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月灑竹林的留言。我重新修改了本卷的21章,不僅是解釋了那些律令,最重要的是,那一章趕得急,律令部分還是犯了錯了……雖然不影響情節,但是,錯誤還是很嚴重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再去看看)
製書露布各郡,當若盧令看到那份製書時,當即便是一驚,隨即便出了一身冷汗。
若盧令的第一反應是,自己是不是要死了?
按照製書上的說法——丞相征事任宮手捕斬桀。
——上官桀在逐捕之初就死了!?
若盧令與若盧詔獄中中的各人都很清楚——上官桀究竟有沒有死!
正因如此,若盧署上下,在得知這份製書內容的時候,便同時失聲了。
——沒有人敢說自己不恐懼死亡。
——所謂不怕死,隻不過是因為人們對其它事物的恐懼淩駕於死亡之上了。
——這種狀況大多是暫時的。
若盧令驚出了一身冷汗,他的屬下同樣如此。
若盧丞更是顫栗不已,良久才哆嗦著喚主吏:“吾令……”
孟冬十月,出了這麽一身冷汗,盡管室內也設了兩隻溫爐,若盧令仍然覺得渾身冰冷,整個人都僵硬了。
不過,無法動彈之下,若盧令的思維反而清晰了許久,待聽到若盧丞的喚聲,他也是一顫,隨即卻笑了。
“吾令……”若盧丞尋思——自己的主吏是不是受驚過度了?
若盧令似乎是察覺了他的想法,似笑非笑地瞥了他一眼,隨後才道:“君會與人言署中事?”
若盧丞一愣,隨即省悟過來,立刻長籲了一口氣。
少府屬下可以算是天子私臣,寺署之中的事情多涉及禁密,絕對不允許對外言語,否則便是大逆、大不敬。
——既然他們不能對外說話,他們知道什麽又有什麽關係呢?
若盧丞深感佩服地望著自己的主吏——麵對此事,仍然可以如此從容啊。
若盧令笑了笑,抬手拭去額角的冷汗,自嘲地搖頭苦笑:“虛驚一場啊!”
“諾。”若盧丞深有同感地附和。
雖然已經有如此篤定的想法了,但是,聽到霍光前來的消息時,若盧令仍然緊張得滿頭大汗。
——自己再如何想也沒有用,最後決定一切不是他。
——他如何能肯定霍光所想的一定與他一樣?
少府屬下既然算是天子私臣,又多是宦者,雖然有官秩,但是,處置起來……卻比處置庶人容易得多。
若盧令是小心翼翼地將霍光迎入正堂的。
霍光沒有入席坐下,他揮了揮手,他的隨從便立即在門外停步,同時伸手阻止若盧屬吏跟著若盧令入內。
見到這般情形,已經跟著霍光走進正堂的若盧令鎮定了許多。
“大將軍可是有事吩咐臣?”若盧令向霍光恭敬執禮。
霍光向門外的隨從輕輕頜首,立刻有兩名隨從悄然而迅速地將門關了起來。
關門的動靜讓若盧令心中一緊。
“大將軍……”
“帶我去見上官桀。”霍光打斷了若盧令的話,也讓他鬆了一口氣。
“唯唯。”若盧令連忙答應,一句都沒有多說,便當先走向一側,在經過某根梁柱,他抬手輕觸了一下梁柱的某處,隨即走向相反的方向,拉開垂下的錦幔。
地麵上赫然出現了一個三尺見方的洞口,有階梯向下延伸,每隔幾層便擺一盞點著的燈。
“大將軍?”若盧令沒有直接先進去,而是以疑問的語氣向霍光詢問,待霍光點了頭,他才率先走入通道。
雖然是地下,但是,通道中並不黑暗,足夠的燈盞足以提供足夠的光亮,也沒有什麽不堪忍受的氣味與情況出現,然而,因為曲折,走了許久,也沒有到目的。
不過,霍光也清楚若盧獄與正堂之間的距離,因此,並沒有出聲質疑。
再長的通道也總會到頭。
看著眼前的青銅鑄成的高柵,霍光的神色更顯晦黯。
若盧令看了霍光一眼,卻更加不敢吭聲了,默默地挪步,走到角落裏,扯動那兒垂下的一根毫不起眼的麻繩。
不過片刻,銅柵的另一側就有人趕來,看到若盧令便不由挑眉:“到底是入冬了?君竟是不願出門了?”
