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摛著先帝之光輝,以承皇天之嘉佑,欽奉仲春之吉辰,普尊大道之郊域,秉率萬福之丕靈,始加昭明之元服,推遠衝孺之幼誌,蘊積文武之就德,肅勤高祖之清廟,*之內,靡不蒙福,承天無極。”(注)
元鳳四年的第二天,長安西北,高廟之阼,霍光東向而立,念出最後的醮辭。
——天子加元服之禮順利結束。
十八歲的天子身著袀玄,頭戴通天冠,在《永至》的樂聲中步入廟門,在《武德》、《文始》、《五行》之舞中,謁廟,隨後,裸享樂於廟。
在高皇帝的神主前稽首時,劉弗陵才真的相信,自己居然完成了整個禮儀!
漢承秦製,但是,高祖斬白蛇而起,以赤帝子自居,故而又以周為漢母。因此,漢天子加元服用的周禮——天子四加,而不是秦製的冠劍之禮。
——初加緇布進賢冠,次加爵弁,三加武弁,四加通天冠。
——每一加,都有一整套繁瑣的禮儀要完成。
——升階、降階、揖禮、還室、更衣……
劉弗陵好幾次都覺得眼前發黑,頭重腳輕,卻終究是撐了下來。
然而,劉弗陵的身體終究是不好,鏗鎗鼓舞的雅樂雖然肅穆莊嚴,但是,聽得久了,仍然讓劉弗陵覺得噪雜,更震得他全身難受。
於是,起身時,劉弗陵還是暈倒了。
高廟不是尋常地,又是為天子加元服,宦者、宮人都不能入內,隻有太常屬吏在廟中執事,這些人一向是服侍神鬼,對人就不太會服侍了。
看著劉弗陵暈倒,江德先是愣了一下,隨後才反應過來,隨手指了兩個太祝屬吏將劉弗陵送出廟門。
太醫是跟著來的,一直在外候著,這會兒,也沒有人意外,立刻迎了上去,迅速為皇帝診視。
霍光也一直在廟外的台階等著,見劉弗陵暈倒,他微微眯眼,卻沒有移步,而是在原地等了一會兒,直到太醫過來稟報,說明皇帝並無大礙,隻是勞累過甚,他才點了點頭,慢慢走下高廟正堂前的台階,往外走去。
——天子加元服,公卿百官都在未央宮等著皇帝朝服饗宴。這會兒,皇帝暈倒,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的。
元鳳四年春,正月丁亥,帝加元服,見於高廟。
饗宴之後,霍光讓禦史大夫發下詔書——賜諸侯王、丞相、大將軍、列侯、宗室下至吏、民金、帛、牛、酒各有差。賜中二千石以下及天下民爵。毋收四年、五年口賦。三年以前逋更賦未入者,皆勿收。令天下酺五日。
未央殿中,王自己讀著詔書,心裏都一陣陣地發虛。
——這份詔書,看著恩賞甚重,但是,與前例相比,卻著實是輕了不少!
——孝惠皇帝行冠禮時,可是赦天下的!
——而且,這些年來,這種賜爵、減免賦稅的詔書真的是不算稀罕了。
——就在去年,因為異像頻現,朝廷還罷中牟苑賦貧民,又下詔:“乃者民被水災,頗匱於食,朕虛倉廩,使使者振困乏。其止四年毋漕。三年以前所振貸,非丞相、禦史所請,邊郡受牛者勿收責。”
等劉弗陵清醒過來,已經是冠禮後的第三天了。
一切皆塵埃落定。
侍奉的黃門令仍然認真地為皇帝說明這幾日的事情,但是,劉弗陵卻沒有任何興趣了。
——再計較又有什麽意義呢?
——沒有赦天下?
——那又如何呢?
——當年他被立皇太子時,也沒有按例“賜天下民當為父後者爵一級”。
——將赦天下改成賜爵……又算得了什麽呢?
劉弗陵沒有聽完便讓黃門令退下了。
對天子的異常,天子的左右近臣是最清楚的。
——自從那天去了一趟椒房殿,這位天子就一改之前暴躁易怒,沉靜得讓人害怕。
——倒不是恐懼這位天子如之前一般不好伺候,而是因為這位天子的沉靜態度竟是那般絕望……
……
——就仿佛是忽然就失去所有希望……連爭取的念頭都消失得一幹二淨了……
天子的近臣不能不害怕,卻又百思不得其解。
——若說是因為皇後的關係……那一天,跟著去椒房殿的天子近臣不在少數,所有人的描述都沒有什麽不同……總歸,那位更加年少的皇後並沒有說什麽過分的話語……
——就算是說了什麽不中聽話,又能多麽不中聽,難道就能讓這位少帝驟變若此?
