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記住本站網址;書路()
由於金華府的民政始終由大蘭山一係的文官集團負責,所以在曹從龍軟禁孫鈺、撫標營奪占府城要點後,整個府城的民政在第二天便徹底恢複正常,就連軍需、軍器等已經從屬於金華鎮的權柄也已經實現了再分配。唯有軍需方麵的收獲卻遠低於他的預期,看過賬冊,其中很大一部分差額竟並非是送往衢州前線的,而是沿著東陽江送到了義烏,讓他和代替身陷囹圄的總軍需官顧守禮的那個新任軍需官感到頗為不解。
除此之外,陳文的大軍與金華府城相距不過兩百裏,若是不顧背後的清軍,急行軍也不過幾天的時間,而這還是把一些地形阻隔算進去的結果。
對於曹從龍來說,他從魯監國那裏離開已經多時,天知道他們還能堅持多久,隻得強行為之。然而考慮到消息存在著泄露的可能,於是他也隻得將府城的各門暫且關閉起來以降低消息傳到衢州可能,寄希望於利用這段爭取來的時間可以把軍隊組建起來,那樣就可以盡快兵進攻台州,而不必身陷在陳文的反擊之中。
但是經過了一天的安民和征兵,昨天晚上從周欽貴那裏卻得到了招募不到兵員的消息,若是再和陳文去年在義烏進行一下對比的話,彼此間的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久久未能入眠,思前想後了一個晚上,曹從龍總算是把原因想出了個大概,但是對於擁有魯監國朝廷大義所在的文官監軍在號召力上麵比不上一個武夫、陳文侵犯到了本地縉紳富戶的利益比不上他們對馬進寶的仇恨之類的原因卻還是感到有些無法想象。
對此,他也隻得將招募不到兵員的原因歸咎到周欽貴等人無能,當然還有金華府城城內人口較少之類的理由上麵。
招募兵員的事情並不順遂,所幸他也沒有打算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這上麵。快馬加鞭的信使已經確定了湯溪縣守備、軍法官歸附的消息,剛剛派去蘭溪的信使也迴來了,那裏的守將表示這兩日會給一個答複,希望曹從龍不要難為他的家眷。這兩縣距離府城最近,所以答複的度也是最快的,估計過不了幾日其他各縣的守軍也會相繼歸附。而在此期間,曹從龍在商議後決定通過各縣的縣衙下達政令,以便把下一步用來幹擾陳文的手段提前放出來。
叛亂的第三天,曹從龍已經決定將殺手鐧提前拿出來以備不測。到了下午,負責前往湯溪縣接手城防的撫標營參將倪良許也早已經渡過了東陽江,正帶著部下全向湯溪縣城趕去。
羅城岩白頭軍接受招安與曹從龍之間的合作源於他們對於陳文在去年的那份改編計劃的不滿,金華明軍將校均出自曾經的那支老南塘營,他們當時隻有不到五百人,其中還有些是上不了陣的老弱婦孺,即便陳文給了他們軍官的職務,但也勢必將會被金華明軍所淹沒,到時性命操於人手,遠不及在易守難攻的羅城岩上過活。
時至今日,曹從龍的招安給了他們一個重整旗鼓的機會,雙方趁著陳文西征在外,整個金華明軍處於虛弱狀態之際聯手奪權,自然也無可厚非。隻是昨天曹從龍卻執意任命那個錦衣衛指揮使為撫標營副總兵,與何德成並立,似乎已經有了將軍權掌握在手的傾向,還是讓他們感到了些許的不安。
出於不至於********的考量,周欽貴等人在昨晚密議後決定盡快把擴編,其中收編金華鎮明軍的駐軍部隊便是其中最為關鍵的辦法之一,而倪良許由於在去年時曾經一度支持接收陳文的改編計劃,在羅城岩白頭軍中業已********,而且還引起了聽到風聲的曹從龍等人不滿,但無論怎麽說,他都還是這支義軍老人,當年一起在尹燦麾下與金華府清軍交戰,自然比那個錦衣衛來得親近。
