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沒有更新……單位考核完成前,易楚是什麽承諾都不敢做啊……淚奔……)
“頎君……”
皇後的沉默讓十四歲的天子皺緊眉頭,半晌沒有出聲,最後,想到寢台之上的女孩不過剛剛蘇醒,他按捺下心中的不悅,低聲唿喚女孩的字。
許久沒有聽到的稱唿讓兮君不由一怔。
——“以後,我叫你頎君可好?”
——冊後那天,椒房寢台之上,十二歲的天子溫柔地詢問她……
女孩臉上的怔忡、懷念之色取悅了少年天子,緊靠在一起的眉頭緩緩鬆開。
“在想什麽呢?”劉弗陵輕輕撫開她臉頰邊的淩亂碎發,柔聲詢問。
兮君怔怔地望著自己的夫君,良久,女孩的臉上才緩緩釋出一絲迷茫的笑意。
“妾在想大父為什麽給妾取這麽一個字。”八歲的皇後緩緩言道。
劉弗陵一愣。
——碩人其頎……
——《詩經.衛風.碩人》
——《左傳.魯隱公三年傳》:“衛莊公娶於齊東宮得臣之妹,曰莊薑,美而無子,衛人所為賦《碩人》也。”
劉弗陵熟習《詩三百》,如何不知,此詩乃是衛人憫莊薑之作,因此極述莊薑之美卻無情思……
十四歲的天子默然無語,緩緩收迴手,看著自己年幼的皇後轉過頭,側身向內再不看自己一眼。
明知道皇後希望自己離開,劉弗陵低頭沉思了一會兒,還是輕聲道:“頎君知道什麽了?”
兮君本來已經閉上眼,聞言不由訝然翻身,雙眼圓瞪,盯著少年天子,一眨不眨。
劉弗陵微微失笑,帶著幾分玩味的殘酷,再次追問:“或者,朕應該問,皇後為什麽會知道那些事?”
兮君臉色一變,目光隨即轉向寢外跪伏的宮人,確認某些空缺的位置後,才再次看向少年天子:“妾的侍禦並沒有犯錯……”
“真的嗎?”劉弗陵輕輕挑眉,聲音很輕。
兮君看著他眼中幾乎可以稱得上是得意神采,心中不禁一陣煩躁,放在錦被中的那隻手緊緊握起,良久才移開眼,淡淡地道:“他們沒有犯錯,有錯的是妾……”
——錯的是她的出身!
——錯的是她的血統!
——那些人不過是各為其主,忠於職守罷了……
女孩眼中的黯然讓少年天子狼狽地站起:“朕知道了!”
兮君卻猛然轉頭,想起身,卻全身無力,劉弗陵慌忙按住她的肩,無奈地苦笑:“這又是做什麽?”
兮君看著忽然間顯得有些無措的天子,不由報以幾乎相同意味的苦澀笑容。
“主上知道什麽?”女孩輕聲質問,極輕的聲音卻顯出一絲直刺人心的鋒利。
劉弗陵不由一僵。
兮君伸手扶住他的肩,借力起身,在他耳邊輕聲低語:“主上知道的又有誰不知道?”
劉弗陵一把推開皇後,狠狠地瞪著她,眼中卻無法掩飾地浮現出一絲惶恐。
兮君無聲地揚起唇角,清冷的目光帶著幾份嘲意看著自己的夫君。
劉弗陵咬牙瞪著自己的皇後,好一會兒,以一種毫不掩飾的惡毒,輕聲對她說:“朕知道的,皇後又知道多少?”
