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寢之中鴉雀無聲。
看著幾名宦者輕巧地將少年天子移到繡幄之中的大床上,兮君垂下眼,沉默不語。
“中宮?”傅母低聲喚了一聲,見皇後沒有反應,又輕輕地扯了一下她的衣裾。
似乎是被驚動了,兮君猛然抬眼,瞥了立於自己身後的傅母一眼,隨即便將目光投向仍舊躺在床上的少帝。
殿上侍奉的諸人或立或跽,皆肅手低頭,屏息凝神,連眼角的餘光都收斂了起來,隻盯著自己腳前的方寸之地,因此,沒有人看到皇後眼中難以言喻的複雜神色。
雖然是外孫女,但是,霍光素來不對兮君多加戒備,盡管談不上視若心腹,卻的確不曾刻意隱瞞什麽。
郭穰是陪著霍光去溫室內殿的,如何會不知道霍光在內殿之中的言行?既然霍光不曾特別叮囑,郭穰自然是將所有事情都對皇後詳細地稟告了。
——明年,上方可元服。
從溫室殿到宣室殿,郭穰稟報了很多,但是,一直縈繞在兮君心上的始終是那句話。
——她的外祖父……竟然……
兮君並非不曉事,如何能聽不懂霍光的言下之意?
——事實上,未央宮中,誰又會聽不懂?
太醫令當時就迴應了大司馬大將軍仿若自語的這句話:“明年必是無妨!”
——這點信心,太醫署還是有的。
於是,溫室殿中,霍光沒有再多說一個字便離開了內殿,迴到前殿,一派安穩地恭送河間王離開禁中,還不忘囑咐皇後:“溫室終非帝之正寢,上還宣室為宜。”
於是,兮君就看著一幹人將皇帝從溫室殿搬到了宣室殿。
這是兮君第一次到宣室殿,第一次進大漢天子的正寢,但是,她並沒有太過好奇,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
看著至今不曾清醒的劉弗陵,兮君眨了眨眼,想歎氣,卻終究是沒有出聲,隻是站了一會兒,便默然地轉身,準備離開了。
“中宮!”傅母再次出聲。
兮君停了一下,冷淡地看了傅母一眼,見傅母陡然警醒,低頭不語,才再次舉步離開。
雖然有些不安,但是,傅母參乘,也隻能硬著頭皮跟著皇後登上輦車。等著車戶關閉,輦車行出一段路之後,傅母才小心翼翼地道:“妾以為,中宮在宣室應召侍醫。”
兮君端坐著,腰背挺得筆直,目光卻垂著,似乎根本沒有聽到傅母的話。
“太醫署行事謹慎,義女醫……”
看到皇後無動於衷的模樣,傅母多少明白,自己侍奉的這位皇後並未動怒,因此,也就慢慢地說了開來,然而,還沒有說完,就聽到皇後冷淡地應了一聲:
“何必?”
傅母一愣,定了定神,卻見皇後將目光投向了車外,唇邊啜著一絲若有似無的笑意。
——何必?
——何必……什麽呢?
傅母捉摸著,卻想不明白。
輦車停下,宮人侍奉著皇後下輦。
站在椒房前殿之前,望著粉色的牆壁,兮君卻久久沒有進殿的意思。
春寒料峭,中宮諸人都不禁為皇後的舉動憂心,眾人看向傅母,卻見中宮傅母輕輕搖頭,顯然不認為需要提醒皇後,最後,還是倚華皺著眉上前,低聲道:“中宮,風寒,君宜入殿。”
兮君沒有迴答,也沒有動。
倚華不敢再出聲。
——今日的事情太多,太詭異,實在讓人拿不準皇後現在的情緒如何……而這位年少的皇後……近來……脾氣本就不好……
“……唉……”
良久,年少的皇後長歎一聲,微微轉頭,看著自己的長禦,低聲道:“我當如何……”
——並不是詢問,隻是歎息。
倚華一怔,隨即便低下頭,不敢出聲了。
——這種話……讓她如何應?
