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劉據的行動,因為天子的應對,這一局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也許從壬午那天的收捕行動開始,便注定了這是一局將毀滅一切既有存在的殺局!


    ——局中人用生命與鮮血將更多的無奈、悲痛加諸他人……


    ——或不願、或無力,沾染了那絲血色的人永遠掙不開那層命運之線織成的網……


    *****


    在幾乎所有人的心目中,劉據是完美的儲君——不像惠帝那般軟弱,不像景帝那般暴躁,也像他的父親、當今天子一樣好高騖遠。


    他身上有衛家人溫文爾雅的特質,沉穩內斂,不焦不躁,但是,作大漢太子,他身上更不缺乏劉氏的堅韌固執。


    也許是因為所受的寵愛太過,在麵對自己那位君臨天下的父親時,劉據反而是最沒有畏懼之心的,因此,對天子的決策有異議時,隻要他認定了道理,便敢對天子直言,並毫不退讓地固執己見。


    天子禦下嚴苛,對嫡子卻頗有幾分無可奈何的意味,隻能在愛子堅持己見時,調侃地開解——我這是為你的將來解決麻煩。


    雖然軍中將尉對明顯不熱衷兵事的太子不無猶豫,但是,韓說從不認為劉據對征伐四夷、開疆拓土毫無興趣。


    ——衛氏自軍功興,身上有衛氏血統的劉據會反感兵事?


    軍中也有人支持太子——今上接連用兵,匈奴之後,又伐南越、朝鮮,雖然功業顯赫,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國庫空虛、百姓貧困的一係列問題。


    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兵事絕對不隻是戰事。


    出身世家的韓說是支持太子的——趁著四夷衰敗,大漢的確到了休養的時機。


    熟習經史的天子不是不明白,隻是,他更希望能夠在有生之年畢全功於一役,看到四夷賓服的功業大成。


    正因如此,百官公卿之中,不乏有識之士支持太子——就像天子自己說的“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賢於太子者乎?”


    ——秦三世而亡的前鑒猶在啊!


    ——今上之後,大漢需要的是守成安內的賢君,而不是如今上一般雄才大略的英主!


    盡管內心支持太子,但是,韓說很清楚——無論如何,如今,大漢的君主是今上,而不是太了。因此,在使者以那份內容與天子此前的作法大相徑庭的詔書時,韓說愕然起身:“太子豈可行如此大謬之舉?”


    ——收捕奉詔行事的使者……與大逆何異?


    使者聞言便大驚失色,在反應過來之前,袖中的淬毒短匕已刺向韓說裸露的前頸。


    饒是韓說本是武將出身,猝不及防之下,終是沒能完全避開泛著不詳的幽暗光澤的匕首。


    隻是劃破些許皮膚的傷口並不痛,但是,失去力氣的酥麻感立即席卷了全身,韓說甚至來不及調整到安全的姿勢便驟然摔倒,卻沒有任何預料中的痛意。


    韓說已經無法動彈,過了片刻才發現那個使者用更為狼狽的姿態充當了自己的肉墊。


    “韓將軍……我……”使者慌亂不已,他反應過來便知道,方才壓低聲音表示驚愕的韓說其實並無惡意。


    “你用了毒?”韓說倒是很平靜,“想來是為了以防萬一,必是不可能備解藥的……”


    “……是……”使者點頭,內疚不已,不假思索便道,“將軍放心,臣必以死謝罪!”言罷便重舉匕首,對準自己的脖子,立即就要自盡。


    “稍待!”韓說立即出聲,“我還有話需君轉告太子!”這句話也阻止了親衛部曲意欲將使者格殺當場的衝動。


    使者稍怔,卻依言放下匕首,畢恭畢敬地道:“將軍請說,臣必不遺一字。”


    韓說已感覺到胸口發悶,明白時間不多,便喘著粗氣,急促地對使者道:“上最重權柄,太將軍、冠軍侯昔日……即使合乎法度,又何曾敢擅專一事?……太子今日之舉……一則恃寵妄為,二則害父子無間之信,大謬……事已至此……唯先除江充、丞相……再……再自詣禦史請罪……不可再亂法……亂為……切記……切記……大……”


    韓說終究沒有支撐到最後。他雙眼圓瞪,抓著使者手腕的五指依舊扣得很緊,但是,已再無氣息。


    臉色煞白的使者緩緩掰開光祿勳的手指,隨後在韓說的親衛部曲憤怒的瞪視下離開按道侯家。


    就在按道侯的宅第高張靈幡之時時,霍幸君乘著安車進了未央北闕。


    ——霍這個姓氏在太子掌控的長安城中還是可以通行無阻的。


    椒房殿的氣氛凝滯,與長安城中的別處一模一樣,但是,霍幸君還是恍若未覺地參拜如儀。


    “謝行禮。”參拜之後,霍幸君聽到長禦答謝方緩緩起身,隨即聽到皇後溫柔地吩咐宮人:“扶少君坐下。”


    隨後,衛皇後便略帶責備地對霍幸君道:“便是天塌下來,你也當在家保重休養。”


    霍幸君在彩飾朱繪的四方漆枰上坐穩後才微笑著迴答皇後:“中宮與太子謀大事,牽連相坐之時,妾與家人可能幸免?”


    衛皇後苦笑低頭:“幸君多慮了……去病既逝,霍家便斷不在衛氏相坐之列。”


    霍幸君聞言挑眉:“中宮說的是律法!”


    ——若一切俱按律法,豈會有今日之變?


    皇後沒有再堅持,隻是歎息著道:“幸君是有話說吧!”


    霍幸君搖頭:“妾此來隻是想知道詳情。”


    “太子是何謀劃?”


    “今日之事如何收局?”


    霍幸君認真地詢問,卻隻得到皇後稍顯迷離的笑容:“我也不知道……”


    霍幸君不由驚詫,剛要追問,皇後已經擺手,輕聲道:“據兒沒有與我商量。”


    ——她也是剛剛知道太*衛士的異常動向。


    霍幸君不得不沉默。


    ——原來那個素來溫文仁厚的太子也會如此不顧一切地決絕行事……


    ——他決定行險時,可曾考慮到未央椒房中的母親?可曾考慮到妻子兒孫的未來……


    ——隻因為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嗎?


    帷幄之內的皇後笑容極淡,看著年輕女子一臉沉重的神色,那抹極淺的笑容稍綻:“幸君,其實不知道才好……若是我沒料錯,事情順利的話,我什麽都不需要知道……”


    ——可是,當真會那樣順利嗎?


    霍幸君望著皇後,滿心疑慮,沉默無語。


    ps:謝謝大家的理解與支持~語句艱澀的問題……真的有那麽嚴重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樂夜未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楚並收藏長樂夜未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