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_75697第十二章:喜歡一個人
一河之隔,楚睿和李淑春兩家,分別住在河東西岸畔。她家是五個女孩,清一色的娘子軍。父母盼生男孩的情結,與日俱增,通過給丫頭們起的名字,足見端倪,依次排序是,淑珍,淑春,歡娣、兆娣、賀娣。李氏家族,在村裏是個大姓,輩分也高。一門一道稱唿小丫頭片子,要麽姑,要麽老姑,位數不少。鑒於兩家老人們關係好,楚睿找個借口,隔三差五地登門造訪,以達到接近李淑春的目的。時間長了,熟門熟道起來,他閑暇無事就往她家跑,聊天,打牌克。也是,李門女將,父母待人友善,中老年,年輕小夥子,人緣稍有搭界,就願意到她家串門。有時,狹小的房間,炕上,炕旮旯,擠得滿滿當當,無處下腳。吃飯時,有客擺宴時,主人客套一下,有的就拿自己不當外人,立馬就座,頭不抬,眼不睜,飽餐,豪飲,拾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喝酒,究竟該不該放肆,東道主樂意和嫌棄與否,一點也不在乎。更有甚者,猜著聞著葷腥味而來,專門“喝撲酒”,沒有話找話說,自我找下台,“常言道,宴席一開,不差一個人。多雙筷子,多個碗,一個肚子,一張嘴。”
燒火棍子一頭熱。楚睿有意接近,李淑春無心深交。初中同班三年,升入高中,她和馬天罡等人,又分在一個班級。她對楚睿,一直是不冷不熱,特別是在學校裏,幾乎是漠然,冷落。一個村,同班同學。兩家關係不錯,楚睿的相貌也屬上乘,按說兩人間的友誼。進一步發展,順理成章。不難。可是,縱然絞盡腦汁努力千百迴,終是一切付諸東流水。連單獨相處的機會,都屈指可數,更談不上“感情”二字,贏得她的好感,獲取她的芳心,實在是太難啦。
女人啊。女人!喜歡自己的,自己不感冒;自己喜歡的,不感冒自己。不是嗎,她對馬天罡動心思,一笑一顰,挖空心思贏取他的青睞,梳妝打扮,想方設法博得他的歡心,討好,暗戀。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哪知道,馬天罡的菜,另有她人。楚睿也知道。願意和自己相處的女生,有;暗戀自己的,也有。沒辦法,自己就是不感興趣,提不起精神,“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一門心思,一根筋,不撞南牆不迴頭。撞了南牆心不死,這是癡情年少男人的風格。曾記否。一封洋洋萬言的情書出爐,拐著彎。抹著角,透露愛慕的心聲,引領經典名言,還有那自我感覺良好的遣詞造句,表露心跡,愛你一萬年,海枯石爛終不悔,信誓旦旦。楚睿揣著煞費苦心的厚信,來到她家,尋機塞到她手中,扭頭慌忙離去,唯恐她連看也不想看,退迴來。
在希望的等待裏,心靈的折磨,恰似咕咕溪水流,一會兒混濁不清,一會兒清澈見底,曲曲彎彎,彎過了九道彎,清流迴旋心漣漪,濁流卷波心翻滾。煎熬中等待,已經三天過去,仍石沉大海。楚睿猜測著,忐忑著,在一線希望裏,些許峰迴路轉,些許心神不寧......