仗著叛軍在文官集團的支持下迅控製了婺江碼頭,倪良許帶領的這一隊人馬很快便渡過了東陽江,隻是在隨後的行軍中由於兵員訓練較差,行軍的度很慢,在熟悉道路的情況下直到入夜時分才僅僅走完了大半的路程。
野外紮營休整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倪良許便帶隊繼續前進,直到中午才抵達湯溪縣城。通報後,他很快便迎來了翹以盼良久的守將和軍法官,在將信物奉上以及從同行的那個軍法官的表弟確定了二人的家眷無恙後,這兩個本地駐軍的指揮官便招徠了駐軍中的那五個步兵隊的隊長。
五個步兵隊的隊長中有三個的家眷也在府城,倪良許在守將和軍法官的配合下沒有費多大的氣力便壓服了這幾個軍官,準備這幾日便將他們其中的一部分帶迴府城補充到撫標營的序列之中。
自古受降如受敵,今天是第一天,入夜後倪良許為穩定軍心特意弄了些大魚大肉在軍營中為來自撫標營和駐軍的明軍將士們設宴,隻是酒暫且免了,以免出現意外狀況。
對於從金華鎮改為隸屬撫標營,駐軍的將士們表示非常的不安,即便倪良許一再保證加入撫標營可以提升他們的待遇也無法將這種情緒壓下去。隻不過,由於軍官們已經沒了別的選擇所以暫時隻能如此,才沒有鬧出什麽亂子,但是整個駐軍已經如同即將噴的火山一般,隻待著一個促成噴的理由。
宴會上士卒們以隊為單位在大營的校場上吃著廚子烹飪的菜品,撫標營的各隊吆五喝六的大快朵頤,而駐軍那邊則是寂靜非常,士卒們也僅僅是在悶頭吃飯,時而望向左近的撫標營兵,麵色複雜非常。
與此同時,駐軍的軍官們則陪著倪良許以及隨行的撫標營軍官在平日裏用以軍議的守備府大廳中飲宴,隻是比起外麵的士卒,駐軍軍官們的心態更為複雜,畢竟家人性命操於人手,今日配合撫標營控製縣城,即便日後能夠保住兵權不失,若是陳文迴師,他們又將何以自處。
隻是眼下情勢比人強,在倪良許刻意營造的和睦氣氛中,駐軍軍官們也隻得硬著頭皮配合著那些撫標營軍官們的葷段子和笑話,出一陣陣並非由己心而出的笑聲。尤其是在那些撫標營軍官即便有著倪良許的事前命令也眉宇、言辭之間偶爾會表現出高人一等的情況下,就顯得更為尷尬了。
本地駐軍的守將乃是大蘭山本地人士,原來就住在陳文暫居過的那個小村子,作為最早的那批隨著陳文一路走來的老部下,當然也得到了應有的地位。隻是此番被軟禁的不隻是他的妻兒,就連年輕時便守寡一個人將他撫養長大的老娘也被曹從龍那個假仁假義的混賬給控製了起來,這使得一向有著孝子之稱的他登時便麵臨到了那個最為困難的選擇。
思來想去,忠孝不能兩全,提拔信重之恩隻要活著便有機會報答,但是老娘若是沒了,就真的沒了盡孝的機會了。
控製著部隊接受曹從龍的提議歸附撫標營,作為新附之人低三下四的應和著對方的話題,這樣的感受似乎從在那一夜宣誓追隨陳文麾下後便再沒有出現過,可是現在卻必須麵對。
“宋遊擊,近兩日可有什麽有意思的事情,說說讓大夥也樂嗬樂嗬。”
樂嗬?擔憂還來不及呢,哪來的心思去琢磨什麽值得樂嗬的事情。
已經被曹從龍升為遊擊將軍的駐軍守備聽到這話不忿之意溢於言表,而就在倪良許也觀察到這點試圖琢磨個新話題把此間的尷尬驅除掉的時候,一個駐軍的隊長倒是率先開口替他的上司解圍。
“宋老哥每日忙於軍務,無暇他顧,在下昨天倒是看到個有意思的事情,不如還是由在下來說吧?”
倪良許見有人解圍,便直接順坡下驢,示意由那個隊長來說。而那個隊長到也不負眾望,把平日裏巡城時聽來的一些鄉間的奇聞異事拿出來講述了一番,倒也把這一眾人聽了個聚精會神。
連著講了幾個小段子,那隊長倒也不急著繼續講下去,便獨酌了一杯。而此時,始終若有所思的倪良許卻突然開口問道:“柯千總,這兩日可有什麽陌生的人物出入這湯溪縣城嗎?”
