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綜合性學府
呂布:我夫人來自兩千年後 作者:獨坐沏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呂布知道幾人對他有誤會,此事若放在從前,他是不屑做任何解釋的,別人愛咋想咋想。
但是現在不行,想留住人才,他必須把誤會解釋清楚,可他又不想巴巴地去對幾個小屁孩說, 你們誤會我了,我不是昏君。
故而想到以點心來引出荷花和池塘。
見幾人皆拿起點心吃了一口,呂布道,“做這些糕點的材料皆取自外麵的荷塘,那裏原是石炭開采區,去年石炭挖完後,阿茉便讓人引水進來種荷花養魚。”
“這荷花全身都是寶, 根莖可做菜,可打粉做粉條,什麽是粉條諸位肯定沒見過,我也是第一次知道原來藕可以做成粉。”
“不過,做粉還是太浪費了,冬季沒有蔬菜可食用時,這一池的藕可是整個晉陽,乃至周邊幾縣的主要蔬菜來源,夏季花朵可製茶,蓮子可食用,便是連葉子也可做菜。”
幾人都是南方人,荊州多水域,自然也有種荷花,卻多是富貴人家種來觀賞,幾乎沒有農人會花心思去種荷賣藕。
當然,食用蓮藕、蓮子的人也挺多,但也是富貴之人, 故而他們方才看到那麽大一片荷塘時才會誤會呂布是個奢靡之人。
幾人聽完呂布這一番話, 麵上都帶著羞愧之色,尤其龐統, 他站起來對呂布鄭重鞠了一躬。
“古語有雲,獨見前聞,不惑於事,見微知著者也。我幾人一路北上,所聞所見皆乃仁德仁政,足能看出使君是位明主,卻因一池荷誤會使君,實在稱不上智,統有錯!”
石韜跟著行了一禮,“聖人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我枉讀聖賢書了!”
其餘二人也站起來引經據典表達自己不經考實便武斷下結論的錯誤。
呂布聽得一知半解、腦袋發麻,心道,“跟讀書人打交道就是麻煩,認錯便認錯,非要先說一堆文縐縐的廢話。”
心裏這樣想, 然而他麵上卻不以為意笑道,“我這一生叫世人誤會之事多不勝數, 此等小事, 我根本不會放在心上,諸位也不必介懷。”
他說完便轉移話題,問門口守衛,“徐大娘呢,還沒來?”
門口衛兵道,“已經來了,怕君侯正說要事,不敢打擾。”
呂布道,“怎可讓她老人家候著?快,快請進來!”
呂布今日這一番既豁達又不失睿智和溫情的表現,足以給這四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龐統心中不禁感歎,誰言呂布是莽夫?分明是位智者!
如此有情有義又豁達睿智之人不值得追隨,那天下還有何人值得?
徐大娘很快被請進來,多年不見兒子,她眼中難掩激動,呂布站起來道,“我便不在此打擾大娘母子團聚了。”
又對石韜三人道,“你們且先隨我去土樓安頓下來。”
三人跟徐大娘見了禮,跟隨呂布去土樓。
娘倆敘完母子情,徐庶從阿母口中也知道了早上見到的那位小童就是阿茉的長子小包子,不過那小家夥不喜人家喊他乳名,才會否認自己是小包子,加之小家夥身體長得格外高壯,故而惹徐庶誤會了。
…………
晉陽城內,此時作為鴻光書院地理老師的張茉剛上完一堂課,正準備去辦公室看望蔡老先生。
鴻光書院成立至今已經快四年了,前兩年不溫不火,直到盧植被請來做老師後才慢慢有點起色,而去年隨著蔡邕的到來,書院名聲一下子傳揚開,吸引了不少學子,現如今已是並州最大的學府。
張茉致力於把學院創辦成一所綜合性的學府,所以設了很多課程,除了經義典籍外,還有算學、律學、農學、地理,這些為必修課程,另有兵法學、書法學、外語、音樂、繪畫等選修學科,其中外語包括匈奴語、蒙古語、龜茲-鄯善吐火羅語等。
培養精通外語的人才,是為日後打通西域做準備,不過,因有些外語課程尚未找到合適的老師,目前還沒開課。
地理學因這時代氣候、水文、農作物等同現代略有不同,也還在不斷完善中。
而法律這一科,目前主要還是按原來的律法來,不過在某些方麵做了些調整。
至於農學,其實算是地理的一個分科,包含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副業五種產業形式,副業便是農副產品的加工業。
