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女隨保母離開,上官桀的怒意也消了不少,示意兒子坐下,無奈地問道:“疼嗎?你究竟打的什麽主意?”
上官安這才呲著牙,在幾側坐下,難過地抱怨:“阿翁,你打得真狠!”
“你再不說清楚,我把你拎到家廟去打!”上官桀眼一翻,惡狠狠地教訓兒子。
上官安哪裏聽不出自己父親的真實意思,自然是毫無懼意,不過,那一巴掌也著實兇狠,讓他連笑都覺得痛,隻能捂著臉對父親解釋:“大將軍那樣說了,我們才好說服長主與縣官!”
“說服長主與縣官?”上官桀根本不接受這個解釋,“那根本沒必要你如此多事!”
捂著輕觸便生疼的臉頰,上官安知道自己的臉恐怕已經腫了,但是,他還是將手緊緊地貼在明顯發燙的臉頰上,垂下眼簾,輕聲道:“僅是入宮自然不需要!”
上官桀一愣,就見自己的兒子抬眼望著自己,滿眼困惑:“難道父親隻是要兮君入宮就滿意了?”
上官安用力搖頭,不顧臉上的疼痛,冷笑一聲,鄭重宣告:“阿翁,我的女兒要麽不入宮,要麽……就必須作皇後!”
——他的女兒才五歲……
——即使是不得不用她為籌碼,他也必要給她最好的地位!
上官桀沒料到他會這樣說,剛迴神便再次陷入怔忡,良久才滿身疲憊地擺手道:“為何?”
上官安放下手,挺直腰身端坐,恭敬卻也極堅持:“無論如何,隻要送兮君入宮,我們與霍家便必生嫌隙。大將軍不是仁慈恕爾之輩,不可能坐視我們離心之舉而無所作為。”
看著自己的父親,上官躊躇了一下,還是將心裏的話全部說出:“我們付出了那麽多,難道真的隻是為了保住今上的帝位?”
“唯有椒房後位之重,方能抵得上我們所冒的風險!”
“阿翁,我們從一開始就沒有退路!”
上官桀怔怔地看著兒子,似乎忽然不認識這個兒子了。
“阿翁……”上官安被他看得心中不由惴惴。
上官桀終於開口:“你既然有心,便照你的意思做吧。”
這般痛快卻讓上官安愣住了。
上官桀不由失笑:“本以為你終於成人了,怎麽還是這樣?”
“阿翁的意思是……?”上官安想笑,卻因為扯動傷口而倒吸了一口冷氣。
“我的意思?”上官桀輕笑,“……的確……也隻有皇後的副笄六珈才配得上我的孫女!”
——他也是春秋正富之時便得天子青眼,而立之年位列九卿,官爵猶在霍光之上,他的孫女就拿不得皇後璽綬嗎?
輕拍了一下手,上官桀很認真地考慮:“若是那樣,倒是可以讓霍子孟來為外孫女加笄賜字。”
上官安愕然,隨即抬手捂住紅腫的臉頰,心中充滿不祥的預感。
“好了!”拍了拍兒子的肩,上官桀笑眯眯地問兒子,“是否已有定計?”
上官安放下手:“我想……還是通過丁外人。”
上官桀示意兒子說下去。
“讓長主與縣官知道,大將軍忠於漢室卻未必忠於今上,想對抗兵權在手的大將軍,他們必須依靠我們!”上官安的臉上顯出一絲狠厲。
上官桀的手臂擱在憑幾上,淡淡地反問:“他們會相信?”
一直以來,霍光都恪守君臣之禮,對天子都十分恭敬,從無僭越之舉,去年還簡拔了劉姓宗室入朝為官,其中楚元王孫劉辟強更是以光祿大夫守長樂衛尉之職,不可謂無實權。
——長公主一介女流,縣官不過黃口小兒,豈會懷疑他?
上官桀有些吃不準了。
“大司馬大將軍……阿翁說過,遺詔的確是先帝之意,那麽,先帝將舉國兵權交給他,用意為何?”上官安聳了聳肩,“縣官可能想不到,經曆過衛氏鼎盛之期的長公主會想不到?”