陌生的人物?
湯溪縣城地區偏僻,距離衢江——東陽江那條黃金水道也很有一段距離,所以平日裏除了金華府的那幾個倒騰貨物的客商外倒是很少有生臉前來,思前想後,似乎昨天倒是有一行人給他留下了比較深的印象。
“迴倪參將的話,昨天卑職巡城時在東門倒是看見過一行三人,似乎是一個車夫載著個書生和那書生的書童,隻是那書生俊秀的有些不像話,他家中若是有姊妹的話定個難得的美人兒無疑。”
那個隊長說得很是隨意,隻當是席間的一個小段子,誰知說者無心,聽著卻有意。此言一出,倪良許登時便聯想到了前幾天的一幕,立刻問道:“那馬車後麵的門簾上是否有個周字?!”
見倪良許竟以著頗為正式的態度相訊,眾人盡皆將目光投諸到那個隊長的麵上,天知道如何會有此一問,那隊長想了片刻後才敢迴了句“是不是念周他不認得,但是有個四四方方的字倒是真的。”
得到了這個答案,倪良許登時便沒了繼續飲宴下去的欲望,勉為其難的飲了幾杯酒他便借口不勝酒力迴到居所休息。
第二天一早,在隨行親兵的簇擁下,倪良許跨上了戰馬,試圖前去確認下這個潛在的威脅,然而卻被那個同來的副手攔下。
“倪帥,這邊還需要您坐鎮,不如還是末將前去吧。”
這一刻,隻見倪良許麵露苦澀的搖了搖頭,繼而迴答道:“本帥親眼見過那人,當年也曾去過龍遊幾次,還是親自跑一趟來得心安。”說罷,倪良許便帶著身邊的幾個親兵自悄然打開了一個口子的西城門狂奔而出,徑直的沿著荒草萋萋的捷徑前往衢州府的龍遊縣城。(未完待續。)
記住本站網址;書路()
由於金華府的民政始終由大蘭山一係的文官集團負責,所以在曹從龍軟禁孫鈺、撫標營奪占府城要點後,整個府城的民政在第二天便徹底恢複正常,就連軍需、軍器等已經從屬於金華鎮的權柄也已經實現了再分配。唯有軍需方麵的收獲卻遠低於他的預期,看過賬冊,其中很大一部分差額竟並非是送往衢州前線的,而是沿著東陽江送到了義烏,讓他和代替身陷囹圄的總軍需官顧守禮的那個新任軍需官感到頗為不解。
除此之外,陳文的大軍與金華府城相距不過兩百裏,若是不顧背後的清軍,急行軍也不過幾天的時間,而這還是把一些地形阻隔算進去的結果。
對於曹從龍來說,他從魯監國那裏離開已經多時,天知道他們還能堅持多久,隻得強行為之。然而考慮到消息存在著泄露的可能,於是他也隻得將府城的各門暫且關閉起來以降低消息傳到衢州可能,寄希望於利用這段爭取來的時間可以把軍隊組建起來,那樣就可以盡快兵進攻台州,而不必身陷在陳文的反擊之中。
但是經過了一天的安民和征兵,昨天晚上從周欽貴那裏卻得到了招募不到兵員的消息,若是再和陳文去年在義烏進行一下對比的話,彼此間的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久久未能入眠,思前想後了一個晚上,曹從龍總算是把原因想出了個大概,但是對於擁有魯監國朝廷大義所在的文官監軍在號召力上麵比不上一個武夫、陳文侵犯到了本地縉紳富戶的利益比不上他們對馬進寶的仇恨之類的原因卻還是感到有些無法想象。
對此,他也隻得將招募不到兵員的原因歸咎到周欽貴等人無能,當然還有金華府城城內人口較少之類的理由上麵。
招募兵員的事情並不順遂,所幸他也沒有打算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這上麵。快馬加鞭的信使已經確定了湯溪縣守備、軍法官歸附的消息,剛剛派去蘭溪的信使也迴來了,那裏的守將表示這兩日會給一個答複,希望曹從龍不要難為他的家眷。這兩縣距離府城最近,所以答複的度也是最快的,估計過不了幾日其他各縣的守軍也會相繼歸附。而在此期間,曹從龍在商議後決定通過各縣的縣衙下達政令,以便把下一步用來幹擾陳文的手段提前放出來。
