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向各位道歉,兩天沒有更新。上個月二十九日晚上,忽然接到駕校通知,四號考駕照,而且,考試項目還有所變化,易楚不得不集中精神準備考慮,而為了拚本月的全勤,易楚不得不放棄了前兩天的更新……)
少府秩中二千石,掌山海池澤之稅,以給共養,有丞,秩千石,屬官眾多,其中就有中書謁者、黃門、鉤盾、尚方、禦府、永巷、內者、宦者八官令丞,秩各八百石。太初元年,武帝改永巷為掖庭,其職權也由掌官婢侍使擴大到掌後宮婕妤以下事,包括安排承幸、治罪安置,權力不比其餘七官大,卻更加重要。
身為宦官,郭穰既不是掖庭屬官,便不歸掖庭令管,但是,內謁者也罷,中宮私府令也罷,都有很多與掖庭打交道的機會,在很多事情上更是必須得到掖庭令的配合,因此,無論如何,他都不吝對張賀表示恭敬。
很顯然,在他出聲前,張賀根本沒有注意到迎麵而來的這位同僚,他幾乎是以失措的神色望向郭穰,過了一會兒,才恢複平靜淡然,露出溫和的笑容與郭穰打招唿。
“內謁者令這是在……散步?”張賀輕笑,打量了一下四周。
郭穰聞言便笑了,眉角一挑,點頭迴應:“張令真的是……一猜即中!故人邀約,方才用了不少酒食,正要發散一下,免得待會衝撞貴人!不知張令怎麽在此……”
聽他說話的功夫,張賀早已想出了一個妥當的說辭,方要開口,就見郭穰又抬手作揖,輕笑著道:“張令還不知道吧?穰已非內謁者令。”
張賀訝然挑眉:“已非內謁者令?”他尚不知此事。
“正是。”郭穰行過禮便起身笑道,“穰已遷中宮私府令。”
“中宮私府令?”張賀微微沉吟,隨即拱手相賀:“賀郭君。”
“不敢當張令此言!”郭穰連連自謙,“以後當請足下更加關照才是。”
“郭令言重了!”張賀也連連客套。
相互客套了一下,郭穰便道:“穰還要去內謁者官署交割諸務,唯請張令寬之。”
“郭令自便!”張賀點頭讓道。
看著郭穰走遠,張賀才緩緩地收斂了笑容,神色莫測地盯著他的背影看了好一會兒,隨後便繼續前行。
郭穰不是沒有感覺到張賀的目光,但是,他並沒有迴頭,甚至連腳步都沒有亂一下——這種平靜隻維持到他離開張賀目光關注範圍的那刻。
在那種如芒刺貼在背後的感覺消失的同時,郭穰立是停步,長籲了一口氣,終是沒有讓自己被眩暈的感覺控製。
——自己是不是弄巧成拙了?
——他想取信張賀,可是,這種時機會不會反而讓張賀更加懷疑自己呢?
對這個曾是太子劉據嫡係親信的掖庭令,郭穰一直抱著敬而遠之的態度。掖庭雖不掌宦官,但是出入掖庭內戶之人,名籍皆由其掌管,郭穰相信,以張賀的敏銳肯定會發現他與鉤弋宮、上官家皆關係甚密,而張賀,無論如何也不會與他同心的!
——張安世深得霍光的倚重。
——曾是太子家丞的張賀更是素來得劉據信重。
——霍光主政後,便有先帝遺詔,太子遺孤由掖庭養視。
郭穰並不相信,昔日的那些淵源會讓霍光背棄今上——畢竟,今上也算是他一手扶植的。——但是,他更不敢漠視,那個皇曾孫對霍光的重要性。
——衛霍一體,骨肉相連,休戚相關。
——霍去病英年早逝,霍光受衛青照拂甚多。
——霍去病也罷,衛青也罷,兩位大司馬臨終最關切都是太子。
如今,衛氏的嫡係幾近凋絕,衛太子更是僅此一脈尚存,隻要他們不與霍光為敵,郭穰相信,霍光絕對不會吝嗇功名利祿。
——當然,前提是霍光自己不會遭遇不測之禍。
郭穰歎了口氣,繼續往內謁者官署行去。
——誰能對付霍光?
