駘蕩宮後寢,劉弗陵接過尚書奉上的簡冊,看了一眼垂首端坐的霍光,見他一言不發,不由稍稍猶豫一下,才緩緩地展開那份簡冊。


    簡冊以尺一板編連,每板書寫兩列,分明是一道已經寫好的詔令。


    劉弗陵用力捏了一下手中的簡板,半晌才認真地看向尺一板上的字。


    ——“製詔:燕王迷惑失道,前與齊王子劉澤等為逆,抑而不揚,望王反道自新,今乃與長公主及左將軍桀等謀危宗廟。王及公主皆自伏辜。其赦王太子建、公主子文信及宗室子與燕王、上官桀等謀反父母同產當坐者,皆免為庶人。其吏為桀等所詿誤,未發覺在吏者,除其罪。”


    ——竟是大赦?


    劉弗陵訝然抬眼,卻見霍光巋然不動,他心中一緊,將所有的激動都按捺下去,低頭又重讀了一番這份不算長的詔書。


    “大將軍……”劉弗陵有些不敢置信。


    “陛下。”霍光仍舊是一派平靜恭謹的樣子。


    劉弗陵定了定神,右手按在簡冊,認真地詢問:“大將軍欲赦罪人?”


    霍光搖頭:“並非赦罪人。”


    劉弗陵一愣,低頭又看向麵前的簡冊,沒等他再看明白,就聽到了霍光的解釋:“謀反罪無可赦,相坐者亦死罪,實可憐憫。”


    霍光的語氣雖然依舊平靜,但是,其中的悲憫之意卻是很清楚的。


    聽到這樣的解釋,劉弗陵卻不禁打了一個寒顫。


    ——憐憫?


    霍光似乎根本沒有注意劉弗陵的反應,他繼續解釋,語氣依舊平靜:“……燕王為先帝長子,宗室之中甚有人望,與其謀反者,多是對其甚為信服,自不可赦;陛下乃少帝,威信不足,宗室之中,縱未與謀,亦非忠於陛下,若陛下厚恩,赦反者之父母同產當坐者,宗室豈……”


    “如此重恩……大將軍不覺過矣?”劉弗陵打斷了霍光的話,原想冷笑質問,卻終按捺下來,盡量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疑問。


    ——謀反之事,大逆之罪,尚加此重恩……


    ——天下人會感恩,還是認為此案……不實?


    劉弗陵心中冷笑。


    ——或者是這位大將軍自己心虛了?


    劉弗陵氣鬱難解,哪裏能真的掩飾住自己的想法,霍光抬眼看向年少的天子,稍稍打量了一下他的臉色,便再次垂下眼,不在意地道:“宗室謀反,赦其坐者,本有先例。”


    “孝景皇帝時,七國反亂,首事者之父母、妻子、同產皆沒入為官奴婢。孝武皇帝建元元年方赦遣之。”


    劉弗陵一愣,隨即便反應過來。


    ——那並不是孝景皇帝所興之例。


    ——孝文皇帝元年十二月,立趙幽王子遂為趙王,徙琅邪王澤為燕王。呂氏所奪齊、楚地皆歸之。盡除收帑相坐律令。


    ——漢初,律令定:“罪人完城旦、鬼薪以上,及坐奸府者,皆收其妻、子、財、田宅。”


    ——正因孝文皇帝除收孥相坐之律令,處理七國之亂時,孝景皇帝才能夠對謀反者的親屬處以收孥這種寬恤之刑。


    ——依漢律,謀反者,其父母、妻子、同產,無少長皆棄市。


    認真想一想,這道詔書雖是言赦,實際上卻是更加嚴苛。


    ——若無此詔,按七國之亂的先例,謀反之人的父母妻子不過是沒為官奴婢,如今,雖然是免為庶人,但是,明文隻限於父母與同產,其妻與子卻是非死不可了。


    ——而且,這個赦免隻限於宗室之人。


    ——最起碼的,上官家與桑家是不赦的。


    劉弗陵冷笑出聲:“大將軍,朕有一事甚感好奇。”


    “不知何事……”霍光恭恭敬地接口詢問,卻再次被劉弗陵打斷了話音。


    “此番謀反之人,是否僅餘宗室與長公主子可與赦?”劉弗陵冷笑著問道。


    畢竟生在宮中、長在宮中,劉弗陵縱然怒不可遏,也無法將話說得更加直白了。


    ——再直白一些,劉弗陵就得問霍光,是不是除了宗室,涉案之人都已經死了?


    霍光在宮中三十餘年,又怎麽可能不明白劉弗陵這種近乎直白的質問意味著什麽?


