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諸在屋外聽得孫大娘的話,心中一暖,笑著敲門,一陣“乒乒乓乓”的聲音傳來,還有孫大娘的大嗓門,“是諸嗎?”
李諸笑著應道:“是我,大伯娘。”
李洪深打開房門,上上下下將李諸看了一遍後,道:“聽說你母親迴來了?”
李諸收起笑容點點頭。李洪深擔心地問道:“諸,你沒事吧?”
李諸搖搖頭,道:“大伯,我早習慣了,沒事。”
李洪深歎了口氣,將李諸讓進屋中。屋內大伯娘已倒好杯水,加了點蜂蜜,遞給李諸。
李諸喝了口,對孫大娘道:“大伯娘,咱們自家人不麵要拿蜂蜜給我喝的。”
孫大娘道:“就是自家人才拿這個,外人哪舍得給這個。這孩子,拎不清。”
李諸被孫大娘說得略不好意思,心中是滿滿的舒心。
李洪深道:“你們打算如何做?不能讓你母親將一家都帶壞了。”
李諸點點頭,道:“我想叫大家都與娘脫離關係,省得娘將一家子人都帶敗了。”
李洪深一聽這話,笑著道:“這樣好,一大家子都與你母親脫離母子或母女關係,這樣就不是你的問題,而是你母親的問題了。俗話說得好,理不責眾。你們這樣就是對的。有什麽需要咱們幫忙的?”
李諸笑著道:“謝謝大伯,不需要的,咱們爹本就想休娘的,他說同意的。這是咱們家的事,大伯你出麵,可能不合適。”
李洪深點點頭,孫大娘笑著對李諸道:“你們自己心水清就行了。大娘我說出不中聽的話,你母親與你家不親香,且作死的整你。她連最疼愛的李稻都可以害得傾家蕩產的,你們不要一頭熱陷進去。”
孫大娘看李諸沒有出聲,且略有皺眉,忙進一步道:“大伯及我的教導有點自私,但是咱們實在,對自己好的人,咱們得可勁對人好;對咱們不好的,咱們不落井下石,力所能及護一手,但決不能一頭熱整個傾家蕩產的。”
李洪深接口道:“對。諸,你母親對你生恩、養恩,咱們還是要報的,咱們要可著勁的幫你母親戒掉那個東西,如果她不願意,咱們也沒辦法,沒得由她糟蹋自家的。”
李諸點點頭,認真地道:“我醒得的,大伯。我今天過來就是想問問你,咱們與娘脫離關係,有沒有什麽避忌的?”
李洪深看看孫大娘,孫大娘搖搖頭,李洪深咳了兩聲,道:“這個,諸,我不是沒有看過別人脫離母子關係,要不,你問問你老丈人,他懂得多些。”
李諸想了想,聽後點頭,道:“行,我明兒上鎮上問問。不過,大伯,你說這事梅大學士他知道不?我問問他?”
李洪深想了想,道:“你這事,不宜聲張,你這樣見人都問,會不會影響不好?你這事,與你爹說說,不是看他的看法,是要知會他,這樣的大事,說一聲比較穩妥。”
李諸點點頭,將大伯交待的事都記下了。
李諸別過大伯李洪深後,直接向自家爹處行去。李諸讓人將李翠花都叫到李洪祺住的地方,脫離母子關係如此重大的事件,幾兄弟姐妹一起說清楚比較好。
李翠花不在李諸家,來得慢了些,李諸等自家大姐到了,才叫李漁及李翠巧到自家的房子,將自家人打聽到的關於李嬤嬤及李稻的事,一五一十與家裏人說了。
李漁聽後黑沉著臉,李翠花笑著道:“真是惡人有惡報。”李翠巧歎了口氣,沒有說什麽。
李老爺子歎了口氣,道:“漁,你是大哥,你作主。”
李漁看向李翠花,李翠花點點頭,再看向李翠巧,李翠巧看自家大姐點頭,忙跟著點頭,李漁歎了口氣,道:“咱們都與娘分了,二弟與三弟都分了,爹,你順便將娘休了吧。這樣你與娘的關係也脫幹淨了。當然,脫了關係咱們還是要養著的,等她身子好些,可以自個兒照顧自個兒了,咱們再送娘迴她的娘家。”
李老爺子聽後點點頭,狠狠地道:“我上次就說要休她的,你們看,誰人攔著我的,出禍了。隻是可憐李稻,不知他現在過得如何了?”
