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衛太子的元孫!


    一句話仿佛驚雷一般劈頭擊劉病已,讓他全身僵硬,完全不知道該如何反應。


    與兮君不同,從懂事起,劉病已便輾轉寄居,因此,遠比同齡人更明白世事,而且最近一年多,他更是被教導了許多事情。


    雖然沒有想清楚全部,但是,一瞬間,劉病已便明白了自己處境危險!


    兮君卻不明白,思忖片刻,開口卻道:“所以,宮中不少人都稱病已哥哥為曾孫啊……”


    倚華與劉病已都沒有料到她思忖之後,居然隻想到這點,兩人一時間都沉默了。


    “……是……”


    “可是……他是先帝曾孫,廷尉與光祿勳就要帶走他……為什麽?”


    倚華剛開口,兮君便再次詢問為什麽,但是,麵對這個問題,倚華一時間完全不知道該怎麽解釋。


    被兮君這麽一岔,劉病已也鎮靜下來,沉思之後,陡然一個激靈,臉色煞白:“是要我死嗎?”


    他比兮君長三歲,在掖庭的時間也更久,如何不明白那些人的想法。


    ——因為他是衛太子的孫子,所以,他可能會危害到天子……


    雖然還不明白他的存在為什麽會危害天子,但是,劉病已就是想到了這一點。


    兮君聽不得“死”字,臉色立時蒼白:“小哥哥不會死的!”


    倚華見兩個孩子都被嚇到了,立刻出聲安慰:“不會的!不會死的!……”話說了一半,便說不下去了。


    ——她隻是長禦,有什麽資格給出保證?


    ——即使是皇後,也保證不了這點啊!


    這時侯,劉病已反而不害怕了,臉色也緩和下來,十分鎮定地握住兮君的手:“我不會死的!”說著,他笑了笑,很堅定地說:“舅公以前說過,我的命硬,死不了的。”


    兮君怔怔地看著他,一個字也說不出來,想說相信,心裏卻是思潮翻湧,連自己都說服不了。


    她不說話,劉病已也說不下去,小小的後殿側廂中竟是一片寂靜,讓倚華愈發心驚。


    倚華本來隻想著有人想借著這次“衛太子”的案子對付劉病已,擔憂著這個可憐的孩子又要遭罪,但是,劉病已的問題讓她陡然警覺——死是最沒有後患的手段!


    想到這個最壞的可能,沒有多想,倚華便下定決心——絕對不能讓廷尉帶走劉病已。


    下定決心了,她便心念飛轉地尋思方法,還沒理出頭緒,就聽殿外一陣喧嘩。


    “什麽人!”兮君扶著憑幾站起,大聲質問。


    倚華被皇後驟然暴發的憤怒嚇了一跳。


    ——她還沒從見過皇後情緒激動的樣子。


    其實倚華是被自己的印象蒙蔽了。


    兮君不似劉病已那般任性擅為、喜歡玩鬧,卻比劉病已更為受寵,從小到大,雖然是乖巧懂事,實際上,卻是極少有不順心的時候,隻不過,從入宮之前,她便被教導著要溫柔和順,加上,環境驟變,身邊時時刻刻有人提醒,她也不敢不小心謹慎。


    如今,她本就心緒煩亂,被喧嘩聲一吵,如何不惱?


    殿外的人也被皇後的聲音嚇了一跳,別說王平與張安世,便是椒房殿侍禦宮人都深覺意外,所有人都怔怔地望著殿門,隨即,那扇黑漆朱紋的殿門也不負眾望地被兇狠地拉開。


    “皇後長樂未央!”


    看到年幼的皇後站在殿門之中,椒房殿侍禦一個激靈,全體跪下,問安的聲音居然十分齊整,王平與張安世也立刻警醒過來,向皇後參禮。


    兮君步出殿門,緊跟在她身後的倚華立刻將殿門合上。


    年幼的皇後身著深青色的深衣,素色的裙裳一角在衣裾下隱約可見,周身別無佩飾,連烏黑的長發也完全散在身後。


    “從入宮開始,傅母與諸長禦、女史便教導我,宮闈肅整,不可高聲妄行!”兮君冷著臉,毫不留情地質問,“那麽,方才是怎麽迴事?”


    張安世心中一跳,感覺事情開始滑向自己無法控製的方向了。


    ——大將軍怎麽沒說他這位外孫女會忽然挺身而出?


    “中宮息怒。”見隻有皇後與倚華走出來,郭穰第一個反應過來,連忙稽首稟報,“廷尉與光祿勳言有要事請謁,因中宮正要休憩,臣等便阻攔了一下,廷尉卻堅持己見,臣等與光祿勳勸阻不得,爭執中一時高聲便驚擾了中宮。”


    兮君目光一轉,便落在張安世身邊的那個陌生人身上,打量了片刻,便道:“廷尉……卿來椒房殿……難道是我殿中有人身犯律令,要下獄案治?”


