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府諸官之中,與後宮關係密切的屈指可數,其中,又以掖庭、內者、宦者這三官為最,因此,真正大量任用閹人的,也就是這麽幾個官署。
許廣漢又是再次獲罪,還是與縱反者有關的罪名,想重新為吏……實在是不易。
——像張賀那樣的,畢竟是少數。
——而且,張賀與一般受腐刑的人又不同。
——他是官宦之後,又是衛太子的家吏,太子死後,孝武皇帝忌諱的不是太子,而針對太子的人,他在宮中為吏自然無妨,再加上他還有一個深受皇帝信任的弟弟,自然是不會在仕途上再吃虧。
——許廣漢卻沒有這麽幸運了!
——最重要的是,他是因為上官桀謀反而獲罪的,而如今……霍光仍然掌著權呢!
——哪怕有大赦在前,諸官也不可能完全沒有忌諱。若是沒有相當地位的人薦舉,他根本不可能再在宮中為吏。
——張賀與許廣漢雖然熟悉,但是,絕對沒有到為了他去犯霍光的忌諱的地步。
——盡管,霍光也未必在意這麽一個小人物,但是,萬一呢?
眼看著刑期將滿,許廣漢不可能不為自己的前途憂心。
如今,內者令許下這麽大的一個人情,莫說隻是嫁女,就是讓許廣漢傾家蕩財,他才是願意的。
——許廣漢當時判的是鬼薪之刑,按律,是服鬼薪白粲三年,再降為隸臣妾一年,之後便免為庶人。
——因為元鳳二年,朝廷赦天下,死罪以下皆赦為複作,辛苦雖然減輕了,日後也不會被當成刑徒對待,但是,刑期是沒有變的。
——四年!
許廣漢要等到明年的十月才能真正成為庶人。
——看似還有一年,但是,就是天下征召的人,也未必能立刻得官……
——若是不能早一點運作……
就此,婚事正式定了。
——內者令的公子娶人一個複作的女兒……
這個門戶差了可不是一點兩點。
——哪怕許廣漢曾經是宦者丞時,兩家的門戶也是差不了少的!
——何況現在?
這樁婚事一定,禁中立刻議論起來。當然,因為內者令的緣故,也沒有幾個人敢明說,不過,話裏話外,多是認為許家高攀了。
不管如何,許廣漢在掖庭的日子的確是好過了許多。
內者令倒也是信守承諾,沒有幾日,就對張賀說了許廣漢的事情,張賀自然不會反對,過了幾日,還尋了一個機會,與許廣漢說了這件事,讓他安心。
許廣漢這才算是踏實了。
既然是內者令迎子婦,兮君作為皇後,自然是不可能不知道,甚至於,她還特地在見到內者令時,按例賜了一些東西以為賀禮。
不過,那些議論是不可能傳入貴人耳中的,因此,內者令謝過皇後的賜物之後,兮君隨口問了一句:“不知君之子婦為誰家女公子?”
兮君隨口一口,也就是覺得好奇而已,內者令卻有些尷尬,支吾著給了一個含混地答案:“……乃故宦者丞之女。”
兮君點了點頭,沒有在意,更沒有追問“故宦者丞是誰?”之類的問題——她難道還真的去管一個秩六百石的少府屬吏與誰結親嗎?
“可賀。”兮君隨口說了一句,“婚禮定於何時?”
皇後的左右侍禦正要湊趣迴答,就聽內者令很認真地迴答:“明年二月。”
除了兮君,所有人都是一驚——怎麽改期了?
兮君不知內情,因此,也沒有驚訝,反而對內者令笑道:“‘二月綏多士女,冠子娶妻時也’,君不必筮月也。”
——這是開玩笑了。
左右都跟著笑了笑,內者令也低頭微笑不語。
說笑過了,事情也辦了,兮君便領著侍禦登車離開了。
當許廣漢知道這事時,自家女兒出嫁的日子已經改到了明年二月。
“改期亦好……”許廣漢歎了一口氣,在掖門前與自家女人交待,“平君也可多準備些時日。”
許妻也是這樣想的。畢竟是母親,她想到更多。
“吾君……改至明年二月,內者令之子當無大礙……”許妻有些歡喜地對自己的丈夫言道。
——哪裏會有那麽多好事?
