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清桓臉色驟然突變,掩不住的心虛,也不管有沒有梳頭了,起身往後退,意圖遠離她,尷尬地笑著,眼神慌亂:“姐姐……天氣不錯哈,我還是披著頭吧……”
趁此時,顧清風無聲地開溜,誰想被顧清寧頭也不轉地揪住了領子。顧清寧看看他們倆,一副審犯人的樣子。
顧清桓躲避姐姐的目光,轉身拿頭嗆柱子。
顧清風眼見逃不掉了,幹脆招認:“誒呦,又不是做了什麽虧心事,姐,我就跟你說吧,其實,其實是鍾離大哥約我們出去玩兒的,這魚也會跟他一起釣的,他說讓我們別告訴你……”
“鍾離?”她莫名其妙:“他幹嘛要找你們去釣魚?你們什麽時候跟他這麽孰了?”
顧清風道:“鍾離大哥說他今天要去未央湖邊……做法事……但他一個人去會害怕,就找我和哥哥一起去,順便釣釣魚遊遊湖什麽的,我們也是好奇大祭司做法事是什麽樣的嘛,就去看看……不過真沒想到鍾離大哥釣魚那麽厲害!除了最後從船上摔下去了之外,他真的是太厲害了,太完美了!姐,你是沒看到他用桃木劍當釣竿的樣子,不然你肯定會愛上他……”
他不住地誇讚鍾離,顧清寧卻失神了,心底忽起涼意,這五月天裏,額頭上滲出涔涔冷汗,她看向顧清桓,顧清桓神情也不一樣了,與她目光示意。
她道:“哦,原來是這樣。清風,你先去吧,父親在等你出門呢。”
顧清風如獲大赦,應了聲,就跑開了。
顧清寧和顧清桓目送他的背影遠去。
他們的清風今日就將踏上仕途,涉足官場,自此以後就是禦林軍的一員,未足加冠之齡便做了六品副督,前途無量。
前途莫測。
這是他自己的選擇,他選擇跟他們走同樣的路。
又或許有些不同。
畢竟,雖然他姓顧,但他始終是顧清風。
顧清寧神思凝重,開口問:“你們去的是未央湖?”
顧清桓走到她旁邊,任發絲隨風拂麵:“是的,鍾離大祭司就是在未央湖畔做的法事,說要超度亡魂。”
顧清寧的指尖一顫,思緒縹緲,無有言語。
顧清桓走近,有些擔憂地看著她,低下聲,問道:“姐姐,他,是不是知道盧遠澤死的真相?”
即使自己早已知道想到,然而聽他一問,依舊感覺有些悚然:“嗯,那晚,被他撞見了……你怎麽會想到這?”
他皺眉,似在憂慮糾結什麽,道:“首先是未央湖,我聽說這個地方就先想到死在那裏的盧遠澤,其次,在我問他做法事到底領不靈驗時,他說,就算他能夠超度亡魂,也驅逐不了人的心魔,明顯意有所指。”
顧清寧又陷入沉默,他深思了一會兒,問她:“姐姐,該拿鍾離怎麽辦?他知道這麽多……”
“你是覺得他是隱患?”她直問道。
他道:“難道不是嗎?姐姐你不害怕?”
顧清寧難以應答,轉麵看向他:“我不知道……”
“可是我害怕!”他有些失控,好像有一股後知後覺的恐懼感將他包圍了,他像是在自責又像是在驚顫:“其實,他今天會掉下船去……是因為我……是我做的……我裝作站不穩,撞了他一下,把他撞下去了,那是在湖心,幸好他會遊水,幸好……”
聽到他的坦白,顧清寧更加吃驚,“你?清桓!為什麽?你想替我滅口?”
他痛苦起來,揉著自己的頭,咬牙道:“我不知道!姐,我也不知道!隻是聽他那樣說之後,我就心虛了,我就害怕了!我想到你可能……我就失掉理智了,鬼使神差地……我真不知道……幸好他沒事……”
顧清寧頓頓地往後退了幾步,望著他,出神許久,之後,拍拍他的肩膀,微微搖頭,安撫道:“算了吧,沒事了,清桓……”
她扶他坐下了,輕撫著他披散的發絲,一綹一綹地梳起。
“沒事的,清桓,我不會有事。”
“或許就如他所說的,這會是糾纏我一生的心魔,會永遠地折磨著我,一次一次地揭起我的罪大惡極,但又怎樣?”
