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四方人馬大戰
呂布:我夫人來自兩千年後 作者:獨坐沏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燕來的速度也挺快,在公孫瓚收到他來信第三日萬五兵馬便到了,隊伍又休整了兩日,第六日公孫瓚出兵,四軍便在曠野擺開陣勢,一戰決勝負。
張茉隨在呂布軍中,舉目望向公孫瓚軍陣, 這時代沒有望遠鏡,雙方離得遠,隻能看到對方擺出大致陣形,卻是瞧不清哪一方是誰的人馬。
“阿茉,公孫瓚擺的這是何陣型?我怎看了半天也看不懂?”跟著旁邊護衛的許褚好奇問道。
張茉道,“若是沒看錯,此乃韓信十麵埋伏陣種的交叉梯次消耗陣。”
許褚:????
見他一臉懵圈,張茉指著敵陣解釋道, “你看那陣形,可像箭尾之羽?”
關於陣形,張茉前世隻粗略了解過幾種常見的,韓信的這個陣還是這一世在洛陽時跟盧植學的,公孫瓚也是盧植的親傳弟子,學過這個也就不足為奇了。
許褚又仔細看過,點頭道,“還真是!”
“十麵埋伏陣顧名思義應是十方陣形,但是公孫瓚兵力不足,故而隻擺了八方,此八個長方陣如箭尾上的一條條羽毛,左右斜布,利於包圍,中間通道便如箭杆,以供傷兵後退,後方生力兵近前。”
“我軍直麵衝鋒,先對上的是最前兩個交叉陣,其陣中多為豎盾兵, 攻擊力不強,但防守甚好,我軍衝勢一接觸便會被滯住,則其陣後弩兵以弩箭連射,死傷必重。且對方騎兵皆安排中間兩個交叉陣,不論從內或外,皆可靈活接應。”
許褚恍然大悟,忙問道:“阿茉你既懂得此陣,必有破解之法?”
張茉道,“哪裏需要我來破,田大謀士博學多才,他必然也看過此陣,隻需跟呂布麹義提兩句此陣的關鍵所在,他們自會知道如何破。”
隨著戰鼓擂響,袁紹這邊隊伍動了起來,戰場上立即響起士兵有節奏的腳步聲和有規律的叫嗬聲。
張茉放大聲音給許褚講解,“此陣不可全軍正麵衝鋒,當遣盾牌兵自前方慢慢壓進,弓箭手在後仰射以壓製對方連弩。”
許褚放眼望去,果然如阿茉所說,袁紹派在前頭的都是盾牌兵。
“盾牌兵壓近後, 派兩支輕騎從側麵繞過,先攻擊他中間機動騎兵,陷住這些人,便可再遣一支精銳,奇襲公孫瓚中軍,這時候就看誰家的士兵更能穩得住,更能打了。”
早在公孫瓚擺出陣型的時候,呂布就和袁紹分派好任務了,由袁紹的兩千騎兵和呂布的兩千騎兵分別負責對付敵軍左右兩側騎兵,麴義領兩千人暫時待命,找時機襲公孫瓚中軍。
至於呂布的另外兩千人,則作為機動兵馬,哪一邊一旦出現危機,可隨時策應。
張茉的目光一直匯聚在戰場上,這會兒左右兩側顏良、華雄部騎兵已和公孫瓚、張燕的騎兵絞殺一起,前排盾牌、弓弩也互相僵持住,麹義正領一隊人馬自箭杆中間突進,唯後方呂布隊伍還未觸敵。
“那咱聚義寨的人馬被安排在何處了?”許褚又問道。
穀橙
張茉指著左側中間那方兵馬,“昨日子義派人送來消息,他們和張燕的騎兵一起被安排在陣型左側中部,此時對上的正是顏良的兵馬。”
張燕此次馳援公孫瓚,原本沒打算召集其他寨子參加,不過張茉給管亥傳了話,管亥便主動去尋張燕,欲助他一臂之力。有人主動幫忙,張燕沒理由拒絕,管亥便讓太史慈帶五百人過來見機行事。
而張茉給太史慈的指令是,如果此戰是袁紹這邊占上風,他便盡全力配合張燕消滅顏良的兵馬,如果是公孫瓚那邊占上風,作戰過程中便稍稍放點水。
當然,這個度該如何把握好,這就要看太史慈的本事了,就如當初張遼在皋狼城外吊著匈奴兵一樣,考驗的是將領的指揮才能。張茉的目的是平衡袁紹和公孫瓚兩邊勢力,不能讓一方完全壓倒另一方。
呂布的想法同媳婦兒一樣,在幫袁紹打退公孫瓚的同時不能把公孫瓚消磨的太厲害了,故而他先前才會拒絕在張燕來之前出兵。
並州胡人、賊寇眾多,本就不太安定,如果再有袁紹時不時來搗亂一下,頻繁的戰爭非但容易讓將士疲乏,人口也會繼續流失,那談何發展經濟?
