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留都,古稱金陵,因戰國楚威王熊商於石頭城築金陵邑,金陵之名源於此。又有秣陵、建業、建康等別稱。自古便是江南富庶之地,尤其太祖定都在此,越發集市興隆,商賈雲集。便是成祖北遷,南京依舊作為留都,保持六部九卿、五軍都督以及守備太監的建製。與北京驛道、運河,來往便利。等到李闖圍城,消息傳到南京,一時紛紛擾擾,各地宗室、藩鎮無不緊張注目京師動向。
先前木魃穆函未與趙坤元一齊前往煤山,而是領了掌教命令,在城南運河附近覓得一艘官船,因趙坤元怕太子、公主二人羸弱,不堪高空罡氣凜冽,故預先作此安排。等與穆函匯合,乃施法掩蔽了形跡,沿著運河破浪而行。一路上遇著散落的宮人、婢女、官屬,擇其良善之輩選用在側。
一路上太子朱慈?r滿腹憂慮,默默無言。他畢竟是個十來歲的孩子,又長於深宮婦人之手,所教導的老師多是一幫腐儒,能有多大見識?趙坤元思來想去,盤算日後明室再興還是要靠這個人的旗幟,隻得耐著性子,勸導於他。
不過坤興公主倒是頗有些氣量,先前見了木魃穆函猿猴般的外貌,毫不慌張,便是斷了一臂,麵上也毫無憂色,隻靜靜端坐一旁,聽趙坤元二人敘話。果然不愧是日後能成為江湖有名的獨臂神尼。
趙坤元想成全於他,仔細打量公主的根骨,半晌乃道:“公主殿下,貧道觀你骨骼清奇,純**體,乃是上佳的修道良才。貧道有心收你作個記名弟子,一來不辜負你這般根骨,二來修習道法,在太子殿下周邊也可擔當護衛,共赴國難,不知意下如何?”
坤興公主忙近前跪下道:“昔日宮中傳聞有位護國真人,道法通玄,當時便有傾慕請教之心,可惜仙凡遠隔,未曾得見,深以為恨。奴雖生在帝王家,卻厭倦紅塵,早有出世修行之念,因怕衝撞真人,不敢說出心中夙願。如今真人金口親開,憐我淒慘,弟子願意拜在真人門下,伏請恩許!”
趙坤元默默頷首,受了她三跪九叩的拜師大禮。
太子朱慈?r見狀也同求出家修道,為趙坤元婉拒,一麵勸道:“殿下乃是萬民所仰,如今神州塗炭,亟需殿下順天應人,登基繼位。諸多人世因緣豈能拋棄,國仇家恨豈可忘卻?殿下乃是大明中興之主,自然有神靈庇佑,英傑效命,何須自己親自修行?”
趙坤元再三勸說,方止住了朱慈?r出家的念頭。不過怕他心中有怨,乃傳他一套內家養氣的心法,令其早晚用功,強建體魄大有裨益。另外尋了僻靜艙室,將一些上清入門的道法傳授坤興公主,又賜下幾樣護身的符咒,令其研習揣摩。
船行甚速,不一日便到了揚州邗溝,出了六圩渡口,又直奔白下,停在南京城外一處僻靜的江岸,方才止住行程。
穆函過來稟報,問道接下來如何處置?趙坤元叫他莫急,道:“先前已令你師傅陪著萬妙仙姑來此布置,且等上片刻,自有計較!”乃焚了一道傳音符咒,召許飛娘與火無害前來匯合。
不一刻,半空劍嘯聲起,金紅劍光閃映,落下二人,正是先前往南京的許飛娘與火無害。諸人一齊到艙中敘話。
許飛娘稟道:“日前來至留都,拆看掌教錦囊,按計行事。至今日方才將幾家文武大臣家宅拜訪完畢,將來意說明,或有懷疑,然俱答應到時太子親臨必往拜見,在南京繼位,身等大寶,再行北伐,報此國仇家恨!”
