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對麵騎軍擺出的陣勢,劄木合微微一笑。他用手理了理身披的連環鎖子甲,真是很合身啊。這比起自己原來披的紮甲要輕了好幾倍,而且防護更好,戰甲上方紮口的地方,匠人雕了一隻小小的虎頭,精致異常,卻又恰恰可以擋住敵人刺向咽口的槍尖。
劄木合非常喜歡這副連環甲。七八天來,自己竭盡腦力,才讓木華黎一步一步地撞進這個陷阱。首先他讓阻截的騎兵示之以弱,使木華黎輕視聯軍的戰力。接下來用屈出律的堵截消耗木華黎的兵力,並使之騎兵進一步疲憊。之後又讓木華黎與訶額侖合兵一處,不是增強他的實力,恰恰是用這些老弱疲兵,使之不得不專門抽調力量來加強這些老弱的防護,進一步地拖累了木華黎的戰力。
最後一天,劄木合調集一萬大軍,差不多把自己能派得出的騎兵都放到木華黎的後方,讓他已經無路可退。而攜帶的老弱隊伍又讓之不可能選擇那幾條更為寬敞的遠路。隻有選擇石河古道,希望快速衝過。
而木華黎看到前方不過幾百步兵,誤認為對方防禦失誤,不是自己的對手,這才是最後的點睛之筆。隻有這樣,木華黎才能盡起騎兵,一往無前地殺奔過來,而這一切,注定了他將一敗塗地。
當木華黎的前鋒距離步兵拒馬還有一裏路的時候,方陣後方那一百步兵,快速地推動著後方的幾輛大車,循著兩側邊緣的小道,來到陣前。那小車五輛一排,作三橫排,每車附近有四五人操縱,前方兩人打開車廂下的木栓,迅速把車廂上方的木板拆下,放到兩邊,原來那小車裏竟然是當世最霸道的兵器,三弓床弩。【零↑九△小↓說△網】
三弓床弩聯裝三張八石大弓,兩弓背同向前,一弓背向後,三弦合擰為一股,弓弓相扣,並在弩架上裝設了滑輪,利用多弓的合力發射箭矢。上弦時需要用幾十人拉動滑輪組,把弓弦繃直,箭杆粗如兒臂,狀如標槍,箭尖上有三片鐵翎,就如三把短劍一樣大小。原用於城防,可射出七八百步。由於弓力奇大,又被稱為八牛弓,意即八頭牛才能拉得開弦。
完顏承裕經常出塞野戰,就讓工匠對之進行了改良,將那箭杆和鐵翎改小,卻隻能射出四百步外,但上弦卻僅需五人,也隻要十數息左右就可上弦。四百步內,騎軍駛至跟前卻要五十息左右,此段時間,足夠床弩射出三輪,恰恰就如現在的野戰炮一般,雖然不如城防炮力大,但是便於攜帶,與騎兵相鬥卻是一項利器。那次完顏承裕前來拜訪時,得了劄木合一千匹好馬,並那一千張頂級羔羊皮,他就以這十幾架床弩為禮相贈,每架弩又附送了數十支箭矢。
那木華黎的騎兵衝到五百步外,一齊催馬提速,須知那馬速越快,對步兵盾的衝擊最大,如果是西域的汗血寶馬,全力一衝,能使步兵持盾的手臂骨折,哪裏還持得住大盾,優秀的騎兵衝鋒,在五百步外開始提速,一百步內提到最大,全力猛衝,物必要一擊致勝。
卻見那最先的五隻弩車剛剛停穩,後方有一名射手拿起鐵錘,重重地敲在扳頭之上,原來那弦力強大,拉緊後卻隻能扣在那銅製扳頭之上,需要持鐵捶猛力敲擊扳頭,方才鬆開弩弦,大力射出,這麽大的機括,卻沒有太多的準頭,無非靠那弩車調準角度,堪堪然正對前方騎兵衝來的方向。【零↑九△小↓說△網】
那騎兵在五百步外剛剛提速完畢,衝到四百步的樣子,就見對方五枝碩大的弩矢,都有一米來長,有平常的箭杆十倍般粗,如矛尖一般射過來,且速度奇快,衝力瘋狂,第一排有三匹馬被高速的巨弩射中,立刻一聲哀鳴,躺到在地,馬上騎兵也栽倒在地。另一支弩矢卻射中一名騎兵,巨大的衝力,瞬間射穿他的胸膛,並將他生生帶離馬鞍,飛到半空,砸到下一騎上,並把下一個騎兵也砸到在地。那馬兒失去了主人,還能依著慣性跑出幾十步,方才不知所措。
