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賀是真的如釋重負了。
——從接到遺詔,第一次見到劉病已開始,張賀便全心全意地為他籌謀、憂慮……
——籌謀他的未來,憂慮他的生死榮辱……
……
——如果劉病已真的隻是一個再尋常不過的宗室子弟,那麽,時至今日,張賀已經完全不需要為他擔心了。
——屬籍宗正、爵位、家貲、妻、子……
——該有的,能有的……張賀都會為他安排好!
——最重要的是,劉病已沒有入仕。
——作為宗室,作為並非王侯之爵的宗室,一生的平順無憂是足以保障的!
——甚至,劉病已都不需要擔心被莫名其妙地牽連進什麽大案中!
——因為他沒有父母兄弟姊妹!
……
如果劉病已隻是一個尋常的宗室子弟,那麽,張賀完全不必再有任何的憂慮了!
——哪怕是立刻閉眼,他也完全可以對自己的舊主說:“我已為少主盡心盡力,萬事皆備。”
……
……可是——
劉病已不是尋常的宗室子弟!
——張賀的舊主更不是尋常的身份!
張賀太清楚劉病已的身份意味著什麽呢!
——嫡庶、宗統……
……
——作為是先帝長子的唯一血脈,無論是誰,都不能不承認,劉病已才是先帝的正統嫡裔。
——因為先帝的長子也擁有著副君的身份,是堂堂正正,不容錯認的皇太子。
……
——若僅僅是如此,劉病已頂多也就是更淡泊一些,受些壓製……當然,也有可能被高高地捧著,實際上卻倍受猜忌。
——畢竟,繼先帝之後,即皇帝位的,不是先帝的長子,而是少子!
——再如何貴重的身份,既然沒有成為皇帝,也就談不上尊貴無匹了……
——可是……偏偏繼先帝而立的少子……不僅談不上名正言順……甚至可以說是,但凡有點見識的人都會對這位天子的即位……有點異議的念頭
——這樣的情況,劉病已的身份就格外讓人不舒坦了。
……
張賀不是真的沒有想過某些事,但是,他很清醒——可以說,太子家吏中,經曆過父親驟然下獄,不久便自殺……的張賀,是少有的現實派。
對先帝,對現實……張賀都不似很多人那樣,心存樂觀的幻想。
因此,哪怕是現在,哪怕所見所聞都在告訴張賀——他所想的不一定是奢望!
張賀仍然無法安心。
——人心是會變的!
張賀不相信的是霍光!
——尤其是霍光這兩年越發專斷的舉動……
……
張賀擔憂的不僅是霍光會如何選擇今上之後的繼統之人,還有若是有那麽一天……劉病已真的……達成他所……奢望的那件事……霍光又會如何……
——霍光看重劉病已……看重過去的一切!
這些,張賀很清楚,但是——有多麽看重呢?
——能與他的權勢……家人……更重嗎?
張賀看不透霍光,自然也就無法確定……因此,哪怕自己的身體已經油盡燈枯了……他也全力撐著……
——他不放心……
——哪怕他的弟弟已經給了隱晦的承諾……
……
張安世對家人終究是心軟的,護送張賀迴來時,知道他如今最在乎的還是劉病已,便避著人,在他的耳邊說了一句話:“衛太子之孫,自是尊貴無比。”
……尊貴無比……
——這其實已經不是暗示了……
——除了至尊……還有誰能尊貴無比?
……
張賀當時也是驚喜非常,但是,很快,他便又想到另一件事。
——尊貴無比……
——張安世是尚書出身,最講究字句……
——明明有很多詞可以用的……
——為什麽他就用這四個字?
張賀並不是咬文嚼字,而是……這四個字……
——之前並不是用在天子身上的……
——而是……
——對大漢第一位大司馬大將軍的形容……
……
其實,那也就是一則傳言。
元鼎五年的歲末,皇帝忽然詔衛青尚平陽公主。(注1)
當時,衛青的兩子,陰安侯衛不疑與發幹侯衛登剛則與其它一百零四名列侯一起,坐酎金有輕及色惡者,被劾以不敬,而被失侯。
幾乎是在眾人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詔書就頒下了,舉朝上下隻能一邊揣摩著公主與兩個小爵的輕重,一邊將準備好劾章收了起來。
——彈劾誰?