那人的年紀與霍光相仿佛,雖然看著是個小吏,但是,誰都知道,這種人要是渾起來,連主吏都無可奈。
若盧令隻能苦笑:“升柵。”
“唯!”那個小吏倒還沒有太不靠譜,見主吏如此反應,驚訝之餘,卻也沒有再調侃言語,而是直接走到一旁,啟動樞紐。
銅柵升起,若盧令對著霍光肅手低頭。
這一次,霍光率先走了進去。
見自己的主吏對那人如此恭敬,那名年紀不小的小吏不由有些好奇,尋了個絕好的角度,仔細地看了看,隨即便不由變了臉色。
——很顯然,他認出了霍光。
待若盧令與霍光走遠,就有人湊近了那名小吏,待看到他駭人的臉色,便深感稀奇:“這是?”
小吏迴過神來,推開同僚,徑自放下銅柵,隨後才對那個遠比自己年輕的獄吏道:“少看少問!”
說完便徑自進了自己的廬舍。
詔獄,尤其是禁中詔獄,關押的都是身份貴重之人,因此,條件總是比一般的牢獄要好一些。當然,再好的獄也是獄,總歸不會像他們的宅第或者某些逆旅一樣舒坦的。
再加上這兒是地牢,氣味……總是有些不好聞的。
不過,霍光並非不知道這些,因此,看到上官桀至少老了十歲的憔悴模樣時,霍光並沒有顯出絲毫的驚訝。
“少叔。”霍光很平靜地與這位故人打了招唿。
上官桀轉身看向霍光,以相同的方式、相同的語氣招唿他:“子孟。”
——即使談不上知交,他們也的確曾是友人……更是姻親……
——他們了解彼此,更甚於了解自己。
上官桀根本沒有問霍光的來意,隻是安靜地等待著。
霍光也沒有說什麽虛辭,沉默片刻之後,便看著上官桀,直截了當地詢問:“少叔可有事未了?”
即使已有心理準備,真正聽到霍光如此說之後,上官桀也仍然不由地煞白了臉色。
好半晌,上官桀才慢慢言道:“未了之事甚多,然則……”他笑了笑,一派淒然,但是,再開口時,他的聲音仍然十分清楚。
“……然則,與君言之又有何益?”上官桀冷笑。
——難道霍光還能為他完成未了之事?
——在此時此刻!
——怎麽可能?!
霍光沒有迴答,隻是點了點頭,隨後,便看向守在較遠處的若盧令,竟仿佛是打算離開了。
“子孟!”上官桀忽然出聲,聲音中竟帶了幾分鄭重。
“少叔?”霍光轉頭看向上官桀,仍是一派平靜的神色。
盯著霍光看了好一會兒,上官桀才道:“事已至此,子孟可否為我釋惑一二?”
霍光微微擰眉,卻終究是應了:“君姑且言之。”
上官桀沉吟了,問的第一個問題是:“子孟當初為何不願皇後入宮?”
霍光不由挑眉,心中深感驚訝,不過,他隨即就明白了上官桀的用意,這讓他不由挑眉,搖頭道:“君何妨直言?”
上官桀微微眯眼,盯著霍光看了一會兒,才失笑而言:“何妨直言?”
“諾。”霍光點頭。
“何以直言?”上官桀冷笑,“君教我!”
——難道要他問霍光:“君對縣官究竟有幾多忠心?”
——霍光敢答,他還不敢問呢!
——更何況,霍光敢答嗎?
上官桀不認霍光會迴答這種問題。
——霍光太謹慎了。
——隻怕直到死,也不可能放縱自己的言行!
霍光沒有否認,而是點了點頭,沉吟片刻之後,仍然迴答:“兮君太年幼了。”
上官桀眯眼,他絲毫都不意外霍光會如此迴答。
“日後呢?”上官桀抿了抿唇,再問,“日後,皇後會如何?”
霍光皺眉,對上官桀的問題十分不滿:“既然已為皇後,日後還能如何?”
上官桀挑眉:“子孟少子即女子。我記得,其與皇後年紀相仿。”
霍光沉下臉:“少叔,幸君隻此一子。”
上官桀閉上眼,點了點頭,道:“新婦所產,一男一女,子孟既憐之,當初為何不願顯貴之?”
霍光冷哼一聲,半晌才道:“顯貴唯此一途乎?”
上官桀一愣,剛要說什麽,就見霍光抬手示意他暫不要言語。上官桀沒有與他相爭,而是點了點頭,垂下眼,等待霍光開口。
霍光垂下眼,“少叔可願為我釋惑?”
上官桀嗤笑一聲——他能拒絕嗎?
然而,笑音未落,上官桀便陡然變了臉色。
霍光說:“十一年了。”
這個數字太過敏感了,上官桀驚恐地退了一步。
霍光問:“少叔可願一言,十一年前,汝等究竟做了什麽?”
上官桀連退數步,直到後背靠上囚室的牆壁才停住。
霍光眨了眨眼,神色晦黯不明。
兩人相望不語。
良久,上官桀才艱澀地言道:“君何出此言?”
