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地《活埋》就開始了擴大放映。
相比起《127小時》來,《活埋》的宣發做的要更好一些,同樣的相對而言也更有噱頭一點。
反饋迴來的評價,倒是相差無幾。
相比起《127小時》從絕望,到希望,到重獲新生,《活埋》顯得更加的壓抑和絕望。
不過,影迷們的評價卻是相當不錯的!
“一個演員,一個場景,這是電影中的極限運動啊,沒摔死就值得鼓勵!”
“關鍵還是新人導演的作品,很不錯了好吧?”
“一個人撐起的低成本電影,男主將情緒變化的層次演繹得很清晰,從最初的語無倫次、急怒攻心,到後來逐漸絕望,看得很是揪心憋屈;周遭一片冷漠,隻要一句“抱歉”就能推卸所有責任,在利益麵前,普通人命如草芥;摒棄片中極端環境,我們生活的周圍不也如此麽?”
“從始至終故事都發生在一個不變的場景裏,瑞恩·雷諾茲這次是一個人在戰鬥。大膽的創意,詭異精妙的作品,新穎的拍攝手法,諷刺的結局,讓一個如此小成本的電影也能讓人神經緊繃的看著主角獨自呻吟90分鍾而不覺得沉悶枯燥。”
“熒光棒沒光、手電筒沒電、打火機沒火都不是什麽大問題,心中的那片光芒最後被冰冷的木板、灼熱的流沙取代,生命之火才就此消逝。”
“恐慌,哀求,失望,沮喪,絕望,希望,狂喜,渴求,絕望,放棄——最後我哭了......突然覺得,希望這個東西,其實很可怕,比任何東西都可怕!”
“一部異常精彩的實驗電影。全片隻有一個棺材內的場景、一個人、一部手機和幾件雜物,但90多分鍾的劇情毫無尿點,讓你心跳加速屏氣凝神也要看完!在讓人身臨其境感受絕望的同時,幾通電話下來,“反恐”戰爭、人與家庭、公司、社會的種種冷漠關係都體現得淋漓盡致,真正的以小見大之作。”
同樣的,大眾影評網上的評分也在八分之上。
而且《127小時》和這部《活埋》因為都是京城電影學院的新人導演的作品,都是李易提攜的後輩的作品,所以自然而然地也被拿出來做對比。
有人更喜歡《127小時》,當然也有人更喜歡《活埋》!
有很喜歡《活埋》的影評人這樣寫道:“我想很少有電影是僅靠一個場景以及一位演員完成的,而《活埋》卻在一口棺材裏講了一個無比跌宕又無比絕望的故事。
保羅從昏迷中醒來,發現自己被困於一個大約1立方米的棺材裏,身邊有一個打火機、一部手機。若隻看片名和歹徒留下的這些工具,你可能會以為這是一部以密室為主題框架的懸疑片。
但隨著劇情的展開,你便會發現,這並不是一場根據線索找到出口的逃生遊戲。
男主遭遇的是一樁發生在伊拉克的綁架事件,而這背後所影射的是一場注定有人犧牲的零和博弈。
在多方參與的角力中,個體的掙紮隻是徒勞,被活埋不僅是男主的生命,還有他所承受的絕望。
那麽第一個問題:誰是活埋保羅的兇手?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但當所有人都將矛頭指向綁匪時,導演卻安排了一場拷問原告的辯護。
“你是漂亮國的人?”
“是的!”
“那你就是軍人!”
這是一段頗具深意的對話,保羅是一位漂亮國人,但他是一名軍人嗎?
他是一名與crt公司簽署了合同的卡車司機,從事著一份運輸物資的工作。他沒有武器,也並無惡意。
但他麵對的是一群背負民族,背負信仰的戰士。
在他們眼中,盡管保羅沒有武器,但他的存在就是一種入侵,而正是這種象征意義上的入侵為他貼上了戰士與軍人的標簽。
有趣的是,在影片當中多次出現:“不要告知媒體”!
為什麽?
