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了~~~本來應該補更的~~但是,端午節~~~父母臨時決定迴老家過節~~~於是,易楚,一早就被叫起……坐車迴老家……十點來鍾才迴來……隻能先更這一章了~~~因此~~明天會更兩章~~~請各位朋友見諒了~~~順祝各位粽子節快樂了~~~)
上官桀總算明白了——為什麽,這一次,霍光的安排總是讓他有種違和的感覺?
——霍光看起是針對他們父子,實際上,卻是在針對天子!
上官桀無法不驚怒非常。
上官安卻對父親的看法不以為意,反而十分冷靜地輕聲道:“阿翁,罪名都是事後定的。”
大漢的律令的確森嚴,但是,終究是以人決斷,更何況還是論心、論行等等的不同情況……更重要的是……
——成王敗寇!
——曆來,勝利者總是被歌頌的!
——如果霍光的謀算成功,又有誰會指責一句“大逆不道”呢?
這些道理,上官桀應該都是明白的,上官安不由有些不明白——那句話……不應該由他來說才對……
上官桀的確明白,但是,算計天子……
“先帝托以少主,霍子孟豈能如此辜負?”上官桀咬牙。
——為了私利算計天子是一迴事,但是,像霍光這樣公然對付天子……
——封閉宮門,強令諸衛……
……這是公然的架空天子了!
上官桀無法不覺得心驚了——究竟還有什麽是霍光不敢做的?
對父親的憤慨,上官安倒是絲毫不覺得有絲毫的必要,因此,他很隨意地應了一句:“阿翁,敬侯已薨,誰又知道先帝托給大將軍的少主究竟是誰呢?”
雖然先帝臨終之際召見了諸大臣,親頒詔令,但是,自後元二年二月,天子行幸盩厔五柞宮,直到立皇太子,那十多年天的時間中,陪伴於天子左右的,除了今上,便隻有霍光與金日磾兩人了。先帝崩後,所有的遺詔也皆由他們二人頒出。
當時,掌詔命奏疏的尚書令是張安世。
隻看如今張安世在霍光麵前的份量便知道,他們之間的關係是多麽深厚了。
——誰知道那些遺詔……是不是出自先帝之意……
——如果以最大的善意去看待霍光……那麽……在那不算短的十天中……誰又知道……先帝對霍光、金日磾……是不是另有交待?
——畢竟……霍光看重衛太子唯一的血脈……不算什麽難以想像的事情……可是……金日磾……憑什麽聽任霍光那般行事?
——那道令皇曾孫屬籍宗正的遺詔……實在是……有著不輕的份量!
……隻看始元五年那樁離奇的冒充衛太子案……便知道,衛太子對大漢子民來說……仍是先帝的正統嫡嗣……而那道遺詔……事實上……也意味著,先帝仍舊承認衛太子一脈的正統性……
事實上,這麽幾年下來,上官安對先帝的安排多多少少也有些犯嘀咕——先帝對霍光是不是太放心了?
——或者說……先帝對今上的能力是不是太有信心了?
……
這些,上官桀無不是心知肚明的。
因此,聽了兒子的這句話,上官桀沒有反駁,也沒有再憤慨什麽,而是深深地歎了一口氣。
就像之前,因為封閉城門一事,他們父子倆被阻於城外時,曾經商議的一般。
他們父子離京,又恰逢王莽染疫,霍光封閉城門,自然不是隻為了隔絕疫症蔓延。
——若是真的為了避疫,第一件事就不是封閉城門,而是立刻安排帝後與朝中貴人離京。
正是這個緣故,最初的驚訝一過,上官桀與上官安便確定,長安城中絕對沒有出現太嚴重的疫症。
用上官安的話說就是:“大將軍自己不惜命,也不惜少帝的命,總該惜那個皇曾孫的命吧!”
——劉病已。
衛太子僅此一脈,霍光豈能不顧?
至少,霍光對這個太子之孫的重視,遠在劉弗陵之上。
……
聽兒子這麽一說,上官桀也有些驚疑不定了——霍光難道……真的打算行廢立之事……
這時,上官安又說了一句:“阿翁,可是有流言說‘少帝非武帝之子’……當年,諸功臣廢孝惠皇帝之子時……”
上官桀猛然變了臉色,上官安也就沒有繼續說下去。
“兒的意思……?”上官桀斟酌著,也試探著。
——這種關係重大的事情,即使是親生父子……也是不敢輕易坦白相談的。
上官安抿了抿唇,輕聲道:“臣的意思……還是得看阿翁的意思……”
上官桀不由皺眉。
——上官安的主意……恐怕……還是不同尋常的……
“……我的意思……”上官桀掂量著兒子話中的意思,隱隱地覺得不安了,猶豫了許久,才輕聲道:“我自然是不敢與霍子孟相比的……”
——擅行廢立之事……
——擁立之功……
……
——是的!