一周後,楚睿到她家,她的態度冷淡,隻顧和其他人說話。臨走,她一反常態,送楚睿出門。“你的東西,我沒看,還給你。”在大門口,她話音剛落,遞給楚睿一個厚信封,迴身關上了門。
一盆冷水澆下來,涼在心。楚睿心灰意冷,她的舉動,是無言的迴答,婉拒沒商量。稍覺安慰的是,沒有聲張,給楚睿留了塊遮羞布,否則更令他無地自容。
在學校,李淑春神態若無其事,班上其他同學風平浪靜,沒啥異常反應。惴惴不安的楚睿,慢慢鎮靜下來。豈料,過了段時間,“情書門”在全學校鬧得紛紛攘攘。楚睿的背後,有人指指點點,“就是他給女生寫情書,被人家拒絕啦。”班上的女生嘀咕恥笑,像躲瘟神般躲避他。愛出風頭的男生,不分場合,譏笑諷刺曬,“情聖,幫幫忙,替咱寫封情書。”
“裝純純,口是心非,背後出賣丟醜,一肚子壞水!”楚睿咬牙切齒地恨在心裏,恨不能一把揪過她,謾罵一頓,給他一記響亮的耳光。卻又顧忌一旦鬧僵,對她對自己都不光彩。學生談戀愛,遞情書,不是光麵事。再說,書信畢竟沒公開,還給了自己,等同於捕風捉影,沒有真憑實據,時間一長,就會自消自滅。但是,死要麵子活受罪,再怎麽說,對李淑春的行為,必須有所表示,男子漢大丈夫,是可忍孰不可忍,臉麵,自尊,還是要講的。見到她,他一臉冰霜,高昂著頭顱,不理不睬,哪怕一句話也懶得說,扭身便走。天涯何處無芳草。發誓,再也不登她的家門,再也不會搭理她。
有愛是金色,無愛是灰色。那段日子,楚睿在學校裏,裝成一幅清高麵孔,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書包裏裝幾本舊黃的書,不管高音喇叭裏振振有詞,“一份發人深省的答卷”,也不管同學們熱衷於冷嘲熱諷“馬尾巴的功能”,追潮“讀書無用論”,楚睿一個人埋頭課桌,看古文,讀唐詩宋詞,彰顯“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校外,約好學友嶽毅力,背詩說古詞,分析新詩歌。晚上挑燈夜話,品韻腳,談感知,時常到半宿。詩興來臨時,一個人模仿名篇試寫,摳心挖膽詠詩句。偶覺佳作,請語文老師點評,小荷才露尖尖角,別於菜鳥亦英豪。有時,老師拿到課堂朗誦,鼓勵一番,同學們驚奇的眼神,楚睿自謙地一笑。然而,那份被刺傷的愛,雖深埋在心靈的角落裏,陰影卻揮抹不去,時不時跑出來,在傷口上灑把鹽,絞痛在心底裏。他一切變得無味。生活失去燦爛,深陷在灰色裏,不能自拔。
內心的苦澀。麵色掩藏不住。阿蓮姐心細如發,“楚睿。你有心事,還不小。”楚睿搖搖頭,矢口否認。她說:“算了吧,你瞞不過我的眼睛。說說看,姐能不能幫上忙。”
有愛大聲說出來,起碼找個知己傾訴,憋在心裏一人扛,更難受。楚睿輕描淡說。吐露了糾結的心,以及情書秘密,“她實際怎麽想,我也不清楚,反正我看不起她。現在,我和她形同陌路,不說一句話。她看不上我,沒關係,即使當麵拒絕,我也不會怪她。最不該泄露出去。出我的醜,讓人恥笑,使我沒臉見人。”
姐的臉上滑過一縷惆悵。低著頭沉默。抬起頭,神情變得很坦然,“孩子氣,你倆都是孩子氣。男女間,喜歡不丟人,不喜歡也很正常,隻要說開了,喜歡正好,不喜歡拉倒。就當什麽也沒發生。一笑過去,該咋地咋地。還是普通朋友,一般同學。大可不必弄得心存芥蒂。不相好,就翻臉成仇。”她發覺楚睿的臉紅一塊,紫一塊,安慰他,“少年男女初戀,沒經驗,還必須藏著掖著,一時考慮不周,可以理解,別鑽牛角尖。我認為,泄密不是她的初衷,不然不會原封不動地把信退給你。可能是,少女的她,第一次收看男人寫的情書,不知所措,找閨蜜說道,幫著參謀支招,一不小心,被閨蜜泄了密。至於,她對你究竟是啥想法和態度,你沒問,她沒明確表示,先別急著最後下定論。這樣吧,我找找她,幫你探探口風。放心,有姐出麵當月下老,不該成也能成!”
阿蓮,既是大姐,也是紅顏知己,友誼是純潔的親如姐弟般。她的心明鏡似的,映射出來的是豁達和慈愛,俠腸義膽。在她麵前,楚睿覺得放鬆和安逸,敞亮和溫馨。他知道李淑春和阿蓮的關係挺好,她當和事老,是最合適的人選,也更容易相互溝通,把握分寸,架起青春男女之間的橋梁。隻是,許睿的心被一種東西侵噬著,聽說自己寫情書,有意中人,姐的神情,不經意的掩飾,流露著悵然若失的思緒。
“給,可以當演算紙。”阿蓮拿出一疊舊記賬本,遞過來。楚睿欣喜,“謝謝姐!”紙張本,學生當然喜歡,多多益善。奶奶拿雞蛋換鹽吃,家人一分錢掰成兩半花。苦苦相求父母多買個本子,沒門。平日,他攥幾毛錢,不舍得買零食,舍得買筆墨紙張。他翻了翻本子,裏麵的紙嶄新且厚,喜歡得不得了,禁不住說:“好姐姐,我愛你死你拉!”
