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在汪吉河的西岸展開。
雙方都知道這是最後的戰鬥,各自使出了渾身解數,不要命地廝殺。
桑昆不愧為草原上僅次於成吉思汗的帥才,他將手下分為二十隊,背靠汪吉河劄營,根據各個方向的戰鬥激烈程度,不斷的向那處增兵,或者讓疲憊的士兵們退下來休息。
而成吉思汗那邊的策略更為簡單,他們已經得知金國大軍在後方攻滅脫裏的大軍。此時的桑昆大勢已去,自己要做的,就是盡快堵截住桑昆的去路,不讓他逃出包圍圈,逃迴部落。
所以成吉思汗的手下們並不十分拚命,而隻是一點一點地堵住空隙,收攏包圍。
待到晚間休戰時,清點人數,發現桑昆的部下又減少了兩三千,而外部的金兵與蒙古騎兵,已然合攏包圍,紮成五處大營,將桑昆圍在一起。
來到篝火前時,所有的戰士都沉默不語。因為,失去了後方的補給之後,營中的存糧已經不多,照這樣的攻殺強度,最多三天就會吃完,那時不僅戰力不繼,誰也說不清楚是否會有袍澤頂不住壓力投降。
第二天,敵人的攻擊果然更密,看來就算是成吉思汗,也不願意輕易地為這隊即將覆滅的敵軍賠上自己的性命。而金兵們,則是拖出了一百多架軍用床弩,顧不上對麵的蒙古人眼饞的樣子,在五百步之外安置好,一批批密集的槍弩向不要錢似的向克烈部的騎兵中射出。
遭遇到這麽遠射程的攻擊後,桑昆手下的親軍們按捺不住怒火,想要悍然出擊,擊潰敵軍的床弩隊。但是卻遠遠地被一萬多敵軍的拋射所止,隻能遠遠地望著那不斷地噴射著毒舌的床弩,將一個又一個兄弟和馬匹幹掉。這一天損失的兵力不過兩千左右,但是給桑昆帶來的壓力卻遠甚從前。
第二天晚上,辛棄疾來到桑昆的帳內,和他說了一陣話,然後飄然離去,讓自己的部下們作好最壞的準備。
第三天一早,桑昆果然再也承受不住窒息的空氣,親率五千騎兵,拚死地從金軍和蒙古軍的狹縫中逃出。
領先的是五百多鐵甲騎兵,他們奮力前進,視死如歸,不畏箭雨,很快就衝進了蒙古軍的騎陣之中,止下了那些拋射的弓箭手,開始砍殺起來。
之後五千騎兵在沒有弓箭阻攔的情況下,也殺進敵營。一陣猛攻之下,約有萬人的蒙古防禦陣地開始出現鬆動,隱隱有被穿透的跡象。
後方的鐵木真一陣冷笑,拔下一根箭,折斷放在地下,對帳下眾將大喊道:”如果誰放了桑昆出去,就如此箭。“
令出如山,很快他手下那些千夫長,赤老溫,博爾術們就紛紛帶著手下的精騎出陣,堵在防禦方隊的後方,一旦敵人的騎兵突出陣地,就毫不留情地近前掩殺。
一時血流成河,處處殺聲震天,為了不留一個活口,成吉思汗差不多把手下的機動力量全部派了出去。
突然,他看到留在河畔的敵軍中,有幾千人快速向汪吉河靠攏。從上遊漂過來一些奇形怪狀的木筏,快速地停留在河邊。
汪吉河是一條季節河,冬天有時會露出河底,但是春夏卻水量充足。尤其是春季,上遊連綿的春雨經常會讓河麵突然上漲,變寬。此時的汪吉河並不是馬匹能夠輕易涉水而過的。
但此時從上遊漂下來的幾十隻巨大的木筏,上方隱約有幾個機靈的船工。他們看看快要靠近河岸,突然拋出一隻隻巨大的鐵鉤,將木筏靠在岸邊。另一隻木筏則停在前一支的邊上也用鐵鉤繩索固定好。很快兩麵的木筏兩兩相連,搭起了一座寬闊的浮橋。
仍然留在岸邊的幾千名克烈部的戰士,以及辛棄疾的兩千多人,均手牽戰馬,一個接一個的跨過浮橋,來到對岸。
對岸本來成吉思汗留了幾百個觀察騎兵,卻不知道從哪裏殺出來幾千騎兵,將成吉思汗的偵察小隊殺得精光,各自彎弓搭箭,守護著這隊桑昆的部下們過橋。
”哎呀不好!”
