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現在就可以廢後!”
兮君狠狠地放下手,五指攥起,隻覺得一陣兒鑽心的疼。
——用來組係玉件的都是極細、極韌的絲錢,兮君方才的動作又太猛了,立刻就被絲線捋出了一道不淺的傷口。
“妾倒是很想知道陛下的廢後詔上寫什麽!”
兮君冷笑:“‘天子諸侯後夫人,無子不出’!六出之則,妾愚昧,不知自身犯了哪一條,正要請上教訓!”
從去年開始,兮君心裏就一直憋著火,她什麽都沒做,也什麽都不能做,卻被所有人一點點逼到絕境。
她年幼,卻不是無知,她知道自己如今已經處於多麽危險的狀況之中了。
——廢後?
聽到少年天子的威脅的時候,兮君心中隻覺得憤怒。
——她所設想的結局中,這一條已是最不可怕的了。
兮君冷笑不止——他以為她害怕被廢嗎?
——簡直是愚不可及!
劉弗陵剛有些平息的怒火又被她的冷言冷語與冷笑惹著了——方才玉碎的聲音入耳,少年天子便覺得一陣顫栗。
——玉碎……實在是太過不祥了!
劉弗陵看著摔在他與她之間的碎玉,心中不由興起一股悲涼的感覺,原本的怒火也不由就被壓了下去。
然而那股悲涼之感沒有能夠維持多久,就被年幼的皇後那一句句冰冷的話語給打散了。
劉弗陵咬牙,瞪著自己的皇後,用同樣冰冷的語氣一個字一個字地迴答她:“廢後何須理由?孝惠張皇後乃是皇太後,還不是被廢了?孝景皇帝的薄氏,被廢之時,又何須六出之條?皇後!爾太狂妄了!”
“狂妄?!”兮君重複了一遍他的形容,卻不由就覺得哭笑不得,連原本的怒意都因為消褪了幾分。
如此一來兮君倒是懶得與這位少年天子再動口了,轉身步入前殿之中所設的繡幄之中,方由坐下,又停了動作,揚手示意宮人將幄帳內所設的幾、秤挪向左手邊,之後才在漆秤上坐下,理了理了衣裳,抬頭對仍立於殿中的天子笑道:“原來陛下是自認為可與孝文皇帝、孝景皇帝相比了。那麽,妾在這兒等著陛下的廢後詔!”
“中宮!”靠近幄帳的幾名長禦同時低唿。
——皇後一再地提“廢後”二字,簡直就是在挑釁啊!
——無論如何,天子是君,這般態度都是不可以的。
劉弗陵怒極反笑:“好!好!好!……皇後這是寧可被廢,也可見召見大將軍?”
兮君挺直了身子,盯著少年天子,一字一句地道:“妾是皇後。陛下尚在,沒有妾召見大臣的道理!”
這句話已經不是兮君第一次說了,方才在寢殿之中,劉弗陵剛說出要求的時候,兮君就是這樣答的。
漢朝後世那些沒有後妃不能幹政的規矩,從高皇帝開始,皇後就可以對某些朝政事務做出裁決,尤其是皇帝不能及時處理的情況下,皇後甚至可以處決朝臣,但是,皇後畢竟身處後宮,宮禁製度森嚴,雖然說見皇後如見天子,但是,朝臣在禁中的一舉一動都受限製,皇後想將朝臣召至自己的宮殿——除了少府寺、詹事寺的官吏之外,真的是不太可能!
兮君的拒絕是理直氣壯的。
劉弗陵卻不這樣認為。
盯著皇後看了一會兒,少年天子冷笑而言:“皇後不必說得如此冠冕堂皇!大將軍乃皇後外祖父,豈是一般朝臣可比?”
皇後的確不方便直接召見朝臣,但是,外戚卻是例外。外戚也是宗室,一般來說,無論官職大小都是通籍宮禁的,以方便皇後、皇太後的家人入宮奉朝請。
聽了天子的質問,兮君淺笑,仿佛聽到了什麽好笑的說辭。
“皇後!”
“陛下!”
