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洪水與民不聊生
掛了電話,陳雙“聽話”的離開李家,徑直迴到家裏。
三層楊樓陳雙當時設計的時候就有排水管道,平房會在樓頂積水,但是陳雙的小洋樓不是平房是尖頂。
再加上有下水管道,家裏有些潮濕,但是一點水都沒有。
一進門,陳秀蘭一家人正在吃早飯,看見陳雙淋得跟落湯雞似的,陳秀蘭都沒來得及問她和小楚在京北玩的開心不,趕緊去燒熱水熬薑茶。
“老宋,你還不去生火!”陳秀蘭說道,宋有糧起身就去了夥房熬薑茶。
陳雙有些擔心八畝地的菜,趁著現在已經濕透了,她撐著傘就去了田間。
發現每一塊地的四周都有深達到一米的水渠,順著地頭兒一直挖到了楊柳河。
草棚裏的菜長得綠油油的,有些因為水汽過大,長得顏色略淡,比如茄子,都成了淡紫色。
不過,這對於陳雙來說已經減輕了不少損失,按照前世的記憶,這場雨至少要到八月中上旬才會消停點兒。
隻要能堅持一個多月的時間,那麽,她的損失幾乎為零。
陳雙又去了一趟楊柳河查看了水位,這一看不要緊,楊柳河的河水已經上漲了至少一米多深。
對岸一群楊柳村的人都圍在河邊,一朵朵宛如地麵上蘑菇般的雨傘,其實隻是裝飾品,因為雨太大,就算是穿著雨衣恐怕都會從脖子往下灌雨水。
幾位年輕壯漢連傘都沒打,穿著皮叉就要下河,很多人都在後頭喊不能下去,水太深了。
陳雙獨自一人撐著傘站在河壩上看向對麵,從人群中她看見了楊國棟,早就淋得不成樣子,再加上隔著幾十米的河寬距離,陳雙隻能從身形上認出來是楊國棟。
他站在大壩上比手畫腳的指揮著,似乎再說,大家夥不要著急,過兩天雨停了咱們修大壩,魚,不會跑的!
陳雙看著楊國棟這麽個大好人在歇斯底裏的騙人的模樣,她有些覺得他這個村長當得,真的很可憐,很可憐!
不知道楊國棟是不是留意到對岸撐著雨傘的陳雙,他的動作止住了,看了一會兒,陳雙轉身離開。
迴到家,熱水也燒好了,薑茶也泡好了,倒是惹得陳秀蘭一陣數落:
“都淋濕了,還往外跑?快點兒,把薑茶先喝了洗個澡去!”
陳雙笑笑,拿著碗就喝了,稍微有些燙,但是喝薑茶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刺溜刺溜的喝完隻剩下薑片兒,陳雙把碗擱下,拿了換洗的衣物去洗澡。
洗好澡之後,陳雙有一種重迴的感覺,因為宋有糧說,現在的雨太大,煤山已經在三天前停工了。
大伯說,很有可能會塌方,到時候雨水要是灌進了煤洞,那就會出大麻煩。
陳雙覺得大伯這次很理智的叫人停工,錢沒有可以賺,但是人沒了,要錢有什麽用?
以前大伯可不是這樣的,為了一點錢九頭牛都拉不住。
“這事兒通知縣上公家單位的沒有?”陳雙問道。
“提早說了,公家單位也能理解!”
繼宗也把最近八畝地的采摘情況跟陳雙匯報了一遍,陳雙悶頭算賬,其實算賬並不是苛扣,而是對投資和迴報的一個總結。
這些事兒處理完之後,已經下午三點多了,陳雙這才躺在床上補充睡眠。
剛睡著沒多大會兒,陳雙就被陳秀蘭叫醒了,說是楊村長來了!
陳雙打了個哈欠出門,洗了一把冷水,總算是趕走了困意。
楊國棟的臉色特別難看,不知道是被雨淋得發白,還是因為楊柳村村民組織承包魚塘的事情出了天災急的。
“小雙,現在魚塘的魚苗估計有很大一部分被河水衝走了,你有啥好方法沒有?”
楊國棟現在也顧不上麵子了,畢竟以前陳雙給他說過,今年不適合養魚,雖然楊國棟不知道陳雙怎麽知道的,總感覺,她雖年紀小,可是懂得個多,她一定有辦法!
“你不是按照我之前的設計給截流魚塘加了防護網了嗎?”
陳雙反問道。
楊國棟麵色難看,揉了一把臉:“加了,可是水位上升的太大,這雨要是再下個三天,所有投資都白費了,昨天,還又加了一米,哎……要是老天不開眼,還接著下,那……那這一米的護欄網也是沒用的!”
這一次,他來找陳雙請教養殖技術其實已經做好了十足被打臉的準備,可是相比之下,搶救魚苗投資才是大事兒,現在,他都快瘋了。
“你還是村長呢,怎麽見識這麽短淺?”陳雙也毫不留情的說道。
楊國棟一愣:“那……那陳雙你有啥好法子?”