——衛不疑與衛登都不過才十二歲,酎金這種事,能是他們準備的嗎?
——當人人都是甘羅嗎?
——就算有很多人都是甘羅,衛青的這兩個兒子也不是!
——年年九月都是獻酎,他們的酎金一向都是衛青準備好的。
也不能怪百官見風使舵,雖然衛青的三個兒子的列侯之爵來得太容易了,但是,也是正經的列侯不是?!各一千三百戶呢!可是,元鼎元年,衛伉坐矯製不害,免。時隔四年,衛不疑與衛登再次失侯。衛氏一門五侯,至此已失三,除了衛青,冠軍侯霍嬗也尚幼,雖然得皇帝的寵信,但是,也著實不成氣侯?
——誰不會揣摩揣摩?
——是不是皇帝對衛氏……終於厭了?
……
——實在是太正常不過的反應了!
——可是,皇帝的反應更快……
——與往常一樣,皇帝根本沒有給任何人出聲的機會!
——當然,皇帝沒有說不準上針對衛青的劾章,不過,誰心裏又不會惦量呢?
——就好像元朔六年春,衛青堅持在日食之後出征,出兵十餘萬騎卻隻斬獲三千時,皇帝也沒有發話不準百官表現應有的耿直忠貞,同樣,皇帝也隻是下了一道詔書。
——赦天下!
——為什麽赦天下?
——因為大將軍巡朔方,斬首虜萬八千級!
——至於為什麽明明是三千,皇帝卻認為一萬八千……
——因為元朔五年的春天,大將軍出朔方,斬首虜萬五千級!
——同樣的道理,為什麽到了夏天,失兩將軍,亡翕侯的大將軍仍然能受賜千金,有司甚至奏請置武功賞官?
——因為大將軍兩次出朔方,共斬首虜一萬九千級,所以,皇帝要犒賞那些跟隨大將軍的將士!
——什麽?!不能這樣算軍功?!重複了?!
——北闕很好認,慢走,不送!
——那是孝武皇帝,不是聽了功臣的教訓,還能稱善的孝惠皇帝!
——更何況,就是教訓孝惠皇帝,曹參也是大漢元勳,也不是隨便的一個官吏!
——跟皇帝講理?跟孝武皇帝講理?!
——孝武皇帝一朝有很多能臣、名臣,不過,直臣……隻有一個汲黯!
——誰會,誰又敢跟那位天子過不去?
元朔六年時,不會有人敢做的事情,到元鼎五年,就有人敢做了嗎?
——顯然不會有!
——當然,沒有人敢做某些事,不代表沒有人敢說話。
——畢竟,衛青曾是平陽侯的家奴,而平陽侯便是平陽公主的第一次下嫁的人,而衛青在平陽侯家是做騎奴的,還是跟隨公主的騎奴……
——這不是什麽秘密,因此,難免就有些人議論了。
——當然不是很好聽!
——什麽主奴……什麽攀附……什麽私夫……都出來……
——雖然元光五年,尚平陽公主的曹時就薨了,而平陽公主也沒有寡居太久,便再次下嫁了同樣是元勳功臣之後的汝陰侯夏侯頗,直到元鼎二年,夏侯頗因與父禦婢奸而獲罪自殺,平陽公主才再次寡居。(注2)
——衛青卻早就孝武皇帝即位之初便離開了平陽侯家。
——這更不是什麽秘密。
因此,那些議論並沒有多少相信,可是,盡管如此,還是很快就傳開了一個消息。
——皇帝什麽會忽然讓大將軍尚主?
——因為平陽公主不願寡居,便向皇後提了大將軍,皇後又皇帝說了,皇帝便順水推舟了……
——當然,平陽公主也沒有說的太露骨,隻是跟皇後說了,她問左右:“列侯誰賢者?”左右皆言大將軍,她也笑著說了:“此出吾家,常騎從我,奈何?”不過左右都說:“於今尊貴無比!”(注3)
——這種言語隱晦的傳言聽著顯然比那些豔色的傳言更可信了……
——隻需要忽略平陽公主是皇帝之姊,而元鼎五年,皇帝已經四十五歲了……就可以了……
——事實上,眾人關心的本來也不是平陽公主,而平陽公主左右所說的那句話。
——“於今尊貴無比!”
