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仁沒有料到,少府諸吏未到,中宮屬吏卻先到了,卻是為傳詔而來——
“中宮詔,少府不必遣太醫,中宮自有侍醫照料。”
一聽這話,徐仁頓時大喜——若是中宮自己不要少府遣人,少府上下自然就可以置身事外了。
驚喜之下,徐仁剛要開口應承,就聽到入職以來一向知曉分寸的少府丞竟不等他開口,便急促地詢問:“中宮清醒了?”
徐仁不悅地皺眉,小黃門也是一怔,迴過神卻也沒有看徐仁,而是支支吾吾,半天都沒有說出一句完整的、有意思的話。
這會兒,徐仁顧不上不滿了,臉一沉,冷冷地道:“究竟是怎迴事?中宮若是未醒……爾等矯詔?”
小黃門撲通跪下,臉色蒼白地道:“臣不敢!”
矯製是死罪,宮中矯皇後詔的罪刑絕對不會比矯製輕多少。
——即便不是死罪……宮中……最不缺的就是生不如死的刑罰!
“不敢就說實話!”徐仁沒有聲色俱厲地恐嚇,而是淡淡地陳述他唯一能做的選擇。
也許正是因為徐仁這種高深莫測的態度,小黃門再不敢再隱瞞什麽了,低聲道:“讓奴婢傳詔的是皇後的長禦,據說,中宮隻醒了片刻……”
徐仁的臉色頓時難看得跟臘月的積雪一樣,旁邊站著的少府丞也好不到哪兒去。兩人瞪圓了眼睛,盯著小黃門,炙烈的目光讓曆練不足的小黃門緊張不已,跪在堂中,全身不住地顫抖……
“行了……爾退下吧!”
小黃門一出去,徐仁便與堂上唯一一個人可商量的人對望了一眼。
那位少府丞苦笑不迭:“少府……這事……麻煩了!”
說到最後,他忍不住歎了一口氣。
徐仁又何嚐不知道?
“中宮這是疑我等了……”也重重地歎了一口,徐仁除了無奈便還是無奈了。
——不想淌這趟混水是一迴事,因為不被信任而被隔絕在外就是另一迴事了!
“此事……”少府丞猶疑不定,“君子打算如何……”
“我也沒有好辦法!”徐仁搖頭,隨即期待地看向對方,“足下比仁年少,可有良策?”
徐仁這會兒覺得……早知這樣,還不如照妻子那個下下之策行事呢!
——中宮這道詔令一出,宮中便是任何人都會知道,皇後不信少府太醫……寧可自己拖著病恙,也不要少府太醫……
——皇後不過九歲……如何來的這般疑心?
……誰都這樣順理成章地聯想下去……
想到最後……結果便是再顯然易見不過的了——必然是少府之前就有行事不妥的地方……
少府正堂上,一正一副兩位主官同時全身冷汗淋漓了。
“中宮為什麽會出這樣詔令?”少府丞驚疑不定之下,越發地困惑了。
他原來是詹事屬吏,掌的就是皇後私家的事情,與年幼的皇後也打過不少次的交道……總歸來說,上官皇後不是一個疑心很重的,也許尚且天真,但是,的確是很有一番雍容的氣度,處事手段也很大氣,並不是那種會猜忌的小家女子……
——按道理說,少府從來沒有對皇後宮有所怠慢吧……
想到這兒,少府丞出了一身的冷汗:“少府……足下……難道……是……主上對中宮……有什麽不好的想法了?”
——少府沒有什麽可讓皇後不信任的……那麽……就應該是擔心少府必須聽從某些人吧……
徐仁頓時一驚,想到的卻是一件事——那個中宮侍醫可是霍光的人……難道那個年幼的皇後竟是寧可相信外祖父……也不願相信天子?
兩人麵麵相覷,卻是一個字也說不出了。
其實,兩人心中都有不少想法,但是,兩人對彼此遠談不上信任,自然也不敢太過坦誠地交流……即便是方才那番對話……都有些交淺言深了……隻不過,之前,兩人都處理震驚焦慮之中,難免有些失控,此時,一番沉默下來,兩人都鎮定了不少……自然不會再說得太多……太深……而之前的交談內容在那兒,想轉迴膚淺的層次……著實是難度不小……倒不如當作無話可說了……
這般僵持了一會兒,徐仁見自己的這位少府丞還立於席前,心念一動,咳了兩聲,清了清喉嚨,一擺手,道:“卿入席。”
少府丞一怔,連忙謝過,轉身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這麽一岔,話題也就轉了,兩人便絮絮叨叨地說起昨日的公事了,少府丞事無巨細,恨不得將每件事的前因後果都剖析明白,徐仁也極其配合,任何一個細節都要追問明白,於是,很有默契的兩人自然是談得十分愉快了。
直到少府屬吏陸續到來了,兩人才停下熱火朝天的交談。
有一位少府丞卻是與徐仁關係親近,見兩人之前談得熱鬧,這會兒卻停下,便笑道:“二位足下談什麽呢?莫不是我等打擾了二位?”