楊國棟現在任由陳雙說他的不是,他都無所謂了。
“楊柳河是貫穿鳳凰山,是青陽整個縣城的主幹河流,可以稱之為母親河,這麽多地方積水不管大小,總歸會匯聚到楊柳河裏,水位不上漲才怪,你現在去增加防護網的高度有什麽意思?治標不治本!”
陳雙說著,你今天加護一米,明兒河水上漲一米,後天加高一米,人兒大後天水位上漲兩米,陳雙看,這倒是有一種魔高一赤,佛高一丈的感覺,治標不治本。
楊國棟突然恍然大悟,要是,照這麽下去,要是雨不停,那他估計加護欄的投資都特麽夠買魚苗的了。
“個個村莊的水都排到了楊柳河,如果我是你,就去上級請示,把各大村莊的排水係統整理妥當,可以從楊柳河下遊截流灌入洪水,上遊的水流自然會減緩!趁著現在,半個月的時間內!”
陳雙說道,其實每個人都希望第二天雨過天晴,其實,現在隻能算是澇災,再過半個月,那才叫洪災!
如果現在不抓緊搶修整改,別說楊柳村了,杏花村都得靠著解放軍,子弟兵前來救援,到那個時候,救得就是人命了。
楊國棟的臉色依舊不好看,嘴巴張合了半晌可始終沒說出話來,最終,他長歎一口氣說去試試,轉身就走。
陳雙看著楊大哥的背影心裏有諸多的感慨,村長,能當成他這樣的,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個傻大哥!
要不是因為他為人盡心盡力,陳雙本不想說這些,因為即便保住了杏花村和楊柳村,那麽,水最終會排入長江,災難不在這裏就會在別處。
世界上的水是固定立方的容量,蒸發到了天空變成了暴雨,暴雨再傾瀉在大地上,匯聚成串,流入長江黃河,最終,周而複始,蒸發到天空又成了暴雨。
唯一不足的地方,陳雙想說,就是排水係統不夠完善。
杏花村的每個人都再也沒有以前那麽閑暇嚼舌根的機會了,個個一見麵就是愁容滿麵,埋怨這天神是不是生氣了,怎麽老下雨?
宋有糧也在其中,好歹家裏還有兩畝地的小麥,現在眼瞅著都給糟蹋了,雖然糧食值不了幾個錢,可那是心血啊。
宋有糧冒著大雨披著雨衣,拿著鐮刀趁黑去了地裏割麥子,好歹迴來放在屋裏能晾幹幾分,不然,糟蹋了,真的糟蹋了……
掛了電話,陳雙“聽話”的離開李家,徑直迴到家裏。
三層楊樓陳雙當時設計的時候就有排水管道,平房會在樓頂積水,但是陳雙的小洋樓不是平房是尖頂。
再加上有下水管道,家裏有些潮濕,但是一點水都沒有。
一進門,陳秀蘭一家人正在吃早飯,看見陳雙淋得跟落湯雞似的,陳秀蘭都沒來得及問她和小楚在京北玩的開心不,趕緊去燒熱水熬薑茶。
“老宋,你還不去生火!”陳秀蘭說道,宋有糧起身就去了夥房熬薑茶。
陳雙有些擔心八畝地的菜,趁著現在已經濕透了,她撐著傘就去了田間。
發現每一塊地的四周都有深達到一米的水渠,順著地頭兒一直挖到了楊柳河。
草棚裏的菜長得綠油油的,有些因為水汽過大,長得顏色略淡,比如茄子,都成了淡紫色。
不過,這對於陳雙來說已經減輕了不少損失,按照前世的記憶,這場雨至少要到八月中上旬才會消停點兒。
隻要能堅持一個多月的時間,那麽,她的損失幾乎為零。
陳雙又去了一趟楊柳河查看了水位,這一看不要緊,楊柳河的河水已經上漲了至少一米多深。
對岸一群楊柳村的人都圍在河邊,一朵朵宛如地麵上蘑菇般的雨傘,其實隻是裝飾品,因為雨太大,就算是穿著雨衣恐怕都會從脖子往下灌雨水。
幾位年輕壯漢連傘都沒打,穿著皮叉就要下河,很多人都在後頭喊不能下去,水太深了。
陳雙獨自一人撐著傘站在河壩上看向對麵,從人群中她看見了楊國棟,早就淋得不成樣子,再加上隔著幾十米的河寬距離,陳雙隻能從身形上認出來是楊國棟。
他站在大壩上比手畫腳的指揮著,似乎再說,大家夥不要著急,過兩天雨停了咱們修大壩,魚,不會跑的!
陳雙看著楊國棟這麽個大好人在歇斯底裏的騙人的模樣,她有些覺得他這個村長當得,真的很可憐,很可憐!
不知道楊國棟是不是留意到對岸撐著雨傘的陳雙,他的動作止住了,看了一會兒,陳雙轉身離開。
迴到家,熱水也燒好了,薑茶也泡好了,倒是惹得陳秀蘭一陣數落:
“都淋濕了,還往外跑?快點兒,把薑茶先喝了洗個澡去!”