——尊貴無比……
——上有天子,誰敢這樣說!?
——可是,偏偏就有人說了……而且傳開了!
——誰的心裏能不多想想?
張賀同樣不能不多想。
——張安世這樣說……是不是另有深意……
張賀相信自己的弟弟不會無的放矢,因此,他不需多想就能明白張安世的暗示——霍光一定會如孝武皇帝對衛青一樣維護劉病已,並且保證他的“尊貴無比”。
張賀相信張安世的承諾,卻因此更加憂慮了……
——霍光會那樣做……可是,劉病已呢?
——那個孩子會相信霍光嗎?
注1:衛青的尚主的時間不確定,不過,肯定是在元鼎二年之後,因此,易楚就找了元鼎五年,衛不疑與衛伉失侯這個時間點。
注2:《史記.樊酈滕灌列傳》【子侯頗尚平陽公主。立十九歲,元鼎二年,坐與父禦婢奸罪,自殺,國除。】夏侯頗嗣侯是在元光二年。司馬遷的稱謂一向考究,不可能用“平陽公主”指代兩位公主,因此,平陽公主的第二段婚姻應該是與夏侯頗結合的。
注3:《漢書.衛青霍去病傳》【初,青既尊貴,而平陽侯曹壽有惡疾就國,長公主問:“列侯誰賢者?”左右皆言大將軍。主笑曰:“此出吾家,常騎從我,奈何?”左右曰:“於今尊貴無比。”於是長公主風白皇後,皇後言之,上乃詔青尚平陽主。】這一段的時間描述錯誤太多,可信度不高,但是,禇氏對《史記》的補記中也有相似的內容,推測在當時,這個故事可能是有所流傳的,因此,易楚隻取了其中的對話。(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從接到遺詔,第一次見到劉病已開始,張賀便全心全意地為他籌謀、憂慮……
——籌謀他的未來,憂慮他的生死榮辱……
……
——如果劉病已真的隻是一個再尋常不過的宗室子弟,那麽,時至今日,張賀已經完全不需要為他擔心了。
——屬籍宗正、爵位、家貲、妻、子……
——該有的,能有的……張賀都會為他安排好!
——最重要的是,劉病已沒有入仕。
——作為宗室,作為並非王侯之爵的宗室,一生的平順無憂是足以保障的!
——甚至,劉病已都不需要擔心被莫名其妙地牽連進什麽大案中!
——因為他沒有父母兄弟姊妹!
……
如果劉病已隻是一個尋常的宗室子弟,那麽,張賀完全不必再有任何的憂慮了!
——哪怕是立刻閉眼,他也完全可以對自己的舊主說:“我已為少主盡心盡力,萬事皆備。”
……
……可是——
劉病已不是尋常的宗室子弟!
——張賀的舊主更不是尋常的身份!
張賀太清楚劉病已的身份意味著什麽呢!
——嫡庶、宗統……
……
——作為是先帝長子的唯一血脈,無論是誰,都不能不承認,劉病已才是先帝的正統嫡裔。
——因為先帝的長子也擁有著副君的身份,是堂堂正正,不容錯認的皇太子。
……
——若僅僅是如此,劉病已頂多也就是更淡泊一些,受些壓製……當然,也有可能被高高地捧著,實際上卻倍受猜忌。
——畢竟,繼先帝之後,即皇帝位的,不是先帝的長子,而是少子!
——再如何貴重的身份,既然沒有成為皇帝,也就談不上尊貴無匹了……
——可是……偏偏繼先帝而立的少子……不僅談不上名正言順……甚至可以說是,但凡有點見識的人都會對這位天子的即位……有點異議的念頭
——這樣的情況,劉病已的身份就格外讓人不舒坦了。
……
張賀不是真的沒有想過某些事,但是,他很清醒——可以說,太子家吏中,經曆過父親驟然下獄,不久便自殺……的張賀,是少有的現實派。
對先帝,對現實……張賀都不似很多人那樣,心存樂觀的幻想。
因此,哪怕是現在,哪怕所見所聞都在告訴張賀——他所想的不一定是奢望!