徐仁苦笑:“還能談什麽……不就是把你們急召來的原因……”
一聽這話,眾人都不吭聲了。
傳召的小吏自然是將事情大略說了一通,這兒所有人多多少少都知道發生了什麽,再加上少府正堂這般行事,誰心裏會沒數?——若不是茲事體大,徐仁犯得上連夜急召各官令長前來議事嗎?
既然都明白,自然也就沒有人願意出頭了。
傳話的小吏也是有分寸的,先通知的都是宮外的,離得較遠的,掖庭令就是在少府寺,卻是等其他人都來得差不多了才通知的。
——總不能讓人家扔下正經事不做,來正堂幹坐著等其他人來吧。
給張賀傳話的宦者是急匆匆衝進正堂,向少府與其屬下六丞行過禮,便帶著泣聲,慌張地道:“少府……掖庭令也昏倒了……”
正堂之上的眾人同時一愣,隨即,幾乎所有人都深感後悔——昏倒……也……昏倒……
——多麽好的借口啊……自己怎麽就沒有想到?
緊跟著,一部分曆練更充足的少府屬吏不得不在心中歎服——畢竟是久在宮禁之中的人物啊……
——不想摻和的事情就肯定有辦法躲過……
——自己還是有所不足的……
——這不是手段問題,而是自己的毅力問題。
——明知道此事不宜參與,卻因為心存一份僥幸而下不了決心……
“少府……足下……是不是遣醫工去掖庭署看看……?”太醫令小心翼翼又十分積極地詢問,隨即又進言,“中宮之事……掖庭令不到……不太妥當啊……是不是等掖庭令過來……”
——掖庭署與中宮關係密切,再者,掖令的身份……
——光祿勳張安世的兄長……
——張安世可是霍光的親信!
——若是掖庭令出麵……他們就輕鬆多了……
徐仁一愣,隨即就見堂上眾人竟是有誌一同地點頭附議,不由深感不悅,皺眉道:“中宮抱恙是拖不得的!”
徐仁又不是笨蛋,哪裏會不明白太醫令他們的心思,事實上,張賀若是來了,他必然也會不擇手段讓掖庭令去處理這件事……可是——張賀昏倒了……
——這其實就是張賀的態度了。
——張賀根本不願意沾這件事!
徐仁不敢小瞧張賀,不說家學淵源,光是張賀曾是劉據親信這一點便足夠讓他警醒了。
——張賀若是來了,就表示還有一絲機會,可是,他既然不惜用這種方式來拒絕……便足以說明他有多麽不情願了……
——再者……
看看眾人臉上絲毫未加掩飾的、明顯的失望之色,徐仁心中的不悅已由原本的三分驟變為七分了。
——他才是少府正印,這些人竟然將希望更多地放在他的屬官身上……
這會兒,他卻是忘了——他自己之前所作的打算可沒有半點擔當此事的意思!
雖然有七分不悅,但是,剩下的三分理智仍然讓他按捺下對屬官的不悅,平靜地開口:“而且,方才中宮又傳詔,不需少府遣太醫。”
太醫令頓時鬆了一口氣,其他的令長也覺得輕鬆不少,但是,也有人驚詫不已,中書謁者令脫口而出就是一句:“中官不是還在昏迷嗎!”
中書謁者署負責的是奏書的上報,有一些奏書是需要報送中宮,尤其是如今是八月,算人算賦,瑣事不斷,中書謁者署的屬吏也是忙個不停,因此,除了掖庭令,中書謁者令近來也是常在禁中。就是方才,少府傳召之前,中書謁者署這邊才送了幾份奏書到椒房殿,但是,可沒有屬吏聽到那個年幼的皇後清醒的消息……
徐仁點頭:“傳詔的小黃門言,中宮隻清醒了片刻……”
少府的話音未落,堂上便一片抽氣的聲音。
徐仁已經過了最初的震驚,此時也十分鎮定,目光緩緩掃過堂上的從人,等眾人都屏息凝神了,才緩緩地道:“所以……這次議的已經不是是否派太醫了……”
眾人皆是一震,徐仁在眾人或驚訝或擔憂的目光,將心一橫,終究是斷然地說道:“如今是中宮不用我等……該如何應對才好?”
“如何應對?”黃門令冷笑出聲,“少府……徐君足下……臣以為……如何應對還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足下是否打算為太醫署開脫……中宮傳這種詔……若無事便罷,若有事……太醫署……恐怕是現成的罪人了!足下還是早作決斷吧!”