——這些都是莫大的誘惑!
但是!——
想想那些元勳功臣擁立孝文皇帝之後的事情……
上官桀絲毫不覺得那是值得向往的功業!
因此,猶豫之後,當朝左將軍對自己的兒子十分堅定地說:“我是要做忠臣的!”
上官安的眼光一閃,隨即低頭,擰著眉反問:“阿翁決心保今上?”
上官桀微微眯眼,片刻之後,不答反問:“爾意欲何為?”
上官安全身一震,良久才答道:“阿翁……上會領情嗎?”
說出這句話,上官安忍不住撇嘴冷笑。
——劉弗陵啊……
隻要想到如今這位少年天子,上官安便覺得齒冷。
——那位趙婕妤的兒子……
——絕對不是能夠讓人心安的君王!
上官桀沒有吭聲,雙手在床邊來迴摩挲,半晌才道:“安兒……這會兒……你不顧及中宮了?”
——無論如何,劉弗陵是天子,上官氏是皇後!
——他們上官家是天子的妻族!
既然已是這樣的局麵,上官家能做的選擇又有多少?
——不過是唇亡齒寒!
就如呂氏與少帝一樣,無論如何,誅殺諸呂之後,出自呂氏一脈的少帝以及孝惠皇帝諸子……都沒有任何理由可以存活下去了。
……原因……
——也就是上官桀之前所強調的大義名份!
……以人臣身份,行廢立之事……
——無論如何都是僭越之舉!
……那麽……否認在位君王的正統性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如今……卻是相似的局麵!
……隻不過……對上官家來說……所麵對的正好是相反的選擇!
——若是劉弗陵的正統性被否認,那麽……作為椒房戚黨的上官家……又能如何?
上官安的提議……是將兮君的安危置於不顧了。
這讓上官桀不能不奇怪……不能不詫異!
上官安卻是更加詫異,抬頭看向上官桀,一臉莫名其妙地道:“這與皇後有什麽相幹的?”
上官桀一愣,就聽上官安慢條斯裏地將自己的意思明明白白地說了出來:“阿翁,如今,我們與長公主的信都已發出,燕王必不會推辭,事成之後,燕王之功最高,燕王之勢已成……便是你我一心忠誠,燕王又豈會甘心?到那時……我猜阿翁的打算,是再以勤王之名除去燕王?”
上官桀點頭,上官安受到了鼓勵,語氣更加沉穩:“可是……阿翁……燕王手裏有你我的書信……若是無人有心追究,我們自然能辯白清楚,可是……若是……天子與我們有一樣的盤算呢?”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上官桀嗤笑:“安兒,少帝尚未親政!”
——說白了,上官桀不認為劉弗陵有當黃雀的本事!
上官安卻鄭重地搖頭:“阿翁……大司馬大將軍能做的……其它將軍……做不到!”
——霍光是大司馬大將軍!
——位在群臣之上,領天子內朝,掌大漢兵權……
——包括期門、羽林在內,漢軍士卒皆在大將軍虎符的統轄之下。
——因此,霍光一道軍令頒下,即使少帝另有詔令,諸將、諸屯、諸校尉府也不能不心存猶疑……
……可是……這不代表……任何一個人的命令都能有相同的效果。
——至少,除了大司馬大將軍,公卿百官無人能夠向諸軍頒令。
——包括丞相,包括禦史大夫,包括其它將軍……
……萬一事態危急……天子一道詔令頒下……
——那絕對不是上官桀與上官安的命令可以對抗的!
……當然……上官桀與上官安……也沒有資格越過天子向軍中隨意下令……更不別說對自己所掌屯兵之外的軍隊下令了……
——大司馬大將軍啊……
在想明白之後,上官安對霍光的職位,真的是十二分地眼紅了。
——若是,當初……領這兩個官職的是上官桀……
……
上官安忍不住歎息,隨即就在父親不滿的目光振奮了精神,咬了咬,終是將心一橫:“阿翁……一不做二不休……”
上官桀猛地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盯著兒子,但是,無論如何,也無法阻止上官安以極低的聲音在自己的耳邊說出大逆不道的話語——“……廢了少帝,另立新君!……”(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上官桀總算明白了——為什麽,這一次,霍光的安排總是讓他有種違和的感覺?