李諸接口道:“我讓人問了二哥的境況。二哥又加了五個妾,雖然下定的嫁妝被娘拿了,但是嫁過來的是商人女,帶過來的錢緊夠二哥一家生活的。二哥一大家子,已搬去靠近上京的鎮了。由於有薦信,已找到了份教習,月銀比在鄰鎮的還好,畢竟那裏是大書院,聽說過年節什麽的還另外發東西,二哥一家子過得還是可以的。”
李老爺子點點頭,看向李諸道:“諸,你要不要也去做教習,你看你二哥的月銀,都可以養那麽一大家子。你看……”
李諸聽到這,忙打斷李老爺子的話,道:“爹,我還是算了,在那個四方書院裏不適合我的。你想,我就是記性好,將書裏的東西記牢了,哪有什麽方法教別人的?”
李老爺子聽到李諸的話,用指背敲了敲桌子,歎了口氣,道:“靠天吃飯的日子過得是苦,你別想著你現在能吃飽飯了很了不得,你這過的就是普通人的日子,你二哥過的才是秀才人家的金貴日子。人家對你二哥可比對你尊敬。爹說這些沒啥,你愛聽則聽,不愛聽就算了。爹也是為你好。”
李諸點點頭,應道:“爹,我醒得的。我還是那句,我這樣還是不錯的。”
李老爺子點點頭,李翠花道:“爹,個人有個人的活法,三弟這樣也是不錯的。”
李漁道:“爹,三弟這樣的日子,別人羨慕還來不及,又怎會不好了。”
李老爺子點頭,想了會兒,笑了笑,打趣道:“你不知道是想養著那些古怪的東西不做教習,還是因為真的沒有做教習的本事?”
李諸別著臉,沒有說什麽。
李翠花看著李諸的樣子,覺得李諸應該是前者。
李諸成功的轉移了眾人的注意力,眾人聊了會兒,都各迴各屋。
李翠巧迴到樹屋裏,坐在床邊,遲遲未有睡意。
半夜,吳深睡醒一覺,醒看見自家娘坐在床邊,緊張地問道:“娘,出什麽事了?”
李翠巧摸著兒子的頭,歎了口氣,道:“深兒,你以前是恨娘的吧。”吳深沒有迴答,以前的事,有眼的都看得出來,他不明白為什麽自家娘突然提起。
李翠巧歎了口氣,緊張地問道:“娘以前對你不住,娘哪裏不好,娘改,娘以後都學著你諸叔,娘一定改。深兒啊,你一定不要不要娘啊。”李翠巧說著說著,自個兒哭起來。
吳深緊張地道:“娘,我怎麽會不要你?我從來沒有想過這事的。”
李翠巧聽後噎了一下,歎了口氣,親了親吳深的額頭道:“好,咱們娘倆以後就相依為命。”
吳深點點頭,心裏疑惑地想,咱們現在不是娘倆相依為命?
李翠巧認真地對著吳深道:“深兒,你聽好。以後不管發生什麽事,咱們一定要站在你諸叔那邊。就算以後你中了舉人,得了高官,咱們與你諸叔,那是骨頭連著筋的。”
吳深歪了歪頭,奇怪地問道:“娘,咱們現在不是一直和諸叔一起?”