鐵木真大叫一聲,真正的桑昆,一定並沒有率領他的騎兵過來衝擊自己的陣營,而是埋伏在這隊戰士中,隨之一起過河,逃過生天。
他急忙下令,要求所有的軍隊,不再理會那看似要透陣的敵軍,全力向桑昆的大營掩殺,務必要將損失降到最敵。
成吉思汗的大旗舉動,就有不少騎兵惡狠狠地向那些正要渡河的克烈部戰士撲去。
然而,那些已經殺入蒙古軍陣的克烈精兵們,此時卻掉過頭來,用盡全身的力氣,來阻止這些撲向大營的成吉思汗軍隊。
此時經過奮力博殺後,克烈的突圍軍隊僅剩下三千左右。
但就是這三千軍隊,卻是桑昆手下無比忠誠的親兵,他們此時為了自己的友軍安然過河,奮勇拚殺,拖住了敵人的進攻。
有的從馬上被打落下來,就奮不顧身地抱住馬腿,哪怕要被踩踏而死,也要以自己的體重牽製住敵人的進攻速度。
有的騎馬撲向敵人,奮不顧身地跳到敵人的馬上,將對麵衝來的敵將死死抱住,滾在地上,以此來拖延敵軍的速度。
而更多的騎士,則是悍不顧死地高舉長槍向敵人打去,就算中箭,中槍,隻要有一口氣來,就要死死地戰鬥下去。
在普通的草原騎兵對抗中,其實騎兵的陣亡比率並不是很大,因為騎戰純以戰馬為主,一旦下馬就失去了戰力。大部分敵人都不會太多地追殺掉落的敵人,而是任他們逃去或是在戰後變成俘虜。
可是這兒的一場騎戰,那些掉下馬匹的克烈士兵們並不甘心脫離戰鬥。他們仍然是用手臂,用牙齒,用腳來和敵人對抗。他們的心中隻有一個信念:
“把桑昆送走,他會給我們報仇的。”
等到成吉思汗的騎兵們終於消滅了這些絆腳石,衝到河邊的時候,此時餘下的克烈部落士兵不足千人,後麵的騎兵眼看著已經無法登上木筏,幹脆騎上戰馬,與這些敵人戰作一團,以此來增添勝算。
待到最後幾隊克烈士兵眼看無法接應,那行船的船夫毅然一刀一刀地砍在纜繩之上,脫離了河岸的固定,幾十十筏子繼續順流向下遊漂去。
而汪吉河的東岸,包括辛棄疾的兩千人在內,桑昆領著尚存六七千的騎兵,最後看了一眼慘烈的戰場,默默策馬向南行去。(未完待續)
雙方都知道這是最後的戰鬥,各自使出了渾身解數,不要命地廝殺。
桑昆不愧為草原上僅次於成吉思汗的帥才,他將手下分為二十隊,背靠汪吉河劄營,根據各個方向的戰鬥激烈程度,不斷的向那處增兵,或者讓疲憊的士兵們退下來休息。
而成吉思汗那邊的策略更為簡單,他們已經得知金國大軍在後方攻滅脫裏的大軍。此時的桑昆大勢已去,自己要做的,就是盡快堵截住桑昆的去路,不讓他逃出包圍圈,逃迴部落。
所以成吉思汗的手下們並不十分拚命,而隻是一點一點地堵住空隙,收攏包圍。
待到晚間休戰時,清點人數,發現桑昆的部下又減少了兩三千,而外部的金兵與蒙古騎兵,已然合攏包圍,紮成五處大營,將桑昆圍在一起。
來到篝火前時,所有的戰士都沉默不語。因為,失去了後方的補給之後,營中的存糧已經不多,照這樣的攻殺強度,最多三天就會吃完,那時不僅戰力不繼,誰也說不清楚是否會有袍澤頂不住壓力投降。
第二天,敵人的攻擊果然更密,看來就算是成吉思汗,也不願意輕易地為這隊即將覆滅的敵軍賠上自己的性命。而金兵們,則是拖出了一百多架軍用床弩,顧不上對麵的蒙古人眼饞的樣子,在五百步之外安置好,一批批密集的槍弩向不要錢似的向克烈部的騎兵中射出。
遭遇到這麽遠射程的攻擊後,桑昆手下的親軍們按捺不住怒火,想要悍然出擊,擊潰敵軍的床弩隊。但是卻遠遠地被一萬多敵軍的拋射所止,隻能遠遠地望著那不斷地噴射著毒舌的床弩,將一個又一個兄弟和馬匹幹掉。這一天損失的兵力不過兩千左右,但是給桑昆帶來的壓力卻遠甚從前。
第二天晚上,辛棄疾來到桑昆的帳內,和他說了一陣話,然後飄然離去,讓自己的部下們作好最壞的準備。
第三天一早,桑昆果然再也承受不住窒息的空氣,親率五千騎兵,拚死地從金軍和蒙古軍的狹縫中逃出。
