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欣賞的女人,真的不多,屈指可數,這如下的幾個政女,是我畢生最欣賞,甚至崇拜的女人,我想,如果我在她們那個年代,可能也不能活得她們如此的出色,如此的流芳百世,如此的風情萬種。


    其一,孟麗君


    故事:孟麗君與皇甫少華自幼青梅竹馬,兩相愛慕。不料麗君之父孟士元奉命征南失利被俘,為殲臣誣陷私通外敵。皇上盛怒之下捉拿孟士元全家問罪。孟麗君聞訊女扮男裝,匆匆逃亡。臨別,贈皇甫少華以自描畫像以示忠貞。


    後來,孟麗君化名酈君玉,得中狀元封為當朝宰相。兩年後皇甫少華也得中武狀元,封為涇武將軍領土完整兵征南。三年後班師迴朝。慶功宴上,國丈劉捷要皇上將其侄女賜於少華為妻。少華執意不允,酈丞相為緩和僵局建議君王懸榜百日,招孟麗君自首。


    轉眼百日期滿,孟麗君情急計生,命貼身丫環榮蘭冒名首,被國丈劉捷看出破綻,要皇甫少華出示孟麗君畫像以驗直偽。不料又被皇上看破,蓄意要將孟麗君納為後妃。幸虧孟麗君機敏過人,利用皇室的矛盾,取得太後歡悅,收為蛉之女,招皇甫少華為駙馬,才使有情人終成眷屬。


    孟麗君究竟是那個朝代?在香港版的電視劇,她是元朝人,而在中國版,李冰冰演的孟麗君,她又是明朝人,很喜歡李冰冰演的孟麗君,出塵不染,才華絕世,真是神仙般的人物。


    不管孟麗君是哪個朝代,她都是我最欣賞的女人。


    試想,在她那個時代,女人有什麽地位?而她能以自己的智慧,進朝為宰相,一次又一次的為皇帝排憂解難。以至於她在皇帝麵前還是男兒身時,皇上都那麽的依戀。後來知道她是女人,更是癡情極端,甚至可以為了她拋棄整個江山。而孟麗君,卻始終對皇甫少華終情如一。說真的,盡管皇甫少華也是千裏挑一的好男兒,可比起孟麗君,依然遜色,如此的絕世女子,天下再難找出第二個。


    其二,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雖然隻是武則天的侍女,然而其人格魅力,我把她排於武則天之上。


    故事:


    上官婉兒(664~710)


    陝州陝縣(今屬河南)人,唐高宗時宰相上官儀孫女。麟德元年(664),上官儀因替高宗起草將廢武則天的詔書,被武後所殺,剛剛出生的上官婉兒與母親鄭氏同被配沒掖廷。在掖廷為奴期間,在其母的精心培養下,上官婉兒熟讀詩書,不僅能吟詩著文,而且明達吏事,聰敏異常。儀鳳二年(677),上官婉兒曾被武則天召見宮中,當場命題,讓其依題著文。上官婉兒文不加點,須臾而成,且文意通暢,詞藻華麗,語言優美,真好像是夙構而成。武則天看後大悅,當即下令免其奴婢身分,讓其掌管宮中詔命。不久,上官婉兒又因違忤旨意,罪犯死刑,但武則天惜其文才而特予赦免,隻是處以黥麵而已。以後,上官婉兒遂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則天歡心。從聖曆元年(698)開始,又讓其處理百司奏表,參決政務,權勢日盛。


