的東西,便逃走了。隻可惜當時大禹和聖姑因此事互相埋怨,沒想到是有他人作祟,當時若是追找的話,應該有所線索。但是聖姑因此賭氣身死,大禹更是傷心欲絕,都沒有在第一時間尋找,反而因此傷心了三千年。”


    “咦!張大哥,你不是說大禹也成了天上的神仙了嗎?他怎麽不繼續找了呢?依他的本事,不是比咱們強多了嗎?”


    “傻妹子,你還沒明白嗎?當了神仙,就得學會放下,放下一切,尤其是身前的情感。你看到那個神仙,還到這個凡夫俗子的塵世中來,過問俗事呢?”


    龍兒聽了,更是感慨道:“嗯,這倒也是。在這俗世上,除了些管事的山神河神土地小鬼的,真沒有什麽神仙下凡。就連那個收小黑當徒弟的仙長,也是隻露了一麵,便不知所蹤了。”


    張道陵用手摸了摸冰上的痕跡,低聲道:“好了,咱們畢竟為聖姑娘娘找到了些線索,龍兒,你收了神珠吧,咱們這就迴去複命。”


    “是,張大哥。”龍兒對張道陵的心細和智謀無比佩服,當下收了珠子,與張道陵一起,出了水櫃,她見天色離亮也就剩下一個多時辰了,當下讓張道陵俯在她身上,乘著夜色,急馳迴蒼梧山。


    張道陵和龍兒一路疾行,張道陵看到腳下景色,想起一事,忙讓龍兒止住腳步。龍兒來了個急刹車,一邊喘著氣,一邊問道:“張大哥,天快亮了,怎麽不走了。”


    張道陵迴道:“我看下麵是羽山,咱們順便再下去看看。”


    “哦。”龍兒知他必有想法,當下二人一起落到羽山山峰,張道陵先是到山頂的泉眼處又看了一番,見無異狀,又來到西邊的山峰,望著峰頂上端坐一位五官俱全、形象逼真的巨大人形巨石,默默發呆。


    龍兒急道:“張大哥,你想什麽呢?”


    張道陵道:“龍兒,你還記得不,上次來時,你猜說這石頭像是鯀聖。現在咱們弄明白了,鯀聖的身體在羽山洞中,那外麵這塊,又會是誰呢?”


    龍兒急道:“張大哥,都什麽時候了,你還有心思跑到這來猜謎。”


    張道陵望了望天色,確實快要亮了。於是上前摸了摸石像的質地,這才麵色凝得地與龍兒繼續向蒼梧山進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百度西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佳言雋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佳言雋語並收藏百度西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