蓓陵“噗嗤”笑了,唇紅而齒白如貝:“沒想到,你還有體貼的一麵。”
“多謝‘小公子’誇獎。”
拓跋澄望見蓓陵的身影時,正看到她與一人站在樹下。
“小……陵公子!陵公子!”
男子抬眼朝蓓陵身後望去,蓓陵順著他的目光才看到正招手唿喊自己的拓跋澄,忙跳上台階揮手:“澄兒,澄兒!我在這兒呢!”
“‘小公子’,既然你的朋友尋過來了,那你就安全了。在下先告辭。”說罷,拱拱手,將花燈與桂花糕交到蓓陵手中,轉身離去。
“哎?你……”蓓陵反應過來,正想叫住他,卻看到他已經走入了人潮之中。
拓跋澄拉住蓓陵的胳膊:“小姑姑,你怎麽亂跑到這了?急死我了!”
“我,你還說呢,一轉身就沒見到你了呢。”
“我就該牽著你,快迴去吧,大家都等著你呢。”
蓓陵抱著桂花糕,提著花燈,一直迴頭,不斷地張望著,嘴裏嘀咕著:“這人真是,說走就走,都不知道好好告別一下。”
“小姑姑,你嘀嘀咕咕說什麽呢?”
“沒說什麽,就是方才遇到一個……”
“一個什麽?”拓跋澄這才注意到蓓陵居然提了兩柄花燈:“小姑姑,敢情你自己玩得還挺開心的?哪兒來這麽多花燈?還挺好看。送我一個唄?”
“去去去,這是我贏來的!才不給你呢。”
“行,知道你聰明,快跟我迴去吧。”
男子負手而行,轉過一個僻靜的街角,這地方幾乎沒有路人。
有一位白衣男子悄無聲息地輕飄飄落到他身後,正準備伸手……
“別來嚇我這一套。”
“又被你發現了?真沒意思。”白衣男子撇撇嘴,勾上男子的肩膀,挑挑眉:“怎麽樣?”
“什麽怎麽樣?花燈節嗎?京城確實熱鬧很多。”
“你知道我不是問這個。那位小公主,雖然扮著男裝,但也是極為的清秀俊俏。”白衣男子道:“也難為我們公子,又為她買花燈,又為她買桂花糕的。”
男子隻管走著,沒有搭理他。
“哎,那後來上前的小公子,你看清楚了吧?”
“遠遠望了一眼。”
“說起來,我也真挺喜歡逗那個小公子哥玩兒的。”
“哼,他估計不想跟你玩吧?上迴,你在他們府上折騰一番,不告而別,又耍了花招,擺脫了皇孫殿下的手下。”
“那幾個人,功夫是好,就是太呆了。要不是怕他們迴去交不了差,早甩了,還能讓他們跟我這麽久?”
“好了。走吧,喝幾杯桂花酒去。”
兩人的身影消失在街角深處。
蓓陵見到眾人時先是致歉,又將拓跋澄數落兩句,拓跋澄連連保證一定會守在公主身邊,寸步不離。
眾人說笑一番,拓跋澄搗搗拓跋濬的胳膊,附耳道:“哥,接下來是去放祈天燈嗎?”
拓跋濬點點頭。
拓跋澄走上前招唿眾人:“咱們去放祈天燈吧,可以許願祝禱的。”
“祈願?”蓓陵問:“什麽願望都能許嗎?”
“我聽說,祈天燈非得越高越遠,上天就越能接收到你的願望。”
“好啊,我今晚要把這一切,通通玩一遍!”
“陵公子都這麽說了,那我等自然是‘舍命陪君子’。”源鶴笑言。
這祈天燈,又名孔明燈。相傳,是有一名叫莘七娘的女子,隨夫君征戰在外。她的勇謀不輸於優秀的男子。這燈便是她發明用來作沙場聯絡信號。因燈籠的外形像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稱為孔明燈。當然,還有人說這就是諸葛孔明在戰場上發明而來的。在民間,它被賦予承載祈福的美好含義。人們會將心願寫在祈天燈上,再簽上施放者的姓名。當祈天燈飛升,願望便也隨風飄上天空。
好像離天空越近,神明就越能把心願聽得清楚一點。
蓓陵、源蓁與霽月,同書寫在一盞燈布之上。
拓跋澄裝作想偷看蓓陵寫的願望,蓓陵忙雙手捂住:“不許看!”
“小姑姑,你到底寫了什麽這麽緊張?”
“你看了就不靈了。”
拓跋澄皺皺鼻子,走到霽月身旁,探頭道:“霽月,你寫的什麽呀?”
“澄公子也不許看我的。”
“罷了罷了,也不逗你們了。”
拓跋澄微微笑,環視了一圈身邊的幾人,提筆在自己麵前的燈布上寫下:願我們歡喜平安。
願今日身邊的眾人,都能在往後的歲月裏,一心歡喜,一身平安。
“放祈天燈啦!”