趙坤元乃道:“陛下殉難消息還要一些時日方至南京,不到那時太子殿下暫不露麵,免受非議。隻暗中先將繼位忠貞之士,悄悄帶到此處君臣見上一麵,提早準備。”
當即由許飛娘、火無害親自往來飛行,將留守南京附近的史可法、張慎言、高弘圖、薑曰廣、劉宗周、徐石麒、瞿式耜及留守太監韓讚周、盧九德等一班文武大臣,悉數接來。等眾人齊到,方請朱慈?r升座,出示崇禎手書及玉璽諸物。
諸人本已驚駭趙坤元、許飛娘等仙家道法,不敢他想。又有原總督京營太監盧九德跪拜確認,對眾人道:“奴婢提督京營時,常入內廷,就近與會太子,確是本人。且現有太子殿下老師大學士王鐸在南京修養,令其當麵見駕更無流言蜚語了!”
趙坤元冷笑道:“王鐸此人隻寫得一筆好字,可惜是貪生怕死之輩,並非純臣。今日在座諸位俱是貧道揀選忠義之士,事屬機密,還需暗中布置,勿要聲張!”
當即君臣灑淚而別,各去安排,等到崇禎皇帝死訊傳來,方準備儀仗,到江岸將太子並公主一齊接到南京城內,簡略修整宮室,在武英殿登基。
原本南明因為弘光帝得位不正,難服眾望,諸多宗室各懷鬼胎,爭權奪位;藩鎮悍將,擁兵自重,各自為戰,故而雖有百萬軍兵,難於協同,為滿清一一攻破。如今太子朱慈?r名正言順,眾人齊力同心,形勢慢慢好轉起來。
朱慈?r按著趙坤元吩咐,來年改元隆武。也許是修習內家養氣心法的緣故,如今越發顯得英姿勃勃,精神矍鑠。又有趙坤元時常耳提麵命,悉心指教,漸漸有了中興之主的氣概。當即宣旨,移駕浦口,紮營而居,不著朝服,以孝服代之,時刻準備北伐中原,克複舊幫。
曆史依舊次第發展,吳三桂本想引清兵報仇,結果引狼入室,反為其所製,雖將李闖驅逐出北京,卻為滿清趁虛而入,鵲巢鳩占。滿蒙八旗勢如破竹,一路上斬關奪將,不出數月淮河以北,大半疆域為其霸占。吳三桂見清兵強悍,無可抵敵,隻得歸降,作了千古漢奸。
李、張民軍也遠不是清軍敵手,紛紛敗退。李自成於湖北九宮山死於暗箭,張獻忠也忽然病死。明末義軍一時間沒了首腦,多有降於滿清者。其餘部屬紛紛四散。
趙坤元自有火無害等人往來傳遞軍情,乃與南明君臣商議,請其招降李、張舊部,赦免罪責,將滿蒙韃虜驅除華夏。朝中多有大臣反對,以為李、張俱是君父死仇,無可寬恕。趙坤元反複勸說講解,分析利害,最後不得已又召來崇禎帝亡魂現身,亂哄哄攪鬧多日,方才下場。乃由朱慈?r頒旨,大赦天下,號召協力抗清。
先前李闖部將、製將軍李岩,因為趙坤元提醒,免於內部傾軋,保存了性命,聽到南明大赦天下的消息,乃糾集部將,率先投誠歸順。一時間南北諸多義軍紛至遝來,江北淮南之地,軍兵糜集,幾達百萬之眾。
清兵所占之地過於廣大,一時間感到兵力匱乏,也漸漸按住兵鋒,與南明在淮河一線對峙。
趙坤元即刻成了南明朝廷的主心骨,拜為國師,統領百官,煊赫無比。世人均謂其乃是薑尚再世、伊尹重生。然其內心頗為不安,越發謹慎。因他自度非是濟世安邦之才,管理朝政非其所長,不過仗著道法玄妙,又有前世記憶,故能事事預知。好在一幫文臣效命,武將亦不敢自專,局麵也慢慢穩固下來。