陳雙笑笑,拿著碗就喝了,稍微有些燙,但是喝薑茶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刺溜刺溜的喝完隻剩下薑片兒,陳雙把碗擱下,拿了換洗的衣物去洗澡。
洗好澡之後,陳雙有一種重迴的感覺,因為宋有糧說,現在的雨太大,煤山已經在三天前停工了。
大伯說,很有可能會塌方,到時候雨水要是灌進了煤洞,那就會出大麻煩。
陳雙覺得大伯這次很理智的叫人停工,錢沒有可以賺,但是人沒了,要錢有什麽用?
以前大伯可不是這樣的,為了一點錢九頭牛都拉不住。
“這事兒通知縣上公家單位的沒有?”陳雙問道。
“提早說了,公家單位也能理解!”
繼宗也把最近八畝地的采摘情況跟陳雙匯報了一遍,陳雙悶頭算賬,其實算賬並不是苛扣,而是對投資和迴報的一個總結。
這些事兒處理完之後,已經下午三點多了,陳雙這才躺在床上補充睡眠。
剛睡著沒多大會兒,陳雙就被陳秀蘭叫醒了,說是楊村長來了!
陳雙打了個哈欠出門,洗了一把冷水,總算是趕走了困意。
楊國棟的臉色特別難看,不知道是被雨淋得發白,還是因為楊柳村村民組織承包魚塘的事情出了天災急的。
“小雙,現在魚塘的魚苗估計有很大一部分被河水衝走了,你有啥好方法沒有?”
楊國棟現在也顧不上麵子了,畢竟以前陳雙給他說過,今年不適合養魚,雖然楊國棟不知道陳雙怎麽知道的,總感覺,她雖年紀小,可是懂得個多,她一定有辦法!
“你不是按照我之前的設計給截流魚塘加了防護網了嗎?”
陳雙反問道。
楊國棟麵色難看,揉了一把臉:“加了,可是水位上升的太大,這雨要是再下個三天,所有投資都白費了,昨天,還又加了一米,哎……要是老天不開眼,還接著下,那……那這一米的護欄網也是沒用的!”
這一次,他來找陳雙請教養殖技術其實已經做好了十足被打臉的準備,可是相比之下,搶救魚苗投資才是大事兒,現在,他都快瘋了。
“你還是村長呢,怎麽見識這麽短淺?”陳雙也毫不留情的說道。
楊國棟一愣:“那……那陳雙你有啥好法子?”
楊國棟現在任由陳雙說他的不是,他都無所謂了。
“楊柳河是貫穿鳳凰山,是青陽整個縣城的主幹河流,可以稱之為母親河,這麽多地方積水不管大小,總歸會匯聚到楊柳河裏,水位不上漲才怪,你現在去增加防護網的高度有什麽意思?治標不治本!”
陳雙說著,你今天加護一米,明兒河水上漲一米,後天加高一米,人兒大後天水位上漲兩米,陳雙看,這倒是有一種魔高一赤,佛高一丈的感覺,治標不治本。
楊國棟突然恍然大悟,要是,照這麽下去,要是雨不停,那他估計加護欄的投資都特麽夠買魚苗的了。
“個個村莊的水都排到了楊柳河,如果我是你,就去上級請示,把各大村莊的排水係統整理妥當,可以從楊柳河下遊截流灌入洪水,上遊的水流自然會減緩!趁著現在,半個月的時間內!”
陳雙說道,其實每個人都希望第二天雨過天晴,其實,現在隻能算是澇災,再過半個月,那才叫洪災!
如果現在不抓緊搶修整改,別說楊柳村了,杏花村都得靠著解放軍,子弟兵前來救援,到那個時候,救得就是人命了。
楊國棟的臉色依舊不好看,嘴巴張合了半晌可始終沒說出話來,最終,他長歎一口氣說去試試,轉身就走。
陳雙看著楊大哥的背影心裏有諸多的感慨,村長,能當成他這樣的,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個傻大哥!
要不是因為他為人盡心盡力,陳雙本不想說這些,因為即便保住了杏花村和楊柳村,那麽,水最終會排入長江,災難不在這裏就會在別處。
世界上的水是固定立方的容量,蒸發到了天空變成了暴雨,暴雨再傾瀉在大地上,匯聚成串,流入長江黃河,最終,周而複始,蒸發到天空又成了暴雨。
唯一不足的地方,陳雙想說,就是排水係統不夠完善。
杏花村的每個人都再也沒有以前那麽閑暇嚼舌根的機會了,個個一見麵就是愁容滿麵,埋怨這天神是不是生氣了,怎麽老下雨?
宋有糧也在其中,好歹家裏還有兩畝地的小麥,現在眼瞅著都給糟蹋了,雖然糧食值不了幾個錢,可那是心血啊。
宋有糧冒著大雨披著雨衣,拿著鐮刀趁黑去了地裏割麥子,好歹迴來放在屋裏能晾幹幾分,不然,糟蹋了,真的糟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