連杜延年都覺得奇怪,不過,他對劉弗陵的心思並不關心,隻是又加派了人手,防止這位天子再醞釀出什麽事來!
——之前,霍光不過稍未留心,不就出了上林苑柳樹的事嗎?
杜延年還真不相信,這位天子會什麽事都不做地等死!
不過,劉弗陵現在還真的沒有醞釀什麽的心思。
——那天,在椒房殿,他忽然想到事情,對他的打擊真的太大了!
——不是以往的懷疑,而是確定……
劉弗陵無法不灰心。
——以往,無論他想到多少不合理,他終究是他的父親選擇的太子……現在呢?
——他的父親究竟是以什麽樣的心思選擇他的呢?
——真的是想讓他成為大漢的天子嗎?
劉弗陵隻稍稍想一想,都覺得遍體生寒,許多以往不敢想的問題竟是一個個在他的心頭翻湧,容不得他再迴避了。
在高廟暈倒之後,即使是在昏迷中,他的腦海中也不停地閃過一幕幕往事。
——征和二年,皇太子劉據死於湖縣,京兆尹的奏書送到建章宮時,他那位年邁的父親說了什麽?
——“朕沒有兒子了……”
……那不是重創之下的胡言亂語……
——他的母親抱著他失聲痛哭……因為什麽?
——因為他的父親赦免了太子……
……
——被母親放開的他驚恐地看著母親,聽著她用充滿怨毒的語氣,瘋狂地說著:“太子若是迴來,不知輪到族滅了!”
……
——劉屈氂廚車以徇,要斬東市,妻子梟首華陽街……
——李廣利妻子皆誅……
——夷江充三族,焚蘇文於橫橋……
——商丘成坐祝詛自殺……
——馬何羅兄弟等謀逆,馬何羅梟首,馬通、景建腰斬……
——李壽坐為衛尉居守,擅出長安界,送海西侯至高橋,又使吏謀殺方士,不道,誅。
——趙婕妤從幸甘泉,有過見譴,以憂死,因葬雲陽
……
——誰能幸免?
——泉鳩裏加兵刃於太子者,初為北地太守,後族。
——與李壽一起圍捕太子的題侯張富昌於後元二年四月甲戌,為人所賊殺。
——那時,他的父親已崩……
……
——誰能幸免?
——既然連已死之人,都不能讓家人幸免,他又如何能認為……自己不在獲罪之列?
……
——就如昌邑王……
——他那位年少時同時被父親所愛的兄長……終究沒有能夠活過後元二年的正月……
——甘泉宮……
——後元二年的甘泉宮……埋葬了他的母親……他的兄長……
——他的父親卻沒有在甘泉宮停下!
——當他在五柞宮被立為皇太子時,也並不是一切的終結!
劉弗陵無法不害怕,無法不絕望。
——他的父親在生命的最後時刻,見了霍光,見了金日磾……就是沒有見他!
——更早的……他的父親聽到“天子氣”的事情時,閉著眼抬手撫上他的額頭,輕柔的動作卻讓他心中不由地一陣陣發寒……
——他的父親……究竟是什麽心思……
——真是隻是因為不喜歡燕王與廣陵王才立他的嗎?
當所有的疑問都再不容他迴避時……答案也就顯而易見了……
——也許……從一開始……他的父親選擇他便是為了讓他為母親曾經做過的一切付出代價……
——就因為他是趙婕妤之子!
劉弗陵幾乎確認了!
——僅存的那點疑慮也隻是因為,他無法向他的父親求證!
隻要想到這些,劉弗陵就覺得自己的命運從一開始就確定了。
——做皇帝,然後死去……
——既然他的父親認定的儲君一直是那位皇太子,那麽,他又憑什麽被選定呢?
——尤其是他的長兄並非無後!
……
——他會死!
——當那個孩子漸漸長大時……他還能活嗎?
——那是皇太子的直係血裔……
——那是大漢的正統帝裔……
——遠比他正統……
——那個孩子的身上有衛氏的血……
——那是他的父親喜歡的,更是霍光一直信仰的!
——那個孩子已經長大了吧……
——該有……十五歲了……
……
劉弗陵瞪大了眼睛,前所未有的清醒。
——他還能活多久?!
這個問題,任何一個人想到的時候,都無法不慌亂。
“詔大將軍見朕!”劉弗陵忽然大聲命令,內外都是一驚,隨即,報訊的去報訊,勸慰的上前勸慰。
片刻之後,杜延年趕了過來,恭敬地行了禮,便直接問皇帝:“上召大將軍何事?”
劉弗陵看著杜延年,半晌之後,忽然就笑了:“不見大將軍亦可。朕欲知之事,君當知之。”
“上但問。”杜延年順口迴答,並沒有放在心上,然而,隨即就被劉弗陵的問題嚇到了。
劉弗陵問:“朕尚可活幾時?”