在劉弗陵被自己的笑容刺得更加惱火地出聲之後,兮君低頭迴應了一聲,一派恭敬,隨即便抬頭,望著年少的天子,眉角一挑,淡淡地道:“原來外祖父家也算外戚!中長秋何在?立刻傳詔,讓霍家諸人通籍椒房殿!”
兮君在“外祖父”的“外”字上加重了音量。
皇後平靜的聲音落下,前殿內外卻無人敢應聲。
中長秋就在殿上,跪在殿門旁,一臉的為難。
外戚是指皇後、皇太後、太皇太後的家人——既稱家人,曆來都是指皇後、皇太後、太皇太皇的父族。
——雖然舅甥亦稱骨肉,但是,皇族宗室畢竟與一般人家不同,更加重視宗法,不可能真的將母族與父族等同的。
——譬如說,諸侯王之支子可封侯,公主之子卻沒有這個資格。
皇後這道命令,便是中長秋去少府寺、光祿勳寺與衛尉寺頒了,三處隻怕也會以亂命為由拒受。
偏偏這道命令又是皇後順著皇帝的話意說出來的——勸諫天子不是中宮屬吏的職責啊!
中長秋隻能沉默了。
劉弗陵沒有想到兮君竟會如此迴應他的質問,一時之間,他目瞪口呆,卻是說不出一個字來反駁她的話。
這種情況下,劉弗陵再惱,就是赤祼祼地遷怒了!
兮君看著他,眼中一片清明,一片疏離,劉弗陵心中的怒意頓時消失得無影無蹤。他認真地看著自己的皇後,半晌,才慢慢登階,走進幄帳。隨侍的黃門見狀,立刻在幄中擺好天子的坐具,然而,劉弗陵卻沒有坐下。
年少的天子在更加年少的皇後麵前席地而坐,盯著皇後的眼睛,再鄭重不過地解釋:“皇後一直沒有讓朕說完,朕現在要說清楚。等朕說完了,皇後再開口可好?”
天子如此態度,兮君除了答應還能如何呢?
於是,年幼的皇後沉默地看著皇帝,等待他開口。
“朕想請皇後設宴請大將軍,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長公主的事情。”劉弗陵用十分誠懇的語氣將燕王上書為丁外人請封、霍光堅持不允的經過講述了一遍。
等皇帝說完了,兮君眨了眨眼,道:“就為這個?”
“是的!”劉弗陵點頭,話中帶了幾分輕鬆的意思。
兮君點了點頭,盯著自己的夫君看了好一會兒,才移開目光。她的目光在殿內轉了一圈,最後落在門旁的中長秋身上。
倚華隻覺得自己的心已經提到了嗓子眼,差一點兒就想失聲喊出來,阻止皇後……
“中長秋,命謁者傳我詔於大將軍,就直言——上命吾為長主請托於大將軍,大將軍應否?”兮君沉穩的聲音讓倚華的心陡然放下,“讓傳詔之人務必將大將軍的答複帶迴來!”
兮君收迴目光,平靜地看向自己麵前的天子,語氣越發地平淡起來:“陛下還在這兒等著呢!”
啪!
兮君的話音還沒落下,一個清晰的耳光聲就在殿內響起。
“陛下!”殿上諸人失聲驚唿。
看著忽然站起的天子與他尚未收迴的右手,再看臉已經偏向右側的皇後,所有人都顫栗著,卻也隻能再將頭低頭。
劉弗陵的這一巴掌,用的力氣並不大,但是,他畢竟是十五歲的少年,又長得十分高大壯實,這一巴掌下去,兮君隻覺得臉頰著火似的又燙又疼,但是,她沒有動彈,甚至沒有用手去摸一下臉頰,隻是緩緩地轉迴頭,看都不看皇帝,再次出聲:“中長秋!”
“敬諾!”中長秋連忙應聲,什麽都顧不得,踉踉蹌蹌地迅速離開前殿。
——這道詔令與之前那道不同,他不能不傳。
剛轉過一道彎,中長秋忽然被一個力道拉住,一下子扯到一旁的角落裏,他連忙捂嘴,好容易才壓下驚唿聲。
“私府長?”認出拉住自己的是中宮私府長郭穰,中長秋不由翻了個白眼,“何事?”
