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篆嫋嫋,錦帷低垂,合香的味首與炭火氣混在一塊,讓人心生燥熱的感覺。
義微被宮人領著,方進內殿便忍不住皺眉,抬眼看了一下皇後身邊的傅保侍禦。
年幼的皇後端坐在獨榻上,麵前是縱橫各十七道(注)的棋秤,對麵是皇後的傅母,兩人專注於黑白世界,都沒有注意到有人入內,旁邊的侍禦也都專注於二人的對弈,沒有察覺帷簾無聲輕動的異樣。
倚華素來警醒,幾乎是在宮人撩起帷簾的同時便看了過去,正對上義微的目光。她不禁一愣,隨即移步走近中宮侍醫,悄聲詢問。
義微清楚皇後的身體,沉吟片刻,對倚華道:“殿內已暖,又有錦帷屏風,斷不會有寒氣侵入,溫爐還是移到帷外。”
倚華一邊認真地傾聽,一邊立刻就示意旁邊的宦者照辦。
溫爐沉重,又燃著炭火,一番動靜,立刻讓眾人矚目,兮君也皺眉看了一下,卻先看到站在內戶下的義微。
年幼的皇後立即展顏微笑,一邊轉身,一邊隨手將原本拿在指間的黑色棋子擲迴棋篋中。
“侍醫來了。”兮君對等這位女醫素來客氣,今天更是和顏悅色。
見皇後如此,眾人便知今日的棋局到此為止了,傅母立即起身,同時吩咐宮人都棋秤小心抬下,千萬不可弄亂上麵的棋子。
義微走到皇後的席前,參拜大禮,旁邊的長禦隨即言:“皇後詔曰可。”
見禮之後,兮君便請侍醫坐下,隨即笑道:“是侍醫吩咐他們將溫爐移走的?感覺舒服多了。”
義微低著頭,畢恭畢敬地道:“炭火太盛,容易燥熱、窒息,於中宮無益。”說話間,她也觀察著皇後的神色,見其對此並無慍色,才更加小心地進言:“如今天寒,殿室素日皆緊閉門戶,臣以為,熏香一物最好不用……”
兮君一愣,還沒有說話,旁邊侍立的傅母便皺眉道:“掖庭嬪禦每日皆要前來問省,諸公主、夫人以及公卿之妻也時來謁見,中宮不用熏香,不合規製。”
義微也知道熏香一物,有時更多是顯示主人的身份,因此才格外小心,生怕自己的進言引來皇後的不悅,不過,話說出後,雖然皇後的傅母有所質疑,但是,她看著皇後自己倒是不甚在意,不由稍稍安心,隨即便對皇後的傅母道:“嬪禦定省皆在前殿,臣是指,如此處一般,中宮日常起居之室。”
傅母覺得不妥,但是,義微隨即就說:“若是擔心覺得無香,也可以在殿內擺些新鮮瓜果。”
“侍醫皆是為我而言,傅母依言就是。”兮君略顯不耐煩地對傅母擺手言道,傅母也隻得應諾。
今日是兮君特地將義微召來的,義微也不知道皇後是何用意,隻是,一番對話下來,她並未察覺皇後有何不適,心中自然更覺得不解,便低頭不語,擺出畢恭畢敬的姿態。
兮君也沒有立即說,殿內不由沉寂了片刻。左右侍禦剛要開口詢問,就聽到皇後吩咐:“卿等退到殿外,我有話與侍醫說。”
殿內一幹人等同時一怔,半晌,傅母才在眾人的目光“鼓勵”下,上前詢問:“中宮是說殿內一人不留?”
“自然。”兮君頜首,見傅母還要說話,頓時就沉下臉,不悅地道:“侍醫乃女子,又份屬中宮,不能獨對嗎?”
——的確如此……
眾人無話可說,隻能行禮退下。
義微更加奇怪,待眾人退下,便皺眉細看皇後的顏色,卻更加困惑:“中宮可是感覺抱恙?”
