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好像頸椎病發作了,脖子僵直得很,一轉動就開始不適。
我的勁椎是老毛病了。
記得小時候落枕過的。
然後中學時,開始得了頸椎病,一直到現在。
這些年來也沒見大好過。
一直是好一陣歹一陣,所以一般來說,秋風大一點的話,我就要穿高領了。
這樣就可以保護好頭頸,我的頭頸那是冷不得的。
或者很早就戴起了圍巾,需要圍巾的那份溫暖。
所以以前就很喜歡買圍巾、披肩之類的。
尤其是披肩,既可以保護頭頸,又可以保護肩膀。
我的勁椎是延續到了肩周的,肩膀一帶也是很僵硬的,不能受寒,要不然會很難受的。
這種病沒有得過的,是不知道的,一旦得過,自己知道有多麽的痛苦。
就覺得頭頸裏好像塞了什麽硬的,冷的東西一樣,頭頸如果是一根管道的話,那麽頸椎病發作起來,那就是堵得慌了。
明顯不通。
這兩天看到抖音短視頻裏有一個人說,在後頸一定要揉開,把垃圾都揉散了,那麽就好了。
結果有人開玩笑,說不就是剝蝦筋嗎?
這個比喻太好了,讓人一下子就記住了。
所以這兩天我臨睡前就一直在揉後頸。
確實揉過之後睡得很香,但是好像把病給引出來了。
痛得厲害起來會覺得胸口都是悶悶的,漲漲的,非常悶滯的感覺。
胸口也像是堵了什麽似的。
於是隻能早點睡,別看頸椎算不上大病,可難受起來,真是非常痛苦的。
我是習慣了晚上九點在群裏發迴評的,都堅持了一段時間了,平時發完後我會等迴應的。
有時候會有讀者的迴應,這時候要去迴複一下。
可昨晚頸椎痛起來,一發完文,我就馬上關機入睡。
家裏的枕頭是特別買來理療頸椎的,是帶著功用性的。
所以頭沾上枕頭沒多久,就睡著了。
一覺睡到大天亮。
這一覺睡得既香又美,到底是睡足了。
現在跟以前不同了,以前是能挨多晚就挨多晚。
那時候好像不熬夜就不夠拚似的。
現在是拚與不拚,不是看熬夜,所以能善待自己盡量善待自己。
而且經此一來,我感覺到自己沒有想象中那麽重要,笑!
因為當我關機休息之後,第二天再開機,那時候會本能地去看看,是不是有讀者迴複,可是一打開,木有。
於是啞然失笑。
既然如此,那麽再好好地善待自己,休息好了,才有精神繼續拚。
這麽看來,這次頸椎病的發作,倒還是好事呢!
起碼可以讓我早一點休息,養足了精神再說。
這難道不是好事嗎?
這兩天是有些氣虛,而且頸椎也發作了,估計也是太累了,
身體是在發出信號,要我早點休息了。
最近已經很少喝咖啡了,今天也沒喝,不喝起來,也就想不到了,
這樣一來,身體積累的毒素是有一個空間會發作出來,給自己一個清空的空間。
別看過去積累的毒素,假如身體還能盛得下,它就不發作了。但一旦發作,那就不得了了,很有可能是大病。
這也就是小病是福的說法了。
既然經常會生病,那就說明要經常照顧身體,不可以怠慢,也就把身體當一迴事來應對。
假如經常不生病,那就不當一迴事,能疏忽就疏忽,久而久之,就是大病。
所以不管身體是不是以疾病的方式來顯示狀態,該休息時要休息,該照顧時要照顧,該放空時也要放空。
不要等出現了疾病,再去料理,而是防病於未然。
現在也越來越覺得中醫的理論和思維很適合現代,現代需要中醫。
最近我找到了買膠囊送來的小勺,有了勺子真方便。
有些中藥真難吃,比如說丁香葉,一股怪味,還有陳皮和玫瑰花泡水喝,也是一股說不出的味道。
這時候隻能放點冰糖,再放點紅糖,或者加上檸檬去喝。
難怪前些年碰到的那家中藥涼茶店的老板,他會推薦哪些是有功效的涼茶,哪些則是口感好,可以起到調節的作用。
不錯,有療效的中藥茶劑不一定好喝,好喝的也未必有療效。
要兩者兼得,隻怕如同隻要硬幣的一個麵一樣,那是不可能的。
現在也明白了什麽叫良藥苦口利於病,不錯,有療效的中草藥,肯定是難喝的。不然怎麽叫藥呢?