李翠巧心裏感歎,自個兒還沒有自家的兒子看得透,笑著點了點頭,心裏即欣慰,更多的是心疼。
在這裏,講究孝道,而也造成了一味的愚孝。在這裏,幾乎沒有人會與自家的父母脫離關係。李翠巧覺得李諸能想到與李嬤嬤脫離母子關係,並將所有兄弟姐妹都扯進來,從而避免了別人對其的非議,隻這一點,可見其如狐狸般的本事。狡猾不可怕,聰敏的狡猾才是李翠巧害怕的。加上李諸以前在李翠巧出嫁前對其嫁吳家駿的勸阻,可見其見識。隻這次的事件,李翠巧對李諸的心態從親弟到依服。
第二日,李諸一家,李諸、李海哥仨、濱濱及鄧氏,用了早飯後,驅牛車一起上鎮上。這次李諸一是問自家丈人脫離母子關係的事,二是要收一下鋪子裏的帳。
李諸家裏自己自足,並且供應鎮上“天天吃”鋪子裏的材料,李諸家不是因錢而上鎮收帳,而是吳白駒托人通知李諸,李諸之前要求的教養婆子已經找到了。
一家都歡歡喜喜地上鎮上,這次上鎮上,因著買的人與濱濱過往極為密切,梅大學士及榮師傅都一起上鎮上,他們要合著為濱濱選個看對眼的。同時,梅大學士想選一位婆子,幫著洗一家三口的衣物。
路上,李諸與梅堇及榮師傅說其需至鄧舉人家,倆人均認為是女婿女兒迴嶽父嶽母家,就是孝順,沒有多問。
上了鎮上,李諸一家向鄧舉人家行去,梅堇及榮師傅向“天天吃”鋪子行去,他們在鋪子裏等李諸。
李諸及鄧氏到鄧舉人家時,鄧材軒還未出門,看向自家的妹妹舉家過來,忙笑著招唿眾人。
鄧舉人看見李海過來,笑著拉著李海的手,問道:“最近看什麽書了?”
李海是位老實的孩子,其實他不是老實,他就是不屑於說謊,道:“沒有看書。”
聽到李海這話,鄧家人都不好了。r1152
李諸笑著應道:“是我,大伯娘。”
李洪深打開房門,上上下下將李諸看了一遍後,道:“聽說你母親迴來了?”
李諸收起笑容點點頭。李洪深擔心地問道:“諸,你沒事吧?”
李諸搖搖頭,道:“大伯,我早習慣了,沒事。”
李洪深歎了口氣,將李諸讓進屋中。屋內大伯娘已倒好杯水,加了點蜂蜜,遞給李諸。
李諸喝了口,對孫大娘道:“大伯娘,咱們自家人不麵要拿蜂蜜給我喝的。”
孫大娘道:“就是自家人才拿這個,外人哪舍得給這個。這孩子,拎不清。”
李諸被孫大娘說得略不好意思,心中是滿滿的舒心。
李洪深道:“你們打算如何做?不能讓你母親將一家都帶壞了。”
李諸點點頭,道:“我想叫大家都與娘脫離關係,省得娘將一家子人都帶敗了。”
李洪深一聽這話,笑著道:“這樣好,一大家子都與你母親脫離母子或母女關係,這樣就不是你的問題,而是你母親的問題了。俗話說得好,理不責眾。你們這樣就是對的。有什麽需要咱們幫忙的?”
李諸笑著道:“謝謝大伯,不需要的,咱們爹本就想休娘的,他說同意的。這是咱們家的事,大伯你出麵,可能不合適。”
李洪深點點頭,孫大娘笑著對李諸道:“你們自己心水清就行了。大娘我說出不中聽的話,你母親與你家不親香,且作死的整你。她連最疼愛的李稻都可以害得傾家蕩產的,你們不要一頭熱陷進去。”
孫大娘看李諸沒有出聲,且略有皺眉,忙進一步道:“大伯及我的教導有點自私,但是咱們實在,對自己好的人,咱們得可勁對人好;對咱們不好的,咱們不落井下石,力所能及護一手,但決不能一頭熱整個傾家蕩產的。”
李洪深接口道:“對。諸,你母親對你生恩、養恩,咱們還是要報的,咱們要可著勁的幫你母親戒掉那個東西,如果她不願意,咱們也沒辦法,沒得由她糟蹋自家的。”
李諸點點頭,認真地道:“我醒得的,大伯。我今天過來就是想問問你,咱們與娘脫離關係,有沒有什麽避忌的?”