——不僅是對付,還要將他的勢力連根拔起,徹底鏟除……才可能達到目的……
——上官家……?
郭穰心裏盤算著,最後還是覺得上官桀的勝算不多。
——年幼的皇後可不隻是上官家的人!況且,雖然成為天子妻族,但是,天子是否真的將之引為奧援呢?
——天子年幼卻終究是天命正統,隻要掌握住天子,才能占有大義的名份。
——上官家能控製住劉弗陵嗎?
郭穰揣摩著時局走進內謁者官署,而在他身後,張賀卻連思考的機會都沒有——從石渠邊悄然冒頭的小人兒讓他頓時將所有的利弊得失都拋到了九霄雲外!——三步並兩步地直衝到渠邊,他一伸手便將小人兒從水渠中拎了出來。
“你上哪兒去了?”張賀黑著臉,沉聲質問,將原本打算糊弄這個長輩的劉病已一驚。
劉病已本就心虛,此時,更加嚅嚅,不能言語。
幸好張賀也知道此處不是教訓他的地方,雖然惱火,但是,質問之後並不等他迴答,便揪著他的後衿,迅速離開。
劉病已猛地迴神,連忙抱著他的手臂求饒:“大人……大人……輕點……聽我說!”
“閉嘴!”素來寵溺他的張賀此時卻根本不願聽他說話。
劉病已心中連連叫苦——張賀對他素來縱容,但是,在某些事情,卻是寸步不讓,毫不留情。
——除了學業,便是與他安全有關的事情。
在掖庭待了三四年,他很清楚,張賀最不樂見的,便是他隨意踏足不該踏足的地方——也就是身為掖庭令的他無法掌控的地方。
離椒房殿太近的這裏一旦發生什麽事,顯然不是掖庭令便可以控製的了。
見張賀真的動怒了,劉病已也不敢再恣意,耷拉著腦袋,乖乖地順著他的力道加快步伐。
因為掖庭署與內謁者官署相距不遠,張賀顧忌著郭穰,沒有去掖庭署,而是拎著劉病已迴了他的居處。
掖庭皆是女子,劉病已雖然年幼,卻也多有避忌,張賀便讓他住在宦者署。
宦者署,顧名思義,皆是宦者,專司負責宮中瑣務,雖然不司隨侍之事,卻是處處都少不得。
宦者不需隨侍,宦者令卻必須常侍天子路寢,以備不時之需,因此,宦者署中大半時候都由宦者丞作主。
“張令?”當值的宦者一見掖庭令拎著一個全身濕透的小人兒走進官署,俱是一愣,隨後才想到通報宦者丞。
宦者丞許廣漢與張賀的交情極好,劉病已平素起居都與他在一間屋時,從內室出來,一見這副情景,他便笑了。
“曾孫又跑去哪兒猴了這麽一身泥水?”許廣漢不是沒看見張賀的臉色極差,心知必是為劉病已惱怒,因此,故意以輕鬆的語氣調笑。
劉病已很知機地繼續沉默,無力地衝著這個熟悉的長輩翻了一下眼睛。
“迴寢居!”張賀冷冷地讓劉病已離開。
劉病已一驚。他是最害怕被這樣失望漠視的態度對待,頓時就慌了,立刻攀住張賀的手臂不肯放鬆:“大人……我再也不敢了!”
張賀搖了搖頭,很斷然地拒絕:“曾孫,你每一次都這樣說!”
劉病已不能反駁,眼巴巴地望了張賀一會兒,終於死心地起身,慢慢地蹭迴寢居,沒走兩步便被許廣漢攔住。
“張令,有這麽嚴重嗎?”將所有人都遣到室外,許廣漢有些心疼地望著劉病已,不明白張賀為何這樣嚴厲,“曾孫今日本也沒有課業,就得玩得過頭了,也不必苛責吧!”
