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將軍!
漢承秦製,以右為尊。
——孝惠皇帝與高皇後時,朝廷置左右丞相,即以右丞相為尊。
——將軍不常置,或有前後,或有左右,以左右言之,右將軍位在左將軍之上。
張安世這個將軍位號不算低了。
——當然,也不算極好。
張賀對此並不算滿意,不過,直到他們兄弟二人獨處時,他才毫不猶豫地非議:“大將軍於位號吝嗇過甚。”
張安世卻搖頭:“如此正好。”
張賀不解地挑眉。
消息一出,前來道賀的人便絡繹不絕,張安世應酬了一天,著實是累了,此時,他倚在憑幾上,連眼睛都不願抬一下,自然也沒有看到兄長疑惑的神色,不過,他們兄弟相知甚深,不等張賀說話,張安世便解釋道:“總之無旁人為將軍,何必再爭顯位?”
——將軍位號以大將軍最高,自然不必去想!
——大將軍之下有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再往下才是前後左右以及雜號將軍。
——驃騎將軍秩祿與大將軍等,車騎將軍、衛將軍皆掌京師兵衛,自然顯赫得多,也顯眼得多。
——更重要的是,霍光能放心把京師兵衛再交給旁人嗎?
——上官家謀反足以成殷鑒了。
再說,當初,先帝遺詔,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金日磾為車騎將軍,上官桀為左將軍,等次分明,也著實讓人意外。
——原本秩位最高的上官桀竟然隻得輔臣末席……
想想上官桀,張安世對“右將軍”一職便深感滿足了。
——好歹也比上官桀高了一位!
室內暖意融融,兄弟二人之前都喝了酒,此時便頗有幾分微醺之意了。張賀揉了揉眉心,沒有再反駁弟弟。
“阿兄仍有問?”見張賀一徑沉默,卻沒有離開的意思,張安世稍稍振奮了一下精神,轉頭看向兄長。
張賀按著憑幾,稍稍傾身,湊到張安世耳邊,道:“君以何功得大將軍予此重酬?”
——官爵,乃國之公器,不因私而許。
——話是如此說,但是,實際上……誰人無私心?
——若是張安世什麽都沒有做,霍光憑什麽將他簡拔至次席?
張安世挑眉失笑:“舍我之後,大將軍無人可選。”
這話說得極篤定,令張賀啞然失笑。笑過之後,張賀倒是相信了。
“安世……”張賀低語,“大將軍……意將如何?”
張安世怔了怔,隨即苦笑:“阿兄終是言此問……”
——他早就想過,兄長會不會問這個問題……
……恐怕……這才是張賀最關心的問題……
張賀沒有答話,抿緊雙唇,靜靜地望著張安世。
張安世搖頭,抬手示意兄長靠近,隨即在他耳邊,道:“霍子孟舍不得衛太子!”
張賀一怔,隨即便露出一絲微笑,眼中滿是如釋重負的欣喜之色。
張安世微哂,不禁翻了一個白眼:“君亦是。”
——霍光拋不開衛太子,他的兄長何嚐不是?
“……曾孫之大幸……亦其大不幸!”張安世為那個少年歎息。
張賀垂下眼,收斂了神色,抿緊嘴唇,一言不發。
“亦乃我之幸……”張安世看著兄長,輕笑低語。
——為何是他?
……很多事情……隱晦……卻並不難明白……
******
中宮同樣得到了右將軍除職的消息,年幼的皇後在沉默了一會兒之後,第一個反應就是轉頭向自己的長禦詢問:“張家……我記得……光祿勳乃掖庭令之弟……”
“然。”倚華低頭迴答。
年幼的皇後再次沉默了一會兒。
郭穰站在殿中,等了好一會兒才道:“中宮……按舊製,君當對右將軍之妻有所賜,是否……”
兮君迴過神來,不解地反問:“既是舊製,君為何有此問?”
——她一向是循舊製行事的。
郭穰解釋:“按例,將軍多會加禁中官,然此次……中外有別,所賜亦不同,臣不知當循何例。”
——說白了就是,皇後一般隻對中臣家人有所賜予,外臣要低一些,賜予之物也略有不同。
兮君不由一怔:“右將軍非中官?”
郭穰點頭:“正是。”
——將軍是外臣,不能出入禁中的,自先帝開始,將軍多是天子近臣出身,本身就是侍中之類的禁中官,出入禁中自然方便。可是,這一次,張安世並未加中官之職。
——當然,也不是所有將軍都是中臣,比如貳師將軍李廣利。
沉默了好一會兒,兮君忽然道:“我考昔日亦未加官。”
殿中諸人同時一愣,卻隻能麵麵相覷,無一人能說出稍許寬解之辭。
——當初,上官安以皇後父為車騎將軍,卻始終未加侍中之類的官職……
——上官安能出入禁中,是因為他是外戚……通籍禁中……
兮君垂下眼,半晌才道:“既非中臣,即循外臣之例賜之……”
“唯。”郭穰低頭應道。
“諸君且退。”兮君垂著眼吩咐,語氣相當平靜,但是,殿中諸侍禦心中卻頗不平靜。
諸人行禮退下,倚華稍稍慢了幾步,落在最後,從皇後麵前退下時,她抬眼看了皇後一下,終是低聲勸了一句:“中宮病未良已,不宜多思……”
兮君輕輕點了一下頭,卻並沒有看向這位長期禦。
——她如何能不多思?