因為沒人會在意真相,也沒人能報道真相。
當保羅想要將他的情況匯報給媒體時,工作人員對他提出了警告:“這隻會讓情況更加糟糕。”
更諷刺的還在後麵,那時的他已經隱約地感知到,這是政府掩蓋他們不作為的舉措,但時間並不允許他討價還價,他隻有聽從安排,尋求人質解救小組的幫助。
但對於被綁架的大多數人質來說,這一小組的存在便是一種謊言。
在與解救小組的指揮官丹·布倫納取得聯係後,保羅問他到底解救過多少人,但答案卻不容樂觀。
他讓布倫納說出一個解救成功的例子以證明他真的是在救援。
於是,他得到了名字:馬克·懷特
在保羅看來,即便獲救的人數不多,但這至少說明了解救小組的確有做出努力。
然而,這其實是這部影片最大的反轉。
在故事結尾,保羅已瀕臨絕境,沙土正在對他進行活埋。在通話中,救援隊聲稱會在3分鍾之內將他救出。
但保羅等來的卻是一句抱歉,他們所解救的其實是埋於另一處的馬克·懷特——那個早就被救出的人。
救援小組真的有救出過人質嗎?或者說他們真的采取過任何救援行動嗎?他們的工作到底是解救人質,還是保證人質不會讓他們的官方陷入不利的局麵?
這是保羅最後想問,卻不會有答複的問題,但我想,他已知曉了答案。
當一切塵埃落定,再迴過頭來審視這一起“活埋”事件的始作俑者時,你會將他們歸為恐怖分子嗎?
“你害怕了,所以我就是恐怖分子?”
這是綁匪對保羅指責的反問,他並不認同自己被歸為恐怖分子,而解救小組的丹·布倫納也不這麽認為。
在戰爭來到這裏之前,他們有正常的工作,也有正常的家庭,他們與保羅一樣,都是沒有武器的普通人。
後來,一切都變了。
他們無家可歸,他們需要忍受饑餓,他們需要在炮火中求得生存。
當所有的秩序都被破壞時,做一名手握武器的戰士便成為了一種可靠職業,而綁架是他們需要完成的工作。
於是,他們成為了一群孤注一擲的罪犯,與保羅背後的政府一樣,他們同樣不會妥協,同樣沒有退路。
即便得不到贖金,他們也想要用視頻昭示他們的存在以及他們的尊嚴,而這可能給他們帶來更大的滿足。
他們在一係列的暴行中製造恐懼,但又是誰播下了恐懼的種子?又是誰澆灌了這些種子?
在這一片廢墟之下,有太多的鮮血與淚水訴說著答案,保羅聽到了,但毫無意義,沙土掩蓋了所有真相,也隔絕了眾多謊言。
鏡頭下,導演隻是記錄了保羅的死亡,也埋葬了他的絕望。
保羅不是第一個,恐怕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征服、仇恨、掠奪,文明的底色是眾人向往的和平,但它的陰影卻是無人救贖的暴行。
那麽,到底誰將為這場屠戮負責,又是誰要為這出悲劇收場?
電影無意給出一個答案,它隻是提醒著觀影者:這不是一個人的悲歌,而是所有人的恐懼。
更為諷刺的是,所有人都對他的境遇表示虛偽的同情,除了一句輕飄飄的“對不起”,他們什麽都沒有做。
不,他們還是做了些什麽。
當保羅提到要將自己的處境告訴媒體,工作人員開始緊張起來,連忙給了他一個人質解救小組指揮官丹·布倫納的電話。
“人質解救小組”。
光是這個詞語,又讓他心裏燃起希望。
而這個人質解救小組到底做了些什麽呢?
布倫納告訴保羅,他們早就在想辦法救他了,但是追蹤他的手機信號很難。
當保羅提到綁匪要他拍攝索取贖金的視頻時,布倫納的迴應讓他隱約明白:
他們根本不在乎任何人,他是死是活與他們何幹?