(本章後半段,至少三分之一吧……等於重寫——2010.4-30)(未完待續。)
“中宮詔,少府不必遣太醫,中宮自有侍醫照料。”
一聽這話,徐仁頓時大喜——若是中宮自己不要少府遣人,少府上下自然就可以置身事外了。
驚喜之下,徐仁剛要開口應承,就聽到入職以來一向知曉分寸的少府丞竟不等他開口,便急促地詢問:“中宮清醒了?”
徐仁不悅地皺眉,小黃門也是一怔,迴過神卻也沒有看徐仁,而是支支吾吾,半天都沒有說出一句完整的、有意思的話。
這會兒,徐仁顧不上不滿了,臉一沉,冷冷地道:“究竟是怎迴事?中宮若是未醒……爾等矯詔?”
小黃門撲通跪下,臉色蒼白地道:“臣不敢!”
矯製是死罪,宮中矯皇後詔的罪刑絕對不會比矯製輕多少。
——即便不是死罪……宮中……最不缺的就是生不如死的刑罰!
“不敢就說實話!”徐仁沒有聲色俱厲地恐嚇,而是淡淡地陳述他唯一能做的選擇。
也許正是因為徐仁這種高深莫測的態度,小黃門再不敢再隱瞞什麽了,低聲道:“讓奴婢傳詔的是皇後的長禦,據說,中宮隻醒了片刻……”
徐仁的臉色頓時難看得跟臘月的積雪一樣,旁邊站著的少府丞也好不到哪兒去。兩人瞪圓了眼睛,盯著小黃門,炙烈的目光讓曆練不足的小黃門緊張不已,跪在堂中,全身不住地顫抖……
“行了……爾退下吧!”
小黃門一出去,徐仁便與堂上唯一一個人可商量的人對望了一眼。
那位少府丞苦笑不迭:“少府……這事……麻煩了!”
說到最後,他忍不住歎了一口氣。
徐仁又何嚐不知道?
“中宮這是疑我等了……”也重重地歎了一口,徐仁除了無奈便還是無奈了。
——不想淌這趟混水是一迴事,因為不被信任而被隔絕在外就是另一迴事了!
“此事……”少府丞猶疑不定,“君子打算如何……”
“我也沒有好辦法!”徐仁搖頭,隨即期待地看向對方,“足下比仁年少,可有良策?”
徐仁這會兒覺得……早知這樣,還不如照妻子那個下下之策行事呢!
——中宮這道詔令一出,宮中便是任何人都會知道,皇後不信少府太醫……寧可自己拖著病恙,也不要少府太醫……
——皇後不過九歲……如何來的這般疑心?
……誰都這樣順理成章地聯想下去……
想到最後……結果便是再顯然易見不過的了——必然是少府之前就有行事不妥的地方……
少府正堂上,一正一副兩位主官同時全身冷汗淋漓了。
“中宮為什麽會出這樣詔令?”少府丞驚疑不定之下,越發地困惑了。
他原來是詹事屬吏,掌的就是皇後私家的事情,與年幼的皇後也打過不少次的交道……總歸來說,上官皇後不是一個疑心很重的,也許尚且天真,但是,的確是很有一番雍容的氣度,處事手段也很大氣,並不是那種會猜忌的小家女子……
——按道理說,少府從來沒有對皇後宮有所怠慢吧……
想到這兒,少府丞出了一身的冷汗:“少府……足下……難道……是……主上對中宮……有什麽不好的想法了?”
——少府沒有什麽可讓皇後不信任的……那麽……就應該是擔心少府必須聽從某些人吧……
徐仁頓時一驚,想到的卻是一件事——那個中宮侍醫可是霍光的人……難道那個年幼的皇後竟是寧可相信外祖父……也不願相信天子?
兩人麵麵相覷,卻是一個字也說不出了。
其實,兩人心中都有不少想法,但是,兩人對彼此遠談不上信任,自然也不敢太過坦誠地交流……即便是方才那番對話……都有些交淺言深了……隻不過,之前,兩人都處理震驚焦慮之中,難免有些失控,此時,一番沉默下來,兩人都鎮定了不少……自然不會再說得太多……太深……而之前的交談內容在那兒,想轉迴膚淺的層次……著實是難度不小……倒不如當作無話可說了……
這般僵持了一會兒,徐仁見自己的這位少府丞還立於席前,心念一動,咳了兩聲,清了清喉嚨,一擺手,道:“卿入席。”
少府丞一怔,連忙謝過,轉身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這麽一岔,話題也就轉了,兩人便絮絮叨叨地說起昨日的公事了,少府丞事無巨細,恨不得將每件事的前因後果都剖析明白,徐仁也極其配合,任何一個細節都要追問明白,於是,很有默契的兩人自然是談得十分愉快了。
直到少府屬吏陸續到來了,兩人才停下熱火朝天的交談。
有一位少府丞卻是與徐仁關係親近,見兩人之前談得熱鬧,這會兒卻停下,便笑道:“二位足下談什麽呢?莫不是我等打擾了二位?”