這下是有親身體驗了。
所以蜜餞、冰糖、紅糖、檸檬片這些調劑用的,口味還行的東西就要背著了,不定什麽時候就可以管用。
現在也明白中藥裏的“君臣之道”了,不錯,蜜餞、冰糖等都是配伍之屬,是為主藥服務的,而且本身也可以單獨用,既是配伍之藥,同時也是食品。
中醫也是有食療一說的,還有睡療呢!
好好的睡一覺,比天天大魚大肉的大補,加上食療方子還管用呢!
所以累了,能好好地睡就要珍惜。
現代的人,不好好吃飯,不好好睡覺的多了去了。
能好好的吃飯,好好的睡覺,那就是自求多福。
這幾天也不想看太多的信息,就想簡單一點過。
今天上午去上班時,一路上聽的居然是佛教音樂,喜歡那種簡單而明快的宗教旋律。
仔細聆聽,不難發現宗教的音樂都是簡單而明快的,佛教是如此,基督教音樂也是如此,都是非常簡單,音階區域不大,但是節奏很明快,很容易朗朗上口的。
以前我還喜歡聽一些財神咒,我是有些小財迷,最好多給我一點錢,哈哈。
可這幾天我的身體在清空狀態中,精神也需要清淡,不需要濃烈和刺激感,哈哈,現在知道難怪會喝不進咖啡了。
是有醫生說,成癮源於精神,說是一種依賴也無不可。
以前看過頂多算是知識儲備,可現在有了親身體驗,開始相信了。
好像真是這麽迴事。
現在就是要精神的清淡,而且不提到精神的清淡,也就沒去想,一提呀,就覺得現在的精神壓力大,精神負擔重,而且精神的汙染也不少。
這時候是需要清淡優緩的釋放與清空,讓身心獲得自在。
看來病有病的出現原因,也有它的道理,小病是福。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裏吧!暫停!
2020年10月19日
我的勁椎是老毛病了。
記得小時候落枕過的。
然後中學時,開始得了頸椎病,一直到現在。
這些年來也沒見大好過。
一直是好一陣歹一陣,所以一般來說,秋風大一點的話,我就要穿高領了。
這樣就可以保護好頭頸,我的頭頸那是冷不得的。
或者很早就戴起了圍巾,需要圍巾的那份溫暖。
所以以前就很喜歡買圍巾、披肩之類的。
尤其是披肩,既可以保護頭頸,又可以保護肩膀。
我的勁椎是延續到了肩周的,肩膀一帶也是很僵硬的,不能受寒,要不然會很難受的。
這種病沒有得過的,是不知道的,一旦得過,自己知道有多麽的痛苦。
就覺得頭頸裏好像塞了什麽硬的,冷的東西一樣,頭頸如果是一根管道的話,那麽頸椎病發作起來,那就是堵得慌了。
明顯不通。
這兩天看到抖音短視頻裏有一個人說,在後頸一定要揉開,把垃圾都揉散了,那麽就好了。
結果有人開玩笑,說不就是剝蝦筋嗎?
這個比喻太好了,讓人一下子就記住了。
所以這兩天我臨睡前就一直在揉後頸。
確實揉過之後睡得很香,但是好像把病給引出來了。
痛得厲害起來會覺得胸口都是悶悶的,漲漲的,非常悶滯的感覺。
胸口也像是堵了什麽似的。
於是隻能早點睡,別看頸椎算不上大病,可難受起來,真是非常痛苦的。
我是習慣了晚上九點在群裏發迴評的,都堅持了一段時間了,平時發完後我會等迴應的。
有時候會有讀者的迴應,這時候要去迴複一下。
可昨晚頸椎痛起來,一發完文,我就馬上關機入睡。
家裏的枕頭是特別買來理療頸椎的,是帶著功用性的。
所以頭沾上枕頭沒多久,就睡著了。
一覺睡到大天亮。
這一覺睡得既香又美,到底是睡足了。
現在跟以前不同了,以前是能挨多晚就挨多晚。
那時候好像不熬夜就不夠拚似的。
現在是拚與不拚,不是看熬夜,所以能善待自己盡量善待自己。
而且經此一來,我感覺到自己沒有想象中那麽重要,笑!