叛亂的第三天,曹從龍已經決定將殺手鐧提前拿出來以備不測。到了下午,負責前往湯溪縣接手城防的撫標營參將倪良許也早已經渡過了東陽江,正帶著部下全向湯溪縣城趕去。
羅城岩白頭軍接受招安與曹從龍之間的合作源於他們對於陳文在去年的那份改編計劃的不滿,金華明軍將校均出自曾經的那支老南塘營,他們當時隻有不到五百人,其中還有些是上不了陣的老弱婦孺,即便陳文給了他們軍官的職務,但也勢必將會被金華明軍所淹沒,到時性命操於人手,遠不及在易守難攻的羅城岩上過活。
時至今日,曹從龍的招安給了他們一個重整旗鼓的機會,雙方趁著陳文西征在外,整個金華明軍處於虛弱狀態之際聯手奪權,自然也無可厚非。隻是昨天曹從龍卻執意任命那個錦衣衛指揮使為撫標營副總兵,與何德成並立,似乎已經有了將軍權掌握在手的傾向,還是讓他們感到了些許的不安。
出於不至於********的考量,周欽貴等人在昨晚密議後決定盡快把擴編,其中收編金華鎮明軍的駐軍部隊便是其中最為關鍵的辦法之一,而倪良許由於在去年時曾經一度支持接收陳文的改編計劃,在羅城岩白頭軍中業已********,而且還引起了聽到風聲的曹從龍等人不滿,但無論怎麽說,他都還是這支義軍老人,當年一起在尹燦麾下與金華府清軍交戰,自然比那個錦衣衛來得親近。
仗著叛軍在文官集團的支持下迅控製了婺江碼頭,倪良許帶領的這一隊人馬很快便渡過了東陽江,隻是在隨後的行軍中由於兵員訓練較差,行軍的度很慢,在熟悉道路的情況下直到入夜時分才僅僅走完了大半的路程。
野外紮營休整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倪良許便帶隊繼續前進,直到中午才抵達湯溪縣城。通報後,他很快便迎來了翹以盼良久的守將和軍法官,在將信物奉上以及從同行的那個軍法官的表弟確定了二人的家眷無恙後,這兩個本地駐軍的指揮官便招徠了駐軍中的那五個步兵隊的隊長。
五個步兵隊的隊長中有三個的家眷也在府城,倪良許在守將和軍法官的配合下沒有費多大的氣力便壓服了這幾個軍官,準備這幾日便將他們其中的一部分帶迴府城補充到撫標營的序列之中。
自古受降如受敵,今天是第一天,入夜後倪良許為穩定軍心特意弄了些大魚大肉在軍營中為來自撫標營和駐軍的明軍將士們設宴,隻是酒暫且免了,以免出現意外狀況。
對於從金華鎮改為隸屬撫標營,駐軍的將士們表示非常的不安,即便倪良許一再保證加入撫標營可以提升他們的待遇也無法將這種情緒壓下去。隻不過,由於軍官們已經沒了別的選擇所以暫時隻能如此,才沒有鬧出什麽亂子,但是整個駐軍已經如同即將噴的火山一般,隻待著一個促成噴的理由。
宴會上士卒們以隊為單位在大營的校場上吃著廚子烹飪的菜品,撫標營的各隊吆五喝六的大快朵頤,而駐軍那邊則是寂靜非常,士卒們也僅僅是在悶頭吃飯,時而望向左近的撫標營兵,麵色複雜非常。
與此同時,駐軍的軍官們則陪著倪良許以及隨行的撫標營軍官在平日裏用以軍議的守備府大廳中飲宴,隻是比起外麵的士卒,駐軍軍官們的心態更為複雜,畢竟家人性命操於人手,今日配合撫標營控製縣城,即便日後能夠保住兵權不失,若是陳文迴師,他們又將何以自處。