李洪深看看孫大娘,孫大娘搖搖頭,李洪深咳了兩聲,道:“這個,諸,我不是沒有看過別人脫離母子關係,要不,你問問你老丈人,他懂得多些。”
李諸想了想,聽後點頭,道:“行,我明兒上鎮上問問。不過,大伯,你說這事梅大學士他知道不?我問問他?”
李洪深想了想,道:“你這事,不宜聲張,你這樣見人都問,會不會影響不好?你這事,與你爹說說,不是看他的看法,是要知會他,這樣的大事,說一聲比較穩妥。”
李諸點點頭,將大伯交待的事都記下了。
李諸別過大伯李洪深後,直接向自家爹處行去。李諸讓人將李翠花都叫到李洪祺住的地方,脫離母子關係如此重大的事件,幾兄弟姐妹一起說清楚比較好。
李翠花不在李諸家,來得慢了些,李諸等自家大姐到了,才叫李漁及李翠巧到自家的房子,將自家人打聽到的關於李嬤嬤及李稻的事,一五一十與家裏人說了。
李漁聽後黑沉著臉,李翠花笑著道:“真是惡人有惡報。”李翠巧歎了口氣,沒有說什麽。
李老爺子歎了口氣,道:“漁,你是大哥,你作主。”
李漁看向李翠花,李翠花點點頭,再看向李翠巧,李翠巧看自家大姐點頭,忙跟著點頭,李漁歎了口氣,道:“咱們都與娘分了,二弟與三弟都分了,爹,你順便將娘休了吧。這樣你與娘的關係也脫幹淨了。當然,脫了關係咱們還是要養著的,等她身子好些,可以自個兒照顧自個兒了,咱們再送娘迴她的娘家。”
李老爺子聽後點點頭,狠狠地道:“我上次就說要休她的,你們看,誰人攔著我的,出禍了。隻是可憐李稻,不知他現在過得如何了?”
李諸接口道:“我讓人問了二哥的境況。二哥又加了五個妾,雖然下定的嫁妝被娘拿了,但是嫁過來的是商人女,帶過來的錢緊夠二哥一家生活的。二哥一大家子,已搬去靠近上京的鎮了。由於有薦信,已找到了份教習,月銀比在鄰鎮的還好,畢竟那裏是大書院,聽說過年節什麽的還另外發東西,二哥一家子過得還是可以的。”
李老爺子點點頭,看向李諸道:“諸,你要不要也去做教習,你看你二哥的月銀,都可以養那麽一大家子。你看……”
李諸聽到這,忙打斷李老爺子的話,道:“爹,我還是算了,在那個四方書院裏不適合我的。你想,我就是記性好,將書裏的東西記牢了,哪有什麽方法教別人的?”
李老爺子聽到李諸的話,用指背敲了敲桌子,歎了口氣,道:“靠天吃飯的日子過得是苦,你別想著你現在能吃飽飯了很了不得,你這過的就是普通人的日子,你二哥過的才是秀才人家的金貴日子。人家對你二哥可比對你尊敬。爹說這些沒啥,你愛聽則聽,不愛聽就算了。爹也是為你好。”
李諸點點頭,應道:“爹,我醒得的。我還是那句,我這樣還是不錯的。”
李老爺子點點頭,李翠花道:“爹,個人有個人的活法,三弟這樣也是不錯的。”
李漁道:“爹,三弟這樣的日子,別人羨慕還來不及,又怎會不好了。”
李老爺子點頭,想了會兒,笑了笑,打趣道:“你不知道是想養著那些古怪的東西不做教習,還是因為真的沒有做教習的本事?”