第一排五隻床弩射過,低下炮口,把發射機會讓給第二排五隻弩的弩手。兩邊各二人齊齊拉搖杆,利用滑輪之力咬住機括,一點一點向後擰動,後方一人則用雙手緊緊握住弩杆,讓其始終位於中心位置的凹處,以便上穩弩矢。
如是再三,第一排射擊,第二排預備,第三排卻在上弦,五百米到一百米的騎兵距離。這三排十五弩竟各自射出了三輪共約四十五支強弩。
那對麵的二百輕騎衝在前方,雖說是道路可容二十騎並行,但是速度衝擊起來,互相幹擾空間,畢竟隻能得十二三騎並行,一輪十五支恰好對付得一排。三輪過去,共中馬身,騎士約模四十騎,但騎兵為快速衝陣,各騎之間相隔不過十幾步,若是前方騎兵或馬匹被射倒,則後方的騎士必須考慮如何閃避,變速,躲閃不及,卻為前騎撞倒掉下馬來。以致騎隊的速度越來越慢,無法保持衝陣的速度。
落馬的騎兵不如雞,在這樣高速的騎兵衝鋒時,沒有人能管住自己的馬匹,落馬之後,十之五六被自己人踩死,就算僥幸退到兩邊,能夠舉刀衝鋒的,也是大大跟不上第一排的陣列,無法為騎兵提供足夠的助力。
三排射過,看那騎兵已經行到一百步之內,那弩車手就推起車,仍是五個一組,從兩側遺留的空隙急速向陣內退後,待退到陣後,再去重整機括,按下不提。
行到一百步,那二百名輕騎隻餘一百騎不到,既有被射中的,也有被幹擾棄騎或撞下馬匹的,速度卻已降了大半。這個距離,卻是大黃弓的有效距離。大黃弓俱是三石以上,全力拉開,射程有兩百步,但實際殺傷在一百步之內最有效。這二百人卻是劄木合在各營精選的大力弓手,堪堪能把弓拉滿,但是三石弓拉開費力,若是拉滿,卻要十息左右,這個時間段,足夠騎兵衝過一百步的距離。
因此這二百弓手,俱是敵軍二百步開外,齊齊拉弓,待到弩車退卻,對方輕騎的速度大大減緩衝至一百步之內,聽百夫長號令,分作三排強弓出去,每弓約模七十箭左右。為何要分為三波,是為了避免弓箭浪費,敵騎衝來一排也就十三四人左右,若是一同發箭,都射中前三排,後麵的敵人再上,卻已無大箭可用。因為拉三石弓費力,全軍用力,這次衝擊,也隻拉得這一輪大弓,之後手腕脫力,且敵軍行近,又隻得使用那小弩或輕弓了。
卻說對麵輕騎,饒開前方的馬匹和袍澤,速度下降了一大半,重整隊形剛衝到陣前,就收到了對麵八十隻硬箭贈禮,當先一排每個人及馬匹至少連中三箭,還有十數箭漏到第二排身上。當下就有十數騎倒地。那第三,四,五排剛剛接過一二排的位置,又是一輪亂箭,再有第三輪。射得一百輕騎是人仰馬翻,僅餘二三十來騎依舊舍命向前。
這三石弓雖然是神射手大力射出,與那床子弩相比,就看出了差距,那床子弩都是一矢見功,隻要射中,無論是馬匹,還是騎士,都不複再有戰鬥力,那力大的還能撞開前方的騎士,推翻第二排第三排的敵人。這大黃弓,雖然已經在一百步之內,且兩三箭射中,但不見得就會立即斃命,尤其是那蒙古馬,身披皮甲,有那中了四五箭的還在奔跑之中,那些中箭落馬的騎士,跑到路邊,隻要中的不是要害,也有幾個能夠爬起身,繼續前進的。
經過這兩輪弩打箭雨,木華黎前軍的輕騎兵已經所剩無幾,後方的怯薜軍速度也受到了影響,慢了許多,卻有那弓法嫻熟的怯薜老兵,慢下馬身,就在馬鞍上策弓遠射,希望能對陣中造成幹擾。