——不可能的。
——即使是現在,提到大將軍,朝中公卿百官首先想到的也不是霍光!
有時候深思一下,上官安便會很懷疑,若是先帝駕崩遲個五年,劉弗陵還能不能坐在九五之位。
——大司馬大將軍、車騎將軍……
——那位天子臨死惦念的究竟是什麽啊!
上官桀沒有迴答兒子顯然不需要迴答的問題,而靜靜地思索了好一會兒,上官安等了一會兒,見父親還在思忖,便悄悄示意外間服侍的奴婢去給自己取藥,那個婢女卻是戰戰兢兢地對少主人搖頭,讓上官安一陣皺眉。
“胡鬧!”上官桀思忖完便看到這一幕,立時便擰眉訓斥,“議事的時候,伺候的人能隨便出入嗎?”
上官安嚇了一跳,立即長跪請罪:“臣疏忽了!”
“你這性子若再不改,日後出事便出在這上麵!”上官桀毫不留情地教訓。
一番教訓,見兒子低頭受教,上官桀便是擺手讓他退下:“今日,孫兒孫女歸家,我便不罰你了,你自己好自為之吧!”
*****
丁外人知道上官安前日將兒女從外家接了迴去,因此,接到上官安的邀請時,他著實愣了好一會兒才迴過神對前來送名謁的蒼頭道:“轉告羽林令,我定然按約前往。”
說了按約前往,誰料當天哺時,鄂邑長公主派人召見他,他隻能送信給上官安將當天晚上的見麵改到次日。
第二天,丁外人從承光宮直接去了上林苑的平樂館,與往常一樣,上官安早已各了珍肴酒酪在等候了。
丁外人看了一眼隻著皂衣的上官安,沒有入席,而是從置於熊足承旋之上的鎏金酒尊中酌了一勺顏色清淳的醖酒,倒入漆卮中,隨即持卮走到上官安的案前,恭恭敬敬地舉卮敬酒“公子相邀必是有所教,先敬公子,仆方敢入席。”
上官安挑眉看了丁外人一會兒,便伸手接過漆卮,一飲而盡,卻沒有將漆卮奉還,而隨手擱到一邊,笑道:“丁君從宮中來,醖酒雖好,卻不宜飲,先進熱湯吧!”隨即伸手示意他到對麵的案前入席。
一碗葵湯用完,丁外人剛想開口,便聽上官安淡然詢問:“長主有意以周陽氏主椒房?”
丁外人沒料到上官安如此直接,但是,這種坦然的詢問卻讓他心裏異常熨貼,因此,他很隨意地一邊舉箸一邊迴答:“周陽氏有此意,長主尚未應承。”
看到丁外人的舉動,上官安的眉頭稍皺即展,沒等他抬頭便再次詢問:“丁君覺得周陽氏女為後於君何益?”
丁外人挾了黃卷(即豆芽)的竹箸頓時停在半空中,他自己抬頭看向上官安,見對方一臉平靜地望著自己,不由苦笑,再見黃卷已掉在案上,便緩緩將竹箸放下:“周陽氏本是長主夫家,與仆能有何益。”
“既然如此,君為何不取有益於己者助之?”上官安眨了眨眼,一臉不解地反問。
丁外人輕笑:“有益於我?霍家女還是尊家女?”
上官安隨意地擺手:“大將軍主政,豈在意椒房之位?若是霍家女有意椒房,周陽氏何敢起意?”
丁外人點頭,直截了當地問他:“尊家女公子容貌必無可憂,可是,我如何勸長主以其為後?”
上官安微笑,自酌了一勺酒,飲盡後才抬頭迴答:“金家無女可致,大將軍不言致上,桑氏女有疾,先帝遺詔輔政天子的四大臣都不與上結姻,天下人如何想?”
丁外人沉吟不語。
“長主沒想過,大將軍為何不將幼女致上?”上官安淡淡地加了一句。
丁外人恍然頜首:“公子所言甚是。”卻再不說話,隻是微笑地看著他。
上官安了然地微笑:“息女誠因長主得入為後,以臣父子在朝而有椒房之重,成之在於足下。足下何憂不封侯乎?”