霍光輕笑:“此問,我忍了十一年……豈能不問?”(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製書露布各郡,當若盧令看到那份製書時,當即便是一驚,隨即便出了一身冷汗。
若盧令的第一反應是,自己是不是要死了?
按照製書上的說法——丞相征事任宮手捕斬桀。
——上官桀在逐捕之初就死了!?
若盧令與若盧詔獄中中的各人都很清楚——上官桀究竟有沒有死!
正因如此,若盧署上下,在得知這份製書內容的時候,便同時失聲了。
——沒有人敢說自己不恐懼死亡。
——所謂不怕死,隻不過是因為人們對其它事物的恐懼淩駕於死亡之上了。
——這種狀況大多是暫時的。
若盧令驚出了一身冷汗,他的屬下同樣如此。
若盧丞更是顫栗不已,良久才哆嗦著喚主吏:“吾令……”
孟冬十月,出了這麽一身冷汗,盡管室內也設了兩隻溫爐,若盧令仍然覺得渾身冰冷,整個人都僵硬了。
不過,無法動彈之下,若盧令的思維反而清晰了許久,待聽到若盧丞的喚聲,他也是一顫,隨即卻笑了。
“吾令……”若盧丞尋思——自己的主吏是不是受驚過度了?
若盧令似乎是察覺了他的想法,似笑非笑地瞥了他一眼,隨後才道:“君會與人言署中事?”
若盧丞一愣,隨即省悟過來,立刻長籲了一口氣。
少府屬下可以算是天子私臣,寺署之中的事情多涉及禁密,絕對不允許對外言語,否則便是大逆、大不敬。
——既然他們不能對外說話,他們知道什麽又有什麽關係呢?
若盧丞深感佩服地望著自己的主吏——麵對此事,仍然可以如此從容啊。
若盧令笑了笑,抬手拭去額角的冷汗,自嘲地搖頭苦笑:“虛驚一場啊!”
“諾。”若盧丞深有同感地附和。
雖然已經有如此篤定的想法了,但是,聽到霍光前來的消息時,若盧令仍然緊張得滿頭大汗。
——自己再如何想也沒有用,最後決定一切不是他。
——他如何能肯定霍光所想的一定與他一樣?
少府屬下既然算是天子私臣,又多是宦者,雖然有官秩,但是,處置起來……卻比處置庶人容易得多。
若盧令是小心翼翼地將霍光迎入正堂的。
霍光沒有入席坐下,他揮了揮手,他的隨從便立即在門外停步,同時伸手阻止若盧屬吏跟著若盧令入內。
見到這般情形,已經跟著霍光走進正堂的若盧令鎮定了許多。
“大將軍可是有事吩咐臣?”若盧令向霍光恭敬執禮。
霍光向門外的隨從輕輕頜首,立刻有兩名隨從悄然而迅速地將門關了起來。
關門的動靜讓若盧令心中一緊。
“大將軍……”
“帶我去見上官桀。”霍光打斷了若盧令的話,也讓他鬆了一口氣。
“唯唯。”若盧令連忙答應,一句都沒有多說,便當先走向一側,在經過某根梁柱,他抬手輕觸了一下梁柱的某處,隨即走向相反的方向,拉開垂下的錦幔。
地麵上赫然出現了一個三尺見方的洞口,有階梯向下延伸,每隔幾層便擺一盞點著的燈。
“大將軍?”若盧令沒有直接先進去,而是以疑問的語氣向霍光詢問,待霍光點了頭,他才率先走入通道。
雖然是地下,但是,通道中並不黑暗,足夠的燈盞足以提供足夠的光亮,也沒有什麽不堪忍受的氣味與情況出現,然而,因為曲折,走了許久,也沒有到目的。
不過,霍光也清楚若盧獄與正堂之間的距離,因此,並沒有出聲質疑。
再長的通道也總會到頭。
看著眼前的青銅鑄成的高柵,霍光的神色更顯晦黯。
若盧令看了霍光一眼,卻更加不敢吭聲了,默默地挪步,走到角落裏,扯動那兒垂下的一根毫不起眼的麻繩。
不過片刻,銅柵的另一側就有人趕來,看到若盧令便不由挑眉:“到底是入冬了?君竟是不願出門了?”
那人的年紀與霍光相仿佛,雖然看著是個小吏,但是,誰都知道,這種人要是渾起來,連主吏都無可奈。
若盧令隻能苦笑:“升柵。”
“唯!”那個小吏倒還沒有太不靠譜,見主吏如此反應,驚訝之餘,卻也沒有再調侃言語,而是直接走到一旁,啟動樞紐。
銅柵升起,若盧令對著霍光肅手低頭。
這一次,霍光率先走了進去。
見自己的主吏對那人如此恭敬,那名年紀不小的小吏不由有些好奇,尋了個絕好的角度,仔細地看了看,隨即便不由變了臉色。
——很顯然,他認出了霍光。
待若盧令與霍光走遠,就有人湊近了那名小吏,待看到他駭人的臉色,便深感稀奇:“這是?”
