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有忠到京城,主要是為了自己的差事,所以這以後幾天,就吏部去了好幾趟,當然,也找了有關係的人,上下去打點,這都是很有必要的。


    隻不過到了最後,這任命就下來了,原來是京城這邊有意把杜有忠給調迴來的,調迴來的原因,是他在教書育人上麵很有一套,(主要是彭澤縣那邊出了好幾個秀才)所以就把他給弄到了國子監去了。


    國子監分國子、太學、廣文、四門、律、書、算凡七學。杜有忠成了太學博士,正六品,升了品級,當然胡氏的誥命也跟著升了。


    太學博士有六人,掌教五品以上及郡縣公子孫、從三品曾孫為生者,也就是說,太學的學生是五品官以上和郡公縣公的子孫,另外是從三品官員的曾孫,都是屬於權貴之家的子孫。


    而國子學的學生出身就更高了,是三品以上及國公子孫、從二品以上曾孫這些人。


    當然,也肯定是有走後門的,但是也是朝廷上有人,比如這什麽國公府旁支什麽的,要是走了關係,也是可以進來的。


    杜有忠所在的太學屬於國子監中第二重要的。


    直接把他從彭澤縣的一個縣令弄到了全國最高學府當了博士了。


    這還真是,上頭說什麽就是什麽了。


    不過,對杜榆他們來說,是她家爹要留在京城了,這比什麽都好啊。


    而且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杜榆的爹也是升官了,雖然不是什麽熱門的部門。


    隻是當人先生,也是受人尊敬的。


    要是杜榆的爹繼續在外麵外任,熬個十幾二十年,說不定能當一方大員,隻是那樣也太辛苦了,要十幾二十年的不和家裏人團聚,杜榆估計,自家爹內心裏還是渴望安定下來的。


    在京城住下來也不錯。


    所以一得到任命,杜有忠就給老家去了信,讓老家能來的人都過來,杜有忠這幾十年,年輕的時候,是為了生計,和父母家人相處的很少,後來又忙著趕考,還是和家人相處的少,又外任了六年,更是聚少離多,父母那邊盡孝的時間也少,所以一旦是在京城安定下來了,就立馬要把父母接到身邊。


    如果幾個弟弟也樂意跟過來,他也求之不得。


    隻是杜榆對幾個叔叔能過來,不報什麽希望,因為他們好像就離不開土地一樣,如果是爺爺和奶奶還過來的話,他們肯定是丟不下手頭上的一攤子事兒。


    杜榆猜的還真沒有錯,杜有賢他們真是舍不得丟下手裏的活兒,然後去京城,再說京城裏,他們能幹啥啊,還是給大哥他們找麻煩的。所以接到信了,大家開家庭會議的時候,三個都是不去的。


    “老五,你去過京城,這也比我們熟悉,你把爹娘和大郎媳婦都送到京城去,咱們就在老家守著,好歹也是咱們的根本。“杜有賢說道。


    現在大哥不在家,他要當家作主了。


    杜老爺子說道:“你們不去,但是孩子們呢,到了京城,讀書也比這邊要好一些,你們好好想一想。”


    京城的讀書條件是比這邊好一些,但是他們都不想自己的子女離開自己身邊,而且這讀書也不是每個人都會的,如今四郎五郎他們讀書,也就是讓他們認字,到時候看東西也不會是睜眼瞎,這喜人都跟過去,那不是給大哥他們添麻煩嗎?


    而且,他們如今手頭上也有錢,憑著達根的哦身份,在雲陽縣還真沒有人敢欺負他們。


    所以還是都帶在楊柳村要好一些。


    杜老爺子聽了大家的決定,歎了一口氣,也沒有說啥了,都已經決定了,他還能說啥?


    不去京城就不去京城吧,各人有各人的命,留在這鄉下也好,守著這一塊兒地方,以後也有個退路。


    杜老爺子對三個兒子說道:“既然你們決定了,那就這樣吧,隻是你們三個留在這裏,要團結,別天天為了一點兒事,就雞飛狗跳的,那樣也惹人笑話。”


    杜有賢,杜有德和杜有全都點頭應是。


    齊氏說道:“我們這一走,你們那個好二哥要是趕找上門來,你們可別給我丟臉!”


