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霍光對家人都不是十分上心的。
從十幾歲被兄長帶到長安,他在宮中、禁中的時間便遠超過在自己家中,當然,他的兄長也是如此。
天子近臣的確是顯赫的位置,但是,也意味著必須隨時應對天子的想法與行動。
那種情況下,誰又會對鮮少見麵的妻兒有多少感情呢?就更不必說本就什麽都算不上的禦婢、孽子了。
也正是因為完婚二十年,自己很少歸家,霍光對辛苦持家的東閭氏自然是格外敬重。畢竟,他與尋常人家又有些不同,他依附的是隻看重衛氏的兄長,雖然他對霍家也不算親近,但是,與兄不同,他總歸是從霍家別戶出來的,親戚來往更加繁雜,也無法斷絕。東閭氏是為人婦的,做起來更是不易。
即使不論這些,隻憑東閭氏是霍去病為他選的妻室,他也隻會對這個元配格外高看一眼。因此,諸子之中,他也就對東閭氏所出的子女親近一些。偏偏,東閭氏所出的嫡子又早夭,隻餘下一個霍幸君,霍光自然也就更重視這個長女了。
因為這個關係,霍光對上官嬙雖然不會想對霍幸君一樣全心看重,但是,也絕對比其它子孫要重視得多,畢竟,東閭氏隻餘這一點血脈了。
若非這份看重,隻憑上官嬙的姓氏,也絕對不可能還在椒房殿待著了——雖然皇後無關大局,但是,隻要是皇後,就可能成為皇太後。
——那就不一樣了。
連自己都下不了狠心,霍光又怎麽會樂見別人對付這個外孫女呢?
——連他的夫人都不行,更何況劉弗陵?
……上食……
……詹事……
這兩件事看起來沒有關係,但是,對於深知內情的霍光來說,又如何會不明白其中的聯係。
無論事實如何,反正,在霍光看來,這一次,外孫女的病又跟那位少帝扯上關係了!
帶著幾分說不清道不明的怒意,迴到外間堂上,霍光來迴踱了幾步,便下定了決心,轉身看向義微:“微!”
義微被霍光嚇了一跳,連忙斂衽行禮:“妾在。”
霍光也沒有計較她的自稱,直接問她:“中宮此症可入溫泉否?”
“溫泉?”義微不由一愣。
霍光沒有說話,隻是看著她。
畢竟在宮中多年了,不一會兒,義微便明白了霍光的所指:“驪山?”
霍光自然沒有接話,義微定了定神,又思忖了一會兒,才肯定點頭:“溫泉有益於中宮。”
聽了義微的迴答,霍光抿了抿唇,半晌沒有言語,最後竟直接往外走了。
義微看著霍光走出皇後的寢殿,不由怔忡了一會兒,等迴過神來,卻輕輕挑眉,隨即莞爾轉身,往皇後的內臥走去。
還沒有進內戶,義微便聽到有人匆匆過來的聲音,她與一幹侍禦都循聲望了過去——竟是大長秋。
“大長秋。”眾人立刻見禮,雖然聲音並不高。
大長秋擺了擺手,喘了幾口氣,便對一幹人道:“陛下往椒房殿看視皇後,已稱警蹕,爾等速備!”
中宮諸人同時一驚,卻是不敢耽擱,連忙收拾準備。
義微挑了挑眉,見大長秋喘得厲害,便將他扶到一邊的窗下。
“不敢勞動侍醫。”大長秋連連道謝
義微笑了笑,勸慰道:“舉手之勞而已。”
等大長秋緩過勁來,義微才低聲道:“大將軍方才出殿,大長秋來時……”
這個問題也不算什麽,大長秋沒有在意,隨口答了:“方才在廊上與大將軍相遇。”
義微眨了眨眼,又問:“大將軍可知陛下將來?”
大長秋也眨眼,卻是十分不解:“大將軍有問。”
——霍光問了,他自然不會不答。
義微不由挑眉,抿了抿唇,卻沒有說什麽,隨後問了大長秋一番,確認老者無礙,便放開了的,轉身進了內臥。
雖然外麵因為皇帝將來,而有些忙亂,內臥之中卻仍然十分寧靜,侍奉的諸人都小心翼翼地不弄出任何聲響。
——方才皇後的狀況已經讓大家明白,最好不要出聲了。
畢竟是夏季,皇後又是暑病,寢殿的門戶都敞開著,帷簾也相當輕薄,因此,大長秋的話,內臥之中的諸人都聽到了。
義微跟皇後診了脈,神色稍緩了一些。倚華等人都在旁邊看著她的神色,見狀,便都鬆了一口氣。
見義微放開了皇後的手,倚華便扯了一下義微的衣袖,義微看了她一眼,會意地隨她走到角落裏。
“縣官將來?”倚華低聲詢問,向她確認消息。
義微點頭,隨即就見倚華皺緊了眉頭,她不由莞爾,抬手便拍了拍倚華的肩:“勿憂!雖稱警蹕,是否必至尚未可知!”