張賀抿唇不語,看也不看劉病已。
“曾孫,你究竟做什麽去了?”許廣漢蹲下,目光與劉病已的眼睛相對,溫和地詢問。
劉病已欲言又止,卻還是搖頭:“我迴寢居!”
——如果說一開始他還想糊弄張賀,那麽,這一路行來,看著張賀因為擔憂而火冒三丈的樣子,他真的是一點都不願再對張賀說一個字的不實之辭了。
聽到他如此說,張賀的臉色卻是緩了一下,看著他走迴後寢,才看向一臉不讚同的許廣漢。
“曾孫對君最是依賴敬重,君何必如此?”許廣漢與劉病已同居一室,知道他因為無父無母,對全心照顧自己的張賀滿心孺慕,張賀這般冷漠,他必然傷心。
張賀揉了揉眉心:“他跑去椒房殿附近了!”
許廣漢一驚:“方才椒房殿動靜不小,難道……”不會是劉病已在椒房殿有所冒犯吧!
張賀搖了搖頭:“我也不知道。”隨即又看向許廣漢:“曾孫年幼不知輕重,隻能請君平日多費心。”
許廣漢連連點頭。
他很清楚,皇後年幼,中宮上下恐怕都是外戚的人。他們位卑言輕,劉病已一旦犯在椒房殿,他們誰都沒有辦法。
“真不知道,曾孫為什麽對椒房殿那麽好奇!”許廣漢十分不解。
前些日子,劉病已便頻頻想靠近椒房殿,他們早已給他說明過危險,按照以往的例子,劉病已便不會再違逆,可是,在椒房殿這事上,他卻好像很固執。
張賀更加用力地揉了揉眉心,搖頭輕笑:“希望他不會再好奇了!”
“掖庭令可在?”官署外忽然響起一個熟悉的聲音——光祿勳張安世。
張賀與許廣漢同時一愣,立刻迎了出去。
張安世站在階下,並沒有入內的意思,看了一眼許廣漢,輕輕頜首後便看向兄長:“大將軍召掖庭令。”(未完待續。)
少府秩中二千石,掌山海池澤之稅,以給共養,有丞,秩千石,屬官眾多,其中就有中書謁者、黃門、鉤盾、尚方、禦府、永巷、內者、宦者八官令丞,秩各八百石。太初元年,武帝改永巷為掖庭,其職權也由掌官婢侍使擴大到掌後宮婕妤以下事,包括安排承幸、治罪安置,權力不比其餘七官大,卻更加重要。
身為宦官,郭穰既不是掖庭屬官,便不歸掖庭令管,但是,內謁者也罷,中宮私府令也罷,都有很多與掖庭打交道的機會,在很多事情上更是必須得到掖庭令的配合,因此,無論如何,他都不吝對張賀表示恭敬。
很顯然,在他出聲前,張賀根本沒有注意到迎麵而來的這位同僚,他幾乎是以失措的神色望向郭穰,過了一會兒,才恢複平靜淡然,露出溫和的笑容與郭穰打招唿。
“內謁者令這是在……散步?”張賀輕笑,打量了一下四周。
郭穰聞言便笑了,眉角一挑,點頭迴應:“張令真的是……一猜即中!故人邀約,方才用了不少酒食,正要發散一下,免得待會衝撞貴人!不知張令怎麽在此……”
聽他說話的功夫,張賀早已想出了一個妥當的說辭,方要開口,就見郭穰又抬手作揖,輕笑著道:“張令還不知道吧?穰已非內謁者令。”
張賀訝然挑眉:“已非內謁者令?”他尚不知此事。
“正是。”郭穰行過禮便起身笑道,“穰已遷中宮私府令。”
“中宮私府令?”張賀微微沉吟,隨即拱手相賀:“賀郭君。”
“不敢當張令此言!”郭穰連連自謙,“以後當請足下更加關照才是。”
“郭令言重了!”張賀也連連客套。
相互客套了一下,郭穰便道:“穰還要去內謁者官署交割諸務,唯請張令寬之。”
“郭令自便!”張賀點頭讓道。
看著郭穰走遠,張賀才緩緩地收斂了笑容,神色莫測地盯著他的背影看了好一會兒,隨後便繼續前行。
郭穰不是沒有感覺到張賀的目光,但是,他並沒有迴頭,甚至連腳步都沒有亂一下——這種平靜隻維持到他離開張賀目光關注範圍的那刻。
在那種如芒刺貼在背後的感覺消失的同時,郭穰立是停步,長籲了一口氣,終是沒有讓自己被眩暈的感覺控製。
——自己是不是弄巧成拙了?