——縱然他的一切所為都在眾目睽睽之下,也總比她的一無所知要好吧……
兮君憤恨地抬手,最後,卻閉上眼睛,緩緩地將手放下,雙唇緊抿,讓劉弗陵怔忡無語地愣在當場,良久才見女孩的眼角緩緩滑落一滴淚。
淚水沒入女孩淩亂的發絲,再無蹤跡,卻仿佛一滴滾燙的熱油落到心尖上,讓劉弗陵再無法堅持下去,猛地跳起,轉身離開。
大步踏出寢殿,劉弗陵立刻停步,深深吸了一口氣,殿外,宮人、宦者跽身迎候,一刹那間,仿佛天地都已俯首。
劉弗陵仰起頭,承受深秋時節的溫暖陽光,仿佛母親的溫柔愛撫……
少年天子整個人一怔,閉上的雙眼中,生澀的濕意緩緩退去。
——他的母親……
“上……”
見天子一直站在殿門前不動,擔心未加裘衣的天子會感染風寒,金賞不得不冒著失儀之風險,來到玄階下,輕聲唿喚提醒。
“嗯……”劉弗陵睜開眼,黑眸之中一派平靜,“賞,詔少府不必治罪領皇後侍禦了!”
“……諾……”少年侍中按捺下詫異,低頭應諾。
*****
天子離開的動靜並不小,年幼的皇後並非沒有聽到,但是,她沒有睜眼,隻是拚命按捺痛哭一場的衝突。
“中宮……”
宮人的唿喚讓女孩斷然轉身——她不想讓任何人看見她此時的狼狽。
“中宮……車騎將軍、左將軍在宮門請見。”內謁者沒有看出皇後的不甘願,但是,等候的兩人同樣不是可以輕易打發的……
兮君花費了好一會兒的工夫才反應過來,“車騎將軍、左將軍”是指誰。
“不見!”女孩斷然迴答。
剛起身的諸人不由一愣,下一刻,所有人再次跪下,卻無人敢出聲。
——女孩的語氣中有不容忽視的怒氣。
——年幼的皇後在生氣嗎?
當內謁者小心翼翼地向皇後的兩位至親解釋皇後的拒絕時,父子兩人對視一眼,隨即便彼此了然地錯開目光。
上官安清了清喉嚨,思忖了一會兒,才找到說辭:“中宮已經醒了?”
“是!”內謁者立刻迴答,隨即又補了一句:“臣是聽中宮親口說不見的。”
上官安不由一愣,隨即不禁有些惱羞成怒:“親口說不見!”
內謁者方要開口,便覺得自己全身都被眼前這位皇後之父的殺氣包裹,不禁就打了一個寒顫。
“……車騎將軍……”他不敢再說,隻能跪下請罪。
“安……”上官桀拍了拍兒子的肩,示意他收斂脾氣,隨即又轉頭對那名內謁者道:“大漢素來重孝,皇後母儀天下,豈會有如此作為?足下慎言。”
——確實是皇後親口說的啊……
那名內謁者在心中叫苦不迭,卻也隻敢在心中叫叫。
雖然不敢說實話,但是,內謁者也不敢再去通稟,隻能沉默地保持請罪的姿態。
被父親提醒後,上官安的怒意稍斂,鎮定了一會兒,總算能以平靜的語氣再次開口:“主上為何這麽快就離開?”
他們兩人趕到時,正好看到天子乘輿離開,雖然少年天子素來沉穩寡淡,但是,以上官父子的眼力,還是看得出,他的心情十分不好。
——能讓劉弗陵情緒流露至此,本就意味著情況不一般……
內謁者不敢再沉默,也不敢隱瞞,隻能低聲迴答:“臣在外殿,並未聽到上與中宮的聲音……”
——這是一問三不知,將自己推托得一幹二淨了。
上官安再次皺眉,卻沒有發作,畢竟,以內謁者的身份,在這種時候,恐怕是進不了內臥的。
“阿翁……”上官安看向父親,詢問之意十分明顯。
上官桀看了兒子一眼,低歎一聲,轉身離開:“走吧!”
完全沒有想到父親會如此幹脆地離開,上官安愣了一會兒,才恍然迴神,連忙追趕父親。
宮中並不是商量事情的好地方,父子倆出了建章宮,登上車輿才開始談論此事。
上官安剛想開口,就聽上官桀輕歎搖頭:“孫女是知道發生什麽了……”
上官安一愣,待明白了父親的意思,卻是眉頭緊皺,連連搖頭:“怎麽可能?阿翁,兮君才多大?再說,她怎麽可能知道?”他根本不願相信有這種可能。
上官桀似笑非笑地看了兒子一眼:“孫女八歲,也就是主上當年即位的年紀……真的還是完全不懂事的年紀?至於如何知道……”
上官桀淡淡地微笑:“她可不隻是我的孫女。”
“阿翁是說,大將軍派人告訴兮君了?”上官安立刻明白了父親的意思,卻見上官桀輕輕搖頭:“怎麽可能?”