趙坤元又按著前世的記憶,將那一幫降清貳臣,漸次剝離要害權位,或以貪贓論罪,或以虛名遣散,內裏幾個善能掌兵的,也嚴厲警告,並派眼線時刻監視。至於史可法、張慎言、高弘圖、薑曰廣、劉宗周、徐石麒、瞿式耜等人自然信任有加。還廣泛搜羅能臣幹吏,於朝中聽用。一時間頓有中興氣象。
得空趙坤元還命人找來夏允彝、夏完淳父子並陳子龍等人,甫一見麵,夏、陳二人大驚,沒想到這國師便是當年夏完淳滿月宴席上遊戲風塵的那位高人,不禁感歎仙道並非渺茫,虔誠禮拜不已。趙坤元對三人勉勵一番,均委以重任,令在軍中效力。
轉眼到了來年,便是隆武元年,接到軍情稟報,清兵移師南征,大舉南下。南明朝廷忙調集各部軍馬,布防淮河南岸。
趙坤元雖擔著國師之名,畢竟是個修道之人,怎能上陣殺敵?隻不過用其名望,邀製諸軍,協同作戰。他看重李岩帥才,有心命其統領各部軍馬,奈何礙於他昔日身份,原本明軍部將悉數反對,隻得命史可法督師淮安,掌領中軍,李岩所率領李張舊部,在上遊駐紮;左良玉等部在蚌埠馳援。
也是天意使然,趙坤元有些大意,並未多想。哪知軍情急轉直下,忽然接到軍報,淮河一線為清軍所破,兵鋒直逼揚州城下。頓時大驚失色,忙掐指一算,方明白前因後果,不由惱恨,切齒道:“想不到這幫賊子如此喪心病狂,違逆天道。如此莫怪道爺親自下場,將爾等打落深淵!”
即刻傳書四方,命門人弟子,齊聚揚州,又廣邀同道前來助拳。這才有了一番三教鬥法揚州城的後話。
(今日一更,最近這幾張少了仙俠的味道,但是情節過渡,無法避開,接下來會盡快脫離反清複明的窠臼,迴到仙俠鬥劍的線索上去。懇請諸位點擊收藏,如今已到40萬字,迴想起來頗為感慨,可惜成績慘淡,叫人欲哭無淚!)
先前木魃穆函未與趙坤元一齊前往煤山,而是領了掌教命令,在城南運河附近覓得一艘官船,因趙坤元怕太子、公主二人羸弱,不堪高空罡氣凜冽,故預先作此安排。等與穆函匯合,乃施法掩蔽了形跡,沿著運河破浪而行。一路上遇著散落的宮人、婢女、官屬,擇其良善之輩選用在側。
一路上太子朱慈?r滿腹憂慮,默默無言。他畢竟是個十來歲的孩子,又長於深宮婦人之手,所教導的老師多是一幫腐儒,能有多大見識?趙坤元思來想去,盤算日後明室再興還是要靠這個人的旗幟,隻得耐著性子,勸導於他。
不過坤興公主倒是頗有些氣量,先前見了木魃穆函猿猴般的外貌,毫不慌張,便是斷了一臂,麵上也毫無憂色,隻靜靜端坐一旁,聽趙坤元二人敘話。果然不愧是日後能成為江湖有名的獨臂神尼。
趙坤元想成全於他,仔細打量公主的根骨,半晌乃道:“公主殿下,貧道觀你骨骼清奇,純**體,乃是上佳的修道良才。貧道有心收你作個記名弟子,一來不辜負你這般根骨,二來修習道法,在太子殿下周邊也可擔當護衛,共赴國難,不知意下如何?”
坤興公主忙近前跪下道:“昔日宮中傳聞有位護國真人,道法通玄,當時便有傾慕請教之心,可惜仙凡遠隔,未曾得見,深以為恨。奴雖生在帝王家,卻厭倦紅塵,早有出世修行之念,因怕衝撞真人,不敢說出心中夙願。如今真人金口親開,憐我淒慘,弟子願意拜在真人門下,伏請恩許!”