“不是。”兮君搖頭否認。
義微不知該說什麽了,隻能沉默,等待皇後開口說清原由。
兮君咬了咬牙,雖然心中十分尷尬,卻終究將心一橫,對義微道:“侍醫近前說話。”
義微起身走到皇後的左手邊,長跪等候。
兮君湊到義微的耳邊,在極細的音量詢問:“侍醫可能確定某人能否生子?”
義微實在沒有想到,年僅九歲的皇後會問這樣的問題,怔忡了半晌才迴神,卻見年幼的皇後已經滿臉通紅,那顏色似乎隨時會滴下血來。
“……可以……”義微若有所悟,低頭輕聲迴答。
兮君不由籲了一口氣,隨即又不安地瞥了義微一眼,確定她沒有注意,才稍稍放鬆,輕咳了兩聲後,艱難地女醫言道:“侍醫可能確定……我是否……可以……有子……”
——果然如此。
義微不由撇了撇嘴,心中卻也有些疑惑,於是,思忖了一會兒,她才道:“中宮尚且年幼,此事……言之過早……”
說著,她的眼角便瞥見中宮皺起眉頭,神色格外複雜——說不上是不高興,還是不能理解。
作為女醫,義微對這類問題已經沒有什麽感覺了,見皇後如此糾結,她倒是有些不忍心,便開口勸道:“此事尚有天數之定,中宮尚未成人,此時思慮也無用,不如寬心養身,陰陽相衡,自不虞子嗣之憂。”
兮君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隻是昨日劉弗陵的言行似乎頗有深意,而她的身體也著實不好,自然不免惴惴,此時,一聽義微要自己養身,她頓時變了顏色,驚駭之極。
義微一直注意著皇後的神色,見她聽自己說宛,便臉色大變,不由疑惑,也有些不安,暗暗將自己的話反複思忖了幾遍,卻沒有發現有什麽不對,隻能睜著眼,一臉無辜地盯著她。
“……侍醫是說我的身體……有所不足?”兮君稍稍鎮定了一些,不得不硬著頭皮詢問。
義微一怔,隨即便連忙搖頭:“中宮的身體並無大礙。”
兮君不太相信:“……侍醫不是哄我?”
如此稚氣的言語讓義微不由失笑:“臣是中宮侍醫,豈敢欺哄中宮?”
兮君稍稍安心,思索片刻,斟酌著對義微道:“那麽,侍醫這般說……可是因為我年幼,尚無法斷言?”
見中宮仍然糾纏這個問題,義微不由皺眉,尋思了一下,忽然想到昨日皇帝駕臨椒房殿,她心中一跳,麵上卻不顯,輕輕搖頭之後,對皇後道:“中宮體虛,但是,並不無大礙。即使有所不足,宮禁之中,藥食皆不乏,三五年調養之後,斷不會影響子嗣。臣不認為中宮的身體於子嗣上會有不足。”
義微沒有把話說死。
——說到底,子嗣之事有時就是要看天數如何。比如說,先帝的身體毫無問題,廢後陳氏的身體也沒有問題,可是,一大堆太醫用盡手段,陳氏就是無子,而衛氏不過承幸數次,就有了身孕……而今上……
義微若有所悟,不由沉思,一不小心卻將心中所想問了出來:“主上擔心自己等不到中宮成人?”
兮君驀然變色,聲音更是陡然就變得尖厲非常:“侍醫說什麽?”
她並不明白義微話中的深意,隻是直覺此言絕非好意。
義微驟然迴神,連忙伏首請罪。
“侍醫的話是什麽意思?”
兮君沒有理會她的請罪,眯起眼,問得嚴厲。
義微卻是不敢再透露半分,額頭抵在地麵上,卻是一言不發。
兩人沉默對峙許久,兮君輕聲歎息:“不能對我說?”
義微心頭一顫,話到嘴邊又咽了下來,仍舊沉默地維持請罪的姿態。
見她如此,兮君心中愈發不安,卻是連問都不知該從何問起。
“侍醫退下吧……”怎麽也想不通之後,兮君隻能讓義微退下。
義微恭恭敬敬地行禮退下,將出內殿,又被兮君喚住:“侍醫可知陛下的身體如何?”