李諸別著臉,沒有說什麽。
李翠花看著李諸的樣子,覺得李諸應該是前者。
李諸成功的轉移了眾人的注意力,眾人聊了會兒,都各迴各屋。
李翠巧迴到樹屋裏,坐在床邊,遲遲未有睡意。
半夜,吳深睡醒一覺,醒看見自家娘坐在床邊,緊張地問道:“娘,出什麽事了?”
李翠巧摸著兒子的頭,歎了口氣,道:“深兒,你以前是恨娘的吧。”吳深沒有迴答,以前的事,有眼的都看得出來,他不明白為什麽自家娘突然提起。
李翠巧歎了口氣,緊張地問道:“娘以前對你不住,娘哪裏不好,娘改,娘以後都學著你諸叔,娘一定改。深兒啊,你一定不要不要娘啊。”李翠巧說著說著,自個兒哭起來。
吳深緊張地道:“娘,我怎麽會不要你?我從來沒有想過這事的。”
李翠巧聽後噎了一下,歎了口氣,親了親吳深的額頭道:“好,咱們娘倆以後就相依為命。”
吳深點點頭,心裏疑惑地想,咱們現在不是娘倆相依為命?
李翠巧認真地對著吳深道:“深兒,你聽好。以後不管發生什麽事,咱們一定要站在你諸叔那邊。就算以後你中了舉人,得了高官,咱們與你諸叔,那是骨頭連著筋的。”
吳深歪了歪頭,奇怪地問道:“娘,咱們現在不是一直和諸叔一起?”
李翠巧心裏感歎,自個兒還沒有自家的兒子看得透,笑著點了點頭,心裏即欣慰,更多的是心疼。
在這裏,講究孝道,而也造成了一味的愚孝。在這裏,幾乎沒有人會與自家的父母脫離關係。李翠巧覺得李諸能想到與李嬤嬤脫離母子關係,並將所有兄弟姐妹都扯進來,從而避免了別人對其的非議,隻這一點,可見其如狐狸般的本事。狡猾不可怕,聰敏的狡猾才是李翠巧害怕的。加上李諸以前在李翠巧出嫁前對其嫁吳家駿的勸阻,可見其見識。隻這次的事件,李翠巧對李諸的心態從親弟到依服。
第二日,李諸一家,李諸、李海哥仨、濱濱及鄧氏,用了早飯後,驅牛車一起上鎮上。這次李諸一是問自家丈人脫離母子關係的事,二是要收一下鋪子裏的帳。
李諸家裏自己自足,並且供應鎮上“天天吃”鋪子裏的材料,李諸家不是因錢而上鎮收帳,而是吳白駒托人通知李諸,李諸之前要求的教養婆子已經找到了。
一家都歡歡喜喜地上鎮上,這次上鎮上,因著買的人與濱濱過往極為密切,梅大學士及榮師傅都一起上鎮上,他們要合著為濱濱選個看對眼的。同時,梅大學士想選一位婆子,幫著洗一家三口的衣物。
路上,李諸與梅堇及榮師傅說其需至鄧舉人家,倆人均認為是女婿女兒迴嶽父嶽母家,就是孝順,沒有多問。
上了鎮上,李諸一家向鄧舉人家行去,梅堇及榮師傅向“天天吃”鋪子行去,他們在鋪子裏等李諸。
李諸及鄧氏到鄧舉人家時,鄧材軒還未出門,看向自家的妹妹舉家過來,忙笑著招唿眾人。
鄧舉人看見李海過來,笑著拉著李海的手,問道:“最近看什麽書了?”
李海是位老實的孩子,其實他不是老實,他就是不屑於說謊,道:“沒有看書。”
聽到李海這話,鄧家人都不好了。r1152