徐仁苦笑:“還能談什麽……不就是把你們急召來的原因……”
一聽這話,眾人都不吭聲了。
傳召的小吏自然是將事情大略說了一通,這兒所有人多多少少都知道發生了什麽,再加上少府正堂這般行事,誰心裏會沒數?——若不是茲事體大,徐仁犯得上連夜急召各官令長前來議事嗎?
既然都明白,自然也就沒有人願意出頭了。
傳話的小吏也是有分寸的,先通知的都是宮外的,離得較遠的,掖庭令就是在少府寺,卻是等其他人都來得差不多了才通知的。
——總不能讓人家扔下正經事不做,來正堂幹坐著等其他人來吧。
給張賀傳話的宦者是急匆匆衝進正堂,向少府與其屬下六丞行過禮,便帶著泣聲,慌張地道:“少府……掖庭令也昏倒了……”
正堂之上的眾人同時一愣,隨即,幾乎所有人都深感後悔——昏倒……也……昏倒……
——多麽好的借口啊……自己怎麽就沒有想到?
緊跟著,一部分曆練更充足的少府屬吏不得不在心中歎服——畢竟是久在宮禁之中的人物啊……
——不想摻和的事情就肯定有辦法躲過……
——自己還是有所不足的……
——這不是手段問題,而是自己的毅力問題。
——明知道此事不宜參與,卻因為心存一份僥幸而下不了決心……
“少府……足下……是不是遣醫工去掖庭署看看……?”太醫令小心翼翼又十分積極地詢問,隨即又進言,“中宮之事……掖庭令不到……不太妥當啊……是不是等掖庭令過來……”
——掖庭署與中宮關係密切,再者,掖令的身份……
——光祿勳張安世的兄長……
——張安世可是霍光的親信!
——若是掖庭令出麵……他們就輕鬆多了……
徐仁一愣,隨即就見堂上眾人竟是有誌一同地點頭附議,不由深感不悅,皺眉道:“中宮抱恙是拖不得的!”
徐仁又不是笨蛋,哪裏會不明白太醫令他們的心思,事實上,張賀若是來了,他必然也會不擇手段讓掖庭令去處理這件事……可是——張賀昏倒了……
——這其實就是張賀的態度了。
——張賀根本不願意沾這件事!
徐仁不敢小瞧張賀,不說家學淵源,光是張賀曾是劉據親信這一點便足夠讓他警醒了。
——張賀若是來了,就表示還有一絲機會,可是,他既然不惜用這種方式來拒絕……便足以說明他有多麽不情願了……
——再者……
看看眾人臉上絲毫未加掩飾的、明顯的失望之色,徐仁心中的不悅已由原本的三分驟變為七分了。
——他才是少府正印,這些人竟然將希望更多地放在他的屬官身上……
這會兒,他卻是忘了——他自己之前所作的打算可沒有半點擔當此事的意思!
雖然有七分不悅,但是,剩下的三分理智仍然讓他按捺下對屬官的不悅,平靜地開口:“而且,方才中宮又傳詔,不需少府遣太醫。”
太醫令頓時鬆了一口氣,其他的令長也覺得輕鬆不少,但是,也有人驚詫不已,中書謁者令脫口而出就是一句:“中官不是還在昏迷嗎!”
中書謁者署負責的是奏書的上報,有一些奏書是需要報送中宮,尤其是如今是八月,算人算賦,瑣事不斷,中書謁者署的屬吏也是忙個不停,因此,除了掖庭令,中書謁者令近來也是常在禁中。就是方才,少府傳召之前,中書謁者署這邊才送了幾份奏書到椒房殿,但是,可沒有屬吏聽到那個年幼的皇後清醒的消息……
徐仁點頭:“傳詔的小黃門言,中宮隻清醒了片刻……”
少府的話音未落,堂上便一片抽氣的聲音。
徐仁已經過了最初的震驚,此時也十分鎮定,目光緩緩掃過堂上的從人,等眾人都屏息凝神了,才緩緩地道:“所以……這次議的已經不是是否派太醫了……”
眾人皆是一震,徐仁在眾人或驚訝或擔憂的目光,將心一橫,終究是斷然地說道:“如今是中宮不用我等……該如何應對才好?”
“如何應對?”黃門令冷笑出聲,“少府……徐君足下……臣以為……如何應對還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足下是否打算為太醫署開脫……中宮傳這種詔……若無事便罷,若有事……太醫署……恐怕是現成的罪人了!足下還是早作決斷吧!”
(本章後半段,至少三分之一吧……等於重寫——2010.4-30)(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