郭穰瞥了一眼殿門,壓低聲音:“我隻是見中長秋似乎是往大長秋那兒去……”
“自然是往大長秋那兒去,宣奉中宮詔令,本就是大長秋的職責。”中長秋不明白他的意思。雖然官名相近,但是,中長秋與中宮私府長一樣,乃是詹事的屬吏,所掌乃是皇後食邑之事,大長秋乃是與詹事平級的二千石之官,職掌宣奉中宮詔令。
郭穰搖頭:“中長秋再想想方才中宮的話。”
中長秋皺眉,卻還是依言迴憶了一下,隨即訝然:“謁者……”
中長秋一頭冷汗:“中宮是不是說錯了?怎麽能讓謁者向大將軍傳詔……”
郭穰拍了拍他的肩:“君奉中宮詔令行事,中宮便是說錯了,君亦隻可奉詔而行。”
中長秋連連稱是,又揖手謝過:“多謝郭君教誨。”
郭穰側身避讓,答禮之後,又道:“不敢稱教。隻不過,我等屬吏,隻可奉命,萬不可自作主張。寧可少做、不做,亦不可多做。”
中長秋連忙答應:“郭君所言甚是。仆謹受教了。”
兩人這才別過,中長秋剛走了兩步,忽然又停步轉身,趕到郭穰身邊,低聲請教:“郭君,隻傳中宮詔令?”
郭穰正色:“君當知私泄禁中事為何罪!”——那是大不敬,乃大逆無道之罪。
中長秋恍然大悟,長揖而謝:“謹受教。”
目送中長秋走遠了,郭穰才轉過身,看向門戶大開的前殿,側耳傾聽了片刻——沒有任何動靜。
郭穰挑眉輕笑——皇後這一耳光,不會白受的!
想到此處,郭穰心中一冷——對著不過九歲的小女子,那位少帝居然真的能動手……
——也不過爾爾!
——令人失望!(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兮君狠狠地放下手,五指攥起,隻覺得一陣兒鑽心的疼。
——用來組係玉件的都是極細、極韌的絲錢,兮君方才的動作又太猛了,立刻就被絲線捋出了一道不淺的傷口。
“妾倒是很想知道陛下的廢後詔上寫什麽!”
兮君冷笑:“‘天子諸侯後夫人,無子不出’!六出之則,妾愚昧,不知自身犯了哪一條,正要請上教訓!”
從去年開始,兮君心裏就一直憋著火,她什麽都沒做,也什麽都不能做,卻被所有人一點點逼到絕境。
她年幼,卻不是無知,她知道自己如今已經處於多麽危險的狀況之中了。
——廢後?
聽到少年天子的威脅的時候,兮君心中隻覺得憤怒。
——她所設想的結局中,這一條已是最不可怕的了。
兮君冷笑不止——他以為她害怕被廢嗎?
——簡直是愚不可及!
劉弗陵剛有些平息的怒火又被她的冷言冷語與冷笑惹著了——方才玉碎的聲音入耳,少年天子便覺得一陣顫栗。
——玉碎……實在是太過不祥了!
劉弗陵看著摔在他與她之間的碎玉,心中不由興起一股悲涼的感覺,原本的怒火也不由就被壓了下去。
然而那股悲涼之感沒有能夠維持多久,就被年幼的皇後那一句句冰冷的話語給打散了。
劉弗陵咬牙,瞪著自己的皇後,用同樣冰冷的語氣一個字一個字地迴答她:“廢後何須理由?孝惠張皇後乃是皇太後,還不是被廢了?孝景皇帝的薄氏,被廢之時,又何須六出之條?皇後!爾太狂妄了!”
