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輕功好啊,灰塵不上身。”白衣男子拍拍衣衫:“再說了,‘白衣神醫’的名號,多響亮。一聽就是絕世獨立的美男子。”
“哼,”男子無奈地搖搖頭,話頭一轉:“舞姬都送進宮了?”
“那個安王啊,怕是還以為那些人都是他自己選上的呢。”
一月前,兩人得到消息,說是安王命人在搜羅美女。二人合計,這美女必然是衝著皇帝去的,既是如此,“明公子”自然是順水推舟,暗中安排了西域商隊帶著舞姬來了京城。那舞姬容貌出眾,腰肢纖細,自然是安王求之不得的。
“這批舞姬皆是忠心於我之人。”
“‘明公子’信任,我自然也是無條件相信的。”男子莞爾一笑,卻有些淡淡地憂傷:“隻是可惜了這些如花似玉的姑娘……”
“成大業必然會有犧牲。你,我,不都是嗎?”
男子轉頭去看窗外,秋風甚寒,樹枝猛烈地搖晃。
“今晚的夜色太過濃黑了。”
“是啊。”“明公子”踱步走到窗前:“以後,我還是想浪跡江湖。不留在京城,也不迴西域。”
“那時中秋花燈節,你不還說京城比西域熱鬧嗎?”
“明公子”皺皺鼻子,搖著手指道:“我哪是喜歡熱鬧的人。‘金樽清酒鬥十千’也不及我‘濁酒琴歌身自在’。”
“哈哈,好,濁酒一壺慶餘生。”
“哎,你可是許久沒陪我喝酒了。”
“好,好。”男子順著他的話。
平王府。
“我真是看不透安王到底想做什麽!”拓跋翰把手中的杯子重重地放迴桌上。
源鶴道:“這不是明擺著嗎?也就是先太子與你,老是想著兄弟情深,不願意承認。”
源鶴此番來府上找拓跋翰,確是因為安王進獻“胡姬”給皇帝一事。源鶴早就說過,安王野心勃勃,先太子生前,他就是總想著拉幫結派、爭權奪利。他的諸多手段,不僅源鶴,想必東宮諸臣皆已知曉,隻是先太子寬仁,念及兄弟情深,權當做不知情,多次饒過他,不與他計較。
“如今先太子仙逝,太子之位空懸。他可不就是想著法兒的巴結討好皇上嗎?”
拓跋翰深歎口氣:“皇後竟也許他這樣胡鬧?我隻以為皇後不喜歡皇長兄與我,對父皇是忠心的啊。這般……怎麽也不為父皇考慮?”
“王爺,皇後與安王的利害關係,是榮辱相依,一榮俱榮。若安王能登上太子的高位,皇後的勢力必將更加穩固。到時候……”源鶴眉頭深鎖,他畢竟比他們都要年長幾歲,是早就看清了赫連氏與安王的野心,到時候……源鶴看了一眼拓跋翰,隻怕你們,再無傷人之心,都會被人所傷。
拓跋翰“咻”地站起身:“不行,我要進宮,如今皇長兄不在了,我怎麽說,也替皇長兄做些事。縱使父皇在皇長兄這件事上被奸人蒙蔽了眼睛,做得太過狠心,我是斷不能看著父皇被有心之人利用!”
“王爺……”
源鶴正欲起身阻攔,就聽得一聲“九皇叔若不想落得我父親的下場,就千萬不能去!”
隨聲而至的是一身墨色衣衫的拓跋濬。
“濬兒?”
“殿下。”
拓跋濬朝源鶴點頭示意,便走到拓跋翰麵前:“我就知道,若皇叔得知此事,會一時衝動想去勸誡皇上。皇叔,你雖是我九叔,我們卻是自幼一起長大。我知道,你看人總會先以善意度量對方,而實際上,你的善意並不會傳達到對方心中。”
“濬兒,你是什麽意思?我是去勸誡父皇……”
“皇叔!”拓跋濬打斷道:“我父親的辭世,你還看不清嗎?我父親,這麽有治國安邦之誌的人,為何會自我了結?你還不明白嗎?他是被逼死的啊。”
皇長兄……被逼死的……拓跋翰的心似乎被深深地鈍擊了一次。是啊……皇長兄是被逼死的。拓跋翰隻是一直不想看清,不想承認是他的父皇逼死了他敬重的皇長兄。
皇長兄自盡之時,內心是怎樣的悲涼和絕望。巨大而無止盡的絕望把他吞沒了,他看不到一絲的希望,滿懷著對東宮諸臣與出家僧人的愧疚,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這麽有責任心的人,若不是到極致了,又如何會撒手西歸。他的國,他的家,他的黎民蒼生,都不要了。不是不想要,而是深深的無能為力。
拓跋翰在這一刻,才體會到了些許皇長兄的悲傷與無奈。他後退幾步,跌坐迴了木椅之上。