    現在有自己在這邊壓陣呢,杜有良不敢咋樣,萬一自己去了京城,這老二仗著自己是哥哥,就跑過來各種瞎折騰,她可是不依的。


    “這邊還有族裏的人,隻要他敢鬧騰,你們就別給我客氣,我可不想你們幾個吃悶虧!誰要是聽了那沒良心的話,你們就不是我兒子!”齊氏直接說道。


    杜有賢忙道:“娘,你放心,我們肯定會弄好事情的。”他二哥絕對不會在這邊占什麽便宜的,這都分家過去這麽多年了,他們也不是以前的什麽都不懂的人了。


    就是杜有全,以前都敢跟他二哥嗆聲,更不用說現在了,杜有良真敢找上門來,這邊還有這麽多的下人和長工呢,保證讓他吃不了兜著走!


    這個時候,已經進入臘月了,當然不可能這個時候進京去,至少得過了這個年再說。


    而且等天氣暖和了,進京,這一路上更舒服一些。


    杜老爺子和齊氏年紀都大了,更是不能凍著了。所以這邊寫了信,告訴杜有忠他們都有誰過來,也好讓那邊準備房間和各種擺設。


    另外下人什麽的,也得準備好。


    齊氏想著,以後到了京城,估計大部分時間就是跟重孫子們玩了,這也算的上是福氣了,老頭子自己有自己的樂趣,說不定到了京城,還能和一些人說些讀書上的事兒呢。


    另外,也許他還會繼續想著教小輩的孩子呢,也算是一個樂趣吧。


    這樣一想,京城裏倒不是那麽沒有趣了。


    京裏這邊,因為這一年人又多又齊全,杜榆和胡鑫還有了一個女兒元元,所以這除夕夜和過年都過的不錯,很熱鬧。


    想著當初就杜榆和大表哥兩個人在京城裏過年,那個孤獨的勁兒,和現在這中人員滿堂的熱鬧勁兒,真是沒法比啊。


    直接就分了男女兩邊,當然,小孩子除外,從開始到子夜,都沒有孤獨寂寞過。


    他們還學起了這邊的人打起來馬吊,杜榆是在旁邊指導。二嫂和娘都有些不會,反而是姥娘和舅母的運氣超好,一會兒的功夫就贏了一堆銅錢,胡氏說道:“你這丫頭,當真是嫁了人就忘了娘啊,怎麽你一教 ,我這輸的更厲害呢?”


    杜榆覺得很冤枉,贏不贏錢的,和運氣有關好不好?


    “明明是姥娘和舅母的運氣更好一些,怎麽能怨我呢?”杜榆說道。


    季氏也笑道:“她姑啊,你怎麽還吃起我們的醋來了?你說說,榆兒一直在教你和二郎媳婦,我都還沒有說啥呢。”


    這姑嫂兩個相互調侃,杜榆也就不多說了,從奶娘懷裏把元元給抱了過來,看著這滿屋的人,杜榆覺得,以後的日子隻會越過越好的。


    過年這幾天,杜有忠帶著兩個兒子,還有女婿,四處去拜訪,他在彭澤這幾年,認識的人也不少,還有家在京城的,都讓他帶信迴去了的,過年的時候,也相互送了年禮,帶著女婿,也是讓女婿的交際麵更廣一些,況且,今年胡鑫就要從翰林院散館了,就麵臨著分配的問題,分的好不好,這可關係到以後的前程。


    多認識人,絕對是好事兒。


    而同樣的,杜榆也是和胡氏去各處拜訪,胡氏因為當了六年的縣太爺夫人,交際能力是直線上升,一點兒也不怯場。


    當然,有時候也是有季氏陪伴著,胡姥娘輩分大,年紀也大,出門拜訪的事兒,就用不著她了,可以說,她是最輕鬆的。


    都是別人到了他們這裏,給胡姥娘拜年的。


    胡姥娘可以選擇性的見或者不見,因為來拜訪他們的,都是身份差不多的人家,又是小輩,胡姥娘完全有這個自主決定的權利。


    就這樣鬧哄哄的,一直玩到了正月十五,他們還全家出動去看了正月十五的燈會和煙花,在酒樓裏包了一個包廂,一直玩到晚上半夜才迴去。


    而之後,就一切進入正軌,該去上差的上差,該在家裏的在家裏。


    胡鑫是還有幾個月就要從翰林院散館,就跟要畢業一樣,有的人有希望繼續留在翰林院當編修之類的,有些人就要派到六部去當小官了,有些人還有可能是去京城別的像大理寺啊,太常寺之類的,等等,主要看上麵怎麽分配這一匹庶吉士。


    而杜有忠正式去國子監報道,教這些有身份背景的人去了,相當於大學的教授之類的了。


    在城東買的那個三進的宅子,其實在年前都已經裝修完畢,就等著過年後就搬進去呢。


    當然,搬家要選好日子,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搬進去的,還有,要請相識的人去喝杯酒,認認地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柳暗花明又一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好並收藏柳暗花明又一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