不過,兮君本來也沒有指望倚華迴應自己。站在前殿的高台上,年少的皇後又歎息了幾聲,便緩緩地進了殿。
傅母與倚華相視一眼,都沒有立刻跟上,最後,還是倚華抿了抿唇,對傅母點了點頭,隨即便先進了椒房殿。
傅母有些意外,不過,稍一猶豫,她還是跟著倚華進了殿,但是,腳步卻放緩了許多,顯然是不想與倚華離得太近。
——倚華的舉動……應該是想與皇後說什麽……
的確是傅母想的那樣,倚華的確有話想對皇後說。
“中宮……”追上兮君,倚華在皇後的身後低聲言語,“縣官之事非中宮可慮。”
聽到倚華的話,兮君的腳步陡然一頓。倚華幾乎是同時停了步。
“非我可慮?”兮君重複一遍,目光又黯了一些,卻沒有看倚華,抿了抿唇,便繼續往後寢走去。
倚華跟在皇後的身後,心中不停地斟酌,該如何對皇後措辭。
椒房殿內的廊道並不曲折,眼見著快到後寢了,兮君再次停步,依舊沒有看著倚華,隻是輕聲地說了一句:“何者為我可慮?”
倚華低下頭,聲音更輕了一些:“權。”
兮君一怔。
保持著恭敬的姿態,倚華輕聲對皇後進言:“大將軍之權在朝,宮禁之內方是中宮容身之所。”
——說白了,大將軍的權勢的確炙手可熱,但是,宮禁之內與外朝畢竟不同,皇後……不能全部倚賴大將軍。
這是霍光之前曾經表達過的意思,但是,因為上林柳的事情,兮君並沒有將那些話放在心上,這會兒,再聽到這些話,她卻不是不能想了。
——宮禁……
——權……
兮君抽了一冷氣,轉頭瞪向倚華,然而,低著頭的倚華卻似乎沒有察覺她的目光,依舊是一派恭謹的模梓。
兮君閉上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卻是無論如何也壓不下心中的惶恐。
“長禦……”兮君沒有睜眼,“當如何為之?”
倚華抬起頭,端詳了皇後一番,才低聲道:“黨同伐異。”
兮君睜開眼,與倚華相視不語,眉頭卻慢慢地皺了起來——這四個字說得再簡單不過,也再明白不過了,但是……何者為同?何者為異?
兮君這樣想著,也這想問了出來。
然而,這一次,倚華沉默了許久,仍然沒有給答案。
這麽一會兒,傅母與其它侍禦已經漸漸走近,兮君與倚華卻一直沒有動。
見她們君臣二人站在廊上不動,傅母等人卻是不敢靠近了,腳步自然是更慢了一些。不過,距離畢竟有限,就在傅母等人快走到倚華身邊時,兮君忽然笑了。
倚華低下頭,傅母與一幹侍禦更是立刻停步,低頭肅手,一副誠惶誠恐的樣子。
“詔大將軍來見。再詔義姬,往宣室殿行,為我侍上醫藥。”兮君直截了當地說了兩句話,語氣更是前所未有的強硬。
中宮諸人都是一驚,待反應過來,明白皇後說了什麽,更是臉色大變,連倚華都臉色數變之後才鎮定下來,低頭對皇後應了一聲:“諾。”
長禦在皇後身邊猶如侍中之於天子,都是近侍之人,代傳詔令也是常有的事。倚華坦然地應了諾,也就坦然地退了下去,自去內謁者處傳皇後之詔。
對皇後的詔令,義微並沒有絲毫的驚訝,應唯奉詔之後,便直接往宣室殿去了,霍光卻是挑了挑眉,神色也有些古怪,但是,並沒有說什麽,恭恭敬敬地應了詔,便往椒房殿去了。
到了椒房殿,見禮完畢,祖孫二人分別落座。看了看皇後的臉色,霍光倒是沒有繞圈子,而是很直接地對皇後道:“上已病,中宮當更加珍重自身。”
兮君垂下眼,輕輕點頭。
——今日……霍光的話都是如此……
……幾近直白……
她的外祖父幾乎就是在直言——她可不能也病倒了!
