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皇叔,這清酒雖淡,後勁兇猛,少飲方能保持清醒。”拓跋濬輕聲說。
“嗬,”拓跋翰環顧四周,皆是推杯交盞,笑聲不斷,“濬兒,你看,還有幾人清醒著?”
“他人可醉,我們不能。”
拓跋翰低頭凝望著杯盞中清亮的酒水,酒水中影影綽綽倒映著甘泉宮殿的輝煌燈火。皇兄……你是不是已經預料到了今日種種,才會如此絕望,喪失活的信心?那麽,你真的放棄了大魏嗎?那我呢?我怎麽越來越迷茫……這大魏,還是我曾想持槍立馬誓死守護的國家嗎?
“九弟!”安王滿臉笑意,道:“許久不見九弟了,近日如何?你也不多跟兄弟們走動走動。”
“皇兄。”拓跋翰拱拱手:“皇兄平日裏勞心事務繁多,為弟的也不好去打擾。”
“哎,這說的哪裏話?兄弟之間何談打擾?我還當是九弟有了喜事,顧不上我呢。”
“我能有何喜事?不如皇兄為父皇……”
拓跋翰的話還沒說完,拓跋餘便打斷道:“前段時日,我聽說父皇與母後商議賜親於你,怎麽?是謠傳嗎?”
拓跋翰正欲辯解,皇後卻道:“自然不是謠傳。”
宮內方才還熱鬧著的笑聲仿佛一下子安靜下來,隻餘下絲竹聲聲。
隻見皇後嘴角掛著不明的笑意,望著拓跋翰道:“皇上與本宮確有此意。”
拓跋翰的眼神一時充滿了疑惑:自己不是拒絕過了?皇後怎麽又提起這件事?
“哦?你看看,九弟還不願說,這不就是喜事嗎?”安王撫掌道:“九弟到了已成家的年齡,不知道有幸成為平王妃的世家小姐是哪一位?”
“皇兄,我無意於現在娶親。”
“本宮跟皇上提過的,”皇後仿佛沒聽見拓跋翰的話,側著身子,轉頭跟皇帝柔聲說:“翰兒的母妃早亡,得本宮替他多想著。本宮娘家的嫡長女,品性才貌皆是出色的,還算能配得上翰兒。”
皇帝點點頭:“平王是到了該成家的年紀。”
“父皇!”拓跋翰起身從座位上走出,跪地叩首:“父皇,兒臣自認為目前還沒有成家的資格。兒臣從小就認為男兒應心懷國家,想著為父皇、為大魏盡忠,如今尚未做成一件男兒該成就的功業,實在無法此時成親。更何況……赫連大小姐既是如此出類拔萃,應許配於更優秀更情投意合之人。兒臣對赫連小姐,並無此意。”
樂伎在拓跋翰走出來時就不知所措地停下了手中的樂器,跪下行禮。拓跋翰話音落下,霽月覺得,此時的宮殿內安靜地仿佛能聽到殿外唿唿地風聲。
霽月本來看到安王與拓跋翰交談時,並沒有多想,直到皇後接了安王的話,霽月一下子明白了。看來,今日的“千秋宴”,不會是平淡無奇。
皇後,這是鐵了心要將赫連琉嫁與拓跋翰嗎?到底是為什麽?皇後絕不會出手扶持拓跋翰為太子,那麽……為何還要讓赫連琉嫁給他?皇後的心內,到底打著什麽樣的盤算?拓跋翰這般公然拒絕,傳出去對赫連家,對赫連琉,並無半點好處。好處……不,此事肯定有好處,不然,以皇後的狡猾心機,她定不會做這種事。好處,是不是在我們都沒注意到的地方?還是說,這好處並不是眼前的,是以後的?
“翰兒,你這就是不懂禮數了。本宮為你著想,再說,幾時男兒成家非得需要建立功業?難道你一輩子不建業,就一輩子不成家嗎?這婚姻之事,怎麽與建功立業扯上關係了?”
“母後請息怒。”安王站起身安慰道:“九弟尚且年輕,還不知道有賢妻在伴的幸福。他既是對琉兒無意,便隨他吧。或者……”安王扭過頭,他麵上的表情令人琢磨不透:“或者,九弟已有了心上之人?”
拓跋翰抬起頭看他一眼:“不,我沒有。”
“真的嗎?我倒是有聽聞,說九弟……與宮內的一名小宮女交情密切?”
此話一出,滿庭嘩然。拓跋澄緊張地攥緊了桌下的衣袖,略帶慌張地看向一旁的拓跋濬。拓跋濬的心“咯噔”一下,他們自然知道安王口中的“小宮女”是誰。隻是由安王這般的語氣說出來,無論多麽清白的關係都會陷入眾人無端肮髒的揣測,而後,便給九皇叔扣上莫須有的罪名。這是莫大的指責與汙辱,對九皇叔,對她……拓跋濬的眼神不由地看向左昭儀的身後,他心內第一次希望自己不要看見那個清秀的身影,可是還是越過眾人看到了她。
霽月交握於身前的雙手霎時喪失了溫度,冰冷刺骨。原來,原來你們提起“賜親”的意義在此,這才是你們的意圖,對嗎?拿我,來打壓拓跋翰,或者,還有打壓左昭儀的意思……霽月感到深深地無力,自己如今隻是卑賤低微的宮女,該怎麽說,怎麽辯解,才能把這汙名洗淨?
