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認為上官嬙是不通世情的。
畢竟,這位皇後出身於公卿之家,外家更是顯赫,而且,她六歲即被立為皇後,可以說,從曉事起,她便是大漢最尊貴的女子。最重要的,即使是上官家覆滅,她的地位也不曾動搖半分。
——這位皇後從沒有身在微賤的經曆,從來都是被維護,被尊奉的!
——她怎麽會知道尋常人的生活呢?
這個想法不能說是錯誤的。
——事實上,連上官嬙的傅保與侍禦都是這樣的認為的。
因此,當上官嬙命中宮私府長鑄金時,大家隻認為是皇後忽興的念頭。
私府長也乖覺,從尋常的金餅上幣到意喻祥瑞的麟趾金,各種式樣都鑄了十個。果然,上官嬙很滿意,當場就賜了一個吉字金給私府,另外又取了一金給私府長,讓其賞賜工匠。
上官嬙抱著金子賞玩了幾天,便又擱下了,之後,隨手賜下的就不少。
金子與一般的器物不同,在宮中是一點都不稀罕,一金半金隨手賜下的,更是尋常事,別說中宮,就是在掖庭貴人那兒,都沒有人會特地去記錄。於是,兮君很順利地將十個最尋常的金餅瞞了下來。
若是有人知道了這些,還會認為大漢的這位皇後真的不通世情?
其實,隻要想想這位皇後手上一直攥著霍幸君與東閭氏的媵嫁,並且隻用那些私產、私奴婢便將父祖的墳塋安排得妥妥當當,就知道,這位皇後絕對不是對世事毫無所知的了。
上官嬙沒受苦,但是,在上官家被定罪之初,她在宮中的日子並好過,上上下下多少雙眼睛盯著她,都在等著看她的結果,最後,霍光大筆一揮,將霍幸君留在上官家的媵嫁,從奴婢到田宅全給了上官嬙,所有人才看清了情勢。
因此,上官嬙知道錢財的好處。
之後,為父祖營墳,一筆筆的支出,多少讓她知道了一些長安城的生活水準。
因此,當得知霍光準備遣劉病已出宮時,她就盤算著送些什麽給劉病已了。為此,她還旁敲側擊地問了宮中的官婢、女史,最後,才決定給錢。
可是,皇後的錢不是那麽好用的。
——當然,她要做什麽,說一聲,有司自然會立刻準備好,但是,用途、數量也都會記得很清楚。
——哪怕是不動私府,隻用她自己的私產,也必然會立刻傳開。
問題就是,兮君並不想讓人知道,她將錢給了劉病已。
——那也不妥!
——中宮屬吏根本不會讓她這麽做的!
——除非她直接賞賜所有宗室。
——可是,那更不妥!
——她隻是皇後!
——而且,她也不願用“賞賜”這種方式。
於是,她繞了這麽大一個圈子,才將饋贈準備好。
雖然不清楚其中的詳情,但是,隻是聽兮君的解釋,劉病已便知道,這些金餅必然是毫無記錄,無人知曉的,可以讓任何人隨意使用的。
身在掖庭,他太清楚,這樣的東西需要怎麽樣精心的安排才能做到。
——這是未央宮,她是皇後,身邊永遠都跟著人,一言一行都有人記錄,一針一線都有明白的來去……
雖然兮君沒有明說,但是,劉病已卻很默契地讀懂了她的想法。
——她本可以用更省事的方法的。
——最簡單的就是賞賜!
——不僅省心,還可以得個仁厚的名聲!
——可是,她沒有!
——她很固執地選擇了“贈”!
“……兮君……”劉病已輕聲喚道,打斷了女孩仍然在絮絮叨叨地說著的解釋。
兮君抬眼,有些困惑地看向少年。
“不必……不必如此……”劉病已低聲道。
兮君一怔。
劉病已繼續言道:“不必特地如此……”
少年看著她的眼,很認真地說著:“我知君心。”
——他知道她的心意!
——他絕對不會錯讀!
——因此……她真的不必這樣費心……
聽到劉病已的話,兮君不由微笑,眉眼彎彎,一派愉悅,卻是什麽都沒有說。
看著兮君的笑容,劉病已怔了怔,隨即移開眼,蓋上匣蓋,隨後才抬頭,低聲道:“我所言,中宮不可忘也!”
