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城外金華明軍的行動速度快得驚人,在這個平日裏剛剛打開城門的大清早,從城頭上的守軍發現了出現在遠處踏著薄霧的明軍輕騎,到守將接到報告而率隊登城,再到城外的金華明軍步卒列陣完畢,實際上也不過是過去了不到一刻鍾罷了,反倒是城西軍營的守軍還在陸陸續續的登上城牆。
所幸從叛亂之初西城和南城的城門便沒有再打開過,平日裏的樵采、交易皆是從麵向府城方向的東城門進行的。而且城外的金華明軍似乎也沒有攜帶太多攻城器械,步兵們倒是攜帶了些雲梯,不過對於有護城河作為防禦的西城牆而言卻還是不夠的,至少在護城河被引走,或是被填平之前,想要靠雲梯攻城並不是很方便。
烽火已經點燃,前往府城和鄉間的那幾個信使也已經出發。守將仔細觀察了一下了城外金華明軍主帥的將旗,雖說是寫了一個大大的“陳”字,但是旗杆的高度和旗幟的規格似乎不像是一個伯爵應該有的,甚至連總兵都到不了,顯然不會是陳文,難道陳文隻是派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部將迴來平叛嗎?
隻不過,這個疑問剛剛浮現在腦海中,迎旭門的方向卻傳來一陣亡命的唿喊聲,由遠及近。
………………
由於叛軍已經占領了湯溪縣城,金華明軍如果迴師平叛的話城西的通衢門和城南的履華門顯然是最有可能發生突襲的目標,所以在湯溪縣城倒向叛亂的巡撫衙門後,每天隻有東城的迎旭門還照常開啟。否則的話,長時間沒有城外的樵采和米糧輸入,隻怕是不用明軍迴師,城裏的百姓以及那些剛剛招募不久的湯溪縣本地新兵弄不好就會把莫名其妙和外界斷絕往來,想要餓死他們的守將、知縣等人綁去歸附陳文了。
雖說湯溪縣並非周遭的蘭溪、龍遊、金華那般交通便利,相對要閉塞很多,但是城內外的往來卻從來不少,原本開三座城門而現在僅剩下東城門一座,不僅給城內外的百姓造成了不便,也徹底將交通壓力壓在了這一座城門上。
不到一刻鍾前,西城門外的明軍還沒有出現在守軍的視野之中,東城門還是按例在這個時候打開城門。
雖然城門已經打開了片刻,但是出入城門的百姓卻還是如剛才那般絡繹不絕。守城門的那一隊士卒除了隊長和兩個伍長是出自撫標營,其他人盡皆是前不久在本縣招募的新兵。對於這大半月了還僅僅打開這一座城門同行,他們也很清楚本地的百姓怨言頗多,所以在檢查的時候也會視情況而定,盡量不會導致堵塞現象的發生。
入城的人流中,陳富貴駕著一輛載滿了木炭的笨重牛車緩緩向城門處移動。對於這個早在大蘭山期間便已經加入南塘營的老兵而言,如果不是今年擴軍時托了老上司的關係轉隸到騎兵之中,恐怕也不會再幹上從軍前的這個老本行。
隻不過,熱衷於騎鬥的他的第一次正式作戰卻還是連馬都摸不到,反倒是駕著牛車入城,怎麽琢磨怎麽覺得怪異。
人流不斷的向前移動,距離城門越來越近了,那些穿著和他們平日裏一般的明軍軍服的守城兵丁似乎對出城的百姓審查起來不甚嚴格,反倒是入城的總要仔細看看。不知道這些是不是來自於他們上司的授意,但是對於陳富貴來說,這輛拉木炭的牛車可不是上一次在天台縣時的那種打造了夾層的大車,他和身後那個同行的選鋒的兵刃都藏在了薄薄一層的木炭之下,這樣的審查力度顯然不可能通過。
片刻之後,前麵的幾個入城百姓已經依次結束了審查,而前麵那個挑著擔子的菜農則走到了守軍的近前。
下一個便是他,陳富貴轉過頭向後麵的幾個偽裝的選鋒使了個眼色,隨即拔出了藏在木炭裏麵的那對鐵鐧,劈頭蓋臉的朝著正在向他走來的那個扛著長槍的守軍砸去!