這話說得極繞人,連倚華也是愣了半天才反應過來。
“為何?”倚華訝然。不過,話方出口,她自己便反應過來,卻是目瞪口呆,半晌才一字一頓地問義微:“大——將——軍?”
義微點頭,微笑,卻頗有些意味深長:“大將軍……極重皇後。”
倚華怔了怔,卻是半晌沒有說話。
所有人都知道大將軍十分重視皇後,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大將軍竟能做到這種地步。
天子車輦已備,道上已稱警蹕,霍光卻直接讓黃門令傳話——皇後須靜養,不宜見人。
“此為大將軍之語?”劉弗陵站在車上詢問。
逆著光,黃門令看不清天子的神色,隻能實話實說:“是。”
劉弗陵閉上眼,沉默了一會兒,吩咐禦者:“還前殿。”
半個時辰之後,中宮才接到警蹕已除的消息,也知道天子是行到半道才返迴的。
中宮上下都有些驚訝,更多的卻是驚疑不定——霍光此舉是何用意,中宮上下實在沒有幾人敢抱持樂觀的想法。
義微與倚華算是例外。
不過,她們兩人同樣不清楚,霍光將如何安排皇後。
義微知道霍光想把皇後送出宮,但是,皇後為大漢小君,如何能輕易離未央?
她不知道霍光會用什麽樣的理由安排這件事——養病?太過興師動重了吧……
義微尚且如此想,劉弗陵就更沒有想到,他會看到這樣一道奏疏。
“請將皇後移至驪山宮靜養?”劉弗陵拿著奏疏,皺著眉,向霍光求證,“皇後之病竟至如如此?再者,漢從無此前例!”
——大漢百餘年,何曾有過這種事?
——莫說一般病症,孝文皇帝時,竇皇後因病失明,也未曾離未央半步。
天子後宮看似尊榮,卻也極受約束,除了伴駕巡狩,後妃想離開禁中,隻有等天子崩後……
霍光端坐著,目光低垂,很平靜地迴了一句:“陛下今歲方還未央宮。”
——前例?
——這才是從無前例吧!
——除了高皇帝,大漢還有哪一位皇帝是即位八年才入未央宮的?
劉弗陵語塞,垂下眼,思忖了一會兒,便擺手讓殿上人皆退下。
左右再無旁人,劉弗陵便直截了當地問霍光:“大將軍究竟何意?”
霍光抬眼,一派訝異地答道:“此乃太醫署上書。”
——沒錯!
——這份奏書是少府太醫署所上。
劉弗陵的話再次被堵了迴來,卻是有些按捺不住惱意了,揚手便將那道奏書扔到了霍光麵前。
啪!
霍光也不由一驚。
“此等奏書,尚書自當屏去,豈可奏上?”劉弗陵冷冷言道,十分地不悅。
雖然看不到殿上的情形,但是,那一聲響動,殿外諸人如何會聽不到。
金賞與金建都是駭然變色。
——若是這對君臣當眾反目……
金建咬了咬牙,扯著兄長退到一邊,隨即附到兄長的耳邊,道:“阿兄,明日休沐,汝當往大將軍府去!”
金賞一怔,半晌才喃喃道:“豈可?……豈可……”
金建瞥了一眼周圍眾人,又看了下宣室殿的疏窗,眼中閃過一絲冷意:“陛下所恃不過先帝所立,這般觸怒大將軍,大將軍縱是忠貞,又能容忍幾次?”
金賞心中一凜,卻是無言以對了。
“豈會……”金賞搖了搖頭,仍然覺得霍光不至於那般肆無忌憚。
金建抿唇冷笑:“少府奏書,阿兄方才亦親睹。皇後移宮?前番上官家之事,阿兄已忘否?”
——前一次,霍光便想盡辦法,讓皇後與上官家撇清幹係,這一次……誰知道霍光想幹什麽?
金賞不由心驚,卻是連一個字都說不出了,更無法反駁弟弟的話。
金建卻繼續言道:“若非如此,主上會這般急詔大將軍?”
——方才,劉弗陵不過剛看了一眼奏書,便讓小黃門傳詔,令霍光速來謁見。
……
看著金建鄭重的神色,金賞定了定神,緩緩地點了點頭。
——他已別無選擇。
……
宣室殿中,劉弗陵同樣已別無選擇。
“大將軍欲廢朕?”少年天子挺直了腰,沉聲質問。
四月盛夏,十六歲的少年卻再次感到了冰冷的寒意。
——眼前這位顧命輔臣,究竟在計劃著什麽?