    神龍元年(705),唐中宗複位以後,又令上官婉兒專掌起草詔令,深被信任,又拜為昭容,封其母鄭氏為沛國夫人。二年,武三思依靠韋後和安樂公主等人的支持,相繼設計貶殺了張柬之、桓彥範、敬暉、袁恕己和崔玄暐等五王,權傾人主,不可一世。上官婉兒又與其私通,並在所草詔令中,經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致使太子李重俊氣憤不已。景龍元年(707)七月,李重俊與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矯詔發羽林軍三百餘人,殺武三思、武崇訓於其府第,並誅其親黨十餘人,又引兵從肅章門斬關而入,叩擊閣門而搜捕上官婉兒。上官婉兒急忙逃至唐中宗和韋後處,並揚言說:「觀太子之意,是先殺上官婉兒,然後再依次捕弒皇後和陛下。」韋後和中宗一時大怒,遂帶著上官婉兒和安樂公主登上玄武門躲避兵鋒,令右羽林大將軍劉景仁率飛騎二千餘人,屯太極殿前,閉門自守。太子兵敗被殺。


    此後,上官婉兒又經常勸說中宗,大量設置昭文館學士,廣召當朝詞學之臣,多次賜宴遊樂,賦詩唱和。上官婉兒每次都同時代替中宗、韋後和安樂公主,數首並作,詩句優美,時人大多傳誦唱和。對大臣所作之詩,中宗又令上官婉兒進行評定,名列第一者,常賞賜金爵,貴重無比。因此,朝廷內外,吟詩作賦,靡然成風。中宗派人又在上官婉兒居地穿池築岩,窮極雕飾,常引大臣宴樂其中。當時,宮禁寬疏,允許宮內官員任意出入。上官婉兒遂與一些宮官在宮外購築宅第,經常同一些不三不四的紈ψ擁芎蛶埦無賴鬼混其間,有的人因此而求得高官要職。中書侍郎崔湜就是因為與上官婉兒在外宅私通,後被引以為相的。不久,崔湜又在主持銓選時,多有違失,被禦史李尚隱彈劾,以罪被貶外州司馬;也因上官婉兒和安樂公主為其申理,仍官複原職。


    景龍四年(710),太平公主勢力日盛,上官婉兒又陰附太平公主。六月,唐中宗被韋後與安樂公主毒死後,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一起草擬遺詔,立溫王李重茂為皇太子,韋後知政事,相王李旦參決政務。七月,臨淄王李隆基率羽林將士衝入宮中,殺韋後及其黨羽。上官婉兒執燭率宮人迎接,並把她與太平公主所擬遺詔拿給劉幽求觀看,劉幽求拿著遺詔在李隆基處為其說項,但李隆基不許,殺上官婉兒於旗下。開元初年,唐玄宗派人將上官婉兒的詩作收集起來,編成文集二十卷,令張說作序。此集今佚,《全唐詩》僅收其遺詩三十二首。


    故事很長,可是仍然描劃得不夠,上官婉兒是個苦命女人,她一生隻為兩個字,生存。


    她的出生,就迎來了她家的不幸,上官儀被抄家滅族,僅剩婉兒和她母親,婉兒才剛出生。


    後來,婉兒憑她的才華,得到武則天的賞識,從而令武則天甘心擺一把利刃在其身邊,讓婉兒為其辦事。


    婉兒和武則天,是真正互相欣賞的兩個女人,正因如此,才令雙方擺下仇恨,一生相依。婉兒,一輩子,最忠心的還是則天皇帝。以至於,為了她的主子,放棄了和太子李賢的感情,一生抱憾。


    而後來,她和武三思的私通,僅是為了她的寂寞,而武三思,其實並不太壞,一樣為命運而委曲求全的人罷了。最重要的是,她們命運相仿,她們彼此依靠。武三思,是最懂婉兒的人。而李隆基,僅是因為太愛婉兒,婉兒是他的夢,是他從小時候一開始就最崇拜的女人,卻讓他偶爾看到婉兒和琥三思私通,其實,他是因愛成恨。所以,他馬上就悔了,要把婉兒的詩弄成集。