隨著一聲歡唿,被熱氣充盈的祈天燈,冉冉飛升。
霽月仰頭,今晚的月亮雖不甚圓,卻是極為的清亮。月明星稀,而那飄升的祈天燈,越飄越高,宛如流動的星星,承載著凡人的誠心所求,搖曳閃爍於夜空。
霽月合起雙手,閉上了眼睛:願親人死者安息,生者,能堅強地支撐到仇恨得報之時。
蓓陵與源蓁見此,也相視一笑,像霽月一般合十雙手,默念祈願。
蓓陵在祈天燈祈福之時,驀然想到了他,今日所遇見的那個人。沒有留下姓名的那個人。她沉吟稍許,提筆寫到:“願遇良人。”
閉眼之後,她的腦海中閃過在花燈之前看到的那句詩:“一見相識,再見相知,三次傾心,相逢更歎恨晚,豈不是紅線巧牽姻緣”。
蓓陵心內驀地一動。還會再相見嗎?他,看模樣談吐,應當也是京城內的世家公子吧,若是這樣,還會再相見的吧。
拓跋翰揮筆寫下的,四個字:庇佑皇長兄。他不知道有什麽願望最想讓神明聽到。他曾想跟著皇長兄,鎮守疆土社稷。而今,他最想皇長兄能得安息。如果,能為皇長兄洗刷冤屈,皇長兄才會泉下安心吧。這般想著,拓跋翰暗下決心,追查無論遇到多少挫折,都要找出真相。
源蓁看了一眼拓跋翰,閉眼默念:願九王爺一切平安。她雖有兄長庇護,但一向聰慧的她也知道自從先太子之變,九王爺也很容易陷入危險。願他平安,願無人傷他害他。
“源兄,你最大的心願是什麽?”拓跋澄隨口問道。
“我啊,”源鶴笑笑,麵色卻是嚴肅認真的:“一月前,邊境有些變化,慕容兄連日奔赴而去,這個月我才收到他的一封書信,隻說著讓我放心。我等皆是征戰沙場的軍將,最大的心願,莫不是國泰民安。”
國泰民安……最大的願望卻是最難實現的吧。如今的天下……霽月微不可察的沉默著搖搖頭。
拓跋濬的目光隱密在黑色濃長的睫毛之下。你為什麽會搖頭呢?既是我聽不到,也總覺得你似乎歎了口氣。霽月,你許的什麽願望呢?有誰能幫你實現呢?
霽月不知道,也許永遠不會知道。拓跋濬在那祈天燈上隻寫下:凡所願,皆實現。
不知道為何,寫下“凡”之後,腦海中冒出來的那兩個字,他沒有寫出來。
若寫全了,該是凡你我所願,皆實現。你,我。兩個人。
“多謝‘小公子’誇獎。”
拓跋澄望見蓓陵的身影時,正看到她與一人站在樹下。
“小……陵公子!陵公子!”
男子抬眼朝蓓陵身後望去,蓓陵順著他的目光才看到正招手唿喊自己的拓跋澄,忙跳上台階揮手:“澄兒,澄兒!我在這兒呢!”
“‘小公子’,既然你的朋友尋過來了,那你就安全了。在下先告辭。”說罷,拱拱手,將花燈與桂花糕交到蓓陵手中,轉身離去。
“哎?你……”蓓陵反應過來,正想叫住他,卻看到他已經走入了人潮之中。
拓跋澄拉住蓓陵的胳膊:“小姑姑,你怎麽亂跑到這了?急死我了!”
“我,你還說呢,一轉身就沒見到你了呢。”
“我就該牽著你,快迴去吧,大家都等著你呢。”
蓓陵抱著桂花糕,提著花燈,一直迴頭,不斷地張望著,嘴裏嘀咕著:“這人真是,說走就走,都不知道好好告別一下。”
“小姑姑,你嘀嘀咕咕說什麽呢?”
“沒說什麽,就是方才遇到一個……”
“一個什麽?”拓跋澄這才注意到蓓陵居然提了兩柄花燈:“小姑姑,敢情你自己玩得還挺開心的?哪兒來這麽多花燈?還挺好看。送我一個唄?”
“去去去,這是我贏來的!才不給你呢。”
“行,知道你聰明,快跟我迴去吧。”
男子負手而行,轉過一個僻靜的街角,這地方幾乎沒有路人。
有一位白衣男子悄無聲息地輕飄飄落到他身後,正準備伸手……
“別來嚇我這一套。”
“又被你發現了?真沒意思。”白衣男子撇撇嘴,勾上男子的肩膀,挑挑眉:“怎麽樣?”
“什麽怎麽樣?花燈節嗎?京城確實熱鬧很多。”
“你知道我不是問這個。那位小公主,雖然扮著男裝,但也是極為的清秀俊俏。”白衣男子道:“也難為我們公子,又為她買花燈,又為她買桂花糕的。”
男子隻管走著,沒有搭理他。
“哎,那後來上前的小公子,你看清楚了吧?”
“遠遠望了一眼。”
“說起來,我也真挺喜歡逗那個小公子哥玩兒的。”
“哼,他估計不想跟你玩吧?上迴,你在他們府上折騰一番,不告而別,又耍了花招,擺脫了皇孫殿下的手下。”
“那幾個人,功夫是好,就是太呆了。要不是怕他們迴去交不了差,早甩了,還能讓他們跟我這麽久?”