——霍光看起是針對他們父子,實際上,卻是在針對天子!
上官桀無法不驚怒非常。
上官安卻對父親的看法不以為意,反而十分冷靜地輕聲道:“阿翁,罪名都是事後定的。”
大漢的律令的確森嚴,但是,終究是以人決斷,更何況還是論心、論行等等的不同情況……更重要的是……
——成王敗寇!
——曆來,勝利者總是被歌頌的!
——如果霍光的謀算成功,又有誰會指責一句“大逆不道”呢?
這些道理,上官桀應該都是明白的,上官安不由有些不明白——那句話……不應該由他來說才對……
上官桀的確明白,但是,算計天子……
“先帝托以少主,霍子孟豈能如此辜負?”上官桀咬牙。
——為了私利算計天子是一迴事,但是,像霍光這樣公然對付天子……
——封閉宮門,強令諸衛……
……這是公然的架空天子了!
上官桀無法不覺得心驚了——究竟還有什麽是霍光不敢做的?
對父親的憤慨,上官安倒是絲毫不覺得有絲毫的必要,因此,他很隨意地應了一句:“阿翁,敬侯已薨,誰又知道先帝托給大將軍的少主究竟是誰呢?”
雖然先帝臨終之際召見了諸大臣,親頒詔令,但是,自後元二年二月,天子行幸盩厔五柞宮,直到立皇太子,那十多年天的時間中,陪伴於天子左右的,除了今上,便隻有霍光與金日磾兩人了。先帝崩後,所有的遺詔也皆由他們二人頒出。
當時,掌詔命奏疏的尚書令是張安世。
隻看如今張安世在霍光麵前的份量便知道,他們之間的關係是多麽深厚了。
——誰知道那些遺詔……是不是出自先帝之意……
——如果以最大的善意去看待霍光……那麽……在那不算短的十天中……誰又知道……先帝對霍光、金日磾……是不是另有交待?
——畢竟……霍光看重衛太子唯一的血脈……不算什麽難以想像的事情……可是……金日磾……憑什麽聽任霍光那般行事?
——那道令皇曾孫屬籍宗正的遺詔……實在是……有著不輕的份量!
……隻看始元五年那樁離奇的冒充衛太子案……便知道,衛太子對大漢子民來說……仍是先帝的正統嫡嗣……而那道遺詔……事實上……也意味著,先帝仍舊承認衛太子一脈的正統性……
事實上,這麽幾年下來,上官安對先帝的安排多多少少也有些犯嘀咕——先帝對霍光是不是太放心了?
——或者說……先帝對今上的能力是不是太有信心了?
……
這些,上官桀無不是心知肚明的。
因此,聽了兒子的這句話,上官桀沒有反駁,也沒有再憤慨什麽,而是深深地歎了一口氣。
就像之前,因為封閉城門一事,他們父子倆被阻於城外時,曾經商議的一般。
他們父子離京,又恰逢王莽染疫,霍光封閉城門,自然不是隻為了隔絕疫症蔓延。
——若是真的為了避疫,第一件事就不是封閉城門,而是立刻安排帝後與朝中貴人離京。
正是這個緣故,最初的驚訝一過,上官桀與上官安便確定,長安城中絕對沒有出現太嚴重的疫症。
用上官安的話說就是:“大將軍自己不惜命,也不惜少帝的命,總該惜那個皇曾孫的命吧!”
——劉病已。
衛太子僅此一脈,霍光豈能不顧?
至少,霍光對這個太子之孫的重視,遠在劉弗陵之上。
……
聽兒子這麽一說,上官桀也有些驚疑不定了——霍光難道……真的打算行廢立之事……
這時,上官安又說了一句:“阿翁,可是有流言說‘少帝非武帝之子’……當年,諸功臣廢孝惠皇帝之子時……”
上官桀猛然變了臉色,上官安也就沒有繼續說下去。
“兒的意思……?”上官桀斟酌著,也試探著。
——這種關係重大的事情,即使是親生父子……也是不敢輕易坦白相談的。
上官安抿了抿唇,輕聲道:“臣的意思……還是得看阿翁的意思……”
上官桀不由皺眉。
——上官安的主意……恐怕……還是不同尋常的……
“……我的意思……”上官桀掂量著兒子話中的意思,隱隱地覺得不安了,猶豫了許久,才輕聲道:“我自然是不敢與霍子孟相比的……”
——擅行廢立之事……
——擁立之功……
……
——是的!