劉病已的神色異常鄭重,讓兮君不由一怔,不知道他怎麽又提起這件事了,不過,她還是點了頭。
“不忘!”兮君也正色應道,“立子孫,不立昆弟。”
兮君很簡潔地將劉病已之前的話概括了出來。
劉病已點頭,隨後又躊躇了一會兒,才再次開口。這一次,他的聲音被他壓得更低了。
“大人當不會難之,君須防縣官。”劉病已的聲音近乎耳語,卻清晰地傳入了兮君的耳中。
兮君皺了皺眉:“立子孫可為之後……上當欣然……”
——有人為之後,便有人祭祀,比起無後,應當更好吧……
兮君是皇後,是大漢的宗婦,祭祀血食之事是從立後開始就有人教的。
——就如孝惠皇帝,皇帝應有的祭祀享食當然不會少半分,但是,從孝文皇帝開始,大漢諸帝隻會祭高祖廟,而不會祭孝惠皇帝的廟。
——因為,他們不是孝惠皇帝的後嗣……
——他們沒有資格祭孝惠皇帝,同樣,孝惠皇帝也不能受他們的血食。
宗室很少以旁係為後,最多不過是以支係主始祖的祭祀,但是,在民間,養侄、甥為己子,立之為後,以享祭祀,這種作法倒也不算稀罕。
兮君之所以會知道,是因為,這種作法是宮中很多無子寺人的選擇。
——大漢宗室之前沒有過這種作法,不代表以後就不能有。
——歸根結底,高皇後崩之後,那些“功臣”是為漢立嗣,而不是選人繼孝惠皇帝之後。
——否則,選小宗之子繼大宗,才是應當的作法。
——而且,誅諸呂時,大漢仍是以黃老之說為尚,宗法、禮法並未完全深入人心,現在卻是完全不同的。
兮君想不出,劉弗陵有必要反對這種選擇。
劉病已歎了一口氣,搖了搖頭:“縣官對大人……”他沒有說完,但是,意思是很明確。
——劉弗陵對霍光是什麽心思?
——事到如今,那位皇帝隻怕是什麽都不考慮,隻要能讓霍光不舒坦,他都樂意之至!
——將心比心,對於霍光來說,最不願意的選擇是什麽?
兮君皺了皺眉,有些不敢確定了。
——對於任何一個權臣來說,最不願意的自然是君主強勢。
——君臣名分是跨不過去的一道深淵。
——或者說,霍光從未想過跨過那道深淵。
——那麽,一旦君主強勢且厭棄了霍光……
——那個結果是可以預料的。
——退,霍光必然萬劫不覆!
——進,霍光必然背負罪孽!
——兩者恐怕都不是霍光願意見到,那麽,避免這個結果就是必然的選擇了!
甚至不需要太縝密的思索,劉病已與兮君都可以想到霍光會做的選擇。
——選擇一個幼主!
——就如初即位時的劉弗陵!
——自漢興至今已經一百二十五年了,宗室的人數之巨使這個選擇顯得那麽容易。
可是,如果劉弗陵一意孤行,想讓霍光不舒坦,也是十分簡單的。
——立嗣必親。
——在立嗣這件事上,沒有舍近求遠的道理。
——劉弗陵是孝武皇帝的少子,孝武皇帝諸孫中,年紀比他小的也著實不多!
——劉弗陵隻需要堅持立長……就足夠了!
畢竟劉弗陵是皇帝,最後的選擇,終究是要他做出的!
——至少是名義上!
想到這兒,劉病已與兮君的臉色都變得不好看了。
——無論是劉病已與兮君,都是依附於霍光的權勢才有今日的安穩生活的。
——尤其是劉病已,隻要衛太子的影響尚在,他的存在就格外礙眼!
劉病已是絕對不樂意見到霍光失勢的!
——至少,霍光會保護他,不會容許任何人傷害他!
——無論他多麽不樂意別人將他與他的祖父混為一談,在涉及生死的問題,他都不可能再去計較這些!
“絕對不能讓縣官……”劉病已咬著牙,臉色蒼白,卻仍然堅持著說完了自己想說的那句話,“……見官吏!”
——這是多麽大逆不道的話啊!
兮君隻是聽著,心都跳得厲害。
——哪怕現在霍光已經這樣做了,但是,畢竟不曾這樣直白地說出來!
劉病已同樣驚懼,臉色愈發地蒼白,但是,他的眼睛卻閃亮了許多,盯著兮君不肯放鬆。
兮君咬著嘴唇,看著麵前的少年,心中各種情緒翻湧不息,讓她隱約有些頭暈,可是,劉病已卻不容她移開眼,堅持要她的迴答。
“……我……”兮君試著出聲,卻發現聲音嘶啞,讓她嚇了一跳,於是,她定了定神,拉過身邊的玉幾,將之橫在麵前,隱幾而坐,好一會兒,才垂著眼對劉病已道:“我在後宮……”
——她沒有辦法管皇帝的!
——他說的這些……她無能為力!
“……君當與大人言……”兮君給了一個建議。
劉病已歎了一口氣。
“兮君……”劉病已長歎,“君惟無為,何者不可代君?”
兮君一怔。
劉病已低聲勸道:“君乃小君。君可令大人倚君之勢!”