木華黎叫停了這種沒有意義的行為,對麵均是重甲重盔,這種散射沒有什麽意義,還是盡快衝陣為好,他驚歎於對方床弩出奇不意的殺傷力,名將的預感讓他料到這一陣不會順利,於是叫了傳令兵往後隊傳命,讓後隊再派遣五百名騎兵前來增援。
劄木合非常喜歡這副連環甲。七八天來,自己竭盡腦力,才讓木華黎一步一步地撞進這個陷阱。首先他讓阻截的騎兵示之以弱,使木華黎輕視聯軍的戰力。接下來用屈出律的堵截消耗木華黎的兵力,並使之騎兵進一步疲憊。之後又讓木華黎與訶額侖合兵一處,不是增強他的實力,恰恰是用這些老弱疲兵,使之不得不專門抽調力量來加強這些老弱的防護,進一步地拖累了木華黎的戰力。
最後一天,劄木合調集一萬大軍,差不多把自己能派得出的騎兵都放到木華黎的後方,讓他已經無路可退。而攜帶的老弱隊伍又讓之不可能選擇那幾條更為寬敞的遠路。隻有選擇石河古道,希望快速衝過。
而木華黎看到前方不過幾百步兵,誤認為對方防禦失誤,不是自己的對手,這才是最後的點睛之筆。隻有這樣,木華黎才能盡起騎兵,一往無前地殺奔過來,而這一切,注定了他將一敗塗地。
當木華黎的前鋒距離步兵拒馬還有一裏路的時候,方陣後方那一百步兵,快速地推動著後方的幾輛大車,循著兩側邊緣的小道,來到陣前。那小車五輛一排,作三橫排,每車附近有四五人操縱,前方兩人打開車廂下的木栓,迅速把車廂上方的木板拆下,放到兩邊,原來那小車裏竟然是當世最霸道的兵器,三弓床弩。【零↑九△小↓說△網】
三弓床弩聯裝三張八石大弓,兩弓背同向前,一弓背向後,三弦合擰為一股,弓弓相扣,並在弩架上裝設了滑輪,利用多弓的合力發射箭矢。上弦時需要用幾十人拉動滑輪組,把弓弦繃直,箭杆粗如兒臂,狀如標槍,箭尖上有三片鐵翎,就如三把短劍一樣大小。原用於城防,可射出七八百步。由於弓力奇大,又被稱為八牛弓,意即八頭牛才能拉得開弦。
完顏承裕經常出塞野戰,就讓工匠對之進行了改良,將那箭杆和鐵翎改小,卻隻能射出四百步外,但上弦卻僅需五人,也隻要十數息左右就可上弦。四百步內,騎軍駛至跟前卻要五十息左右,此段時間,足夠床弩射出三輪,恰恰就如現在的野戰炮一般,雖然不如城防炮力大,但是便於攜帶,與騎兵相鬥卻是一項利器。那次完顏承裕前來拜訪時,得了劄木合一千匹好馬,並那一千張頂級羔羊皮,他就以這十幾架床弩為禮相贈,每架弩又附送了數十支箭矢。
那木華黎的騎兵衝到五百步外,一齊催馬提速,須知那馬速越快,對步兵盾的衝擊最大,如果是西域的汗血寶馬,全力一衝,能使步兵持盾的手臂骨折,哪裏還持得住大盾,優秀的騎兵衝鋒,在五百步外開始提速,一百步內提到最大,全力猛衝,物必要一擊致勝。
卻見那最先的五隻弩車剛剛停穩,後方有一名射手拿起鐵錘,重重地敲在扳頭之上,原來那弦力強大,拉緊後卻隻能扣在那銅製扳頭之上,需要持鐵捶猛力敲擊扳頭,方才鬆開弩弦,大力射出,這麽大的機括,卻沒有太多的準頭,無非靠那弩車調準角度,堪堪然正對前方騎兵衝來的方向。【零↑九△小↓說△網】
那騎兵在五百步外剛剛提速完畢,衝到四百步的樣子,就見對方五枝碩大的弩矢,都有一米來長,有平常的箭杆十倍般粗,如矛尖一般射過來,且速度奇快,衝力瘋狂,第一排有三匹馬被高速的巨弩射中,立刻一聲哀鳴,躺到在地,馬上騎兵也栽倒在地。另一支弩矢卻射中一名騎兵,巨大的衝力,瞬間射穿他的胸膛,並將他生生帶離馬鞍,飛到半空,砸到下一騎上,並把下一個騎兵也砸到在地。那馬兒失去了主人,還能依著慣性跑出幾十步,方才不知所措。