丁外人欣喜若狂,卻聽上官安又加了一句:“漢家故事,以列侯尚主。”
“公子信諾,仆必不遺餘力!”丁外人斷然應諾。
*****
駘蕩宮中,劉弗陵靜靜地聽著鄂邑長公主為自己分析,直到她說完期待地望著自己,才側著頭反問皇姊:“大將軍無意致女,左將軍女孫在列,朕還能選旁人嗎?”
鄂邑長公主頓時語塞。
“況且,募民徙雲陵,左將軍居首功,朕豈能無視?”
——霍光對雲陵規製多有黜限,起園廟後,一直不肯募民徙陵,以聚邑,前些日子大朝議,上官桀忽然提起此事,公議之下,霍光才沒有固執己見,讓禦史製詔用璽。
“那麽,就詔左將軍女孫入宮為少使?”鄂邑長公主詢問天子的意思。
少使,後宮女爵第十等,天子納女多首賜此爵,與一般采選入宮的良家子隻為家人子備選不同。
劉弗陵支頤輕笑:“既然要立後,不如直接以婕妤宣下,皇姊以為如何?”
鄂邑長公主一愣,迴過神想反對這種違背慣例的作法,卻找到任何理由。
——反正是要做皇後的,何必再堅持那些規矩?
“陛下所言甚是。”鄂邑長公主輕聲歎息,看著一直微笑的幼弟,不由一陣心疼。
“陛下,我在博陸侯家見過此女……”她想告訴他,這個選擇並不壞,但是,她貴為天子的弟弟微笑著打斷了她的話:
“容貌清雅端正。賞對我形容過。”劉弗陵的聲音很輕,嘴邊始終帶著一絲笑意,黑眸閃亮,卻讓鄂邑長公主無法麵對。
“聽賞說,她的品性溫柔嫻靜,的確是皇後的最好人選。”劉弗陵輕聲笑言,卻不知究竟是對誰說的。
(淚~~俺終於把字數提高一千了!仰天長笑,終於進入三人世界了!弗陵一腳踹飛無良作者:建章宮是二人世界!飛向遙遠星空的作者疾唿:“要粉紅票~~!”)(未完待續。)
上官安這才呲著牙,在幾側坐下,難過地抱怨:“阿翁,你打得真狠!”
“你再不說清楚,我把你拎到家廟去打!”上官桀眼一翻,惡狠狠地教訓兒子。
上官安哪裏聽不出自己父親的真實意思,自然是毫無懼意,不過,那一巴掌也著實兇狠,讓他連笑都覺得痛,隻能捂著臉對父親解釋:“大將軍那樣說了,我們才好說服長主與縣官!”
“說服長主與縣官?”上官桀根本不接受這個解釋,“那根本沒必要你如此多事!”
捂著輕觸便生疼的臉頰,上官安知道自己的臉恐怕已經腫了,但是,他還是將手緊緊地貼在明顯發燙的臉頰上,垂下眼簾,輕聲道:“僅是入宮自然不需要!”
上官桀一愣,就見自己的兒子抬眼望著自己,滿眼困惑:“難道父親隻是要兮君入宮就滿意了?”
上官安用力搖頭,不顧臉上的疼痛,冷笑一聲,鄭重宣告:“阿翁,我的女兒要麽不入宮,要麽……就必須作皇後!”
——他的女兒才五歲……
——即使是不得不用她為籌碼,他也必要給她最好的地位!
上官桀沒料到他會這樣說,剛迴神便再次陷入怔忡,良久才滿身疲憊地擺手道:“為何?”
上官安放下手,挺直腰身端坐,恭敬卻也極堅持:“無論如何,隻要送兮君入宮,我們與霍家便必生嫌隙。大將軍不是仁慈恕爾之輩,不可能坐視我們離心之舉而無所作為。”
看著自己的父親,上官躊躇了一下,還是將心裏的話全部說出:“我們付出了那麽多,難道真的隻是為了保住今上的帝位?”
“唯有椒房後位之重,方能抵得上我們所冒的風險!”
“阿翁,我們從一開始就沒有退路!”