    而崔湜,他有才華,性情和婉兒相近,所以,他們是真正為愛走到一起的,這無可厚非。


    婉兒很苦,一直為命運抗爭著。她太不幸,一次次的失去,然而她以她的智慧,一次次地救自己的命。然後,隻能再以身體,來攏住中宗李顯的心,畢竟李顯是最愛她的人。


    上官婉兒,才華絕世,容顏絕世,奈何身世何憐,情何以堪。


    其三,孝莊皇後


    孝莊皇後,出生於蒙古科爾沁部的一個顯赫家庭,是清朝曆史上一位舉足輕重、頗受關注的人物。孝莊皇後出生於蒙古科爾沁部的一個顯赫家庭。在明末東北各族各部的混戰中,她作為政治聯姻的紐帶嫁給崛起於白山黑水的後金“英明汗”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為妻,時年十三歲。在後金的一步步成功中,她逐漸卷入一場又一場政治鬥爭的漩渦,並展示出了她卓越的政治才華,逐步確立了穩固的地位並成為清初政壇上的一個一言九鼎的人物。


    她蒙古科爾沁部貝勒寨桑的二女兒。科爾沁蒙古較早就歸附了後金,並與後金聯姻,以鞏固雙方的政治聯盟關係。後金天命十年(1625)二月,時年十三虛歲的布木布泰由哥哥吳克善伴送至後金新都遼陽,嫁給了努爾哈赤第八子三十四歲的皇太極為側福晉,也就是偏房。而早在11年前,她的親姑姑哲哲已嫁與皇太極為正房大福晉,九年以後的天聰八年(1634),已繼承汗位的皇太極又娶了她的姐姐海蘭珠,於是姑侄三人同事一夫。


    婚後,布木布泰接連為皇太極生下三個女兒。天聰三年(1629)生皇四女,後來受封為固倫雍穆長公主;天聰六年(1632)生皇五女,後來受封為固倫淑慧長公主;次年,又生下皇七女,後來受封為固倫端獻長公主。三位公主,成年後分別嫁與蒙古貴族弼爾塔哈爾、色布騰和鏗吉爾格。


    曆史上的孝莊皇後 她的功績可以是 曆代任何一位皇後所不能及的她的,雖然她有能力作為中國第二個武則天,然而她沒有,卻是為了輔佐自己的兒子和孫子而活,這是最讓人敬佩的.這就是她的境界,她是不想被後人指責,不想亂了朝政,她一生的心頭願望就是為了大清朝,隻要大清興盛她什麽都可以犧牲!如果愛情在她心中是第一位的話那麽也許多爾袞早就能當皇上了,但孝莊皇後心中第一的是大清基業,她沒有把愛情混為一談!她一生辛勞的輔佐一代又一代皇帝,為了丈夫為了兒子付出那麽多,且不說她的委屈有多少承受了多少常人沒承受過的苦與累,她日積月累的辛勞就證明了她的偉大,一個女人這樣是多麽不容易,自古女人想撐起一切是談何容易的啊,無數的阻力與背後的唾罵,她沒有把功名看重隻想做個無名功臣興旺大清!所以我們後人還是理解到她的,為她的善良與英明一世而崇敬感動!


    孝莊文皇後一生經曆清初三朝,正是由亂到治的關鍵曆史時期。她全力輔佐皇極、順治、康熙三帝主,對調和清宮內部矛盾和鬥爭,穩定清初社會秩序,促進國家的統一作出了重大貢獻。後世稱之為“清代國母”?


    1625年(天命十年),布木布泰隻有13歲,嫁給了比她大20歲的親姑父皇太極為側福晉。9年後,布木布泰26歲的姐姐海蘭珠也嫁給了皇太極,可謂是姑侄三人同嫁皇太極。


    皇太極猝死,諸王兄弟相爭為亂,窺視神器。皇太極長子豪格,皇太極兄代善,弟多爾袞、阿濟格、多鐸均緊張地四處活動,不惜兵戎相見。在這關鍵時刻,孝莊憑著自己的寵貴地位和聰明才智,籠絡各方勢力,尤其是關鍵人物多爾袞和代善。