“皇兄,你說話要有憑有據,我從來……”
“安王殿下。”左昭儀不緊不慢地開口:“安王殿下的話似乎意有所指?不會說的是長信殿的人吧?”
“不敢不敢。我也隻是聽說,究竟是何人,這就不清楚了。”自然,他隻需要這麽一句話,就能攪混一池清水,別的,確實不需要再說了。不清不白,不正好能讓眾人私下揣測評議嗎?
“皇上,安王殿下不知道,嬪妾知道。”左昭儀福禮,道:“既然安王提起了,那嬪妾必須要把此事解釋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傳聞中的‘小宮女’,應當是長信殿內的霽月。”左昭儀轉頭:“霽月,還不快出來行禮?”
霽月微低著頭走出,跪在拓跋翰之後:“奴婢霽月,給皇上、皇後娘娘請安。”
“原來是這丫鬟,模樣如何?快抬頭讓本王看看。”安王語氣調笑道。
霽月隻當作沒聽見,仍是保持著叩首之姿。
“怎麽?叫你沒聽到嗎?”
“她自然是聽到了!”一直安靜沒說話,坐在右昭儀身旁的蓓陵看不下去安王的態度,維護道:“隻是,她是在跟父皇和皇後娘娘請安,當然是要聽從父皇的話。皇兄,你是不是逾越了?”
“你……”安王被蓓陵的話堵得迴不了嘴,隻能悻悻道:“是兒臣失禮。兒臣隻是覺得,這個奴婢實在不懂規矩,對皇家不尊,還勾搭皇子……”
“安王殿下,”左昭儀語氣嚴厲地喊了他一聲:“我還沒把話說清楚,你就算身為皇子,也不能把這樣的汙水潑給長信殿,潑給平王殿下!”
“我何時潑了汙水?是左昭儀娘娘敏感了吧?”
“好了好了,都別吵了!”皇上敲敲桌子:“怎麽好好的,吵起來了?你們東一句西一句,腦子都被你們吵暈了,反而什麽都沒聽清楚。棲雲,你來給朕好好說明白,這到底怎麽一迴事?”
“嗬,”拓跋翰環顧四周,皆是推杯交盞,笑聲不斷,“濬兒,你看,還有幾人清醒著?”
“他人可醉,我們不能。”
拓跋翰低頭凝望著杯盞中清亮的酒水,酒水中影影綽綽倒映著甘泉宮殿的輝煌燈火。皇兄……你是不是已經預料到了今日種種,才會如此絕望,喪失活的信心?那麽,你真的放棄了大魏嗎?那我呢?我怎麽越來越迷茫……這大魏,還是我曾想持槍立馬誓死守護的國家嗎?
“九弟!”安王滿臉笑意,道:“許久不見九弟了,近日如何?你也不多跟兄弟們走動走動。”
“皇兄。”拓跋翰拱拱手:“皇兄平日裏勞心事務繁多,為弟的也不好去打擾。”
“哎,這說的哪裏話?兄弟之間何談打擾?我還當是九弟有了喜事,顧不上我呢。”
“我能有何喜事?不如皇兄為父皇……”
拓跋翰的話還沒說完,拓跋餘便打斷道:“前段時日,我聽說父皇與母後商議賜親於你,怎麽?是謠傳嗎?”
拓跋翰正欲辯解,皇後卻道:“自然不是謠傳。”
宮內方才還熱鬧著的笑聲仿佛一下子安靜下來,隻餘下絲竹聲聲。
隻見皇後嘴角掛著不明的笑意,望著拓跋翰道:“皇上與本宮確有此意。”
拓跋翰的眼神一時充滿了疑惑:自己不是拒絕過了?皇後怎麽又提起這件事?
“哦?你看看,九弟還不願說,這不就是喜事嗎?”安王撫掌道:“九弟到了已成家的年齡,不知道有幸成為平王妃的世家小姐是哪一位?”
