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連坐,蒙軍中更為嚴苛,這也是他們大多能死戰的原因之一。
至於說到人道和公平,在那個時代,在那種背景下,孟九成不會考慮。一切為了勝利,為了軍隊的堅韌頑強,失敗了說什麽都沒用。
以步兵對騎兵,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會是這樣的局麵。而要擋住騎兵的衝擊,步兵沒有鋼鐵意誌,是根本做不到的。
當然,步兵戰勝騎兵的法寶,除了戰陣森嚴外,孟九成認為火器犀利也極重要。
遊牧民族的掠奪和殺戮靠的是他們的武勇和戰技,而農耕民族的抵抗和戰鬥則多要依靠他們的科技和裝備。
火器的進步和使用,在漢民族第一次擊敗異族統治時,居功至偉,那是朱元璋領導的滅元之戰;而提前了數百年,孟九成正在努力使之變為現實,盡管路還遠,時間還長。
為了彌補火器發展的不足,孟九成把偏廂車、鬆樹炮作為過渡,威力雖不足,但卻不再是被動挨打,在野戰中也有抵擋之力。
在軍隊的編製上,孟九成和王忠峰等將領們反複商議,把營設為獨立活動的最小單位,每營六百多步兵,一百炮兵和後勤兵,二十名偵察騎兵。每營又配備十輛鬆樹炮炮車,十輛輜重車,十門飛雷炮。
具體的戰法便是當在野外遇到敵人的騎兵時,騎兵負責預警並向友軍求援,步兵則就地防禦。
按照軍令,寧死不逃,戰鬥到底,否則軍法從事。這樣一來,即便因為增援不及而被敵人所殲滅,也要盡可能地多殺傷敵人。而且,這樣也避免了在倉促撤退時被騎兵肆意追殺的結局。
至於為什麽要以營為最小單位,也不是誰拍腦袋便決定的,而是結合了將領們實戰中的經驗,經過反複研究得出的結果。
一個營約為八百人,可以結成一個相對穩固堅實的方陣,而且這樣的人數在行軍時不會拉得太長,就地結陣所花的時間也就比較短,能夠快速轉化成防禦陣形。
紅巾軍缺乏成建製的騎兵,采取這樣的策略也是不得以而為之。因為騎兵對行軍大隊的騷擾、突襲是很難被徹底防範的,而始終保持方陣行軍又是不可能的。
孟九成等人都清楚,以營結成的防禦陣式不太可能擊敗大股的騎兵,但敗了也要磕掉敵人幾顆牙,讓敵人付出一定的代價。說白了,就是死也要拉墊背的,要讓敵人付出代價。
“以人換人”,孟九成沒有這麽說,但思路卻正是如此。當然,這也沒什麽可以被指責的,在綜合實力的比拚中,人數也是各種資源之一。
如果真能達到這個目的,數量占絕對優勢的漢人,又有哪個異族能夠抗得住這樣的消耗戰?
雖然現在還隻是沿著這條路向前走,隻能算是邁出了一小步,但步伐是堅定不移的。
要知道,火槍之所以能淘汰弓箭,並不是射程、精準的優勢,而是可以大量爆兵。當火槍兵的訓練以一個月甚至更短的時間為周期,便形成了對數年才能苦練出來的弓箭手的碾壓之勢。而戰爭中“以人換人”,便成了立於不敗之地的一個戰術和辦法。
倚險堅守,挫敗了完顏伯德的進攻。這不僅鍛煉了部隊,有了直麵金軍的經驗,雖然以前也有過,但戰鬥過程卻是不同的;還使完顏伯德收起了驕狂,開始考慮招降的可能,以及紅巾軍獅子大開口的底氣。
同樣,方郭三的敗亡,也給孟九成再次敲響了警鍾。那就是對騎兵的抄略和奔襲,根據地內的預警和防禦係統是否完備,還有什麽漏洞和缺陷?雖然不能做到萬無一失,但盡量的措施,盡量地減少損失,還是必須的。
“雖然難防得滴水不漏,但輕騎抄略也有其弱點,攻堅不行、攜糧不足,過深侵襲更有被切斷後路的危險。”王忠峰對此自有看法,“所以,處處設防既不可能,也大可不必。現在的防禦體係盡管還有加強的必要,但卻是正確的。”
交通要道、關隘險地,是紅巾軍最先修堡築壘的地方。王忠峰既說正確,也就是堅持重點防守、要地屯兵,而不是平鋪防線。