他們隻在乎自己的利益有沒有受損。
“我知道的,你們這些人隻在乎你們的秘密和後門政策。
如果我是一個外交官,或者是人質解救小組的領導,或者哪個單位的領導,我早就出去了。
但我不是,所以我隻有坐在這裏,閉上我的嘴等死。”
還記得保羅在即將獲救的時候,在電話裏欣喜地告訴妻子:
他們正在路上,一切都會好的,我會迴家的。
而等待他的卻是徹徹底底的絕望:
“對不起保羅我很抱歉,那是馬克懷特,他把我們帶到了馬克·懷特的身邊。”
從始至終的欺騙,即使在他將死的那一刻,仍在不斷地給他希望。
比起這樣從希望之巔跌入絕望之穀的折磨,活埋又算什麽。
為什麽保羅明知布倫納在騙他,卻還是抱有一絲幻想?
保羅始終下不了奔赴死亡的決心,是因為愛。
他有溫柔的媽媽,可愛的兒子,愛他的妻子。
他不願赴死,他舍不得赴死。
他把最後的溫柔給媽媽打了一通無厘頭的電話:媽媽,我是你的小保羅啊。
他在看到同事帕梅拉被槍殺的視頻後,心中最後一絲信念被壓垮;
他拿起刀抵在胸口,想起兒子稚嫩可愛的麵容,終是舍不得這條命。
他在臨死之時不停地向妻子說著“我愛你“,“我會迴家”,“我發誓我會迴家”......
生命的孤獨詮釋的讓人心寒。
這也不由的讓我們心裏疑惑:試想一下,如果棺材裏沒有這部手機,如果保羅放棄向外界求救而尋求自救,如果他順著蛇逃離的口子挖出去,結局是否會不一樣?
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你的生命就已經不屬於你自己。
活埋保羅的不是流沙,而是希望。
當你真正需要幫助的時候,你會發現誰都是靠不住的。
無論什麽時候都不要期盼會有人來幫你,能夠拯救你的,永遠隻有你自己。
所以,保羅沒有自己挖出去,不是bug,而是導演刻意的安排!因為,隻有這樣,才能讓人感受到,希望的可怕!”
其實有不少影迷吐槽,電影裏麵的男主角,明明可以自己挖出去,可是偏偏要等救援這個事情。
“感覺埋的不深啊!炸彈都能炸到,為什麽不自救呢?”
“對啊,同樣的有這種感覺,為什麽沒想過自救呢?”
“還有蛇的出現,是不是本身也代表著其實被埋的不深呢?”
“炸彈可以炸的很深好吧?蛇也可以挖的很深,三五米的高度,或許對於炸彈來說,不算深,但是對於人來說,怎麽挖?”
“要是自救的話,那和《127小時》有什麽區別?本來就是密閉空間電影,怎麽可能讓你自救?”
“難道大家不覺得,主角很傻嗎?明明有手電筒,為什麽要用打火機耗費氧氣?”
“嗬嗬,沒看到手電筒是後麵才找到的嗎?而且那個時候,他都快死了,那種難受,那種絕望,我想,他甚至希望自己能死的更快一點吧!”
“其實沒有必要計較那麽多啊,我隻知道,當最後的一點光亮也終被流沙吞沒。真對不起,保羅,真的很抱歉。用如此之少的演員(一個)、如此狹小的空間(棺材)、如此有限的道具(手機、打火機、手電筒、小酒壺、熒光棒、小刀)拍出這麽一個悲涼的故事,創意和技巧令人歎服。
這難道還不夠嗎?”
“本來就是在討論啊,難道大家不覺得,那手機最後一格電用的忒久了點嗎?”
“對,一直在猜測,手機會什麽時候沒電,沒想到,到電影結束都還有電!”
“不止手機還有電,手電筒,打火機,好像都沒耗光,真正導致死亡的,反而是那幾次轟炸,不得不說,這真的是個巨大的諷刺!”
“不會吧,不會吧?不會真的有人覺得,打火機,手電筒,手機,會耗光電源,耗光氧氣,才讓主角死掉吧?
電影無處不在的諷刺,真的很有意思,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還真的不是被綁匪害死的,而是被他們“自己人”幹掉的!
特別是crt公司的人事部主管,可以說絕對是最亮眼的崽,把醜陋的嘴臉,展現的淋漓盡致!
還有最後找到的“馬克·懷特”,也是點睛之筆啊!”