——除非她真的什麽都不懂,什麽都不在乎!
——不懂榮辱……
——不在乎生死……
可是——她不是!
她想活下去!
她一點兒都不想讓自己淪入悲慘的境遇!
——她不能不去想那些事!
因為,她隻能靠自己了!
——上官安當日能那樣說……焉知日後,霍光不會那樣說?
獨自坐在偌大的宮殿中,兮君不由苦笑。
“君一人?”一聲略顯驚訝的低語讓兮君驀然一驚,隨即便沒好氣地看向在帷簾後張望的少年。
“小哥哥……”兮君微微側頭,“此時……汝為何在此?”
——這會兒……他應該在從師學習才對。
見她如此,劉病已便幹脆從帷簾後走了出來,坐到她身邊,才道:“光祿勳為右將軍,彭祖須在家,餘者也多隨家人往賀,先生即曰皆休一日。”
兮君笑了笑,見他也是一身新衣,便笑道:“小哥哥亦是從張家來?”
劉病已點頭:“將至月尾,我也須到掖庭署簽押名籍。”
兮君點頭:“原來是順道……”
劉病已瞪大了眼睛,不高興地道:“順道?既然中宮如此言,原欲與君之物,我下次順手帶來時,再與君……哎!中宮!”
劉病已的話沒有說完,兮君便直接伸手拉過他的衣袖,竟是直接動手翻找了。
劉病已連忙拉迴衣袖,手忙腳亂地按住兮君的手。
“中宮!如此非君當為之!”劉病已一本正經勸阻。
兮君掙不過他,也就不費勁了,等他鬆了手,便幹脆收迴手,理了理衣袖,一派端莊從容地問劉病已:“謝禮?”
聽到這話,劉病已倒是不好意思了,取出帶來的漆匣,交給兮君,隨後鄭重拜首:“謝君相助。”
兮君接過漆匣反倒不著急看了,盯著劉病已看了好一會兒,才皺眉道:“小哥哥似乎……有悔意?”
——劉病已的眉目間分明帶著幾分不自在與愧疚。
兮君的疑惑讓劉病已頓時耷拉了腦袋,沮喪地點頭:“許丞之事……我思慮不周!”
兮君微微挑眉:“僅為此?”
劉病已點頭。
兮君不由擰眉,半晌才道:“君已知錯,何必再為之尤抱悔意?”
——更何況,那件事算得了什麽?
劉病已笑了笑,隻能搖頭:“我亦知應當如此,然……”
——知道與做到……終究是有區別的。
聽他這樣說了,兮君就沒有再多說——隻要明白,就終究會想通的。
兩人半晌無語。
兮君低著頭,手指輕輕摩挲漆匣的邊緣,好一會兒才道:“小哥哥……日後……不可再如此來椒房殿……”
劉病已一怔,隨即便了然地點頭:“縣官將還未央宮。我已知。”
停頓了一會兒,劉病已又道:“張令與我言,縣官還未央宮後,我入宮即不得出廬舍……”
兮君並不意外,輕笑言道:“我以為,掖庭令會上書,請將汝移出掖庭。”
——最好的理由就是劉病已已成年。
——十二歲……雖然不算成人,卻也的確不算小了。
劉病已點了點頭:“張令有此意,不過……大將軍雲,至少等我十五歲再言此事。”
“十五歲?”兮君有些意外了,“尚有三歲!”
劉病已點頭,見她神色頗為緊張,連忙勸慰:“不必為我憂,我不出廬舍就是了。”
兮君看了他一眼,搖了搖頭:“縣官……心思晦黯莫測……汝不能如此不在意!”
——隻聽他的話音,兮君便知道,他根本沒有上心。
劉病已微笑,挑了挑眉,湊到兮君的耳邊,低聲道:“如今……縣官未必能動我!”
——那位少帝想殺他!
這一點,從多年之前,劉病已便很清楚。
那時,那位少帝遠在建章,想動他,並不容易,如今……即使是在未央宮……少帝也未必有這個本事!
時至今日,劉病已又怎麽可能不清楚自己有何倚恃呢?