——他想取信張賀,可是,這種時機會不會反而讓張賀更加懷疑自己呢?
對這個曾是太子劉據嫡係親信的掖庭令,郭穰一直抱著敬而遠之的態度。掖庭雖不掌宦官,但是出入掖庭內戶之人,名籍皆由其掌管,郭穰相信,以張賀的敏銳肯定會發現他與鉤弋宮、上官家皆關係甚密,而張賀,無論如何也不會與他同心的!
——張安世深得霍光的倚重。
——曾是太子家丞的張賀更是素來得劉據信重。
——霍光主政後,便有先帝遺詔,太子遺孤由掖庭養視。
郭穰並不相信,昔日的那些淵源會讓霍光背棄今上——畢竟,今上也算是他一手扶植的。——但是,他更不敢漠視,那個皇曾孫對霍光的重要性。
——衛霍一體,骨肉相連,休戚相關。
——霍去病英年早逝,霍光受衛青照拂甚多。
——霍去病也罷,衛青也罷,兩位大司馬臨終最關切都是太子。
如今,衛氏的嫡係幾近凋絕,衛太子更是僅此一脈尚存,隻要他們不與霍光為敵,郭穰相信,霍光絕對不會吝嗇功名利祿。
——當然,前提是霍光自己不會遭遇不測之禍。
郭穰歎了口氣,繼續往內謁者官署行去。
——誰能對付霍光?
——不僅是對付,還要將他的勢力連根拔起,徹底鏟除……才可能達到目的……
——上官家……?
郭穰心裏盤算著,最後還是覺得上官桀的勝算不多。
——年幼的皇後可不隻是上官家的人!況且,雖然成為天子妻族,但是,天子是否真的將之引為奧援呢?
——天子年幼卻終究是天命正統,隻要掌握住天子,才能占有大義的名份。
——上官家能控製住劉弗陵嗎?
郭穰揣摩著時局走進內謁者官署,而在他身後,張賀卻連思考的機會都沒有——從石渠邊悄然冒頭的小人兒讓他頓時將所有的利弊得失都拋到了九霄雲外!——三步並兩步地直衝到渠邊,他一伸手便將小人兒從水渠中拎了出來。
“你上哪兒去了?”張賀黑著臉,沉聲質問,將原本打算糊弄這個長輩的劉病已一驚。
劉病已本就心虛,此時,更加嚅嚅,不能言語。
幸好張賀也知道此處不是教訓他的地方,雖然惱火,但是,質問之後並不等他迴答,便揪著他的後衿,迅速離開。
劉病已猛地迴神,連忙抱著他的手臂求饒:“大人……大人……輕點……聽我說!”