——內者令的公子若是好好的,怎麽可能選上許家女為婦?
“但願如此……”許廣漢輕聲低語,隨後便抿緊了雙唇,勉強地笑了笑,卻並不比之前的語氣更加勉強……
許妻不由僵了笑容。
——但……但願吧……
兮君並不知道,她一時興起的問題,直接影響了一個少女的命運。幾年之後,當她無意間知道的時候,她卻已經不記得發生這麽一件事了——誰會記得自己每天都說過什麽呢?
同樣,許家的後宅之中,那個將及笄的少女也不知道,不過是將婚期改到最平常的時候而已,卻因此對她的命運產生巨大的影響。就如所有人一樣,她不會知道她將有什麽的命運,更不會知道,她將與那位比她更年少、也更尊貴的少女,有什麽樣的交集。
婚期改變,她的日子並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她仍舊在備嫁,隻是日子寬鬆了許多,很多事情都可以從容準備了。
——最重要的是,家中的氣氛終於不再緊張了。
——也許是看到了希望,她的母親終於不再整日戰戰兢兢的,不再時時刻刻地盯著她不放……
三年了……許平君終於覺得自己可以喘一口氣了。
然而,這種安穩,隻維持了三個月。
——十一月……
——元鳳四年的十一月。
——內者令喪子!
內者令家的蒼頭來報喪時,許家女君當即暈了過去,許平君也覺得眼前一暗——那種終日不安的日子又要迴來了嗎?
應付過那名蒼頭,許平君在院中站了一會兒,才轉迴室內,照顧自己的母親。
——許家女家是絕望的,但是,許平君卻慶幸的。
內者令家是歐侯氏,與一般人家不同,這個氏名可謂淵遠流長,雖然出於春秋之時,但是,向上可以追述到夏朝。
——歐侯氏出自姒姓,乃越國之後。
——夏後少康封子無餘於會稽,以奉守禹之祀,即為越國。越國自無餘傳承二十餘世,至允常。允常與吳王闔廬戰而相怨伐,卒,傳子句踐。
——句踐即位元年,吳王闔廬興師伐越,被句踐敗於槜李,闔廬也被射殺,臨死告其子夫差:“必毋忘越。”三年後,句踐聞吳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報越,於是先興師伐吳,被夫差擊敗,越國滅,句踐自己也成了吳臣。之後就是那個著名的臥薪嚐膽的故事。十九年後,勾踐複國滅吳。
——句踐卒,子王鼫與立。王鼫與卒,子王不壽立。王不壽卒,子王翁立。王翁卒,子王翳立。王翳卒,子王之侯立。王之侯卒,子王無彊立。
——歐侯氏便是無彊之後。
——無彊為越王時,越興師北伐齊,西伐楚,與中國爭彊,最後被楚威王滅國,無彊也被殺。越國諸子爭立,或為王,或為君,濱於江南海上,服朝於楚。
——其中無疆的次子蹄被封於烏程歐餘山的南部,以山南為陽,所以稱為歐陽亭侯,之後,支庶子孫,以封地山名和封爵名為姓氏,形成了歐、歐陽、歐侯三個姓氏。
有這樣的家世,歐侯氏自視甚重,比一般人家更重視禮。而且,許平君所許那位公子不僅是內者令的長子,還是其適子。
正因如此,當初定下婚事是,歐侯氏就與許家有約——許平君是宗婦,若是不幸喪夫,有子男,即不得複嫁,無子男,須服喪三年方可複嫁。(注)
——三年喪……自孝文皇帝製詔之後,天子崩,不過服喪三十六日!孝武皇帝稽古禮文,儒生之中,三年喪才漸漸恢複,但是,一般也是臣為君,子為父母所服。
——妻為夫服三年喪……
——反正許家是沒有聽說過。
——不過,許家仍然應了。
現在,真的遇上這種事了,許平君實在是慶幸不已。
——女子的年華總是有限的,三年之後,又能有幾個好人家在那兒讓她嫁呢?