注:劉弗陵加元服的冠辭出自《通典》。(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元鳳四年的第二天,長安西北,高廟之阼,霍光東向而立,念出最後的醮辭。
——天子加元服之禮順利結束。
十八歲的天子身著袀玄,頭戴通天冠,在《永至》的樂聲中步入廟門,在《武德》、《文始》、《五行》之舞中,謁廟,隨後,裸享樂於廟。
在高皇帝的神主前稽首時,劉弗陵才真的相信,自己居然完成了整個禮儀!
漢承秦製,但是,高祖斬白蛇而起,以赤帝子自居,故而又以周為漢母。因此,漢天子加元服用的周禮——天子四加,而不是秦製的冠劍之禮。
——初加緇布進賢冠,次加爵弁,三加武弁,四加通天冠。
——每一加,都有一整套繁瑣的禮儀要完成。
——升階、降階、揖禮、還室、更衣……
劉弗陵好幾次都覺得眼前發黑,頭重腳輕,卻終究是撐了下來。
然而,劉弗陵的身體終究是不好,鏗鎗鼓舞的雅樂雖然肅穆莊嚴,但是,聽得久了,仍然讓劉弗陵覺得噪雜,更震得他全身難受。
於是,起身時,劉弗陵還是暈倒了。
高廟不是尋常地,又是為天子加元服,宦者、宮人都不能入內,隻有太常屬吏在廟中執事,這些人一向是服侍神鬼,對人就不太會服侍了。
看著劉弗陵暈倒,江德先是愣了一下,隨後才反應過來,隨手指了兩個太祝屬吏將劉弗陵送出廟門。
太醫是跟著來的,一直在外候著,這會兒,也沒有人意外,立刻迎了上去,迅速為皇帝診視。
霍光也一直在廟外的台階等著,見劉弗陵暈倒,他微微眯眼,卻沒有移步,而是在原地等了一會兒,直到太醫過來稟報,說明皇帝並無大礙,隻是勞累過甚,他才點了點頭,慢慢走下高廟正堂前的台階,往外走去。
——天子加元服,公卿百官都在未央宮等著皇帝朝服饗宴。這會兒,皇帝暈倒,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的。
元鳳四年春,正月丁亥,帝加元服,見於高廟。
饗宴之後,霍光讓禦史大夫發下詔書——賜諸侯王、丞相、大將軍、列侯、宗室下至吏、民金、帛、牛、酒各有差。賜中二千石以下及天下民爵。毋收四年、五年口賦。三年以前逋更賦未入者,皆勿收。令天下酺五日。
未央殿中,王自己讀著詔書,心裏都一陣陣地發虛。
——這份詔書,看著恩賞甚重,但是,與前例相比,卻著實是輕了不少!
——孝惠皇帝行冠禮時,可是赦天下的!
——而且,這些年來,這種賜爵、減免賦稅的詔書真的是不算稀罕了。
——就在去年,因為異像頻現,朝廷還罷中牟苑賦貧民,又下詔:“乃者民被水災,頗匱於食,朕虛倉廩,使使者振困乏。其止四年毋漕。三年以前所振貸,非丞相、禦史所請,邊郡受牛者勿收責。”
等劉弗陵清醒過來,已經是冠禮後的第三天了。
一切皆塵埃落定。
侍奉的黃門令仍然認真地為皇帝說明這幾日的事情,但是,劉弗陵卻沒有任何興趣了。
——再計較又有什麽意義呢?
——沒有赦天下?
——那又如何呢?
——當年他被立皇太子時,也沒有按例“賜天下民當為父後者爵一級”。
——將赦天下改成賜爵……又算得了什麽呢?
劉弗陵沒有聽完便讓黃門令退下了。
對天子的異常,天子的左右近臣是最清楚的。
——自從那天去了一趟椒房殿,這位天子就一改之前暴躁易怒,沉靜得讓人害怕。
——倒不是恐懼這位天子如之前一般不好伺候,而是因為這位天子的沉靜態度竟是那般絕望……
……
——就仿佛是忽然就失去所有希望……連爭取的念頭都消失得一幹二淨了……
天子的近臣不能不害怕,卻又百思不得其解。
——若說是因為皇後的關係……那一天,跟著去椒房殿的天子近臣不在少數,所有人的描述都沒有什麽不同……總歸,那位更加年少的皇後並沒有說什麽過分的話語……
——就算是說了什麽不中聽話,又能多麽不中聽,難道就能讓這位少帝驟變若此?
連杜延年都覺得奇怪,不過,他對劉弗陵的心思並不關心,隻是又加派了人手,防止這位天子再醞釀出什麽事來!
