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看佛經了,實在是太忙,另外,對西陸很厭煩,很多網站連去都不屑去看,不去看,當然就看不到再有人罵我,故而,心中平靜,那麽,我的心已在修佛了,在消化,所以就先不用去看了。


    佛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在釋迦牟尼即將成佛的時候,魔王波旬想阻撓他圓成佛果,便命令三個魔女前去蠱惑他。


    這三個魔女,就是愛雨,樂欲和貪欲。


    其實,這三個魔女又何止是蠱惑佛祖?她們,無時無刻不是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考驗著我們。


    因為有愛雨,我們一次又一次的出軌,對不起家人,對不起愛自己的人。同時,為了情人的需要,才會有那麽多的貪官。又或者,為情殺妻,殺情敵,最終也付上自己的生命。因此,愛雨,罪大矣!


    到了經濟發達的今天,更多的男人為了愛,拋棄糟糠,君不見嗎?可以拉貪官下馬的,都是小三!


    而其實不止男人的,一些有錢的女人,也是如此,肉欲橫流,人們津津樂道著一也情,而真正的愛情,越來越稀奇。


    樂欲,我曾經不明白,樂為何也是欲?可是仔細一想,這似乎和外國的聖經有相通之處。聖經上說,人本來就是要受苦的,人生在世,是為了吃苦,不是為了享樂,所以,我們有飯吃的時候,要感激上帝。而開心,不是每人都能擁有的。有些人,為了那種不應該的快樂,把自己的開心,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那麽,這些人,就是受‘樂欲‘的you惑了。


    但是,我其實覺得,人應該快樂,不快樂,卻以麵對這世間種種不幸?


    隻是,人的快樂,不應該建築在別人的不快樂身上。


    現在有些人,自己不快樂,也要讓別人不快樂。


    甚至那些有了憂鬱症的人,自己覺得世界欠了他,跑去砍人,他認為,自己的不快樂,也要找別人去陪葬。


    貪欲,這個好理解。中國為何那麽多貪官,隻為四個字,‘貪婪成性‘也。想想,輕輕鬆鬆,舉手之間有人送錢來,誰不想?隻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他在日進鬥金時,已觸犯了法律的底線。有錢真的能快樂嗎?可能他自己不快樂,良心不安,就以錢來衡量自己的快樂,結果越來越不快樂。


    我們當時的佛祖如何抵製這些you惑的呢?--‘釋迦牟尼訓誡她們道:‘你們形體雖好,心不端正,好比精美的琉璃瓶貯糞機,不自知恥,還敢來誑惑人嗎?‘又使法力,使魔女得見自身惡態,隻見骷髏骨節,皮包筋纏,膿囊涕唾,醜狀鄙穢,魔女看後,意念一轉,羞恥慚愧,匍匐而遁’。


    嗬嗬,好痛快。


    的確,這些本是不端正的東西,在美好的情操底下,必然會露出原形,其真麵目,原來是極難看的。


    也就是說,表麵美好的東西,其本質,其自身的醜陋部分,也隻不過形如骷髏骨節,讓人惡心。


    問題是,我們往往看到的,被you惑的,都是隻看到美麗的一麵,看不到其醜陋的本質。


    其實對於欲,每個人都有,問題是如何正確對待,而我認為,真正的追求不是欲,如同那天看的佛經故事。一個人,念佛念了半生,卻依然不悟,一天,佛祖化身成平民,前來看他。對他說,‘你不用跪在佛前,可以站起來呀?‘他說,‘罪過,罪過,我怎麽能對佛不敬?‘佛笑著搖頭而去。而那個人,一世未悟。


    這是因為,沒有追求,不肯超越自己的人,永遠沒有進步。


    站起來,你本身有了自我,才可斟破,立地成佛。


    所以,化*為追求,通過正確的手段,而達到自己的理想,這是我認為的,最理想的人生狀態。


    (待續)


    -本章完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拈花一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鍶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鍶婷並收藏拈花一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