趙坤元默默頷首,受了她三跪九叩的拜師大禮。
太子朱慈?r見狀也同求出家修道,為趙坤元婉拒,一麵勸道:“殿下乃是萬民所仰,如今神州塗炭,亟需殿下順天應人,登基繼位。諸多人世因緣豈能拋棄,國仇家恨豈可忘卻?殿下乃是大明中興之主,自然有神靈庇佑,英傑效命,何須自己親自修行?”
趙坤元再三勸說,方止住了朱慈?r出家的念頭。不過怕他心中有怨,乃傳他一套內家養氣的心法,令其早晚用功,強建體魄大有裨益。另外尋了僻靜艙室,將一些上清入門的道法傳授坤興公主,又賜下幾樣護身的符咒,令其研習揣摩。
船行甚速,不一日便到了揚州邗溝,出了六圩渡口,又直奔白下,停在南京城外一處僻靜的江岸,方才止住行程。
穆函過來稟報,問道接下來如何處置?趙坤元叫他莫急,道:“先前已令你師傅陪著萬妙仙姑來此布置,且等上片刻,自有計較!”乃焚了一道傳音符咒,召許飛娘與火無害前來匯合。
不一刻,半空劍嘯聲起,金紅劍光閃映,落下二人,正是先前往南京的許飛娘與火無害。諸人一齊到艙中敘話。
許飛娘稟道:“日前來至留都,拆看掌教錦囊,按計行事。至今日方才將幾家文武大臣家宅拜訪完畢,將來意說明,或有懷疑,然俱答應到時太子親臨必往拜見,在南京繼位,身等大寶,再行北伐,報此國仇家恨!”
趙坤元乃道:“陛下殉難消息還要一些時日方至南京,不到那時太子殿下暫不露麵,免受非議。隻暗中先將繼位忠貞之士,悄悄帶到此處君臣見上一麵,提早準備。”
當即由許飛娘、火無害親自往來飛行,將留守南京附近的史可法、張慎言、高弘圖、薑曰廣、劉宗周、徐石麒、瞿式耜及留守太監韓讚周、盧九德等一班文武大臣,悉數接來。等眾人齊到,方請朱慈?r升座,出示崇禎手書及玉璽諸物。
諸人本已驚駭趙坤元、許飛娘等仙家道法,不敢他想。又有原總督京營太監盧九德跪拜確認,對眾人道:“奴婢提督京營時,常入內廷,就近與會太子,確是本人。且現有太子殿下老師大學士王鐸在南京修養,令其當麵見駕更無流言蜚語了!”
趙坤元冷笑道:“王鐸此人隻寫得一筆好字,可惜是貪生怕死之輩,並非純臣。今日在座諸位俱是貧道揀選忠義之士,事屬機密,還需暗中布置,勿要聲張!”