——他對她尚有期望!
兮君隻覺得唇舌間滿是苦澀的滋味。
——事已至此了嗎……
霍光的話,字字句句都透著一個意思——他已經決定放棄劉弗陵了!
——更直白一點……就是……他這位大司馬大將軍不準備再盡心盡力地輔佐這位少帝了!
——那麽……事態將會如何?
——不言而喻!
——天子的正統名位有時候真的是一錢不值!
兮君讀過史,她很清楚,劉弗陵根本沒有本事與霍光相抗。
——一直都是如此!
——劉弗陵自己也清楚,隻是……他不甘心!
兮君咬了咬牙,力持鎮定地對外祖父道:“我遣義女醫往宣室侍醫藥。”
霍光再次訝然,盯著外孫女看了好一會兒,才慢悠悠地道:“中宮體弱,不宜親侍醫藥,如此亦可。”
這番話說得和顏悅色,卻讓兮君的心更加不安了。
——很明顯,她的外祖父對那位少帝的事情已經覺得無所謂了……
——這種態度隻意味著一件事!
——他的外祖父已經拿定了主意,並且已經有妥當的安排了。
“大父……”兮君喃喃地喚道。
——她畢竟隻有十一歲。
——即使明白一切,又能如何?
——最重要的是,如何去應對!
——她又哪裏能拿得定主意?
“大父……我當如何……”兮君終究是問了出來。
——歸根結底,她隻剩外祖父這麽一個可以親可以信的親人了!
霍光歎了一口氣,看著外孫女的眼睛,良久才答道:“汝為小君。”(未完待續。)
看著幾名宦者輕巧地將少年天子移到繡幄之中的大床上,兮君垂下眼,沉默不語。
“中宮?”傅母低聲喚了一聲,見皇後沒有反應,又輕輕地扯了一下她的衣裾。
似乎是被驚動了,兮君猛然抬眼,瞥了立於自己身後的傅母一眼,隨即便將目光投向仍舊躺在床上的少帝。
殿上侍奉的諸人或立或跽,皆肅手低頭,屏息凝神,連眼角的餘光都收斂了起來,隻盯著自己腳前的方寸之地,因此,沒有人看到皇後眼中難以言喻的複雜神色。
雖然是外孫女,但是,霍光素來不對兮君多加戒備,盡管談不上視若心腹,卻的確不曾刻意隱瞞什麽。
郭穰是陪著霍光去溫室內殿的,如何會不知道霍光在內殿之中的言行?既然霍光不曾特別叮囑,郭穰自然是將所有事情都對皇後詳細地稟告了。
——明年,上方可元服。
從溫室殿到宣室殿,郭穰稟報了很多,但是,一直縈繞在兮君心上的始終是那句話。
——她的外祖父……竟然……
兮君並非不曉事,如何能聽不懂霍光的言下之意?
——事實上,未央宮中,誰又會聽不懂?
太醫令當時就迴應了大司馬大將軍仿若自語的這句話:“明年必是無妨!”