    清初戰亂頻繁,國庫空虛,兵餉不足。孝莊經常將後宮省下的錢物拿出來賑濟兵民。她這種節省宮中開支賑濟災民的做法,一直影響到康熙、雍正兩朝。


    康熙8歲喪父,10歲喪母,幼年由孝莊撫養成長,又賴孝莊輔政。孝莊不過多出麵參政,然而康熙處理國家大事,必先征求她的同意而後決。


    康熙十一年,孝莊有病去赤城洗溫泉,《清聖祖實錄》中詳細記載了一路之上,康熙對祖母扶前圍後,體貼入微。在外期間,京師來報,康熙皇二子、4歲的承佑得急病死,康熙強忍悲痛不讓孝莊知道。


    75歲的孝莊病重,從當時記錄康熙言行的《康熙起居注》和《清聖祖實錄》中,可以看到康熙這一段時間對祖母孝敬之心,真可謂千古罕見。


    孝莊75歲崩於慈寧宮,留遺詔,寫自己盛年喪夫,中年喪子之哀情,全靠康熙一片孝心。縱觀孝莊文皇後一生,康熙有讚語可作為略評:“昔奉我皇祖太宗文皇帝讚宣內政,誕我皇考世祖章皇帝,顧複劬勞,受無疆休,大一統業。暨朕踐祚在衝齡,仰荷我聖祖母訓誨恩勤,以至成立”,“設無祖母太皇太後,斷不能敦有今日成立”。


    孝莊一生為開創清朝鼎盛之局麵,嘔心瀝血,費盡心血,實屬中國曆史上少見的蒙古族女政治家。如果用“國母”一詞賦予統治中國200多年的清王朝,則此勞號非孝莊文皇後莫屬。


    孝莊文皇後,博爾濟吉特氏,名布木布泰。生於萬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1613年3月28日),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之妃,孝端文皇後的侄女。蒙古科爾沁部(在今通遼)貝勒寨桑之次女。天命十年(1625年)嫁給努爾哈赤第八子皇太極為妻。天聰三年生固倫雍穆公主雅圖,六年生固倫淑慧公主阿圖,七年生固倫端獻公主淑哲。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改號稱帝,受封為永福宮莊妃。崇德三年,生下皇九子福臨。福臨即位後(年號順治),尊為皇太後。八年二月上尊號為昭聖慈壽皇太後。八月加上尊號為昭聖慈壽恭簡皇太後。十三年十二月為昭聖慈壽恭簡安懿章慶皇太後。


    順治十八年(1661年),福臨死後,第三子玄燁即位(年號康熙),尊為太皇太後。康熙元年十月加上尊號為昭聖慈壽恭簡安懿章慶敦惠太皇太後。四年九月為昭聖慈壽恭簡安懿章慶敦惠溫莊太皇太後。六年十一月為昭聖慈壽恭簡安懿章慶敦惠溫莊康和太皇太後。十五年正月為昭聖慈壽恭簡安懿章慶敦惠溫莊康和仁宣太皇太後。二十年十二月為昭聖慈壽恭簡安懿章慶敦惠溫莊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後。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去世。享年75歲。二十七年十月上諡號為孝莊仁宣誠憲恭懿翊天啟聖文皇後。雍正元年八月為孝莊仁宣誠憲恭懿至德純徽翊天啟聖文皇後。三年葬河北清東陵之昭西陵。乾隆元年三月孝莊仁宣誠憲恭懿至德純徽翊天啟聖文皇後。生三女,下嫁弼爾塔哈爾、色布騰、鏗吉爾格。


    故事很長,卻不足以全部能記下孝莊的光輝。


    孝莊,滿蒙第一美人,本來和多爾袞青梅竹馬,然而屈從於命運的安排,嫁給了皇太極,以她的聰明才智,她能這樣做,是因為她心中以大清為重,以國家為重。要不然,以她的能力,多爾袞早就能成為皇帝,然而她沒有這樣做。她後來甚至為了國家,遏製多爾袞,盡管她心中是多麽的痛。我在看《孝莊秘史》時,馬景濤演的多爾袞跌下馬而死的一刹,尚握著她的小手絹,我都哭了,兩個權傾一世,卻又傷心一世的人兒。


