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公司做了一個月,感慨良多,怎麽說呢,也許我是個新手,走起路來特別艱難。


    我也說過我毫無經驗,我隻是網上出名而已,可以說,凡是上網的人,如果不知道我小鍶,可以說他的確是網上菜鳥。可是對於編輯,我卻完完全全是個菜鳥,我毫無經驗。


    在一個月中,我每天在網上找稿件,下稿件,當然可能因為我自己有網站,有時直接下在我網站,那網速要快得多,然而人們看了,隻會覺得我是在偷懶,我隻在弄我的網站。


    對於編輯方麵,我在拚命請教另一位李小姐,可能她也太忙,她總不會教我。於是我也隻有自己瞎闖。


    我喜歡的文章類型,需要有感染力,雖然包含真情實感。而且,我不太喜歡太嚴肅的文章,我認為現在的學生應該也與我一樣,不太喜歡太悲情,太嚴肅的文章,所以,我盡量從情節,從作者筆觸的感染力去找。我也最喜歡幽默類的文章。


    我找了很多篇,有很多就叫李小姐去看了,她看了以後沒說什麽,直至後來我看到初稿第一期的文章,其中也有很多我也找到了,但因為不是我交上去給老總批的,可能她也在網上找到了吧,反正網絡都是來來去去幾篇文章,反正交上去後,就變成不是我審批的了。


    而後來她給了我一些小欄目,如親情後花園,煩惱身事,心理測驗,星星滿天,倒黴蛋,臥談會,校園007,課桌文化等等,我也很努力地找了,也去修改了,也給她看了,她還是沒說什麽,反正弄上去的,我都是毫不知情的。


    隻知道一個欄目,校園007,色女狼那篇,弄了我很多心血改的,而倒黴蛋,也是我花了很多時間整理的。而且還是一篇《古龍流星花園》,其實是我找的,但不知道為什麽報上去時,又不是我的名字了。


    在下班後,我乘車碰到中學生,都會和他們交談一下,了解到他們最喜歡看什麽雜誌,例如《少男少女》、《女友》等,而我也經常看這些書,以了解他們的喜好和思路。我也叫他們幫我調查一下,現在學生們最喜歡的偶像是什麽?最喜歡看的書是什麽?還有其它其它關於校園的東西。


    而我本身有很多網絡上的好友們,他們就是高三,大一生,甚至年紀更小,他們都答應了寫稿來支持我的。而他們本身就是學生,也是能寫之人,由他們寫來,我覺得不失是一個極好的文章來源。


    其實我自己也能寫,不過好象我寫的,李小姐都總會說不滿意,然而她又常說鼓勵我寫。目前我已學會改編漫畫,《辣妹公主》我已寫了第一期。還準備寫些校園類的《小燕子親曆校園記》等等。我能做到網上有點名氣,我的文章其實很多人愛看的,他們說我寫得特別有真情實感,而我用百度搜索,居然發現很多網站收了我的詩歌文章,而我卻不知道的。


    隻是如果沒有了這背景,我想我不會在校園這方麵發展。


    其實我也認為,目前校園類雜誌太多女性的柔情風了,其實也有很多男孩兒喜歡看校園類雜誌的,隻是他們看了找不到共鳴而已,這也是我為什麽主張感情類和幽默類也需要同時在雜誌中同行。


    還有,現在的學生對中國古代文化太不熟悉,像宋詞元曲等等,可能問起一個中學生來,他們一頭霧水,而這些可以通過我們的雜誌宣揚出去,可是為什麽我們雜誌裏沒這個欄目,當初我提議了,也被刷下來了。


    另外,英語對於很多學生也是頭痛的,我提出可以每期教一首英語歌,而更弄下翻譯詩,因為我本身就翻譯了不少英語經典名曲,經網友們也是很好評的,可是我們雜誌後來也否決了我了。


    在這一個月裏,我能學到的,就是看了不少校園類的文章,和一些校園裏的網友們更多交流,去重溫那個年代,也準備了一些寫作素材。


    對於找文章方麵,我承認我可能還不夠能力,可是每個人的審美觀點不同,我們為什麽不能容納多方麵的文章呢?為什麽都是哭哭啼啼的居多?


    不過,在xx,上網很方便,我倒是真的欣賞了網上不少好文章,從而在寫作上更上一層。很多人都說我的詩歌和散文比以前進步大多了。


    另外,我還學會了和人相處,和人打交道。就算我以後會怎麽樣,這也是一個人生經曆。


    不管未來會怎麽樣,我相信我還會做得更好。


    後記:或者我真的隻適合寫,不適合當編輯,但是當時,我還是被辦公室冷政治陰了一招,這位李小姐深懂職場厚黑學


    -本章完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拈花一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鍶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鍶婷並收藏拈花一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