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長是自己的事


    到了工作環境就會覺得時間過得好快。


    而且很容易浪費。


    不知不覺,一段時間就過去了。


    也許不覺得這是自己的時間的緣故吧,而且在工作環境,總有去感應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環境的心念。


    所以要放鬆下來,好好地去寫,那也是太難了。


    現在也真覺得喜歡讀書寫作的人,與不喜歡讀書寫作的那是兩種世界的人。


    有時候會覺得一件事如果解決了,那麽接下來的時間就是我的了,可以用來讀書和寫作。


    還覺得開心呢,馬上對方一句話,再留下吃飯,我一下子就要崩潰了。


    然後怎麽說呢?說起來都不算事兒,讀書和寫作短期內根本看不出什麽來。


    可是每一天也不能鬆懈。


    說不清楚,再加上說了,對方也不會明白的。


    人家沒有這項愛好,怎麽會懂得這項愛好的內情呢,於是就有難相處的感受呢。


    我都希望哪怕是私人聚會,也把時間說清楚,這樣就可以計算我還有多少時間可以用來讀書和寫作了。


    可是會任意加時間的人,又怎麽指望會對時間敬重呢?


    最近看過一篇文章,提到《穿普拉達的女王》裏女主獲得了女王的青睞,她迴到自己的世界,她的閨蜜並不接受她的改變。


    把她的電話丟來丟去,那是對遊戲規則不敬畏。


    評論說,有沒有可能獲得機會,也是和實力息息相關,假如沒有對遊戲規則的敬畏,那是有了機會,也難以出位的。


    這個道理也許在學校時期不一定會理解,可進入社會,經曆過之後,會表示認同的。


    甚至還會覺得,人與人之間的差別,金錢、地位這些都還是其次的,可認知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說與不說,都不是關鍵。


    既然懂了,又何必去說。


    假如不懂,說了也未必懂。


    那麽說來何益,這不是在浪費別人的時間嗎?


    而且浪費了,多半還沒什麽收獲。


    說不定還要浪費更多時間。


    這又何必呢?


    難怪有人說,要與高手計輸贏,不與傻瓜論短長。


    這裏麵是有一份利益掂量的。


    沒辦法,社會不是學校。


    雖然進入社會後就更需要學習,可學習就是自己的事,別指望有誰會來買單。


    還希望有人來買單,那就先要問一聲為什麽?人家是親戚嗎?親戚也沒這種義務的。


    所以成長就成了自己的事。


    然後呢,可以幫助自己盡快成長的資料,就變得珍視起來了。


    二、


    這兩天在群裏發生了好玩的事。


    偶爾提了一句,韋小寶道:“你媽媽滴什麽裏格東西。”


    馬上就有網友君子劍柳若鬆來了一句英語:weisaid:damn!whatthefuckyou?


    哄笑之餘,忍不住綽舌,厲害了,這英語扛扛的說。


    接著昨天又問,辣塊媽媽英文怎麽說?百度了一下,還真有,還可以跟著一起念呢!


    這樣一來,對英語的性質就被吊起來了,於是要去看看《鹿鼎記》的英文怎麽翻,這是很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字眼,離開了中國文化的土壤,那是很難解說的,那麽上網去查,查下來開始冒汗和無語。


    百度上這樣說“《鹿鼎記》英文版由英國漢學家約翰·閔福德(johnminford)翻譯,英文名為《thedeerandthecauldron》,分上中下三冊。”


    然後一看價格,在孔網居然2000元一套,比中文原版貴多了。


    這樣來看,我們豈不是在全球範圍內,少數能直接看中文原版《鹿鼎記》的人群?


    挺稀罕的呢!


    於是我發到了群裏,提議來個武俠英語角吧?


    假如讀書的時候,知道世上還有武俠英語角,《鹿鼎記》都有英文版的,我學英語的興趣就不同了。


    那時候還覺得都被說英語的欺負過的,還學那勞什子幹嘛?崇洋媚外嘛!


    搞得自己還挺正義的呢!


    我小時候沒碰到過,不代表今後的小孩就一定不許碰。


    也有喜歡看武俠的小孩,那麽看武俠,學英語,好好學習,天天開心,那不是很好一件事嗎?