——這些都是莫大的誘惑!
但是!——
想想那些元勳功臣擁立孝文皇帝之後的事情……
上官桀絲毫不覺得那是值得向往的功業!
因此,猶豫之後,當朝左將軍對自己的兒子十分堅定地說:“我是要做忠臣的!”
上官安的眼光一閃,隨即低頭,擰著眉反問:“阿翁決心保今上?”
上官桀微微眯眼,片刻之後,不答反問:“爾意欲何為?”
上官安全身一震,良久才答道:“阿翁……上會領情嗎?”
說出這句話,上官安忍不住撇嘴冷笑。
——劉弗陵啊……
隻要想到如今這位少年天子,上官安便覺得齒冷。
——那位趙婕妤的兒子……
——絕對不是能夠讓人心安的君王!
上官桀沒有吭聲,雙手在床邊來迴摩挲,半晌才道:“安兒……這會兒……你不顧及中宮了?”
——無論如何,劉弗陵是天子,上官氏是皇後!
——他們上官家是天子的妻族!
既然已是這樣的局麵,上官家能做的選擇又有多少?
——不過是唇亡齒寒!
就如呂氏與少帝一樣,無論如何,誅殺諸呂之後,出自呂氏一脈的少帝以及孝惠皇帝諸子……都沒有任何理由可以存活下去了。
……原因……
——也就是上官桀之前所強調的大義名份!
……以人臣身份,行廢立之事……
——無論如何都是僭越之舉!
……那麽……否認在位君王的正統性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如今……卻是相似的局麵!
……隻不過……對上官家來說……所麵對的正好是相反的選擇!
——若是劉弗陵的正統性被否認,那麽……作為椒房戚黨的上官家……又能如何?
上官安的提議……是將兮君的安危置於不顧了。
這讓上官桀不能不奇怪……不能不詫異!
上官安卻是更加詫異,抬頭看向上官桀,一臉莫名其妙地道:“這與皇後有什麽相幹的?”
上官桀一愣,就聽上官安慢條斯裏地將自己的意思明明白白地說了出來:“阿翁,如今,我們與長公主的信都已發出,燕王必不會推辭,事成之後,燕王之功最高,燕王之勢已成……便是你我一心忠誠,燕王又豈會甘心?到那時……我猜阿翁的打算,是再以勤王之名除去燕王?”
上官桀點頭,上官安受到了鼓勵,語氣更加沉穩:“可是……阿翁……燕王手裏有你我的書信……若是無人有心追究,我們自然能辯白清楚,可是……若是……天子與我們有一樣的盤算呢?”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上官桀嗤笑:“安兒,少帝尚未親政!”
——說白了,上官桀不認為劉弗陵有當黃雀的本事!
上官安卻鄭重地搖頭:“阿翁……大司馬大將軍能做的……其它將軍……做不到!”
——霍光是大司馬大將軍!
——位在群臣之上,領天子內朝,掌大漢兵權……
——包括期門、羽林在內,漢軍士卒皆在大將軍虎符的統轄之下。
——因此,霍光一道軍令頒下,即使少帝另有詔令,諸將、諸屯、諸校尉府也不能不心存猶疑……
……可是……這不代表……任何一個人的命令都能有相同的效果。
——至少,除了大司馬大將軍,公卿百官無人能夠向諸軍頒令。
——包括丞相,包括禦史大夫,包括其它將軍……
……萬一事態危急……天子一道詔令頒下……
——那絕對不是上官桀與上官安的命令可以對抗的!
……當然……上官桀與上官安……也沒有資格越過天子向軍中隨意下令……更不別說對自己所掌屯兵之外的軍隊下令了……
——大司馬大將軍啊……
在想明白之後,上官安對霍光的職位,真的是十二分地眼紅了。
——若是,當初……領這兩個官職的是上官桀……
……
上官安忍不住歎息,隨即就在父親不滿的目光振奮了精神,咬了咬,終是將心一橫:“阿翁……一不做二不休……”
上官桀猛地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盯著兒子,但是,無論如何,也無法阻止上官安以極低的聲音在自己的耳邊說出大逆不道的話語——“……廢了少帝,另立新君!……”(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