張賀仍然無法安心。
——人心是會變的!
張賀不相信的是霍光!
——尤其是霍光這兩年越發專斷的舉動……
……
張賀擔憂的不僅是霍光會如何選擇今上之後的繼統之人,還有若是有那麽一天……劉病已真的……達成他所……奢望的那件事……霍光又會如何……
——霍光看重劉病已……看重過去的一切!
這些,張賀很清楚,但是——有多麽看重呢?
——能與他的權勢……家人……更重嗎?
張賀看不透霍光,自然也就無法確定……因此,哪怕自己的身體已經油盡燈枯了……他也全力撐著……
——他不放心……
——哪怕他的弟弟已經給了隱晦的承諾……
……
張安世對家人終究是心軟的,護送張賀迴來時,知道他如今最在乎的還是劉病已,便避著人,在他的耳邊說了一句話:“衛太子之孫,自是尊貴無比。”
……尊貴無比……
——這其實已經不是暗示了……
——除了至尊……還有誰能尊貴無比?
……
張賀當時也是驚喜非常,但是,很快,他便又想到另一件事。
——尊貴無比……
——張安世是尚書出身,最講究字句……
——明明有很多詞可以用的……
——為什麽他就用這四個字?
張賀並不是咬文嚼字,而是……這四個字……
——之前並不是用在天子身上的……
——而是……
——對大漢第一位大司馬大將軍的形容……
……
其實,那也就是一則傳言。
元鼎五年的歲末,皇帝忽然詔衛青尚平陽公主。(注1)
當時,衛青的兩子,陰安侯衛不疑與發幹侯衛登剛則與其它一百零四名列侯一起,坐酎金有輕及色惡者,被劾以不敬,而被失侯。
幾乎是在眾人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詔書就頒下了,舉朝上下隻能一邊揣摩著公主與兩個小爵的輕重,一邊將準備好劾章收了起來。
——彈劾誰?
——衛不疑與衛登都不過才十二歲,酎金這種事,能是他們準備的嗎?
——當人人都是甘羅嗎?
——就算有很多人都是甘羅,衛青的這兩個兒子也不是!
——年年九月都是獻酎,他們的酎金一向都是衛青準備好的。
也不能怪百官見風使舵,雖然衛青的三個兒子的列侯之爵來得太容易了,但是,也是正經的列侯不是?!各一千三百戶呢!可是,元鼎元年,衛伉坐矯製不害,免。時隔四年,衛不疑與衛登再次失侯。衛氏一門五侯,至此已失三,除了衛青,冠軍侯霍嬗也尚幼,雖然得皇帝的寵信,但是,也著實不成氣侯?
——誰不會揣摩揣摩?
——是不是皇帝對衛氏……終於厭了?
……
——實在是太正常不過的反應了!
——可是,皇帝的反應更快……
——與往常一樣,皇帝根本沒有給任何人出聲的機會!
——當然,皇帝沒有說不準上針對衛青的劾章,不過,誰心裏又不會惦量呢?
——就好像元朔六年春,衛青堅持在日食之後出征,出兵十餘萬騎卻隻斬獲三千時,皇帝也沒有發話不準百官表現應有的耿直忠貞,同樣,皇帝也隻是下了一道詔書。
——赦天下!
——為什麽赦天下?
——因為大將軍巡朔方,斬首虜萬八千級!
——至於為什麽明明是三千,皇帝卻認為一萬八千……
——因為元朔五年的春天,大將軍出朔方,斬首虜萬五千級!
——同樣的道理,為什麽到了夏天,失兩將軍,亡翕侯的大將軍仍然能受賜千金,有司甚至奏請置武功賞官?
——因為大將軍兩次出朔方,共斬首虜一萬九千級,所以,皇帝要犒賞那些跟隨大將軍的將士!