(謝謝kaboka投給本文的粉紅票,謝謝支持!)(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從十幾歲被兄長帶到長安,他在宮中、禁中的時間便遠超過在自己家中,當然,他的兄長也是如此。
天子近臣的確是顯赫的位置,但是,也意味著必須隨時應對天子的想法與行動。
那種情況下,誰又會對鮮少見麵的妻兒有多少感情呢?就更不必說本就什麽都算不上的禦婢、孽子了。
也正是因為完婚二十年,自己很少歸家,霍光對辛苦持家的東閭氏自然是格外敬重。畢竟,他與尋常人家又有些不同,他依附的是隻看重衛氏的兄長,雖然他對霍家也不算親近,但是,與兄不同,他總歸是從霍家別戶出來的,親戚來往更加繁雜,也無法斷絕。東閭氏是為人婦的,做起來更是不易。
即使不論這些,隻憑東閭氏是霍去病為他選的妻室,他也隻會對這個元配格外高看一眼。因此,諸子之中,他也就對東閭氏所出的子女親近一些。偏偏,東閭氏所出的嫡子又早夭,隻餘下一個霍幸君,霍光自然也就更重視這個長女了。
因為這個關係,霍光對上官嬙雖然不會想對霍幸君一樣全心看重,但是,也絕對比其它子孫要重視得多,畢竟,東閭氏隻餘這一點血脈了。
若非這份看重,隻憑上官嬙的姓氏,也絕對不可能還在椒房殿待著了——雖然皇後無關大局,但是,隻要是皇後,就可能成為皇太後。
——那就不一樣了。
連自己都下不了狠心,霍光又怎麽會樂見別人對付這個外孫女呢?
——連他的夫人都不行,更何況劉弗陵?
……上食……
……詹事……
這兩件事看起來沒有關係,但是,對於深知內情的霍光來說,又如何會不明白其中的聯係。
無論事實如何,反正,在霍光看來,這一次,外孫女的病又跟那位少帝扯上關係了!
帶著幾分說不清道不明的怒意,迴到外間堂上,霍光來迴踱了幾步,便下定了決心,轉身看向義微:“微!”
義微被霍光嚇了一跳,連忙斂衽行禮:“妾在。”
霍光也沒有計較她的自稱,直接問她:“中宮此症可入溫泉否?”
“溫泉?”義微不由一愣。
霍光沒有說話,隻是看著她。
畢竟在宮中多年了,不一會兒,義微便明白了霍光的所指:“驪山?”
霍光自然沒有接話,義微定了定神,又思忖了一會兒,才肯定點頭:“溫泉有益於中宮。”
聽了義微的迴答,霍光抿了抿唇,半晌沒有言語,最後竟直接往外走了。
義微看著霍光走出皇後的寢殿,不由怔忡了一會兒,等迴過神來,卻輕輕挑眉,隨即莞爾轉身,往皇後的內臥走去。
還沒有進內戶,義微便聽到有人匆匆過來的聲音,她與一幹侍禦都循聲望了過去——竟是大長秋。
“大長秋。”眾人立刻見禮,雖然聲音並不高。
大長秋擺了擺手,喘了幾口氣,便對一幹人道:“陛下往椒房殿看視皇後,已稱警蹕,爾等速備!”
中宮諸人同時一驚,卻是不敢耽擱,連忙收拾準備。
義微挑了挑眉,見大長秋喘得厲害,便將他扶到一邊的窗下。
“不敢勞動侍醫。”大長秋連連道謝
義微笑了笑,勸慰道:“舉手之勞而已。”
等大長秋緩過勁來,義微才低聲道:“大將軍方才出殿,大長秋來時……”
這個問題也不算什麽,大長秋沒有在意,隨口答了:“方才在廊上與大將軍相遇。”
義微眨了眨眼,又問:“大將軍可知陛下將來?”
大長秋也眨眼,卻是十分不解:“大將軍有問。”
——霍光問了,他自然不會不答。
義微不由挑眉,抿了抿唇,卻沒有說什麽,隨後問了大長秋一番,確認老者無礙,便放開了的,轉身進了內臥。
雖然外麵因為皇帝將來,而有些忙亂,內臥之中卻仍然十分寧靜,侍奉的諸人都小心翼翼地不弄出任何聲響。
——方才皇後的狀況已經讓大家明白,最好不要出聲了。
畢竟是夏季,皇後又是暑病,寢殿的門戶都敞開著,帷簾也相當輕薄,因此,大長秋的話,內臥之中的諸人都聽到了。
義微跟皇後診了脈,神色稍緩了一些。倚華等人都在旁邊看著她的神色,見狀,便都鬆了一口氣。
見義微放開了皇後的手,倚華便扯了一下義微的衣袖,義微看了她一眼,會意地隨她走到角落裏。
“縣官將來?”倚華低聲詢問,向她確認消息。
義微點頭,隨即就見倚華皺緊了眉頭,她不由莞爾,抬手便拍了拍倚華的肩:“勿憂!雖稱警蹕,是否必至尚未可知!”
