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被遮住了,看不見一絲一毫的景象,隻有一片灰白——那是光透過絲巾的影象——不過,劉病已也不想看。


    ——被遮掩了才好……


    他可以默默地流淚……卻不會讓人看透眼中的悲傷……


    緊緊地握著身邊人的手,劉病已什麽也不想說,隻是緊緊地攥著那隻帶著涼意的手。


    坐在他身的人也沒有說話,安靜地坐在旁邊,陪著他。


    不知過了多久,周圍的聲響忽然低了一些,應該是車子轉入了什麽安靜的地方。然而,忽然的安靜卻讓劉病已一驚。


    盡管他隨即就平靜了下來,但是,那一瞬間,他還是再次用力握緊了被他攥緊的手。


    ——不想放啊……


    稍稍放鬆了一些,劉病已慢慢地坐了起來,覆在眼上的濕巾自然落下,盡管車輿之中並不是算很明亮,但是,已經足夠讓他看清同乘之人了。


    “……兮君……”


    看了好一會兒,劉病已才低低地喚了一聲。


    ——也許是之前哭得太厲害了,他的聲音已經有些嘶啞……


    兮君不由歎了一口氣,用空著的那隻拉過身側的一隻漆盒,打開盒蓋之後,便將漆盒推他的麵前。


    漆盒裏分了好幾個格子,分別分著壺、杯、魁……等物。


    劉病已不解地看向兮君。


    “壺中乃****。”兮君低聲道。


    劉病已失笑,看了看兮君,隨後才慢慢地放開兮君的手,自己動手倒了一杯****,一飲而盡之後,又重新倒了一杯,這一次,他才捧著黑底朱紋的耳杯,慢慢啜著。


    感覺舒服了一些,劉病已才再次開口:“兮君為何在此?”


    ——雖然之前就知道是她,但是,平靜下來,他便不能不想這個問題。


    兮君沒有迴答,反而重新取了一方浸濕的絲巾遞給他,示意他整理一下自己的臉麵。劉病已接過絲巾,便低下頭,隨即便直接用濕巾蓋住了自己的臉。


    ——不必攬鏡,他也知道,他現在是多麽狼狽。


    兮君這才迴答:“掖庭上書,奏其令卒。”


    因為掖庭屬後宮,掖庭署的奏書除了奏上之外,也會向椒房殿奏遞。


    ——至少得讓皇後知道,掖庭令是誰吧……


    聽到這句話,劉病已的身子再次一僵。


    ——張賀……已卒……


    劉病已再一次清醒地意識到了這個事實。


    兮君是經曆過喪親之痛了,她也知道張賀對劉病已無異於至親長者,因此,她很擔心,正好按例,中宮也要遣使吊喪,她便借機出了宮。


    派的使者是內謁者令與兩名長禦——因為要安慰未亡人——其中一個就是倚華。


    兮君並沒有下車,她單獨坐了一輛不起眼的輜車,跟在使者的安車後麵,在別人看來,頂多以為是裝所賜之物的。


    這事不好對別人說,兮君隻是讓倚華悄悄地問一下劉病已如何,卻沒有想到,使者進去沒一會兒,倚華便領著人將劉病已抬了上來。


    ……


    “上書……”劉病已原本還沒有在意,隻是有些奇怪,便將兮君的話反複咂磨了一通,才恍然意識到其中的問題。


    “今日……”劉病已訝然抬頭,不敢置信地看著兮君。


    兮君抿了抿唇,眼中閃過一絲憐惜。


    “掖庭令今日……大斂……已殯。”


    劉病已抿緊了雙唇,慢慢地閉上眼,卻沒有再流淚。


    ——《士喪禮》:“死日而襲,厥明而小斂,又厥明大斂而殯。”


    ——《喪大記》雲:“士之喪,二日而殯,三日而朝。”


    張賀一再地說,喪事從簡,縱然張安世不願兄長身後淒涼,也不可能完全不顧及兄長的遺願……


    “……已三日……”劉病已喃喃自語。


    兮君點了點頭。


    聽倚華說劉病已昏迷了三日,她也是嚇了一跳,幸好,倚華也說了,右將軍已請太醫診視,並無大礙。


    “太醫雲,不須治,待君醒,即安。”兮君低聲道。


    劉病已苦笑——張安世恐怕也鬆了一口氣吧……


    ——至少,昏迷的自己肯定是不會出現在喪禮上的……


    劉病已閉上眼,隻覺得眼眶一陣陣地發熱,連忙放下手中的耳杯,又將濕巾覆在眼上。


    ——再哭……也無用了啊……


    兮君看著劉病已的動作,並沒有出聲,心裏倒是有羨慕劉病已可以如此放縱自己的悲傷。


    ——她失去至親時,盡管悲傷,卻是不能盡情哭泣的。


    畢竟已經哭過了,又昏睡了三天,這會兒,劉病已的情緒穩定了許多,雖然悲痛,但是,很快便迴過神來,隻是仍然用濕巾捂著臉,同時問道:“此車往何去?”