“君須有所為!”(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畢竟,這位皇後出身於公卿之家,外家更是顯赫,而且,她六歲即被立為皇後,可以說,從曉事起,她便是大漢最尊貴的女子。最重要的,即使是上官家覆滅,她的地位也不曾動搖半分。
——這位皇後從沒有身在微賤的經曆,從來都是被維護,被尊奉的!
——她怎麽會知道尋常人的生活呢?
這個想法不能說是錯誤的。
——事實上,連上官嬙的傅保與侍禦都是這樣的認為的。
因此,當上官嬙命中宮私府長鑄金時,大家隻認為是皇後忽興的念頭。
私府長也乖覺,從尋常的金餅上幣到意喻祥瑞的麟趾金,各種式樣都鑄了十個。果然,上官嬙很滿意,當場就賜了一個吉字金給私府,另外又取了一金給私府長,讓其賞賜工匠。
上官嬙抱著金子賞玩了幾天,便又擱下了,之後,隨手賜下的就不少。
金子與一般的器物不同,在宮中是一點都不稀罕,一金半金隨手賜下的,更是尋常事,別說中宮,就是在掖庭貴人那兒,都沒有人會特地去記錄。於是,兮君很順利地將十個最尋常的金餅瞞了下來。
若是有人知道了這些,還會認為大漢的這位皇後真的不通世情?
其實,隻要想想這位皇後手上一直攥著霍幸君與東閭氏的媵嫁,並且隻用那些私產、私奴婢便將父祖的墳塋安排得妥妥當當,就知道,這位皇後絕對不是對世事毫無所知的了。
上官嬙沒受苦,但是,在上官家被定罪之初,她在宮中的日子並好過,上上下下多少雙眼睛盯著她,都在等著看她的結果,最後,霍光大筆一揮,將霍幸君留在上官家的媵嫁,從奴婢到田宅全給了上官嬙,所有人才看清了情勢。
因此,上官嬙知道錢財的好處。
之後,為父祖營墳,一筆筆的支出,多少讓她知道了一些長安城的生活水準。
因此,當得知霍光準備遣劉病已出宮時,她就盤算著送些什麽給劉病已了。為此,她還旁敲側擊地問了宮中的官婢、女史,最後,才決定給錢。
可是,皇後的錢不是那麽好用的。
——當然,她要做什麽,說一聲,有司自然會立刻準備好,但是,用途、數量也都會記得很清楚。
——哪怕是不動私府,隻用她自己的私產,也必然會立刻傳開。
問題就是,兮君並不想讓人知道,她將錢給了劉病已。
——那也不妥!
——中宮屬吏根本不會讓她這麽做的!
——除非她直接賞賜所有宗室。
——可是,那更不妥!
——她隻是皇後!
——而且,她也不願用“賞賜”這種方式。
於是,她繞了這麽大一個圈子,才將饋贈準備好。
雖然不清楚其中的詳情,但是,隻是聽兮君的解釋,劉病已便知道,這些金餅必然是毫無記錄,無人知曉的,可以讓任何人隨意使用的。
身在掖庭,他太清楚,這樣的東西需要怎麽樣精心的安排才能做到。
——這是未央宮,她是皇後,身邊永遠都跟著人,一言一行都有人記錄,一針一線都有明白的來去……
雖然兮君沒有明說,但是,劉病已卻很默契地讀懂了她的想法。
——她本可以用更省事的方法的。
——最簡單的就是賞賜!
——不僅省心,還可以得個仁厚的名聲!
——可是,她沒有!
——她很固執地選擇了“贈”!
“……兮君……”劉病已輕聲喚道,打斷了女孩仍然在絮絮叨叨地說著的解釋。
兮君抬眼,有些困惑地看向少年。
“不必……不必如此……”劉病已低聲道。
兮君一怔。
劉病已繼續言道:“不必特地如此……”
少年看著她的眼,很認真地說著:“我知君心。”
——他知道她的心意!
——他絕對不會錯讀!
——因此……她真的不必這樣費心……
聽到劉病已的話,兮君不由微笑,眉眼彎彎,一派愉悅,卻是什麽都沒有說。
看著兮君的笑容,劉病已怔了怔,隨即移開眼,蓋上匣蓋,隨後才抬頭,低聲道:“我所言,中宮不可忘也!”