“方才……”拓跋濬與源鶴對視,源鶴隨即明白了他的意思:“越澤在門外守著,還是安全的。”
“嗯。”拓跋濬複又對拓跋翰道:“抱歉,九皇叔,提起父親,我有些過於激動了。隻是不想讓九皇叔冒險。父親,便是前車之鑒。”
“濬殿下說得對。有些話,我們都三緘其口,但並不是心內不明白。”源鶴道:“若王爺今日去了,皇上不會覺得王爺是關切之心,隻會覺得王爺管得太寬了。我們知道王爺是覺得若先太子還在,必定會對此事進行勸誡,如今先太子不在了,你自然也覺得有責任做這些事。但是……先太子還是有太子之位的,王爺,你可隻是王爺,莫讓他人對你起了疑心。”
拓跋翰沉默了片刻,道:“是該我道歉。我過於衝動了。”
“九皇叔性子正直,隻是眼下許多事,不是從前了。”
拓跋翰抬頭盯著拓跋濬仔細地看了看,抿嘴笑了:“濬兒,你眉目間有皇長兄的影子,卻比他更為堅毅。”
“兒子自然是越長越像父親的。”
“我就不像。”拓跋翰喃喃道:“從前,賀皇後還在世的時候,說我性子更像我母親。不過,皇長兄也是,他最像賀皇後。容貌像,秉性更像,寬厚平和,一生為善。”
“皇奶奶……我對皇奶奶的映像都模糊了。隻記得奶奶是最寵我們的。”
“我比你大三歲,自然記得清楚些。那時候多好啊。賀皇後在的時候,我還能跟皇長兄喊著母後,皇長嫂也在,皇長兄隻要有皇長嫂在身邊,眼睛都不曾離開過。那時候,我一本正經地坐在桌前,你和澄兒嬉戲玩耍,嗬,時間真快啊。那個時候,父皇還是和善的。”拓跋翰說著,自顧自端起桌上的茶水,一飲而盡,又端詳著自己手中的空杯,道:“我總是不想承認,實際上一切都變了。”
“九皇叔,有的變化會帶來傷害,有的變化,也有好的一麵。”
“濬兒,你真的長大了,有時候想事情,比我都成熟許多。皇長兄可以放心了。”
拓跋濬笑笑:“九皇叔,父親希望看到我們過得都好。保全自己,是最首要的。”
“我會的。”
拓跋翰知道,父親是皇帝,那麽首先,他的皇帝之位就高過一切。即使你以子對父親的想法去看他,他也不會以父子之心看待你。
生在帝王家,無論願不願意參加鬥爭,都已經被漩渦強卷進去了。掙脫不了。拓跋翰,拓跋濬,拓跋澄……他們無人逃得過。
“哼,”男子無奈地搖搖頭,話頭一轉:“舞姬都送進宮了?”
“那個安王啊,怕是還以為那些人都是他自己選上的呢。”
一月前,兩人得到消息,說是安王命人在搜羅美女。二人合計,這美女必然是衝著皇帝去的,既是如此,“明公子”自然是順水推舟,暗中安排了西域商隊帶著舞姬來了京城。那舞姬容貌出眾,腰肢纖細,自然是安王求之不得的。
“這批舞姬皆是忠心於我之人。”
“‘明公子’信任,我自然也是無條件相信的。”男子莞爾一笑,卻有些淡淡地憂傷:“隻是可惜了這些如花似玉的姑娘……”
“成大業必然會有犧牲。你,我,不都是嗎?”
男子轉頭去看窗外,秋風甚寒,樹枝猛烈地搖晃。
“今晚的夜色太過濃黑了。”
“是啊。”“明公子”踱步走到窗前:“以後,我還是想浪跡江湖。不留在京城,也不迴西域。”
“那時中秋花燈節,你不還說京城比西域熱鬧嗎?”
“明公子”皺皺鼻子,搖著手指道:“我哪是喜歡熱鬧的人。‘金樽清酒鬥十千’也不及我‘濁酒琴歌身自在’。”
“哈哈,好,濁酒一壺慶餘生。”
“哎,你可是許久沒陪我喝酒了。”
“好,好。”男子順著他的話。
平王府。
“我真是看不透安王到底想做什麽!”拓跋翰把手中的杯子重重地放迴桌上。
源鶴道:“這不是明擺著嗎?也就是先太子與你,老是想著兄弟情深,不願意承認。”
源鶴此番來府上找拓跋翰,確是因為安王進獻“胡姬”給皇帝一事。源鶴早就說過,安王野心勃勃,先太子生前,他就是總想著拉幫結派、爭權奪利。他的諸多手段,不僅源鶴,想必東宮諸臣皆已知曉,隻是先太子寬仁,念及兄弟情深,權當做不知情,多次饒過他,不與他計較。
“如今先太子仙逝,太子之位空懸。他可不就是想著法兒的巴結討好皇上嗎?”
拓跋翰深歎口氣:“皇後竟也許他這樣胡鬧?我隻以為皇後不喜歡皇長兄與我,對父皇是忠心的啊。這般……怎麽也不為父皇考慮?”