“狂妄?!”兮君重複了一遍他的形容,卻不由就覺得哭笑不得,連原本的怒意都因為消褪了幾分。
如此一來兮君倒是懶得與這位少年天子再動口了,轉身步入前殿之中所設的繡幄之中,方由坐下,又停了動作,揚手示意宮人將幄帳內所設的幾、秤挪向左手邊,之後才在漆秤上坐下,理了理了衣裳,抬頭對仍立於殿中的天子笑道:“原來陛下是自認為可與孝文皇帝、孝景皇帝相比了。那麽,妾在這兒等著陛下的廢後詔!”
“中宮!”靠近幄帳的幾名長禦同時低唿。
——皇後一再地提“廢後”二字,簡直就是在挑釁啊!
——無論如何,天子是君,這般態度都是不可以的。
劉弗陵怒極反笑:“好!好!好!……皇後這是寧可被廢,也可見召見大將軍?”
兮君挺直了身子,盯著少年天子,一字一句地道:“妾是皇後。陛下尚在,沒有妾召見大臣的道理!”
這句話已經不是兮君第一次說了,方才在寢殿之中,劉弗陵剛說出要求的時候,兮君就是這樣答的。
漢朝後世那些沒有後妃不能幹政的規矩,從高皇帝開始,皇後就可以對某些朝政事務做出裁決,尤其是皇帝不能及時處理的情況下,皇後甚至可以處決朝臣,但是,皇後畢竟身處後宮,宮禁製度森嚴,雖然說見皇後如見天子,但是,朝臣在禁中的一舉一動都受限製,皇後想將朝臣召至自己的宮殿——除了少府寺、詹事寺的官吏之外,真的是不太可能!
兮君的拒絕是理直氣壯的。
劉弗陵卻不這樣認為。
盯著皇後看了一會兒,少年天子冷笑而言:“皇後不必說得如此冠冕堂皇!大將軍乃皇後外祖父,豈是一般朝臣可比?”
皇後的確不方便直接召見朝臣,但是,外戚卻是例外。外戚也是宗室,一般來說,無論官職大小都是通籍宮禁的,以方便皇後、皇太後的家人入宮奉朝請。
聽了天子的質問,兮君淺笑,仿佛聽到了什麽好笑的說辭。
“皇後!”
“陛下!”
在劉弗陵被自己的笑容刺得更加惱火地出聲之後,兮君低頭迴應了一聲,一派恭敬,隨即便抬頭,望著年少的天子,眉角一挑,淡淡地道:“原來外祖父家也算外戚!中長秋何在?立刻傳詔,讓霍家諸人通籍椒房殿!”
兮君在“外祖父”的“外”字上加重了音量。
皇後平靜的聲音落下,前殿內外卻無人敢應聲。
中長秋就在殿上,跪在殿門旁,一臉的為難。
外戚是指皇後、皇太後、太皇太後的家人——既稱家人,曆來都是指皇後、皇太後、太皇太皇的父族。
——雖然舅甥亦稱骨肉,但是,皇族宗室畢竟與一般人家不同,更加重視宗法,不可能真的將母族與父族等同的。
——譬如說,諸侯王之支子可封侯,公主之子卻沒有這個資格。
皇後這道命令,便是中長秋去少府寺、光祿勳寺與衛尉寺頒了,三處隻怕也會以亂命為由拒受。
偏偏這道命令又是皇後順著皇帝的話意說出來的——勸諫天子不是中宮屬吏的職責啊!
中長秋隻能沉默了。
劉弗陵沒有想到兮君竟會如此迴應他的質問,一時之間,他目瞪口呆,卻是說不出一個字來反駁她的話。
這種情況下,劉弗陵再惱,就是赤祼祼地遷怒了!
兮君看著他,眼中一片清明,一片疏離,劉弗陵心中的怒意頓時消失得無影無蹤。他認真地看著自己的皇後,半晌,才慢慢登階,走進幄帳。隨侍的黃門見狀,立刻在幄中擺好天子的坐具,然而,劉弗陵卻沒有坐下。
年少的天子在更加年少的皇後麵前席地而坐,盯著皇後的眼睛,再鄭重不過地解釋:“皇後一直沒有讓朕說完,朕現在要說清楚。等朕說完了,皇後再開口可好?”
天子如此態度,兮君除了答應還能如何呢?