劉病已的神色異常鄭重,讓兮君不由一怔,不知道他怎麽又提起這件事了,不過,她還是點了頭。
“不忘!”兮君也正色應道,“立子孫,不立昆弟。”
兮君很簡潔地將劉病已之前的話概括了出來。
劉病已點頭,隨後又躊躇了一會兒,才再次開口。這一次,他的聲音被他壓得更低了。
“大人當不會難之,君須防縣官。”劉病已的聲音近乎耳語,卻清晰地傳入了兮君的耳中。
兮君皺了皺眉:“立子孫可為之後……上當欣然……”
——有人為之後,便有人祭祀,比起無後,應當更好吧……
兮君是皇後,是大漢的宗婦,祭祀血食之事是從立後開始就有人教的。
——就如孝惠皇帝,皇帝應有的祭祀享食當然不會少半分,但是,從孝文皇帝開始,大漢諸帝隻會祭高祖廟,而不會祭孝惠皇帝的廟。
——因為,他們不是孝惠皇帝的後嗣……
——他們沒有資格祭孝惠皇帝,同樣,孝惠皇帝也不能受他們的血食。
宗室很少以旁係為後,最多不過是以支係主始祖的祭祀,但是,在民間,養侄、甥為己子,立之為後,以享祭祀,這種作法倒也不算稀罕。
兮君之所以會知道,是因為,這種作法是宮中很多無子寺人的選擇。
——大漢宗室之前沒有過這種作法,不代表以後就不能有。
——歸根結底,高皇後崩之後,那些“功臣”是為漢立嗣,而不是選人繼孝惠皇帝之後。
——否則,選小宗之子繼大宗,才是應當的作法。
——而且,誅諸呂時,大漢仍是以黃老之說為尚,宗法、禮法並未完全深入人心,現在卻是完全不同的。
兮君想不出,劉弗陵有必要反對這種選擇。
劉病已歎了一口氣,搖了搖頭:“縣官對大人……”他沒有說完,但是,意思是很明確。
——劉弗陵對霍光是什麽心思?
——事到如今,那位皇帝隻怕是什麽都不考慮,隻要能讓霍光不舒坦,他都樂意之至!
——將心比心,對於霍光來說,最不願意的選擇是什麽?
兮君皺了皺眉,有些不敢確定了。
——對於任何一個權臣來說,最不願意的自然是君主強勢。
——君臣名分是跨不過去的一道深淵。
——或者說,霍光從未想過跨過那道深淵。
——那麽,一旦君主強勢且厭棄了霍光……
——那個結果是可以預料的。
——退,霍光必然萬劫不覆!
——進,霍光必然背負罪孽!
——兩者恐怕都不是霍光願意見到,那麽,避免這個結果就是必然的選擇了!
甚至不需要太縝密的思索,劉病已與兮君都可以想到霍光會做的選擇。
——選擇一個幼主!
——就如初即位時的劉弗陵!
——自漢興至今已經一百二十五年了,宗室的人數之巨使這個選擇顯得那麽容易。
可是,如果劉弗陵一意孤行,想讓霍光不舒坦,也是十分簡單的。
——立嗣必親。
——在立嗣這件事上,沒有舍近求遠的道理。
——劉弗陵是孝武皇帝的少子,孝武皇帝諸孫中,年紀比他小的也著實不多!
——劉弗陵隻需要堅持立長……就足夠了!
畢竟劉弗陵是皇帝,最後的選擇,終究是要他做出的!
——至少是名義上!
想到這兒,劉病已與兮君的臉色都變得不好看了。
——無論是劉病已與兮君,都是依附於霍光的權勢才有今日的安穩生活的。
——尤其是劉病已,隻要衛太子的影響尚在,他的存在就格外礙眼!
劉病已是絕對不樂意見到霍光失勢的!
——至少,霍光會保護他,不會容許任何人傷害他!
——無論他多麽不樂意別人將他與他的祖父混為一談,在涉及生死的問題,他都不可能再去計較這些!
“絕對不能讓縣官……”劉病已咬著牙,臉色蒼白,卻仍然堅持著說完了自己想說的那句話,“……見官吏!”
——這是多麽大逆不道的話啊!
兮君隻是聽著,心都跳得厲害。
——哪怕現在霍光已經這樣做了,但是,畢竟不曾這樣直白地說出來!
劉病已同樣驚懼,臉色愈發地蒼白,但是,他的眼睛卻閃亮了許多,盯著兮君不肯放鬆。
兮君咬著嘴唇,看著麵前的少年,心中各種情緒翻湧不息,讓她隱約有些頭暈,可是,劉病已卻不容她移開眼,堅持要她的迴答。
“……我……”兮君試著出聲,卻發現聲音嘶啞,讓她嚇了一跳,於是,她定了定神,拉過身邊的玉幾,將之橫在麵前,隱幾而坐,好一會兒,才垂著眼對劉病已道:“我在後宮……”
——她沒有辦法管皇帝的!
——他說的這些……她無能為力!
“……君當與大人言……”兮君給了一個建議。
劉病已歎了一口氣。
“兮君……”劉病已長歎,“君惟無為,何者不可代君?”
兮君一怔。
劉病已低聲勸道:“君乃小君。君可令大人倚君之勢!”
“君須有所為!”(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