“王爺,皇後與安王的利害關係,是榮辱相依,一榮俱榮。若安王能登上太子的高位,皇後的勢力必將更加穩固。到時候……”源鶴眉頭深鎖,他畢竟比他們都要年長幾歲,是早就看清了赫連氏與安王的野心,到時候……源鶴看了一眼拓跋翰,隻怕你們,再無傷人之心,都會被人所傷。
拓跋翰“咻”地站起身:“不行,我要進宮,如今皇長兄不在了,我怎麽說,也替皇長兄做些事。縱使父皇在皇長兄這件事上被奸人蒙蔽了眼睛,做得太過狠心,我是斷不能看著父皇被有心之人利用!”
“王爺……”
源鶴正欲起身阻攔,就聽得一聲“九皇叔若不想落得我父親的下場,就千萬不能去!”
隨聲而至的是一身墨色衣衫的拓跋濬。
“濬兒?”
“殿下。”
拓跋濬朝源鶴點頭示意,便走到拓跋翰麵前:“我就知道,若皇叔得知此事,會一時衝動想去勸誡皇上。皇叔,你雖是我九叔,我們卻是自幼一起長大。我知道,你看人總會先以善意度量對方,而實際上,你的善意並不會傳達到對方心中。”
“濬兒,你是什麽意思?我是去勸誡父皇……”
“皇叔!”拓跋濬打斷道:“我父親的辭世,你還看不清嗎?我父親,這麽有治國安邦之誌的人,為何會自我了結?你還不明白嗎?他是被逼死的啊。”
皇長兄……被逼死的……拓跋翰的心似乎被深深地鈍擊了一次。是啊……皇長兄是被逼死的。拓跋翰隻是一直不想看清,不想承認是他的父皇逼死了他敬重的皇長兄。
皇長兄自盡之時,內心是怎樣的悲涼和絕望。巨大而無止盡的絕望把他吞沒了,他看不到一絲的希望,滿懷著對東宮諸臣與出家僧人的愧疚,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這麽有責任心的人,若不是到極致了,又如何會撒手西歸。他的國,他的家,他的黎民蒼生,都不要了。不是不想要,而是深深的無能為力。
拓跋翰在這一刻,才體會到了些許皇長兄的悲傷與無奈。他後退幾步,跌坐迴了木椅之上。
“方才……”拓跋濬與源鶴對視,源鶴隨即明白了他的意思:“越澤在門外守著,還是安全的。”
“嗯。”拓跋濬複又對拓跋翰道:“抱歉,九皇叔,提起父親,我有些過於激動了。隻是不想讓九皇叔冒險。父親,便是前車之鑒。”
“濬殿下說得對。有些話,我們都三緘其口,但並不是心內不明白。”源鶴道:“若王爺今日去了,皇上不會覺得王爺是關切之心,隻會覺得王爺管得太寬了。我們知道王爺是覺得若先太子還在,必定會對此事進行勸誡,如今先太子不在了,你自然也覺得有責任做這些事。但是……先太子還是有太子之位的,王爺,你可隻是王爺,莫讓他人對你起了疑心。”
拓跋翰沉默了片刻,道:“是該我道歉。我過於衝動了。”
“九皇叔性子正直,隻是眼下許多事,不是從前了。”
拓跋翰抬頭盯著拓跋濬仔細地看了看,抿嘴笑了:“濬兒,你眉目間有皇長兄的影子,卻比他更為堅毅。”
“兒子自然是越長越像父親的。”
“我就不像。”拓跋翰喃喃道:“從前,賀皇後還在世的時候,說我性子更像我母親。不過,皇長兄也是,他最像賀皇後。容貌像,秉性更像,寬厚平和,一生為善。”
“皇奶奶……我對皇奶奶的映像都模糊了。隻記得奶奶是最寵我們的。”
“我比你大三歲,自然記得清楚些。那時候多好啊。賀皇後在的時候,我還能跟皇長兄喊著母後,皇長嫂也在,皇長兄隻要有皇長嫂在身邊,眼睛都不曾離開過。那時候,我一本正經地坐在桌前,你和澄兒嬉戲玩耍,嗬,時間真快啊。那個時候,父皇還是和善的。”拓跋翰說著,自顧自端起桌上的茶水,一飲而盡,又端詳著自己手中的空杯,道:“我總是不想承認,實際上一切都變了。”
“九皇叔,有的變化會帶來傷害,有的變化,也有好的一麵。”
“濬兒,你真的長大了,有時候想事情,比我都成熟許多。皇長兄可以放心了。”
拓跋濬笑笑:“九皇叔,父親希望看到我們過得都好。保全自己,是最首要的。”
“我會的。”
拓跋翰知道,父親是皇帝,那麽首先,他的皇帝之位就高過一切。即使你以子對父親的想法去看他,他也不會以父子之心看待你。
生在帝王家,無論願不願意參加鬥爭,都已經被漩渦強卷進去了。掙脫不了。拓跋翰,拓跋濬,拓跋澄……他們無人逃得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