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婿?


    張安世與杜延年想了半天,仍然對這個王漢沒有任何印象。


    ——霍禹雖然已經完婚,但是,並無子女,這個王漢顯然不會是霍禹的女婿。


    ——不過,霍光的孫輩並隻有霍禹的子女。


    ——若算外孫……那就比較多了……


    兩人不由麵露猶疑之色。霍光也有些尷尬,輕咳了兩聲,才解釋道:“乃廣漢之長婿。”(注1)。


    張安世與杜延年都是一怔,等反應過來,兩人麵麵相覷,完全不知道該說什麽了。


    ——霍光連外孫婿都打算倚重,居然不打算任用親生兒子……


    張安世與杜延年都是為人父的,因此,也格外不解。


    ——不是說他們對外孫就完全不看重,但是,既然是外孫,就是別人家的人!


    ——若是內孫倒是另一說了,哪怕是女兒的兒女,畢竟是自家人……(注2)


    ……


    ——難道霍光對外孫格外偏愛?


    聯想到霍光對皇後的維護,張安世與杜延年不由地往這方麵揣測了。


    霍光本就有些尷尬,這會兒,見兩人這般表現,不禁就有些惱羞成怒了,當即盯著張安世追問:“子孺以為如何?”


    張安世隻是震驚,對霍光倒是並沒有太多的畏懼,這會兒,見霍光惱羞成怒,也隻是哭笑不得,並沒有太上心,不過,霍光既然問了,他也不好不答,於是,想了想,他皺著眉,不無好奇地對霍光道:“大將軍,王漢現為何官?”


    ——張安世的印象中,自己屬下沒有王漢。


    霍光又咳了兩聲,才迴答張安世:“侍郎,給事黃門。”


    這麽一說,張安世與杜延年就明白了——這個王漢應該是極得霍光意的……


    ——但是……


    兩人再次相視一眼。


    ——他們都毫無印象啊!


    雖然對這個王漢沒有印象,但是,霍光既然提出來了,又已經任其為黃門郎了,張安世與杜延年自然也不會有什麽意見。


    ——總歸是選霍光自己親信的人!


    “臣無異議。”張安世給了答案。


    霍光轉頭看向杜延年,杜延年一怔,隨即明白霍光是詢問自己的意見,連忙低頭附和。


    見兩人對任命都沒有意見,霍光才露出笑容。


    ——他當然可以獨斷專行,但是,張安世與杜延年不是其他人,若是連他們都反對,他就不能不考慮自己任命是不是有問題。


    見霍光滿意,張安世與杜延年一起告退。這一次,霍光沒有再阻止,直接起身,將兩人送出殿門,最後,幹脆將兩人送到階下了,讓張安世與杜延年都有些緊張,連連勸止,卻到底勸不住。


    離開白虎殿,出了一道掖門,看不到霍光的身影了,張安世與杜延年同時停步,抹了一把冷汗,隨即相視而笑。


    “大將軍難得如此禮下於人……”張安世也是緊張不已。


    ——霍光看著溫和,但是,實際上是極有主見的,尤其是這幾年,大權獨攬,別說禮下於人,能平和地聽進逆耳諫言都不容易了!


    ——今日,霍光卻那樣行事,實在是由不得張安世與杜延年不緊張。


    杜延年連連點頭,卻也猜到了幾分:“是因為君與我對其所任並無反駁?”


    ——想來想去,也隻有這個可能了!


    張安世也想不出其它理由,隻能歎了一口氣,搖頭不語。


    兩人並肩而行,又走了一段路,路過一個道口時,張安世忽然伸手拉了杜延年一下,隨即便位著他的胳膊轉入旁邊的一條夾道。


    灰色的高牆,狹窄的小徑,實在是個隱秘的地方。


    杜延年皺了皺眉,倒是沒有說什麽,隻是跟上張安世的步子,避免自己受罪。


    隔牆有耳,張安世也不會真的在夾道上與他說什麽重要的事,而拉著他上了牆頭。


    “何事?”


    見張安世如此慎重,杜延年也嚴肅起來。


    原本在宮牆上宿衛的郎中被張安世趕到一邊,他們兩位九卿站在一角,輕聲低語。


    “衛尉、中郎將、羽林令……”張安世屈指數著,“大將軍對宮禁兵衛……是不留半分餘地了……”


    杜延年點了點頭,同時對好友翻了一個白眼——這已經是顯而易見的事了,就不必他再這樣推測了!


    張安世卻是看著杜延年,一言不發,眼神閃動,顯然另有深意。


    杜延年撫額,歎了一口氣,。


    ——張安世的意思,他自然是明白的。


    ——這是想知皇帝的情況,又不能直言……


    杜延年沉吟片刻,輕輕搖頭。


    張安世的神色陡然一沉,剛要說什麽,就瞥見另一邊值衛的郎官都悄悄地看著自己這兒,不由沉了臉,卻也沒有說什麽,直接擺手讓眾人轉身。


    他是光祿勳,郎官也不敢違逆,立刻在仆射的指揮下,轉過身,背對兩人。


    張安世湊近了杜延年,低聲道:“當真不好?”說著就麵露猶疑,最後還是問了出來:“大將軍?”