小吏迴過神來,推開同僚,徑自放下銅柵,隨後才對那個遠比自己年輕的獄吏道:“少看少問!”
說完便徑自進了自己的廬舍。
詔獄,尤其是禁中詔獄,關押的都是身份貴重之人,因此,條件總是比一般的牢獄要好一些。當然,再好的獄也是獄,總歸不會像他們的宅第或者某些逆旅一樣舒坦的。
再加上這兒是地牢,氣味……總是有些不好聞的。
不過,霍光並非不知道這些,因此,看到上官桀至少老了十歲的憔悴模樣時,霍光並沒有顯出絲毫的驚訝。
“少叔。”霍光很平靜地與這位故人打了招唿。
上官桀轉身看向霍光,以相同的方式、相同的語氣招唿他:“子孟。”
——即使談不上知交,他們也的確曾是友人……更是姻親……
——他們了解彼此,更甚於了解自己。
上官桀根本沒有問霍光的來意,隻是安靜地等待著。
霍光也沒有說什麽虛辭,沉默片刻之後,便看著上官桀,直截了當地詢問:“少叔可有事未了?”
即使已有心理準備,真正聽到霍光如此說之後,上官桀也仍然不由地煞白了臉色。
好半晌,上官桀才慢慢言道:“未了之事甚多,然則……”他笑了笑,一派淒然,但是,再開口時,他的聲音仍然十分清楚。
“……然則,與君言之又有何益?”上官桀冷笑。
——難道霍光還能為他完成未了之事?
——在此時此刻!
——怎麽可能?!
霍光沒有迴答,隻是點了點頭,隨後,便看向守在較遠處的若盧令,竟仿佛是打算離開了。
“子孟!”上官桀忽然出聲,聲音中竟帶了幾分鄭重。
“少叔?”霍光轉頭看向上官桀,仍是一派平靜的神色。
盯著霍光看了好一會兒,上官桀才道:“事已至此,子孟可否為我釋惑一二?”
霍光微微擰眉,卻終究是應了:“君姑且言之。”
上官桀沉吟了,問的第一個問題是:“子孟當初為何不願皇後入宮?”
霍光不由挑眉,心中深感驚訝,不過,他隨即就明白了上官桀的用意,這讓他不由挑眉,搖頭道:“君何妨直言?”
上官桀微微眯眼,盯著霍光看了一會兒,才失笑而言:“何妨直言?”
“諾。”霍光點頭。
“何以直言?”上官桀冷笑,“君教我!”
——難道要他問霍光:“君對縣官究竟有幾多忠心?”
——霍光敢答,他還不敢問呢!
——更何況,霍光敢答嗎?
上官桀不認霍光會迴答這種問題。
——霍光太謹慎了。
——隻怕直到死,也不可能放縱自己的言行!
霍光沒有否認,而是點了點頭,沉吟片刻之後,仍然迴答:“兮君太年幼了。”
上官桀眯眼,他絲毫都不意外霍光會如此迴答。
“日後呢?”上官桀抿了抿唇,再問,“日後,皇後會如何?”
霍光皺眉,對上官桀的問題十分不滿:“既然已為皇後,日後還能如何?”
上官桀挑眉:“子孟少子即女子。我記得,其與皇後年紀相仿。”
霍光沉下臉:“少叔,幸君隻此一子。”
上官桀閉上眼,點了點頭,道:“新婦所產,一男一女,子孟既憐之,當初為何不願顯貴之?”
霍光冷哼一聲,半晌才道:“顯貴唯此一途乎?”
上官桀一愣,剛要說什麽,就見霍光抬手示意他暫不要言語。上官桀沒有與他相爭,而是點了點頭,垂下眼,等待霍光開口。
霍光垂下眼,“少叔可願為我釋惑?”
上官桀嗤笑一聲——他能拒絕嗎?
然而,笑音未落,上官桀便陡然變了臉色。
霍光說:“十一年了。”
這個數字太過敏感了,上官桀驚恐地退了一步。
霍光問:“少叔可願一言,十一年前,汝等究竟做了什麽?”
上官桀連退數步,直到後背靠上囚室的牆壁才停住。
霍光眨了眨眼,神色晦黯不明。
兩人相望不語。
良久,上官桀才艱澀地言道:“君何出此言?”
霍光輕笑:“此問,我忍了十一年……豈能不問?”(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