阿蓮嗬嗬一笑,“別逗了,你的真愛是李家大小姐。去,快去找她說!”
陽光明媚,潔白的雲朵,吹來一陣爽爽的風。告別阿蓮,楚睿的心情好起來,姐就是一道解悶的菜,甜著心,開著胃,心結扣子被化解。過了一段時間,李淑春見到楚睿,邊走邊說:“信的事,當時我不知該怎麽辦好,更不想傷害你。”爾後,腳步加快,匆忙從楚睿身邊繞過。楚睿迴頭,欲言又止,繼續前行。他心裏清楚,都是侯英蘭惹的禍,她是李淑春最要好的閨蜜,曾經和自己開過“情書高手”的玩笑。李淑春不端架子,先開口,也不是故意出賣和傷害自己,楚睿釋然。此後,相逢一笑打招唿,他們恢複了正常交往,隻是相互客客氣氣,視同一般相識,自然而不失分寸。愛總比恨好,心愛的人,不談兒女情長,仁義在。有機會接觸交往,就是愛的希望。
有一天,李淑春準備去找舅舅,問楚睿:“舅舅是蘋果園的頭頭,去不去?”楚睿脆快答應,“去,我馬上借輛車子,就走。”全村六百多戶人家,自行車隻有三四輛。楚睿打著父母的旗號,到張叔家借來一輛,伴陪著她騎車遠行。
一路山水一路情,楚睿騎車飛行,大撒把,昂首挺胸,雙臂平伸開,在寬闊的馬路上兜風。李淑春緊隨其後,憋著笑。洋相,一不小心摔一跤,你就不洋相了。三十多裏路,雖然不說話,可許睿的心在飛,和心愛的人相伴,別有洞天滋味。
蘋果熟了,紅玉,黃金帥,青國光,散發著誘人的果香。舅舅指指碩果累累的樹林,“去吧,隨便摘,敞開吃!”李淑春笑了,領著楚睿低頭鑽進了果樹林。楚睿伸手摘個紅大的,“給,這個好。”李淑春手一揚,“國光好,又脆又甜。”她家經常吃蘋果,什麽品種可口,有品嚐的經驗。楚睿家連吃蘋果的機會都極少,隻要是蘋果,都饞,哪裏還顧得分別品種個味。此時此地,可以挑樣吃,真來勁。他咬了一口紅玉,麵豆豆的,再咬國光,脆靈靈,甜滋滋,感覺大不一樣,特別合年輕人的胃口,對著她直點頭,“嗯,特棒!”
香甜在嘴中,韻味沁在心。二人世界,芬芳的花果樹下,李淑春翹腳腳,摘果果,童心樂懷放縱,天然去雕飾,逸興橫素襟。她爬上樹杈遠伸手,摘高掛枝頭的果子,被樹枝掛住衣服,一時半霎解不開,吊著下不來。楚睿笑著幫忙,扶她下樹,“你選,我給你摘。”她頭一仰,口嚼著,“親自摘,更有趣味。”
落果的季節,果園裏男男女女一群群,大筐小筐的蘋果這兒擺,那兒放。曲徑通幽處,左一溜右一排,紅橙黃青紫,爭先飄香溢彩。楚睿和淑春走出果林,小媳婦撿個紫紅大蘋果,“小春,給!”吃著走著,中年男子一手一個蘋果,塞到她懷裏,“這倆好,拿著!”楚睿人不熟,有點靦腆。人家特別熱情,“小夥子,別不好意思,瓜桃梨棗,誰見了誰咬。撿好的,吃!”三弄兩弄,肚子吃得飽飽的。臨走,舅舅搬來兩筐蘋果,分別綁在兩輛自行車後座上。楚睿這筐,人家象征性地收了點錢。
滿載而歸,兩人騎著車子,在寬路上並排慢蹬,悠哉悠哉,一邊走一邊說笑。果為媒,瀟灑的一天,樂趣的日子,值得迴味的田園生活。男女間的拘束少了,話多起來,自然流露的笑聲朗朗,灑落在青山綠水的路上。(未完待續)。