因為當我關機休息之後,第二天再開機,那時候會本能地去看看,是不是有讀者迴複,可是一打開,木有。
於是啞然失笑。
既然如此,那麽再好好地善待自己,休息好了,才有精神繼續拚。
這麽看來,這次頸椎病的發作,倒還是好事呢!
起碼可以讓我早一點休息,養足了精神再說。
這難道不是好事嗎?
這兩天是有些氣虛,而且頸椎也發作了,估計也是太累了,
身體是在發出信號,要我早點休息了。
最近已經很少喝咖啡了,今天也沒喝,不喝起來,也就想不到了,
這樣一來,身體積累的毒素是有一個空間會發作出來,給自己一個清空的空間。
別看過去積累的毒素,假如身體還能盛得下,它就不發作了。但一旦發作,那就不得了了,很有可能是大病。
這也就是小病是福的說法了。
既然經常會生病,那就說明要經常照顧身體,不可以怠慢,也就把身體當一迴事來應對。
假如經常不生病,那就不當一迴事,能疏忽就疏忽,久而久之,就是大病。
所以不管身體是不是以疾病的方式來顯示狀態,該休息時要休息,該照顧時要照顧,該放空時也要放空。
不要等出現了疾病,再去料理,而是防病於未然。
現在也越來越覺得中醫的理論和思維很適合現代,現代需要中醫。
最近我找到了買膠囊送來的小勺,有了勺子真方便。
有些中藥真難吃,比如說丁香葉,一股怪味,還有陳皮和玫瑰花泡水喝,也是一股說不出的味道。
這時候隻能放點冰糖,再放點紅糖,或者加上檸檬去喝。
難怪前些年碰到的那家中藥涼茶店的老板,他會推薦哪些是有功效的涼茶,哪些則是口感好,可以起到調節的作用。
不錯,有療效的中藥茶劑不一定好喝,好喝的也未必有療效。
要兩者兼得,隻怕如同隻要硬幣的一個麵一樣,那是不可能的。
現在也明白了什麽叫良藥苦口利於病,不錯,有療效的中草藥,肯定是難喝的。不然怎麽叫藥呢?
這下是有親身體驗了。
所以蜜餞、冰糖、紅糖、檸檬片這些調劑用的,口味還行的東西就要背著了,不定什麽時候就可以管用。
現在也明白中藥裏的“君臣之道”了,不錯,蜜餞、冰糖等都是配伍之屬,是為主藥服務的,而且本身也可以單獨用,既是配伍之藥,同時也是食品。
中醫也是有食療一說的,還有睡療呢!
好好的睡一覺,比天天大魚大肉的大補,加上食療方子還管用呢!
所以累了,能好好地睡就要珍惜。
現代的人,不好好吃飯,不好好睡覺的多了去了。
能好好的吃飯,好好的睡覺,那就是自求多福。
這幾天也不想看太多的信息,就想簡單一點過。
今天上午去上班時,一路上聽的居然是佛教音樂,喜歡那種簡單而明快的宗教旋律。
仔細聆聽,不難發現宗教的音樂都是簡單而明快的,佛教是如此,基督教音樂也是如此,都是非常簡單,音階區域不大,但是節奏很明快,很容易朗朗上口的。
以前我還喜歡聽一些財神咒,我是有些小財迷,最好多給我一點錢,哈哈。
可這幾天我的身體在清空狀態中,精神也需要清淡,不需要濃烈和刺激感,哈哈,現在知道難怪會喝不進咖啡了。
是有醫生說,成癮源於精神,說是一種依賴也無不可。
以前看過頂多算是知識儲備,可現在有了親身體驗,開始相信了。
好像真是這麽迴事。
現在就是要精神的清淡,而且不提到精神的清淡,也就沒去想,一提呀,就覺得現在的精神壓力大,精神負擔重,而且精神的汙染也不少。
這時候是需要清淡優緩的釋放與清空,讓身心獲得自在。
看來病有病的出現原因,也有它的道理,小病是福。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裏吧!暫停!
2020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