“好了。走吧,喝幾杯桂花酒去。”
兩人的身影消失在街角深處。
蓓陵見到眾人時先是致歉,又將拓跋澄數落兩句,拓跋澄連連保證一定會守在公主身邊,寸步不離。
眾人說笑一番,拓跋澄搗搗拓跋濬的胳膊,附耳道:“哥,接下來是去放祈天燈嗎?”
拓跋濬點點頭。
拓跋澄走上前招唿眾人:“咱們去放祈天燈吧,可以許願祝禱的。”
“祈願?”蓓陵問:“什麽願望都能許嗎?”
“我聽說,祈天燈非得越高越遠,上天就越能接收到你的願望。”
“好啊,我今晚要把這一切,通通玩一遍!”
“陵公子都這麽說了,那我等自然是‘舍命陪君子’。”源鶴笑言。
這祈天燈,又名孔明燈。相傳,是有一名叫莘七娘的女子,隨夫君征戰在外。她的勇謀不輸於優秀的男子。這燈便是她發明用來作沙場聯絡信號。因燈籠的外形像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稱為孔明燈。當然,還有人說這就是諸葛孔明在戰場上發明而來的。在民間,它被賦予承載祈福的美好含義。人們會將心願寫在祈天燈上,再簽上施放者的姓名。當祈天燈飛升,願望便也隨風飄上天空。
好像離天空越近,神明就越能把心願聽得清楚一點。
蓓陵、源蓁與霽月,同書寫在一盞燈布之上。
拓跋澄裝作想偷看蓓陵寫的願望,蓓陵忙雙手捂住:“不許看!”
“小姑姑,你到底寫了什麽這麽緊張?”
“你看了就不靈了。”
拓跋澄皺皺鼻子,走到霽月身旁,探頭道:“霽月,你寫的什麽呀?”
“澄公子也不許看我的。”
“罷了罷了,也不逗你們了。”
拓跋澄微微笑,環視了一圈身邊的幾人,提筆在自己麵前的燈布上寫下:願我們歡喜平安。
願今日身邊的眾人,都能在往後的歲月裏,一心歡喜,一身平安。
“放祈天燈啦!”
隨著一聲歡唿,被熱氣充盈的祈天燈,冉冉飛升。
霽月仰頭,今晚的月亮雖不甚圓,卻是極為的清亮。月明星稀,而那飄升的祈天燈,越飄越高,宛如流動的星星,承載著凡人的誠心所求,搖曳閃爍於夜空。
霽月合起雙手,閉上了眼睛:願親人死者安息,生者,能堅強地支撐到仇恨得報之時。
蓓陵與源蓁見此,也相視一笑,像霽月一般合十雙手,默念祈願。
蓓陵在祈天燈祈福之時,驀然想到了他,今日所遇見的那個人。沒有留下姓名的那個人。她沉吟稍許,提筆寫到:“願遇良人。”
閉眼之後,她的腦海中閃過在花燈之前看到的那句詩:“一見相識,再見相知,三次傾心,相逢更歎恨晚,豈不是紅線巧牽姻緣”。
蓓陵心內驀地一動。還會再相見嗎?他,看模樣談吐,應當也是京城內的世家公子吧,若是這樣,還會再相見的吧。
拓跋翰揮筆寫下的,四個字:庇佑皇長兄。他不知道有什麽願望最想讓神明聽到。他曾想跟著皇長兄,鎮守疆土社稷。而今,他最想皇長兄能得安息。如果,能為皇長兄洗刷冤屈,皇長兄才會泉下安心吧。這般想著,拓跋翰暗下決心,追查無論遇到多少挫折,都要找出真相。
源蓁看了一眼拓跋翰,閉眼默念:願九王爺一切平安。她雖有兄長庇護,但一向聰慧的她也知道自從先太子之變,九王爺也很容易陷入危險。願他平安,願無人傷他害他。
“源兄,你最大的心願是什麽?”拓跋澄隨口問道。
“我啊,”源鶴笑笑,麵色卻是嚴肅認真的:“一月前,邊境有些變化,慕容兄連日奔赴而去,這個月我才收到他的一封書信,隻說著讓我放心。我等皆是征戰沙場的軍將,最大的心願,莫不是國泰民安。”
國泰民安……最大的願望卻是最難實現的吧。如今的天下……霽月微不可察的沉默著搖搖頭。
拓跋濬的目光隱密在黑色濃長的睫毛之下。你為什麽會搖頭呢?既是我聽不到,也總覺得你似乎歎了口氣。霽月,你許的什麽願望呢?有誰能幫你實現呢?
霽月不知道,也許永遠不會知道。拓跋濬在那祈天燈上隻寫下:凡所願,皆實現。
不知道為何,寫下“凡”之後,腦海中冒出來的那兩個字,他沒有寫出來。
若寫全了,該是凡你我所願,皆實現。你,我。兩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