劉病已的話讓兮君怔了怔,半晌才醒過神來,卻是不由歎了一口氣,輕聲道:“病已,大將軍不欲與上反目。”(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漢承秦製,以右為尊。
——孝惠皇帝與高皇後時,朝廷置左右丞相,即以右丞相為尊。
——將軍不常置,或有前後,或有左右,以左右言之,右將軍位在左將軍之上。
張安世這個將軍位號不算低了。
——當然,也不算極好。
張賀對此並不算滿意,不過,直到他們兄弟二人獨處時,他才毫不猶豫地非議:“大將軍於位號吝嗇過甚。”
張安世卻搖頭:“如此正好。”
張賀不解地挑眉。
消息一出,前來道賀的人便絡繹不絕,張安世應酬了一天,著實是累了,此時,他倚在憑幾上,連眼睛都不願抬一下,自然也沒有看到兄長疑惑的神色,不過,他們兄弟相知甚深,不等張賀說話,張安世便解釋道:“總之無旁人為將軍,何必再爭顯位?”
——將軍位號以大將軍最高,自然不必去想!
——大將軍之下有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再往下才是前後左右以及雜號將軍。
——驃騎將軍秩祿與大將軍等,車騎將軍、衛將軍皆掌京師兵衛,自然顯赫得多,也顯眼得多。
——更重要的是,霍光能放心把京師兵衛再交給旁人嗎?
——上官家謀反足以成殷鑒了。
再說,當初,先帝遺詔,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金日磾為車騎將軍,上官桀為左將軍,等次分明,也著實讓人意外。
——原本秩位最高的上官桀竟然隻得輔臣末席……
想想上官桀,張安世對“右將軍”一職便深感滿足了。
——好歹也比上官桀高了一位!
室內暖意融融,兄弟二人之前都喝了酒,此時便頗有幾分微醺之意了。張賀揉了揉眉心,沒有再反駁弟弟。
“阿兄仍有問?”見張賀一徑沉默,卻沒有離開的意思,張安世稍稍振奮了一下精神,轉頭看向兄長。
張賀按著憑幾,稍稍傾身,湊到張安世耳邊,道:“君以何功得大將軍予此重酬?”
——官爵,乃國之公器,不因私而許。
——話是如此說,但是,實際上……誰人無私心?
——若是張安世什麽都沒有做,霍光憑什麽將他簡拔至次席?
張安世挑眉失笑:“舍我之後,大將軍無人可選。”
這話說得極篤定,令張賀啞然失笑。笑過之後,張賀倒是相信了。
“安世……”張賀低語,“大將軍……意將如何?”
張安世怔了怔,隨即苦笑:“阿兄終是言此問……”
——他早就想過,兄長會不會問這個問題……
……恐怕……這才是張賀最關心的問題……
張賀沒有答話,抿緊雙唇,靜靜地望著張安世。
張安世搖頭,抬手示意兄長靠近,隨即在他耳邊,道:“霍子孟舍不得衛太子!”
張賀一怔,隨即便露出一絲微笑,眼中滿是如釋重負的欣喜之色。
張安世微哂,不禁翻了一個白眼:“君亦是。”
——霍光拋不開衛太子,他的兄長何嚐不是?
“……曾孫之大幸……亦其大不幸!”張安世為那個少年歎息。
張賀垂下眼,收斂了神色,抿緊嘴唇,一言不發。
“亦乃我之幸……”張安世看著兄長,輕笑低語。
——為何是他?
……很多事情……隱晦……卻並不難明白……
******
中宮同樣得到了右將軍除職的消息,年幼的皇後在沉默了一會兒之後,第一個反應就是轉頭向自己的長禦詢問:“張家……我記得……光祿勳乃掖庭令之弟……”
“然。”倚華低頭迴答。
年幼的皇後再次沉默了一會兒。
郭穰站在殿中,等了好一會兒才道:“中宮……按舊製,君當對右將軍之妻有所賜,是否……”
兮君迴過神來,不解地反問:“既是舊製,君為何有此問?”
——她一向是循舊製行事的。
郭穰解釋:“按例,將軍多會加禁中官,然此次……中外有別,所賜亦不同,臣不知當循何例。”
——說白了就是,皇後一般隻對中臣家人有所賜予,外臣要低一些,賜予之物也略有不同。
兮君不由一怔:“右將軍非中官?”
郭穰點頭:“正是。”
——將軍是外臣,不能出入禁中的,自先帝開始,將軍多是天子近臣出身,本身就是侍中之類的禁中官,出入禁中自然方便。可是,這一次,張安世並未加中官之職。
——當然,也不是所有將軍都是中臣,比如貳師將軍李廣利。
沉默了好一會兒,兮君忽然道:“我考昔日亦未加官。”
殿中諸人同時一愣,卻隻能麵麵相覷,無一人能說出稍許寬解之辭。
——當初,上官安以皇後父為車騎將軍,卻始終未加侍中之類的官職……
——上官安能出入禁中,是因為他是外戚……通籍禁中……
兮君垂下眼,半晌才道:“既非中臣,即循外臣之例賜之……”
“唯。”郭穰低頭應道。
“諸君且退。”兮君垂著眼吩咐,語氣相當平靜,但是,殿中諸侍禦心中卻頗不平靜。
諸人行禮退下,倚華稍稍慢了幾步,落在最後,從皇後麵前退下時,她抬眼看了皇後一下,終是低聲勸了一句:“中宮病未良已,不宜多思……”
兮君輕輕點了一下頭,卻並沒有看向這位長期禦。
——她如何能不多思?