義微一驚,眼前一黑,差點就昏倒,勉強鎮定下來,見皇後一臉困惑,她才心中稍定,低頭答道:“臣非陛下侍醫,亦未見陛下醫案……”
“我知道了!”兮君打斷她的話,擺手讓她退下。
一出殿門,義微便覺得腿軟,一個踉蹌,差點摔倒,幸好旁邊有人及時扶了一把。
“侍醫怎麽了?”倚華費力地扶住義微,心中驚疑不定。
“沒事……”義微連忙擺手,捶了捶腿,“坐得太久了……”
倚華沒有說什麽,隻是微笑,直到義微輕聲道謝,表明自己沒事了,才放開手。
義微沒有立刻離開,而左右看了看,隨即低聲問倚華:“詹事不在?”
倚華不禁挑眉,一邊指向配殿,一邊低聲問了一句:“侍醫要出宮?”
義微撇了撇嘴,無可奈何地向她抱怨了一句:“今日我休沐……偏偏中宮下了詔……”
倚華一怔,再迴神,卻見義微已經往配殿走去了,她不由擰眉忖起來。
義微離開,一幹人自然入殿侍奉,一同當值的長禦見倚華站著不動,便悄悄扯了一下她的衣袖,待起迴神,又輕聲提醒該入殿。倚華連忙道謝,兩人便連袂入殿。倚華心思一動,低聲道:“不知道中宮怎麽了……義女醫休沐還特地詔見……”
那名長禦也不解:“應該無事吧……侍醫也沒有開方……可能隻是問問吧……”說著便噤了聲顯然想到什麽了。
倚華一怔,倒是也想起了之前宮中的傳聞——那個有孕的八子暴病與皇後有關係……
——怎麽可能?
倚華搖了搖頭,仍然覺得疑問很多。
注:漢代的圍棋與現代不同,棋局縱橫各十七道,而不是現代的十九道。(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義微被宮人領著,方進內殿便忍不住皺眉,抬眼看了一下皇後身邊的傅保侍禦。
年幼的皇後端坐在獨榻上,麵前是縱橫各十七道(注)的棋秤,對麵是皇後的傅母,兩人專注於黑白世界,都沒有注意到有人入內,旁邊的侍禦也都專注於二人的對弈,沒有察覺帷簾無聲輕動的異樣。
倚華素來警醒,幾乎是在宮人撩起帷簾的同時便看了過去,正對上義微的目光。她不禁一愣,隨即移步走近中宮侍醫,悄聲詢問。
義微清楚皇後的身體,沉吟片刻,對倚華道:“殿內已暖,又有錦帷屏風,斷不會有寒氣侵入,溫爐還是移到帷外。”
倚華一邊認真地傾聽,一邊立刻就示意旁邊的宦者照辦。
溫爐沉重,又燃著炭火,一番動靜,立刻讓眾人矚目,兮君也皺眉看了一下,卻先看到站在內戶下的義微。
年幼的皇後立即展顏微笑,一邊轉身,一邊隨手將原本拿在指間的黑色棋子擲迴棋篋中。
“侍醫來了。”兮君對等這位女醫素來客氣,今天更是和顏悅色。
見皇後如此,眾人便知今日的棋局到此為止了,傅母立即起身,同時吩咐宮人都棋秤小心抬下,千萬不可弄亂上麵的棋子。
義微走到皇後的席前,參拜大禮,旁邊的長禦隨即言:“皇後詔曰可。”
見禮之後,兮君便請侍醫坐下,隨即笑道:“是侍醫吩咐他們將溫爐移走的?感覺舒服多了。”
義微低著頭,畢恭畢敬地道:“炭火太盛,容易燥熱、窒息,於中宮無益。”說話間,她也觀察著皇後的神色,見其對此並無慍色,才更加小心地進言:“如今天寒,殿室素日皆緊閉門戶,臣以為,熏香一物最好不用……”
兮君一愣,還沒有說話,旁邊侍立的傅母便皺眉道:“掖庭嬪禦每日皆要前來問省,諸公主、夫人以及公卿之妻也時來謁見,中宮不用熏香,不合規製。”