於是,年幼的皇後沉默地看著皇帝,等待他開口。
“朕想請皇後設宴請大將軍,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長公主的事情。”劉弗陵用十分誠懇的語氣將燕王上書為丁外人請封、霍光堅持不允的經過講述了一遍。
等皇帝說完了,兮君眨了眨眼,道:“就為這個?”
“是的!”劉弗陵點頭,話中帶了幾分輕鬆的意思。
兮君點了點頭,盯著自己的夫君看了好一會兒,才移開目光。她的目光在殿內轉了一圈,最後落在門旁的中長秋身上。
倚華隻覺得自己的心已經提到了嗓子眼,差一點兒就想失聲喊出來,阻止皇後……
“中長秋,命謁者傳我詔於大將軍,就直言——上命吾為長主請托於大將軍,大將軍應否?”兮君沉穩的聲音讓倚華的心陡然放下,“讓傳詔之人務必將大將軍的答複帶迴來!”
兮君收迴目光,平靜地看向自己麵前的天子,語氣越發地平淡起來:“陛下還在這兒等著呢!”
啪!
兮君的話音還沒落下,一個清晰的耳光聲就在殿內響起。
“陛下!”殿上諸人失聲驚唿。
看著忽然站起的天子與他尚未收迴的右手,再看臉已經偏向右側的皇後,所有人都顫栗著,卻也隻能再將頭低頭。
劉弗陵的這一巴掌,用的力氣並不大,但是,他畢竟是十五歲的少年,又長得十分高大壯實,這一巴掌下去,兮君隻覺得臉頰著火似的又燙又疼,但是,她沒有動彈,甚至沒有用手去摸一下臉頰,隻是緩緩地轉迴頭,看都不看皇帝,再次出聲:“中長秋!”
“敬諾!”中長秋連忙應聲,什麽都顧不得,踉踉蹌蹌地迅速離開前殿。
——這道詔令與之前那道不同,他不能不傳。
剛轉過一道彎,中長秋忽然被一個力道拉住,一下子扯到一旁的角落裏,他連忙捂嘴,好容易才壓下驚唿聲。
“私府長?”認出拉住自己的是中宮私府長郭穰,中長秋不由翻了個白眼,“何事?”
郭穰瞥了一眼殿門,壓低聲音:“我隻是見中長秋似乎是往大長秋那兒去……”
“自然是往大長秋那兒去,宣奉中宮詔令,本就是大長秋的職責。”中長秋不明白他的意思。雖然官名相近,但是,中長秋與中宮私府長一樣,乃是詹事的屬吏,所掌乃是皇後食邑之事,大長秋乃是與詹事平級的二千石之官,職掌宣奉中宮詔令。
郭穰搖頭:“中長秋再想想方才中宮的話。”
中長秋皺眉,卻還是依言迴憶了一下,隨即訝然:“謁者……”
中長秋一頭冷汗:“中宮是不是說錯了?怎麽能讓謁者向大將軍傳詔……”
郭穰拍了拍他的肩:“君奉中宮詔令行事,中宮便是說錯了,君亦隻可奉詔而行。”
中長秋連連稱是,又揖手謝過:“多謝郭君教誨。”
郭穰側身避讓,答禮之後,又道:“不敢稱教。隻不過,我等屬吏,隻可奉命,萬不可自作主張。寧可少做、不做,亦不可多做。”
中長秋連忙答應:“郭君所言甚是。仆謹受教了。”
兩人這才別過,中長秋剛走了兩步,忽然又停步轉身,趕到郭穰身邊,低聲請教:“郭君,隻傳中宮詔令?”
郭穰正色:“君當知私泄禁中事為何罪!”——那是大不敬,乃大逆無道之罪。
中長秋恍然大悟,長揖而謝:“謹受教。”
目送中長秋走遠了,郭穰才轉過身,看向門戶大開的前殿,側耳傾聽了片刻——沒有任何動靜。
郭穰挑眉輕笑——皇後這一耳光,不會白受的!
想到此處,郭穰心中一冷——對著不過九歲的小女子,那位少帝居然真的能動手……
——也不過爾爾!
——令人失望!(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