——除非她真的什麽都不懂,什麽都不在乎!
——不懂榮辱……
——不在乎生死……
可是——她不是!
她想活下去!
她一點兒都不想讓自己淪入悲慘的境遇!
——她不能不去想那些事!
因為,她隻能靠自己了!
——上官安當日能那樣說……焉知日後,霍光不會那樣說?
獨自坐在偌大的宮殿中,兮君不由苦笑。
“君一人?”一聲略顯驚訝的低語讓兮君驀然一驚,隨即便沒好氣地看向在帷簾後張望的少年。
“小哥哥……”兮君微微側頭,“此時……汝為何在此?”
——這會兒……他應該在從師學習才對。
見她如此,劉病已便幹脆從帷簾後走了出來,坐到她身邊,才道:“光祿勳為右將軍,彭祖須在家,餘者也多隨家人往賀,先生即曰皆休一日。”
兮君笑了笑,見他也是一身新衣,便笑道:“小哥哥亦是從張家來?”
劉病已點頭:“將至月尾,我也須到掖庭署簽押名籍。”
兮君點頭:“原來是順道……”
劉病已瞪大了眼睛,不高興地道:“順道?既然中宮如此言,原欲與君之物,我下次順手帶來時,再與君……哎!中宮!”
劉病已的話沒有說完,兮君便直接伸手拉過他的衣袖,竟是直接動手翻找了。
劉病已連忙拉迴衣袖,手忙腳亂地按住兮君的手。
“中宮!如此非君當為之!”劉病已一本正經勸阻。
兮君掙不過他,也就不費勁了,等他鬆了手,便幹脆收迴手,理了理衣袖,一派端莊從容地問劉病已:“謝禮?”
聽到這話,劉病已倒是不好意思了,取出帶來的漆匣,交給兮君,隨後鄭重拜首:“謝君相助。”
兮君接過漆匣反倒不著急看了,盯著劉病已看了好一會兒,才皺眉道:“小哥哥似乎……有悔意?”
——劉病已的眉目間分明帶著幾分不自在與愧疚。
兮君的疑惑讓劉病已頓時耷拉了腦袋,沮喪地點頭:“許丞之事……我思慮不周!”
兮君微微挑眉:“僅為此?”
劉病已點頭。
兮君不由擰眉,半晌才道:“君已知錯,何必再為之尤抱悔意?”
——更何況,那件事算得了什麽?
劉病已笑了笑,隻能搖頭:“我亦知應當如此,然……”
——知道與做到……終究是有區別的。
聽他這樣說了,兮君就沒有再多說——隻要明白,就終究會想通的。
兩人半晌無語。
兮君低著頭,手指輕輕摩挲漆匣的邊緣,好一會兒才道:“小哥哥……日後……不可再如此來椒房殿……”
劉病已一怔,隨即便了然地點頭:“縣官將還未央宮。我已知。”
停頓了一會兒,劉病已又道:“張令與我言,縣官還未央宮後,我入宮即不得出廬舍……”
兮君並不意外,輕笑言道:“我以為,掖庭令會上書,請將汝移出掖庭。”
——最好的理由就是劉病已已成年。
——十二歲……雖然不算成人,卻也的確不算小了。
劉病已點了點頭:“張令有此意,不過……大將軍雲,至少等我十五歲再言此事。”
“十五歲?”兮君有些意外了,“尚有三歲!”
劉病已點頭,見她神色頗為緊張,連忙勸慰:“不必為我憂,我不出廬舍就是了。”
兮君看了他一眼,搖了搖頭:“縣官……心思晦黯莫測……汝不能如此不在意!”
——隻聽他的話音,兮君便知道,他根本沒有上心。
劉病已微笑,挑了挑眉,湊到兮君的耳邊,低聲道:“如今……縣官未必能動我!”
——那位少帝想殺他!
這一點,從多年之前,劉病已便很清楚。
那時,那位少帝遠在建章,想動他,並不容易,如今……即使是在未央宮……少帝也未必有這個本事!
時至今日,劉病已又怎麽可能不清楚自己有何倚恃呢?
劉病已的話讓兮君怔了怔,半晌才醒過神來,卻是不由歎了一口氣,輕聲道:“病已,大將軍不欲與上反目。”(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