孟九成沉思半晌,點頭讚同。說到底,他還是太在乎人命,抄略侵襲雖然無法捍動根本,但根據地民眾的死傷卻在所難免。但現實,又不得不讓他狠下心來,采取最為有利的策略。
正如王忠峰所說,防線平鋪是不可能,也是愚蠢的。
就象曆史上的長城,萬裏設防可又萬裏無防,敵集中兵力於一點即可突破,後長驅直入,騷擾中原;但長城卻不是無用的,關隘、要塞的駐軍便是遊牧民族不能大規模入侵,不敢過深侵襲的主要原因。
所以,根據地雖然沒有什麽長城,也不可能修築起來,但以防守的要點串連成線,起到的作用與長城是差不多的。
而且,點是可以增加的。正規軍駐防城堡、關隘、墩台,村鎮則築圍建寨,由民團進行守衛,並進行聯防。這樣就會使幾十人、上百人的小股侵襲無功而返,甚至有被全殲的可能。
“師父,我想派人去北麵,聯絡楊安兒所部的敗軍,南下夾擊完顏伯德。”孟九成並沒有說出楊妙真的名字,因為這隻是他所知道的,而當時的信息傳遞,誰也不知道楊安兒敗亡後,其殘部的具體情況。
王忠峰有些詫異,現在北線已經集結了上萬紅巾軍,與完顏伯德開戰的話,雖不敢說戰而勝之,但倚險防守,卻是把握很大。突然聯絡並不確實的什麽敗軍,即便南下,能起多大的作用?
“倒不是需要他們出多大的力,隻要誘使完顏伯德分兵,我們就有了取勝的良機。”孟九成接著補充道:“如果隻是五六百騎兵的話,我們全軍出動,就有很大可能迫使其嬰城自守。到時候——”孟九成冷笑著,雙手合攏,作了個包圍的手勢。
……………
至於說到人道和公平,在那個時代,在那種背景下,孟九成不會考慮。一切為了勝利,為了軍隊的堅韌頑強,失敗了說什麽都沒用。
以步兵對騎兵,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會是這樣的局麵。而要擋住騎兵的衝擊,步兵沒有鋼鐵意誌,是根本做不到的。
當然,步兵戰勝騎兵的法寶,除了戰陣森嚴外,孟九成認為火器犀利也極重要。
遊牧民族的掠奪和殺戮靠的是他們的武勇和戰技,而農耕民族的抵抗和戰鬥則多要依靠他們的科技和裝備。
火器的進步和使用,在漢民族第一次擊敗異族統治時,居功至偉,那是朱元璋領導的滅元之戰;而提前了數百年,孟九成正在努力使之變為現實,盡管路還遠,時間還長。
為了彌補火器發展的不足,孟九成把偏廂車、鬆樹炮作為過渡,威力雖不足,但卻不再是被動挨打,在野戰中也有抵擋之力。
在軍隊的編製上,孟九成和王忠峰等將領們反複商議,把營設為獨立活動的最小單位,每營六百多步兵,一百炮兵和後勤兵,二十名偵察騎兵。每營又配備十輛鬆樹炮炮車,十輛輜重車,十門飛雷炮。
具體的戰法便是當在野外遇到敵人的騎兵時,騎兵負責預警並向友軍求援,步兵則就地防禦。
按照軍令,寧死不逃,戰鬥到底,否則軍法從事。這樣一來,即便因為增援不及而被敵人所殲滅,也要盡可能地多殺傷敵人。而且,這樣也避免了在倉促撤退時被騎兵肆意追殺的結局。
至於為什麽要以營為最小單位,也不是誰拍腦袋便決定的,而是結合了將領們實戰中的經驗,經過反複研究得出的結果。
一個營約為八百人,可以結成一個相對穩固堅實的方陣,而且這樣的人數在行軍時不會拉得太長,就地結陣所花的時間也就比較短,能夠快速轉化成防禦陣形。
紅巾軍缺乏成建製的騎兵,采取這樣的策略也是不得以而為之。因為騎兵對行軍大隊的騷擾、突襲是很難被徹底防範的,而始終保持方陣行軍又是不可能的。
孟九成等人都清楚,以營結成的防禦陣式不太可能擊敗大股的騎兵,但敗了也要磕掉敵人幾顆牙,讓敵人付出一定的代價。說白了,就是死也要拉墊背的,要讓敵人付出代價。
“以人換人”,孟九成沒有這麽說,但思路卻正是如此。當然,這也沒什麽可以被指責的,在綜合實力的比拚中,人數也是各種資源之一。
如果真能達到這個目的,數量占絕對優勢的漢人,又有哪個異族能夠抗得住這樣的消耗戰?