領先的是五百多鐵甲騎兵,他們奮力前進,視死如歸,不畏箭雨,很快就衝進了蒙古軍的騎陣之中,止下了那些拋射的弓箭手,開始砍殺起來。
之後五千騎兵在沒有弓箭阻攔的情況下,也殺進敵營。一陣猛攻之下,約有萬人的蒙古防禦陣地開始出現鬆動,隱隱有被穿透的跡象。
後方的鐵木真一陣冷笑,拔下一根箭,折斷放在地下,對帳下眾將大喊道:”如果誰放了桑昆出去,就如此箭。“
令出如山,很快他手下那些千夫長,赤老溫,博爾術們就紛紛帶著手下的精騎出陣,堵在防禦方隊的後方,一旦敵人的騎兵突出陣地,就毫不留情地近前掩殺。
一時血流成河,處處殺聲震天,為了不留一個活口,成吉思汗差不多把手下的機動力量全部派了出去。
突然,他看到留在河畔的敵軍中,有幾千人快速向汪吉河靠攏。從上遊漂過來一些奇形怪狀的木筏,快速地停留在河邊。
汪吉河是一條季節河,冬天有時會露出河底,但是春夏卻水量充足。尤其是春季,上遊連綿的春雨經常會讓河麵突然上漲,變寬。此時的汪吉河並不是馬匹能夠輕易涉水而過的。
但此時從上遊漂下來的幾十隻巨大的木筏,上方隱約有幾個機靈的船工。他們看看快要靠近河岸,突然拋出一隻隻巨大的鐵鉤,將木筏靠在岸邊。另一隻木筏則停在前一支的邊上也用鐵鉤繩索固定好。很快兩麵的木筏兩兩相連,搭起了一座寬闊的浮橋。
仍然留在岸邊的幾千名克烈部的戰士,以及辛棄疾的兩千多人,均手牽戰馬,一個接一個的跨過浮橋,來到對岸。
對岸本來成吉思汗留了幾百個觀察騎兵,卻不知道從哪裏殺出來幾千騎兵,將成吉思汗的偵察小隊殺得精光,各自彎弓搭箭,守護著這隊桑昆的部下們過橋。
”哎呀不好!”
鐵木真大叫一聲,真正的桑昆,一定並沒有率領他的騎兵過來衝擊自己的陣營,而是埋伏在這隊戰士中,隨之一起過河,逃過生天。
他急忙下令,要求所有的軍隊,不再理會那看似要透陣的敵軍,全力向桑昆的大營掩殺,務必要將損失降到最敵。
成吉思汗的大旗舉動,就有不少騎兵惡狠狠地向那些正要渡河的克烈部戰士撲去。
然而,那些已經殺入蒙古軍陣的克烈精兵們,此時卻掉過頭來,用盡全身的力氣,來阻止這些撲向大營的成吉思汗軍隊。
此時經過奮力博殺後,克烈的突圍軍隊僅剩下三千左右。
但就是這三千軍隊,卻是桑昆手下無比忠誠的親兵,他們此時為了自己的友軍安然過河,奮勇拚殺,拖住了敵人的進攻。
有的從馬上被打落下來,就奮不顧身地抱住馬腿,哪怕要被踩踏而死,也要以自己的體重牽製住敵人的進攻速度。
有的騎馬撲向敵人,奮不顧身地跳到敵人的馬上,將對麵衝來的敵將死死抱住,滾在地上,以此來拖延敵軍的速度。
而更多的騎士,則是悍不顧死地高舉長槍向敵人打去,就算中箭,中槍,隻要有一口氣來,就要死死地戰鬥下去。
在普通的草原騎兵對抗中,其實騎兵的陣亡比率並不是很大,因為騎戰純以戰馬為主,一旦下馬就失去了戰力。大部分敵人都不會太多地追殺掉落的敵人,而是任他們逃去或是在戰後變成俘虜。
可是這兒的一場騎戰,那些掉下馬匹的克烈士兵們並不甘心脫離戰鬥。他們仍然是用手臂,用牙齒,用腳來和敵人對抗。他們的心中隻有一個信念:
“把桑昆送走,他會給我們報仇的。”
等到成吉思汗的騎兵們終於消滅了這些絆腳石,衝到河邊的時候,此時餘下的克烈部落士兵不足千人,後麵的騎兵眼看著已經無法登上木筏,幹脆騎上戰馬,與這些敵人戰作一團,以此來增添勝算。
待到最後幾隊克烈士兵眼看無法接應,那行船的船夫毅然一刀一刀地砍在纜繩之上,脫離了河岸的固定,幾十十筏子繼續順流向下遊漂去。
而汪吉河的東岸,包括辛棄疾的兩千人在內,桑昆領著尚存六七千的騎兵,最後看了一眼慘烈的戰場,默默策馬向南行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