這話說得極繞人,連倚華也是愣了半天才反應過來。
“為何?”倚華訝然。不過,話方出口,她自己便反應過來,卻是目瞪口呆,半晌才一字一頓地問義微:“大——將——軍?”
義微點頭,微笑,卻頗有些意味深長:“大將軍……極重皇後。”
倚華怔了怔,卻是半晌沒有說話。
所有人都知道大將軍十分重視皇後,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大將軍竟能做到這種地步。
天子車輦已備,道上已稱警蹕,霍光卻直接讓黃門令傳話——皇後須靜養,不宜見人。
“此為大將軍之語?”劉弗陵站在車上詢問。
逆著光,黃門令看不清天子的神色,隻能實話實說:“是。”
劉弗陵閉上眼,沉默了一會兒,吩咐禦者:“還前殿。”
半個時辰之後,中宮才接到警蹕已除的消息,也知道天子是行到半道才返迴的。
中宮上下都有些驚訝,更多的卻是驚疑不定——霍光此舉是何用意,中宮上下實在沒有幾人敢抱持樂觀的想法。
義微與倚華算是例外。
不過,她們兩人同樣不清楚,霍光將如何安排皇後。
義微知道霍光想把皇後送出宮,但是,皇後為大漢小君,如何能輕易離未央?
她不知道霍光會用什麽樣的理由安排這件事——養病?太過興師動重了吧……
義微尚且如此想,劉弗陵就更沒有想到,他會看到這樣一道奏疏。
“請將皇後移至驪山宮靜養?”劉弗陵拿著奏疏,皺著眉,向霍光求證,“皇後之病竟至如如此?再者,漢從無此前例!”
——大漢百餘年,何曾有過這種事?
——莫說一般病症,孝文皇帝時,竇皇後因病失明,也未曾離未央半步。
天子後宮看似尊榮,卻也極受約束,除了伴駕巡狩,後妃想離開禁中,隻有等天子崩後……
霍光端坐著,目光低垂,很平靜地迴了一句:“陛下今歲方還未央宮。”
——前例?
——這才是從無前例吧!
——除了高皇帝,大漢還有哪一位皇帝是即位八年才入未央宮的?
劉弗陵語塞,垂下眼,思忖了一會兒,便擺手讓殿上人皆退下。
左右再無旁人,劉弗陵便直截了當地問霍光:“大將軍究竟何意?”
霍光抬眼,一派訝異地答道:“此乃太醫署上書。”
——沒錯!
——這份奏書是少府太醫署所上。
劉弗陵的話再次被堵了迴來,卻是有些按捺不住惱意了,揚手便將那道奏書扔到了霍光麵前。
啪!
霍光也不由一驚。
“此等奏書,尚書自當屏去,豈可奏上?”劉弗陵冷冷言道,十分地不悅。
雖然看不到殿上的情形,但是,那一聲響動,殿外諸人如何會聽不到。
金賞與金建都是駭然變色。
——若是這對君臣當眾反目……
金建咬了咬牙,扯著兄長退到一邊,隨即附到兄長的耳邊,道:“阿兄,明日休沐,汝當往大將軍府去!”
金賞一怔,半晌才喃喃道:“豈可?……豈可……”
金建瞥了一眼周圍眾人,又看了下宣室殿的疏窗,眼中閃過一絲冷意:“陛下所恃不過先帝所立,這般觸怒大將軍,大將軍縱是忠貞,又能容忍幾次?”
金賞心中一凜,卻是無言以對了。
“豈會……”金賞搖了搖頭,仍然覺得霍光不至於那般肆無忌憚。
金建抿唇冷笑:“少府奏書,阿兄方才亦親睹。皇後移宮?前番上官家之事,阿兄已忘否?”
——前一次,霍光便想盡辦法,讓皇後與上官家撇清幹係,這一次……誰知道霍光想幹什麽?
金賞不由心驚,卻是連一個字都說不出了,更無法反駁弟弟的話。
金建卻繼續言道:“若非如此,主上會這般急詔大將軍?”
——方才,劉弗陵不過剛看了一眼奏書,便讓小黃門傳詔,令霍光速來謁見。
……
看著金建鄭重的神色,金賞定了定神,緩緩地點了點頭。
——他已別無選擇。
……
宣室殿中,劉弗陵同樣已別無選擇。
“大將軍欲廢朕?”少年天子挺直了腰,沉聲質問。
四月盛夏,十六歲的少年卻再次感到了冰冷的寒意。
——眼前這位顧命輔臣,究竟在計劃著什麽?
(謝謝kaboka投給本文的粉紅票,謝謝支持!)(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