——這點信心,太醫署還是有的。
於是,溫室殿中,霍光沒有再多說一個字便離開了內殿,迴到前殿,一派安穩地恭送河間王離開禁中,還不忘囑咐皇後:“溫室終非帝之正寢,上還宣室為宜。”
於是,兮君就看著一幹人將皇帝從溫室殿搬到了宣室殿。
這是兮君第一次到宣室殿,第一次進大漢天子的正寢,但是,她並沒有太過好奇,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
看著至今不曾清醒的劉弗陵,兮君眨了眨眼,想歎氣,卻終究是沒有出聲,隻是站了一會兒,便默然地轉身,準備離開了。
“中宮!”傅母再次出聲。
兮君停了一下,冷淡地看了傅母一眼,見傅母陡然警醒,低頭不語,才再次舉步離開。
雖然有些不安,但是,傅母參乘,也隻能硬著頭皮跟著皇後登上輦車。等著車戶關閉,輦車行出一段路之後,傅母才小心翼翼地道:“妾以為,中宮在宣室應召侍醫。”
兮君端坐著,腰背挺得筆直,目光卻垂著,似乎根本沒有聽到傅母的話。
“太醫署行事謹慎,義女醫……”
看到皇後無動於衷的模樣,傅母多少明白,自己侍奉的這位皇後並未動怒,因此,也就慢慢地說了開來,然而,還沒有說完,就聽到皇後冷淡地應了一聲:
“何必?”
傅母一愣,定了定神,卻見皇後將目光投向了車外,唇邊啜著一絲若有似無的笑意。
——何必?
——何必……什麽呢?
傅母捉摸著,卻想不明白。
輦車停下,宮人侍奉著皇後下輦。
站在椒房前殿之前,望著粉色的牆壁,兮君卻久久沒有進殿的意思。
春寒料峭,中宮諸人都不禁為皇後的舉動憂心,眾人看向傅母,卻見中宮傅母輕輕搖頭,顯然不認為需要提醒皇後,最後,還是倚華皺著眉上前,低聲道:“中宮,風寒,君宜入殿。”
兮君沒有迴答,也沒有動。
倚華不敢再出聲。
——今日的事情太多,太詭異,實在讓人拿不準皇後現在的情緒如何……而這位年少的皇後……近來……脾氣本就不好……
“……唉……”
良久,年少的皇後長歎一聲,微微轉頭,看著自己的長禦,低聲道:“我當如何……”
——並不是詢問,隻是歎息。
倚華一怔,隨即便低下頭,不敢出聲了。
——這種話……讓她如何應?
不過,兮君本來也沒有指望倚華迴應自己。站在前殿的高台上,年少的皇後又歎息了幾聲,便緩緩地進了殿。
傅母與倚華相視一眼,都沒有立刻跟上,最後,還是倚華抿了抿唇,對傅母點了點頭,隨即便先進了椒房殿。
傅母有些意外,不過,稍一猶豫,她還是跟著倚華進了殿,但是,腳步卻放緩了許多,顯然是不想與倚華離得太近。
——倚華的舉動……應該是想與皇後說什麽……
的確是傅母想的那樣,倚華的確有話想對皇後說。
“中宮……”追上兮君,倚華在皇後的身後低聲言語,“縣官之事非中宮可慮。”
聽到倚華的話,兮君的腳步陡然一頓。倚華幾乎是同時停了步。
“非我可慮?”兮君重複一遍,目光又黯了一些,卻沒有看倚華,抿了抿唇,便繼續往後寢走去。
倚華跟在皇後的身後,心中不停地斟酌,該如何對皇後措辭。
椒房殿內的廊道並不曲折,眼見著快到後寢了,兮君再次停步,依舊沒有看著倚華,隻是輕聲地說了一句:“何者為我可慮?”
倚華低下頭,聲音更輕了一些:“權。”
兮君一怔。
保持著恭敬的姿態,倚華輕聲對皇後進言:“大將軍之權在朝,宮禁之內方是中宮容身之所。”
——說白了,大將軍的權勢的確炙手可熱,但是,宮禁之內與外朝畢竟不同,皇後……不能全部倚賴大將軍。
這是霍光之前曾經表達過的意思,但是,因為上林柳的事情,兮君並沒有將那些話放在心上,這會兒,再聽到這些話,她卻不是不能想了。
——宮禁……
——權……
兮君抽了一冷氣,轉頭瞪向倚華,然而,低著頭的倚華卻似乎沒有察覺她的目光,依舊是一派恭謹的模梓。
兮君閉上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卻是無論如何也壓不下心中的惶恐。
“長禦……”兮君沒有睜眼,“當如何為之?”