鴻光書院的學生將來皆要先外放去做地方官,所以必修的這些課程不但要有理論基礎,學生平時還必須參與社會實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農學實踐,說白了就是要會種地。
在這個以農為本的年代,一個官員不懂時令,不分五穀,真的沒資格當官。
書院現在由蔡邕擔任院長兼數門學科教授,農學請了當地幾個種植、養殖經驗豐富的農人口述,整編成書籍再由韓浩來兼職教學,司馬芝兼職教律學,趙諮教算學,這兩年盧植身體越發不好,已經不再教學了,而地理和兵法則由張茉分擔。
對於她一個女人來教兵法,很多學生開始是不屑且不服的,即便在了解過她的曆史戰績,很多人依然不太相服,然而在上過一堂課後,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學生便徹底被她征服,包括自認自己是天才的法正。
法正現在半是學生半是老師,這家夥雖然才十七歲,卻學識淵博,有時候哪位老師有事不能來,便由他來代課,這裏麵最經常請假的便是張茉,法正對此表示很無奈,他曾抗議過自己是來學習的,不是來給她當苦力的。
張茉跟他說,隻有自己當一當老師, 你才能更好更深入地去思考問題,從而知道更多不足之處,學習起來才更有目的性,然後在一次次的代課中,法正發現自己確實有很多不足,尤其是各種天氣條件、各種地形地勢下對不同兵種、不同戰術選擇的影響。
從此以後,他甘願也樂於給她代課,因為他發現她腦袋瓜裏有數不勝數的戰例可作為桉例來分析,每次去她那兒拿教桉便是他一天中最開心的時候。
張茉走進辦公室,蔡邕和法正正在默寫典籍,當年董卓遷都長安時,蔡邕家裏的很多藏書丟失在路上,自從來了並州後,他除了上課,其餘時間皆是在默寫書籍,由他口述,法正執筆。
看到蔡邕,張茉總是忍不住想起蔡文姬,也不知這個才女還會不會如曆史上那樣跟前夫離婚?
見張茉過來,蔡邕和法正忙跟她見禮,張茉對蔡邕迴了一禮,順口問道,“蔡姐姐最近有沒有來信?”
蔡邕有些奇怪地看了她一眼,而後搖了搖頭,“她一個出嫁的女兒,沒事總往家裏寫信做甚?夫人似乎很關心她?”
自從蔡邕來到並州,張茉已經問過幾次蔡文姬,她二人從前根本沒見過,所以蔡邕會覺得很奇怪。
張茉解釋道,“我就是聽說蔡姐姐才學出眾,有過目不忘的本領,對她特別好奇罷了。”
其實是怕她離婚後被人擄走,才會如此關心她的消息。
曆史上這才女曾被胡人擄走,還給胡人生了兩個娃,直到曹操平定匈奴後才把人贖迴來。
但是現在不行,想留住人才,他必須把誤會解釋清楚,可他又不想巴巴地去對幾個小屁孩說, 你們誤會我了,我不是昏君。
故而想到以點心來引出荷花和池塘。
見幾人皆拿起點心吃了一口,呂布道,“做這些糕點的材料皆取自外麵的荷塘,那裏原是石炭開采區,去年石炭挖完後,阿茉便讓人引水進來種荷花養魚。”
“這荷花全身都是寶, 根莖可做菜,可打粉做粉條,什麽是粉條諸位肯定沒見過,我也是第一次知道原來藕可以做成粉。”
“不過,做粉還是太浪費了,冬季沒有蔬菜可食用時,這一池的藕可是整個晉陽,乃至周邊幾縣的主要蔬菜來源,夏季花朵可製茶,蓮子可食用,便是連葉子也可做菜。”
幾人都是南方人,荊州多水域,自然也有種荷花,卻多是富貴人家種來觀賞,幾乎沒有農人會花心思去種荷賣藕。
當然,食用蓮藕、蓮子的人也挺多,但也是富貴之人, 故而他們方才看到那麽大一片荷塘時才會誤會呂布是個奢靡之人。
幾人聽完呂布這一番話, 麵上都帶著羞愧之色,尤其龐統, 他站起來對呂布鄭重鞠了一躬。
“古語有雲,獨見前聞,不惑於事,見微知著者也。我幾人一路北上,所聞所見皆乃仁德仁政,足能看出使君是位明主,卻因一池荷誤會使君,實在稱不上智,統有錯!”
石韜跟著行了一禮,“聖人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我枉讀聖賢書了!”
其餘二人也站起來引經據典表達自己不經考實便武斷下結論的錯誤。
呂布聽得一知半解、腦袋發麻,心道,“跟讀書人打交道就是麻煩,認錯便認錯,非要先說一堆文縐縐的廢話。”
心裏這樣想, 然而他麵上卻不以為意笑道,“我這一生叫世人誤會之事多不勝數, 此等小事, 我根本不會放在心上,諸位也不必介懷。”
他說完便轉移話題,問門口守衛,“徐大娘呢,還沒來?”
門口衛兵道,“已經來了,怕君侯正說要事,不敢打擾。”
呂布道,“怎可讓她老人家候著?快,快請進來!”