    假如培養興趣的話,那麽從《鹿鼎記》下手是不錯的,我可以打保票,不出半個月,就消除了英文是外人的陌生感。


    有很多人學不好英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始終覺得英語是外人,有距離感的。


    當然上海滑稽明星周立波除外,他就在節目裏說,他的外語一直很好的,因為他是他外婆帶大的。


    這一句話一出,有人就愣一愣,過一會兒才明白過來,哄堂大笑。


    原來外語和外婆都占了一個“外”字,都是“外”字輩,屬於一路的。


    這是唱滑稽的噱頭了。


    放在現實裏,外人就等於不想注意,不願意花力氣,等於被忽略。


    那麽英文怎麽會好?可如果參考《鹿鼎記》去學英文就不同了,那會有趣的多。


    我還打算來一個開班告示,大人可以帶著小孩一起來,小孩免費,大人全價。


    因為這種課請大人前來,那是在保護做家長的利益和尊嚴。


    萬一小孩學得興起,迴家用英文罵人,而且仗著家長聽不懂,在罵家長的話——別以為小孩就是純真無邪,什麽都不懂的。


    小腦袋可會衡量誰對他好,誰對他不好了呢!


    要是知道可以用來罵家長,而家長隻會被罵不會還口,那非得下功夫好好學不可了。


    這樣家長還像什麽樣子?被小孩欺負,那還像話嗎?


    雖然辦的是英文補習班,還不算正規,現在是嚐試階段。


    可中國的倫理還是要重視的,學英文的同時,中國的禮數也不可以偏廢。


    所以小孩隨便帶,家長要收費的。


    學了之後,最起碼哪天小家夥用英文罵你,你不至於隻用揚州話罵迴去,也可以用英文開腔的。讓孩子知道老子是怎麽當的!


    然後我把開武俠英語角的想法發在論壇裏,沒多久網友搗盡玄霜來迴應,她可以翻譯《大唐遊俠傳》,還翻了一段出來呢!


    真是歎為觀止,一級棒!


    中英文對照如下:


    編輯


    第一迴杯酒論交甘淡泊玉釵為聘結良緣


    chapter1:apotofwinewitnessthefriendshipoftwonoblebro,andthejadehairpinbincesmarragieofthetwofamily


    “happynewyear!““wishyouaprosperousnewyear“


    “恭喜恭喜,新年大吉!”


    itwasthechinesenewyearduringthetianpaoperiodsoftangdynasy.


    這一天正是大唐天寶七年的新年初一。


    inavigesixtymilesawayfromthecapitalcitychangan,livedafamilyofshi,thehouse-holderofthefamiyisyirushi.hehadagoodranktheintheimperialpetitiveexaminationinthe22thyearofkaiyuanperiods.thenamehasnowildambitionforfameandpower,hequitedhisjobinthegovernmentandwentbacktoliveinhishometown.theneighboursadmirehisknowledegeandcametohishousetocongratteshimahappynewyeareveryyear.


    離長安六十裏外的一個山村,有一家人家,主人姓史,名逸如,曾在開元二十二年中過進士,卻不願在朝為官,未到中年,便迴鄉隱居,鄉人敬他是個飽學君子,一早便來給他拜年。


    mr.shithankedallhisguestsandwishedthemback.however,aftereverybodyleaved,asenseofsadnesswelledupinhisheart.hetookedadeapbreathandspoketohimself“whatistheluckinessforustoleaveinsuchage.“


    他循俗與鄉人互相賀喜一番,送客之後,卻搖了搖頭喟然微歎:“如此世道,何喜之有?”