——之前,霍光不過稍未留心,不就出了上林苑柳樹的事嗎?
杜延年還真不相信,這位天子會什麽事都不做地等死!
不過,劉弗陵現在還真的沒有醞釀什麽的心思。
——那天,在椒房殿,他忽然想到事情,對他的打擊真的太大了!
——不是以往的懷疑,而是確定……
劉弗陵無法不灰心。
——以往,無論他想到多少不合理,他終究是他的父親選擇的太子……現在呢?
——他的父親究竟是以什麽樣的心思選擇他的呢?
——真的是想讓他成為大漢的天子嗎?
劉弗陵隻稍稍想一想,都覺得遍體生寒,許多以往不敢想的問題竟是一個個在他的心頭翻湧,容不得他再迴避了。
在高廟暈倒之後,即使是在昏迷中,他的腦海中也不停地閃過一幕幕往事。
——征和二年,皇太子劉據死於湖縣,京兆尹的奏書送到建章宮時,他那位年邁的父親說了什麽?
——“朕沒有兒子了……”
……那不是重創之下的胡言亂語……
——他的母親抱著他失聲痛哭……因為什麽?
——因為他的父親赦免了太子……
……
——被母親放開的他驚恐地看著母親,聽著她用充滿怨毒的語氣,瘋狂地說著:“太子若是迴來,不知輪到族滅了!”
……
——劉屈氂廚車以徇,要斬東市,妻子梟首華陽街……
——李廣利妻子皆誅……
——夷江充三族,焚蘇文於橫橋……
——商丘成坐祝詛自殺……
——馬何羅兄弟等謀逆,馬何羅梟首,馬通、景建腰斬……
——李壽坐為衛尉居守,擅出長安界,送海西侯至高橋,又使吏謀殺方士,不道,誅。
——趙婕妤從幸甘泉,有過見譴,以憂死,因葬雲陽
……
——誰能幸免?
——泉鳩裏加兵刃於太子者,初為北地太守,後族。
——與李壽一起圍捕太子的題侯張富昌於後元二年四月甲戌,為人所賊殺。
——那時,他的父親已崩……
……
——誰能幸免?
——既然連已死之人,都不能讓家人幸免,他又如何能認為……自己不在獲罪之列?
……
——就如昌邑王……
——他那位年少時同時被父親所愛的兄長……終究沒有能夠活過後元二年的正月……
——甘泉宮……
——後元二年的甘泉宮……埋葬了他的母親……他的兄長……
——他的父親卻沒有在甘泉宮停下!
——當他在五柞宮被立為皇太子時,也並不是一切的終結!
劉弗陵無法不害怕,無法不絕望。
——他的父親在生命的最後時刻,見了霍光,見了金日磾……就是沒有見他!
——更早的……他的父親聽到“天子氣”的事情時,閉著眼抬手撫上他的額頭,輕柔的動作卻讓他心中不由地一陣陣發寒……
——他的父親……究竟是什麽心思……
——真是隻是因為不喜歡燕王與廣陵王才立他的嗎?
當所有的疑問都再不容他迴避時……答案也就顯而易見了……
——也許……從一開始……他的父親選擇他便是為了讓他為母親曾經做過的一切付出代價……
——就因為他是趙婕妤之子!
劉弗陵幾乎確認了!
——僅存的那點疑慮也隻是因為,他無法向他的父親求證!
隻要想到這些,劉弗陵就覺得自己的命運從一開始就確定了。
——做皇帝,然後死去……
——既然他的父親認定的儲君一直是那位皇太子,那麽,他又憑什麽被選定呢?
——尤其是他的長兄並非無後!
……
——他會死!
——當那個孩子漸漸長大時……他還能活嗎?
——那是皇太子的直係血裔……
——那是大漢的正統帝裔……
——遠比他正統……
——那個孩子的身上有衛氏的血……
——那是他的父親喜歡的,更是霍光一直信仰的!
——那個孩子已經長大了吧……
——該有……十五歲了……
……
劉弗陵瞪大了眼睛,前所未有的清醒。
——他還能活多久?!
這個問題,任何一個人想到的時候,都無法不慌亂。
“詔大將軍見朕!”劉弗陵忽然大聲命令,內外都是一驚,隨即,報訊的去報訊,勸慰的上前勸慰。
片刻之後,杜延年趕了過來,恭敬地行了禮,便直接問皇帝:“上召大將軍何事?”
劉弗陵看著杜延年,半晌之後,忽然就笑了:“不見大將軍亦可。朕欲知之事,君當知之。”
“上但問。”杜延年順口迴答,並沒有放在心上,然而,隨即就被劉弗陵的問題嚇到了。
劉弗陵問:“朕尚可活幾時?”
注:劉弗陵加元服的冠辭出自《通典》。(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