    孝莊一生而她的聰明才智,護著大清朝,正因為她,勸降洪承疇,讓大清取得整個皇朝更加順利,而在皇太極猝死之後,又是她,運用全部智謀,穩住豪格和多爾袞,把順治推上寶座,在順治帝因為失去董鄂妃,英年早逝(一說出家)時,又穩住整個局麵,順利交權給玄樺,亦康熙帝,我畢生最欣賞的中國皇帝。


    孝莊是偉大的,所以,她的排位,亦於武則天之前。


    其四,武則天


    武則天,很多人不喜歡她,然而,我極欣賞她,畢竟,她活得不容易,而且,活得那麽成功。


    故事:


    武則天(武曌) (624-705)


    中華帝國唯一的女皇帝。傑出的女人,有絕頂的才能和超人的智慧.心狠手辣。在她再位間任用酷吏以強硬的手段統治她的王朝。取李唐江山而代之,她的王朝號(周)。


    武曌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妃儐的一種)。李世民死後,成為唐高宗-李治的昭儀(妃儐的一種),經過長期的苦心孤詣她當上了皇後。然後再排除李氏王朝當上皇帝。


    雖然在武曌她再位間任用酷吏以強硬的手段統治她的王朝,但並沒損害整個中華帝國的元氣,並使中華帝國順利地進入第二個黃金時代。


    武則天,這是一個頗有曆史魅力的名字,是一個似傳奇而非傳奇的曆史人物。她是唐朝開國功勳武士彠(huo,與“獲”的讀音相同)的次女,唐太宗李世民的幼妾(稱為“才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後。她在協助高宗處理軍國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後,親登帝位,自稱聖神皇帝,廢唐祚於一旦,改國號為周,成為中國曆史上空前絕後的唯一女皇。從她參與朝政,自稱皇帝,到病移上陽宮,前後執政近半個世紀,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曆史功績,昭昭於世。誠如宋慶齡對她的誠懇評價:武則天是“封建時代傑出的女政治家”。


    我特意選了一個比較少字數的描寫。因為,武則天的一生太豐富了,故事會極長。


    武則天,其實和上官婉兒才貌相當,問題是,她比婉兒幸運,更有野心,更不擇手段,所以,她是成功的,她是中國,惟一一個女皇帝。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史說武則天極為殘忍,為了自己,毒殺了自己不少兒女。其實,她的確是很痛的,也許,她太自私,她隻為自己而活著。當她的兒女們危及她時,她就隻能別人死,而我自己活。我想換作我,可能我也會如此做。畢竟,自己生命是極端寶貴的,憑什麽要給別人拿去。


    不過,我不可原諒她的是,她竟連自己的小女兒也扼殺,有傳說是當時別人所殺,反正,一個無辜的生命,沒有傷害到你武則天,你也不應傷害她。我的忠旨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則天才華絕世,多體現在政治上,終其原因,是因為她的大智,她總能冷靜的分析局麵,直至她風燭殘年,她仍然心態不老,她還是把皇朝歸還給李唐。另外,就是她的鐵石心腸,她跟曹操是一個模子的,寧可我負天下人,天下人莫負我。我想,我或許亦是此類人。


    則天的*,無可厚非,或許古代女人太寂寞,她不過是為了給女人正名,為什麽男人可以三妻四妾,我不可以?


    則天一生,其實是為男人賭氣,憑什麽男人有的,我們女人不能有?


    嗬嗬,一個有血有肉,雖然缺點多多,卻仍然可愛的人物,武則天。


    總結完這四大政女,一個字。累。這四個女人,是活得多麽的光彩,多麽的讓世人驚歎,此物隻合天上有。


    (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拈花一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鍶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鍶婷並收藏拈花一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