倚華抬起頭,端詳了皇後一番,才低聲道:“黨同伐異。”
兮君睜開眼,與倚華相視不語,眉頭卻慢慢地皺了起來——這四個字說得再簡單不過,也再明白不過了,但是……何者為同?何者為異?
兮君這樣想著,也這想問了出來。
然而,這一次,倚華沉默了許久,仍然沒有給答案。
這麽一會兒,傅母與其它侍禦已經漸漸走近,兮君與倚華卻一直沒有動。
見她們君臣二人站在廊上不動,傅母等人卻是不敢靠近了,腳步自然是更慢了一些。不過,距離畢竟有限,就在傅母等人快走到倚華身邊時,兮君忽然笑了。
倚華低下頭,傅母與一幹侍禦更是立刻停步,低頭肅手,一副誠惶誠恐的樣子。
“詔大將軍來見。再詔義姬,往宣室殿行,為我侍上醫藥。”兮君直截了當地說了兩句話,語氣更是前所未有的強硬。
中宮諸人都是一驚,待反應過來,明白皇後說了什麽,更是臉色大變,連倚華都臉色數變之後才鎮定下來,低頭對皇後應了一聲:“諾。”
長禦在皇後身邊猶如侍中之於天子,都是近侍之人,代傳詔令也是常有的事。倚華坦然地應了諾,也就坦然地退了下去,自去內謁者處傳皇後之詔。
對皇後的詔令,義微並沒有絲毫的驚訝,應唯奉詔之後,便直接往宣室殿去了,霍光卻是挑了挑眉,神色也有些古怪,但是,並沒有說什麽,恭恭敬敬地應了詔,便往椒房殿去了。
到了椒房殿,見禮完畢,祖孫二人分別落座。看了看皇後的臉色,霍光倒是沒有繞圈子,而是很直接地對皇後道:“上已病,中宮當更加珍重自身。”
兮君垂下眼,輕輕點頭。
——今日……霍光的話都是如此……
……幾近直白……
她的外祖父幾乎就是在直言——她可不能也病倒了!
——他對她尚有期望!
兮君隻覺得唇舌間滿是苦澀的滋味。
——事已至此了嗎……
霍光的話,字字句句都透著一個意思——他已經決定放棄劉弗陵了!
——更直白一點……就是……他這位大司馬大將軍不準備再盡心盡力地輔佐這位少帝了!
——那麽……事態將會如何?
——不言而喻!
——天子的正統名位有時候真的是一錢不值!
兮君讀過史,她很清楚,劉弗陵根本沒有本事與霍光相抗。
——一直都是如此!
——劉弗陵自己也清楚,隻是……他不甘心!
兮君咬了咬牙,力持鎮定地對外祖父道:“我遣義女醫往宣室侍醫藥。”
霍光再次訝然,盯著外孫女看了好一會兒,才慢悠悠地道:“中宮體弱,不宜親侍醫藥,如此亦可。”
這番話說得和顏悅色,卻讓兮君的心更加不安了。
——很明顯,她的外祖父對那位少帝的事情已經覺得無所謂了……
——這種態度隻意味著一件事!
——他的外祖父已經拿定了主意,並且已經有妥當的安排了。
“大父……”兮君喃喃地喚道。
——她畢竟隻有十一歲。
——即使明白一切,又能如何?
——最重要的是,如何去應對!
——她又哪裏能拿得定主意?
“大父……我當如何……”兮君終究是問了出來。
——歸根結底,她隻剩外祖父這麽一個可以親可以信的親人了!
霍光歎了一口氣,看著外孫女的眼睛,良久才答道:“汝為小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