上官桀怔怔地看著兒子,似乎忽然不認識這個兒子了。
“阿翁……”上官安被他看得心中不由惴惴。
上官桀終於開口:“你既然有心,便照你的意思做吧。”
這般痛快卻讓上官安愣住了。
上官桀不由失笑:“本以為你終於成人了,怎麽還是這樣?”
“阿翁的意思是……?”上官安想笑,卻因為扯動傷口而倒吸了一口冷氣。
“我的意思?”上官桀輕笑,“……的確……也隻有皇後的副笄六珈才配得上我的孫女!”
——他也是春秋正富之時便得天子青眼,而立之年位列九卿,官爵猶在霍光之上,他的孫女就拿不得皇後璽綬嗎?
輕拍了一下手,上官桀很認真地考慮:“若是那樣,倒是可以讓霍子孟來為外孫女加笄賜字。”
上官安愕然,隨即抬手捂住紅腫的臉頰,心中充滿不祥的預感。
“好了!”拍了拍兒子的肩,上官桀笑眯眯地問兒子,“是否已有定計?”
上官安放下手:“我想……還是通過丁外人。”
上官桀示意兒子說下去。
“讓長主與縣官知道,大將軍忠於漢室卻未必忠於今上,想對抗兵權在手的大將軍,他們必須依靠我們!”上官安的臉上顯出一絲狠厲。
上官桀的手臂擱在憑幾上,淡淡地反問:“他們會相信?”
一直以來,霍光都恪守君臣之禮,對天子都十分恭敬,從無僭越之舉,去年還簡拔了劉姓宗室入朝為官,其中楚元王孫劉辟強更是以光祿大夫守長樂衛尉之職,不可謂無實權。
——長公主一介女流,縣官不過黃口小兒,豈會懷疑他?
上官桀有些吃不準了。
“大司馬大將軍……阿翁說過,遺詔的確是先帝之意,那麽,先帝將舉國兵權交給他,用意為何?”上官安聳了聳肩,“縣官可能想不到,經曆過衛氏鼎盛之期的長公主會想不到?”
——不可能的。
——即使是現在,提到大將軍,朝中公卿百官首先想到的也不是霍光!
有時候深思一下,上官安便會很懷疑,若是先帝駕崩遲個五年,劉弗陵還能不能坐在九五之位。
——大司馬大將軍、車騎將軍……
——那位天子臨死惦念的究竟是什麽啊!
上官桀沒有迴答兒子顯然不需要迴答的問題,而靜靜地思索了好一會兒,上官安等了一會兒,見父親還在思忖,便悄悄示意外間服侍的奴婢去給自己取藥,那個婢女卻是戰戰兢兢地對少主人搖頭,讓上官安一陣皺眉。
“胡鬧!”上官桀思忖完便看到這一幕,立時便擰眉訓斥,“議事的時候,伺候的人能隨便出入嗎?”
上官安嚇了一跳,立即長跪請罪:“臣疏忽了!”
“你這性子若再不改,日後出事便出在這上麵!”上官桀毫不留情地教訓。
一番教訓,見兒子低頭受教,上官桀便是擺手讓他退下:“今日,孫兒孫女歸家,我便不罰你了,你自己好自為之吧!”
*****
丁外人知道上官安前日將兒女從外家接了迴去,因此,接到上官安的邀請時,他著實愣了好一會兒才迴過神對前來送名謁的蒼頭道:“轉告羽林令,我定然按約前往。”
說了按約前往,誰料當天哺時,鄂邑長公主派人召見他,他隻能送信給上官安將當天晚上的見麵改到次日。
第二天,丁外人從承光宮直接去了上林苑的平樂館,與往常一樣,上官安早已各了珍肴酒酪在等候了。
丁外人看了一眼隻著皂衣的上官安,沒有入席,而是從置於熊足承旋之上的鎏金酒尊中酌了一勺顏色清淳的醖酒,倒入漆卮中,隨即持卮走到上官安的案前,恭恭敬敬地舉卮敬酒“公子相邀必是有所教,先敬公子,仆方敢入席。”
上官安挑眉看了丁外人一會兒,便伸手接過漆卮,一飲而盡,卻沒有將漆卮奉還,而隨手擱到一邊,笑道:“丁君從宮中來,醖酒雖好,卻不宜飲,先進熱湯吧!”隨即伸手示意他到對麵的案前入席。
一碗葵湯用完,丁外人剛想開口,便聽上官安淡然詢問:“長主有意以周陽氏主椒房?”