異變突生,守軍扛著長槍本就不及鐵鐧靈便,尤其他還是個入營不過半月的新兵,在陳富貴勢若瘋虎般的進攻下連反應都沒來得及做出便已經倒在了地上。
看到這一幕的百姓們在瞪大了眼睛不過刹那後便驚慌失措的開始尖叫奔逃,而此時,已經顧不上城外的那些正在遭受其他明軍選鋒突襲的守軍,專司負責城門的守軍在隊長的指揮下連忙推動著沉重的大門,試圖將威脅關閉在城外。
鐵鐧上的那片紅的、白的還在向下滴流,眼看著守軍正在關閉城門,陳富貴不再理會其他守軍,提著鐵鐧便衝了過去。
依仗著常年從事燒炭工這項職業,陳富貴的身體原本就比常人要強壯得多,再加上這兩年在軍中始終能夠吃飽飯,再加上合理的訓練,已經近乎於人形壓路機的陳富貴撞翻了幾個阻礙到他前進的奔逃行人,整個人徑直的衝進了即將完成閉合的城門。
陳富貴在最後的刹那合身撲了進去,待他站穩了腳跟,隨手便將身邊的那兩個還在繼續關閉城門的守軍拍倒在地。待他重新將視線焦距,卻看到專司看守城門的那隊守軍已經列出了一個僅僅是少了火兵和一個長槍手的鴛鴦陣,甚至在隊長的指揮下開始哆哆嗦嗦的向他攻了過來。
步兵出身,陳富貴當初在鴛鴦陣殺手隊中便先後擔任過狼筅手、長牌手和隊長,對於鴛鴦陣的變陣可謂是再熟悉不過了。隻是一眼看去,對方竟然在敵人隻有他一個的當下擺出了用於在戰場上減少受到攻擊麵積的縱陣向他殺來。
陳富貴從來不以急智見長,敵軍的應當是在讓他感到極大的不習慣。隻不過,既然對手已經開始緩慢的列隊進攻,他在大喝了一聲的同時便將鐵鐧舞動如飛一般衝向了守軍。而他瞅準了的第一個目標便是右前方的那個還沒有意識到自身站位有些過於凸前,在縱陣形態下已經脫離了狼筅手和長牌手保護的那個菜鳥藤牌手……
片刻之後,城門在那些已經徹底殺散了城外守軍的選鋒們的推動下重新打開,反倒是率先殺進閉合完畢的城門的陳富貴還在提著手中那兩柄沾染了更多鮮血和腦漿的鐵鐧,發出了一聲不解的感歎。
“這也配叫鴛鴦陣?!”
沒時間再理會那些已經被陳富貴殺散了的守軍,奪取城門便是他們這十幾個選鋒的任務,作為臨時隊長的陳富貴示意幾個選鋒繼續看守城門,防備那些還在城牆上沒有下來的守軍,而其他人則盡可能快的將屍體和一切障礙物移開,以便迎接那些由陳文親自率領,從數裏外的樹林埋伏點策馬而出已經向著城門處發起了衝鋒的明軍騎兵。(未完待續。)
城外金華明軍的行動速度快得驚人,在這個平日裏剛剛打開城門的大清早,從城頭上的守軍發現了出現在遠處踏著薄霧的明軍輕騎,到守將接到報告而率隊登城,再到城外的金華明軍步卒列陣完畢,實際上也不過是過去了不到一刻鍾罷了,反倒是城西軍營的守軍還在陸陸續續的登上城牆。
所幸從叛亂之初西城和南城的城門便沒有再打開過,平日裏的樵采、交易皆是從麵向府城方向的東城門進行的。而且城外的金華明軍似乎也沒有攜帶太多攻城器械,步兵們倒是攜帶了些雲梯,不過對於有護城河作為防禦的西城牆而言卻還是不夠的,至少在護城河被引走,或是被填平之前,想要靠雲梯攻城並不是很方便。
烽火已經點燃,前往府城和鄉間的那幾個信使也已經出發。守將仔細觀察了一下了城外金華明軍主帥的將旗,雖說是寫了一個大大的“陳”字,但是旗杆的高度和旗幟的規格似乎不像是一個伯爵應該有的,甚至連總兵都到不了,顯然不會是陳文,難道陳文隻是派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部將迴來平叛嗎?