    杜延年嚇了一跳,連忙擺手。


    關於劉弗陵的情況,杜延年是問過義微的,義微知道他是霍光的心腹,就揀著輕描淡寫的部份,對他說透露了幾分,因此,杜延年雖然還是不喜歡劉弗陵,卻也不免對這位年幼即位的皇帝有幾分憐憫,否則,他之前也不會去見霍光了。


    ——霍光對劉弗陵已經是徹底厭棄了,哪裏會管他的情緒?!


    不過,他本來也不想聲張的,這會兒,見張安世都疑心到霍光身上了,他就不能不說了。


    杜延年向北指了一下,低聲對張安世道:“與大將軍無關!雲陵作下的……”


    說著,杜延年不由歎了一口氣。


    ——真是做孽啊!


    張安世也是從孝武皇帝就在宮中的,自然聽說過某些事,不由驚詫:“十四月?”


    杜延年點頭,想到義微當時不屑的語氣,再想當時自己與張安世一樣的懷疑,不由也有些臉紅,卻也不能不對張安世說清楚:“上若安心靜養,當可至弱冠……”


    義微當時可不是這樣和氣的說法。那位女醫看著當朝太仆,十分不屑地道:“大將軍若有此心,當令上操榮縱欲,一歲必改元!”


    杜延年還在想義微,張安世已經迴過神來,伸手攬過杜延年肩,在他耳邊道:“數歲之間,大將軍欲立何人?”


    杜延年定了定神,也湊到他的耳邊,低聲道:“大將軍未與我言。”


    張安世點了點頭,放開手,沉默不語。


    又過了一會兒,杜延年見張安世仍無意離開,倒是覺得不妥了,伸手扯了扯張安世的袍袖,提醒他“走。”


    ——這是值衛的地方,他們也不能總讓郎官不在位上。


    張安世點了點頭,與他一起走下牆頭。


    兩人又一起走了一會兒,將要分道時,張安世再次開口:“幼公……”


    杜延年嗯了一聲,看向好友。


    張安世抿了抿唇,終究是狠了狠心,問了出來:“大將軍雖未言,君以為其屬意何者?”


    ——杜延年常年在霍光身邊,他就不信,他這個好友完全沒有想法。


    杜延年笑了笑,思忖了一下,卻道:“大將軍未言,上有言。”


    “哦?”張安世挑眉,語氣十分不以為然。


    “上對中宮言及廣陵王。”杜延年輕笑。


    張安世愕然失笑。


    笑過之後,杜延年肅了肅神色,低聲對張安世道:“我知君所問……隻看大將軍何時見掖庭令……”


    張安世點了點頭,有些明白了。


    兩人就此別過。


    杜延年的話,張安世也覺得有理,然而,等了兩個休沐日,都沒有等到霍光見張賀的消息,張安世也有些急了,正好緊接著一個休沐日,他與張賀是同一日,他便直接從宮中去張賀家。


    車剛到張賀的宅門前,張安世還沒有讓蒼頭上前敲門,就見張賀走了出來,他稍稍一怔,便笑著下車。


    “安世?”張賀也是一驚,隨即便一喜,“我正要去爾家。”


    “在兄家亦是一樣。”張安世也笑,“吾亦有事與兄言。”


    兄弟倆相攜進了門,直接進了北堂內室,在長榻上隔幾而坐。


    張安世素來敬兄,坐下後,便道:“阿兄先言。”心中也不免揣度兄長尋自己何事——莫不是侄兒的病又要用什麽珍物?


    張賀這次倒不是有事拜托,而是真的與他商議。


    ——婚事!


    張賀自己有些拿不定主意,因此,說得很慢,然而,他仍然低估了張安世的反應。


    沒等兄長說完,張安世一臉驚駭地打斷了兄長的話:“將汝孫嫁與曾孫?”


    張賀點頭:“燕已十歲……”


    “不可!”張安世斷然地否決。


    “為何?”張賀雖然也拿不定主意,但是,見張安世這樣斷然,也有些不高興了。


    “為何?”張安世詫異地看著兄,見他的確要自己解釋,不由翻了一個白眼,口氣也更加衝了。


    “曾孫乃衛太子後也,幸得以庶人衣食縣官,足矣!”張安世沒好氣地對兄長地說,見兄長還想說什麽,便以更加專斷的語氣說一句:


    “勿複言予女事!”


    注1:《漢書霍光傳》記王漢為霍光的“群孫婿”,究竟是外孫婿還是孫婿,無具體描述,但是,若是“孫婿”應該不需要用這種模糊的描述。另外,根據“自昭帝時,光子禹及兄孫雲皆中郎將,雲弟山奉車都尉、侍中,鄰胡、越兵。光兩女婿為東西宮衛尉,昆弟諸婿外孫皆奉朝請,為諸曹大夫、騎都尉,給事中。”的記錄來看,霍光並未任用內孫,除非霍禹隻有女兒沒有兒子,否則,應該就是霍禹並無子婿在朝,而且,霍禹在霍光死前,隻是中郎將,不太可能出現翁婿同時任一個職務的情況。因此,易楚將王漢推定為霍光的外孫婿。


    注2:根據資料,西漢的內孫、外孫並不是根據血緣認定,而是根據在不在一個戶籍中判斷。如果某人是母親家的內孫,便不會被父親的罪行牽連。(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樂夜未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楚並收藏長樂夜未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