相比起《127小時》來,《活埋》的宣發做的要更好一些,同樣的相對而言也更有噱頭一點。
反饋迴來的評價,倒是相差無幾。
相比起《127小時》從絕望,到希望,到重獲新生,《活埋》顯得更加的壓抑和絕望。
不過,影迷們的評價卻是相當不錯的!
“一個演員,一個場景,這是電影中的極限運動啊,沒摔死就值得鼓勵!”
“關鍵還是新人導演的作品,很不錯了好吧?”
“一個人撐起的低成本電影,男主將情緒變化的層次演繹得很清晰,從最初的語無倫次、急怒攻心,到後來逐漸絕望,看得很是揪心憋屈;周遭一片冷漠,隻要一句“抱歉”就能推卸所有責任,在利益麵前,普通人命如草芥;摒棄片中極端環境,我們生活的周圍不也如此麽?”
“從始至終故事都發生在一個不變的場景裏,瑞恩·雷諾茲這次是一個人在戰鬥。大膽的創意,詭異精妙的作品,新穎的拍攝手法,諷刺的結局,讓一個如此小成本的電影也能讓人神經緊繃的看著主角獨自呻吟90分鍾而不覺得沉悶枯燥。”
“熒光棒沒光、手電筒沒電、打火機沒火都不是什麽大問題,心中的那片光芒最後被冰冷的木板、灼熱的流沙取代,生命之火才就此消逝。”
“恐慌,哀求,失望,沮喪,絕望,希望,狂喜,渴求,絕望,放棄——最後我哭了......突然覺得,希望這個東西,其實很可怕,比任何東西都可怕!”
“一部異常精彩的實驗電影。全片隻有一個棺材內的場景、一個人、一部手機和幾件雜物,但90多分鍾的劇情毫無尿點,讓你心跳加速屏氣凝神也要看完!在讓人身臨其境感受絕望的同時,幾通電話下來,“反恐”戰爭、人與家庭、公司、社會的種種冷漠關係都體現得淋漓盡致,真正的以小見大之作。”
同樣的,大眾影評網上的評分也在八分之上。
而且《127小時》和這部《活埋》因為都是京城電影學院的新人導演的作品,都是李易提攜的後輩的作品,所以自然而然地也被拿出來做對比。
有人更喜歡《127小時》,當然也有人更喜歡《活埋》!
有很喜歡《活埋》的影評人這樣寫道:“我想很少有電影是僅靠一個場景以及一位演員完成的,而《活埋》卻在一口棺材裏講了一個無比跌宕又無比絕望的故事。
保羅從昏迷中醒來,發現自己被困於一個大約1立方米的棺材裏,身邊有一個打火機、一部手機。若隻看片名和歹徒留下的這些工具,你可能會以為這是一部以密室為主題框架的懸疑片。
但隨著劇情的展開,你便會發現,這並不是一場根據線索找到出口的逃生遊戲。
男主遭遇的是一樁發生在伊拉克的綁架事件,而這背後所影射的是一場注定有人犧牲的零和博弈。
在多方參與的角力中,個體的掙紮隻是徒勞,被活埋不僅是男主的生命,還有他所承受的絕望。
那麽第一個問題:誰是活埋保羅的兇手?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但當所有人都將矛頭指向綁匪時,導演卻安排了一場拷問原告的辯護。
“你是漂亮國的人?”
“是的!”
“那你就是軍人!”
這是一段頗具深意的對話,保羅是一位漂亮國人,但他是一名軍人嗎?
他是一名與crt公司簽署了合同的卡車司機,從事著一份運輸物資的工作。他沒有武器,也並無惡意。
但他麵對的是一群背負民族,背負信仰的戰士。
在他們眼中,盡管保羅沒有武器,但他的存在就是一種入侵,而正是這種象征意義上的入侵為他貼上了戰士與軍人的標簽。
有趣的是,在影片當中多次出現:“不要告知媒體”!
為什麽?