上官安一愣,方要爭辯,就聽父親冷笑而言:“霍子孟現在怎麽還會顧及一個姓上官的外孫女?”
上官安無言以對。
“更何況,你這個女兒對外祖父是何等親近、倚賴?若是霍子孟的意思,她會昏倒?”上官桀冷冷地睨了兒子一眼,對孫女的不滿已是溢於言表。
上官安無法否認,隻能底氣不足地對父親道:“兮君總是姓上官的……”
上官桀冷笑不語,隻是看著兒子,上官安隻能低頭躲開父親迫人的目光。
見兒子如此,上官桀倒是不好意思再迫了,不由歎息一聲,半晌才道:“是啊……姓上官……”
“阿翁?”上官安聽著便感覺父親的語氣不對。
上官桀沒有看他,望著直通城門的平直道路,輕聲歎息:“我現在明白霍子孟為什麽不願意了……”
“什麽?”上官安不明白。
上官桀冷笑:“長公主這一局布得可真高明……”
上官安皺著眉,不敢確定地試探:“阿翁是說讓兮君入宮……不好?”
上官桀不悅地瞪了兒子一眼:“你還沒明白過來?”
上官安低頭思忖,上官桀也不打擾,隻是臉色越發陰沉。
父子倆一路無語,直到進了家門,上官安仍然沉浸在思考中,讓上官桀不禁憤恨不已。
“阿翁……”進了內院,上官安忽然出聲。
“嗯?”上官桀的語氣並不好。
“我們與霍家已是不死不休。”
上官桀陡然停步,轉身望向一臉惶然的兒子:“你終於明白!”
“沒有辦法嗎?”上官安問得十分絕望。
上官桀冷笑:“你說呢?兩條路而已,不過是早晚之分罷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頎君……”
皇後的沉默讓十四歲的天子皺緊眉頭,半晌沒有出聲,最後,想到寢台之上的女孩不過剛剛蘇醒,他按捺下心中的不悅,低聲唿喚女孩的字。
許久沒有聽到的稱唿讓兮君不由一怔。
——“以後,我叫你頎君可好?”
——冊後那天,椒房寢台之上,十二歲的天子溫柔地詢問她……
女孩臉上的怔忡、懷念之色取悅了少年天子,緊靠在一起的眉頭緩緩鬆開。
“在想什麽呢?”劉弗陵輕輕撫開她臉頰邊的淩亂碎發,柔聲詢問。
兮君怔怔地望著自己的夫君,良久,女孩的臉上才緩緩釋出一絲迷茫的笑意。
“妾在想大父為什麽給妾取這麽一個字。”八歲的皇後緩緩言道。
劉弗陵一愣。
——碩人其頎……
——《詩經.衛風.碩人》
——《左傳.魯隱公三年傳》:“衛莊公娶於齊東宮得臣之妹,曰莊薑,美而無子,衛人所為賦《碩人》也。”
劉弗陵熟習《詩三百》,如何不知,此詩乃是衛人憫莊薑之作,因此極述莊薑之美卻無情思……
十四歲的天子默然無語,緩緩收迴手,看著自己年幼的皇後轉過頭,側身向內再不看自己一眼。
明知道皇後希望自己離開,劉弗陵低頭沉思了一會兒,還是輕聲道:“頎君知道什麽了?”
兮君本來已經閉上眼,聞言不由訝然翻身,雙眼圓瞪,盯著少年天子,一眨不眨。
劉弗陵微微失笑,帶著幾分玩味的殘酷,再次追問:“或者,朕應該問,皇後為什麽會知道那些事?”