一河之隔,楚睿和李淑春兩家,分別住在河東西岸畔。她家是五個女孩,清一色的娘子軍。父母盼生男孩的情結,與日俱增,通過給丫頭們起的名字,足見端倪,依次排序是,淑珍,淑春,歡娣、兆娣、賀娣。李氏家族,在村裏是個大姓,輩分也高。一門一道稱唿小丫頭片子,要麽姑,要麽老姑,位數不少。鑒於兩家老人們關係好,楚睿找個借口,隔三差五地登門造訪,以達到接近李淑春的目的。時間長了,熟門熟道起來,他閑暇無事就往她家跑,聊天,打牌克。也是,李門女將,父母待人友善,中老年,年輕小夥子,人緣稍有搭界,就願意到她家串門。有時,狹小的房間,炕上,炕旮旯,擠得滿滿當當,無處下腳。吃飯時,有客擺宴時,主人客套一下,有的就拿自己不當外人,立馬就座,頭不抬,眼不睜,飽餐,豪飲,拾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喝酒,究竟該不該放肆,東道主樂意和嫌棄與否,一點也不在乎。更有甚者,猜著聞著葷腥味而來,專門“喝撲酒”,沒有話找話說,自我找下台,“常言道,宴席一開,不差一個人。多雙筷子,多個碗,一個肚子,一張嘴。”
燒火棍子一頭熱。楚睿有意接近,李淑春無心深交。初中同班三年,升入高中,她和馬天罡等人,又分在一個班級。她對楚睿,一直是不冷不熱,特別是在學校裏,幾乎是漠然,冷落。一個村,同班同學。兩家關係不錯,楚睿的相貌也屬上乘,按說兩人間的友誼。進一步發展,順理成章。不難。可是,縱然絞盡腦汁努力千百迴,終是一切付諸東流水。連單獨相處的機會,都屈指可數,更談不上“感情”二字,贏得她的好感,獲取她的芳心,實在是太難啦。
女人啊。女人!喜歡自己的,自己不感冒;自己喜歡的,不感冒自己。不是嗎,她對馬天罡動心思,一笑一顰,挖空心思贏取他的青睞,梳妝打扮,想方設法博得他的歡心,討好,暗戀。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哪知道,馬天罡的菜,另有她人。楚睿也知道。願意和自己相處的女生,有;暗戀自己的,也有。沒辦法,自己就是不感興趣,提不起精神,“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一門心思,一根筋,不撞南牆不迴頭。撞了南牆心不死,這是癡情年少男人的風格。曾記否。一封洋洋萬言的情書出爐,拐著彎。抹著角,透露愛慕的心聲,引領經典名言,還有那自我感覺良好的遣詞造句,表露心跡,愛你一萬年,海枯石爛終不悔,信誓旦旦。楚睿揣著煞費苦心的厚信,來到她家,尋機塞到她手中,扭頭慌忙離去,唯恐她連看也不想看,退迴來。
在希望的等待裏,心靈的折磨,恰似咕咕溪水流,一會兒混濁不清,一會兒清澈見底,曲曲彎彎,彎過了九道彎,清流迴旋心漣漪,濁流卷波心翻滾。煎熬中等待,已經三天過去,仍石沉大海。楚睿猜測著,忐忑著,在一線希望裏,些許峰迴路轉,些許心神不寧......