當即君臣灑淚而別,各去安排,等到崇禎皇帝死訊傳來,方準備儀仗,到江岸將太子並公主一齊接到南京城內,簡略修整宮室,在武英殿登基。
原本南明因為弘光帝得位不正,難服眾望,諸多宗室各懷鬼胎,爭權奪位;藩鎮悍將,擁兵自重,各自為戰,故而雖有百萬軍兵,難於協同,為滿清一一攻破。如今太子朱慈?r名正言順,眾人齊力同心,形勢慢慢好轉起來。
朱慈?r按著趙坤元吩咐,來年改元隆武。也許是修習內家養氣心法的緣故,如今越發顯得英姿勃勃,精神矍鑠。又有趙坤元時常耳提麵命,悉心指教,漸漸有了中興之主的氣概。當即宣旨,移駕浦口,紮營而居,不著朝服,以孝服代之,時刻準備北伐中原,克複舊幫。
曆史依舊次第發展,吳三桂本想引清兵報仇,結果引狼入室,反為其所製,雖將李闖驅逐出北京,卻為滿清趁虛而入,鵲巢鳩占。滿蒙八旗勢如破竹,一路上斬關奪將,不出數月淮河以北,大半疆域為其霸占。吳三桂見清兵強悍,無可抵敵,隻得歸降,作了千古漢奸。
李、張民軍也遠不是清軍敵手,紛紛敗退。李自成於湖北九宮山死於暗箭,張獻忠也忽然病死。明末義軍一時間沒了首腦,多有降於滿清者。其餘部屬紛紛四散。
趙坤元自有火無害等人往來傳遞軍情,乃與南明君臣商議,請其招降李、張舊部,赦免罪責,將滿蒙韃虜驅除華夏。朝中多有大臣反對,以為李、張俱是君父死仇,無可寬恕。趙坤元反複勸說講解,分析利害,最後不得已又召來崇禎帝亡魂現身,亂哄哄攪鬧多日,方才下場。乃由朱慈?r頒旨,大赦天下,號召協力抗清。
先前李闖部將、製將軍李岩,因為趙坤元提醒,免於內部傾軋,保存了性命,聽到南明大赦天下的消息,乃糾集部將,率先投誠歸順。一時間南北諸多義軍紛至遝來,江北淮南之地,軍兵糜集,幾達百萬之眾。
清兵所占之地過於廣大,一時間感到兵力匱乏,也漸漸按住兵鋒,與南明在淮河一線對峙。
趙坤元即刻成了南明朝廷的主心骨,拜為國師,統領百官,煊赫無比。世人均謂其乃是薑尚再世、伊尹重生。然其內心頗為不安,越發謹慎。因他自度非是濟世安邦之才,管理朝政非其所長,不過仗著道法玄妙,又有前世記憶,故能事事預知。好在一幫文臣效命,武將亦不敢自專,局麵也慢慢穩固下來。
趙坤元又按著前世的記憶,將那一幫降清貳臣,漸次剝離要害權位,或以貪贓論罪,或以虛名遣散,內裏幾個善能掌兵的,也嚴厲警告,並派眼線時刻監視。至於史可法、張慎言、高弘圖、薑曰廣、劉宗周、徐石麒、瞿式耜等人自然信任有加。還廣泛搜羅能臣幹吏,於朝中聽用。一時間頓有中興氣象。
得空趙坤元還命人找來夏允彝、夏完淳父子並陳子龍等人,甫一見麵,夏、陳二人大驚,沒想到這國師便是當年夏完淳滿月宴席上遊戲風塵的那位高人,不禁感歎仙道並非渺茫,虔誠禮拜不已。趙坤元對三人勉勵一番,均委以重任,令在軍中效力。
轉眼到了來年,便是隆武元年,接到軍情稟報,清兵移師南征,大舉南下。南明朝廷忙調集各部軍馬,布防淮河南岸。
趙坤元雖擔著國師之名,畢竟是個修道之人,怎能上陣殺敵?隻不過用其名望,邀製諸軍,協同作戰。他看重李岩帥才,有心命其統領各部軍馬,奈何礙於他昔日身份,原本明軍部將悉數反對,隻得命史可法督師淮安,掌領中軍,李岩所率領李張舊部,在上遊駐紮;左良玉等部在蚌埠馳援。
也是天意使然,趙坤元有些大意,並未多想。哪知軍情急轉直下,忽然接到軍報,淮河一線為清軍所破,兵鋒直逼揚州城下。頓時大驚失色,忙掐指一算,方明白前因後果,不由惱恨,切齒道:“想不到這幫賊子如此喪心病狂,違逆天道。如此莫怪道爺親自下場,將爾等打落深淵!”
即刻傳書四方,命門人弟子,齊聚揚州,又廣邀同道前來助拳。這才有了一番三教鬥法揚州城的後話。
(今日一更,最近這幾張少了仙俠的味道,但是情節過渡,無法避開,接下來會盡快脫離反清複明的窠臼,迴到仙俠鬥劍的線索上去。懇請諸位點擊收藏,如今已到40萬字,迴想起來頗為感慨,可惜成績慘淡,叫人欲哭無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