——如今,無論如何,是不必再等三年的……
就如許平君所想,歐侯氏的確沒有再提及之前的約定——事實上,歐侯家後來隻派了一名家老到許家,隻是索迴了聘禮。
——很明顯,兩家再無關係!
許平君鬆了一口氣,她的母親卻急了,尤其是在歐侯家接連吃了閉門羹之後,她的母親越發地不安起來。
——為女兒的將來,更為夫君的前途。
——無論如何,臨當入夫家門了,男方卻死了……對女子的名聲不是沒有影響。
許平君勸母親不要著急,等些時日再論,但是,她的母親心急如焚,哪裏聽得進去。
於是,當她的母親要求她妝飾一下,跟著自己出門時,許平君雖然不解,卻還是應了。
母女乘著輜車,帶著一奴一婢,出了長安城。
許平君不是不出門的女公子,聽著聲音,看著日影,大概也知道自己一行是往長安東南去。
也不知走了多久,不過,估摸著已經過了鳳首原,應當在鴻固原了,許家的車才進了一個裏。
剛入裏門,許妻便讓女兒下車,隨後,一行人步行入裏。許平君猜測母親來過此處,因此,許妻明顯十分熟悉道路,不一會兒,一行人便到一戶人家門前。
宅園不大,但是,門口的人卻不少。許妻讓女兒領著婢女在原處等著,自己領著家奴往宅門前去,
也許是人太多了,許妻去了好一會兒都沒有迴來,一個看上去比許平君略小的一些少女便與許平君搭話:“女公子亦來卜相?”
許平君笑了笑,這才明白母親為何來此。
少女見她不說話,便也笑了笑,隨即垂下眼,無奈地道:“再三卜之,亦是此命……”
許平君一怔,隨即點頭附和——是啊,命當如此……
少女見她反應,便又起了談興,問她:“君遇何事?”
許平君坦然地道:“當為人子婦,臨當入,其子卒……”
少女眼睛一亮,隨即卻是苦笑:“我亦是……且是一而再,再而三……”
許平君無話可說了,兩人相視苦笑。
注:這個約定是情節需要,純屬虛構。(未完待續。)
許廣漢又是再次獲罪,還是與縱反者有關的罪名,想重新為吏……實在是不易。
——像張賀那樣的,畢竟是少數。
——而且,張賀與一般受腐刑的人又不同。
——他是官宦之後,又是衛太子的家吏,太子死後,孝武皇帝忌諱的不是太子,而針對太子的人,他在宮中為吏自然無妨,再加上他還有一個深受皇帝信任的弟弟,自然是不會在仕途上再吃虧。
——許廣漢卻沒有這麽幸運了!
——最重要的是,他是因為上官桀謀反而獲罪的,而如今……霍光仍然掌著權呢!
——哪怕有大赦在前,諸官也不可能完全沒有忌諱。若是沒有相當地位的人薦舉,他根本不可能再在宮中為吏。
——張賀與許廣漢雖然熟悉,但是,絕對沒有到為了他去犯霍光的忌諱的地步。
——盡管,霍光也未必在意這麽一個小人物,但是,萬一呢?
眼看著刑期將滿,許廣漢不可能不為自己的前途憂心。
如今,內者令許下這麽大的一個人情,莫說隻是嫁女,就是讓許廣漢傾家蕩財,他才是願意的。
——許廣漢當時判的是鬼薪之刑,按律,是服鬼薪白粲三年,再降為隸臣妾一年,之後便免為庶人。
——因為元鳳二年,朝廷赦天下,死罪以下皆赦為複作,辛苦雖然減輕了,日後也不會被當成刑徒對待,但是,刑期是沒有變的。
——四年!
許廣漢要等到明年的十月才能真正成為庶人。
——看似還有一年,但是,就是天下征召的人,也未必能立刻得官……
——若是不能早一點運作……
就此,婚事正式定了。
——內者令的公子娶人一個複作的女兒……
這個門戶差了可不是一點兩點。
——哪怕許廣漢曾經是宦者丞時,兩家的門戶也是差不了少的!
——何況現在?