隻是眼下情勢比人強,在倪良許刻意營造的和睦氣氛中,駐軍軍官們也隻得硬著頭皮配合著那些撫標營軍官們的葷段子和笑話,出一陣陣並非由己心而出的笑聲。尤其是在那些撫標營軍官即便有著倪良許的事前命令也眉宇、言辭之間偶爾會表現出高人一等的情況下,就顯得更為尷尬了。
本地駐軍的守將乃是大蘭山本地人士,原來就住在陳文暫居過的那個小村子,作為最早的那批隨著陳文一路走來的老部下,當然也得到了應有的地位。隻是此番被軟禁的不隻是他的妻兒,就連年輕時便守寡一個人將他撫養長大的老娘也被曹從龍那個假仁假義的混賬給控製了起來,這使得一向有著孝子之稱的他登時便麵臨到了那個最為困難的選擇。
思來想去,忠孝不能兩全,提拔信重之恩隻要活著便有機會報答,但是老娘若是沒了,就真的沒了盡孝的機會了。
控製著部隊接受曹從龍的提議歸附撫標營,作為新附之人低三下四的應和著對方的話題,這樣的感受似乎從在那一夜宣誓追隨陳文麾下後便再沒有出現過,可是現在卻必須麵對。
“宋遊擊,近兩日可有什麽有意思的事情,說說讓大夥也樂嗬樂嗬。”
樂嗬?擔憂還來不及呢,哪來的心思去琢磨什麽值得樂嗬的事情。
已經被曹從龍升為遊擊將軍的駐軍守備聽到這話不忿之意溢於言表,而就在倪良許也觀察到這點試圖琢磨個新話題把此間的尷尬驅除掉的時候,一個駐軍的隊長倒是率先開口替他的上司解圍。
“宋老哥每日忙於軍務,無暇他顧,在下昨天倒是看到個有意思的事情,不如還是由在下來說吧?”
倪良許見有人解圍,便直接順坡下驢,示意由那個隊長來說。而那個隊長到也不負眾望,把平日裏巡城時聽來的一些鄉間的奇聞異事拿出來講述了一番,倒也把這一眾人聽了個聚精會神。
連著講了幾個小段子,那隊長倒也不急著繼續講下去,便獨酌了一杯。而此時,始終若有所思的倪良許卻突然開口問道:“柯千總,這兩日可有什麽陌生的人物出入這湯溪縣城嗎?”
陌生的人物?
湯溪縣城地區偏僻,距離衢江——東陽江那條黃金水道也很有一段距離,所以平日裏除了金華府的那幾個倒騰貨物的客商外倒是很少有生臉前來,思前想後,似乎昨天倒是有一行人給他留下了比較深的印象。
“迴倪參將的話,昨天卑職巡城時在東門倒是看見過一行三人,似乎是一個車夫載著個書生和那書生的書童,隻是那書生俊秀的有些不像話,他家中若是有姊妹的話定個難得的美人兒無疑。”
那個隊長說得很是隨意,隻當是席間的一個小段子,誰知說者無心,聽著卻有意。此言一出,倪良許登時便聯想到了前幾天的一幕,立刻問道:“那馬車後麵的門簾上是否有個周字?!”
見倪良許竟以著頗為正式的態度相訊,眾人盡皆將目光投諸到那個隊長的麵上,天知道如何會有此一問,那隊長想了片刻後才敢迴了句“是不是念周他不認得,但是有個四四方方的字倒是真的。”
得到了這個答案,倪良許登時便沒了繼續飲宴下去的欲望,勉為其難的飲了幾杯酒他便借口不勝酒力迴到居所休息。
第二天一早,在隨行親兵的簇擁下,倪良許跨上了戰馬,試圖前去確認下這個潛在的威脅,然而卻被那個同來的副手攔下。
“倪帥,這邊還需要您坐鎮,不如還是末將前去吧。”
這一刻,隻見倪良許麵露苦澀的搖了搖頭,繼而迴答道:“本帥親眼見過那人,當年也曾去過龍遊幾次,還是親自跑一趟來得心安。”說罷,倪良許便帶著身邊的幾個親兵自悄然打開了一個口子的西城門狂奔而出,徑直的沿著荒草萋萋的捷徑前往衢州府的龍遊縣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