義微也知道熏香一物,有時更多是顯示主人的身份,因此才格外小心,生怕自己的進言引來皇後的不悅,不過,話說出後,雖然皇後的傅母有所質疑,但是,她看著皇後自己倒是不甚在意,不由稍稍安心,隨即便對皇後的傅母道:“嬪禦定省皆在前殿,臣是指,如此處一般,中宮日常起居之室。”
傅母覺得不妥,但是,義微隨即就說:“若是擔心覺得無香,也可以在殿內擺些新鮮瓜果。”
“侍醫皆是為我而言,傅母依言就是。”兮君略顯不耐煩地對傅母擺手言道,傅母也隻得應諾。
今日是兮君特地將義微召來的,義微也不知道皇後是何用意,隻是,一番對話下來,她並未察覺皇後有何不適,心中自然更覺得不解,便低頭不語,擺出畢恭畢敬的姿態。
兮君也沒有立即說,殿內不由沉寂了片刻。左右侍禦剛要開口詢問,就聽到皇後吩咐:“卿等退到殿外,我有話與侍醫說。”
殿內一幹人等同時一怔,半晌,傅母才在眾人的目光“鼓勵”下,上前詢問:“中宮是說殿內一人不留?”
“自然。”兮君頜首,見傅母還要說話,頓時就沉下臉,不悅地道:“侍醫乃女子,又份屬中宮,不能獨對嗎?”
——的確如此……
眾人無話可說,隻能行禮退下。
義微更加奇怪,待眾人退下,便皺眉細看皇後的顏色,卻更加困惑:“中宮可是感覺抱恙?”
“不是。”兮君搖頭否認。
義微不知該說什麽了,隻能沉默,等待皇後開口說清原由。
兮君咬了咬牙,雖然心中十分尷尬,卻終究將心一橫,對義微道:“侍醫近前說話。”
義微起身走到皇後的左手邊,長跪等候。
兮君湊到義微的耳邊,在極細的音量詢問:“侍醫可能確定某人能否生子?”
義微實在沒有想到,年僅九歲的皇後會問這樣的問題,怔忡了半晌才迴神,卻見年幼的皇後已經滿臉通紅,那顏色似乎隨時會滴下血來。
“……可以……”義微若有所悟,低頭輕聲迴答。
兮君不由籲了一口氣,隨即又不安地瞥了義微一眼,確定她沒有注意,才稍稍放鬆,輕咳了兩聲後,艱難地女醫言道:“侍醫可能確定……我是否……可以……有子……”
——果然如此。
義微不由撇了撇嘴,心中卻也有些疑惑,於是,思忖了一會兒,她才道:“中宮尚且年幼,此事……言之過早……”
說著,她的眼角便瞥見中宮皺起眉頭,神色格外複雜——說不上是不高興,還是不能理解。
作為女醫,義微對這類問題已經沒有什麽感覺了,見皇後如此糾結,她倒是有些不忍心,便開口勸道:“此事尚有天數之定,中宮尚未成人,此時思慮也無用,不如寬心養身,陰陽相衡,自不虞子嗣之憂。”
兮君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隻是昨日劉弗陵的言行似乎頗有深意,而她的身體也著實不好,自然不免惴惴,此時,一聽義微要自己養身,她頓時變了顏色,驚駭之極。
義微一直注意著皇後的神色,見她聽自己說宛,便臉色大變,不由疑惑,也有些不安,暗暗將自己的話反複思忖了幾遍,卻沒有發現有什麽不對,隻能睜著眼,一臉無辜地盯著她。
“……侍醫是說我的身體……有所不足?”兮君稍稍鎮定了一些,不得不硬著頭皮詢問。
義微一怔,隨即便連忙搖頭:“中宮的身體並無大礙。”
兮君不太相信:“……侍醫不是哄我?”