兮君臉色一變,目光隨即轉向寢外跪伏的宮人,確認某些空缺的位置後,才再次看向少年天子:“妾的侍禦並沒有犯錯……”
“真的嗎?”劉弗陵輕輕挑眉,聲音很輕。
兮君看著他眼中幾乎可以稱得上是得意神采,心中不禁一陣煩躁,放在錦被中的那隻手緊緊握起,良久才移開眼,淡淡地道:“他們沒有犯錯,有錯的是妾……”
——錯的是她的出身!
——錯的是她的血統!
——那些人不過是各為其主,忠於職守罷了……
女孩眼中的黯然讓少年天子狼狽地站起:“朕知道了!”
兮君卻猛然轉頭,想起身,卻全身無力,劉弗陵慌忙按住她的肩,無奈地苦笑:“這又是做什麽?”
兮君看著忽然間顯得有些無措的天子,不由報以幾乎相同意味的苦澀笑容。
“主上知道什麽?”女孩輕聲質問,極輕的聲音卻顯出一絲直刺人心的鋒利。
劉弗陵不由一僵。
兮君伸手扶住他的肩,借力起身,在他耳邊輕聲低語:“主上知道的又有誰不知道?”
劉弗陵一把推開皇後,狠狠地瞪著她,眼中卻無法掩飾地浮現出一絲惶恐。
兮君無聲地揚起唇角,清冷的目光帶著幾份嘲意看著自己的夫君。
劉弗陵咬牙瞪著自己的皇後,好一會兒,以一種毫不掩飾的惡毒,輕聲對她說:“朕知道的,皇後又知道多少?”
——縱然他的一切所為都在眾目睽睽之下,也總比她的一無所知要好吧……
兮君憤恨地抬手,最後,卻閉上眼睛,緩緩地將手放下,雙唇緊抿,讓劉弗陵怔忡無語地愣在當場,良久才見女孩的眼角緩緩滑落一滴淚。
淚水沒入女孩淩亂的發絲,再無蹤跡,卻仿佛一滴滾燙的熱油落到心尖上,讓劉弗陵再無法堅持下去,猛地跳起,轉身離開。
大步踏出寢殿,劉弗陵立刻停步,深深吸了一口氣,殿外,宮人、宦者跽身迎候,一刹那間,仿佛天地都已俯首。
劉弗陵仰起頭,承受深秋時節的溫暖陽光,仿佛母親的溫柔愛撫……
少年天子整個人一怔,閉上的雙眼中,生澀的濕意緩緩退去。
——他的母親……
“上……”
見天子一直站在殿門前不動,擔心未加裘衣的天子會感染風寒,金賞不得不冒著失儀之風險,來到玄階下,輕聲唿喚提醒。
“嗯……”劉弗陵睜開眼,黑眸之中一派平靜,“賞,詔少府不必治罪領皇後侍禦了!”
“……諾……”少年侍中按捺下詫異,低頭應諾。
*****
天子離開的動靜並不小,年幼的皇後並非沒有聽到,但是,她沒有睜眼,隻是拚命按捺痛哭一場的衝突。
“中宮……”
宮人的唿喚讓女孩斷然轉身——她不想讓任何人看見她此時的狼狽。
“中宮……車騎將軍、左將軍在宮門請見。”內謁者沒有看出皇後的不甘願,但是,等候的兩人同樣不是可以輕易打發的……
兮君花費了好一會兒的工夫才反應過來,“車騎將軍、左將軍”是指誰。
“不見!”女孩斷然迴答。
剛起身的諸人不由一愣,下一刻,所有人再次跪下,卻無人敢出聲。
——女孩的語氣中有不容忽視的怒氣。
——年幼的皇後在生氣嗎?
當內謁者小心翼翼地向皇後的兩位至親解釋皇後的拒絕時,父子兩人對視一眼,隨即便彼此了然地錯開目光。
上官安清了清喉嚨,思忖了一會兒,才找到說辭:“中宮已經醒了?”
“是!”內謁者立刻迴答,隨即又補了一句:“臣是聽中宮親口說不見的。”
上官安不由一愣,隨即不禁有些惱羞成怒:“親口說不見!”