因為沒人會在意真相,也沒人能報道真相。
當保羅想要將他的情況匯報給媒體時,工作人員對他提出了警告:“這隻會讓情況更加糟糕。”
更諷刺的還在後麵,那時的他已經隱約地感知到,這是政府掩蓋他們不作為的舉措,但時間並不允許他討價還價,他隻有聽從安排,尋求人質解救小組的幫助。
但對於被綁架的大多數人質來說,這一小組的存在便是一種謊言。
在與解救小組的指揮官丹·布倫納取得聯係後,保羅問他到底解救過多少人,但答案卻不容樂觀。
他讓布倫納說出一個解救成功的例子以證明他真的是在救援。
於是,他得到了名字:馬克·懷特
在保羅看來,即便獲救的人數不多,但這至少說明了解救小組的確有做出努力。
然而,這其實是這部影片最大的反轉。
在故事結尾,保羅已瀕臨絕境,沙土正在對他進行活埋。在通話中,救援隊聲稱會在3分鍾之內將他救出。
但保羅等來的卻是一句抱歉,他們所解救的其實是埋於另一處的馬克·懷特——那個早就被救出的人。
救援小組真的有救出過人質嗎?或者說他們真的采取過任何救援行動嗎?他們的工作到底是解救人質,還是保證人質不會讓他們的官方陷入不利的局麵?
這是保羅最後想問,卻不會有答複的問題,但我想,他已知曉了答案。
當一切塵埃落定,再迴過頭來審視這一起“活埋”事件的始作俑者時,你會將他們歸為恐怖分子嗎?
“你害怕了,所以我就是恐怖分子?”
這是綁匪對保羅指責的反問,他並不認同自己被歸為恐怖分子,而解救小組的丹·布倫納也不這麽認為。
在戰爭來到這裏之前,他們有正常的工作,也有正常的家庭,他們與保羅一樣,都是沒有武器的普通人。
後來,一切都變了。
他們無家可歸,他們需要忍受饑餓,他們需要在炮火中求得生存。
當所有的秩序都被破壞時,做一名手握武器的戰士便成為了一種可靠職業,而綁架是他們需要完成的工作。
於是,他們成為了一群孤注一擲的罪犯,與保羅背後的政府一樣,他們同樣不會妥協,同樣沒有退路。
即便得不到贖金,他們也想要用視頻昭示他們的存在以及他們的尊嚴,而這可能給他們帶來更大的滿足。
他們在一係列的暴行中製造恐懼,但又是誰播下了恐懼的種子?又是誰澆灌了這些種子?
在這一片廢墟之下,有太多的鮮血與淚水訴說著答案,保羅聽到了,但毫無意義,沙土掩蓋了所有真相,也隔絕了眾多謊言。
鏡頭下,導演隻是記錄了保羅的死亡,也埋葬了他的絕望。
保羅不是第一個,恐怕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征服、仇恨、掠奪,文明的底色是眾人向往的和平,但它的陰影卻是無人救贖的暴行。
那麽,到底誰將為這場屠戮負責,又是誰要為這出悲劇收場?
電影無意給出一個答案,它隻是提醒著觀影者:這不是一個人的悲歌,而是所有人的恐懼。
更為諷刺的是,所有人都對他的境遇表示虛偽的同情,除了一句輕飄飄的“對不起”,他們什麽都沒有做。
不,他們還是做了些什麽。
當保羅提到要將自己的處境告訴媒體,工作人員開始緊張起來,連忙給了他一個人質解救小組指揮官丹·布倫納的電話。
“人質解救小組”。
光是這個詞語,又讓他心裏燃起希望。
而這個人質解救小組到底做了些什麽呢?
布倫納告訴保羅,他們早就在想辦法救他了,但是追蹤他的手機信號很難。
當保羅提到綁匪要他拍攝索取贖金的視頻時,布倫納的迴應讓他隱約明白:
他們根本不在乎任何人,他是死是活與他們何幹?