丁外人沒料到上官安如此直接,但是,這種坦然的詢問卻讓他心裏異常熨貼,因此,他很隨意地一邊舉箸一邊迴答:“周陽氏有此意,長主尚未應承。”
看到丁外人的舉動,上官安的眉頭稍皺即展,沒等他抬頭便再次詢問:“丁君覺得周陽氏女為後於君何益?”
丁外人挾了黃卷(即豆芽)的竹箸頓時停在半空中,他自己抬頭看向上官安,見對方一臉平靜地望著自己,不由苦笑,再見黃卷已掉在案上,便緩緩將竹箸放下:“周陽氏本是長主夫家,與仆能有何益。”
“既然如此,君為何不取有益於己者助之?”上官安眨了眨眼,一臉不解地反問。
丁外人輕笑:“有益於我?霍家女還是尊家女?”
上官安隨意地擺手:“大將軍主政,豈在意椒房之位?若是霍家女有意椒房,周陽氏何敢起意?”
丁外人點頭,直截了當地問他:“尊家女公子容貌必無可憂,可是,我如何勸長主以其為後?”
上官安微笑,自酌了一勺酒,飲盡後才抬頭迴答:“金家無女可致,大將軍不言致上,桑氏女有疾,先帝遺詔輔政天子的四大臣都不與上結姻,天下人如何想?”
丁外人沉吟不語。
“長主沒想過,大將軍為何不將幼女致上?”上官安淡淡地加了一句。
丁外人恍然頜首:“公子所言甚是。”卻再不說話,隻是微笑地看著他。
上官安了然地微笑:“息女誠因長主得入為後,以臣父子在朝而有椒房之重,成之在於足下。足下何憂不封侯乎?”
丁外人欣喜若狂,卻聽上官安又加了一句:“漢家故事,以列侯尚主。”
“公子信諾,仆必不遺餘力!”丁外人斷然應諾。
*****
駘蕩宮中,劉弗陵靜靜地聽著鄂邑長公主為自己分析,直到她說完期待地望著自己,才側著頭反問皇姊:“大將軍無意致女,左將軍女孫在列,朕還能選旁人嗎?”
鄂邑長公主頓時語塞。
“況且,募民徙雲陵,左將軍居首功,朕豈能無視?”
——霍光對雲陵規製多有黜限,起園廟後,一直不肯募民徙陵,以聚邑,前些日子大朝議,上官桀忽然提起此事,公議之下,霍光才沒有固執己見,讓禦史製詔用璽。
“那麽,就詔左將軍女孫入宮為少使?”鄂邑長公主詢問天子的意思。
少使,後宮女爵第十等,天子納女多首賜此爵,與一般采選入宮的良家子隻為家人子備選不同。
劉弗陵支頤輕笑:“既然要立後,不如直接以婕妤宣下,皇姊以為如何?”
鄂邑長公主一愣,迴過神想反對這種違背慣例的作法,卻找到任何理由。
——反正是要做皇後的,何必再堅持那些規矩?
“陛下所言甚是。”鄂邑長公主輕聲歎息,看著一直微笑的幼弟,不由一陣心疼。
“陛下,我在博陸侯家見過此女……”她想告訴他,這個選擇並不壞,但是,她貴為天子的弟弟微笑著打斷了她的話:
“容貌清雅端正。賞對我形容過。”劉弗陵的聲音很輕,嘴邊始終帶著一絲笑意,黑眸閃亮,卻讓鄂邑長公主無法麵對。
“聽賞說,她的品性溫柔嫻靜,的確是皇後的最好人選。”劉弗陵輕聲笑言,卻不知究竟是對誰說的。
(淚~~俺終於把字數提高一千了!仰天長笑,終於進入三人世界了!弗陵一腳踹飛無良作者:建章宮是二人世界!飛向遙遠星空的作者疾唿:“要粉紅票~~!”)(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