    “wa~~wu~~,wa~~,wu~~“thetearsofanewbabycameoutfromthebedroom,whichjoinsthebondsoffirecrackeroutsidefinallybringsasmileinyirushi''sface“anyway,thereissomethingtohappytoaboutinthesedays.mengdiegavebirthtothisgirl,wecanhavesomejoynow“”


    “嗚哇,嗚哇!”房內傳出小兒啼聲,與劈劈啪啪的“爆竿”聲鬧成一片,史逸如臉上掠過一絲笑意,想道:“要說有喜,那就是從今天起,多添了一個嬰孩,家中可以熱鬧一些了。


    mrshiwentoutofhouseandsaystohisbookboy“pickfourfruitboxesfromthepresents,bringthemmrduan''shouseandinvitehimoverforacupofwine“aftergivinghisstrucions,alittledoubtcametohismind,“mybrotherduanisalwaysthefirstguytocameandcongratualteme,whyhestethisyear?“


    他吩咐階前燒爆竿的書童:“你收了供品,給我拿四盒果品,到段大爺家去,並請他過來喝兩杯。”心中頗為有點疑惑:“每年元旦,最早來拜年的必定是他,今年卻何以這樣遲遲未來?”


    theboysaid“yes“,hewasabouttogowhenhefindtheingguy“mymaster,itseemsthaticansaveavoyage,lookwhojustcame!“


    書童應了一聲,卻忽地笑道:“老爺,不必去請了,你瞧,那不是段大爺來了?”


    隻聽得有人朗聲吟道:“節物風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須臾改。昔時金階白玉堂,即今惟見青鬆在。寂寂寥寥史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幸有故人長相聚,黃雞白酒醉相知。”


    史逸如哈哈道:“盧照鄰的詩給一改,倒成了即景之作了,段兄,黃雞白酒,早已備好,待兄一醉,何以如今始來?”


    我抑製不住喜悅,在朋友圈裏發了。又把論壇鏈接發在群裏。


    都感覺現在梁羽生的小讀者們就像是出國留學迴來,然後帶了點兒新鮮的,先進的玩意兒迴來。


    而搗盡玄霜說,她挑《大唐遊俠傳》來翻譯,是因為男主鐵摩勒出場不用吟詩,可誰想到《大唐遊俠傳》裏還有盧照鄰的詩,然後詩仙李白還會出場,這下是頭疼了。


    英文翻譯中文,最難的莫過於詩詞和俚語,別看一個是陽春白雪,一個是鄉裏巴人,對英文翻譯來說,都挺容易引起頭痛和腦熱的。


    我卻正好跟著人家學英文,英文翻譯的武俠小說,的確讓人產生興趣。


    搗盡玄霜還在她的圈子裏看到有人用英文翻譯古詩詞,人家是先翻譯成現代詩,然後再翻英文。她分享了一段,太美了,我還是記錄下來:


    awaveofbranches,fullofpearwhite,spring,whendoyouswallowthemudwiththereturn?枝頭一搖,滿懷梨白,春至,你何時燕銜泥同歸?《念奴嬌》一庭梨白,正有風吹過,有夢驚醒。等到白頭渾不見,燕子銜泥雙影。憶得從前,小甜甜喚,真個無堪省。昨宵風雨,素羅衫濕誰整。春至弄玉團香,相思凝淚,長恨歌中詠。多少碎心花瓣雨,已墮了胭脂井。怕看如今,風鬟霧鬢,棄了菱花鏡。夜來無寐,鄂君香被何冷。iwokeuptoloveyou.iwanttowritepoetry,writerain,writenightacacia,writeyou,cannotwrite.醒來覺得甚是愛你。我想作詩,寫雨,寫夜的相思。寫你,卻不能。《念奴嬌》迷迭香經年迴憶,似草頭垂露,拋珠千斛。隻是醒來知愛你,眼裏星光盈目。如雨纏綿,如詩日子,催長成嘉木。涼陰停歇,後堂傳過絲竹。多少夜的相思,重重疊疊,譜入玲瓏曲。如昔重來還可否?癡意鑄相思局。月白衫兒,小蠻針線,沾染杯中綠。一些情節,曾經迷迭香屋。


    我看了之後忍不住轉發,接著群裏有人吐槽,我就和搗盡玄霜一起抓那人來翻譯。


    與其吐槽還不如幹活兒呢!今天又是在群裏嘻嘻哈哈的一天,挺有趣的。


    去年群裏來了一個十四歲的小妹妹,今年有了英文翻譯,那麽接下來還會有什麽變化?