雖然現在還隻是沿著這條路向前走,隻能算是邁出了一小步,但步伐是堅定不移的。
要知道,火槍之所以能淘汰弓箭,並不是射程、精準的優勢,而是可以大量爆兵。當火槍兵的訓練以一個月甚至更短的時間為周期,便形成了對數年才能苦練出來的弓箭手的碾壓之勢。而戰爭中“以人換人”,便成了立於不敗之地的一個戰術和辦法。
倚險堅守,挫敗了完顏伯德的進攻。這不僅鍛煉了部隊,有了直麵金軍的經驗,雖然以前也有過,但戰鬥過程卻是不同的;還使完顏伯德收起了驕狂,開始考慮招降的可能,以及紅巾軍獅子大開口的底氣。
同樣,方郭三的敗亡,也給孟九成再次敲響了警鍾。那就是對騎兵的抄略和奔襲,根據地內的預警和防禦係統是否完備,還有什麽漏洞和缺陷?雖然不能做到萬無一失,但盡量的措施,盡量地減少損失,還是必須的。
“雖然難防得滴水不漏,但輕騎抄略也有其弱點,攻堅不行、攜糧不足,過深侵襲更有被切斷後路的危險。”王忠峰對此自有看法,“所以,處處設防既不可能,也大可不必。現在的防禦體係盡管還有加強的必要,但卻是正確的。”
交通要道、關隘險地,是紅巾軍最先修堡築壘的地方。王忠峰既說正確,也就是堅持重點防守、要地屯兵,而不是平鋪防線。
孟九成沉思半晌,點頭讚同。說到底,他還是太在乎人命,抄略侵襲雖然無法捍動根本,但根據地民眾的死傷卻在所難免。但現實,又不得不讓他狠下心來,采取最為有利的策略。
正如王忠峰所說,防線平鋪是不可能,也是愚蠢的。
就象曆史上的長城,萬裏設防可又萬裏無防,敵集中兵力於一點即可突破,後長驅直入,騷擾中原;但長城卻不是無用的,關隘、要塞的駐軍便是遊牧民族不能大規模入侵,不敢過深侵襲的主要原因。
所以,根據地雖然沒有什麽長城,也不可能修築起來,但以防守的要點串連成線,起到的作用與長城是差不多的。
而且,點是可以增加的。正規軍駐防城堡、關隘、墩台,村鎮則築圍建寨,由民團進行守衛,並進行聯防。這樣就會使幾十人、上百人的小股侵襲無功而返,甚至有被全殲的可能。
“師父,我想派人去北麵,聯絡楊安兒所部的敗軍,南下夾擊完顏伯德。”孟九成並沒有說出楊妙真的名字,因為這隻是他所知道的,而當時的信息傳遞,誰也不知道楊安兒敗亡後,其殘部的具體情況。
王忠峰有些詫異,現在北線已經集結了上萬紅巾軍,與完顏伯德開戰的話,雖不敢說戰而勝之,但倚險防守,卻是把握很大。突然聯絡並不確實的什麽敗軍,即便南下,能起多大的作用?
“倒不是需要他們出多大的力,隻要誘使完顏伯德分兵,我們就有了取勝的良機。”孟九成接著補充道:“如果隻是五六百騎兵的話,我們全軍出動,就有很大可能迫使其嬰城自守。到時候——”孟九成冷笑著,雙手合攏,作了個包圍的手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