他們隻在乎自己的利益有沒有受損。
“我知道的,你們這些人隻在乎你們的秘密和後門政策。
如果我是一個外交官,或者是人質解救小組的領導,或者哪個單位的領導,我早就出去了。
但我不是,所以我隻有坐在這裏,閉上我的嘴等死。”
還記得保羅在即將獲救的時候,在電話裏欣喜地告訴妻子:
他們正在路上,一切都會好的,我會迴家的。
而等待他的卻是徹徹底底的絕望:
“對不起保羅我很抱歉,那是馬克懷特,他把我們帶到了馬克·懷特的身邊。”
從始至終的欺騙,即使在他將死的那一刻,仍在不斷地給他希望。
比起這樣從希望之巔跌入絕望之穀的折磨,活埋又算什麽。
為什麽保羅明知布倫納在騙他,卻還是抱有一絲幻想?
保羅始終下不了奔赴死亡的決心,是因為愛。
他有溫柔的媽媽,可愛的兒子,愛他的妻子。
他不願赴死,他舍不得赴死。
他把最後的溫柔給媽媽打了一通無厘頭的電話:媽媽,我是你的小保羅啊。
他在看到同事帕梅拉被槍殺的視頻後,心中最後一絲信念被壓垮;
他拿起刀抵在胸口,想起兒子稚嫩可愛的麵容,終是舍不得這條命。
他在臨死之時不停地向妻子說著“我愛你“,“我會迴家”,“我發誓我會迴家”......
生命的孤獨詮釋的讓人心寒。
這也不由的讓我們心裏疑惑:試想一下,如果棺材裏沒有這部手機,如果保羅放棄向外界求救而尋求自救,如果他順著蛇逃離的口子挖出去,結局是否會不一樣?
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你的生命就已經不屬於你自己。
活埋保羅的不是流沙,而是希望。
當你真正需要幫助的時候,你會發現誰都是靠不住的。
無論什麽時候都不要期盼會有人來幫你,能夠拯救你的,永遠隻有你自己。
所以,保羅沒有自己挖出去,不是bug,而是導演刻意的安排!因為,隻有這樣,才能讓人感受到,希望的可怕!”
其實有不少影迷吐槽,電影裏麵的男主角,明明可以自己挖出去,可是偏偏要等救援這個事情。
“感覺埋的不深啊!炸彈都能炸到,為什麽不自救呢?”
“對啊,同樣的有這種感覺,為什麽沒想過自救呢?”
“還有蛇的出現,是不是本身也代表著其實被埋的不深呢?”
“炸彈可以炸的很深好吧?蛇也可以挖的很深,三五米的高度,或許對於炸彈來說,不算深,但是對於人來說,怎麽挖?”
“要是自救的話,那和《127小時》有什麽區別?本來就是密閉空間電影,怎麽可能讓你自救?”
“難道大家不覺得,主角很傻嗎?明明有手電筒,為什麽要用打火機耗費氧氣?”
“嗬嗬,沒看到手電筒是後麵才找到的嗎?而且那個時候,他都快死了,那種難受,那種絕望,我想,他甚至希望自己能死的更快一點吧!”
“其實沒有必要計較那麽多啊,我隻知道,當最後的一點光亮也終被流沙吞沒。真對不起,保羅,真的很抱歉。用如此之少的演員(一個)、如此狹小的空間(棺材)、如此有限的道具(手機、打火機、手電筒、小酒壺、熒光棒、小刀)拍出這麽一個悲涼的故事,創意和技巧令人歎服。
這難道還不夠嗎?”
“本來就是在討論啊,難道大家不覺得,那手機最後一格電用的忒久了點嗎?”
“對,一直在猜測,手機會什麽時候沒電,沒想到,到電影結束都還有電!”
“不止手機還有電,手電筒,打火機,好像都沒耗光,真正導致死亡的,反而是那幾次轟炸,不得不說,這真的是個巨大的諷刺!”
“不會吧,不會吧?不會真的有人覺得,打火機,手電筒,手機,會耗光電源,耗光氧氣,才讓主角死掉吧?
電影無處不在的諷刺,真的很有意思,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還真的不是被綁匪害死的,而是被他們“自己人”幹掉的!
特別是crt公司的人事部主管,可以說絕對是最亮眼的崽,把醜陋的嘴臉,展現的淋漓盡致!
還有最後找到的“馬克·懷特”,也是點睛之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