一周後,楚睿到她家,她的態度冷淡,隻顧和其他人說話。臨走,她一反常態,送楚睿出門。“你的東西,我沒看,還給你。”在大門口,她話音剛落,遞給楚睿一個厚信封,迴身關上了門。
一盆冷水澆下來,涼在心。楚睿心灰意冷,她的舉動,是無言的迴答,婉拒沒商量。稍覺安慰的是,沒有聲張,給楚睿留了塊遮羞布,否則更令他無地自容。
在學校,李淑春神態若無其事,班上其他同學風平浪靜,沒啥異常反應。惴惴不安的楚睿,慢慢鎮靜下來。豈料,過了段時間,“情書門”在全學校鬧得紛紛攘攘。楚睿的背後,有人指指點點,“就是他給女生寫情書,被人家拒絕啦。”班上的女生嘀咕恥笑,像躲瘟神般躲避他。愛出風頭的男生,不分場合,譏笑諷刺曬,“情聖,幫幫忙,替咱寫封情書。”
“裝純純,口是心非,背後出賣丟醜,一肚子壞水!”楚睿咬牙切齒地恨在心裏,恨不能一把揪過她,謾罵一頓,給他一記響亮的耳光。卻又顧忌一旦鬧僵,對她對自己都不光彩。學生談戀愛,遞情書,不是光麵事。再說,書信畢竟沒公開,還給了自己,等同於捕風捉影,沒有真憑實據,時間一長,就會自消自滅。但是,死要麵子活受罪,再怎麽說,對李淑春的行為,必須有所表示,男子漢大丈夫,是可忍孰不可忍,臉麵,自尊,還是要講的。見到她,他一臉冰霜,高昂著頭顱,不理不睬,哪怕一句話也懶得說,扭身便走。天涯何處無芳草。發誓,再也不登她的家門,再也不會搭理她。
有愛是金色,無愛是灰色。那段日子,楚睿在學校裏,裝成一幅清高麵孔,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書包裏裝幾本舊黃的書,不管高音喇叭裏振振有詞,“一份發人深省的答卷”,也不管同學們熱衷於冷嘲熱諷“馬尾巴的功能”,追潮“讀書無用論”,楚睿一個人埋頭課桌,看古文,讀唐詩宋詞,彰顯“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校外,約好學友嶽毅力,背詩說古詞,分析新詩歌。晚上挑燈夜話,品韻腳,談感知,時常到半宿。詩興來臨時,一個人模仿名篇試寫,摳心挖膽詠詩句。偶覺佳作,請語文老師點評,小荷才露尖尖角,別於菜鳥亦英豪。有時,老師拿到課堂朗誦,鼓勵一番,同學們驚奇的眼神,楚睿自謙地一笑。然而,那份被刺傷的愛,雖深埋在心靈的角落裏,陰影卻揮抹不去,時不時跑出來,在傷口上灑把鹽,絞痛在心底裏。他一切變得無味。生活失去燦爛,深陷在灰色裏,不能自拔。
內心的苦澀。麵色掩藏不住。阿蓮姐心細如發,“楚睿。你有心事,還不小。”楚睿搖搖頭,矢口否認。她說:“算了吧,你瞞不過我的眼睛。說說看,姐能不能幫上忙。”
有愛大聲說出來,起碼找個知己傾訴,憋在心裏一人扛,更難受。楚睿輕描淡說。吐露了糾結的心,以及情書秘密,“她實際怎麽想,我也不清楚,反正我看不起她。現在,我和她形同陌路,不說一句話。她看不上我,沒關係,即使當麵拒絕,我也不會怪她。最不該泄露出去。出我的醜,讓人恥笑,使我沒臉見人。”
姐的臉上滑過一縷惆悵。低著頭沉默。抬起頭,神情變得很坦然,“孩子氣,你倆都是孩子氣。男女間,喜歡不丟人,不喜歡也很正常,隻要說開了,喜歡正好,不喜歡拉倒。就當什麽也沒發生。一笑過去,該咋地咋地。還是普通朋友,一般同學。大可不必弄得心存芥蒂。不相好,就翻臉成仇。”她發覺楚睿的臉紅一塊,紫一塊,安慰他,“少年男女初戀,沒經驗,還必須藏著掖著,一時考慮不周,可以理解,別鑽牛角尖。我認為,泄密不是她的初衷,不然不會原封不動地把信退給你。可能是,少女的她,第一次收看男人寫的情書,不知所措,找閨蜜說道,幫著參謀支招,一不小心,被閨蜜泄了密。至於,她對你究竟是啥想法和態度,你沒問,她沒明確表示,先別急著最後下定論。這樣吧,我找找她,幫你探探口風。放心,有姐出麵當月下老,不該成也能成!”
阿蓮,既是大姐,也是紅顏知己,友誼是純潔的親如姐弟般。她的心明鏡似的,映射出來的是豁達和慈愛,俠腸義膽。在她麵前,楚睿覺得放鬆和安逸,敞亮和溫馨。他知道李淑春和阿蓮的關係挺好,她當和事老,是最合適的人選,也更容易相互溝通,把握分寸,架起青春男女之間的橋梁。隻是,許睿的心被一種東西侵噬著,聽說自己寫情書,有意中人,姐的神情,不經意的掩飾,流露著悵然若失的思緒。
“給,可以當演算紙。”阿蓮拿出一疊舊記賬本,遞過來。楚睿欣喜,“謝謝姐!”紙張本,學生當然喜歡,多多益善。奶奶拿雞蛋換鹽吃,家人一分錢掰成兩半花。苦苦相求父母多買個本子,沒門。平日,他攥幾毛錢,不舍得買零食,舍得買筆墨紙張。他翻了翻本子,裏麵的紙嶄新且厚,喜歡得不得了,禁不住說:“好姐姐,我愛你死你拉!”