    都感覺有了期待。


    我不知道是隻有我一個人有這樣的感覺呢?還是很多人都有的。


    我是從小就接觸武俠,也喜歡武俠。那時候很多人鄙薄武俠,我雖然沒說什麽,可現在知道情緒很低落。


    但隻要接觸到武俠,用自己的心力讓武俠受到尊敬,我就會由衷地開心。


    我喜歡這份熱愛。


    這不是什麽癡頭怪腦,什麽都不顧的愛,而是真的為它好。


    當自己也因為這份愛而變得愛學習,同時愛生活,我覺得這真是很好的事情。


    用英語來翻譯武俠,這也不是正經事兒,也是在玩兒,隻不過玩得比較出格而已。


    但也挺好的,別看是俚語,反而會帶動熱情,很多不喜歡英語的人,恐怕都要來看看,用英文怎麽來講中國的地方土話,翻出來的可保留著原來的地方色彩?


    這不是很好的普及嗎?


    連離世的金庸老先生自己也在作品裏說,學一個地方的語言,最簡單最方便的莫過於罵人的話,學起來很容易上手的。


    隻是英文考級從來不會這麽考,四級、八級都不會考的。


    可假如《鹿鼎記》裏的俚語能夠翻譯出來,這個英文水平少說也是十六級,甚至十八級都有可能。


    雖然說十八級更多的不是英語考級,而是刮大台風。


    但這樣的話,英文水平是容易提高的,好事一件。


    現在看下來,《鹿鼎記》的英文翻譯很明顯沒有吃透中文的意思,就隻是按照字麵在生翻硬譯,略輸文采,稍遜風騷。


    假如有小朋友可以立誌把武俠翻譯得更接近中國文化的韻味,以此為學習的動力,那倒真是大好事一件。


    很期盼有這樣出息的小孩出現,我盼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三、總結


    最近在群裏是有朋友推薦梁羽生先生的作品《風雷震九州》,這是一本很特別的書,男一是反派。


    這還真不多見。


    有人說這本書邏輯嚴謹。


    小時候我看下來,覺得不如《冰河洗劍錄》和《俠骨丹心》好看。


    最近是有網友提議,要不再看看,然後寫評?


    去年我看了一半《俠骨丹心》,到了今年還沒看完呢,要刷的書也太多了。


    如果真要寫《風雷震九州》的書評,那麽不妨把《俠骨丹心》刷完,然後再刷《冰河洗劍錄》,接著看《風雷震九州》。


    梁羽生的書是這樣看的,人家是結合上下文來看,他的書得結合上下書來看,於是事詳見什麽什麽,就構成了龐大的武俠宇宙體係。


    還真別說,如果一路看下來的話,我還希望再刷一遍《遊劍江湖》以及《牧野流星》,這幾本裏我喜歡的是《俠骨丹心》和《牧野流星》。


    這個計劃呀,少則一年,多則三年,估計也會做完的。


    我怎麽感覺自己自從進入了武俠圈,基本沒停過,不是看書,就是在寫。


    而我還樂在其中。


    雖然忙起來有時候會覺得累,想要休息一陣子,可真的停下來了,第一眼要看的還是武俠。


    而且還知道這樣的節奏就對了,就拿戲曲行業來說吧,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徐玉蘭和王文娟兩大宗師在鼎盛時期,一天要演兩場,然後還要排新戲,這樣才積累起來的。


    沒有什麽是平白從天上掉下來的。


    所以後來見到她們的學生一個月才演兩場戲,她們是憂心忡忡的,說這樣的情況不行,要自己想辦法。


    看到越劇界的情形,我覺得現在的節奏是對的。


    還真是對比出來的,真是由衷的感謝。


    始終覺得進入了武俠圈,就不是我一個人在努力,而是有很多知名或者不知名的朋友在幫著我。


    我想都是熱愛武俠,熱愛傳統文化,熱愛生活的朋友。


    那麽可以的話,多寫寫,這是給他們的撫慰也是祝福。


    正如我之前說的,每個人的休息途徑不同,就有人喜歡在休息時看到武俠,那麽就讓他們看到自己喜歡的。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裏吧!暫停!


    2020年10月14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流年擷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微丹湜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微丹湜意並收藏流年擷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