故而在接下來幾年,呂布需要有公孫瓚在東邊糾纏著袁紹,吸引袁紹的槍鋒,並州才能獲得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時間和空間。
呂布目光在戰場上掃過,這會兒張燕的騎兵和右側公孫瓚騎兵皆被陷住了,麹義的兵馬也殺到了交叉梯次陣的中間,最前方四個方陣的步兵也完全糾纏在一起。
公孫瓚後方預留的兩千白馬義從這時候正奔過來阻擊麹義隊伍,場上戰馬奔騰,到處都是廝殺慘叫聲。
縱觀全局,前方袁紹步兵由於人數差公孫瓚比較多,這會兒已經顯露出敗相,左側顏良隊伍和張燕殺得旗鼓相當,右側華雄顯然占據優勢,正步步緊逼,中間麹義的隊伍被阻住了衝勢,這會兒和白馬義從廝殺一起。
總體來說,雙方差不多勢均力敵,自家兵馬和阿茉的聚義寨卒兵並未有大傷亡。
袁紹驅馬來到呂布身邊,指著和白馬義從絞殺一處的麹義隊伍說道,“奉先,此時你領兩千騎過去,便可衝破白馬殺到後方斬公孫頭顱。”
“為何要斬他頭顱?”呂布裝傻道。
“公孫瓚一死, 則敵軍自潰,將士們便不必如此辛苦廝殺。奉先當初在望垣能隻身連斬兩方涼州叛軍頭顱,今日這局勢比當日應該容易得多。”
呂布點頭,“是更容易,然我如今為一州之主,豈可再輕易以身犯險?本初若肯與我同去,我便帶你去斬公孫頭顱。”
袁紹汗了汗,這廝絕對是故意的,讓自己跟他去衝陣,那不是去送死麽?
呂布瞥了他一眼,也不再調侃,正色道,“且再看看,若麹將軍真殺不過,我再派人去助他一臂之力。”
公孫瓚兵馬比袁紹這邊多了一倍多,此時他後方尚有兩方軍陣未動,隨著時間的推移,勢均力敵的局勢必然會傾斜向公孫瓚那邊,呂布之所以拖延時間,隻不過想讓這兩方人馬再多消耗一些,在兩敗俱傷的情況下他再出手。
至於自家參戰的兩千騎兵和阿茉的五百金鷹衛,皆乃精銳騎兵,隻要戰局不是徹底傾斜向另一邊,這些兵馬不會有太大損耗。
袁紹知道呂布心裏打的什麽主意,然而呂布不肯出手,他也無可奈何,隻覺得自己花重金請了大爺迴來。
張茉隨在呂布軍中,舉目望向公孫瓚軍陣, 這時代沒有望遠鏡,雙方離得遠,隻能看到對方擺出大致陣形,卻是瞧不清哪一方是誰的人馬。
“阿茉,公孫瓚擺的這是何陣型?我怎看了半天也看不懂?”跟著旁邊護衛的許褚好奇問道。
張茉道,“若是沒看錯,此乃韓信十麵埋伏陣種的交叉梯次消耗陣。”
許褚:????
見他一臉懵圈,張茉指著敵陣解釋道, “你看那陣形,可像箭尾之羽?”
關於陣形,張茉前世隻粗略了解過幾種常見的,韓信的這個陣還是這一世在洛陽時跟盧植學的,公孫瓚也是盧植的親傳弟子,學過這個也就不足為奇了。
許褚又仔細看過,點頭道,“還真是!”
“十麵埋伏陣顧名思義應是十方陣形,但是公孫瓚兵力不足,故而隻擺了八方,此八個長方陣如箭尾上的一條條羽毛,左右斜布,利於包圍,中間通道便如箭杆,以供傷兵後退,後方生力兵近前。”
“我軍直麵衝鋒,先對上的是最前兩個交叉陣,其陣中多為豎盾兵, 攻擊力不強,但防守甚好,我軍衝勢一接觸便會被滯住,則其陣後弩兵以弩箭連射,死傷必重。且對方騎兵皆安排中間兩個交叉陣,不論從內或外,皆可靈活接應。”
許褚恍然大悟,忙問道:“阿茉你既懂得此陣,必有破解之法?”