“皇兄,我無意於現在娶親。”
“本宮跟皇上提過的,”皇後仿佛沒聽見拓跋翰的話,側著身子,轉頭跟皇帝柔聲說:“翰兒的母妃早亡,得本宮替他多想著。本宮娘家的嫡長女,品性才貌皆是出色的,還算能配得上翰兒。”
皇帝點點頭:“平王是到了該成家的年紀。”
“父皇!”拓跋翰起身從座位上走出,跪地叩首:“父皇,兒臣自認為目前還沒有成家的資格。兒臣從小就認為男兒應心懷國家,想著為父皇、為大魏盡忠,如今尚未做成一件男兒該成就的功業,實在無法此時成親。更何況……赫連大小姐既是如此出類拔萃,應許配於更優秀更情投意合之人。兒臣對赫連小姐,並無此意。”
樂伎在拓跋翰走出來時就不知所措地停下了手中的樂器,跪下行禮。拓跋翰話音落下,霽月覺得,此時的宮殿內安靜地仿佛能聽到殿外唿唿地風聲。
霽月本來看到安王與拓跋翰交談時,並沒有多想,直到皇後接了安王的話,霽月一下子明白了。看來,今日的“千秋宴”,不會是平淡無奇。
皇後,這是鐵了心要將赫連琉嫁與拓跋翰嗎?到底是為什麽?皇後絕不會出手扶持拓跋翰為太子,那麽……為何還要讓赫連琉嫁給他?皇後的心內,到底打著什麽樣的盤算?拓跋翰這般公然拒絕,傳出去對赫連家,對赫連琉,並無半點好處。好處……不,此事肯定有好處,不然,以皇後的狡猾心機,她定不會做這種事。好處,是不是在我們都沒注意到的地方?還是說,這好處並不是眼前的,是以後的?
“翰兒,你這就是不懂禮數了。本宮為你著想,再說,幾時男兒成家非得需要建立功業?難道你一輩子不建業,就一輩子不成家嗎?這婚姻之事,怎麽與建功立業扯上關係了?”
“母後請息怒。”安王站起身安慰道:“九弟尚且年輕,還不知道有賢妻在伴的幸福。他既是對琉兒無意,便隨他吧。或者……”安王扭過頭,他麵上的表情令人琢磨不透:“或者,九弟已有了心上之人?”
拓跋翰抬起頭看他一眼:“不,我沒有。”
“真的嗎?我倒是有聽聞,說九弟……與宮內的一名小宮女交情密切?”
此話一出,滿庭嘩然。拓跋澄緊張地攥緊了桌下的衣袖,略帶慌張地看向一旁的拓跋濬。拓跋濬的心“咯噔”一下,他們自然知道安王口中的“小宮女”是誰。隻是由安王這般的語氣說出來,無論多麽清白的關係都會陷入眾人無端肮髒的揣測,而後,便給九皇叔扣上莫須有的罪名。這是莫大的指責與汙辱,對九皇叔,對她……拓跋濬的眼神不由地看向左昭儀的身後,他心內第一次希望自己不要看見那個清秀的身影,可是還是越過眾人看到了她。
霽月交握於身前的雙手霎時喪失了溫度,冰冷刺骨。原來,原來你們提起“賜親”的意義在此,這才是你們的意圖,對嗎?拿我,來打壓拓跋翰,或者,還有打壓左昭儀的意思……霽月感到深深地無力,自己如今隻是卑賤低微的宮女,該怎麽說,怎麽辯解,才能把這汙名洗淨?
“皇兄,你說話要有憑有據,我從來……”
“安王殿下。”左昭儀不緊不慢地開口:“安王殿下的話似乎意有所指?不會說的是長信殿的人吧?”
“不敢不敢。我也隻是聽說,究竟是何人,這就不清楚了。”自然,他隻需要這麽一句話,就能攪混一池清水,別的,確實不需要再說了。不清不白,不正好能讓眾人私下揣測評議嗎?
“皇上,安王殿下不知道,嬪妾知道。”左昭儀福禮,道:“既然安王提起了,那嬪妾必須要把此事解釋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傳聞中的‘小宮女’,應當是長信殿內的霽月。”左昭儀轉頭:“霽月,還不快出來行禮?”
霽月微低著頭走出,跪在拓跋翰之後:“奴婢霽月,給皇上、皇後娘娘請安。”
“原來是這丫鬟,模樣如何?快抬頭讓本王看看。”安王語氣調笑道。
霽月隻當作沒聽見,仍是保持著叩首之姿。
“怎麽?叫你沒聽到嗎?”
“她自然是聽到了!”一直安靜沒說話,坐在右昭儀身旁的蓓陵看不下去安王的態度,維護道:“隻是,她是在跟父皇和皇後娘娘請安,當然是要聽從父皇的話。皇兄,你是不是逾越了?”
“你……”安王被蓓陵的話堵得迴不了嘴,隻能悻悻道:“是兒臣失禮。兒臣隻是覺得,這個奴婢實在不懂規矩,對皇家不尊,還勾搭皇子……”
“安王殿下,”左昭儀語氣嚴厲地喊了他一聲:“我還沒把話說清楚,你就算身為皇子,也不能把這樣的汙水潑給長信殿,潑給平王殿下!”
“我何時潑了汙水?是左昭儀娘娘敏感了吧?”
“好了好了,都別吵了!”皇上敲敲桌子:“怎麽好好的,吵起來了?你們東一句西一句,腦子都被你們吵暈了,反而什麽都沒聽清楚。棲雲,你來給朕好好說明白,這到底怎麽一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