內謁者方要開口,便覺得自己全身都被眼前這位皇後之父的殺氣包裹,不禁就打了一個寒顫。
“……車騎將軍……”他不敢再說,隻能跪下請罪。
“安……”上官桀拍了拍兒子的肩,示意他收斂脾氣,隨即又轉頭對那名內謁者道:“大漢素來重孝,皇後母儀天下,豈會有如此作為?足下慎言。”
——確實是皇後親口說的啊……
那名內謁者在心中叫苦不迭,卻也隻敢在心中叫叫。
雖然不敢說實話,但是,內謁者也不敢再去通稟,隻能沉默地保持請罪的姿態。
被父親提醒後,上官安的怒意稍斂,鎮定了一會兒,總算能以平靜的語氣再次開口:“主上為何這麽快就離開?”
他們兩人趕到時,正好看到天子乘輿離開,雖然少年天子素來沉穩寡淡,但是,以上官父子的眼力,還是看得出,他的心情十分不好。
——能讓劉弗陵情緒流露至此,本就意味著情況不一般……
內謁者不敢再沉默,也不敢隱瞞,隻能低聲迴答:“臣在外殿,並未聽到上與中宮的聲音……”
——這是一問三不知,將自己推托得一幹二淨了。
上官安再次皺眉,卻沒有發作,畢竟,以內謁者的身份,在這種時候,恐怕是進不了內臥的。
“阿翁……”上官安看向父親,詢問之意十分明顯。
上官桀看了兒子一眼,低歎一聲,轉身離開:“走吧!”
完全沒有想到父親會如此幹脆地離開,上官安愣了一會兒,才恍然迴神,連忙追趕父親。
宮中並不是商量事情的好地方,父子倆出了建章宮,登上車輿才開始談論此事。
上官安剛想開口,就聽上官桀輕歎搖頭:“孫女是知道發生什麽了……”
上官安一愣,待明白了父親的意思,卻是眉頭緊皺,連連搖頭:“怎麽可能?阿翁,兮君才多大?再說,她怎麽可能知道?”他根本不願相信有這種可能。
上官桀似笑非笑地看了兒子一眼:“孫女八歲,也就是主上當年即位的年紀……真的還是完全不懂事的年紀?至於如何知道……”
上官桀淡淡地微笑:“她可不隻是我的孫女。”
“阿翁是說,大將軍派人告訴兮君了?”上官安立刻明白了父親的意思,卻見上官桀輕輕搖頭:“怎麽可能?”
上官安一愣,方要爭辯,就聽父親冷笑而言:“霍子孟現在怎麽還會顧及一個姓上官的外孫女?”
上官安無言以對。
“更何況,你這個女兒對外祖父是何等親近、倚賴?若是霍子孟的意思,她會昏倒?”上官桀冷冷地睨了兒子一眼,對孫女的不滿已是溢於言表。
上官安無法否認,隻能底氣不足地對父親道:“兮君總是姓上官的……”
上官桀冷笑不語,隻是看著兒子,上官安隻能低頭躲開父親迫人的目光。
見兒子如此,上官桀倒是不好意思再迫了,不由歎息一聲,半晌才道:“是啊……姓上官……”
“阿翁?”上官安聽著便感覺父親的語氣不對。
上官桀沒有看他,望著直通城門的平直道路,輕聲歎息:“我現在明白霍子孟為什麽不願意了……”
“什麽?”上官安不明白。
上官桀冷笑:“長公主這一局布得可真高明……”
上官安皺著眉,不敢確定地試探:“阿翁是說讓兮君入宮……不好?”
上官桀不悅地瞪了兒子一眼:“你還沒明白過來?”
上官安低頭思忖,上官桀也不打擾,隻是臉色越發陰沉。
父子倆一路無語,直到進了家門,上官安仍然沉浸在思考中,讓上官桀不禁憤恨不已。
“阿翁……”進了內院,上官安忽然出聲。
“嗯?”上官桀的語氣並不好。
“我們與霍家已是不死不休。”
上官桀陡然停步,轉身望向一臉惶然的兒子:“你終於明白!”
“沒有辦法嗎?”上官安問得十分絕望。
上官桀冷笑:“你說呢?兩條路而已,不過是早晚之分罷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