這樁婚事一定,禁中立刻議論起來。當然,因為內者令的緣故,也沒有幾個人敢明說,不過,話裏話外,多是認為許家高攀了。
不管如何,許廣漢在掖庭的日子的確是好過了許多。
內者令倒也是信守承諾,沒有幾日,就對張賀說了許廣漢的事情,張賀自然不會反對,過了幾日,還尋了一個機會,與許廣漢說了這件事,讓他安心。
許廣漢這才算是踏實了。
既然是內者令迎子婦,兮君作為皇後,自然是不可能不知道,甚至於,她還特地在見到內者令時,按例賜了一些東西以為賀禮。
不過,那些議論是不可能傳入貴人耳中的,因此,內者令謝過皇後的賜物之後,兮君隨口問了一句:“不知君之子婦為誰家女公子?”
兮君隨口一口,也就是覺得好奇而已,內者令卻有些尷尬,支吾著給了一個含混地答案:“……乃故宦者丞之女。”
兮君點了點頭,沒有在意,更沒有追問“故宦者丞是誰?”之類的問題——她難道還真的去管一個秩六百石的少府屬吏與誰結親嗎?
“可賀。”兮君隨口說了一句,“婚禮定於何時?”
皇後的左右侍禦正要湊趣迴答,就聽內者令很認真地迴答:“明年二月。”
除了兮君,所有人都是一驚——怎麽改期了?
兮君不知內情,因此,也沒有驚訝,反而對內者令笑道:“‘二月綏多士女,冠子娶妻時也’,君不必筮月也。”
——這是開玩笑了。
左右都跟著笑了笑,內者令也低頭微笑不語。
說笑過了,事情也辦了,兮君便領著侍禦登車離開了。
當許廣漢知道這事時,自家女兒出嫁的日子已經改到了明年二月。
“改期亦好……”許廣漢歎了一口氣,在掖門前與自家女人交待,“平君也可多準備些時日。”
許妻也是這樣想的。畢竟是母親,她想到更多。
“吾君……改至明年二月,內者令之子當無大礙……”許妻有些歡喜地對自己的丈夫言道。
——哪裏會有那麽多好事?
——內者令的公子若是好好的,怎麽可能選上許家女為婦?
“但願如此……”許廣漢輕聲低語,隨後便抿緊了雙唇,勉強地笑了笑,卻並不比之前的語氣更加勉強……
許妻不由僵了笑容。
——但……但願吧……
兮君並不知道,她一時興起的問題,直接影響了一個少女的命運。幾年之後,當她無意間知道的時候,她卻已經不記得發生這麽一件事了——誰會記得自己每天都說過什麽呢?
同樣,許家的後宅之中,那個將及笄的少女也不知道,不過是將婚期改到最平常的時候而已,卻因此對她的命運產生巨大的影響。就如所有人一樣,她不會知道她將有什麽的命運,更不會知道,她將與那位比她更年少、也更尊貴的少女,有什麽樣的交集。
婚期改變,她的日子並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她仍舊在備嫁,隻是日子寬鬆了許多,很多事情都可以從容準備了。
——最重要的是,家中的氣氛終於不再緊張了。
——也許是看到了希望,她的母親終於不再整日戰戰兢兢的,不再時時刻刻地盯著她不放……
三年了……許平君終於覺得自己可以喘一口氣了。
然而,這種安穩,隻維持了三個月。
——十一月……
——元鳳四年的十一月。
——內者令喪子!
內者令家的蒼頭來報喪時,許家女君當即暈了過去,許平君也覺得眼前一暗——那種終日不安的日子又要迴來了嗎?