“我不畏過去,隻會前行,也會迴顧,但不會後悔。”
……
顧清風與顧清玄去皇城南門崇安門的禦林軍總營見晉軒王,顧清風正式成為禦林軍的副督之一,領了軍甲印綬,次日就職。
下午顧清桓在家休息了半天,然後傍晚時出門去了,楊容安與殷齊修與他約在江月樓。
結交以來,他們玩了長安城的很多地方,不過還是第一次去江月樓聚會。
他原以為楊容安也許會叫上一些其他的官場同僚,把這次作為應酬也是很有可能的。
然而他去了,才發現這次仍舊隻有他們三人,倒鬆了口氣。
他到江月樓之時,恰逢江弦歌為眾奏曲。
她的琴藝與她的容貌一般享譽長安,成為江月樓的招牌,不過後者是不輕易示於眾前的,就算她答應,江河川也不容許。
而前者,她願意展示出來,不僅是為了招攬生意,且是因為她始終有一顆樂者之心,她愛琴善琴,也想知道,這江月樓來往千萬人中,是否還有知音?
往日她隻是偶爾在琴閣彈奏一曲以助客人興致,每每琴聲起,江月樓上下皆會安靜下來,少有雜音,來這的大多是文人雅士,他們或是真為這琴音癡醉,或是通過這琴音對那琴閣之內的長安第一美人遐想連篇,總是不乏有入迷的常客。
而這些日子以來,她撫琴愈加頻繁了,但特意來聽她琴曲的人變少了。
因為她毀容的消息逐漸傳開來,或說是她有意傳出去,就此驅逐了很多虛偽聽客。
默默獨自走進江月樓,入神地聽著那琴閣上傳來的悠悠琴音,他想到自己已經有一段日子沒有見弦歌了,他當然不是因為那個原因,而是因為尷尬,因為不知如何麵對。
垂頭走進三樓的雅間,一眼看到在內等候的殷齊修,卻不見楊容安。
他好奇道:“誒?容安還沒來?”
雖是上下級,但在私下,他們已經熱絡地直唿對方的名了,也不講究什麽虛禮,三個年輕人難得投契,相處自在。
殷齊修性子爽直,在官署朝堂上是一副冷傲鐵麵的樣子,在私下卻是最痛快的一個,也不似他父親兄長那樣多少有些以貴族自居,或是因為沒有成家的緣故,天性自然,隨性爽朗。
他飲著酒,靠倒在坐榻上,笑道:“他呀,你進來的時候沒看到嗎?那人都癡了,在廊上聽琴呢。”
楊容安愛好樂藝,尤善吹簫,極具文人雅士風骨,崇尚魏晉之風,總戲說自己是誤入仕途的樂師。
“聽琴?”此時琴聲已終,他還沒進來,顧清桓愈加疑惑,略有思索。
殷齊修說著:“清桓,我也是今天才弄明白,容安每天散值後都溜得那麽快,你知道他是幹嘛去了嗎?他呀,就是來這江月樓聽琴了,每天都來啊,你說癡不癡?這人也是……”
趁此時,顧清風無聲地開溜,誰想被顧清寧頭也不轉地揪住了領子。顧清寧看看他們倆,一副審犯人的樣子。
顧清桓躲避姐姐的目光,轉身拿頭嗆柱子。
顧清風眼見逃不掉了,幹脆招認:“誒呦,又不是做了什麽虧心事,姐,我就跟你說吧,其實,其實是鍾離大哥約我們出去玩兒的,這魚也會跟他一起釣的,他說讓我們別告訴你……”
“鍾離?”她莫名其妙:“他幹嘛要找你們去釣魚?你們什麽時候跟他這麽孰了?”
顧清風道:“鍾離大哥說他今天要去未央湖邊……做法事……但他一個人去會害怕,就找我和哥哥一起去,順便釣釣魚遊遊湖什麽的,我們也是好奇大祭司做法事是什麽樣的嘛,就去看看……不過真沒想到鍾離大哥釣魚那麽厲害!除了最後從船上摔下去了之外,他真的是太厲害了,太完美了!姐,你是沒看到他用桃木劍當釣竿的樣子,不然你肯定會愛上他……”
他不住地誇讚鍾離,顧清寧卻失神了,心底忽起涼意,這五月天裏,額頭上滲出涔涔冷汗,她看向顧清桓,顧清桓神情也不一樣了,與她目光示意。
她道:“哦,原來是這樣。清風,你先去吧,父親在等你出門呢。”
顧清風如獲大赦,應了聲,就跑開了。
顧清寧和顧清桓目送他的背影遠去。
他們的清風今日就將踏上仕途,涉足官場,自此以後就是禦林軍的一員,未足加冠之齡便做了六品副督,前途無量。
前途莫測。
這是他自己的選擇,他選擇跟他們走同樣的路。
又或許有些不同。
畢竟,雖然他姓顧,但他始終是顧清風。
顧清寧神思凝重,開口問:“你們去的是未央湖?”
顧清桓走到她旁邊,任發絲隨風拂麵:“是的,鍾離大祭司就是在未央湖畔做的法事,說要超度亡魂。”
顧清寧的指尖一顫,思緒縹緲,無有言語。
顧清桓走近,有些擔憂地看著她,低下聲,問道:“姐姐,他,是不是知道盧遠澤死的真相?”