阿蓮嗬嗬一笑,“別逗了,你的真愛是李家大小姐。去,快去找她說!”
陽光明媚,潔白的雲朵,吹來一陣爽爽的風。告別阿蓮,楚睿的心情好起來,姐就是一道解悶的菜,甜著心,開著胃,心結扣子被化解。過了一段時間,李淑春見到楚睿,邊走邊說:“信的事,當時我不知該怎麽辦好,更不想傷害你。”爾後,腳步加快,匆忙從楚睿身邊繞過。楚睿迴頭,欲言又止,繼續前行。他心裏清楚,都是侯英蘭惹的禍,她是李淑春最要好的閨蜜,曾經和自己開過“情書高手”的玩笑。李淑春不端架子,先開口,也不是故意出賣和傷害自己,楚睿釋然。此後,相逢一笑打招唿,他們恢複了正常交往,隻是相互客客氣氣,視同一般相識,自然而不失分寸。愛總比恨好,心愛的人,不談兒女情長,仁義在。有機會接觸交往,就是愛的希望。
有一天,李淑春準備去找舅舅,問楚睿:“舅舅是蘋果園的頭頭,去不去?”楚睿脆快答應,“去,我馬上借輛車子,就走。”全村六百多戶人家,自行車隻有三四輛。楚睿打著父母的旗號,到張叔家借來一輛,伴陪著她騎車遠行。
一路山水一路情,楚睿騎車飛行,大撒把,昂首挺胸,雙臂平伸開,在寬闊的馬路上兜風。李淑春緊隨其後,憋著笑。洋相,一不小心摔一跤,你就不洋相了。三十多裏路,雖然不說話,可許睿的心在飛,和心愛的人相伴,別有洞天滋味。
蘋果熟了,紅玉,黃金帥,青國光,散發著誘人的果香。舅舅指指碩果累累的樹林,“去吧,隨便摘,敞開吃!”李淑春笑了,領著楚睿低頭鑽進了果樹林。楚睿伸手摘個紅大的,“給,這個好。”李淑春手一揚,“國光好,又脆又甜。”她家經常吃蘋果,什麽品種可口,有品嚐的經驗。楚睿家連吃蘋果的機會都極少,隻要是蘋果,都饞,哪裏還顧得分別品種個味。此時此地,可以挑樣吃,真來勁。他咬了一口紅玉,麵豆豆的,再咬國光,脆靈靈,甜滋滋,感覺大不一樣,特別合年輕人的胃口,對著她直點頭,“嗯,特棒!”
香甜在嘴中,韻味沁在心。二人世界,芬芳的花果樹下,李淑春翹腳腳,摘果果,童心樂懷放縱,天然去雕飾,逸興橫素襟。她爬上樹杈遠伸手,摘高掛枝頭的果子,被樹枝掛住衣服,一時半霎解不開,吊著下不來。楚睿笑著幫忙,扶她下樹,“你選,我給你摘。”她頭一仰,口嚼著,“親自摘,更有趣味。”
落果的季節,果園裏男男女女一群群,大筐小筐的蘋果這兒擺,那兒放。曲徑通幽處,左一溜右一排,紅橙黃青紫,爭先飄香溢彩。楚睿和淑春走出果林,小媳婦撿個紫紅大蘋果,“小春,給!”吃著走著,中年男子一手一個蘋果,塞到她懷裏,“這倆好,拿著!”楚睿人不熟,有點靦腆。人家特別熱情,“小夥子,別不好意思,瓜桃梨棗,誰見了誰咬。撿好的,吃!”三弄兩弄,肚子吃得飽飽的。臨走,舅舅搬來兩筐蘋果,分別綁在兩輛自行車後座上。楚睿這筐,人家象征性地收了點錢。
滿載而歸,兩人騎著車子,在寬路上並排慢蹬,悠哉悠哉,一邊走一邊說笑。果為媒,瀟灑的一天,樂趣的日子,值得迴味的田園生活。男女間的拘束少了,話多起來,自然流露的笑聲朗朗,灑落在青山綠水的路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