應付過那名蒼頭,許平君在院中站了一會兒,才轉迴室內,照顧自己的母親。
——許家女家是絕望的,但是,許平君卻慶幸的。
內者令家是歐侯氏,與一般人家不同,這個氏名可謂淵遠流長,雖然出於春秋之時,但是,向上可以追述到夏朝。
——歐侯氏出自姒姓,乃越國之後。
——夏後少康封子無餘於會稽,以奉守禹之祀,即為越國。越國自無餘傳承二十餘世,至允常。允常與吳王闔廬戰而相怨伐,卒,傳子句踐。
——句踐即位元年,吳王闔廬興師伐越,被句踐敗於槜李,闔廬也被射殺,臨死告其子夫差:“必毋忘越。”三年後,句踐聞吳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報越,於是先興師伐吳,被夫差擊敗,越國滅,句踐自己也成了吳臣。之後就是那個著名的臥薪嚐膽的故事。十九年後,勾踐複國滅吳。
——句踐卒,子王鼫與立。王鼫與卒,子王不壽立。王不壽卒,子王翁立。王翁卒,子王翳立。王翳卒,子王之侯立。王之侯卒,子王無彊立。
——歐侯氏便是無彊之後。
——無彊為越王時,越興師北伐齊,西伐楚,與中國爭彊,最後被楚威王滅國,無彊也被殺。越國諸子爭立,或為王,或為君,濱於江南海上,服朝於楚。
——其中無疆的次子蹄被封於烏程歐餘山的南部,以山南為陽,所以稱為歐陽亭侯,之後,支庶子孫,以封地山名和封爵名為姓氏,形成了歐、歐陽、歐侯三個姓氏。
有這樣的家世,歐侯氏自視甚重,比一般人家更重視禮。而且,許平君所許那位公子不僅是內者令的長子,還是其適子。
正因如此,當初定下婚事是,歐侯氏就與許家有約——許平君是宗婦,若是不幸喪夫,有子男,即不得複嫁,無子男,須服喪三年方可複嫁。(注)
——三年喪……自孝文皇帝製詔之後,天子崩,不過服喪三十六日!孝武皇帝稽古禮文,儒生之中,三年喪才漸漸恢複,但是,一般也是臣為君,子為父母所服。
——妻為夫服三年喪……
——反正許家是沒有聽說過。
——不過,許家仍然應了。
現在,真的遇上這種事了,許平君實在是慶幸不已。
——女子的年華總是有限的,三年之後,又能有幾個好人家在那兒讓她嫁呢?
——如今,無論如何,是不必再等三年的……
就如許平君所想,歐侯氏的確沒有再提及之前的約定——事實上,歐侯家後來隻派了一名家老到許家,隻是索迴了聘禮。
——很明顯,兩家再無關係!
許平君鬆了一口氣,她的母親卻急了,尤其是在歐侯家接連吃了閉門羹之後,她的母親越發地不安起來。
——為女兒的將來,更為夫君的前途。
——無論如何,臨當入夫家門了,男方卻死了……對女子的名聲不是沒有影響。
許平君勸母親不要著急,等些時日再論,但是,她的母親心急如焚,哪裏聽得進去。
於是,當她的母親要求她妝飾一下,跟著自己出門時,許平君雖然不解,卻還是應了。
母女乘著輜車,帶著一奴一婢,出了長安城。
許平君不是不出門的女公子,聽著聲音,看著日影,大概也知道自己一行是往長安東南去。
也不知走了多久,不過,估摸著已經過了鳳首原,應當在鴻固原了,許家的車才進了一個裏。
剛入裏門,許妻便讓女兒下車,隨後,一行人步行入裏。許平君猜測母親來過此處,因此,許妻明顯十分熟悉道路,不一會兒,一行人便到一戶人家門前。
宅園不大,但是,門口的人卻不少。許妻讓女兒領著婢女在原處等著,自己領著家奴往宅門前去,
也許是人太多了,許妻去了好一會兒都沒有迴來,一個看上去比許平君略小的一些少女便與許平君搭話:“女公子亦來卜相?”
許平君笑了笑,這才明白母親為何來此。
少女見她不說話,便也笑了笑,隨即垂下眼,無奈地道:“再三卜之,亦是此命……”
許平君一怔,隨即點頭附和——是啊,命當如此……
少女見她反應,便又起了談興,問她:“君遇何事?”
許平君坦然地道:“當為人子婦,臨當入,其子卒……”
少女眼睛一亮,隨即卻是苦笑:“我亦是……且是一而再,再而三……”
許平君無話可說了,兩人相視苦笑。
注:這個約定是情節需要,純屬虛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