    他眨了眨眼,唇角動了動,神色卻沒有變化,不過片刻之後,便開口對少帝道:“陛下,詔中有雲:‘其吏為桀等所詿誤,未發覺在吏者,除其罪。’陛下之問,臣無言以答。”


    ——霍光的意思,此案根本沒有徹查到底。


    劉弗陵哂然。垂眼沉吟了一會兒,他抬起頭,目光投向正前方所設的漆屏上,良久未動。


    漆屏並沒有特色,並不值得天子矚目。霍光很清楚,這位少帝是在看漆屏外的皇後。


    ——君臣議事,兮君主動退到了殿外。


    其實,即使是避嫌,兮君也可以退到內殿的,但是,兮君仍然選擇了殿外。


    在殿外看到外孫女時,霍光是驚訝的,雖然,打量了一番之後,他略感放心,但是,無論如何,她不該站在殿外。


    帝寢門前,祖孫二人不便多敘,雙方見禮之後,霍光便進殿了。


    進了殿門,霍光立刻就明白了外孫女為何寧可站在殿外了。


    ——熏香!


    ——濃烈的熏香讓他差點就喘不過來氣!


    掩鼻適應了一會兒,霍光才繼續隨宦者往前走,心中卻是不無震驚。


    ——如此濃烈的熏香……明顯是在掩飾什麽……


    這一個多月,霍光一直沒有覲見皇帝,因此,他並不知道劉弗陵的情況——當然,他知道劉弗陵一直病著,但是,他不知道所謂的“病”是什麽概念。——因此,見到劉弗陵時,霍光真的是嚇了一跳,好半晌都沒有行禮,還是,劉弗陵一聲輕笑,他才迴過神,連忙稽首再拜。


    ——這位少年已經病到這種地步了嗎?


    這種狀況是完全出乎霍光的意料的。


    不過,不管如何震驚,片刻之後,霍光也就鎮定下來了,心思一轉便想到另一樁事——既然劉弗陵的病情已經如此嚴重了,為什麽每日的奏報仍然是那麽輕描淡寫呢?


    霍光心中凜然,神色也越發地冷了下來。


    ——看來,是必須請這位少帝盡快移宮了。


    自從衛太子的事情之後,霍光便不敢再小覷宮中的閹人——他們忍受著屈辱活下來,自然會緊緊抓住能抓住的一切!誰敢奪走他們僅有的一切,他們就敢對付誰!


    ——這位少帝的外祖父就是那些閹人中的一員。


    ——這位少帝很容易贏得那些閹人的忠心。


    ——就如同他很容易贏得軍中將尉的忠心一樣!


    借助這次的謀反案,霍光已經清理過一次禁中人事了,不過,從今天的情況看——那遠遠不夠!


    霍光垂下眼,暗暗思忖。


    此時,見劉弗陵看向皇後,無論劉弗陵是想暗示什麽,這個舉動都讓霍光想到了一個不錯的主意。


    不過,那些事情並不是眼下最迫切的問題。


    “陛下?”霍光稍稍揚聲。


    劉弗陵收迴目光,再次看了一眼麵前的簡冊,隨後看向霍光,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迷茫。少年天子詢問自己的輔臣:“大將軍為何此時才欲行赦?”


    霍光沒有錯認劉弗陵的神色,因此,不由就怔住了,良久才道:“陛下何意?”


    劉弗陵搖了搖頭,歎了一口氣:“朕以為大將軍對皇後甚為愛惜。”


    霍光默然。


    ——劉弗陵的話很含糊,但是,霍光又怎麽可能不明白?


    ——既然有赦罪人的想法,為什麽不赦上官家?


    ——皇後畢竟是上官氏……


    劉弗陵沒有再多說什麽——若是在見皇後之前知道這件事,他很可能會冷嘲熱諷一番。


    ——即使,他自己也清楚,霍光拿定主意之後,他的一切想舉與作為都是徒勞無用的!


    ——他仍然會那樣做!


    ——他已經壓抑了太久了!


    ——他需要發泄!


    可是,就是在霍光請見前,他見了自己的皇後,也刺傷了她。


    ——情緒發泄了,感覺卻依舊不好!


    ……


    明知是徒勞,就算任性地做了……又能如何呢?


    劉弗陵沮喪了。


    至少,現在,他放棄了。


    長籲了一口氣,劉弗陵卷起簡冊,交給長幾旁的宦者,隨後對霍光道:“可。”


    這就是準詔了。


    雖然隻是一個形式,但是,霍光素來都不會授人以柄,總會先奏報劉弗陵,之後再用璽頒詔。


    不過,這份詔書,還是最近一個多月來,劉弗陵看到第一份璽書。


    說出“可”的瞬間,少年天子的心裏真是百味雜陳。


    再看著霍光身後的尚書,畢恭畢敬地接過那份尺一詔,劉弗陵不禁一陣恍神。


    ……皇帝……


    ……權力……


    ……詔……


    ……璽……


    劉弗陵一時也辨不清自己究竟在說什麽了。


    “……陛下……”宦者的輕聲提醒讓劉弗陵陡然迴神,卻隻能茫然地看著霍光。


    霍光神色不動,恭恭敬敬地重複了一遍自己方才所說的話:“臣昧死伏請陛下還未央宮。”


    (感謝ice+fire給本文的粉紅票。感謝書友100818231135658與書友100107200542852的打賞。謝謝書友100107200542852的支持,請放心,我會認真地寫完本文的,不過,我沒有讀者群,所以,你也不必求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樂夜未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楚並收藏長樂夜未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