第一排五隻床弩射過,低下炮口,把發射機會讓給第二排五隻弩的弩手。兩邊各二人齊齊拉搖杆,利用滑輪之力咬住機括,一點一點向後擰動,後方一人則用雙手緊緊握住弩杆,讓其始終位於中心位置的凹處,以便上穩弩矢。
如是再三,第一排射擊,第二排預備,第三排卻在上弦,五百米到一百米的騎兵距離。這三排十五弩竟各自射出了三輪共約四十五支強弩。
那對麵的二百輕騎衝在前方,雖說是道路可容二十騎並行,但是速度衝擊起來,互相幹擾空間,畢竟隻能得十二三騎並行,一輪十五支恰好對付得一排。三輪過去,共中馬身,騎士約模四十騎,但騎兵為快速衝陣,各騎之間相隔不過十幾步,若是前方騎兵或馬匹被射倒,則後方的騎士必須考慮如何閃避,變速,躲閃不及,卻為前騎撞倒掉下馬來。以致騎隊的速度越來越慢,無法保持衝陣的速度。
落馬的騎兵不如雞,在這樣高速的騎兵衝鋒時,沒有人能管住自己的馬匹,落馬之後,十之五六被自己人踩死,就算僥幸退到兩邊,能夠舉刀衝鋒的,也是大大跟不上第一排的陣列,無法為騎兵提供足夠的助力。
三排射過,看那騎兵已經行到一百步之內,那弩車手就推起車,仍是五個一組,從兩側遺留的空隙急速向陣內退後,待退到陣後,再去重整機括,按下不提。
行到一百步,那二百名輕騎隻餘一百騎不到,既有被射中的,也有被幹擾棄騎或撞下馬匹的,速度卻已降了大半。這個距離,卻是大黃弓的有效距離。大黃弓俱是三石以上,全力拉開,射程有兩百步,但實際殺傷在一百步之內最有效。這二百人卻是劄木合在各營精選的大力弓手,堪堪能把弓拉滿,但是三石弓拉開費力,若是拉滿,卻要十息左右,這個時間段,足夠騎兵衝過一百步的距離。
因此這二百弓手,俱是敵軍二百步開外,齊齊拉弓,待到弩車退卻,對方輕騎的速度大大減緩衝至一百步之內,聽百夫長號令,分作三排強弓出去,每弓約模七十箭左右。為何要分為三波,是為了避免弓箭浪費,敵騎衝來一排也就十三四人左右,若是一同發箭,都射中前三排,後麵的敵人再上,卻已無大箭可用。因為拉三石弓費力,全軍用力,這次衝擊,也隻拉得這一輪大弓,之後手腕脫力,且敵軍行近,又隻得使用那小弩或輕弓了。
卻說對麵輕騎,饒開前方的馬匹和袍澤,速度下降了一大半,重整隊形剛衝到陣前,就收到了對麵八十隻硬箭贈禮,當先一排每個人及馬匹至少連中三箭,還有十數箭漏到第二排身上。當下就有十數騎倒地。那第三,四,五排剛剛接過一二排的位置,又是一輪亂箭,再有第三輪。射得一百輕騎是人仰馬翻,僅餘二三十來騎依舊舍命向前。
這三石弓雖然是神射手大力射出,與那床子弩相比,就看出了差距,那床子弩都是一矢見功,隻要射中,無論是馬匹,還是騎士,都不複再有戰鬥力,那力大的還能撞開前方的騎士,推翻第二排第三排的敵人。這大黃弓,雖然已經在一百步之內,且兩三箭射中,但不見得就會立即斃命,尤其是那蒙古馬,身披皮甲,有那中了四五箭的還在奔跑之中,那些中箭落馬的騎士,跑到路邊,隻要中的不是要害,也有幾個能夠爬起身,繼續前進的。
經過這兩輪弩打箭雨,木華黎前軍的輕騎兵已經所剩無幾,後方的怯薜軍速度也受到了影響,慢了許多,卻有那弓法嫻熟的怯薜老兵,慢下馬身,就在馬鞍上策弓遠射,希望能對陣中造成幹擾。
木華黎叫停了這種沒有意義的行為,對麵均是重甲重盔,這種散射沒有什麽意義,還是盡快衝陣為好,他驚歎於對方床弩出奇不意的殺傷力,名將的預感讓他料到這一陣不會順利,於是叫了傳令兵往後隊傳命,讓後隊再派遣五百名騎兵前來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