呂布今日這一番既豁達又不失睿智和溫情的表現,足以給這四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龐統心中不禁感歎,誰言呂布是莽夫?分明是位智者!
如此有情有義又豁達睿智之人不值得追隨,那天下還有何人值得?
徐大娘很快被請進來,多年不見兒子,她眼中難掩激動,呂布站起來道,“我便不在此打擾大娘母子團聚了。”
又對石韜三人道,“你們且先隨我去土樓安頓下來。”
三人跟徐大娘見了禮,跟隨呂布去土樓。
娘倆敘完母子情,徐庶從阿母口中也知道了早上見到的那位小童就是阿茉的長子小包子,不過那小家夥不喜人家喊他乳名,才會否認自己是小包子,加之小家夥身體長得格外高壯,故而惹徐庶誤會了。
…………
晉陽城內,此時作為鴻光書院地理老師的張茉剛上完一堂課,正準備去辦公室看望蔡老先生。
鴻光書院成立至今已經快四年了,前兩年不溫不火,直到盧植被請來做老師後才慢慢有點起色,而去年隨著蔡邕的到來,書院名聲一下子傳揚開,吸引了不少學子,現如今已是並州最大的學府。
張茉致力於把學院創辦成一所綜合性的學府,所以設了很多課程,除了經義典籍外,還有算學、律學、農學、地理,這些為必修課程,另有兵法學、書法學、外語、音樂、繪畫等選修學科,其中外語包括匈奴語、蒙古語、龜茲-鄯善吐火羅語等。
培養精通外語的人才,是為日後打通西域做準備,不過,因有些外語課程尚未找到合適的老師,目前還沒開課。
地理學因這時代氣候、水文、農作物等同現代略有不同,也還在不斷完善中。
而法律這一科,目前主要還是按原來的律法來,不過在某些方麵做了些調整。
至於農學,其實算是地理的一個分科,包含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副業五種產業形式,副業便是農副產品的加工業。
鴻光書院的學生將來皆要先外放去做地方官,所以必修的這些課程不但要有理論基礎,學生平時還必須參與社會實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農學實踐,說白了就是要會種地。
在這個以農為本的年代,一個官員不懂時令,不分五穀,真的沒資格當官。
書院現在由蔡邕擔任院長兼數門學科教授,農學請了當地幾個種植、養殖經驗豐富的農人口述,整編成書籍再由韓浩來兼職教學,司馬芝兼職教律學,趙諮教算學,這兩年盧植身體越發不好,已經不再教學了,而地理和兵法則由張茉分擔。
對於她一個女人來教兵法,很多學生開始是不屑且不服的,即便在了解過她的曆史戰績,很多人依然不太相服,然而在上過一堂課後,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學生便徹底被她征服,包括自認自己是天才的法正。
法正現在半是學生半是老師,這家夥雖然才十七歲,卻學識淵博,有時候哪位老師有事不能來,便由他來代課,這裏麵最經常請假的便是張茉,法正對此表示很無奈,他曾抗議過自己是來學習的,不是來給她當苦力的。
張茉跟他說,隻有自己當一當老師, 你才能更好更深入地去思考問題,從而知道更多不足之處,學習起來才更有目的性,然後在一次次的代課中,法正發現自己確實有很多不足,尤其是各種天氣條件、各種地形地勢下對不同兵種、不同戰術選擇的影響。
從此以後,他甘願也樂於給她代課,因為他發現她腦袋瓜裏有數不勝數的戰例可作為桉例來分析,每次去她那兒拿教桉便是他一天中最開心的時候。
張茉走進辦公室,蔡邕和法正正在默寫典籍,當年董卓遷都長安時,蔡邕家裏的很多藏書丟失在路上,自從來了並州後,他除了上課,其餘時間皆是在默寫書籍,由他口述,法正執筆。
看到蔡邕,張茉總是忍不住想起蔡文姬,也不知這個才女還會不會如曆史上那樣跟前夫離婚?
見張茉過來,蔡邕和法正忙跟她見禮,張茉對蔡邕迴了一禮,順口問道,“蔡姐姐最近有沒有來信?”
蔡邕有些奇怪地看了她一眼,而後搖了搖頭,“她一個出嫁的女兒,沒事總往家裏寫信做甚?夫人似乎很關心她?”
自從蔡邕來到並州,張茉已經問過幾次蔡文姬,她二人從前根本沒見過,所以蔡邕會覺得很奇怪。
張茉解釋道,“我就是聽說蔡姐姐才學出眾,有過目不忘的本領,對她特別好奇罷了。”
其實是怕她離婚後被人擄走,才會如此關心她的消息。
曆史上這才女曾被胡人擄走,還給胡人生了兩個娃,直到曹操平定匈奴後才把人贖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