“閉嘴!”素來寵溺他的張賀此時卻根本不願聽他說話。
劉病已心中連連叫苦——張賀對他素來縱容,但是,在某些事情,卻是寸步不讓,毫不留情。
——除了學業,便是與他安全有關的事情。
在掖庭待了三四年,他很清楚,張賀最不樂見的,便是他隨意踏足不該踏足的地方——也就是身為掖庭令的他無法掌控的地方。
離椒房殿太近的這裏一旦發生什麽事,顯然不是掖庭令便可以控製的了。
見張賀真的動怒了,劉病已也不敢再恣意,耷拉著腦袋,乖乖地順著他的力道加快步伐。
因為掖庭署與內謁者官署相距不遠,張賀顧忌著郭穰,沒有去掖庭署,而是拎著劉病已迴了他的居處。
掖庭皆是女子,劉病已雖然年幼,卻也多有避忌,張賀便讓他住在宦者署。
宦者署,顧名思義,皆是宦者,專司負責宮中瑣務,雖然不司隨侍之事,卻是處處都少不得。
宦者不需隨侍,宦者令卻必須常侍天子路寢,以備不時之需,因此,宦者署中大半時候都由宦者丞作主。
“張令?”當值的宦者一見掖庭令拎著一個全身濕透的小人兒走進官署,俱是一愣,隨後才想到通報宦者丞。
宦者丞許廣漢與張賀的交情極好,劉病已平素起居都與他在一間屋時,從內室出來,一見這副情景,他便笑了。
“曾孫又跑去哪兒猴了這麽一身泥水?”許廣漢不是沒看見張賀的臉色極差,心知必是為劉病已惱怒,因此,故意以輕鬆的語氣調笑。
劉病已很知機地繼續沉默,無力地衝著這個熟悉的長輩翻了一下眼睛。
“迴寢居!”張賀冷冷地讓劉病已離開。
劉病已一驚。他是最害怕被這樣失望漠視的態度對待,頓時就慌了,立刻攀住張賀的手臂不肯放鬆:“大人……我再也不敢了!”
張賀搖了搖頭,很斷然地拒絕:“曾孫,你每一次都這樣說!”
劉病已不能反駁,眼巴巴地望了張賀一會兒,終於死心地起身,慢慢地蹭迴寢居,沒走兩步便被許廣漢攔住。
“張令,有這麽嚴重嗎?”將所有人都遣到室外,許廣漢有些心疼地望著劉病已,不明白張賀為何這樣嚴厲,“曾孫今日本也沒有課業,就得玩得過頭了,也不必苛責吧!”
張賀抿唇不語,看也不看劉病已。
“曾孫,你究竟做什麽去了?”許廣漢蹲下,目光與劉病已的眼睛相對,溫和地詢問。
劉病已欲言又止,卻還是搖頭:“我迴寢居!”
——如果說一開始他還想糊弄張賀,那麽,這一路行來,看著張賀因為擔憂而火冒三丈的樣子,他真的是一點都不願再對張賀說一個字的不實之辭了。
聽到他如此說,張賀的臉色卻是緩了一下,看著他走迴後寢,才看向一臉不讚同的許廣漢。
“曾孫對君最是依賴敬重,君何必如此?”許廣漢與劉病已同居一室,知道他因為無父無母,對全心照顧自己的張賀滿心孺慕,張賀這般冷漠,他必然傷心。
張賀揉了揉眉心:“他跑去椒房殿附近了!”
許廣漢一驚:“方才椒房殿動靜不小,難道……”不會是劉病已在椒房殿有所冒犯吧!
張賀搖了搖頭:“我也不知道。”隨即又看向許廣漢:“曾孫年幼不知輕重,隻能請君平日多費心。”
許廣漢連連點頭。
他很清楚,皇後年幼,中宮上下恐怕都是外戚的人。他們位卑言輕,劉病已一旦犯在椒房殿,他們誰都沒有辦法。
“真不知道,曾孫為什麽對椒房殿那麽好奇!”許廣漢十分不解。
前些日子,劉病已便頻頻想靠近椒房殿,他們早已給他說明過危險,按照以往的例子,劉病已便不會再違逆,可是,在椒房殿這事上,他卻好像很固執。
張賀更加用力地揉了揉眉心,搖頭輕笑:“希望他不會再好奇了!”
“掖庭令可在?”官署外忽然響起一個熟悉的聲音——光祿勳張安世。
張賀與許廣漢同時一愣,立刻迎了出去。
張安世站在階下,並沒有入內的意思,看了一眼許廣漢,輕輕頜首後便看向兄長:“大將軍召掖庭令。”(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