隻不過,這個疑問剛剛浮現在腦海中,迎旭門的方向卻傳來一陣亡命的唿喊聲,由遠及近。
………………
由於叛軍已經占領了湯溪縣城,金華明軍如果迴師平叛的話城西的通衢門和城南的履華門顯然是最有可能發生突襲的目標,所以在湯溪縣城倒向叛亂的巡撫衙門後,每天隻有東城的迎旭門還照常開啟。否則的話,長時間沒有城外的樵采和米糧輸入,隻怕是不用明軍迴師,城裏的百姓以及那些剛剛招募不久的湯溪縣本地新兵弄不好就會把莫名其妙和外界斷絕往來,想要餓死他們的守將、知縣等人綁去歸附陳文了。
雖說湯溪縣並非周遭的蘭溪、龍遊、金華那般交通便利,相對要閉塞很多,但是城內外的往來卻從來不少,原本開三座城門而現在僅剩下東城門一座,不僅給城內外的百姓造成了不便,也徹底將交通壓力壓在了這一座城門上。
不到一刻鍾前,西城門外的明軍還沒有出現在守軍的視野之中,東城門還是按例在這個時候打開城門。
雖然城門已經打開了片刻,但是出入城門的百姓卻還是如剛才那般絡繹不絕。守城門的那一隊士卒除了隊長和兩個伍長是出自撫標營,其他人盡皆是前不久在本縣招募的新兵。對於這大半月了還僅僅打開這一座城門同行,他們也很清楚本地的百姓怨言頗多,所以在檢查的時候也會視情況而定,盡量不會導致堵塞現象的發生。
入城的人流中,陳富貴駕著一輛載滿了木炭的笨重牛車緩緩向城門處移動。對於這個早在大蘭山期間便已經加入南塘營的老兵而言,如果不是今年擴軍時托了老上司的關係轉隸到騎兵之中,恐怕也不會再幹上從軍前的這個老本行。
隻不過,熱衷於騎鬥的他的第一次正式作戰卻還是連馬都摸不到,反倒是駕著牛車入城,怎麽琢磨怎麽覺得怪異。
人流不斷的向前移動,距離城門越來越近了,那些穿著和他們平日裏一般的明軍軍服的守城兵丁似乎對出城的百姓審查起來不甚嚴格,反倒是入城的總要仔細看看。不知道這些是不是來自於他們上司的授意,但是對於陳富貴來說,這輛拉木炭的牛車可不是上一次在天台縣時的那種打造了夾層的大車,他和身後那個同行的選鋒的兵刃都藏在了薄薄一層的木炭之下,這樣的審查力度顯然不可能通過。
片刻之後,前麵的幾個入城百姓已經依次結束了審查,而前麵那個挑著擔子的菜農則走到了守軍的近前。
下一個便是他,陳富貴轉過頭向後麵的幾個偽裝的選鋒使了個眼色,隨即拔出了藏在木炭裏麵的那對鐵鐧,劈頭蓋臉的朝著正在向他走來的那個扛著長槍的守軍砸去!
異變突生,守軍扛著長槍本就不及鐵鐧靈便,尤其他還是個入營不過半月的新兵,在陳富貴勢若瘋虎般的進攻下連反應都沒來得及做出便已經倒在了地上。
看到這一幕的百姓們在瞪大了眼睛不過刹那後便驚慌失措的開始尖叫奔逃,而此時,已經顧不上城外的那些正在遭受其他明軍選鋒突襲的守軍,專司負責城門的守軍在隊長的指揮下連忙推動著沉重的大門,試圖將威脅關閉在城外。
鐵鐧上的那片紅的、白的還在向下滴流,眼看著守軍正在關閉城門,陳富貴不再理會其他守軍,提著鐵鐧便衝了過去。
依仗著常年從事燒炭工這項職業,陳富貴的身體原本就比常人要強壯得多,再加上這兩年在軍中始終能夠吃飽飯,再加上合理的訓練,已經近乎於人形壓路機的陳富貴撞翻了幾個阻礙到他前進的奔逃行人,整個人徑直的衝進了即將完成閉合的城門。
陳富貴在最後的刹那合身撲了進去,待他站穩了腳跟,隨手便將身邊的那兩個還在繼續關閉城門的守軍拍倒在地。待他重新將視線焦距,卻看到專司看守城門的那隊守軍已經列出了一個僅僅是少了火兵和一個長槍手的鴛鴦陣,甚至在隊長的指揮下開始哆哆嗦嗦的向他攻了過來。
步兵出身,陳富貴當初在鴛鴦陣殺手隊中便先後擔任過狼筅手、長牌手和隊長,對於鴛鴦陣的變陣可謂是再熟悉不過了。隻是一眼看去,對方竟然在敵人隻有他一個的當下擺出了用於在戰場上減少受到攻擊麵積的縱陣向他殺來。
陳富貴從來不以急智見長,敵軍的應當是在讓他感到極大的不習慣。隻不過,既然對手已經開始緩慢的列隊進攻,他在大喝了一聲的同時便將鐵鐧舞動如飛一般衝向了守軍。而他瞅準了的第一個目標便是右前方的那個還沒有意識到自身站位有些過於凸前,在縱陣形態下已經脫離了狼筅手和長牌手保護的那個菜鳥藤牌手……
片刻之後,城門在那些已經徹底殺散了城外守軍的選鋒們的推動下重新打開,反倒是率先殺進閉合完畢的城門的陳富貴還在提著手中那兩柄沾染了更多鮮血和腦漿的鐵鐧,發出了一聲不解的感歎。
“這也配叫鴛鴦陣?!”
沒時間再理會那些已經被陳富貴殺散了的守軍,奪取城門便是他們這十幾個選鋒的任務,作為臨時隊長的陳富貴示意幾個選鋒繼續看守城門,防備那些還在城牆上沒有下來的守軍,而其他人則盡可能快的將屍體和一切障礙物移開,以便迎接那些由陳文親自率領,從數裏外的樹林埋伏點策馬而出已經向著城門處發起了衝鋒的明軍騎兵。(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