即使自己早已知道想到,然而聽他一問,依舊感覺有些悚然:“嗯,那晚,被他撞見了……你怎麽會想到這?”
他皺眉,似在憂慮糾結什麽,道:“首先是未央湖,我聽說這個地方就先想到死在那裏的盧遠澤,其次,在我問他做法事到底領不靈驗時,他說,就算他能夠超度亡魂,也驅逐不了人的心魔,明顯意有所指。”
顧清寧又陷入沉默,他深思了一會兒,問她:“姐姐,該拿鍾離怎麽辦?他知道這麽多……”
“你是覺得他是隱患?”她直問道。
他道:“難道不是嗎?姐姐你不害怕?”
顧清寧難以應答,轉麵看向他:“我不知道……”
“可是我害怕!”他有些失控,好像有一股後知後覺的恐懼感將他包圍了,他像是在自責又像是在驚顫:“其實,他今天會掉下船去……是因為我……是我做的……我裝作站不穩,撞了他一下,把他撞下去了,那是在湖心,幸好他會遊水,幸好……”
聽到他的坦白,顧清寧更加吃驚,“你?清桓!為什麽?你想替我滅口?”
他痛苦起來,揉著自己的頭,咬牙道:“我不知道!姐,我也不知道!隻是聽他那樣說之後,我就心虛了,我就害怕了!我想到你可能……我就失掉理智了,鬼使神差地……我真不知道……幸好他沒事……”
顧清寧頓頓地往後退了幾步,望著他,出神許久,之後,拍拍他的肩膀,微微搖頭,安撫道:“算了吧,沒事了,清桓……”
她扶他坐下了,輕撫著他披散的發絲,一綹一綹地梳起。
“沒事的,清桓,我不會有事。”
“或許就如他所說的,這會是糾纏我一生的心魔,會永遠地折磨著我,一次一次地揭起我的罪大惡極,但又怎樣?”
“我不畏過去,隻會前行,也會迴顧,但不會後悔。”
……
顧清風與顧清玄去皇城南門崇安門的禦林軍總營見晉軒王,顧清風正式成為禦林軍的副督之一,領了軍甲印綬,次日就職。
下午顧清桓在家休息了半天,然後傍晚時出門去了,楊容安與殷齊修與他約在江月樓。
結交以來,他們玩了長安城的很多地方,不過還是第一次去江月樓聚會。
他原以為楊容安也許會叫上一些其他的官場同僚,把這次作為應酬也是很有可能的。
然而他去了,才發現這次仍舊隻有他們三人,倒鬆了口氣。
他到江月樓之時,恰逢江弦歌為眾奏曲。
她的琴藝與她的容貌一般享譽長安,成為江月樓的招牌,不過後者是不輕易示於眾前的,就算她答應,江河川也不容許。
而前者,她願意展示出來,不僅是為了招攬生意,且是因為她始終有一顆樂者之心,她愛琴善琴,也想知道,這江月樓來往千萬人中,是否還有知音?
往日她隻是偶爾在琴閣彈奏一曲以助客人興致,每每琴聲起,江月樓上下皆會安靜下來,少有雜音,來這的大多是文人雅士,他們或是真為這琴音癡醉,或是通過這琴音對那琴閣之內的長安第一美人遐想連篇,總是不乏有入迷的常客。
而這些日子以來,她撫琴愈加頻繁了,但特意來聽她琴曲的人變少了。
因為她毀容的消息逐漸傳開來,或說是她有意傳出去,就此驅逐了很多虛偽聽客。
默默獨自走進江月樓,入神地聽著那琴閣上傳來的悠悠琴音,他想到自己已經有一段日子沒有見弦歌了,他當然不是因為那個原因,而是因為尷尬,因為不知如何麵對。
垂頭走進三樓的雅間,一眼看到在內等候的殷齊修,卻不見楊容安。
他好奇道:“誒?容安還沒來?”
雖是上下級,但在私下,他們已經熱絡地直唿對方的名了,也不講究什麽虛禮,三個年輕人難得投契,相處自在。
殷齊修性子爽直,在官署朝堂上是一副冷傲鐵麵的樣子,在私下卻是最痛快的一個,也不似他父親兄長那樣多少有些以貴族自居,或是因為沒有成家的緣故,天性自然,隨性爽朗。
他飲著酒,靠倒在坐榻上,笑道:“他呀,你進來的時候沒看到嗎?那人都癡了,在廊上聽琴呢。”
楊容安愛好樂藝,尤善吹簫,極具文人雅士風骨,崇尚魏晉之風,總戲說自己是誤入仕途的樂師。
“聽琴?”此時琴聲已終,他還沒進來,顧清桓愈加疑惑,略有思索。
殷齊修說著:“清桓,我也是今天才弄明白,容安每天散值後都溜得那麽快,你知道他是幹嘛去了嗎?他呀,就是來這江月樓聽琴了,每天都來啊,你說癡不癡?這人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