如此稚氣的言語讓義微不由失笑:“臣是中宮侍醫,豈敢欺哄中宮?”
兮君稍稍安心,思索片刻,斟酌著對義微道:“那麽,侍醫這般說……可是因為我年幼,尚無法斷言?”
見中宮仍然糾纏這個問題,義微不由皺眉,尋思了一下,忽然想到昨日皇帝駕臨椒房殿,她心中一跳,麵上卻不顯,輕輕搖頭之後,對皇後道:“中宮體虛,但是,並不無大礙。即使有所不足,宮禁之中,藥食皆不乏,三五年調養之後,斷不會影響子嗣。臣不認為中宮的身體於子嗣上會有不足。”
義微沒有把話說死。
——說到底,子嗣之事有時就是要看天數如何。比如說,先帝的身體毫無問題,廢後陳氏的身體也沒有問題,可是,一大堆太醫用盡手段,陳氏就是無子,而衛氏不過承幸數次,就有了身孕……而今上……
義微若有所悟,不由沉思,一不小心卻將心中所想問了出來:“主上擔心自己等不到中宮成人?”
兮君驀然變色,聲音更是陡然就變得尖厲非常:“侍醫說什麽?”
她並不明白義微話中的深意,隻是直覺此言絕非好意。
義微驟然迴神,連忙伏首請罪。
“侍醫的話是什麽意思?”
兮君沒有理會她的請罪,眯起眼,問得嚴厲。
義微卻是不敢再透露半分,額頭抵在地麵上,卻是一言不發。
兩人沉默對峙許久,兮君輕聲歎息:“不能對我說?”
義微心頭一顫,話到嘴邊又咽了下來,仍舊沉默地維持請罪的姿態。
見她如此,兮君心中愈發不安,卻是連問都不知該從何問起。
“侍醫退下吧……”怎麽也想不通之後,兮君隻能讓義微退下。
義微恭恭敬敬地行禮退下,將出內殿,又被兮君喚住:“侍醫可知陛下的身體如何?”
義微一驚,眼前一黑,差點就昏倒,勉強鎮定下來,見皇後一臉困惑,她才心中稍定,低頭答道:“臣非陛下侍醫,亦未見陛下醫案……”
“我知道了!”兮君打斷她的話,擺手讓她退下。
一出殿門,義微便覺得腿軟,一個踉蹌,差點摔倒,幸好旁邊有人及時扶了一把。
“侍醫怎麽了?”倚華費力地扶住義微,心中驚疑不定。
“沒事……”義微連忙擺手,捶了捶腿,“坐得太久了……”
倚華沒有說什麽,隻是微笑,直到義微輕聲道謝,表明自己沒事了,才放開手。
義微沒有立刻離開,而左右看了看,隨即低聲問倚華:“詹事不在?”
倚華不禁挑眉,一邊指向配殿,一邊低聲問了一句:“侍醫要出宮?”
義微撇了撇嘴,無可奈何地向她抱怨了一句:“今日我休沐……偏偏中宮下了詔……”
倚華一怔,再迴神,卻見義微已經往配殿走去了,她不由擰眉忖起來。
義微離開,一幹人自然入殿侍奉,一同當值的長禦見倚華站著不動,便悄悄扯了一下她的衣袖,待起迴神,又輕聲提醒該入殿。倚華連忙道謝,兩人便連袂入殿。倚華心思一動,低聲道:“不知道中宮怎麽了……義女醫休沐還特地詔見……”
那名長禦也不解:“應該無事吧……侍醫也沒有開方……可能隻是問問吧……”說著便噤了聲顯然想到什麽了。
倚華一怔,倒是也想起了之前宮中的傳聞——那個有孕的八子暴病與皇後有關係……
——怎麽可能?
倚華搖了搖頭,仍然覺得疑問很多。
注:漢代的圍棋與現代不同,棋局縱橫各十七道,而不是現代的十九道。(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