——什麽?!不能這樣算軍功?!重複了?!
——北闕很好認,慢走,不送!
——那是孝武皇帝,不是聽了功臣的教訓,還能稱善的孝惠皇帝!
——更何況,就是教訓孝惠皇帝,曹參也是大漢元勳,也不是隨便的一個官吏!
——跟皇帝講理?跟孝武皇帝講理?!
——孝武皇帝一朝有很多能臣、名臣,不過,直臣……隻有一個汲黯!
——誰會,誰又敢跟那位天子過不去?
元朔六年時,不會有人敢做的事情,到元鼎五年,就有人敢做了嗎?
——顯然不會有!
——當然,沒有人敢做某些事,不代表沒有人敢說話。
——畢竟,衛青曾是平陽侯的家奴,而平陽侯便是平陽公主的第一次下嫁的人,而衛青在平陽侯家是做騎奴的,還是跟隨公主的騎奴……
——這不是什麽秘密,因此,難免就有些人議論了。
——當然不是很好聽!
——什麽主奴……什麽攀附……什麽私夫……都出來……
——雖然元光五年,尚平陽公主的曹時就薨了,而平陽公主也沒有寡居太久,便再次下嫁了同樣是元勳功臣之後的汝陰侯夏侯頗,直到元鼎二年,夏侯頗因與父禦婢奸而獲罪自殺,平陽公主才再次寡居。(注2)
——衛青卻早就孝武皇帝即位之初便離開了平陽侯家。
——這更不是什麽秘密。
因此,那些議論並沒有多少相信,可是,盡管如此,還是很快就傳開了一個消息。
——皇帝什麽會忽然讓大將軍尚主?
——因為平陽公主不願寡居,便向皇後提了大將軍,皇後又皇帝說了,皇帝便順水推舟了……
——當然,平陽公主也沒有說的太露骨,隻是跟皇後說了,她問左右:“列侯誰賢者?”左右皆言大將軍,她也笑著說了:“此出吾家,常騎從我,奈何?”不過左右都說:“於今尊貴無比!”(注3)
——這種言語隱晦的傳言聽著顯然比那些豔色的傳言更可信了……
——隻需要忽略平陽公主是皇帝之姊,而元鼎五年,皇帝已經四十五歲了……就可以了……
——事實上,眾人關心的本來也不是平陽公主,而平陽公主左右所說的那句話。
——“於今尊貴無比!”
——尊貴無比……
——上有天子,誰敢這樣說!?
——可是,偏偏就有人說了……而且傳開了!
——誰的心裏能不多想想?
張賀同樣不能不多想。
——張安世這樣說……是不是另有深意……
張賀相信自己的弟弟不會無的放矢,因此,他不需多想就能明白張安世的暗示——霍光一定會如孝武皇帝對衛青一樣維護劉病已,並且保證他的“尊貴無比”。
張賀相信張安世的承諾,卻因此更加憂慮了……
——霍光會那樣做……可是,劉病已呢?
——那個孩子會相信霍光嗎?
注1:衛青的尚主的時間不確定,不過,肯定是在元鼎二年之後,因此,易楚就找了元鼎五年,衛不疑與衛伉失侯這個時間點。
注2:《史記.樊酈滕灌列傳》【子侯頗尚平陽公主。立十九歲,元鼎二年,坐與父禦婢奸罪,自殺,國除。】夏侯頗嗣侯是在元光二年。司馬遷的稱謂一向考究,不可能用“平陽公主”指代兩位公主,因此,平陽公主的第二段婚姻應該是與夏侯頗結合的。
注3:《漢書.衛青霍去病傳》【初,青既尊貴,而平陽侯曹壽有惡疾就國,長公主問:“列侯誰賢者?”左右皆言大將軍。主笑曰:“此出吾家,常騎從我,奈何?”左右曰:“於今尊貴無比。”於是長公主風白皇後,皇後言之,上乃詔青尚平陽主。】這一段的時間描述錯誤太多,可信度不高,但是,禇氏對《史記》的補記中也有相似的內容,推測在當時,這個故事可能是有所流傳的,因此,易楚隻取了其中的對話。(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