    這個問題太過誅心了,讓王平不由顫栗了一下。


    “不是……”新任廷尉連忙否認,“臣前來椒房殿,是想請中宮用璽。”


    “用璽?”兮君皺眉,隨即便明白了他的意思,卻是臉色一沉。


    “難道廷尉沒有主上的詔令便直闖椒房殿?”兮君再次追問,臉色極其難看。


    漢宮宮禁並不如後世嚴苛,外臣、內臣出入禁中都不難,出入掖庭門戶也不難,但是,畢竟是禁中,後宮之中更以清白為要,男女大防遠比民間嚴格,再加宮人生存不易,一般非至親至信之人,是不可能被準允登堂入室的,而外臣想入宮行事,更是必奉有詔命。


    ——既有天子詔命,就不當請中宮再用璽。


    ——若無天子詔命,隻是直闖至椒房後殿這一條,便足夠廷尉受的了!


    倚華眸光一閃,上前一步,皺眉質問:“中宮年幼,但是,椒房殿也不是外臣可以直入後殿的地方!這個道理……廷尉初履任,光祿勳也不知道嗎?”


    張安世揩了一把額頭的冷汗,隨即笑道:“長禦所言甚是,隻是真的誤會了……”


    “誤會?”兮君氣極,“你們都闖到這兒了,還說誤會?將軍真的以為我可欺是不是?”若不是她知道張安世與霍光交從甚密,所說的話就遠不止如此了。


    “臣不敢!”張安世連忙否認,雖是套話卻也是真心之言——以往不論,今天,麵對這般氣勢的皇後,誰敢認為她可欺?


    “皇後容稟。”張安世頓首請求。


    兮君冷哼一聲,頭昂著轉向另一邊,根本不看他,讓張安世心裏更加沒底,卻見皇後身側的那位長禦衝自己使了個眼色,顯然是示意自己快說,便心一橫,叩首至地,語速極快地說明情況:“因前番有人冒充衛太子,建章宮有詔廷尉將皇曾孫——也就是衛太子之孫——收監驗治……”


    “收監驗治?”兮君對這個詞極為陌生,反正知道不是好事,便放過不提,而是問道:“既是如此,你們來椒房殿做什麽?”


    倚華也不解。


    ——難道是知道劉病已在椒房殿?


    ——可是,也大可不必直闖啊,曾孫不可能在椒房殿過夜的,稍等一會兒,他們自要送他迴掖庭。


    王平迅速接話:“臣之前已奉詔至掖庭尋人,然掖庭令言,曾孫頑劣,前些天與宦者丞賭氣,至今不知下落。臣便請光祿勳幫忙尋找,可是光祿勳言,無中宮準允,禁中郎衛不得擅動……”


    “荒謬!”倚華翻了個白眼,在兮君出聲前便大聲斥責,“廷尉的意思是,為了尋一個宗室子弟,便要讓郎衛搜查禁中?”


    “長禦慎言。臣如今奉詔正是要驗治其是否宗室。”王平淡然地迴答。


    倚華不敢置信地瞪大了眼睛——難道之前那些都是為這個?


    ——他們竟想完全否定劉病已的身份!


    倚華的身子不由自主地顫抖了。


    “荒謬!”一個稚嫩的聲音道出相同的斥責,隱隱帶著一絲顫音。


    倚華看向出聲的皇後,卻見她臉色通紅,雙眼圓瞪,怒不可遏地走到台階前,小手重重地擊上支撐拱梁的立柱。她的年紀太小,即使這般憤怒,看上去也並不算可怕,但是,椒房殿的侍禦宮人仍然驚懼不已地低頭跪下,生怕被皇後的怒火灼傷,連倚華也心驚膽顫地跪下。


    “宗室屬籍為宗正之責,何時歸屬廷尉了?衛太子之孫能有多大?何時屬籍?難道你們這些人除了對付一個孩子,便沒有其它手段了?”憤怒之下,兮君的質問已失了條理,但是,顫抖的聲音問出的問題竟讓王平一時無言以對。


    張安世卻是鬆了一口氣。


    ——過程雖然失控,但是,畢竟結果還是原來預計的結果。


    ——萬幸!


    張安世再次抬手拭汗,輕聲道:“中宮息怒……廷尉隻是奉詔行事……雖然一時求成心切,但是……並無針對稚子之意……”


    這是為中宮的憤怒作注解了——中宮也是孩子。


    王平連連點頭,感激地看了張安世一眼。


    “我不管你有沒有!”兮君仍在氣頭上,身子隱隱直顫,“現在給我離開!以後也別來!我不想看到廷尉!”


    王平還想爭辯,卻聽張安世立刻叩首答應:“臣謹諾。”他也隻能跟著應諾離開。


    出了椒房殿,王平立刻有些埋怨地問張安世為何那般爽快地答應,張安世苦笑,對廷尉道:“王君,她是皇後。難道君真要皇後把陛下、大將軍、左將軍都找來,把事情鬧到無可挽迴才甘心嗎?”


    王平一怔,隨即想起了皇後的出身,不禁打了一個寒顫。


    “要我說,君還當感謝中宮才是。”張安世淡淡地道。


    “為何?”王平不解地請教。


    “皇曾孫之事就是一塊燙手的火炭,中宮卻是給君指了一條出路……”張安世輕聲道。


    王平立刻明白:“宗正!”


    “正是!”張安世點頭,見他還想追問,便輕笑著道,“王君,那是衛太子的孫子,而大將軍姓什麽?”


    王平不由打了一個寒顫,立即長揖道謝:“謝光祿勳指教。”


    ——他竟然是得意妄行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樂夜未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楚並收藏長樂夜未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