    盡管頭腦仍然有些昏昏沉沉的,但是,劉病已還是察覺到,這車所的路並不是他的熟悉的。


    ——不是往他家去的……


    聽到他這樣問,兮君轉過頭,一邊拉過一隻漆匣,一邊道:“倚華雲,君須往北宮去。”說著便將漆匣推到了劉病已的麵前。


    “北宮?”劉病已一怔,隨即便苦笑,“大人欲見我?”


    ——雖然不是天子正宮,但是,宮禁之所又豈是尋常人能用的?


    ——除了帝後,也隻有當今這位大司馬大將軍能隨便讓某個人入宮吧。


    ……


    兮君沒有否認,卻也沒有說什麽肯定的話,隻是指了指漆匣:“右將軍為君所備。”


    劉病打開漆匣,匣蓋方啟,兩人便聞到了一陣誘人的香氣,兮君不禁伸頭看了看,卻發現匣中放著的隻是兩塊方寸大小的薄餅,不由就有些意外。


    劉病已則直接抓起了一塊餅,一口吃下,同時嘟囔了一句:“些許蜜餅……盡食反餓……”


    兮君忍俊不禁,搖了頭,為他又倒了一杯****,輕聲道:“此時不可飽。”


    這個道理,劉病已如何不懂?


    ——他昏睡了三天,想來張家也隻能為他灌些湯羹,此時,他剛剛清醒,別說不是太餓,就是真的餓極了,也是不能一下吃飽的。


    隻是,明白是一迴事,感覺又是另一迴事了。


    ——尤其是吃了這麽兩塊香噴噴的蜜合髓餅之後,原本還不算太餓的肚子反而發出了咕咕的響聲了……


    劉病已連忙又喝了一杯水,才勉強壓下腹中的響聲。


    這麽一通折騰下來,劉病已心中的悲痛倒是放開了一些,至少,他的眼神不再黯然了。


    兮君暗暗鬆了一口氣。


    ——真擔心他受不住……


    ……


    “……兮君……”劉病已又喚了一聲,眉頭也皺了起來。


    兮君的臉色並不好看,不過,方才,劉病已隻當是光線的問題,現在,見她都有些神思恍惚的感覺了,自然不可能是他看錯了。


    再想方才她手上的涼意,劉病已不由擔心地伸手,輕觸了一下兮君的額頭,才讓兮君迴過神了。


    “嗯?”兮君訝然看向劉病已,“何事?”


    “君……甚憔悴……”劉病已認真地看了一會兒兮君的臉色,才慢慢地言道。


    兮君一怔,隨即便抬手摸了摸臉,笑道:“許是粉過白……”


    “兮君!”


    劉病已皺眉打斷她的話,同時伸手將她的雙手握住,隨即就因她冰冷的雙手而暗暗皺眉。


    “宮中有事?”劉病已輕輕摩挲雙手。


    手上的暖意讓兮君放鬆下來,臉上也沒有再強撐笑容,垂下眼,疲憊地歎了一口氣:“上病甚……”


    劉病已一怔,心裏卻沒有什麽感覺,反而有些奇怪:“大人前已有令……”


    ——她不需要侍疾吧……


    兮君輕笑:“大父言,我當在帝寢……”


    ——自然是霍光的命令……


    抬頭看向劉病已,兮君再次道:“上病甚。”


    劉病已不由挑了挑眉。


    ——兮君不會毫無意義地重複說一句話……


    “上……”劉病已有些說不下去了。


    ——霍光不會無緣無故的折騰這個外孫女,兮君在今上那兒也從來都不好過,這會兒……


    ——恐怕今上是真的……


    “怎麽會……”劉病已有些奇怪了。


    對劉弗陵的病情,他當然沒有特地地打探過,但是,他與義微相熟,僅僅是之前的隻言片語,也足以讓他推斷出一二了。


    ——今上的病……無治……卻非急症……


    ——怎麽可能忽然加重……


    兮君搖了搖頭。


    ——這種明顯異樣的事情,霍光不說……誰又敢問?


    “太仆未詳言緣由。”兮君輕聲道。


    ——杜延年是典方藥的人,又常在帝寢出入,卻對她的詢問,一味推托,隻說不知……


    這樣明顯的暗示,兮君又怎麽會聽不出來?


    ——既然連杜延年都隻能說不知道……那麽……還是不知道……最好!


    ……


    兮君看著劉病已,眼神閃爍,半晌才道:“大父當……已有定策……”


    劉病已一怔,隨即便變了臉色。


    ——已經到這個地步了嗎?


    “君如何知此?”劉病已不由握緊了兮君的手,不安地追問。


    兮君垂下眼,半晌才道:“大父已將天子之璽歸符節台……”


    ——漢製,皇帝六璽,隻有“天子之璽”是皇帝自佩,其餘都在符節台……


    ——霍光的作法無疑是將劉弗陵僅有的一件可以策命的信物收迴了。


    劉病已啞口無言,半晌才道:“義姬可言……”


    ——杜延年不敢說原因,義微呢?


    ——不說原因,總可以說病情吧……


    兮君苦笑搖頭。


    ——義微若是那麽容易開口,怎麽可能在先帝朝當那麽多年的中宮侍醫?(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樂夜未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楚並收藏長樂夜未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