張茉道,“哪裏需要我來破,田大謀士博學多才,他必然也看過此陣,隻需跟呂布麹義提兩句此陣的關鍵所在,他們自會知道如何破。”
隨著戰鼓擂響,袁紹這邊隊伍動了起來,戰場上立即響起士兵有節奏的腳步聲和有規律的叫嗬聲。
張茉放大聲音給許褚講解,“此陣不可全軍正麵衝鋒,當遣盾牌兵自前方慢慢壓進,弓箭手在後仰射以壓製對方連弩。”
許褚放眼望去,果然如阿茉所說,袁紹派在前頭的都是盾牌兵。
“盾牌兵壓近後, 派兩支輕騎從側麵繞過,先攻擊他中間機動騎兵,陷住這些人,便可再遣一支精銳,奇襲公孫瓚中軍,這時候就看誰家的士兵更能穩得住,更能打了。”
早在公孫瓚擺出陣型的時候,呂布就和袁紹分派好任務了,由袁紹的兩千騎兵和呂布的兩千騎兵分別負責對付敵軍左右兩側騎兵,麴義領兩千人暫時待命,找時機襲公孫瓚中軍。
至於呂布的另外兩千人,則作為機動兵馬,哪一邊一旦出現危機,可隨時策應。
張茉的目光一直匯聚在戰場上,這會兒左右兩側顏良、華雄部騎兵已和公孫瓚、張燕的騎兵絞殺一起,前排盾牌、弓弩也互相僵持住,麹義正領一隊人馬自箭杆中間突進,唯後方呂布隊伍還未觸敵。
“那咱聚義寨的人馬被安排在何處了?”許褚又問道。
穀橙
張茉指著左側中間那方兵馬,“昨日子義派人送來消息,他們和張燕的騎兵一起被安排在陣型左側中部,此時對上的正是顏良的兵馬。”
張燕此次馳援公孫瓚,原本沒打算召集其他寨子參加,不過張茉給管亥傳了話,管亥便主動去尋張燕,欲助他一臂之力。有人主動幫忙,張燕沒理由拒絕,管亥便讓太史慈帶五百人過來見機行事。
而張茉給太史慈的指令是,如果此戰是袁紹這邊占上風,他便盡全力配合張燕消滅顏良的兵馬,如果是公孫瓚那邊占上風,作戰過程中便稍稍放點水。
當然,這個度該如何把握好,這就要看太史慈的本事了,就如當初張遼在皋狼城外吊著匈奴兵一樣,考驗的是將領的指揮才能。張茉的目的是平衡袁紹和公孫瓚兩邊勢力,不能讓一方完全壓倒另一方。
呂布的想法同媳婦兒一樣,在幫袁紹打退公孫瓚的同時不能把公孫瓚消磨的太厲害了,故而他先前才會拒絕在張燕來之前出兵。
並州胡人、賊寇眾多,本就不太安定,如果再有袁紹時不時來搗亂一下,頻繁的戰爭非但容易讓將士疲乏,人口也會繼續流失,那談何發展經濟?
故而在接下來幾年,呂布需要有公孫瓚在東邊糾纏著袁紹,吸引袁紹的槍鋒,並州才能獲得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時間和空間。
呂布目光在戰場上掃過,這會兒張燕的騎兵和右側公孫瓚騎兵皆被陷住了,麹義的兵馬也殺到了交叉梯次陣的中間,最前方四個方陣的步兵也完全糾纏在一起。
公孫瓚後方預留的兩千白馬義從這時候正奔過來阻擊麹義隊伍,場上戰馬奔騰,到處都是廝殺慘叫聲。
縱觀全局,前方袁紹步兵由於人數差公孫瓚比較多,這會兒已經顯露出敗相,左側顏良隊伍和張燕殺得旗鼓相當,右側華雄顯然占據優勢,正步步緊逼,中間麹義的隊伍被阻住了衝勢,這會兒和白馬義從廝殺一起。
總體來說,雙方差不多勢均力敵,自家兵馬和阿茉的聚義寨卒兵並未有大傷亡。
袁紹驅馬來到呂布身邊,指著和白馬義從絞殺一處的麹義隊伍說道,“奉先,此時你領兩千騎過去,便可衝破白馬殺到後方斬公孫頭顱。”
“為何要斬他頭顱?”呂布裝傻道。
“公孫瓚一死, 則敵軍自潰,將士們便不必如此辛苦廝殺。奉先當初在望垣能隻身連斬兩方涼州叛軍頭顱,今日這局勢比當日應該容易得多。”
呂布點頭,“是更容易,然我如今為一州之主,豈可再輕易以身犯險?本初若肯與我同去,我便帶你去斬公孫頭顱。”
袁紹汗了汗,這廝絕對是故意的,讓自己跟他去衝陣,那不是去送死麽?
呂布瞥了他一眼,也不再調侃,正色道,“且再看看,若麹將軍真殺不過,我再派人去助他一臂之力。”
公孫瓚兵馬比袁紹這邊多了一倍多,此時他後方尚有兩方軍陣未動,隨著時間的推移,勢均力敵的局勢必然會傾斜向公孫瓚那邊,呂布之所以拖延時間,隻不過想讓這兩方人馬再多消耗一些,在兩敗俱傷的情況下他再出手。
至於自家參戰的兩千騎兵和阿茉的五百金鷹衛,皆乃精銳騎兵,隻要戰局不是徹底傾斜向另一邊,這些兵馬不會有太大損耗。
袁紹知道呂布心裏打的什麽主意,然而呂布不肯出手,他也無可奈何,隻覺得自己花重金請了大爺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